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第11章肾显像及功能测定
核医学各论部分题库(附答案)

核医学各论部分题库(附答案)1、肾动态显像测定GFR临床应用哪项是错误的( )A、可以了解分肾GFRB、可以对肾脏疾病的功能改变具有指导意义C、对各种肾脏疾病采用各种治疗方法的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有十分敏感的意义D、可以对肾小球肾炎和肾病进行鉴别E、可以指导透析开始的时间答案:D2、某一患者甲状腺显像示甲状腺显影不清,颌下腺、舌下腺、腮腺摄取较多的放射性,不可能的原因是( )A、服用避孕药B、甲状腺炎C、检查前服用含碘的药物和食物如海藻类D、服用甲状腺素片和抗甲状腺药物E、甲状腺功能亢进答案:E3、生理情况下,下列器官摄取FDG最少的是( )A、脑B、心肌C、肝脏D、肺E、肠道答案:D4、某女性患者,37岁,因咳嗽、胸痛行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示:右上肺结节、大脑左侧颞叶及右肾上腺18F-FDG异常浓聚,则该患者首先考虑( )A、右上肺结核B、右上肺炎性病变C、右上肺癌,并脑及肾上腺转移D、右上肺转移瘤E、右上肺炎性假瘤答案:C5、对肾静态显像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IVP肾脏不显影的患者,肾静态显像仍然可以显影B、常用显像剂是99mTc-DMSAC、受检者正常进食,在检查前30min饮水2000~3000ml并排空膀胱D、视野范围应包括全腹部及盆腔E、静脉注射显像剂1~2h后进行显像答案:C6、131I治疗甲亢前患者心率较快,情绪紧张,如对症处理应给予A、糖皮质激素B、抗甲状腺药物C、β受体阻滞剂D、抗菌素E、碘剂答案:C7、影响和确定甲亢131I治疗剂量的因素,错误的是A、个体敏感性B、甲状腺的大小和重量C、甲状腺激素水平D、甲状腺最高摄131I率和有效半衰期E、甲亢症状的严重程度答案:C8、患者女性,56岁。
2年前因左股骨颈骨折,行三刃钉固定术,后痊愈出院。
近1个月来,患者走路或活动较多时感左髓部疼痛;遂就诊。
为明确诊断最好的检查手段是( )A、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B、CT检查C、放射性核素局部骨断层显像D、局部骨三时相显像E、X射线平片检查答案:D9、儿童的皮肤毛细血管瘤,应该A、成年后治疗B、10岁后治疗C、积极早期治疗D、可不治疗E、5岁后治疗答案:C10、131I治疗甲亢的原理,下列哪项错误?A、131I衰变时主要发射β—粒子B、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更多C、甲状腺具有高度选择性摄取131I的功能D、131I在患者甲状腺内的有效半减期约3-5天E、131I在甲亢患者甲状腺内的停留时间较短答案:E11、以下不属于放射性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方法的是A、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B、放射反义基因治疗C、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D、基因转染介导的核素靶向治疗E、放射免疫治疗答案:A12、甲状腺摄碘功能测定利用的是( )A、γ射线B、β射线C、α射线D、γ射线和β射线E、以上都是答案:A13、用下列哪种显像剂可以得到肾小球滤过率(GFR)( )A、131I-OIHB、99mTc-DTPAC、99mTc-MAG3D、99mTc-ECE、99mTc-DMSA答案:B14、患者62岁,2天突发心前区痛伴胸闷,201Tl负荷显像示下壁部位放射性缺损,延迟显像放射性分布见明显填充,此时患者的诊断最可能为( )A、肥厚性心肌病B、心肌炎C、急性心肌梗死D、心肌缺血E、扩张性心肌病答案:D15、既能进行心肌显像又能进行甲状腺癌阳性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是( )A、99mTc 锝B、125I碘C、201Tl铊D、131I碘E、67Ga镓答案:C16、下列哪项不适合90Sr敷贴治疗A、皮肤瘢痕疙瘩B、局限的慢性湿疹C、儿童皮肤毛细血管瘤D、局限的神经型皮炎E、局限的过敏性皮炎答案:E17、女性,持续性高血压,舒张压高于120mmHg,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判断高血压与肾动脉关系,可行的检查是( )A、卡托普利介入肾图检查B、肾静态检查C、利尿介入肾图检查D、肾动态显像E、以上都可以答案:A18、以下核素不属于a粒子发射体的是A、211AtB、225AcC、223RaD、212BiE、32p答案:E19、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应选用的检查为A、肝实质显像B、肝血池显像C、胃食管反流显像D、肝胆动态显像E、十二指肠反流显像20、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