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御寒汤加减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观察》

《御寒汤加减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而其中,肺气虚寒证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种常见证型。
针对这一证型,中医治疗多以温阳散寒、宣肺通窍为原则。
本文旨在探讨御寒汤加减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取肺气虚寒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御寒汤加减方主要由麻黄、桂枝、白芍、细辛、五味子等中药组成,根据患儿病情加减药物。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儿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
三、结果1. 症状改善情况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儿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2. 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御寒汤加减方在改善肺气虚寒证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3.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御寒汤加减方在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四、讨论御寒汤加减方以温阳散寒、宣肺通窍为原则,通过调整药物组成,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证)进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御寒汤加减方在改善患儿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这可能与御寒汤加减方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缓解炎症反应等有关。
此外,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也是御寒汤加减方取得较好疗效的原因之一。
五、结论综上所述,御寒汤加减方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肺气虚寒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
因此,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儿的病情及证型,合理运用御寒汤加减方,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非药物治疗

文/李雪萍 郗亚薇 吴旭丽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非药物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又称儿童变应性鼻炎,2022年修订版《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定义为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喷嚏、清水样涕及其他眼部和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伴发支气管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
据统计,全球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0%~25%,并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0% ,因其病情反复,迁延难愈,对患儿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患儿家长也因频繁就医,感到焦虑不堪。
现代医学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以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患儿在用药期间鼻部症状可明显缓解,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若长时间服用亦容易产生耐药性。
中医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鼽嚏”,最早记载于西周《礼记·月令》,“鼻鼽”一词首见于《素问·脉解》,《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到“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鼽的病因可分为两类,一是外因,主要与风、寒、火邪,异气侵袭机体有关;二是内因,主要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相关。
古代医家认为肺开窍于鼻,鼻窍属肺,鼻内属脾。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主藏精、生髓,汇于脑,脑通于鼻,故肾之精气上注可使鼻窍得养。
同时肺、脾、肾三脏的五行属性分别为金、土、水,相生相克,互相制衡。
因此,当外感寒热邪气或饮食不节时可导致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机紊乱,出现脾气虚弱,肺气虚寒,肺经伏热或肾阳不足,进而影响到鼻窍的功能,出现一系列鼻塞、鼻痒、流涕及打喷嚏等鼻部症状。
通过中医学辨证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很好地控制及改善鼻炎症状。
但因中药汤剂口感较差,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往往不高。
而针灸、贴敷、推拿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改善亦有作用,且患儿容易接受,配合度高,远期疗效明显。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经典方剂

过敏性鼻炎中医治疗经典方剂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多采用调和肺脾、温补肾阳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典方剂:1. 玉屏风散: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物组成。
黄芪能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燥湿,防风祛风散寒。
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不固所致的过敏性鼻炎。
2.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桂枝温经散寒,白芍养血柔肝,炙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大枣温中散寒。
适用于风寒型过敏性鼻炎。
3. 辛夷散:由辛夷、白芷、细辛、薄荷、荆芥等药物组成。
辛夷散风通鼻,白芷疏风解表,细辛温肺散寒,薄荷荆芥疏风散热。
适用于风热型过敏性鼻炎。
4. 六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组成。
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炙甘草调和诸药,陈皮半夏理气化痰。
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过敏性鼻炎。
5.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桂枝、附子组成。
熟地黄补肾阴,山茱萸山药健脾益肾,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肝泻火,桂枝附子温补肾阳。
适用于肾阳不足型过敏性鼻炎。
6. 清肺饮:由黄芩、地骨皮、桑白皮、知母、麦冬、天花粉等药物组成。
黄芩清肺泻火,地骨皮清热凉血,桑白皮清肺化痰,知母清热生津,麦冬天花粉滋阴润燥。
适用于肺热型过敏性鼻炎。
7.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
黄芪党参补气,白术炙甘草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升麻柴胡升阳。
适用于气虚型过敏性鼻炎。
8. 养阴清肺汤:由生地黄、麦冬、玄参、贝母、薄荷、桔梗等药物组成。
生地黄滋阴清热,麦冬玄参清热生津,贝母化痰止咳,薄荷桔梗疏风散热。
适用于阴虚肺热型过敏性鼻炎。
每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作用机制,患者在使用时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同时,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还强调饮食调养、生活起居等综合调理,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

