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数电模电教学计划--徐潇

合集下载

数字电路教学工作计划

数字电路教学工作计划

数字电路教学工作计划数字电路教学工作计划应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分配。

以下是根据标题生成的数字电路教学工作计划内容:1. 课程目标:- 使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能力。

- 训练学生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2. 教学内容:- 数字逻辑基础:布尔代数、逻辑门、触发器。

-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加法器。

- 时序逻辑电路:寄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有限状态机。

- 数字电路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硬件实现。

- 数字电路的测试与故障诊断。

3.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演示,增强教学效果。

-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实验与实践:- 安排实验室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 使用数字电路设计软件,如Multisim、Proteus,进行电路仿真。

5. 评估方式:-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报告撰写能力。

-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一个数字电路设计项目。

-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最新版的数字电路教材,确保内容的前沿性。

- 参考资料:提供电子书籍、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资源。

- 设备与工具:确保实验室有足够的电路板、逻辑分析器、示波器等设备。

7. 时间安排:- 制定详细的教学时间表,包括每节课的主题、教学活动和预期成果。

8. 持续改进:-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计划。

- 跟踪最新的教育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资源。

9. 职业发展指导:- 介绍数字电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方向。

数电课设方案

数电课设方案

数电课设方案第1篇数电课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路设计在电子工程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数字电路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技能。

本方案旨在为数字电路设计课程设计提供一个明确、合规的方案,确保课程设计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目标1. 深化学生对数字电路设计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4. 使学生熟悉数字电路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培养良好的工程素养。

三、设计方案1. 课程设计内容- 课题选择: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设计课题,如:计数器、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等;- 功能需求:明确课题所需实现的功能,分析功能需求,制定详细的技术指标;- 技术路线: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制定技术路线。

2. 设计工具与平台- 设计工具:选用业界主流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如:Multisim、Proteus、Quartus II等;- 设计平台:基于FPGA/CPLD器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发板和实验箱。

3. 设计规范与标准-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学校规定;- 遵循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确保电路性能、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电路图、程序代码、文档等资料齐全,命名规范,便于查阅。

4. 课程设计流程- 设计准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熟悉设计工具,了解项目背景;- 方案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制定技术路线,完成初步设计;- 电路仿真:利用设计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设计方案;- 硬件实现:基于FPGA/CPLD器件,实现数字电路;- 调试与优化:对硬件实现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文档编写:整理设计过程,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5. 课程评价- 设计成果:以实现功能、性能指标为评价标准;- 设计报告:以报告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评价标准;- 答辩环节:考察学生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0东南~硕士研究生入学《模电数电》课程复习

0东南~硕士研究生入学《模电数电》课程复习

硕士研究生入学《模电数电》课程复习与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1]刘京南主编,电子电路基础。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一、半导体器件概述(1)PN结及二极管主要内容:半导体及PN结、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二极管的电路模型及主要参数、特殊二极管(2)半导体三极管主要内容: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三极管的基本特性、三极管的电路模型及主要参数(3)半导体场效应管主要内容: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及电路模型(4)集成运算放大器主要内容: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理想运放二、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组成与技术指标主要内容:放大电路的组成、放大电路的技术指标(2)放大电路的稳定偏置主要内容:温度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分压式偏置电路、电流源偏置电路(3)各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与比较主要内容: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电路、共源极放大电路、共漏极放大电路三、组合放大电路(1)一般组合放大电路主要内容:组合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组合放大电路的增益、共源—-共射放大电路、共射—共基—共集放大电路(2)差动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3)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主要内容:偏置电路及输入级、中间级及输出级电路(4)集成运放的参数及实际电路模型主要内容: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集成运放的实际电路模型、运放电路的调零四、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主要内容:幅频响应、相频响应、波特图、上限频率、下限频率(2)单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单管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单管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3)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主要内容:多级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多级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五、反馈放大电路及其稳定性分析(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主要内容: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的分类与判断、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表示及其一般表达式(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主要内容: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影响(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主要内容:深度负反馈的特点、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及频率补偿主要内容:负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常用的频率补偿方法六、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分类(2)正弦波振荡电路主要内容:RC文氏电桥振荡电路、LC三点式振荡电路、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3)非正弦振荡电路主要内容:矩形波振荡电路、三角波振荡电路七、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1)集成运放运算电路主要内容:比例运算电路、加减运算电路、微分与积分电路、对数与反对数电路(2)有源滤波器主要内容: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一阶有源滤波电路、二阶有源滤波电路、状态变量滤波器(3)模拟乘法器主要内容:对数式模拟乘法器、变跨导式模拟乘法器、模拟乘法器应用(4)锁相环电路主要内容:锁相环的基本概念、锁相环的相位模型与系统分析、集成锁相环及其应用八、功率电路(1)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与分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2)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主要内容:稳压电路的主要指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三端集成稳压器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参考书:[1] 黄正瑾主编,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一、数制和码制(1)数制主要内容:十进制、R进制、二进制、二进制的优点、数制间的转换、八进制与十六进制(2)数的表示方法与格式主要内容:码的概念、二进制码与循环码、十进制数的表示方法、BCD码二、逻辑函数与门电路(1)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三种基本逻辑运算、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逻辑代数的常用公式(2)逻辑函数及其描述方法主要内容:逻辑表达式、逻辑图、真值表、卡诺图、标准表达式、最大项和或与表达式(3)门电路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正逻辑与负逻辑、非门的电路模型、其它门电路、门电路的技术要求(4)逻辑函数的简化主要内容:逻辑简化的意义和标准、公式法简化、卡诺图法简化三、组合逻辑电路(1)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与特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几种常用的组合逻辑模块: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2)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主要内容: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3)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主要内容: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PAL、GAL、FPGA和CPLD的特点及电路结构四、时序逻辑电路(1)触发器的原理和应用主要内容: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等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2)时序逻辑电路分析主要内容:时序电路的特点、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含中规模集成模块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3)常用时序逻辑电路模块主要内容:数据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集成移位寄存器、计数器、常用集成计数器、计数器的应用、多片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模计数器五、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内容:ROM、RAM等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用ROM实现组合逻辑函数的方法六、数模与模数转换主要内容:D/A数模转换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主要参数;A/D模数转换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七、脉冲的产生和整形电路主要内容: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分析方法及应用;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07届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复习大纲