甲状腺功能被抑制时抑制率( )A、>20%B、>40%C、>50%D、<50%E、<30%答案:C21、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诊断标准是释放率以多少为明显障碍( )A、释放率>50%B、释放率<40%C、释放率>20%D、释放率>40%E、释放率<50%答案:A22、淋巴显像时显像剂的注入方式是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静脉注射D、口服E、动脉注射答案:B23、临床上用于急性骨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MRIB、SPECT骨断层显像C、三时相骨显像D、CTE、全身骨显像答案:C2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粒子和俄歇电子都是高LET射线B、LET的高低取决于粒子所载能量的高低和粒子在组织内射程的长短C、低LET的射线电离能力弱,杀伤病变细胞的作用较弱D、β粒子是中等LET射线E、高LET的射线电离能力强,能有效杀伤病变细胞25、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时,患者体内接受辐射剂量最高的部位是( )A、膀胱B、肋骨C、骨髓D、甲状腺E、脊柱答案:A26、有关SPECT脑血流显像诊断TIA,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灵敏的检出TIA缺血病灶B、影像常表现为相应部位的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可单个或多个C、发病后尽早检查可提高诊断阳性率D、发病后2周检查阳性率最高E、为提高诊断灵敏度,可使用介入试验答案:D27、甲状腺细胞摄取碘通过( )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出胞作用D、入胞作用E、单纯扩散答案:A28、心血池功能显像时,出现“心室壁的反向运动”最常见的是( )A、急性心肌炎B、陈旧性心肌梗塞C、心绞痛D、心肌缺血E、梗阻性心肌病答案:B29、急性蜂窝织炎三时相骨显像的影像特点是( )A、血流相、血池相正常,延迟相放射性明显增加B、血流相、血池相弥漫性放射性增加,且逐渐减低,延迟骨摄取减低C、血流相、血池相局部放射性增加,且消失缓慢,延迟相正常D、血流相放射性明显增加,血池相及延迟相呈放射性降低E、血流相、血池相及延迟相放射性均明显增加30、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胆汁反流指数(EGRI)多少为III度反流( )A、<5%B、5%~10%C、>10%D、>20%E、>30%答案:C31、下列肿瘤中哪种不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A、甲状腺乳头状癌B、甲状腺滤泡状癌C、甲状腺未分化癌D、甲状腺髓祥癌E、以上均不是答案:D32、有关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检查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间接法在肾动态显像后进行无需再用显像剂B、通过测量排尿后膀胱区的残留放射性量,可计算膀胱残余尿量C、通过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放射性变化来判断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存在及反流的程度D、为避免逆行感染的发生,婴幼儿适宜用间接法检查E、检查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答案:D33、对第1次服131I治疗未愈的Graves甲亢者,给予第2次服131I治疗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第1次服131I后的A、12个月B、9个月C、6个月D、3个月E、24个月答案:C34、静脉注射肝脾胶体显像剂后,放射性分布( )A、肝脏60%、脾脏30%、骨髓10%B、肝脏95%、脾脏3%、骨髓1%C、肝脏70%、脾脏20%、骨髓10%D、肝脏50%、脾脏30%、骨髓20%E、肝脏85%、脾脏10%、骨髓5%答案:E35、垂体功能低下是做哪一项检查的指证( )A、甲状腺摄131I率试验B、T3抑制试验C、过氯酸盐释放试验D、TRH兴奋试验E、以上都不是答案:D36、为了提高检出小肠出血的灵敏度,可在胃肠道出血显像前使用什么药物( )A、吗叮啉B、胰高血糖素C、西沙比利D、胰岛素E、红霉素答案:B37、要研究大脑功能与代谢的关系,应当选用下列何项最佳组合( )A、99mTc标记的葡萄糖,PET显像B、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糖,PET显像C、99mTc标记的葡萄糖,双探头SPECT显像D、3H标记的葡萄糖,PET显像E、18F标记的葡萄糖,SPECT显像答案:B38、初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未用过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前),其甲状腺摄131I 