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第一篇: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安居育才中学初2013级9班:曾利梅一、班会课召开的目的:1.使学生加强对校规班纪和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纪律及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二、活动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三、召开班会活动的形式:情景剧、快板、抢答、讨论、观看视频、讲故事等。
四、活动准备:(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1)落实: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提前安排好情景剧、快板的排练。
五、活动过程:班会前播放《少年犯主题曲》,营造班会气氛。
(一)班会主题导入(5分钟)情景剧--《看看他们俩》场景一:周日返校教室里疲倦归来场景二:周六晚上寝室里胜利大逃亡场景三:周日中午网吧里恋恋不舍主持人:请同学们判断这两位同学是合格的中学生吗?从而导入班会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二)根据情景剧内容学生活动(5分钟)1.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⑦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⑨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⑩不迟到、早退、旷课;2.如果让你去帮助这两位同学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然后自由发言!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尊规守纪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请同学们做好下面的抢答准备。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发生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现象时常发生,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法治观念;2.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法规,避免不良行为;3.提升学生对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的识别和辨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内容1. 法律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对社会、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明确法律对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 法律意识的培养•介绍学校及社会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不同法规的内容和适用范围;•鼓励学生遇事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私自解决问题。
3.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分类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区别,让学生明确不良行为可能演变成违法犯罪的危害;•通过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识别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
四、活动安排•日期:XX月XX日•时间:XX:XX-XX:XX•地点:XX教室•参与对象:全体学生五、预期效果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预期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法制观念,引导他们远离不良行为,杜绝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为校园营造更加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以上方案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有益之人。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特殊场合一:农村学校法制教育1.内容增加:需要增加农村法律法规的介绍,结合农村特殊情况,强调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2.活动安排变动:考虑到交通不便等问题,可以提前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参与活动。
特殊场合二:城市社区法治宣传1.内容增加:需增加关于城市社区安全、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城市生活的法规意识。
2.活动形式变动:考虑到社区环境的复杂性,可以安排社区治安部门人员参与活动,提供现场安全保障。
《杜绝不良行为 远离违法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引言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为《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希望能够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法律意识,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b. 掌握一些常见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案例;c. 学会正确应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b. 运用多媒体和图片等辅助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b.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c. 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学会正确应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四、学情分析本次班会的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案例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危害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
学生的思维活跃,愿意参与讨论和互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a. 利用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b. 提出问题:你们身边是否有人曾经或正在从事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教师展示幻灯片或视频,呈现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曾经在生活中目睹过或听说过一些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案例呢?请你们思考一下,身边是否有人曾经或正在从事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 讲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a. 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常见的案例。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如何预防和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2. 如何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3. 采用情境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
2. 常见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
3. 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4. 如何预防和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5. 学生应如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不良行为的概念及其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讨如何预防和杜绝不良行为。
5. 法律法规教育: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6.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体验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7.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8.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实践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为表现。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2、讨论明确:未成年人违法也判刑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三、联系生活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四,学法用法1,小品表演:情景一: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情景二:王丽在过往行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坏人的抢劫,找同学玩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王丽想到去商场买些东西,可就在买好东西离开商场准备回家时,被几位店员拦住了,说她偷了商场的东西,要搜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假如你是王丽,碰到了类似的遭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讨论)2,做一做:1.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

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6篇)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学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引言: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
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
同学们都有十六七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它们有什么区别?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打架,携带自制刀具,偷窃,赌博,吸毒,旷课、夜不归宿,上营业性歌舞厅、网吧,吸烟、酗酒,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这些行为衍生下去就导致严重不良行为进而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夜不归宿往往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一、背景近年来,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制意识,本校决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目的1.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2.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3.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方案内容1.定期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包括法律常识宣讲、案例分析等;2.邀请法律专家或警方人员参与,讲解法律法规,答疑解惑;3.制作宣传海报、宣传手册等材料,提醒学生远离不良行为;4.组织学生参加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教育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实施步骤1.确定开展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的时间和地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2.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活动,提前准备好宣传材料和教育内容;3.在班会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4.对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五、预期效果1.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2.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有所减少;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未来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希望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让他们远离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
