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考点(完整)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的对象是语言2.语言研究的三大发源地: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一罗马3.中国传统的语文学也叫小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4.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成为现代语言学形成的标志性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的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是人的大脑对于客观事实的反映,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①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离不开语言。

②思维和语言不是相同的东西。

思维:太阳晒小王;语言:小王晒太阳③同一思维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

④思维要符合逻辑,语言要符合语法,但语法未必符合逻辑。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的本质: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①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特殊(个别) 的关系。

语言通过言语反映出它的存在。

②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言语)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③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言语是个人行为。

3.符号的基本性质: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4.语言符号用人类发出的声音作为自己的形式,是音和义的结合体。

5.能指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即形式,如汉语中的语音和汉字。

所指是指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即:能指=形式;所指=意义内容6.语言符号的性质:①任意性:语言符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②强制性: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它对人们就有强制性。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重点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最初的语言学是是为了给遗留下来的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古典文献作注解,而不是探索语言的规律。

这时候的语言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比方:粤方言中读"人〞,读作[zen],新会话读作[ngæ n],开平话有的读作[ngæn] 、[ngin],台山话读作[ngin],闽南话读作[n^ng],但是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

〔2〕线条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在时间上呈线性排列。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按时间顺序出现,形成延续的线性序列,绝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说出两个符号。

如:"庄〞的语音形式就是由zh-u-a-ng四个音素依次出现而形成的。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构造关系。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的构造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可以前后连接起来的横向关系。

〔2〕聚合关系是指同一构造内一样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

即在语言的组合构造的*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一样作用〔组合能力〕的单位符号之间的关系。

〔3〕不仅各级语言符号处在这两种根本的关系之中,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同样也处于这两种关系之中。

4、语音四要素〔1〕音高:声音的上下,取决于发音体〔人的发音体是声带〕的振动频率。

音高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声调和语调。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幅的大小。

对于语音而言,就是由发音时用力的大小决定的。

音强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语调、轻重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音长变化在许多语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构成长短音、轻音。

如英语中的pool[pu:l]〔水池〕与pull[pul]〔拖、拉〕。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doc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doc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结构主义)。

也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3、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4、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

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5、乔姆斯基:美国语言学家,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

代表作《句法结构》(1957年),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称为〃乔姆斯基革命〃。

6、马尔丁内:法国语言学家,他提出了双层切分的概念。

7、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形式化描写,不考虑语境因素。

主要有4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和伦敦学派。

8、生成语言学: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二、辨析题(辨析下列每组两个概念的异同点)1、语文和语文学同:都是研究语言的异: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学是给古代经典作注释,研究古代书而语,是经学的附庸。

2、语言和言语同:语言和言语都是语言现象。

异:语言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所说的总和,是个人的,暂时的。

3、共时和历时同: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的不同吋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吋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局于共时问题。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重点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给出句子,判断属于哪一个?)P71.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信息的传递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基本交流方式。

通过星系的交流,人们才可以在社会中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更好地分工协作。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与符号(符号的性质与特征、征候)P221.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2.符号:就是用甲事物简单地来代表乙事物。

符号都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组成,如:形式:红灯红绿灯(符号)意义:禁止通行3.征候: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

如:在山里赶路,看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就可以知道那里有可以邪教或者投宿的人家。

二、语言符号的层级系统(哪几层,哪几级?)P28语言的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语言的系统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很复杂,语言学家在不断地探索。

多数学者的看法可以概括成: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这里先讲语言的分层情况。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

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

音系层:音位(几十个)→音节→音步→…语调段语法层:语素(几千个)→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理解)P30语言链条上由符号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卸下来,换上另一个环节,组成新的链条。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资料导言部分1.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是中国“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著作。

3.结构主义语言学:20世纪30至50年代,在欧美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该派的奠基之作。

4.生成语言学:创始人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

其研究对象是语言能力而不是语言行为。

是欧美语言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5.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共时:研究相对静止的状态——横向研究历时:探索语言在不同阶段的演变——纵向研究同:都是研究语言的时角,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共时体现历时,历时是共时的不同表现。

异:语言的不同时期的先后变化属于历时问题,语言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变化属于共时问题。

