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储与备份关键技术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云端存储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云端存储技术是指将数据存放在远程服务器上,以便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访问和共享。

本文将探讨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一、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云端存储技术仅仅是为了方便用户存储和共享数据而出现的。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云端存储技术也开始逐渐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Amazon、Google、IBM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云端存储服务,将云端存储技术推向了全球。

2010年,Dropbox推出了云端同步服务,用户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Dropbox服务器上。

2011年,Google推出了Google Drive,用户可以将文档、照片、音乐等存储在Google服务器上,并免费提供15GB的存储空间。

2014年,微软推出了OneDrive,用户可以将文档、照片、音乐等存储在Microsoft服务器上,并免费提供15GB的存储空间。

随着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利用云端存储技术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目前,云端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了IT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二、云端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云端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中普及的一种数据存储方式。

它也是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一项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数据安全性高云端存储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泄露。

大型云端服务提供商,例如Amazon、Google等,都具备高度的数据安全性技术,采用TLS/SSL等加密技术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护,数据在存储中也采用AES-256等标准进行加密,防止数据的泄露。

2. 数据共享方便云端存储技术可以便捷地实现数据的共享。

将数据存储在云端,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拥有登陆云端的权限,都可以轻松地获取和共享数据。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
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纸张、碑石、卷轴等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逐渐采用了更方便快捷的媒介来存储信息。

1. 磁带存储:20世纪50年代,磁带被广泛用于数据存储,最初主要用于计算机数据
的备份和恢复。

磁带具有大容量和低成本的优势,在大型计算机和机房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磁盘存储:20世纪60年代,磁盘存储技术开始发展,成为计算机主要的外部存储
介质。

磁盘以其快速访问、随机读写和可靠性等特点,成为了计算机存储的重要方式。

3. 光盘存储:20世纪80年代,光盘存储技术开始应用于计算机和娱乐领域。

光盘具
有大容量、便捷、可携带的特点,成为大众存储媒介的首选。

4. 闪存存储:20世纪90年代以后,闪存存储技术逐渐兴起。

闪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速度快、抗震动等优势,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机械硬盘。

5. 云存储: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存储技术逐渐崛起。

云存储将数据存储在互联网上的远程服务器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自己的数据,具有高容量
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6. 固态硬盘(SSD):近年来,随着固态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硬盘(SSD)逐渐成为硬盘存储的主流替代品。

SSD具有读写速度快、噪音低、耐用等特点,对于个人
和企业用户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来说,信息存储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从磁带到磁盘、
光盘、闪存、云存储和固态硬盘等多种形式的存储媒介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存储
的速度、容量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存储技术出现。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云存储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受欢迎的技术。

不管是个人用户还是商业用户,都可以借助云存储技术来存储、备份、共享和访问大量数据。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云存储可以帮助他们方便地备份重要的文件和照片,也可以让用户在多个设备之间方便地同步数据。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云存储则可以帮助他们将数据存储在更为安全、可靠和高效的环境中,也可以支持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

那么,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网络硬盘。

当时,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租用一些硬盘空间,来存储自己的一些文件,并实现简单的数据共享。

然而,由于当时的网络带宽和设备性能都不够强大,因此这个技术并未受到太多的关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云存储技术在21世纪初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等,开始提供云存储服务,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之一。

这些云存储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并通过互联网来访问和管理这些数据。

在云存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云存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例如,一些云存储服务开始支持多端同步,即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都访问和修改同一份文件,而不需要手动同步。

此外,一些云存储服务还提供了文件分享、在线协作、数据备份等更加丰富的功能。

二、云存储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云存储技术有诸多优势。

首先,云存储可以节省用户的本地存储空间,尤其是对于移动设备来说,存储空间十分宝贵。

其次,云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远程服务器通常采用了更加安全的存储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丢失和遭到攻击的风险。

此外,云存储也可以提供更为灵活和便捷的数据访问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自己的数据。

然而,云存储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云存储的发展历程

云存储的发展历程

云存储的发展历程云存储是指将用户的数据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上,通过互联网实现访问和管理。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电子邮件服务,当时用户需要通过互联网将文件上传至服务器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别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云存储逐渐变得更加普遍。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一些公司开始提供远程备份和存储服务,用户可以将数据上传到远程服务器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首个大规模的云存储服务Amazon S3(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以其高可靠性、低成本和高扩展性,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存储和备份解决方案。

这标志着云存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后,其他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存储服务,如微软的Azure存储、Google的云储存以及Dropbox等。

这些服务提供商不仅提供了基本的文件存储和备份功能,还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如文件同步、共享和协作功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存储也逐渐融入到移动设备中。

用户可以通过云存储将照片、音乐、视频等数据保存在云端,然后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共享。