07届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复习大纲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考研大纲模电1.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2.掌握电子电路的两种分析方法——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并能利用上述方法分析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3.了解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以及三极管的频率参数4.熟悉集成运放的特点及其基本组成部分,掌握理想运放的概念和特点5.了解反馈的基本感念,掌握四种常用的负反馈组态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6.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比例电路、求和电路、积分和微分电路7.了解二阶有源滤波器和电压比例器的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关系8.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RC振荡电路和L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振荡频率和起振条件的计算。

熟悉由石英体组成的正弦波振荡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了解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电路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9.了解常用的OTL和OCL互补对称式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10.掌握整流、滤波的工作原理。

掌握硅稳压管组成的稳压电路以及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及有关计算。

熟悉集成稳压电源的原理和应用。

了解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数电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感念公式和定理,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几种常用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间转换。

2.熟悉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功能表示方法和分类。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问题3.掌握基本触发器、同步除法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4.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功能表示法和分类。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5.运用555集成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施密特电路和单稳态触发器。

掌握上述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入、输出电压波形间的定性关系6.了解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典型电路。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学习计划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学习计划

模拟电子电路课程学习计划前言模拟电子电路是电子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验。

学习模拟电子电路是电子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本学习计划将围绕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设计方法展开,帮助学生系统地、深入地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学习目标1. 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基本电路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交流电路分析等。

2. 理解并掌握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 熟悉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方法和仪器操作,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中的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项目。

二、学习内容1. 基本电路分析- 电压、电流、功率和能量- 基本电路定律-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电路的等效变换- 交流电路分析2. 放大器-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BJT放大器和FET放大器- 差模运算放大器- 集成放大器3. 滤波器-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主动滤波器和被动滤波器4. 振荡器- 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反馈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的稳定性分析5. 实验- 电路仿真实验- 电路实际搭建实验- 电路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三、学习方法1. 理论学习- 认真听课,学习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多理解、多记忆,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 结合真实案例和工程应用,深入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际应用场景2. 实验学习- 参加实验课,认真完成实验内容,动手操作,收集实验数据-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多思考、多讨论,了解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3. 课外拓展- 通过网络资源、实验室资源等途径,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 参与相关学术讨论、竞赛等,拓展对模拟电子电路的深度理解和视野四、学习任务1. 完成理论学习任务- 认真听课,学习并掌握电路基本定律、定理和电路分析方法- 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理解并掌握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2. 完成实验学习任务- 参加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程,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3. 完成课外拓展任务- 通过网络资源和实验室资源,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新发展和应用- 参与相关学术讨论、竞赛等,拓展对模拟电子电路的深度理解和视野五、学习评估1. 笔试- 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测试和考核,检查学生对电路基本定律、定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实验情况,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3. 课程作业- 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和设计题,检验学生对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 期末考试- 针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模拟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六、学习资源1. 教材- 《模拟电子电路》-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2. 参考书籍-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案例与分析》- 《电子电路设计手册》-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3. 网络资源- 电子工程网站、电子工程论坛- 电子电路模拟软件、电路仿真实验平台4. 实验室资源- 实验室老师指导、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室辅助教学资源七、学习时间1. 针对模拟电子电路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每周安排3-4小时课程学习时间2. 针对模拟电子电路的课外拓展,每周安排约2小时自主课外学习时间3. 周末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实验室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结语模拟电子电路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于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

