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自动保存的)
酒店食物中毒案例并分析

酒店食物中毒案例并分析20xx年x月x日,连云港市某县某大酒店发生一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就餐的1281人中相继有202人发病。
该县防疫站立即派人赴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监督处理。
1、中毒基本情况:20xx年xx月x日中午和晚上,该大酒店承办6家喜庆宴席共121桌,累计1281人就餐。
从10月2日17时到第三日上午10时许,在进餐者中,陆续发生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轻微发热等症状为主的病人191名。
该县防疫站接到事故报告后,及时填写了《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局,并派人到医院和大酒店现场作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监督处理,进行个案调查,组织卫生机构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⑴有191例中毒者填写《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食物中毒总罹患率14.91%(191/1281),其中中餐68桌的710人中,发病161人,罹患率为22.68%(161/710);晚餐53桌571人中,发病30人,罹患率5.25%(30/571);无死亡病例发生。
⑵调查的191例病人中,男性93人,占48.69%,女性98人,占51.3%;年龄最小2周岁,最大68岁;在县级医院治疗98人,乡级医院治疗10人,村级卫生室治疗81人,自行服药2人。
⑶病人分布县城区及周边五个乡镇。
来自苏州、北京、泰州等地在该酒店就餐人员也有发病。
⑷餐后5小时发生首例病人,潜伏期5--34小时,83%的病例集中在8--15小时后发病,平均潜伏期11.58小时(见附表1)⑸临床表现:中毒病人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低热等症状。
其中恶心占83.77%(160/191);呕吐1次以上37.70%(72/191);腹痛表现为上腹部绞痛转至全腹痛为主,占95.29%(182/191);腹泻1次以上占100%(191/191),以稀水样便为主,无脓血便;头痛占39.27%(75/191);头晕占33.51%(64/191);部分重病人有脱水症状(见附表2)。
一起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有答案

一起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有答案
未充分解冻案例
2013年秋,某区一学校食堂将未解冻的鸡切块后,立即烹饪加工制成咖喱鸡块,在室温下放置4个多小时后,供应给学生食用。
l50名食用该食品的学生中,有45人在食用后出现恶心、头晕、寒战、冷汗、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剩余的咖喱鸡块中检出沙门菌,确认这是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
【评析】
本案例是由于未解冻的鸡块仍按平时新鲜鸡块的烹调方式加工,致使未能将存在于鸡块中的沙门菌全部杀灭,含沙门菌的咖喱鸡块在危险温度带放置4个多小时,造成沙门菌迅速生长繁殖,数量达到可使人中毒的水平,导致了本起食物中毒。
【标准做法】
冻货解冻时要按照“缓慢解冻”的原则充分解冻,不得以“紧急需求、来不及”为借口而违反解冻流程。
充分解冻后要经厨师长确认合格后才可使用。
烹调时,食品中心温度不低于70℃。
作业1-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自动保存的)

作业1-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自动保存的)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案例一】1998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急诊入院。
体检发现:体温39.50C,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有粘液。
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
到16日夜间12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状体征到医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问题讨论1]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据医师对每位病人的询问,发现所有病人在8月13 日都有食过居住在该区的个体商贩陈某出售的自制酱马肉,故医师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怀疑食物中毒,要求疾病控制中心派人深入调查。
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从8月13日到16日深入到医院和病人家庭,了解发病情况,并采集了大量的有关食物,餐具及病人分泌物样品,进行相关项目的分析。
[问题讨论2]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与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马肉有关。
8 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拉回家中,在自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在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作酱马肉,周围卫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和容器。
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共加工3锅100多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生肉和菜筐内,放在气温370C 左右的院子内,13日晨在路边出售。
此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中还有下列一些资料:(1)发病率:进食酱马肉198人,发病186人,发病率93.9%,住院及门诊观察人117人,占发病人数的59.1%。
(2)潜伏期:198例中毒患者中,潜伏期最短的为3小时,最长的为84小时,71%的患者在12~30小时内发病。
(3)临床症状:病人主要症状为发烧、腹泻、头疼、头晕、腹痛、恶心、呕吐;个别患者休克昏迷。