率的典型特征是( )A、在服131I 后第24小时的摄131I 率明显升高,峰时位于第24小时B、在服131I 后第24小时的摄131I 率低于正常范围C、在服131I 后第3~6小时的摄131I 率低于正常范围D、在服131I 后第24小时的摄131I 率高于正常范围且伴速度增快E、以上都不对答案:D39、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强DTC转移灶摄取131I能力的是A、提高患者TSH水平B、降低患者TSH水平C、给予患者口服锂制剂,以延长131I在DTC病灶内的滞留时间D、通过手术或治疗尽可能清除残余正常甲状腺组织E、减低患者体内碘池答案:B40、对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时,所测得的口服131I的释放率是以多少为异常( )A、大于10%B、大于2%C、大于8%D、大于20%E、大于5%答案:A41、出现排出不良型肾图,应选用哪项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A、肾动态显像B、肾动脉灌注显像C、肾静态显像D、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E、放射性核素膀胱显像答案:A42、以下不适合用于治疗的核素是A、99mTcB、32pC、89SrD、211AtE、131I答案:A43、骨显像中混合型影像少见于( )A、骨巨细胞瘤B、骨无菌性坏死C、关节感染D、骨囊肿E、急性骨髓炎答案:D44、心肌灌注显像时,病灶呈散在样或花斑型异常多见于( )A、早期心肌缺血B、预激综合症C、心室室壁瘤D、梗阻性心肌病E、心肌炎答案:E45、患者,男性,左侧腰部胀痛,B超提示左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实质内大小不等液性暗区,血Cr80μmol/L,以下首选的检查是( )A、肾静态显像B、肾动态显像C、FDG肾脏显像D、肾动脉造影E、MRI答案:B46、下列哪种情况不能采用131I治疗A、妊娠或哺乳期Graves病患者B、对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敏、疗效不佳或反复复发的Graves病患者C、Graves甲亢伴心房纤颤的患者D、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的Graves病患者E、Graves病伴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答案:A47、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肺癌压迫或浸润邻近肺血管,肺灌注图像上可出现相应放射性减低区,一般其范围比X线所示的要小B、肺癌压迫或浸润邻近肺血管,肺灌注图像上可出现相应放射性减低区,一般其范围比X线所示的要大C、肺癌患者化疗前肺灌注显像示病变区血流灌注较差,提示化疗难以达到预期疗效D、肺灌注显像可计算出似保留肺组肺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占全肺总计数的百分数,再乘以术前肺活量,可在术前较准确地定量预测术后残留肺功能E、肺癌患者预测术后残留肺功能FEV1.0大于0.8L者,提示可以耐受手术答案:A48、患者男性,70岁。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真题模拟及答案(3)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1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172道题1、下列哪项是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剂延迟显像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优点?()(单选题)A. 可用于AFP防性肝癌的定性、定位诊断B. 定性阳性率为50%~60%左右C. 肝门区肿瘤因受胆道系统影响而难以检出,容易漏诊D. 虽可检出2cm以下肝癌病灶,但检出率较低E. 局部胆汁淤滞造成的假阳性试题答案:A2、肝胆动态显像时为减少胆囊不显影引起假阳性,可以采用()。
(单选题)A. 哌替啶B. 解热镇痛药C. 地西泮D. 缓慢静脉注射(3分钟以上)SincalideE. 静脉注射呋塞米试题答案:D3、下列药物不是肝胆动态显像的显像剂的是()。
(单选题)A. 99m Tc-MebrofeninB. 99m Tc-IDASC. 99m Tc-EHIDAD. 99m Tc-PAAE. 99m Tc-MIBI试题答案:E4、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介入试验常用的介入因素除外()。
