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考试复习资料

生化考试复习资料
生化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蛋白质等电点、

2、蛋白质变性与复性;

3、分子病;

4、酶的活性部位与必须基团;

5、PCR;6.核酸一级结构;7、同工酶;8、辅酶和辅基;9、糖酵解;10.密码的简并性;11.基因;12、核酶;13、酶的别构效应;14.尿素循环;

15、呼吸电子传递链;16.氧化磷酸化作用;17.底物水平磷酸化;18、联合脱氨基作用;19、DNA的半保留复制;20、竟争性抑制作用;21、分子杂交;22、糖异生作用;23、三羧酸循环与磷酸戊糖途径; 24、转氨基作用; 25、转氨酶;26、逆转录酶;27、密码子与反密码子;28、分子伴侣,29、信号肽,30、Edman降解,31、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三级结构,32、二硫键,33、酶原,34、流体镶嵌模型, 35、乙醛酸循环,36、肉毒碱穿梭系统,37、酮体,38、生酮氨基酸,39、冈崎片段,40、转录,41、RNA加工过程,42、SD序列,43、终止密码,44、阻遏物,45、操纵子,46、结构基因,47、基因重组,48、S-腺苷甲硫氨酸循环,49、一碳单位

二.简答题:

1、影响核酸复性的因素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3、三羧酸循环的意义 4.生物体内有那几种重要的RNA,并简述其功能。5.简述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6.简述遗传密码的特性

7、简述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类型。

8、DNA复制复合体需要一系列的蛋白分子以便使复制叉移动,如果大肠杆菌在体外进行DNA复制至少需要哪些组分?

9.酮体由哪些成分组成,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0.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阶段有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消耗多少ATP 或GTP?

11.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

12.DNA序列测定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13.简述逆转录酶包含哪几种酶活性?

14.简述选择质粒作为基因重组载体的原因。

15、简述DNA损伤修复有哪几种类型。

16、简述生物体内氨的转运形式有哪几种?

三.问答题

1.请写出糖的无氧酵解的十个步骤(要写出反应条件)。

2.请写出三羧酸循环的10个步骤(要写出反应条件)。

3. 简述多肽链合成的起始、延长和终止过程。

4. 写出原核生物进行DNA复制时复制叉的结构,标出参与复制的各种酶和复制因子,并说明其功能。

5.写出脂肪酸 -氧化的五步反应

6.试比较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异同五.计算题

1.计算1摩尔18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为H

2O和CO

2

时可产生多少摩

尔的ATP? 请写出计算过程。

2.计算1摩尔乳酸完全氧化为H

2O和CO

2

时可产生多少摩尔的ATP? 请写出计算

过程。

3.计算1摩尔甘油完全氧化为H

2O和CO

2

时可产生多少摩尔的ATP? 请写出计算

过程。

4.1/v对1/[S]的双倒数作图得到的直线斜率为1.2×10-3min,在1/v轴上的截距为2.0×10-2nmol-1 ml min。计算Vmax和Km。

5.请计算十碳烯酸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可以产生多少ATP?

六.选择题

1、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因素是:( )

A.水化膜

B.电荷

C.A+B

D.与A,B无关

2、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 )

A.D-核糖

B.D-2-脱氧核糖

C.鸟嘌呤

D.尿嘧啶

3、关于三羧酸循环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

A.是可逆的

B.三大物质的最终氧化途径

C.在线粒体中进行

D.三大物质的互换途径

4、经有氧氧化过程,一分子葡萄糖可生成多少分子ATP:( )

A. 38

B.30

C.40

D.2

5、下列哪种对酮体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A.酮体主要在肝内生成

B.酮体主要成份是乙酰乙酸

C.合成酮体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

D.酮体只能在肝外组织利用

6、尿素生成的鸟氨酸循环中间产物中不含:( )

A.精氨酸

B.天冬氨酸

C.氨基甲酰磷酸

D.鸟氨酸

7、DNA合成需要的原料是:( )

A.ATP,GTP,CTP,TTP

B.ATP,GTP,CTP,UTP

C.dATP,dGTP,dCTP,dUTP

D.dATP,dGTP,dCTP,dTTP

8、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9、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不变,Km减小

C、Vmax增大,Km不变

D、Vmax减小,Km不变

10、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A、蛋白质

B、RNA

C、DNA

D、糖蛋白

11、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A、DNA的Tm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12、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A、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B、有密码环

C、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D、5’—端有—CCA序列

13、下列关于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稳定的因素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3',5'-磷酸二酯键

B、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碱基堆积力

D、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14.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

A、5’-GpCpCpAp-3’

B、5’-GpCpCpApUp-3’

C、5’-UpApCpCpGp-3’

D、5’-TpApCpCpGp-3’

15. 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B、乙醇

C、乳酸

D、CO

2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

16.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A、FAD

B、CoA

C、NAD+

D、TPP

17、合成脂肪酸所需的氢由下列哪一种递氢体提供?()

D、NADH+H+

A、NADP+

B、NADPH+H+

C、FADH

2

18、脂肪酸活化后,β-氧化反复进行,不需要下列哪一种酶参与?()

A、脂酰CoA脱氢酶

B、β-羟脂酮CoA脱氢酶

C、烯脂酰CoA水合

酶 D、硫激酶

19、生物体内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生成α-酮酸是通过下面那种作用完成的?()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20 转氨酶的辅酶是()

A、TPP

B、磷酸吡哆醛

C、生物素

D、核黄素

30、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21、下列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途径不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A、三羧酸循环