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市**市**镇初级中学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典型案例分析一、案例**年*月*日上午,**市食安办接信称**镇初级中学在晨检的过程中发现约有**名的学生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这些学生在学校有共同就餐史,且发病时间非常集中,怀疑为食物中毒。
二、事件概况**市**镇初级中学为政府公办初级中学,共有学生1132名,22个班级,83名老师,7名食堂工作人员。
其中寄宿生630名,通学生502名,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至周日放假。
根据学校报告,**5日下午17:20开始,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恶心和头痛、头昏等症状,到**6日晨检发现有80余名左右出现同类症状,**6日上午7点30分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接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核实后于8点30分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于9:20分到达现场。
**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向**市卫生局和湖南省疾控中心报告后,并立即调集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等学科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于13时到达现场。
**7日请省疾控中心专家一起,再次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有关部门奔赴现场,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该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名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得当。
三、问题分析(一)、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认真详细分析自**5日17:20出现首发病例后,截止**7日11时,共发生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94例。
**7日11时后无新发病例。
1、病例定义:**年**5日中餐在该校食堂就中餐,出现呕吐或24小时腹泻3次及以上,伴或不伴头昏、头痛、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的学生作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例定义,截至**7日11时共核实符合病例定义病例94例,后无新增病例。
2、首发病例:**,女,13岁,125班走读生,于**5日17:20出现不适,主要为呕吐(3次)、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主,并有头痛、头晕症状,6日8时左右前往**医院就诊,入院后出现体温升高(38.2℃),经积极治疗,患者已痊愈出院。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38 24
61.30%
12 4
75.20% 1.039 0.308 0.82 0.58-1.2
26 17
60.50%
24 11
69%
0.551 0.458 0.88 0.63-1.2
25 11
69.40%
25 17
59.50% 0.829 0.363 1.2 0.84-1.4
33 18
64.70%
17 10
部分就餐者各种食物罹患率分析
食用某食物的人群 发病 未发病 罹患率
未食用某食物的人群 卡方值 P值 RR 95%CI
发病 未发病 罹患率
48 12
80.00%
2
16
11.10% 28.56 <0.01 7.2 1.9-26.8
47 16
74.60%
3
12
20%
15.7 <0.01 3.73 1.3-10.4
现场调查的原则是必须快速确定可能的污染环节,迅速控制,减少危害 。信息表明,病人主要是进食后出现症状,应该迅速查明水源和食品的 污染环节。是单一食品还是多个食品,是直接食用食品还是半成品或原 料,水源污染范围和环节,波及的人群和地域的范围等。
现场应该确定中毒病例(病例定义),调查中毒患者及同餐进食而未中 毒者,确定中毒餐次及潜伏期,锁定中毒食物。提出病因假设,验证假 设,确定病因。
问题 6 请给出初步的病例定义
制订病例定义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标准,确定 一个人是否患有正在调查研究的疾病
制订病例定义的要求
临床标准; 人、时、地的限定; 相对特异的灵敏度; 简明、实用、目的明确; 最好采用简单和客观的方法
发热、肺炎X光诊断、脑脊液的白细胞、腹泻次数、血 便或皮疹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食物中毒

造成该中学的18名 学生出现了腹泻等 食物中毒的症状
数十名学生出现不 同程度的肚痛、腹 泻等症状
唐山市玉 2011年9 唐山市玉 是由于学校的菜样或者饮 田县育英 月4日 田县育英 用水出现了质量问题 小学的食 小学 物中毒
事件后期处置
事件启示及反思
类似事件
事件 罗城 “毒白 糕”事 件 发生时间 2011年4 月15日 发生地点 广西罗城仫 佬族自治县 黄金镇寺门 村寺门小学 发生原因 学生在路边 买了当地小 吃白糕,但 其卫生不佳 导致食物中 毒 外界向学校 供应的桶装 水具有严重 的质量问题 由于食堂里 使用了变质 的请条鱼, 学生食用了 这些变质鱼 事件影响 小学26名不同年级、班 级的学生在上课期间, 都出现了头晕、呕吐现 象
事件回顾
• 据该校校长朱枫介绍,该校有8个班,共 340多名学生。学校规定家离学校5公里之外的 学生可以半寄宿,中午在学校吃一顿午饭。当 天中午共有150多名学生在学校的食堂就餐, 之后其中部分学生出现了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
事件回顾
• 学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这些学生送往 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急救,最终送医治疗的学生有 61位,据宣城市卫生局王副局长介绍,事件发生 后,宣城市卫生局邀请专家对发病的学生进行了 密切观察,查找原因,怀疑是食物中毒,但在61 个发病学生中,也有不少疑是心因性反应(即癔症) 所致。
事件原因
3 2 1
学校食堂缺 钱,学校食 堂设施简陋。 缺乏必要的 卫生设施。 没有消毒设 施,导致学 生感染蜡样 芽孢杆菌