6.历史比较语言学:对不同语言或同种语言的不同发展阶段做比较研究,拟构语言的原始基础形式,确定语言间的亲缘关系,以展现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语言是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文字是第二性,辅助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

2.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语言功能是由左半球控制的。

3.运用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编码、发出、传递、接受、译码阶段。

4.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

5.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索绪尔提出的,言语不稳定,语言是稳定的。

7.语言是符号系统,是最重要最典型的符号,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约定,无必然联系。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远处的炊烟、病人的脉象、气色、舌苔、口气,罪犯的指纹,脚印)8.音————义————心理现实————客观现实语言符号指称反映客观现实:是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导言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二、判断题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错)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对)三、名词解释1.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

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及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2.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纂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及其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3.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

二、判断1.从理论上来说,句子的长度是可以无限的。

(对)2.语言是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3.文字始终是从属于语言的。

(错)4.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对)5.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对)6.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7.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8.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9.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对)10.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一、填空题(1x15=15分)二、单选题(10分)三、判断题(15分)四、国际音标(10分)(21<辅>+8<元>)五、简答题(定义、举例、分析、比较)(5x6=30分)六、分析题(2x10=20分)导言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文学分为文字、音韵、语法和词汇)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4、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标志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6、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词汇)等几个子系统。

7、古代汉语——历时语言学;现代汉语——共时语言学8、《语言学纲要》是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师口语》等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1)传递信息的形式:文字、旗语、信号灯、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2、人际互动功能(说话者传递信息表达主观情感、态度或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了解)1、大脑左半球(左脑)控制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2、大脑右半球(右脑)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聋哑人是有思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1)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Eg:烽火戏诸侯、电梯的着火铃(2)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2、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语言学纲要_期末复习资料(题库)语言学概论试题(1)一、填空15%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10%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D )A、文字学B、语音学C、词汇学D、语法学2、汉语属于(B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3、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 )A、音素B、音位C、语素D、音节4、文字的前身是(C )A、结绳记事B、手势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5、派生词中包含(B )A、词尾B、词根C、虚词D、根词6、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C )A、音素B、义素C、语素D、音位7、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8、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 )A、土话B、客家话C、客套话D、黑话9、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 )A、初B、视C、人D、民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D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三、名词解释20%1、专语语言学: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 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分析题六、简答题七、论述题复习纲要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组合关系:语言符号在线性序列中与相邻语言符号的横向序列关系3、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4、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洋泾浜”的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

)5、语言的接触:6、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7、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它也叫词形变化。

8、语义场: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语义上处于互相联系和制约关系中的一群词的聚合。

9、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10、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1.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

12.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13. 互补关系:指有些音素各有自己出现的语音环境,它们出现的语音环境是互相补足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关系。

14. 聚合关系: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5. 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和阶层等方面的人使用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16. 语法手段: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

17. 内部屈折:在一个语素的内部变换音位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18. 变换:句子根据不同格式之间表现出的规律变成另一种句子的方法19. 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分析题:1.指出汉语普通话 /a/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出现条件。

2.运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下列同形结构。

(至少两种方法)•• 他在晒太阳──••••••他在晒衣服──他把衣服晒晒。

*他把太阳晒晒。

太阳晒着他。

*衣服晒着他。

从变换结果看,同样的变化,结果有的句子可以成立,有的不能成立,这说明这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相同,深层的语义关系不同。

