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中医怎么辩证治疗

合集下载

肾虚腰痛辨证施治

肾虚腰痛辨证施治

肾虚腰痛辨证施治腰痛是指由外感、内伤或外伤等致病因素,导致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精血濡养,使腰之一侧或两侧出现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腰为肾之府,乃肾之精气所溉之域,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此,且任、督、冲、带等诸经脉络脉亦布其间,故无论内伤、外感或外伤等,伤及于肾或痹阻肾之经络,均可发生腰痛。

腰痛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腰痛缓解后应重视康复治疗,以促进疾病痊愈。

由于肾虚为腰痛之本,故适量长服补肾壮腰中成药,如滋阴补肾丸、六味地黄丸等以巩固疗效。

肾虚腰痛亦可用猪腰子1只,加青盐少许,冬虫夏草适量,煮烂喝汤吃腰子。

风湿、血瘀腰痛者亦可饮乌梢蛇酒等药酒。

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可坚持从事多种有益于腰部活动的体育锻炼。

1病因1.1 感受外邪风、寒、湿、热是外感腰痛的致病因素。

但因湿性重浊、粘滞,最易痹着腰部,所以外感总离不开湿邪为患。

或劳力汗出,湿衣裹身,或久卧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或当风受寒,或夏月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蕴久化热转成湿热,诸邪留于腰府经络,均可阻滞经络气血,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腰痛。

1.2 劳累外伤劳累过度,跌仆损伤,腰部用力不当,损伤腰肌、脊柱,均可使腰府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发为腰痛。

如《金匮翼•腰痛》言:“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为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

1.3 肾亏体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或气郁化火,耗伤真阴,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腰府筋脉而发生腰痛。

如《景岳全书•腰痛》言:“腰痛之虚证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而或以年衰,或以劳苦,或以酒色所伤,或七情忧郁所致者,则悉属真阴虚证”。

此外,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及外伤、劳累等,均可在肾虚的基础上诱发或加重本病。

2病机2.1 发病外感腰痛和跌仆挫伤腰痛发病较急,内伤腰痛发病缓慢。

2.2 病位本病病位在肾及腰部经络。

大抵外感多在经络,内伤以肾为主,但涉及脾、肝等脏。

肝肾亏虚的中医治则

肝肾亏虚的中医治则

肝肾亏虚的中医治则
肝肾亏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失眠、须发早白等症状。

中医治疗肝肾亏虚的原则主要包括补肾填精、滋阴养血、平肝潜阳等。

1. 补肾填精: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精亏虚会导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等症状。

因此,补肾填精是治疗肝肾亏虚的重要原则之一。

2. 滋阴养血:肝肾亏虚常常伴有阴血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滋阴养血。

滋阴养血的中药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白芍等,可以滋养肝肾之阴,补充人体的阴血。

3. 平肝潜阳:肝肾亏虚还可能出现肝阳上亢的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等。

因此,平肝潜阳也是治疗肝肾亏虚的重要原则之一。

平肝潜阳的中药有天麻、钩藤、石决明等,可以平肝熄风,潜阳降火。

4. 调理脾肾:脾肾两脏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肝肾亏虚的同时,也需要调理脾肾。

健脾补肾的中药有党参、白术、山药、菟丝子等,可以增强脾肾功能,促进气血生化。

5. 养心安神:肝肾亏虚还可能影响心神,导致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

因此,养心安神也是治疗肝肾亏虚的重要原则之一。

养心
安神的中药有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可以安神定志,促进睡眠。

总之,中医治疗肝肾亏虚需要根据具体病情,综合运用补肾填精、滋阴养血、平肝潜阳、调理脾肾、养心安神等治则,以达到滋补肝肾、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目的。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辨证论治话“肾虚”

辨证论治话“肾虚”

辨证论治话“肾虚”作者:赵进喜来源:《祝您健康》2012年第09期【专家简介】赵进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

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著有《古方妙用》、《糖尿病防治与调养》、《肾炎病防治与调养》、《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诊治》、《疼痛性疾病现代中医治疗学》、《四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等著作。