调查结果
•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看,这是一起由耐热性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 其中确诊为食物中毒的有14人,其他学生 可能出于心理作用或其他原因出现呕吐等症状。 至15日下午,所有3、
食物中毒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食物中毒典型事故案例分析8.1.1某大型酒店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006年8月28日和29日,某市某大酒店连续承办两次婚宴先后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89人,现将此次事件的处理经过及经验教训评析如下。
8.1.1.1事故经过(1)首次食物中毒情况8月28日中午12时38分,450余人在该酒家参加婚宴。
餐后下午4时许,出现一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病人。
当晚8时至29日中午1时,陆续有多名患者以急性胃肠道症状在市内数家医院就诊,这些患者均于28日中午在该酒家参加婚宴。
病人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医院门诊以“泻泄”、“食物中毒”收治。
中毒病人经抗炎、解痉、补液等治疗处理后病情好转。
截止中午就诊人数已达34人,其中5名腹泻症状较重。
大部分病人经治疗后于次日陆续痊愈回家。
调查人员对中毒病人进行个案调查,首发病例于8月28日下午4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所有中毒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且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少数病人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头昏等症状。
当餐食谱为四色凉碟、卤菜拼盘、肥牛锅仔、东坡肉、白灼虾、红烧武昌鱼、烧鹅、松仁玉米、红油牛腩煲、粉蒸酥肉、水煮毛血旺、橄榄蒸鸡蛋、山药鸡汤、酸辣藕条、米酒汤圆、炒小白菜、米饭、小馒头、白酒、饮料等。
中毒病人的进食菜肴品种不尽一致,但大多数中毒病人吃的共同食物为肥牛锅仔、四色凉碟、卤菜拼盘。
调查人员在该酒家现场检查发现,该店已没有当餐剩余菜肴,对其操作间的加工环境、工具和容器进行了无菌采样。
调查过程中,婚宴主人将其于28日中午在该酒家打包带回的9种剩余菜肴原样送交给调查组以供检验。
28日晚10时许,调查人员现场检查该酒家的操作间,发现存在以下突出的卫生问题:操作间面积与餐厅面积的比例不相适应,布局不合理,杂物较多。
凉菜间约12m2,无专用的清洗、消毒设施,墙壁、地面、操作台等处蟑螂较多,一视野可见4至5只蟑螂;盛放皮蛋的塑料盒没有盖子,盒内发现一只蟑螂。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一)明确诊断和抢救病人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初步确定是 否为食物中毒,可能由何种食物引起,并将 情况及时向卫生防疫站报告,通知有关食堂、 餐馆暂时封存可疑食物,保护好现场。同时, 尽早及时就地抢救病人,重点是老人、儿童 和重症患者。对已摄入可疑食物而无症状者 也应严密观察。
(二)现场调查
(二)现场调查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
口腔班 第三组
【案例一】
某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 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 呕吐等症状而急诊入院。体检发现:体温 39.5℃,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 有粘液。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 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到16日夜间12 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 状体征到医院住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食物
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了解 中毒发生的时间、经过、中毒人数及严重程度, 初步确定中毒的可疑餐次和食品。了解食品加 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环节可能出 现的原配料问题、加工场所卫生问题及违规操 作问题,运输销售过程,排除其他食物影响。
生活环境
问答阶段
何太急
本是同班生,相煎
12345617891000%%0%PASS %
(三)现场处理
确定食中毒类型后,针对原因立即对现场进 行处次事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严格的卫生 制度和预防措施。此外,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增强 个人卫生意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标 准,搞好食品卫生工作。
人人
必须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 对病必人须、开同展餐现进场食卫者生的学调和查流(行如病血学尿调便查等,常包规括 检对查病,人病、原同学餐检进查食,者询的问调病查史(,如饮血食尿习便惯等)常规 检查,病原学检查,询问病史,饮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案例一】
1998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急诊入院。
体检发现:体温39.50C,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有粘液。
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
到16日夜间12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状体征到医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问题讨论1]
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作何处理?
2.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做何处理?