(单选题)A. CKKB. 脂餐试验C. 吗啡D. 苯巴比妥E. 地西泮试题答案:E5、肝胆延迟显像中发现病灶处放射性逐渐增高考虑为何种疾病?()(单选题)A. 转移性肝癌B. 肝血管瘤C. 原发性肝细胞癌D. 肝囊肿E. 肝硬化结节试题答案:C6、正常人肝胆动态显像胆囊一般在多长时间显影?()(单选题)A. 45分钟内B. 5分钟内C. 30分钟内D. 10分钟内E. 60分钟内试题答案:A7、下列哪种疾病99m Tc-RBC肝血池显像,呈过度填充?()(单选题)A. 肝细胞腺瘤B. 肝细胞性肝癌C.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D. 转移性肝癌E. 肝血管瘤试题答案:E8、诊断Barrett食管应该采用哪种核医学检查()。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A9、与99m Tc-IDA结构最为相似的生理物质是()。
(单选题)A. 胆红素B. 球蛋白C. 维生素B12D. 胆汁酸E. 葡萄糖醛酸试题答案:A10、99m Tc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描述不正确的是()。
核医学--肾上腺显像_甲旁

131I-MIBG显像-嗜铬细胞瘤
131I-MIBG显像-嗜铬细胞瘤
131I-MIBG显像-嗜铬细胞瘤
131I-MIBG显像 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 右肾上腺占位,考虑 嗜铬细胞瘤伴出血坏 死可能
131I-MIBG显像-异位嗜铬细胞瘤
131I-MIBG 肾上腺显象
131I-MIBG显像-嗜铬细胞瘤
髓质 嗜铬 细胞 分泌
肾上腺素 Epinepherine, E; Adrenaline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erine,NE;
Noradrenaline
它们均属于儿茶酚胺类(E:NE=4:1):
(Catecholamine)
肾上腺髓质显像
原理:
• 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 • 间位碘代卞胍类似去甲肾上腺素 •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间位碘代卞胍.
临床应用: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多为患侧显像 (85%)
5)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
两侧对称显像 (70%) 6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0.75 q.i.d p.o. 正常及增生的肾上腺抑 制 不显影
进展
• PET/CT • 11C-MTO肾上腺皮质显像剂
肾上腺髓质显像
肾上腺髓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显像
原理:
•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前身物
• 标记的胆固醇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 进入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显像
放射性药物:
• 131I(123I)-6-碘甲基-19-去甲基胆固醇 (NP-59)
• 131I(123I)-19-碘化胆固醇(NM-145) • 静脉注射NP-59---与低密度脂蛋白(LDL)
肾上腺显像
疾病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核医学课件 肾上腺肾功能检测

概述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来源
球状带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15%) mineralocorticoids : aldosterone
束状带 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78%) g1ucocorticoids: hydrocortisone cortisone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是盐皮质激素的主要代表,由肾上腺皮 质球状带分泌。它主要作用于肾小管,增加钠 离子的重吸收,同时增加钾离子和氢离子从尿 中排出体外,所以醛固酮是体内维持正常钾、 钠代谢的最重要的激素。醛固酮分泌过多,就 会引起体内过多的钠的潴留,使血容量增加, 血压升高,并出现低血钾;如果醛固酮分泌不 足,则钠的排泄增加,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 血钾就会上升。
ACTH兴奋试验:3h静脉推注法
正常:较基础值增加 1~2倍