这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移动办公和娱乐需求。

同时,云存储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云存储服务提供商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用户也可以设置访问权限,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数据的访问权限,保护个人隐私。

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存储还将进一步发展。

对数据的存储量和存储速度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随着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意识的提高,用户对云存储的隐私保护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云端存储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数字时代数据处理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利用云端存储技术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和文件,从而使得数据的读写、备份、共享更加高效、便捷、安全。

一、云端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云端存储技术最初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远程文件访问协议”(Remote File Access Protocol)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网络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首个公共化的云端存储平台S3(Simple Storage Service),标志着云端存储技术开始走向商业化。

此后,谷歌、微软等公司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云端存储服务,云端存储得到了迅猛发展。

二、云端存储技术的优势云端存储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便捷利用云端存储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地存储、管理和查看文件,无需携带大量的设备和存储介质。

几乎所有的云存储服务商都提供了免费的基本服务,如微软的OneDrive和谷歌的Google Drive等。

2.节省成本云端存储技术可以让用户通过租用云服务的方式避免大量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成本。

此外,还可以直接利用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的易用性和高效性,避免了需要专业人员搭建和维护的成本。

3.高安全性云端存储技术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如数据加密、备份等。

此外,云端存储服务提供商也会不断进行升级和更新,来提高云端存储安全性级别和数据可靠性。

三、云端存储技术的应用场景1.企业数据管理企业中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利用云端存储技术可以方便、安全地完成数据的存储、加密和备份等操作。

例如,谷歌的Google Drive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自定义服务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如定制存储容量、备份数据等。

2.文化娱乐云端存储技术也可以为文化娱乐行业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存储渠道,如音乐、视频等文件的存储和共享。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数据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文件、音频、视频等,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然而,可靠存储和备份数据是一个大问题。

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磁盘、光盘、USB等,存储量有限、易损坏、难以随时访问和共享。

随着云计算的崛起,云存储技术也应运而生。

云存储技术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存储在云服务器中,并通过网络访问和共享的技术,目前已成为各种数字资产安全存储、数据共享和备份领域越来越受欢迎的解决方案之一。

本文将从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应用场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存储技术也随之兴起。

在早期,云存储技术主要被用于存储和共享文档和照片等小型文件,如Google Drive、OneDrive等。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云存储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包括各种企业级和个人级的数据安全存储、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等。

尤其在疫情期间,云存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云存储技术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也不断得到提升。

云存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和共享服务,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二、云存储技术的优缺点云存储技术有着诸多的优点。

1.数据高度可用:当数据存储在云中时,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使用,而不受物理位置或存储设备的局限。

2.便捷性:云存储技术允许用户方便地将文件保存、同步或共享到多个设备上,而不需要物理传输设备,比如U盘等。

3.安全性:云存储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多重备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云存储服务商也会对数据进行加密和防火墙保护。

4.低成本:相对于传统的存储方式,云存储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同时价格更为合理。

虽然云存储技术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存储在云端,使得用户的数据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可控性,会受到网络状况和云存储服务商的限制。

此外,随着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用户的数据安全也面临着各种新的威胁,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数据储存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物理存储方式,如硬盘、U盘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云存储技术应运而生,它具有许多优点,如大容量、高可用性、低成本等。

本文将介绍云存储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1.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历程云存储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那时候,互联网刚开始流行,人们对于数据的存储需求也越来越大。

企业为了保护数据安全,开始使用云计算技术,将数据存储在云端。

这个过程中,云存储技术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2006年,Amazon推出了S3(Simple Storage Service)云存储服务,这是云存储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S3的推出,引爆了一场云计算的革命,许多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云存储产品。

如今,云存储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数据管理的首选方案。

2. 云存储技术的特点及优点与传统的存储方式相比,云存储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大容量:云存储可以提供大容量的存储空间,远远超过传统存储设备。

(2)高可用性:云存储利用了分布式的架构,可以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3)低成本:云存储可以在不需要购买大量设备的情况下,获得大容量的存储,降低了成本。

(4)更安全:云存储提供了多重备份和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综合来看,云存储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使它成为了数据管理的重要方式。

3. 云存储技术发展的趋势尽管云存储技术已经成熟,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云存储技术未来的几个发展趋势:(1)更加智能化:云存储将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的数据管理和服务。

(2)更加安全:随着云安全威胁的增加,云存储技术需要不断提高安全性。

(3)更加灵活:云存储技术需要支持多种架构和应用场景,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更加绿色:云存储技术需要优化能源使用,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云存储技术已经成为数据管理的重要方式,它具有很多优点,并且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发展历史概述

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发展历史概述

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发展历史概述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进步使得计算机可以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本文将对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概述,并从硬盘、固态硬盘和云存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硬盘存储技术硬盘是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中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将数据记录在磁性材料的表面上来进行存储。