中医如何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对于过敏性鼻炎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望诊方面,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鼻部的形态等。
若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鼻部红肿、流涕等表现能直观反映鼻部的病变情况。
闻诊则留意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呼吸急促或伴有哮鸣音可能与肺气不宣有关。
问诊时,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鼻塞的时间、程度,流涕的性质(清涕还是浊涕),是否伴有头痛、眼痒,以及发病的诱因(如接触过敏原、气候变化等)、饮食起居习惯、既往病史等。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通过触摸鼻部的温度、硬度,以及脉象的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等来判断病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正气不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导致肺气虚弱、脾气虚弱或肾气不足。
外邪侵袭以风邪为主,常兼夹寒、热、湿邪。
脏腑功能失调则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气虚弱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则不能运化水湿,湿浊内生,上犯鼻窍;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肾气不足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鼻窍失养。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肺气虚弱型:患者常表现为鼻塞、鼻痒、喷嚏频作、流涕清稀、自汗、怕风、气短懒言等。
治疗以补肺益气、祛风散寒为主。
常用方剂如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其中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苍耳子、辛夷花、白芷祛风通窍。
脾气虚弱型:常见症状有鼻塞较重、鼻涕黏白、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
治疗原则为健脾益气、升阳通窍。
选用补中益气汤合苍耳子散加减,以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苍耳子、辛夷花通窍止涕。
肾气不足型:患者多有鼻痒、喷嚏连连、清涕长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表现。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经典方剂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经典方剂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古时中医称为“鼻鼽”。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夜晚醒来睡不着,打喷嚏是有人在思念;晚上睡不着觉,眼泪鼻涕如大雨泻下。
此意从医学的角度审视,打喷嚏,不断地流鼻涕就是过敏性鼻炎的一些症状。
小技巧遇到鼻塞的症状时:可以用苍耳油擦拭缓解。
方法如下:另外:平时可以随时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起到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
方剂参考【处方一】白芷12g 苍耳子3g 辛夷12g乌梅20g 花椒3g 干姜3g人参叶12g 当归10g 黄连3g黄柏12g 甘草12g【功效】益气固表,散寒通窍止涕。
【适应症】鼻痒,喷嚏,涕清,鼻塞,遇风加重。
【处方二】葫芦巴10g 阳起石3g 藁本10g盐小茴香6g 补骨脂10g 肉豆蔻6g苍耳子3g 辛夷6g【功效】温补肾阳,助阳通窍。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之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时作。
【处方三】玉屏风散加减黄芪20g 防风12g 白术15g细辛3g 白芷10g 苍耳子10g辛荑花10g 蝉衣9g 地龙10g党参15g【功效】益气固表,祛风散寒。
【适应症】喷嚏、鼻痒、流涕、鼻塞,伴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
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方剂组成谨供有经验者参考,建议没有任何中医药知识的读者可以按文中的内容向中医师咨询后再作参考。
预防大于治疗1、从自身做起要有自知之明:首先要查过敏原,了解自己对哪些变应原过敏,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
2、从娃娃抓起:越早治疗越好。
3、治标也要治本: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
今日推荐濞敏舒:消毒抑菌、清洁鼻腔,适用于过敏性鼻炎。
中医儿科学孩子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调理

中医儿科学孩子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敏性疾病常常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
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还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中医在调理孩子过敏性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为孩子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认为,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外感邪气等多种因素有关。
孩子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卫外功能较弱,容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
当邪气侵入人体后,正气与之抗争,如果正气不足,邪气留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孩子,中医调理注重调理肺脾。
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则容易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上犯于鼻。
在调理时,常用的中药有黄芪、白术、防风等,以益气固表;苍耳子、辛夷花等通鼻窍。
同时,还可以通过小儿推拿,如揉迎香、揉鼻通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饮食上,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补肺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百合等。
过敏性哮喘的孩子,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不足则气不归元,出现喘息;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则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利则呼吸不畅。
中医调理以补肾纳气、健脾化痰、宣肺平喘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家长还可以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等,增强体质。
过敏性皮炎则多由于风、湿、热邪侵袭肌肤所致。
孩子的肌肤娇嫩,卫外不固,容易感受外邪。
中医调理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原则。
常用的中药有苦参、黄柏、地肤子等。
外治法也很重要,如用艾叶、苦参等煎汤外洗。
同时,要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除了中药治疗和外治法,中医还强调生活起居的调理。
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是人体恢复正气的重要途径。
孩子的卧室要保持清洁、通风,避免潮湿。
中医偏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中医偏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方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症状包括鼻塞、喷嚏、流鼻涕以及鼻部瘙痒等。
传统中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体内外邪气侵袭而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中医偏方,可以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1. 跌打鼻通方配方:菊花、苦参、石膏、薄荷叶、黄芩、冰片、大青叶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药末取适量,捻碎后放入香囊或干净的纱布袋中,放置在枕头底部。
每晚睡觉前使用,可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
2. 清热利湿方配方: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青蒿、白术、黄芩制法:将以上药材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将药汁与等量的温开水混合,可口服或用来进行鼻腔冲洗。
此方可有效清热利湿,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3. 双黄汤配方:黄连、黄芩、僵蚕、枳壳、炙甘草、升麻、黄柏、黄酒制法:将药材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饭后温服,每日3次,一次50ml。
此方可清热解毒,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瘙痒等症状。
4. 少阳消风散配方:荆芥、薄荷叶、桑叶、苦参、草果、柴胡、生姜、防风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混合均匀。
用法:将药末取适量,用开水冲泡后当茶饮用。
此方具有疏散风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喷嚏等症状。
5. 补肾壮阳方配方:淮山药、枸杞子、山药、菟丝子、杜仲、藏红花、当归制法:将以上药材煎煮,取汁。
用法:将药汁与适量的蜂蜜混合,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
此方可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以上是几种中医偏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请注意,使用中医偏方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平时需要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避免接触过敏源,才能更好地预防和缓解症状。
最后,我们还应该强调,中医偏方的有效性可能因人而异,请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孩子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有效