据医师对每位病人的询问,发现所有病人在8月13 日都有食过居住在该区的个体商贩陈某出售的自制酱马肉,故医师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怀疑食物中毒,要求疾病控制中心派人深入调查。
区疾病控制中心的医师从8月13日到16日深入到医院和病人家庭,了解发病情况,并采集了大量的有关食物,餐具及病人分泌物样品,进行相关项目的分析。
[问题讨论2]
3.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
4.要确诊为何种类型的食物中毒,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据疾病控制中心的调查报告,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与发病人员食入陈某自制的酱马肉有关。
8 月11日晚,陈某将濒于死亡的老马拉回家中,在自家院内屠宰剥皮,然后在一破漏的棚子里加工制作酱马肉,周围卫生条件很差,生熟马肉均使用同一工具和容器。
从8月12日下午到13日凌晨共加工3锅100多斤酱马肉,并置于盛过生肉和菜筐内,放在气温370C 左右的院子内,13日晨在路边出售。
此次食物中毒调查报告中还有下列一些资料:
(1)发病率:进食酱马肉198人,发病186人,发病率93.9%,住院及门诊观察人117人,占发病人数的59.1%。
(2)潜伏期:198例中毒患者中,潜伏期最短的为3小时,最长的为84小时,71%的患者在12~30小时内发病。
(3)临床症状:病人主要症状为发烧、腹泻、头疼、头晕、腹痛、恶心、呕吐;个别患者休克昏迷。
患者发烧最低37.50C、最高420C;76%的患者体温为38~39.50C;大便多为水样便,带有粘液,腹部有压痛。
(4)治疗与病程:重者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维生素C、地塞米松,轻型病人口服黄连素。
大部分患者2~5天痊愈,个别患者病程达2周。
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问题讨论3]
5.此事件是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据上述资料,能否确定是何种化学物或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不能确诊。
6.造成此食物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7.对此食物中毒的病人处理,关键应注意哪些方面?
8.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案例二】
1996年夏季某日下午3时左右,某厂陆续发生以腹痛、呕吐、腹泻及发烧为主要症状的患者,至夜间11时左右达到高峰,直至次日清晨7时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发病人数共达120人。
患者中大部分最先出现腹部绞痛,随后发生恶心,多为1~3次,个别患者在5 次以上,继之发生频繁的腹泻,多在1~8次,个别患者一昼夜达32次。
大便为水样,伴有粘液;半数病人发烧,体温37~390C之间。
[问题讨论1]
1.若你是一位厂卫生所的医师,此时应做什么?
2.此时你能判断是食物中毒还是职业中毒吗?若要准确判断,还要做哪些工作?
初步调查结果如下:
全部患者当日早、中、晚餐均在厂内用餐,但在厂内仅进中餐或晚餐者则无一人发病,因此调查者对当日早餐食物与发病关系进行较详细了解。
全部患者当日早餐均吃了咸黄瓜和(或)炖黄鱼,吃其中之一者也发病,但仅吃稀饭与馒头未发病。
对烹调过程调查发现;该食堂在一个月前购买鲜黄瓜200余斤,自来水冲洗后用15斤盐于缸内腌制,厨师于前一日晚取黄瓜冲洗,就用当天切过黄鱼的刀板,将黄瓜切成小块,放于盆内,盖上纱罩,置于室温27~280C的厨房内过夜,次日早餐出售。
进一步追问厨师得知,当时买来的黄瓜放在曾放过海蟹的筐内用水冲洗。
炖黄鱼为前一日晚餐所剩,盛过剩余黄鱼的盆曾盛过生鱼,临用时曾用自来水冲洗片刻。
晚餐未能售出的黄鱼,用盛过生鱼的盆盛置于270C的室内过夜,次日早餐厨师将鱼放入锅内加热不足10分钟,即取出售卖。
[问题讨论2]
3.此事件是否为食物中毒,若是,其属何种性质的食物中毒?
4.是哪一餐引起的中毒?导致中毒的食物可能是什么?
调查者对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腹泻物及血液进行了取样化验,并将阳性细菌进行了血凝集试验和动物试验,其结果如下:
(1)在可疑食物咸黄瓜、缸内腌黄瓜、炖黄鱼汤中及在病人粪便中均未分离出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及条件致病菌,但在食盐培养基中分离出大量副溶血弧菌。
(2)将分离的菌体与6名中毒病人后第2日的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其滴定度最低为40倍,最高为160倍,而健康人血清其滴定度仅为10~20倍,盐水对照完全不凝集。
(3)将此培养菌株制成1×108个/mL的生理盐水,取0.5mL,进行小白鼠腹腔内注射,24小时内动物全部死亡。
【问题讨论3】
5. 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对此类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临床上应如何处理?
7. 对该厂食堂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