早期的硬盘容量很小,只能存储几十兆或几百兆的数据。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的容量逐渐增大,从几百兆到几十几百GB,再到目前常见的TB级别。

二、固态硬盘存储技术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存储技术,与传统的硬盘相比,它采用了无机固态材料而非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

固态硬盘具有读写速度快、抗震抗摔、耐用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固态硬盘的容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成为越来越多计算机用户的选择。

三、云存储技术云存储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据存储技术,通过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访问。

相比于传统的本地存储方式,云存储具有无需占用本地设备存储空间、数据备份更加方便安全等优点。

目前,云存储已经成为许多个人和企业的首选,大型云存储服务商如Dropbox、Google Drive等也应运而生。

总结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硬盘、固态硬盘和云存储三个阶段。

从早期的硬盘到现在的固态硬盘,存储容量和性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云存储作为新兴的存储方式,减少了用户对本地存储设备的依赖,使得数据存储和管理更加方便。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将会继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高效、可靠、安全的存储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PO越小
RTO越小
数据损失越少
业务恢复时间越短
成功备份需要考虑的问题


您准备花多少时间恢复系统?
每次备份您最长给我多少时间? 您备份的数据量有多大? 您备份数据的类型是什么? 恢复时您能让我丢多少数据? 您希望各种数据保留多长时间? 您的系统环境?主机/存储/带宽/应用

您打算花多少钱?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一 数据存储关键技术回顾
1 2 3 RAID技术介绍 存储架构发展历程 数据容灾备份
一 数据存储关键技术回顾
云存储技术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
RAID技术介绍
磁盘阵列
主机端
RAID Controller
CPU Host Channels HBA SCSI (or Fibre) Drive Channels SAS
M(4) M(5)
M(6)
N Blocks
9
10 11
N
RAID 1: - 镜像(最少2块) - 数据保护最好、最易实现 - 成本高、利用率低、性能低
RAID1+0
Host LUN 1 2 3 4 5 6 7 8 9 10 RAID 1 Logical Drive Disk 3 Disk 4 M(2) M(4) M(6) M(8) Mirror 2N 2N M(2N) RAID 1 Logical Drive Disk 1 1 3 5 7 2N-1
磁盘容量 = 每块硬盘容量
磁盘容量 =
N x 每块硬盘容量
( RAID 0为例)
RAID改善存储性能
性能 @ N x每块硬盘性能
Without RAID With RAID
Software setup Access Time Data Transfer Software Completion
(RAID 0为例)
Disk 1 1 2 3 Disk 1 1 3 35
Disk 2 4 5 6 Disk 2 2 4 6 条带化 未条带
RAID0-条带
Host LUN 1 2 3 4 5 6 7 8 Disk 1 1 4 7 10 13 16 3N-2 Disk 2 2 Disk 3 3 6 9 12 15 18 3N N Blocks
5
8
11 14
17 条带 3N-1
9
10 11

RAID 0:
– 无冗余、分条(最少2块硬盘) – 性能最高、简单、易实现 – 易失效
3N
RAID1-镜像
Host LUN 1 2 3 4 5 6 7 8 Disk 1 1 2 3 4 5 6 镜像 N M(N) Disk 2 M(1)
M(2)
M(3)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备份和容灾
为什么要搭建备份系统
备份关键指标
RPO 数据丢失量 灾难 发生
业务恢复时间 RTO
恢复时间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灾难发生后,系统和数据必须恢复到的时间点要求。 体现恢复运转时数据丢失的可容忍程度; 恢复时间目标RTO(RECOVERY TIME OBJECTIE) 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功能从停顿到必须恢复的时间 要求。 体现需要恢复的紧迫性也即多久能够得到恢复的问题;
PCI-1
RAID Subsystem
SCSI (Fibre) ASIC
PCI-2
SCSI (Fibre) HBA SCSI (or Fibre)
SAS
Cache Memory Redundant Fans Redundant PSUs Drive-Plane
Disks
Host Computers
磁盘阵列分类
RAID保护数据
无RAID机制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st Qtr 2nd Qtr 3rd Qtr 4th Qtr
使用 RAID保护
数据依然完成
当一块硬盘失效
如果硬盘损坏,数据会丢失
RAID提升逻辑容量
无RAID机制
1
使用 RAID机制