B、脂肪酸β氧化

C、氧化磷酸化

D、糖酵解作用

22、细胞内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总数为:()

A、16

B、64

C、20

D、61

23、原核细胞中氨基酸掺入多肽链的第一步反应是:()

A、甲酰蛋氨酸-tRNA与核蛋白体结合

B、核蛋白体30S亚基与50S亚基结合

C、 mRNA与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

D、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氨基酸活化

24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方向是:()

A、从C端到N端

B、从N端到C端

C、定点双向进行

D、从C端、N端同时进行

25、下列有关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其功能之一是切掉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

B、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

C、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力

D、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力

26 .DNA复制需要:(1)DNA聚合酶Ⅲ;(2)解链蛋白;(3)DNA聚合酶Ⅰ;(4)DNA 指导的RNA聚合酶;(5)DNA连接酶参加。其作用的顺序是:()

A、(4)(3)(1)(2)(5)

B、(4)(2)(1)(3)(5)

C、(2)(3)(4)(1)(5)

D、

(2)(4)(1)(3)(5)

27 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5’端有()

A、帽子结构

B、PolyA

C、起始密码

D、终止密码

28、逆转录酶是一类:()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C、RNA指导的DNA 聚合酶

D、RNA指导的RNA聚合酶

29、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30、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

A、Pro

B、Lys

C、His

D、Glu

31、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来自()

A、Gly

B、Gln

C、ASP

D、甲酸

32、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33、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

A、Glu

B、Ala

C、Asp

D、Ser

34、tRNA的作用是()

A、把一个氨基酸连到另一个氨基酸上

B、将mRNA连到rRNA上

C、增加氨基酸的有效浓度

D、把氨基酸带到mRNA的特定位置上。

35、蛋白质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

A、ATP

B、GTP

C、ATP和GTP

D、CTP

36、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A、骤然冷却

B、缓慢冷却

C、浓缩

D、加入浓的无机盐

37、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3’,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38、维系DNA双螺旋稳定的最主要的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D范德华力

39、11、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40、酶原是酶的前体()

A、有活性

B、无活性

C、提高活性

D、降低活性

临床生化检验习题3

1.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 B C E ) 生化检验习题 第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 一、A 型选择题 1. 在荧光 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A. 荧光物质的浓度 B .溶剂的性质 C .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 .温度 E .溶液的pH 值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的巴比妥缓冲液 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 由 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 A. 白蛋白、P -球蛋白、 B. 白蛋白、 C. 白蛋白、 D . a 1-球蛋白、a 2-球蛋白、P -球蛋白、 E .白蛋白、P -球蛋白、 3. 在区 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 A .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 B .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 .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D .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 凝胶 E .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 .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 物 的方法是( ) A .凝胶层析法 B .吸附层析法 C .分配层析法 D .亲和层析法 E .离子交换层析法 5.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将生化分 析功能浓缩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 A .基因芯片 B .蛋白质芯片 C .细胞芯片 D .组织芯片 实验室 6 .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 Y/min 的离心为( ) A .低速离心 B .平衡离心 C .高速离心 D .超速离心 密度离心 7.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 ?-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白 蛋白 2-球蛋白 a 2-球蛋白、 2-球蛋白、P -球蛋白、 丫 -球蛋白、P 丫 -球蛋白、 a 1-球蛋 白、 a 1-球蛋白、a a 1-球蛋白、a 2-球蛋 a 1-球蛋白、丫 -球蛋白、a E .芯片 E .等

贝克曼(比较详细)

[化学发光]美国Beckman公司UniCel DxI800免疫分析仪 迎接PG级超微量检测时代的来临 免疫定量分析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以前人工免疫检测阶段 1960-70年代非标记免疫发展阶段放射标记免疫发展阶段 1970-80年代免疫分析新项目不断产生临床应用领域迅速拓展荧光免疫发展阶 段 1980-90年代免疫检测逐渐常规化检测原理发展阶段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1990-2000年标记免疫检测原理日臻成熟优化系统均衡,清洗分离手技术的发展2000-2003年免疫自动化发展阶段;进一步吸收大生化检测的自动化技术成就,采用系统叠加的方式以寻求更快的检测速度 免疫分析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是临检领域继生化全自动分析时期的又一个标志性的重要阶段。其推动力源自一些大型实验室在免疫检测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和规模化,对免疫分析系统的检测速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方面 提高了系统流程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将系统的自动化性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智能化阶段,并进一步强化了全方位的系统监控功能,保证了自动化的可控性。 自动化方面 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自动化性能,加强系统的简便性、灵活性和前赡性,例如多种的进样方式、尽可能简洁的日常保养程序等,并提高了与轨道自动化的顺应性。 系统化方面 改变了原有检测仪器将系统进行简单并连组合以提高检测速度的做法,在继承原有分系统的独立性优点的基础上,采用同一套分析和探测系统,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果的统一性。 UniCel TM DxI 800 展现自动化非凡成就引领智能免疫时代 DxI 800智能化整系统运行,突破分系统简单组合的传统方式,采用分立一体化整系统的专利设计