“肾虚”普遍存在中医所说的“肾虚”是很复杂的。

肾作为人体五脏之一,又是先天之本,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居于特殊重要的位置。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少年,“肾虚”都是普遍存在的。

中医的“肾”实际上不能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肾”,中医的“肾”涉及的功能范围非常广,与西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都有关系。

所以,在中医那儿看病,哮喘可能是“肾虚”,不孕不育也可以是“肾虚”……但在普通百姓的概念中,中医的“肾”似乎和生殖系统关系最密,这也是正确的,因为在中医看来,人的生长发育与中医的“肾”有关,男性的阳痿、不育症,女性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不孕症等,都有可能是“肾虚”引起的。

而男女性肾虚在症状上很多是一样的。

比如说:都可以表现为头晕、耳鸣,甚至耳聋,因为中医证明“肾开窍于耳”;都可以表现为脑萎缩、老年痴呆,因为中医讲“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之海”;都可以脱发或头发早白,因为中医讲“肾藏精,精生血,发为血之余”;都可以表现为一活动就气短,呼吸吃力,呼吸表浅,因为中医讲“肾主纳气”……这是男女共有的肾虚症状。

更细地分肾虚,又可以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不足”等,不同的肾虚类型,又分别有不同的症状。

肾阴虚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嗓子干。

如果是男性,会有梦遗,舌头偏红,或者平时心烦,睡眠不太好,小便偏黄,身体偏瘦;如果是女性,会有月经色红,量多,月经提前,性欲亢奋。

中医辨证肾虚

中医辨证肾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辨证肾虚
导语:肾虚这涉及到中医的一个术语,也涉及到临床的证型,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

肾虚.....这涉及到中医的一个术语,也涉及到临床的证型,肾虚主要是四方面,一个是肾阴虚,一个是肾阳虚,一个是肾经亏虚,一个是肾气虚。

传统医学所讲的“肾虚”概念中的“肾”,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肾脏,而且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

“肾虚”也就是一宽泛的概念,他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

肾虚的症状很多,概括如下:
1、在脑力方面表现为:
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2、在情志方面表现为:
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3、在意志方面表现为:
缺乏自信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

4、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
性功能降低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痿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

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肾病诊断标准汇总

中医肾病诊断标准汇总

水肿---------------2页1、风水相搏证2、水湿浸渍证3、湿热内蕴证4、脾虚湿困证5、阳虚水泛证尿浊(乳糜尿)-4页1、湿热下注证2、脾虚气陷证3、肾阴亏虚证4、肾阳亏虚证癃闭---------------5页1、湿热下注证2、肝郁气滞证3、瘀浊阻塞证4、肾气亏虚证阳痿--------------6页1、命门火衰证2、心脾两虚证3、湿热下注证遗精--------------7页1、阴虚火旺证2、湿热下注证3、心脾两虚证4、肾虚不固证热淋--------------8页1、湿热下注证2、阴虚湿热证3、脾肾两虚证石淋--------------9页1、下焦湿热证2、下焦瘀滞证3、肾气亏虚证4、肾阴亏虚证腰痛--------------10页1、寒湿证2、湿热证3、瘀血证4、肾虚证血尿--------------11页1、下焦热盛证2、肾虚火旺证3、脾不统血证4、肾气不固证多尿--------------12页1、燥热伤津证2、气阴两虚证3、阴阳两虚证4、阴虚阳浮证肾阳虚证--------13页肾阴虚证急性肾小球肾炎----------------14 急进性肾炎----------------------15 慢性肾小球肾炎----------------16 病综合征-------------------------19 IgA 肾病-------------------------2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22 急性肾功能衰竭----------------23 慢性肾功能衰竭---------------25 肾性骨病-------------------------27 糖尿病肾病----------------------28 尿酸性肾病----------------------29 高血压肾损害-------------------------31 过敏性紫癜肾炎----------------------32 多囊肾----------------------------------34 狼疮性肾炎----------------------------36 肾淀粉样变性-------------------------38 逆流性肾病----------------------------39 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40 药物性肾损害-------------------------41 急性肾盂肾炎-------------------------42 慢性肾盂肾炎-------------------------43 急性膀胱炎----------------------------44水肿一、诊断标准(一)诊断依据1、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全身;2、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者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3、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齿衄鼻衄,甚者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4、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史;5、应作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血沉,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体液免疫,以及心电图,心功能测定,B超等实验检查,以助明确诊断。

