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 蔚蓝的王国教案 苏教版
蔚蓝的王国 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留意节奏、速度等),观赏散文诗美丽的语言,感受梦幻的意境;2、体会美妙的情怀;3、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想象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在文中寄予的美妙感情。
2、品尝美丽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说梦导入(3分钟)导入:心理学专家佛罗伊德曾说过:“梦是愿望的达成。
”像我昨天晚上,就是枕着和活泼可爱的你们见面入梦的,今日一见果真愿望得以实现。
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献出全部芳香。
今日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一个奇妙的梦境,那就是屠格涅夫写梦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介绍:屠格涅夫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出身贵族却以一个猎人的名义写下了对农奴的怜悯有这样一位作家为纪念一个伴侣的逝世欢乐地坐了一年的监牢而监狱,却成就了他反农奴制的名篇有这样一位作家吟诗歌出道、洒随笔成名而后又靠着多部大块头的小说赢得了“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的封号。
有这样一位作家,旅居法国、病魔缠身却在逝世前用了五年写下了饱蘸激情的八十三篇散文诗虽然他已化作尘土,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分散在他的作品里。
阅读他的作品,就是在和文豪对话;学习他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彼此碰撞! 三:走进梦境(10分钟)1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自由朗读本文,整体感知。
2.请哪位同学为我们朗读这篇课文,老师将为她配上音乐,请同学们留意观赏。
要求边听边思索下列问题:1、在的笔下,大海是生动的,美丽的,请你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详细可感的人和景物?这些美妙的景物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师生合作板书:梦中人:我、伙伴、天使蔚蓝的王国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梦中情:……?(幸福、愉悦、沉醉)四:品尝梦境(20分钟)1、请同学们跳读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爱,认为写得最美丽的语句或段落,体会梦中蕴涵的情感,并将它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7《蔚蓝的王国》教案 苏教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蔚蓝的王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奇思妙想”为主题,专门选取的四位作家作品,有诗歌、散文诗、童话故事,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篇篇都驰骋想象,这些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
其中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是一篇散文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美好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屠格涅夫的文学常识;2、欣赏本文优美形象的语言,感受散文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自由、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能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进行阅读,用简介的话语进行表达,能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屠格涅夫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美,我们能感受到田园生活自然的柔美,我们能感受到断臂维纳斯残缺之美,我们亦能感受到体育竞技中的力量之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美文《蔚蓝的王国》,共同走进屠格涅夫的梦境,去欣赏他梦中那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大海。
新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27 《蔚蓝的王国》教案

27 《蔚蓝的王国》教案一、背景与意义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专门设计了一个单元《奇思妙想》,选取的四位作家作品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这些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
其中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是一篇散文诗,通过奇妙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表达了美好的情怀。
这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散文诗这一体裁,本课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种文学作品,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一)、知识积累与疏导: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创作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知识。
认知率达100%(二)、技能掌握与指导:欣赏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技能。
利用率达100%(三)、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点评,发疑解疑,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发展智能。
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互动率达100%(四)、情意修炼与开导: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投入率达95%(五)、观念确认与引导: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大海的美丽可爱,充满青春的美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认同率达95%(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散文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不够,课文中有些想象描写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一)、“说梦”――导入场景由做梦说起,要求学生回忆一次甜美的梦,学生之间可小声交流,教师与学生也可单独交流。
从而引出屠格涅夫的写梦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哪次梦最甜美?让学生回忆、相互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7课《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7课《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案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学习课文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蔚蓝的王国”、“绿色的宝藏”等。
教案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a.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b.学生分享预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2.自主学习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找字典解释。