模电课程教学大纲

模电课程教学大纲

模电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模电课程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10030 学时: 56学分: 3.5开课学期:4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性质:必修开课专业:通信工程等一、课程任务和目的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l、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和PN结的形成。

掌握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组合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图解、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以及放大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3、掌握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理解单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频率特性。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特点。

掌握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三种基本输入方式及集成运放的基本单元电路(差动放大电路、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的性能特点以及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5、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

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及深度负反馈下的闭环增益的计算。

正确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初步学会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方法。

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稳定判据和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6、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电路技术指标计算。

理解模拟乘法器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掌握有源滤波器的组成、特点、分析方法和电路技术指标计算。

掌握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电路技术指标计算。

7、了解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

了解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类和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技术指标的计算。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计划篇一:教学计划(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计划科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师:XXXX总学时:112周学时:6教学周数:18一、教材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入门本专业的基础教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学习,使学生或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打下基础。

二、主要教学任务及要求:1、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子系统与信号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及放大电话、集成运算放大电话、反馈放大电话、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2、教学要求:本课程在完成以上内容时,如果条件允许,需要完成20学时的实(: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计划)验。

四、教学内容进度计划: 篇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安康育英中等职业学校20XX-20XX 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计划本学期《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子技术应用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此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突出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知识系统、详略得当。

根据本学期20XX春季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11春电子技术应用班共5人,其中男生5人,无女生。

基本是初中毕业,但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差,这就使他们在学习专业课上,所表现出的难度和积极主动性较差。

但由于是他们的电子专业主课,通过上学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对电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电子课本身的兴趣还比较大,喜欢动手操作。

二、教材分析:从教材看,本学期《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张金华主编的电类专业通用类教材。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与技能,第一部分共五章,其中第4、5章为选学内容。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计划和内容(2017)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计划和内容(2017)

2016~2017学年第三学期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计划和要求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017年3月一、基本情况:总学时:32学时比例:1(课内):1(课外)学分:1学分适用范围:6、8、11、16、22全体学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电路分析、电子电路基础实验教材:《电子线路实践》王尧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实验地点:九龙湖校区电工电子实验楼,电子技术实验1~8室实验模式:集中与开放相结合实验时间:2017.3~2017.6二、教学要求:预习要求:1、进实验室前必须完成本次实验预习报告,内容包括:1)实验电路功能描述、系统框图和详细设计过程;2)实验电路原理图,并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3)实验电路硬件搭接;4)如果实验有预习思考题,提交预习思考题答案。

2、在进实验室前完成与所做实验相关的预习内容,并将其写在实验报告的实验原理部分,对正确性无把握的可先写在其他纸上,完成实验后再补到实验报告上。

3、实验电路必须在进实验室前完成预搭接,在实验室以电路调试为主。

4、预习中有问题可以登录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网站查找解答或提出问题。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网址为:,预习时请访问该平台以了解您准备完成的实验内容是否有变动、提示或其他通知,也可以直接和您的带班教师联系,具体联系方式可询问各自的带班教师。

实验要求:1、实验采用集中授课+开放模式,实验前请仔细阅读开放实验规章制度,并在以后的实验中认真遵守。

2、每次实验要记得带校园卡、元器件、单股连接线、丁字线和所发的面包板。

丁字线和面包板请妥善保管,勿丢失或损坏,否则将照价赔偿。

3、在进入实验室时,请在刷卡机上出示您的校园卡,在刷卡机分配的实验室和实验座位上完成实验,严禁窜座。

4、进入实验座位后请先检查自己座位上的仪器,如有缺失和损坏请及时通知值班教师处理,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生仪器故障,也请和值班教师联系,值班教师检查确认后才可以更换,严禁自己用其他实验座位上的仪器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电模电教案
徐潇
Tip:
考试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826]
1、从模电开始。

一是模电在试卷中占的比例远大于数电,二是与数电相比,模电的内容多、难度大。

对模电的基础部分掌握之后,再加入数电的学习。

2、对模电的掌握要求:会看、会算、会选、会调。

初看模电,对此要求不以为然,随着学习深入,愈感此四点即为考研试卷中的全部。

特别是后面两点,往往被我们忽略而造成遗憾。

3、初步拟定,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把课本按计划逐步看完。

(因为感觉如果自己提前看课本,会浪费较多时间,只是个人建议。


4、来自大纲上的参考书目。

我使用的是华成英的模电和阎石的数电。

5、按照大纲的划分,我将模电分为7部分,数电分为5部分。

参照大纲的考核内容,我对10次课的安排如下:
第一课:
模电部分:1、基本放大电路(课本的前两章)
(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指标;
(2)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和共基)的比较;
(4)FET的结构和分类,MOSFET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
(5)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源、共栅和共漏)的比较。