老中医: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

老中医: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

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导读:所选病案为肾病综合征病情反复,症见全身浮肿,按之凹陷,四肢冷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证属脾肾阳虚,水气不化。

祛湿剂中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阳虚水泛证,可以说是非常对证。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推送选取叶橘泉先生“经方实验三辨录”的真武汤详辨与验案一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宝贵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组成】茯苓 6~15g,芍药 5~12g,生姜 6~12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6~12g,白术 6-12g,水煎服。

一、辨证体弱畏寒,萎靡体倦,眩晕身颤,行走不稳,心悸浮肿,腹痛河下(不伴有里急后重),小便不利。

舌胖大,质淡,或边有齿痕。

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多见于中高年者)。

二、辨病1.病毒性心肌炎。

2.风湿性心脏病。

3.肺源性心脏病。

4.高血压病。

5.支气管哮喘。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泌尿系结石。

8.肾病综合征9.肝硬化腹水。

10.妇女盆腔炎。

11.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

12.梅尼埃病。

13.慢性肠炎。

三、辨体质体质虚弱,新陈代谢较为低下。

【慎用或禁忌】阴虚阳亢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临床加减应用】1.病毒性心肌炎:加蚤休、玉竹、佛甲草。

2.风湿性心脏病:加老茶树根、葶苈子、楤木根皮。

3.肺源性心脏病:加棉花根、菠菜籽。

4.高血压病:加杜仲叶、桑寄生、丹参。

5.支气管哮喘:加鼠李根皮、矮地茶、白芥子。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加鹿茸、仙茅、仙灵脾。

7.泌尿系结石:加连钱草、杜仲叶、鸡内金末。

8.肾病综合征:加白茅根、三白草、杜仲叶。

9.肝硬化腹水:加东北红参、车前子、地胆草。

10.妇女盆腔炎:加益母草、苦参、土茯苓。

11.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加肉桂、高丽参、扁豆。

12梅尼埃病:加红景天、泽泻。

13.慢性肠炎:加东北红参、肉桂、诃子。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1.肾病综合征田某,男性,17岁,学生。

中医辩证基础知识

中医辩证基础知识

中医辨证基础知识一、辨阴阳虚损证候1。

阳虚证表现:虚寒之象(+气虚)2.阴虚证表现:虚热之象(+血虚)二、气病证治1.气虚证【临床表现】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加重,头晕目眩,自汗,脉虚,舌淡嫩以疲乏、气短、脉虚、动则加重为辨证要点. 治法:补虚益气2。

气陷证【临床表现】气虚+内脏下垂,以自觉气坠,或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见腹部坠胀,或见脱肛、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舌淡、脉弱等,为气虚的指征。

体瘦而弱,气短、气坠、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

治法:益气升提3.气不固证表现:气虚+或自汗不止;或遗尿;或大便失禁;或崩漏、滑胎;或遗精等。

4。

气脱证【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神情淡漠或昏愦无知,大汗不止,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

病势危重,以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等为辨证的基本点。

5。

气滞证【临床表现】胀痛、窜痛、攻痛,时轻时重;按之无形,随情绪而变化,脉弦。

以胸胁、脘腹等处或损伤部位的胀闷、胀痛、窜痛.治法:理气行滞6。

气逆证(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阳上亢,肝气上逆。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喘促;呃逆,呕吐,嗳气,呕血;头痛,眩晕,甚至昏厥、咯血。

以咳喘或呕吐呃逆等为突出表现。

治法:理气降逆二、血病证治1.血虚证【临床表现】面白淡白或萎黄,唇、爪、眼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手足发麻,四肢拘急不利,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疗:补血养血方药:四物汤2。