生化复习资料

1.谷光氨肽(GSP)有哪些氨基酸组成?活性基团是什么?该活性基团有哪些重要作用?(69页) (1)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 (2)活性基团:巯基(—SH)、r-谷氨酰键。 (3)巯基是最重要的基团可参与机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因其具有还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还原剂保护酶蛋白巯基不被破坏。还具有噬核特性,能阻断外源的一些毒物或药物与DNA、RNA或蛋白质结合,从而保护机体免遭毒物损害。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其中a—螺旋属于那级结构,并简述其结构特点?(74页)(1)包括二、三、四级结构。 (2)a—螺旋属于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主链骨架中若干肽单位,各自沿一定的轴盘旋或折叠,并以氢键为主要的次级键而形成有规则的构象,如a螺旋、B折叠和B折角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般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3.Tm是什么?与什么因素有关?(130页) (1)Tm:通常把DNA在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1/2时的温度成为“熔点”或溶解温度Tm表示。 (2)与DNA分子的大小及所含碱基中的C+G有关,C+G比例高,Tm值越高。还受介质中离子强度的影响,离子强度较高时,DNA的Tm值也较高。 4.什么是DNA的变性?引起变性的因素有哪些?(130页) (1)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称为变性。(2)变性的因素:加热、过量的强酸或强碱、有机溶剂、尿素和酰胺等。 5.边加热双螺旋DNA溶液至95度,边观察溶液对260nm处紫外光吸收值的变化,会发现怎样的现象?如果将温度迅速降至40度,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又会如何变化?对上述两种现象进行解释?(129、130、131页) (1)现象1:在260nm处紫外吸收值增大。 现象2:紫外吸收值与现象1相比下降。 (2)解释:由于将溶液加热到95度时DNA发生变性导致一些性质发生改变,某些颜色反应增强尤其是在260nm处的紫外吸收增强。将热变性的DNA骤然冷却至低温时,DNA 不可能复性,而在缓慢冷却时才可以复性。 6、什么是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课本P156、157、158、159) 答: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是较常见的可逆抑制。它是指抑制剂(I)和底物(S)对游离酶(E)的结合有竞争作用,互相排斥,酶分子结合S就不能结合I,结合I就不能结合S。这种情况往往是抑制剂和底物争夺同一结合位置。还有些因素也可以造成两者和酶的结合互相排斥。 应用: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增加底物琥珀酸的浓度,抑制作用即降低,甚至消除;磺胺类药物也是典型的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原理是药物设计的根据之一,如抗癌药阿拉伯糖胞苷、6-氟尿嘧啶等都是利用这一原理而设计出来的。

生物化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蛋白质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A:疏水键;B:肽键: C:氢键;D:二硫键。 2、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中基团分布为()。A:疏水基团趋于外部,亲水基团趋于内部;B:疏水基团趋于内部,亲水基团趋于外部;C: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随机分布; D:疏水基团与亲水基团相间分布。 3、双链DNA的Tm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A:A+G;B:C+T: C:A+T;D:G+C。 4、DNA复性的重要标志是()。 A:溶解度降低; B:溶液粘度降低; C:紫外吸收增大; D:紫外吸收降低。 5、酶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 A:升高反应活化能; B:降低反应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D:升高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6、非竟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是()。 A:Km增大,Vm变小; B:Km减小,Vm变小; C:Km不变,Vm变小; D:Km与Vm无变化。 7、电子经FADH2呼吸链交给氧生成水时释放的能量,偶联产生的ATP数为() A:1;B:2;C:3;D:4。8、不属于呼吸链组分的是() A:Cytb;B:CoQ;C:Cytaa3;D:CO2。 9、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是()A:R酶;B:D酶; C:Q酶;D:α—1,6糖苷酶 10、三羧酸循环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循环一周可产生3个NADH、1个FADH2、1个GTP; B:可使乙酰CoA彻底氧化; C:有两步底物水平磷酸化; D:有4—6碳的羧酸。 11、生物体内脂肪酸氧化的主要途径是()。A:α—氧化;B:β—氧化; C:ω—氧化;D:过氧化。12、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不具有的特点是()A:利用乙酰CoA作为活化底物; B:生成16碳脂肪酸; C:需要脂肪酸合成本科系催化; D:在细胞质中进行。 13、转氨酶的辅酶是() A:FAD;B:NADP+; C:NAD+;D:磷酸吡哆醛。 14、氨基酸分解的主要途径是()。 A:氧化脱氨基作用;B:裂解作用; C:脱氨基作用;D:水解作用。 15、合成嘌呤环的氨基酸是()。 A: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B: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 C:甘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 D: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 16、植物体的嘌呤降解物是以()形式输送到细嫩组织的。 A:尿酸;B:尿囊酸; C:乙醛酸;D:尿素。 17、DNA复制方式为()。 A:全保留复制; B:半保留复制; C:混合型复制; D:随机复制。 18、DNA复制时不需要下列那种酶()。 A:DNA聚合酶; B:引物酶; C:DNA连接酶; D:RNA聚合酶。 19、细胞内编码20种氨基酸密码子总数为()A:16;B:64;C:20;D:61。20、mRNA在蛋白质合成重要性在于携带有()A:遗传密码; B:氨基酸; C:识别密码子的结构; D:各种蛋白质因子的结合部位。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导电性最()。 2、米氏常数值大时,酶与底物的()小;酶作用于不同底物,其米氏常数(),其中米氏常数值最小的称为()。 3、生物氧化是()在细胞中(),同时产生()的过程。 4、麦芽糖是()水解的中间产物。它是