b.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
4.课堂讲解a.教师详细讲解课文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理解词语。
b.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合作交流a.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6.课堂小结b.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课后作业a.抄写课文生字词,巩固记忆。
b.选择课文片段进行背诵。
教案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画面。
3.课堂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适量,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教案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案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创作以大自然为主题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案七、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及注释。
2.教学课件。
3.环保宣传资料。
4.相关文学作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蔚蓝的王国教案苏教版

二十七蔚蓝的王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美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重点)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屠格涅夫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
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
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写意,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被誉为“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在这些精美的散文诗中,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讴歌了淳朴、善良的俄罗斯人,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2.了解体裁散文诗,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
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动和自由。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语言优美而清新,行文自由活泼,有如行云流水。
有人说,散文诗是散文和诗熔炼成的合金,结实、厚重,内涵丰富;又像是压缩了的弹簧,具有浓厚的激情和内在的力度。
如果只是把散文诗匆忙浏览一遍,是不容易体会其中精妙的。
3.把握背景《蔚蓝的王国》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它是代表屠格涅夫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的83首散文诗中的一首。
年近古稀的屠格涅夫把包括《蔚蓝的王国》在内的一系列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发表时,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可见他对这些作品的珍视。
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蔚蓝的王国教案苏教版

二十七蔚蓝的王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美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重点)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屠格涅夫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
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
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写意,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被誉为“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在这些精美的散文诗中,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讴歌了淳朴、善良的俄罗斯人,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2.了解体裁散文诗,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
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动和自由。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语言优美而清新,行文自由活泼,有如行云流水。
有人说,散文诗是散文和诗熔炼成的合金,结实、厚重,内涵丰富;又像是压缩了的弹簧,具有浓厚的激情和内在的力度。
如果只是把散文诗匆忙浏览一遍,是不容易体会其中精妙的。
3.把握背景《蔚蓝的王国》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它是代表屠格涅夫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的83首散文诗中的一首。
年近古稀的屠格涅夫把包括《蔚蓝的王国》在内的一系列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发表时,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可见他对这些作品的珍视。
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苏教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7课《蔚蓝的王国》教案

《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银川永宁蓝山学校陈艳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奇思妙想”为主题,选取文章的内容都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
其中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是一篇充满奇妙想象与启迪性的散文诗。
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及时给予鼓励,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持续。
七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散文诗这一体裁,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这种文学作品,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散文诗,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2.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3.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1、学会使用想象写作手法。
2、感悟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质疑探究学习法、诵读法教学手段:白板课件、微视频、Flash动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唱家告诉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可以到达最美的地方。
那么,老师要告诉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可以让我们文采飞扬。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看到这个图形,你们想到什么?(生……)这个过程就是想象!想象就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看到一个美妙的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一个美妙的海上王国。