N
… N drives
容灾的概念
• 利用镜像或复制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同步,其 同步前后数据格式一致,容灾数据可以直接不 通过恢复进行使用 • 防止生产数据丢失或数据中心遭受毁灭性灾难, 恢复速度快,数据基本上就是发生事故那会的 版本
理解容灾:数据级
LAN
SAN
数据镜像/复制
生产中心
容灾中心
理解容灾:应用级
生产中心
LAN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 云存储架构阶段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 云存储架构阶段
云存储架构 是为了应付 高速成长的 数据量与带 宽而产生的 新形态存储 系统,因此 云存储在构 建时重点考 虑的三点: 扩容简便、 性能易于增 长、管理简 易。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一 数据存储关键技术回顾
灾备系统国际标准
• 根据SHARE 78国际组织提出的标准,可以将 系统容灾的级别划分为如下7级。
费 用
远程灾备中心
Tier 7 – 接近0或0数据丢失,远程数据镜像,且业务环境可高自动化系统接管 Tier 6 – 接近0或0数据丢失,远程数据镜像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Tier 5 – 软件级,两地间两阶段提交(交易完整性)
一 数据存储关键技术回顾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存储基本架构的演进过程 第二阶段 存储整合、虚拟化统一的过程 第三阶段 云存储架构阶段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存储基本架构的演进过程
云存储技术发展历程
DAS
存储架构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存储基本架构的演进过程
恢复时间:在此种情况下,恢复时间不可预测。
1层:有数据备份,无备用系统
– 将需要的数据备份到磁带上,然后运送到其它较为安全的地方。 但在那里缺乏能恢复数据的系统,若数据备份的频率很高,则 在恢复时丢失的数据就会少些。此类业务应能忍受几天乃至几 星期的数据丢失。
2层:有数据备份,有备用系统
– 定期将数据备份到磁带上,并将其运到安全的地点。在备份中 心有备用的系统,当灾难发生时,可以使用这些数据备份磁带 来恢复系统。虽然还需要数小时或几天的时间来恢复数据以使 业务可用,但不可预测的恢复时间减少了。
3层:电子链接
– 电子链接将磁带备份后更改的数据进行记录, 并传到备用中心, 使用此种方法会比使用传统的磁带备份更快地得到更新的数据。 – 备用中心要保持持续运行,与生产中心间的通讯线路要保证畅 通,增加了运营成本。
4层:使用快照技术拷贝数据
– 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快速恢复性要求更高些。1-3层的方案中较常 使用磁带备份和传输,在4层方案中开始使用基于磁盘的解决方 案。同基于磁带的解决方案相比,通过加快备份频率,使用最 近时间点的快照拷贝恢复数据会更快。
Disk 2
M(1) M(3) M(5) M(7)
Mirror
M(2N-1)
11
2 4 6 8
RAID 10 - 镜像和分条的结合(最少4块硬盘) - 容错能力和性能都很高 - 成本高、不易扩展
RAID5
Host LUN 1 2 3 4 5 6 7 8 9 10 P(2N-1, 2N) Disk 1 Disk 2 1 P(3,4) 6 7 P(9,10) 12 带校验条带 2N-1 2N
备份的概念
• 备份是指用户为应用系统产生的重要数据制作 一份或者多份拷贝,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 采用备份软件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备份,备份前 后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经过压缩和格式转换, 备份数据必须恢复后才可使用 • 防止认为误操作或系统问题,保存的是历史数 据,恢复相对长
备份系统组成
备份的类型
Wed.
Thu. Fri. Sat. Sun.
• 每天全备份 • 易于管理
备份的方式
• D2T(Disk to Tape)
– 数据从磁盘阵列备份到磁带的方式
• D2D(Disk to Disk)
– 数据从磁盘阵列备份到磁盘阵列的方式
• D2D2T(Disk to Disk to Disk)
– 数据从磁盘阵列备份到磁盘到磁带的方式
3
5 P(9,11)
9
8
9 10 11 RAID 5 Logical Drive
Disk 4 P(2,4) 8 10
Disk 5 2 P(6,8)
Disk 6 4 6 P(10,12)
12
4N
RAID6
• RAID6本质上是RAID5的升级,有 第二个独立的校验设计。数据和校 验码被分割成块写入每个硬盘中, 像RAID5一样,第二份奇偶码有计 划的写入组成盘阵的所有磁盘中。 作为大盘阵考虑,在掉两块盘时, 它能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可用的备份中心
Tier 4 – 批量/在线数据库镜像或日志传输
Tier 3 – 电子链接传输
时间点备份 15Min 1~4Hr 4~8Hr 8~12Hr 12~16hr
24Hr
Tier 2 – PTAM+热备站 Tier 1 – 点 PTAM
Days
Weeks RTO
0层:无异地备份数据
没有灾难恢复计划,数据仅在本地进行备份恢复,没有任何数 据信息和资料被送往异地,没有处理意外 事故的计划。
I/O 1 I/O 1 (Disk 1) I/O (Disk 2) 2
I/O 2
Time Saved
全部请求执行时间
RAID的数据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