临床生化检验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抗凝剂: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称为抗凝剂。 2、决定性方法: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研究未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其测定结果与―真值‖最为接近的方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同位素稀释-质谱分析法(ID-MS)等。 3、参考方法: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被充分证实,且经公认的权威机构(国家主管部门、相关学术团体和国际性组织等)颁布的方法。这类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宽的分析范围并且线性良好,重复测定中的随机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4、常规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有适当的分析范围,经济实用,其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它目的的需要的方法。 5、标准品: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可用以校正仪器和某种测定方法的物质。 6、一级标准品: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其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已经定量。主要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和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7、二级标准品:这类标准品可以是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似基质中。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和控制物的定值。 8、控制物:控制物用于常规质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标本的测定误差。有定值血清和未定值血清两种。控制物不能用于标定仪器或方法。 9、实验误差:简称误差,是量值的给出值与其客观真值之差。 10、系统误差:是指一系列测定值对真值存在同一倾向的偏差。它具有单向性,而没有随机性,常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一般由恒定的因素引起,并在一定条件下多次测定中重复出现。当找到引起误差的原因,采取一定措施即可纠正,消除系统误差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11、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际工作中,多次重复测定某一物质时引起的误差。误差没有一定的大小和方向,可正可负,数据呈正态分布;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避免,但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分析步骤越多,造成这种误差的机会越多;随测定次数增加,其算术均数就越接近于真值。 12、精密度: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程度的指标。它表示同一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所得到的一系列单次测定值的符合程度。 13、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偏差和偏差系数表示。 14、特异度:即专一性,是指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分析试剂只对待测物质起反应,而不与其它结构相似的非被测物质发生反应。分析方法特异度越高,则测定结果越准确。 15、干扰:是指标本中某些非被测物质本身不与分析试剂反应,但以其它形式使待测物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些非被测物质称为干扰物。 16、检测能力:即检测限度或检出限,是指能与适当的―空白‖读数相区别的待测物的最小值。 17、回收试验:回收是指候选方法准确测定加入常规分析标本的纯分析物的能力,用回收率表示。回收试验的目的是检测候选方法的比例系统误差。 18、回收率:回收试验中测得的回收浓度占加入浓度的百分比例。 19、允许分析误差:表示95%标本的允许误差限度,或95%的病人标本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 20、参考值: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均值(X)即为参考值。 21、参考范围:从按若干标准规定的参考人群中选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个体,通过检测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求得均值(X)和标准差(s),上述结果的95%的分布区间(X±2s)即为参考范围。 22、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判断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 23、金标准:是指通过活检、尸检、外科手术、随访等所做出的决定性诊断。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奥林帕斯AU介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AU2700 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它属于光学式分析仪器,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即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方法,属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单色器将光源分成单色光,特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盛有样品的比色池,光电转化器将透射光转换为电信号后送入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 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来看,以进样个反应方式分为连续流动式、离心式和分立式三大类。目前分立式技术成熟,全面取代连续流动式和离心式成为主流。分立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能以样本为单位检测,因此使用灵活,客服了离心式的大部分缺陷,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分立式的测试速度和稳定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我院新引进的贝克曼AU2700测试速度是五年前引进的德林Dimension max的3倍多,而且测试成本低,故障率低,自动化程度高,易保养。其诸多优势得益于其优秀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的引入。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由加样和试剂系统、比色系统、清洗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组成。 一加样和试剂系统一套加样和试剂系统由一根样品探针,两个试剂探针,三个注射器,三个阀门,三个加样臂,试剂仓与转盘和样本传送装置组成。普通生化仪只有一套,二AU2700有两套,为达到1600个测试/小时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应用最新的数字加样系统和数字光路系统,加样更精确更精细,最小加样量可达1μL,步进达到0.1μL,最低反应容量仅120μL,减小了试剂用量,而且可以用国产试剂,ISE电解质分析电极寿命长,无需保养,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测试成本,间接增加了医院收入。自动跟踪微量采样技术根据吸样量大小自动跟踪液面而下降,从而减少探针吸附,降低携带污染。为适应临床需要,AU2700

生化复习资料

生化复习资料(一) 1糖蛋白:由糖同蛋白质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合蛋白质。 2、糖胺聚糖:含己糖胺和糖醛酸的杂多糖,是由多个二糖单位形成的长链多聚糖。 3、糖苷键:一个单糖或糖链还原端半缩醛上的羟基与另一个分子的羟基、胺基或巯基之间缩合形成的缩醛键或缩酮键。 4、等电点:在适当的酸碱度时,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的解离度可能完全相等。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成为两性离子。这时氨基酸所处溶液中的PH 就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8、酶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由自由部位和催化部位组成。 9、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10、辅酶:作为酶的辅因子的有机分子,本身无催化作用,但一般在酶促反应中有传递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的作用。 11、辅基:酶的辅因子或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12、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或糖原的过程。 13、氧化磷酸化:指生物氧化的过程中伴随着ADP磷化成ATP的作用。有代谢物连接的磷酸化和呼吸链连接的磷酸化两种类型。14、底物水平磷酸化:(也称代谢物连接的氧化磷酸 化)代谢物脱氢后,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15、顺反子:通过顺反试 验所确定的遗传单元,本质上与一个基因相同,可编码一种多肽链。16、信号假说:分泌 蛋白质N端系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质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被切除。 17、化学渗透学说: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在线粒体内膜内外两侧的浓度梯度所产生的化学电位差是合成ATP的基本动力。 18、酶原激活:有的酶在分泌时是无活性的酶原,需要经某种酶或酸将其分子作适当的改变或切去一部分才能呈现活性。 21.转录:转录(Tran scription )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转移。即以双链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A、U、G、C4种核苷三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的过程。22. 酶原激活: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zymoge n),使酶原转变为有活性酶的作用称为酶原激活23?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能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空间部位,酶活性部位是由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所组成。 24. 3 -氧化作用:又称为脂肪酸的B -氧化(B -oxidation ):指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脂酰 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3 -氧化多酶复合体的催化下,依次进行脱氢、水化、再