3.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他终于在天黑之前找到了旅店。

蕴含:他在寻找旅店。

蕴含:他找到了旅店。

预设:他不在家中。

4. 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今天,他参加生日晚会。

蕴含句,“今天,他有活动。

”或者“最近,他参加过生日晚会。

”预设1句,“今天,有人举行生日晚会。

”5. 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桌子上的杯子又不见了。

蕴含“桌子上放置的东西有的不见了。

”或者“桌子上的杯子现在不在了。

”预设“桌子上的杯子以前曾经不见过。

”6.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明天他会参加生日聚会。

蕴含为“明天他参加聚会。

”或“明天他有社会活动。

”预设“明天有人举行生日聚会。

”7.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今天,他哥哥参加了生日晚会。

蕴含为“今天他哥哥参加了聚会。

”或“明天他哥哥有社会活动。

”预设“他有哥哥。

”8.请分别写出下面句子的蕴含(至少2句)和预设(1句)踢翻了木头椅子。

蕴含(各2分)如:踢翻了东西。

踢翻了木头家具预设(1分)如:有一只椅子是木头做的。

9.运用恰当的手段分化下列歧义①在飞机上写字----把字写在飞机上,或者坐在飞机上写字。

②他要烙饼----“他要吃烙饼。

”“他烙了一块饼。

”③三个师范的学生“来自三个师范的学生。

”“三个高年级的师范的学生。

”④他要出租汽车。

他要了一辆出租汽车。

他要迅速出租汽车。

⑤全班同学都拿了这种花。

全班同学手里都拿了这种花。

”“全班同学每个人都拿走了这种花10.请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段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从语音影响语法的角度分析说明。

我们三个人一组1)有两种结构和意思:A.“我们”是主语,“三个人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有很多人,每三个人是一组”。

B.“我们三个人”是主语,“一组”是谓语,意思是“我们一共三个人,只有一个组”。

2)语音对这个语言片段的结构和意义的影响在于A中在“我们”后停顿,B中在“我们三个人”后停顿。

11.最近经常听到“酱油课”、“挂科”、“房奴”这些词,请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这些词的来源。

(从新词产生的原因、新词产生的途径、新词产生后受现有语言规则的影响等几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答:①新词的产生从社会的发展演变、语言的交际空白以及人们心理求新、求异、追求经济方面回答;②新词产生的途径从新词的来源、新词的造词法角度回答,③新词产生受的制约从新造词的方法,已有的词语受现有规则制约的角度回答。

12.《淮南子》一书上写到:“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从文字的作用角度回答13.分析“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语言现象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14.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就有的一种机制,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分清语言能力和语言的获得。

人类的语言能力指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这是先天具备的,与生俱来的。

而语言的获得是后天的。

离开社会就不可能学会语言。

•乔姆斯基的说法仅仅指语言能力。

15.分析下列词位的构造答:16.分析以下例词的语素构成。

答:简答题:1.什么是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性是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数这个范畴一般包括单数和复数两种意义;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体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人称不少语言的动词随着主语的人称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

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

2.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哪种标准最适用汉语1)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2)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3)功能标准最适用于汉语3.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1)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

2)社会方言可以演变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不能。

4.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①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②口语用词范围窄,句子短,结构简单。

③书面语扩大了用词范围,句子结构复杂,讲究篇章结构。

5.试论述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文字和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同点:1)、都是交际工具 2)、没有阶级性不同点:1)、语言历史长,文字历史短。

2)、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

3)、语言应用范围广,文字窄。

4)、语言永远是渐变的,文字有时可以突变。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不同A、有无声调B、有无形态C、有无量词7.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p〕和〔b〕在普通话中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

•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

C、 [p]和[b]是音位变体,它们属于条件变体8.举例说明词义演变的方式。

A、扩大B、缩小C、转移,恰当举例分析“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报怨;(缩小)。

“脸”原指脸颊,现指整个面部;(扩大)“行李”原指行人、旅客,现指出门携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转移)??9.简要说明语言发展的原因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首要原因。

首先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其次,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思维的工具,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的分化、统一、接触直接影响语言2)语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与语言的发展一个系统,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种要素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另一种要素的变化。

语言内部的各种因素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局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作为一个系统,语言要素的这种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局,这同社会系统中的因素的相互影响变化没有什么两样。

10.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音高,区分音调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11.从那些途径我们可以了解语音的发展变化诗歌押韵、方言与亲属语言、形声字、借音、通假等12.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言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音义关系又叫约定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这就是说,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但是,语言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可变性特点。

如一些新词的出现,一字词的新用法。

这种变化,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也即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社会约定的,而不是天然的、本质的联系.13.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语法范畴与词的形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是由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示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性、数、格、体、时、态、级等14.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特点。

A、渐变性B、不平衡性(答题注意要举例说明)15.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几种情况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