•1、空腹静息时抽血:血浆皮质醇基础值 •2、静脉推注ACTH 0.25mg •3、注射后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 •180min取血测皮质醇 •异常: •1、肾上腺皮质增生:各时间点较基础值增加2倍以上; •2、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醇增加不明显; •3、肾上腺皮质腺癌:往往无反应;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基础值低,反应又不明显,肾上
肾
上
下丘脑
腺
应激
皮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质
激 素
垂体前叶
一
的
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
泌
调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 GC↑
节
第一节 皮质醇(F) 一、概述
核医学-泌尿生殖系统

进行肾动态显像时,待大部分显像剂排至膀胱,肾和输尿管内放射性已很低时,令受试者用力憋尿,在此过程中用γ照相机动态采集;分析双肾、输尿管系列影像和时间放射性曲线,以了解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及反流程度。
2、结果分析
(1)轻度:输尿管下段有明显显像剂出现
(2)中度:输尿管上段有显像剂分布
⑤肾皮质结合型:99m锝-二巯基丁二酸钠 (99mTc-DMSA)、99m锝-葡庚糖酸盐 (99mTc-GH)
3、方法:
①临检前饮水300ml左右。
②坐位或仰卧位,γ相机或SPECT探头对向背部或移植肾区,视野包括双肾和膀胱。
③弹丸式静注显像剂,即刻动态采集。灌注相: 1帧/2s ×30帧;功能相: 1帧/30s ×30帧。
④注射前后测量针筒内放射性计数。
⑤采集完成后获得肾动态图像、 ROI处理获取肾图曲线及参数。
4、正常影像
血流相:腹主动脉显影后2s,双肾血管床开始显影,8秒显影清晰,此后逐渐淡退.
功能相:静脉注射显像剂2~4min时双肾影最浓,放射性分布均匀,肾影清晰、形态完整、大小对称; 此后皮质影渐淡,髓质影渐浓,膀胱影像逐渐明显,至20min肾影基本消退。
尿漏和尿路梗阻
监测移植肾术后出现的排异反应和并发症,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首选方法
优点:方法简便,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对病员无痛苦, 并可进行定量分析,
(6) 肾外伤
肾外包膜或输尿管破裂,尿液出现在泌尿系统之外,形成尿漏。
(7) 其他
了解肾脏的位置、外形等
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
5、异常影像类型
(1)肾脏不显影:肾功能或血流量近于丧失。
(2)肾影出现或消退均延迟:肾功能或血流灌注明显受损。
肾脏ECT解读

肾脏ECT解读-北大医院核医学科第一节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一、肾动态显像(一)原理与方法1.原理肾动态显像(Renal dynamic imaging)包括反映肾血流的肾动脉灌注显像(renal artery perfusion imaging)和反映肾功能、上尿路引流的肾动态显像(renal dynamic imaging)。
静脉注射能为肾实质摄取且迅速随尿流排出的显像剂(imaging agent),用γ照相机快速动态采集(dynamic acquisition)双肾的放射性影像,可以依次观察到肾动脉灌注影像(renal artery perfusion image)和肾实质影像,之后显像剂随尿液流经肾盏、肾盂和输尿管而到达膀胱,这些部位依序显影。
2.方法(1)受试者饮食如常,显像前30 min饮水300 ml,排尿后取坐位,背靠γ照相机探头采集肾后位影像,视野包括双肾和部分膀胱(图8-1)。
“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立即以每帧1~2 s的速度动态采集30~60 s,得到肾动脉灌注显像;紧接着以每帧1 min的速度采集20~30 min,得到肾动态显像。
图8-1 肾动态显像患者检查体位(2)常用的显像剂分为两类:①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内,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然后很快随尿排出。
常用的是99Tc m-DTPA(99Tc m-二乙三胺五乙酸),用量111~296 MBq (3~8 mCi),体积小于1 ml。
②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随血流经肾脏时,大部分被肾小管近端上皮细胞吸收,然后分泌到管腔,小部分由肾小球滤过,两者在小管腔内汇集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常用的有131I-OIH(131I-邻碘马尿酸盐),用量7.4~11.1 MBq(200~300 μCi),(99Tc m-巯基乙酰基体积小于1 ml;99Tc m–EC(99Tc m-双半胱氨酸)或99Tc m–MAG3三甘氨酸),用量111~296 MBq(3~8 mCi),体积小于1 ml。