生化工程课程复习资料

1.生物反应过程的内容: 有关共性技术问题有适用于大规模细胞培养及产物形成的反应器的选型、设计,操作方式及条件的确定,过程及反应器放大,过程的参数检测和控制等。 3.灭菌的目的与机制,灭菌过程的动力学 常用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渗透压灭菌、辐射灭菌、化学试剂灭菌等。 湿热灭菌简便经济有效,工业上应用最广。湿热灭菌原理: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在冷凝时会放出大量的冷凝热(潜热),很容易使蛋白质凝固而杀死各种微生物。 工业上采用高温瞬时灭菌的原因: 培养基成分受热分解的反应也属一级反应,符合对数残存定律和阿氏方程: RT E e A K C K dt dC /' ' ' ' / - = = - 通常E比E’大很多。化学反应动力学指出:在活化能大的反应中,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也大。故当温度升高时,杂菌死亡速率要比营养成分破坏速度快得多。故采用HTST方法,可以减少营养成分破坏。 4.绝对过滤、相对过滤 介质孔隙小于微生物——微生物直接被截留,也称绝对过滤 一类是介质孔隙大于微生物——需有一定厚度的介质滤层才能除菌,也称相对过滤(深层过滤)。 介质过滤的机制 1)直接截留,细菌的质量小,紧随空气流的流线而前进,当空气流线中所夹带的微粒由于和纤维接触而被捕集时称为直接截留,机理为颗粒直径大于介质的孔径时,颗粒就被截留。 2)惯性冲击,由于气流中的颗粒有质量,具有惯性,当微粒以一定速度向纤维垂直运动时,空气受阻改变流向,绕过纤维前进,微粒因惯性作用不能及时改变方向,便冲向纤维表面并滞留下来。 3)布朗运动,微小的颗粒受空气分子碰撞发生布朗运动,颗粒与介质相碰而被捕集; 4)重力沉降,重力沉降是一个稳定的分离作用,当微粒所受的重力大于气流对它的拖带力时,微粒就容易沉降,这种作用只有在尘粒较大时才存在; 5)静电吸引,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大多带有不同电荷,这些带电的微粒会受带异性电荷的物体所吸引而沉降。 单级冷却、加热除菌流程 粗过滤,压缩,冷却,分离,加热,空气过滤器 两级冷却、加热除菌流程 粗过滤,压缩,经两次冷却分离,加热,空气过滤器。适应各种气候条件,能充分地分离油水尤其适用潮湿的地区 冷热空气混合式空气除菌流程 一部分从压缩机中出来的空气直接与从分离器中出来的空气结合,一起进入空气过滤器。省去二次冷却后的分离设备和空气加热设备,流程简单,冷却水用量少。不适用于空气湿量高的地区 利用热空气加热冷空气的流程 经过两次冷却分离的空气会二次回流,从压缩机中出来的热空气会对其加热,降低湿度。 高效前置过滤空气除菌流程 增加一个高效前置过滤器,减小住过滤器负荷。 雷诺准数、内扩散系数等的物理意义 雷诺数越小意味着粘性力影响越显著,越大意味着惯性力影响越显著 内扩散系数:φ大小反映了以固定化颗粒外表面底物浓度为基准的反应速率与其内扩散速率的相对大小。 φ越大,表示内扩散相对于反应速率越慢,内扩散阻力的限制程度越大,有效因子η越小 φ可用于判断内扩散阻力对反应速率的限制程度。 不同类型流体的流变学特征 牛顿型流体:服从牛顿黏性定律;剪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呈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即为黏度μ;黏度μ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流变状态无关,是一常数。 非牛顿型流体:不服从牛顿黏性定律;其黏度μ不是常数,它不仅是温度的函数,而且随流动状态而异,因此没有固定的黏度值。它包括 1)拟塑性流体,主要特征是黏度随着剪应速率的增高而降低,其流变特性可表示为:τ= K(dω/dγ)n,0<n<1;2)膨胀性流体,主要特征是黏度随着剪应速率的增加而增高,其流变特性可表示为:τ= K(dω/dγ)n,n>1 ;

贝克曼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贝克曼DXC600操作 2.适用范围:贝克曼DXC600检测过程 3.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WS/T227-2002) 4.操作规程: Ⅰ仪器开机程序 1.开机运行 开机检查MC部分试剂量是否充足,真空压力,水压,空气压力是否处在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日程维护保养(详见贝克曼保养手册) 例:每日保养工作:开机前用70%酒精擦洗试剂针和搅拌针。 2.安装试剂 a.首先检查试剂状态。在主菜单选定Rgts/Cal。 b.安装试剂 从主菜单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定试剂放置的位置 ↓ 按F1 Load键,打开试剂舱闸门 ↓ 放入试剂,扫描试剂条码,关闭试剂舱闸门 ↓ 仪器自动检测试剂液面、较准日期等,并显示相应信息。 注意事项: a.AST、ALT、CK试剂需预处理:步骤将C孔试剂全部加打入A孔然后充分混匀。b.TBIL试剂需预处理:将C孔试剂吸取200微升到B孔然后充分混匀。 Ⅱ样品前运行程序 1.清除昨天的测试结果:

选Sample ↓ 选Clear F7 ↓ 输入昨天的日/月/年 ↓ 确定,即清除样品结果 2.冲洗仪器管道: 选Utils ↓ 选Prime F1 ↓ Prime all,清洗5次 Ⅲ仪器校准程序 定标: 选择Rgts/Cal,显示试剂状态屏幕 ↓ 点击试剂名称旁的Pos(1,2,3……),选择需要定标的项目 ↓ 按F7 Assign,选择定标液的类型,并输入试剂架号及位置 ↓ Cancel退出保存,放入定标液架,RUN。 注意事项: a.注有“*”的试剂都需要定标 b.K、Na、Cl、Ca离子项目每隔24小时需要定标一次。 C.贝克曼原装试剂校准周期严格参照贝克曼试剂说明书规定。 *如有项目校准失败必须查找分析原因并要快速解决问题* Ⅳ生化室内质控 取贝克曼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品,室温放置10-20分钟,摇匀后进行测定,随后将质控值输入质控分析软件进行质控分析。要质控在控后才能开机检测病人标本。 每天做二次质控,开机运行后做一次,中午仪器运行时再做一次。 注意事项: 如有项目失控首先要根该项目的失控类型判断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再查找失控原因,解决问题,最后必需重做质控在控后才能做该项目。 Ⅴ样本运行程序

动物生物化学 期末复习资料 超准

生化复习资料 考试: 名:10个(三、四) 选:10个(不含1、6、11、12) 3章重点维生素的载体、作用,嘌呤、嘧啶合成区别,核糖作用,一碳基团载体,ACP,载体蛋白,乙酰辅酶A缩化酶,生物素 填:20空(1、2、8) 简答:3个(1、6、7、8) 简述:3个(9、10、11、12) 血糖来源和去路,葡萄糖6-磷酸的交叉途径 实验与计算:(1、7) 一、名词解释 1、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而成的酰胺键(-CO-NH-),称为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要化学键(主键) 2、盐析: 3、酶的活性中心: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甚至位于不同肽链上的基团,通过肽链的盘绕、折叠而在空间构象上相互靠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构象,直接参与酶促反应的区域。又称酶活性部位 4、米氏常数:是反应最大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即当v = 1/2Vm时,Km = S 意义:Km越大,说明E和S之间的亲和力越小,ES复合物越不稳定。米氏常数Km对于酶是特征性的。每一种酶对于它的一种底物只有一个米氏常数。 5、氧化磷酸化:是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进行偶联磷酸化,又叫做电子传递水平的磷酸化。 6、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直接由底物分子中的高能键转变成A TP末端高能磷酸键叫做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7、呼吸链:线粒体能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的链锁反应体系逐步传递,最后与激活的氧结合为水,由于该过程利用氧气与细胞呼吸有关,所以将这一传递体系叫做呼吸链。 8、生物氧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释放能量的总过程叫做生物氧化。 9、葡萄糖异生作用:由非糖前体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10、戊糖磷酸通路:指机体某些组织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 11、激素敏感激酶: 12、酮体: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13、饲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原来营养价值较低的不同的蛋白质饲料混合使用,可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14、氮平衡:是反映动物摄入氮和排除氮之间的关系以衡量机体蛋白质代谢概况的指标。 15、从头合成途径:利用氨基酸等作为原料合成 16、补救合成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 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百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磷脂,胆固醇组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与血中甘油的运动密切相关 肉毒碱:即肉碱,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帮助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特殊载体,由赖酸转变而来 必须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 SGOT:即血酪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具有转氨基作用的一种酶 血脂:人体血浆中所含的脂质,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缺铁性贫血:摄入铁不足导致合成血红蛋白不足所引起的贫血 糖异生作用: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维生素: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H,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 酶: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 血尿素氮:人体血浆中的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中的主要终产物,是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水平衡: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糖的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 乳酸阈训练:以即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作为训练负荷,不断提高有氧氧化系统能力的训练 乳酸能商:是指当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能力 运动性疲劳: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以特点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状态 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物质被,在运动后恢复期,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现超过原来的水平的恢复想象 半时反应:运动中消耗或产生的物质,在运动后恢复期恢复到原来水平的二分之一或生成的代谢产物消除二分之一的时间 中枢疲劳: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现象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卷及答案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临床化学 2、前带效应 3、色素原底物 4、溯源性 5、酶的比活性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 、翻译下列英文缩写(英译汉):IFCC 的中文全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文简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CCLS 的中文全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NPP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AMS 为_____________。AChE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RM 为________________。质量保证中的 VIS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十几个步骤简化为样本采集、样本分析、质量控制、解释报告等四个步骤的过程称为病人身边检验 (床边检验),其英文缩写为_____________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_ 。美国临床化学协会的英文缩写为_____________。 3、最早对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做出开创性研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 4、NCCLS的精密度评价试验中,规定合乎要求的批内不精密度CV范围为_______________,批间不精密 度CV变异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其中的EA来源于_______________的规定标准。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30分) 1、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的吸光度读数次数应不少于()次 A、2 B、3 C、4 D、7 2、测定待测酶Ex的酶偶联反应A??E?x→B??E?a→C ??Ei→D 之中,关于零级 反应、一级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个酶催化的都是零级反应 B、Ex和Ea催化的是零级反应,Ei催化一级反应 C、Ex催化的是零级反应,Ea和Ei催化一级反应 D、三个酶催化的都是一级反应 3、测定代谢物Ax的酶偶联反应A B C D Ea Ea Ei x ???→ ???→ ??→ 1 2 之中,关于零级反应、一级反应的描述正 确的是() A、三个酶催化的都是零级反应 B、Ea1和Ea2催化的是零级反应,Ei催化一级反应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生物化学复习题