特殊应用场合1. 学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条款:•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法律法规宣讲,包括相关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法律规定;•邀请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分享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教育经验。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问题1: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对主流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导致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解决方法: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差异,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
•问题2:少数民族学生中可能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影响教育效果。
解决方法:派遣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协助翻译或提供现场翻译设备。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下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使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2. 常见不良行为及其危害3. 法律法规的重要性4. 学生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5. 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观看教育视频:播放相关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4. 小组互动法:开展小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2. 学习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让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讨论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的原因。
3. 分析典型案例: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不良行为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4. 强调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师讲解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5. 学习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抵制不良行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6. 分享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与技巧。
9.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在抵制不良行为、遵守法律法规方面的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跟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安居育才中学初2013级9班:曾利梅
一、班会课召开的目的:
1.使学生加强对校规班纪和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纪律及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中学生。
二、活动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三、召开班会活动的形式:情景剧、快板、抢答、讨论、观看视频、讲故事等。
四、活动准备:
(1)制定计划:为使这次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有据可依,要对整个活动过程做具体而细致的安排。
(1)落实: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提前安排好情景剧、快板的排练。
五、活动过程:
班会前播放《少年犯主题曲》,营造班会气氛。
(一)班会主题导入(5分钟)
情景剧--《看看他们俩》
场景一:周日返校教室里疲倦归来
场景二:周六晚上寝室里胜利大逃亡
场景三:周日中午网吧里恋恋不舍
主持人:请同学们判断这两位同学是合格的中学生吗?从而导入班会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争做合格中学生
(二)根据情景剧内容学生活动(5分钟)
1.你认为这两位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
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
②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自己的事自己做;
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
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
⑤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
⑦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
⑨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
⑩不迟到、早退、旷课;
2.如果让你去帮助这两位同学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讨论,然后自由发言!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尊规守纪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那么,请同学们做好下面的抢答准备。
(三)抢答题:下列现象是对还是错(5分钟)
(1)要考试了,我的钢笔不见了,小龙不在,我拿他的用一下;
(2) 不入二厅是指不入游戏厅和舞厅;
(3)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
(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没有人看见;
(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7)上课太累人了,我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再说;
(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立即给你道歉了,你说没关系;
(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0)晚上休息时间到了,我睡不着,干脆出去散散步回来再睡;
(11)前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赶紧绕道而行吧,免得给他打招呼;
(12)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动和场所;
(13)这些作业我不会做,不如拿同桌的来抄抄吧;
(14)排队时可以大声喧哗、勾肩搭背,只要不被老师看见就行了。
主持人:根据实际情况作点评并过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错往往酿成大祸。
(四)向学生介绍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主持人:结合情景剧两位同学的表现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让学生明确这两位同学的行为从轻里说是违反班规校纪,如果不加以重视,杜绝,就已造成了违法犯罪。
过度:天堂与地狱往往只一步之遥。
(五)观看法制视频:《一失足成千古恨》
讲法制故事:
《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我两个孩子,现在我走了,孝敬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你。
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一句话:千万要学好,决不可做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可做。
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里,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追根寻源,就是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干些小偷小摸的事。
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地就想占大一点的便宜,在后来就想占更大的便宜。
见了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控制不住自己。
有时也很害怕,心里说别干了,别干了,可手伸出去了。
偷得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
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
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管教干部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讲道理,也尽了心。
好多像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重新做人了,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没改,
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得狠了,终有今日的结局。
主持人归纳:青少年犯罪的十大征兆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的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作弊,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留级也无所谓;
(2)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像、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
(4)心理方面有变化,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心神不定,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帮助表示反感,甚至怀有敌意,恶语顶撞,有时给教育者出难题,看笑话;
(6)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和打击,效仿有劣迹或不法行为的人,把反社会的人格或行为当作是“勇敢”的表现;
(7)生活规律出现变化,睡懒觉,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甚至肮脏,或一反常态地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如爱撒谎,傲慢,野蛮,口吐秽言、动作粗野,或在家长、老师面前循规蹈矩,而背后却胡作非为;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拉帮结伙聚在一起赌博,或三五成群出入公共场所,惹是生非,遇事便大打出手,惟恐天下不乱;
(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主持人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过度:因此,切不可小觑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一定要养成好的行为规范,有请我们同学的快板劝书文。
(六)快板
《我们从小讲规范》
说千条,道万条,讲规范是第一条;
千件宝,万件宝,不如规范价更高;
规范是颗水晶石,遵守规范心灵美;
规范是盏红绿灯,人生道路它引导;
中学生们守规范,思想品德往上跳;
成年人们守规范,世界变得更美好;
规范从我来做起,小事体现新风貌;
我们从小讲规范,精心培育规范苗;
明日长成参天树,规范花香四季飘。
(七) 集体宣誓,结束班会。
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六、活动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