血脱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逆冷,舌色枯白,脉微或芤等.3。

血瘀证【临床表现】1.局部刺痛,痛处不移而拒按,常夜间加重;2.局部肿块,质硬,按之不移;3。

唇、甲紫暗,或皮下、舌上有瘀点瘀斑,或皮肤丝状红缕,青筋显露。

4。

出血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5。

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6。

舌质紫暗或有青紫色斑点7。

脉涩,或结代,或无脉。

治法:活血化瘀4。

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表现和治疗方法--脾肾阳虚

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表现和治疗方法--脾肾阳虚

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表现和治疗方法--脾肾阳虚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肾精不足证表现和治疗方法+脾肾阳虚肾阴虚证表现和治疗方法【基本概念】由于禀赋不足;或久病及肾,或温热病后期伤阴;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房室不节,思虑过度,耗伤肾阴,导致相关组织器官失养和虚火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头晕目玄,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红颧赤,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闭经,或崩漏。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为人身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器官,并制约阳亢之功。

肾阴不足,骨、脑、耳窍失养,故腰膝酸软而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肾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水火失济,故失眠多梦;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内生,形体失养,故形体消瘦;阴虚生内热,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红颧赤;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咽燥;阴液不足,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结;阴虚内热,故小便短赤;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扰动精室,故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以血为用,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故经少闭经;阴虚火旺,迫血妄行,则见崩漏。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证。

【治疗方法】滋补肾阴。

【常用方剂及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成药剂量]①小蜜丸:120g/瓶,9g/次;②大蜜丸:9g/ 次,2次/日,温开水送服。

2杞菊地黄丸[药物组成]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成药剂量]①小蜜丸:120g/瓶,9g/次;大蜜丸1丸/次,2次/日。

②口服液:10ml/支,10支/盒。

1支/次,2 次/日。

3知柏地黄丸[药物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成药剂量]①小蜜丸:120g/瓶,9g/次;②水蜜丸:6g/次;③大蜜丸:9g/次。

均2次/日,空腹淡盐温开水送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虚中医怎么辩证治疗
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做不同的诊治。

肾虚多为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而应慢慢调理,治疗的关键在于通经活络,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才能真正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

博粹堂老中医辩证分为:肾阴虚
1、阴虚火旺
病机概要:劳倦过度,耗伤肾阴,或热病之后,阴津耗伤,阴虚生内热,水亏则火浮。

主要脉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虚烦不寐,阳兴梦遗,口干咽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降火。

处方举例:知柏地黄汤。

2、肾阴亏虚
病机概要:房事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之后,真阴耗伤。

主要脉证:形体虚弱,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腰酸腿软,咽干口噪,舌红少苔,脉细。

治疗原则:滋养肾阴。

处方举例:六味地黄汤。

肾阳虚
1、肾不纳气
病机概要:劳伤肾气,或久病气虚,气不归元,肾失摄纳。

主要脉证:短气喘逆,动则益甚,形瘦神疲,严重者喘息加剧,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无大根。

治疗原则:补肾纳气。

处方举例:人参胡桃汤、参疥散。

2、肾气不固
病机概要:劳损过度,久病失养,以致肾气亏损,失其封藏固摄之职。

主要脉证:面色惨白,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甚则小便失禁,或夜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原则:补肾固摄。

处方举例:水陆二仙丹、五子衍宗丸。

3、肾虚水泛
病机概要:禀赋素虚,久病失养,肾阳亏损,不能温化水液,水邪泛滥而上逆,或外溢肌肤。

主要脉证: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小便短少,或咳逆上气,痰多而稀,动则喘甚,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弦。

治疗原则:温阳利水。

处方举例:真武汤、实脾饮。

4、肾阳不振
病机概要:禀赋薄弱,久病不愈,或劳累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

主要脉证:面色淡白或黧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冷痛,精神萎靡,男子阳
痿不育,女子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
处方举例:金匮肾气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