孩子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有效儿童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人群,很多家长对儿童过敏性鼻炎都是手无足措,那么有什么偏方可以帮助儿童治疗过敏性鼻炎呢?今天为大家推荐治疗孩子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一)急性期风热型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过敏性鼻炎遇热则发,鼻流黄涕,头昏且痛,口干舌燥,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桑菊饮或芎芷石膏汤,口干甚,可加知母、麦冬、芦根,咳嗽剧烈,可加桔梗、牛蒡子。
风寒型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过敏性鼻炎遇冷则发,喷嚏频繁,鼻流清涕,鼻塞不通,兼见恶寒微热、咳嗽痰白,脉浮紧。
治法:葛根汤或麻黄汤加上荆防败毒散,如果鼻涕仍不止,可加乌梅,鼻子很痒,可加蝉蜕。
(二)慢性期脾气虚弱型:大便不成形,不想吃饭,常自觉肚子胀胀的,活动力低下,舌头边缘有齿痕,脉象濡。
治法:补中益气汤加减,腹胀严重者加山渣、神曲,减少甘草、黄芪用量。
肺气虚寒型:面色苍白,鼻涕量多,恶寒倦怠,很容易出汗,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玉屏风散为主方,根据症状轻重加减苍耳子、细辛、白芷、蝉蜕等药。
虚实夹杂型:过敏性鼻炎长久不愈之后,常会产生虚实夹杂的症状,以阴虚为本,风热为表症。
治法:知柏地黄汤、龙胆泻肝汤、桑菊饮、荆芥、白芷,根据临床症状而加减使用之,约需一个半月,即可获得明显效果。
儿童过敏性鼻炎如何预防1、寻找并避免接触变应原寻找孩子的致病变应原,并设法避免接触是最有效的方法。
2、少吃寒凉食物中医认为鼻炎患者属虚寒体质。
寒凉最易损伤肺脾阳气,加重虚寒症状。
低温食物可能造成呼吸道过敏反应加强,诱发过敏性鼻炎。
因此,应当尽量避免让孩子吃冰品、寒凉生冷的食物。
3、少吃油炸食物及有农药的蔬菜水果农药及劣质油在人体的氧化代谢过程中易产生过氧化物及自由基,影响免疫系统平衡,加强过敏反应。
4、少吃能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食物如牛奶和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无鳞鱼、海蟹、虾、海贝等海产类食物;蛤蟆类、鱿鱼等蛋白质含量高且不易消化的食物;蘑菇等真菌类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遗传和体质:根据统计双亲均患有过敏性疾病时罹患率高达75%,而只有单亲有时罹患率亦可高达50%,因此遗传因素占有相当
重要的因素。
材料:辛夷4公克、粉光参4公克、黄耆6公克、白术6公克、防风6公克、川贝母6公克、生姜4公克、水1000西西。
作法:材料入锅中加1000西西水煎煮,水滚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当茶饮,早、中、晚温服。
服用天数:每日1剂,7日为1疗程。
适用:过敏性鼻炎、鼻涕倒流、过敏性咳嗽、容易感冒流虚汗。
(1)一般过敏性鼻炎体质于缓解期皆可饮用。
常用方药:
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香白芷10克;
姜半夏10克,黄芩10克,乌梅10克;
葱白20支,生甘草10克。
一帖药煎两汁,混合后分两天服。
每天服3-4次,每次4-5汤匙,发作期可连服一周;作为预防,易发季节可连服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