最新影像核医学第11章PPT课件

99mTc-DTPA
显像剂 131I-OIH和123I-OIH
131I-OIH
➢经典的肾小管分泌型肾显像剂 ➢肾提取分数高达80%
➢ 80%被肾小管摄取及排泄,20%被肾小球滤过,注入30min时自尿中 排泄率达70%
➢在通过肾脏时几乎被完全清除,血浆清除率相当于肾有效血浆流量 ➢131I的γ射线物理性能差影响其应用
影像核医学第11章
泌尿系统核医学
• 概述 • 肾图检查 • 肾动态显像 • 肾静态显像 • 膀胱反流显像 • 阴囊显像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肾图检查
一、原理
• 静脉注射由肾小球滤过(glomerular filtration) 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secrection)而不被再吸收的放射性示踪剂
检查方法
➢常规检测 坐位或仰卧位,肾图仪 后腰部 探测记录 ➢移植肾检测 仰卧位,前位探测记录,右髂窝位置。 ➢静脉“弹丸”式注射示踪剂 ➢启动肾图仪,记录双肾曲线15~20min
正常肾图及指标
• 正常肾图
a段(示踪剂出现段):肾动脉血流灌注
b段(聚集段) c段(排泄段)
:与有效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 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有关;
显像剂 99mTc-DTPA
➢目前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 ➢血浆蛋白结合率<2%;肾脏提取分数(extraction
fraction)为20%,其余随血流流出肾脏 ➢聚集于肾脏的99mTc-DTPA 90%以上经肾小球滤过,不
被肾小管重吸收; ➢99mTc-DTPA的血浆清除率等于GFR,利用99mTc-DTPA
(5)低水平递减型
➢见于肾脏无功能、肾缺 如(本底放射性)
肾功能的核医学检查

2. 肾功能、分肾功能判断和评价 疗效(较生化法的BUN/Cr敏感): (1) 观察血尿、尿路感染、炎症以
及单侧肾功能受损情况。 (2) 鉴别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炎,前 者多为单侧病变,后者都是双 侧病变。
(3) 用于疗效评价简易而敏感。 (4) GFR/ERPF为肾滤过分数。比值升 高表示肾小管功能受损肾小球功能
肾图可表现为抛物线型、高水
平或低水平延长线型、低水平递降 型及小肾图型。
5. 肾移植监测 移植肾的肾图正常或基本正
常,是肾移植成功的有力证据。
移植术后,定期肾图检查还 有助于免疫治疗的疗效观察。
若发生急性排异反应 (肾小管坏
死),免疫复合物沉积并阻塞血管,灌
注减低,放射性摄取和排泄延迟,示 踪剂滞留肾实质, 肾图呈急剧上升型。 晚期,肾小动脉闭塞和间质纤维化, 肾图多为低水平延长线型。还有助于
肾 功 能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体液平衡
分泌激素
维持 内环境 稳定
放射性药物
肾小管分泌型(无滤过和重吸收不参与代谢): 131碘-邻碘马尿酸钠 ( 131I-OIH ) 99m锝-双半光氨酸 ( 99mTc-EC )
肾小球滤过型(无分泌和重吸收不参与代谢) : 99m锝-二乙三胺五醋酸 ( 99mTc-DTPA ) 肾皮质结合型: 99m锝-二巯基丁二酸钠 (99mTc-DMSA)
助良恶性鉴别诊断。
8. 游走肾和腹部肿块肾内外鉴别诊断。
9. 观察(如术后)是否有尿漏存在。 10. 碘过敏不能X线造影需了解肾功 能。 11. 协助诊断肾栓塞及观察溶栓疗效。 12. 各种肾病疗随访效观察或药物和
生理介入对肾功能的影响。
13. 膀胱输尿管尿液反流的判定。
五、临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方法 显像剂: 131I-OIH、 99Tcm-EC、99Tcm-
MAG3 3、正常肾图及分析指标
典型正常肾图包括三段: 示踪剂出现段(a段)、 聚集段(b段)及排泄段(c段)。
峰值
80
b
放 射 性 40 计 数 率
a
C ½<8min
c
峰时 <4.5min
正常肾图分析
时间
静脉注射示踪剂后10s左右出现陡然上升 的a段,反映肾血流灌注的情况;b段是继a 段之后的缓慢上升段,峰时多在4.5min 左 右,主要反映肾功能和肾血流量,代表肾小 管上皮细胞从血中摄取和分泌放射性药物 进入肾小管,或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 管;c段为达到峰值后的下降段,正常时呈 指数规律下降,下降的斜率反应排出速度 ,斜率主要与尿流量和尿路通畅程度有关 ,在尿路通畅情况下也反映肾功能。两侧 肾图的形态和高度基本相似。
健侧先显 后淡.