生物化学复习题(供医学、中医药学参考) 糖类化学 1.以下哪个是碳水化合物?A A.二羟丙酮 2.以下哪个单糖是酮糖?B B.果糖 3.葡萄糖有几个手性碳原子?D D.5 4.葡萄糖的构型是由它的几号碳原子决定的?E E.5 5.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半缩醛结构?B B.二羟丙酮 6.以下哪个不是还原糖?E E.蔗糖 7.班氏试剂是由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配制而成的一种深蓝色溶液,临床常用该试剂检验尿糖,其中与葡萄糖反应的成分是E E.铜离子 8.如图,假设Haworth式为的糖,其对应的Fischer投影式是D 9.DNA中的脱氧核糖是D D.D-呋喃糖 10.RNA中的核糖是E E.β-呋喃核糖 11.可用于鉴别葡萄糖和果糖的试剂是D D.费林试剂 12.人类不能利用纤维素,而食草动物能消化它,因为食草动物肠道有C C.水解β-1,4-糖苷键的酶 13.含有果糖的分子是E E.蔗糖 14.葡萄糖哪个体内反应产物积聚在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中,易引起白内障?B B.葡糖醛酸 15.下列分子中没有糖苷键的是D D.葡萄糖 16.蔗糖中的果糖是D D.β-呋喃果糖 17.以下不是还原糖的是E E.蔗糖 18.遇碘显蓝色的糖是C C.淀粉 蛋白质化学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般结构内容的是C 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螺旋 1.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A A.天冬氨酸 2.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B B.除甘氨酸外,均为L-构型 3.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 A.瓜氨酸 4.在中性条件下大部分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E E.兼性离子 5.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C C.氢键 6.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E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7.蛋白质分子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间可形成C C.二硫键 8.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D D.生活学活性丧失 9.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C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10.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E E.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11.人类缺乏维生素C时可引起B B.坏血病 12.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C C.四氢叶酸 13.下列关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E E.抑制剂既能与酶结合,又能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 14.在对各种关键酶的化学修饰调节中,最常见的方式为A A.磷酸化 15.下列哪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在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最高C C.LDH5 16.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B B.在细胞质中进行 17.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C 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和一级结构被破坏,因而丧失了原有生物活性

生物化学复习题 (1)

1.1994年O.T.Avery等通过什么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 答: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核酸分为哪些类?它们的分布和功能是什么? 答:(1)核酸分为两大类,即: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 (2)核酸的分布: ① DNA的分布:真核生物,98%在核染色体中,核外的线粒体中存在mDNA,叶绿体中存在ctDNA。 原核生物,存在于拟核和核外的质粒中。 病毒:DNA病毒 ②RNA的分布:分布于细胞质中。有mRNA、rRNA、tRNA (3)功能:①的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②RNA主要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转运氨基酸TrRNA:核糖体的骨架 mRNA: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③RNA的功能多样性。 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催化作用;遗传信息的加工;病毒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说明Watson-Crick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答:(1)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相互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围绕同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 (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间隔相连而形成的亲水骨架在双螺旋的外侧,而疏水的碱基对则在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螺旋旋转一周约为10个碱基对(bp),螺距为3.4nm,这样相邻碱基平面间隔为0.34nm,并有一个36o的夹角,糖环平面则于中心轴平行。 (3)两条DNA链借助彼此碱基之间形成的氢键而结合在一起。根据碱基结构的特征,只能形成嘌呤与嘧啶配对。既A与T配对,G与C配对,A-T间有2个氢键,G-C间有3个氢键。 (4)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配对偏向一侧,形成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特别是大沟对蛋白质识别DNA双螺旋结构上的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只有沟内蛋白质才能识别到不同碱基顺序。

完整word临床生化检验习题3汇总推荐文档

生化检验习题 第一章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基本技术与管理 一、A 型选择题 1. 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 A .荧光物质的浓度 B .溶剂的性质 C .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 .温度 E .溶液的pH 值 2. 琼脂糖凝胶电泳用 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 由正极 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 A .白蛋白、 B -球蛋白、a 1-球蛋白、a 2-球蛋白、丫 -球蛋白 C. 白蛋白、a 1-球蛋白、a 2-球蛋白、丫 -球蛋白、B -球蛋白 D . a 1-球蛋白、a 2-球蛋白、B -球蛋白、丫 -球蛋白、白蛋白 E .白蛋白、B -球蛋白、a 1-球蛋白、丫 -球蛋白、a 2-球蛋白 3. 在区带电泳 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 A .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 B .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 .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D .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E .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 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 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 A .基因芯片 B .蛋白质芯片 C .细胞芯片 D .组织芯片 E .芯片实验室 6. 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 20000 丫 /min 的离心为( ) A .低速离心 B .平衡离心 C .高速离心 D .超速离心 E .等密度离心 7. 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 4?5位表示( ) A .标本号 B .标本类型 C .组合号 D .月份 E .日期 & 由实验室自己配置或为商品, 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 () A .一级标准品 B . 二级标准品 C .控制物 D .参考物 E .原级参考物 9. 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为 () A .决定性方法 B .推荐方法 C . 参考方法 D .常规方法 E .对比方法 10 .测定恒定误差的试验是( ) A . 重复性试验 B .回收试验 C . 线性试验 D .干扰试验 E . 检测能力试验 二 X 型选择题 1. 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 B C E ) A .应有高活性的酶和高质量的酶标抗体 B .最佳固相载体和抗体包被技术 C .最佳酶作用的底物 D .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 E .检测放大系统及再生技术 2. 免疫比浊测定应注意的事项为( ABCD E ) A .凝胶层析法 B .吸附层析法 E .离子交换层析法 5. 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 C .分配层析法 D .亲和层析法 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 将生化分析功能浓缩