# 第一章中以了解为主。

了解半导体、PN结,会分析二极管在电路中的通断、注意稳压管,区分双极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

第二章是第一课的重点,也是整个模电的重点。

理解第二章是理解模电的关键。

补充:1、第四章中关于集成运放概念的部分。

2、课堂ppt补充和课后题目。

3、数电的基础知识:布尔代数
4、2011年考研真题。

5、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留待下次答疑解决。

第二课:
模电部分: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电路(课本的第4章和第7章前半部分)
(1)虚短、虚断和虚地的概念;
(2)比例运算电路;
(3)求和运算电路;
(4)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5)集成运放其他几种线性应用电路,包括电流-电压变换器、电压-电流变换器、数据放大器、绝对值电路和二极管限幅电路;
(6)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和补偿。

#第四章和第七章应该放到一起讲,因为这两章都是对集成运放的讲解,第四章为原理,第七章为应用实例。

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这一课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消化。

补充:1、继续补充数电的布尔代数部分。

2、课后题目已经绿皮书的题目。

3、答疑并提出问题。

第三课:
模电部分:
3、多级放大电路(课本第三章和第九章)
(1)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和零点漂移;
(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补充:1、课本第九章,集成功放。

(大纲中未体现,但是属于考研试卷的范围。

是第三章的延伸)
2、部分考研题目。

3、答疑。

数电部分:
1、门电路
(1)TTL门电路结构;
(2)集电极开路门(OC门)电路结构;
(3)三态门电路结构;
(4)CMOS反相器原理及静动态特性;
(5)CMOS门与TTL门接口。

#1、布尔代数熟悉了之后,可以开始进行数电的学习。

第一节的门电路按照考研时使用的工大课程的课堂笔记的顺序进行。

2、数电的学习不太需要按照课本来,因为除了基础的部分必须掌握之外,老师出的题目大部分以实际应用的为主,所以我找到了本部上课的实验视频和计划,建议学生进行了解。

3、数电的实验视频。

第四课:
模电部分:
4、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基本概念;
(2)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
(3)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理解起来不难,但是种类较多,需要记忆的较多。

建议画出表格进行记忆。

数电部分:
2、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的原理;
(3)竞争与冒险基本概念及消除方法。

#数电的基础部分。

第五课:
模电部分:
5、有源滤波电路和模拟乘法器(课本第五章和第七章后半部分)
(1)有源滤波的概念;
(2)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
(3)有源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及主要参数;
(4)模拟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运算电路。

#第五章以理解为主,这一部分是一个难点。

不必纠结,在下一课学完第八章的无源滤波之后进行总结。

放到一起对比理解和记忆。

数电部分:
3、触发器和定时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真值表;
(2)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压控振荡器。

#555定时器是一个重点,因为这是一个每年的必考题目。

这节课我会对555重点讲解。

第六课:
模电部分:
6、集成振荡电路(主要是课本第八章)
(1)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压控振荡器(VCO)。

数电部分:
4、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
(2)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第七课:
模电部分:
对比有源和无源滤波。

#课本第八章,还有第七章。

综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

做相应的练习题。

数电部分:
对比时序和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
(2)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的原理;
(3)竞争与冒险基本概念及消除方法。

第八课:
模电部分:
7、直流电源
(1)直流电源的组成;
(2)整流电路(包括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4)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5)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直流电源这一章难度较大,因为是前几章知识的综合运用。

但是考察起来分数并不多,要求可以适当放低。

数电部分:
#因为模电的直流部分内容很多。

这节的数电的内容以题目和复习为主。

第九课:
模电部分:
综合测验(2011考研真题,工大平时的题目。


#为了下一次课查漏补缺,把模电的综合测验放到第九次。

数电部分:
5 接口电路
(1)D/A转换器组成、倒T型电阻网络、集成D/A转换器、D/A转换精度及转换误差。

(2)A/D转换器组成、逐次逼近型A/D、V-T型(积分型)A/D、A/D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

#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多很容易考察到。

数电的数字模拟转换部分的题目特别灵活,我会尽量找到去年的题目来进行学习。

第十课:
1、查漏补缺。

2、数电模电的内容非常的多,如果一次上的太多感觉很难消化。

所以如果前面进度太快,希望可以延长到第十课。

附录: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 题型结构
(1)填空与选择(20分)
(2)简答题(40分)
(3)分析题(50分)
(4)设计计算题(40分)
2 内容结构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0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0分
应用能力3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