【设计意图:利用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产生新的阅读期待,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铺垫。
】二、感知意境1、教师伴着优美的音画视频朗读课文,学生聆听感受这美妙的境界。
然后教师与学生谈话:你感受到蔚蓝的王国是怎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表达感受。
过渡:听完课文,你感受到蔚蓝的王国是怎样的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过渡:听完同学们的种种感受,发现大家已经身临其境了。
那么我们继续来领略它的风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听读课文,加强美的感染力,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7课《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27课《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蔚蓝的王国》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蔚蓝的王国》【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在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家屠格涅夫的梦中,去欣赏他梦中的那片海。
大屏幕展示课题《蔚蓝的王国》(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你看到了屠格涅夫梦中的大海的哪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他梦中的情感吗?2、师生交流合作:板书风帆鼓了起来,宛似天鹅的胸膛,帆的上面挂着几面随风轻扬的小旗。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白色的船帆在大海上涨满风的情景……。
)佳句三:我只看到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海面上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用金鳞来比喻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佳句四:“我们有时发出……神仙的笑声!”(梦中人和神仙一样都是那么的愉快、高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佳句五:“……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栗起来……”(拟人,“大海波浪在轻轻翻卷”,大海也被我们所吟诵的诗句打动了,自然和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小结:大海是?(蔚蓝的、波光粼粼的、无边无际的、平静的、美丽的、惹人心动的、令人陶醉的……。
)梦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高兴的、愉快的、神采飞扬、自由、无拘无束、高兴的……。
,我们刚刚感受到了作者梦中大海的神奇和梦幻;梦中人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
其实作者的梦中还有一更美的地方,是那里呀?……同学们合起书,我们看着大屏幕上的动画,也来展开想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仙岛上的某一个景物。
①、岛屿:(晶莹明澈的仙岛)“从远处看去,隐隐约约仿佛被红霞罩着”“翠绿色的岛屿”②、璧玉宝石:〔岛上的璧玉宝石光艳夺目〕“闪闪发光的宝石”“晶莹剔透的宝石”“散落在草地上象星星”时的船已是心灵思绪的化身)预设三:①10节“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声音是要通过听觉,而作者却把这种感觉转化为味觉,特出声音的甜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七蔚蓝的王国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的优美的艺术美和作者奇特的想象。
(重点)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屠格涅夫有“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之称号。
毫无疑问,在屠格涅夫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小说创作占领着重要的地位。
其实,他的散文诗的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
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写意,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被誉为“欧洲俄罗斯的第一位小说家”。
散文诗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其成就和价值并不比小说逊色。
在这些精美的散文诗中,他以真挚的爱心和诚实态度描写了种种美好的景物和快乐的人们,讴歌了淳朴、善良的俄罗斯人,表达了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
2.了解体裁散文诗,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
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动和自由。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语言优美而清新,行文自由活泼,有如行云流水。
有人说,散文诗是散文和诗熔炼成的合金,结实、厚重,内涵丰富;又像是压缩了的弹簧,具有浓厚的激情和内在的力度。
如果只是把散文诗匆忙浏览一遍,是不容易体会其中精妙的。
3.把握背景《蔚蓝的王国》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诗,它是代表屠格涅夫整个生命和艺术的总结的83首散文诗中的一首。
年近古稀的屠格涅夫把包括《蔚蓝的王国》在内的一系列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发表时,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可见他对这些作品的珍视。
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蔚.蓝(wèi)风帆.(fān)宛似..(wǎn sì)胸膛.(táng) 闪烁.(shuò) 金鳞.(lín)和煦.(xù) 愉悦.(yuè) 爽朗.(lǎng)吟诵.(sòng) 酬.唱(chóu) 颤栗..(zhàn lì)璧.玉(bì) 长翼.(yì) 船舷.(xián)翻滚.(gǔn) 潺潺.(chán) 倾.诉(qīng)衰.败(shuāi) 铃.兰花(líng) 甜滋.滋(zī)感人肺腑.(fǔ) 精美绝伦.(lún) 玫瑰..花(méi guī)情不自禁.(jīn) 五彩缤.纷(bīn) 近在咫.尺(zhǐ)5.解释词语。
蔚蓝: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
宛似:宛如,好像。
闪烁:①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②说话隐晦躲闪,不肯明确说出。
和煦:温暖。
爽朗:①(形)天气明朗;空气流通;使人感到畅快。
②(形)开朗;直爽。
吟诵:①泛指读书。
②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也作“精妙绝伦”。
绝伦:没有比得上的。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多指口头或书面叙述的事情内容很感动人。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禁,抑制。
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虑。
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
无,没有。
五彩缤纷:各种颜色错杂繁复。
五彩,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后泛指多种颜色;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近在咫尺:形容离得特别近。
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
6.初读课文,分清脉络,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蔚蓝的王国的?明确:一(1自然段):抒发对大海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二(2~6自然段):写“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乐的行为。