贝克曼流水线PP的介绍

自动化流水线 所属系列:贝克曼 PP 实验室自动化产品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的实验室自动化系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具有完备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系统的生产厂家,完整的自动化流水线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拥有全世界唯一符合NCCLS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全部标准的荣耀。在美国实验室自动化产品市场中占有率第一,达到了55%(第二名仅为27%,CAP TODAY,2008年3月)。自从1994年第一条自动化流水线安装以来,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为临床实验室提供了最全面、最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和服务。 贝克曼库尔特流水线采用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使流程简单化、自动化,消除“瓶颈”,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稳定的检测结果。使临床实验室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简而言之,可从以下方面获得最大的收益: λ简化测试步骤,消除耗时、易出错的人工操作 λ降低潜在标本识别错误 λ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分配 λ缩短出报告时间(TAT),减少可变因素为临床提供最及时的检测结果 λ对当今信息技术完美应用 λ提供新的测试参数和可扩展的测试项目菜单 λ将各种新的特点如真正的随机任选上样,自动重检和折返测试,以及自动数据解释

进行完美结合 λ提高检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 λ消除操作中的出错机会,提高病人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 λ提高管理质量,同时增加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性 整体特点: 完整性系统性: 具有完整的自动化流水线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具有完备的前处理和后处理系统的生产厂家。 灵活性:根据实验室布局、场地进行各种方式的连接,达到最大化的美观和实用。并可随着发展的需要进行扩充。 智能化:在线和离线两种操作模式。急诊样品随时插入、优先分析。实现智能化自动重检、追加、反射项目的检测。 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从流程的分析、设计,仪器的配置、安装、调试,流水线的使用、培训,到售后维护保养、评估。贝克曼库尔特将提供全程一系列的高品质服务。 实验室自动化给您带来…… 您的管理目标是顺畅的工作流程, 缩短样品周转时间(TAT)医生更快速的得到更准确的检测报告, 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下图表明使用我司的实验室自动化产品将简化70%的操作步骤,对改善检验科的工作流程产生了超乎想象的影响力。 简化无效步骤加强增值步骤 无效率的步骤:等待 " 1.传送 " 2.常规步骤--样品收集、分类、离心、开盖、上样、存储样品 增值步骤:严格评价结果λ " 1.检查--样品外观 " 2.判断--复检、REFLEX检测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复习资料(15天15题) 一、变性蛋白质的性质改变 ①结晶及生物活性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 ②硫水侧链基团外露。 ③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隆低、沉淀,粘度增加,分子伸展。 ④生理化学性质改变。分子结构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折叠、—螺旋 二、B型双螺旋DNA的结构特点 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昔酸链围绕一个“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小沟;2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通过3' ,5' -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DNA的骨架,与中心轴平行。碱基位于内侧,与中心轴垂直;3-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A与T或G与C配对 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原则(A与T为两个氢键,G与C为三个氢键); 4.螺旋的稳定因素为碱基堆集力和氢键; 5.螺旋的直径为2nm,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的 距离为0.34何,相邻两个核苜酸的夹角为36度。 DNA变性(复性)、增色(减色)效应 三、酶催化作用特点 —般特点(同普通的催化剂):1、只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G<0);2、降低活化能,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但催化剂本身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特殊之处:1?催化具有高效性;2.高度的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一定结构的底物) 3?易失活;4?催化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5.催化活性与辅助因子有关(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子) 维生素;酶促反应速度;抑制剂;酶原 四、生物氧化的特点 1?反应条件温和。 2?生物氧化并非代谢物与氧直接结合,而是以脱氢为主的逐步反应。 3?生物氧化是逐步进行的,能量释放也是逐步的,一部分生成ATP。 4?终产物C02为有机物氧化成有机酸进而脱竣生成。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解偶联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1.下列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A升高 B降低 C不变D无法确定4.脑组织主要以什么为能源供给:A葡萄糖 B氨基酸 C蛋白质 肪 高 高 低 糖 B 正常 在 脏 体 C胰脏 D肾脏8.胆固醇可转化为下列化合物,但除外: A胆汁酸

B维生素D 3 C雄激素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血浆中催化脂肪酰基转运至胆固醇生成胆 B4 5 C20 D10 1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 A C、P、S、O B C、H、S、O C C、H、O、N D C、P、O、N 种 种 种 种 : ﹪ ﹪ ﹪ ﹪15.蛋白质结构中的α-螺旋属于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16.酶活性测定中,对米-曼氏常数(Km)的叙述,那一种是不正确的: 为: A p m o l B U/L C g/L D K a t a l 19.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决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 产物所需的酶量 产物 量 量 mol 量 2 种 种 种 种21.胆红素主要由下列何种物质分解代谢产生 A白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氨基酸22.肝中参与胆红素生物转化的主要物质是 A甘氨酰基B乙酰基 25.在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分布是A细胞外液大于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等于细胞内液 C细胞内液大于细胞外液 D以上都不对26.既能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又能降低心肌兴奋性的离子是:A钙离子 子 子 子 .α C反 白 白C.甲胎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血红素蛋白D.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血红素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