写海写人,以写人为主。
大海是平静的,安详的,美丽的。
人是快乐的,幸福的,年轻的。
写大海是简笔勾勒,写人侧重于写人的感受。
三(7~11自然段):写大海上见到的神仙世界。
写人写海,以写海为主。
文章着力描写了一个海上的神仙世界。
写海岛,写鸟,写花,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闪出亮光,脸上会现出笑容的她,作者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世界写得真正如天堂一般。
我们不能不陶醉于作者笔下的大海,也不能不折服于作者的语言魅力。
四(12自然段):照应开头,直抒胸臆,再次抒发了对大海的热爱。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巩固理解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漂到哪里去,它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水流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作者是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可爱,充满了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快乐和幸福,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二)特点探究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展开想象的?明确:屠格涅夫的散文是美丽的,他习惯于在散文中用虚拟情景来抒写他的美妙理想与抽象理念,让他的散文显现出一种虚幻而又明丽的美。
本文就是描述的这样一个梦中意境。
蔚蓝的天和海,宝岛;还有水晶璧玉,花香鸟语……蔚蓝王国是一个蓝色的,光明的,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理想王国,充满梦幻色彩,比天堂还美丽。
不只是这些,更美的是有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美丽,而这种美丽则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动作,他们的欢声笑语传达出来的。
他们是纯净的,与蓝色的天、蓝色的海为伴,与水晶璧玉为伴……一切都像在诉说着爱情,诉说着幸福与快乐。
整篇文章读来给人以一种幻美灵动之感,让人沉醉,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
(三)意境品味文中是如何体现优美的意境的?明确:品读本文,会使我们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那里是和平安宁、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而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则是一个年轻快乐、自由幸福、美丽温馨的天堂。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情绪,全都寄寓在这“蔚蓝的王国”里,清新的自然,青春的朋友,温柔的太阳与波浪,令人心醉的花香鸟语……这些优美的意象,组合成一个和谐、美丽的意境,给读者以视觉、情感与思想上的三重冲击,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四、板书设计蔚蓝的王国想象景音情蔚蓝、光明、青春、幸福五、课外拓展“鸟儿在我们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
”请想象一下这幅奇妙的画面。
然后用不超过30个字的语言描绘出来。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运用。
这道题与缩写也不相同,其实就是把过分艺术化的语言改为相对通俗的内容,我们要善于结合文本的内容,还原作者的本意即可。
在这里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可能是鸟在飞,船在自在航行,然后用自己的话组织起来,把事物联系在一起即可。
答案:示例:鸟在天空为船护航,船在珍珠般的浪花和各种花瓣簇拥下自在漂荡。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比较《蔚蓝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的异同之处。
2.感受作者在文章当中寄托的美好感情。
(重点)3.总结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蔚蓝的王国》体裁上属于散文诗。
所谓散文诗,是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
形式上,它有散文的特点,不讲究分行排列和押韵;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
这提示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要运用想象,注意字里行间作者所传达的情感。
二、自主预习《蔚蓝的王国》和《天上的街市》所想象的世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明确:相同之处:两者都描写了想象中的美好的世界,寄托了作者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作对比。
不同之处:《蔚蓝的王国》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确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过想象所描绘的内容是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前者是以“虚”写“实”,后者是以“虚”写“虚”;《蔚蓝的王国》所描写的想象比较具体,内容比较丰富,《天上的街市》所描写的想象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细节进行简笔勾勒,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更大。
三、合作探究(一)主题归纳屠格涅夫运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神奇美丽的大海形象,抒发心中对美、对大自然、对幸福、对青春、对爱的无比崇敬和向往,景与情紧密结合,富有感染力。
蔚蓝的王国是作者想象中的大海,在这个王国中没有烦恼、痛苦、忧患、压迫、灾难,有的只是快乐、幸福、自由、美丽和温馨,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美点寻踪1.用词贴切。
诵读本文时,我们能够体会到屠格涅夫那优美华丽、富有自然色彩的语言风格。
这与作者所掌握的丰富词汇,以及对词语贴切而灵活的运用分不开。
如,文章开头用“蔚蓝”“光明”“青春”“幸福”一系列形容词来抒发对大海的向往、热爱、赞美之情,这些词并不新异,但用在此处十分贴切,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又能给读者以情绪上的感染。
再如,写仙岛那一段,更是显示了作者丰富的词汇积累和高超的语言能力,从视觉、嗅觉、感觉、听觉,多层面多角度给读者以冲击,让人心驰神往,沉醉其中。
2.善用修辞。
“我只看到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海面上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同样蔚蓝的海——在那儿,和煦的太阳愉悦地露着笑脸。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阳光亲切地照耀大海,大海微波荡漾,金光四溅的动人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蔚蓝王国的无比喜爱。
再如“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连续“倾诉”两遍,运用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蔚蓝的王国的热爱和陶醉。
多种修辞手法的妙用,让文章显得灵动活泼,耐读耐品。
3.结构严谨。
文本的开篇明确地告诉了读者,“蔚蓝的王国呀!充满着……在梦中”。
而结尾处又再一次提醒读者,“蔚蓝的王国呀!我看见过你……在梦中”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个关于“蔚蓝的王国”的完整梦想。
反复强调,是梦境,而非现实,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作者这样的安排,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4.虚实结合。
用虚设物境来寓情寓意,是本文也是屠格涅夫的散文的一个特点。
这个梦越美好,就越强烈地表现了对于梦中那种生活的热切追求,对自由、爱情诚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