患侧先淡 后显.
卡托普利实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 素II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健侧不受影响)
三:总肾和分肾功能评定
GFR可以分析总肾功能和分肾功能,较其它肾功
能检查灵敏而稳定可靠。
男性,53岁,左腰部间隙性疼痛痛1年余。A,IVP左肾不显影;B,99mTc-DTPA 显像左肾皮质具有部分摄取与清除功能。
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下 ,无b段。在a段之后曲线 下降呈递减型曲线 易见于单侧肾脏无功能, 先天萎缩,肾缺如。
6)阶梯状下降型:a 、b两段正常或基 本正常,c段为阶梯 状下降。 多为尿路有炎症刺 激或其他原因引起 的输尿管痉挛导致 功能性梗阻。
7)单侧小肾图:较对侧 正常肾图明显缩小,但其 峰时、半排时间和肾图形 态正常。
五:小儿肾积水残留肾功能判断
小儿肾积水是小儿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原因以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多见,一般可由超声检查 明确诊断。是否进行肾盂成型术保留患肾,主要 取决于对患肾功能的判断。肾动态显像及分肾 GFR测定,非常有助于评价双肾的功能状中上极边缘显影 右:左肾内部见多处放射性稀疏,体积增大。
三、临床应用
一:急性肾动脉栓塞 无创性肾动脉灌注显是
本病的首选方法。 临床:肾区急性剧烈持
续性疼痛,常伴血尿 影像:患侧肾灌注不良
甚至缺损,全肾实质 影小而淡,或局部缺 如。
肾静态显像
二: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筛选 肾动脉狭窄-远端肾动脉压及血流量降低-刺激肾素生成-作 用于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I-在ACE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 II-肾小球微球小动脉收缩-灌注压及滤过压增高-自动调节 肾小球滤过率
瘢痕征:凹陷性缺损区
边缘征-显影肾皮质围绕肾盂积水的空白区, 延迟显像可见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填充
▲ 肾盏、肾盂无放射性增强,提示显像剂 滞留在肾实质内。 ●原尿生成减少。 ●弥漫性肾小管管腔内淤塞。 ●肾小管管腔内压力增高。
排出影像
肾盏、肾盂或输尿管显影 明显而扩大,消退缓慢
在泌尿系之外出现放射性影像
(四)异常类型及临床意义
不显影-肾主动脉栓塞/肾移植超急性排异
显影迟,肾影淡而小-肾主动脉干狭窄和肾萎缩等
肾血流灌注影像 局部放射性缺损或减低区-局部缺血或良性病变
已知占位病灶的灌注影像正常或有较早和较多的 放射性聚集 (恶性病变)
(四)异常类型及临床意义
肾实质影像
不显影
持续不退:弥漫性肾小管管腔内淤塞
B超:膀胱占位性病变,左肾严重积水,左侧输尿 管下段扩张。
膀胱镜:膀胱容量正常,膀胱左后壁可见约4×3 cm圆形肿瘤,遮住左输尿管开口。
CT(未增强):膀胱左后壁近膀胱三角区软组织 密度占位病灶,突向膀胱内约4×3cm大小。 左肾盂及左输尿管上段扩张,皮质受压变薄。
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
问题:
③肾内局限性放射性减低或缺损(<1cm难发现 )
多见于:肿瘤、囊肿、脓肿、肾梗塞、肾缺血(局部)
④肾内局限性放射性增高(肾小管腺瘤)
●肾柱(肾实质陷入肾窦的部分) ●热肾病(肾小管腺瘤) ●肾盂肾盏引流不畅。
可见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或 先天性小肾。
第三节 肾静态显像
案例:
患儿女,1岁,间断发热、生长发育停滞3个月。
现病史:
患儿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吃奶差、 面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排尿时有 哭闹,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表现。家长未予 重视,也未予任何治疗。20天前因仍间断发热、 吃奶不佳就诊于当地某医院,给予肌肉注射青霉 素病情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入院。
第十一章 肾显像及功能测定
肾脏解剖
肾皮质: 肾单位:每侧100W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囊
肾脏核素显像图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
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 内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 内压)
2.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结构基础。
辅助检查结果:
血常规:WBC 12.3×109/L,中性分叶粒细胞 0.87,淋巴细胞0.13,Hb 112g/L,血小板( PLT) 360×109/L。血清C-反应蛋白(CRP) 49mg/L。尿常规:蛋白(+),尿沉渣镜检:红 细胞O~2HP,WBC 60~80/HP。血培养:阴 性。清洁中段尿培养:大肠杆菌计数109/ml(2 次)。
六:移植肾的监测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急性 排异(AR)、慢性排异(CR)、尿漏、尿路梗阻及环孢霉 素A肾中毒等。对这些并发症早期、准确的诊断与及时治疗 有助于防止移植肾不可逆损伤。
肾动态显像已广泛用于监测移植肾并发症。正常移植肾血 流灌注影清楚,早期肾实质轮廓清晰、形态完整、放射性分 布均匀,清除相皮质影明显消退,膀胱放射性浓聚逐渐增强, 输尿管通常不显影。20 min时膀胱与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 (B/K)>1。
患儿发病以来精神欠佳,进食少,体重增长缓慢, 睡眠差,间断腹泻、腹胀,尿量少。
体格检查:
T 38.0℃,R 29次/分,P 112次/分,BP 98/60mmHg,体重6.0kg,身高68.5cm。 神清,精神萎靡。营养欠佳,生长发育差。双眼 睑无浮肿。心肺查体(一),腹平软, 未见肠型, 肝肋下2.5cm,质地中等,脾肋下未及。双肾 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一),尿道口无红肿。
正常移植肾99mTc-DTPA动态显像
急性肾小管坏死
24小时内发生 肾图表现:出现高水平延长线 显像表现:血流相>肾实质相
超急排异
肾图表现:水平延长线。 显像表现:只有血管影,无肾影。
第二节 肾 图
一、原理
静脉注射能快速通过肾脏并由肾小球滤过和/或 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 、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放射 性示踪剂后,用肾图仪的两个放射性探测器或γ照 相机在体外连续采集其滤过或摄取和排泄的全过 程,所记录下的两肾区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即为 肾图。通过曲线的升降变化可了解两侧肾脏的功 能状况和上尿路引流的通畅情况。
GFR:99Tcm-DTPA(肾小球虑过)。
(三)正常所见及参考值
2秒
2~4 分钟
4分钟
腹主动脉 上段显影
肾内小动脉和毛细 血管床的血流灌注
肾灌注显影
显像剂被滤过或摄 取在肾实质尚未被 冲刷至收集系统
肾实质显影
放射性向肾 盏、肾盂集中
集合系显影
膀胱
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注射显像剂111~185 MBq(3~5 mCi)1~ 2 h后,用γ照相机或SPECT探头从后腰部对位于 双肾区行静态采集,以了解双肾位置、形态、大 小和放射性分布等情况。
三、异常类型和临床意义
①肾脏数目、位置及形态异常
②一侧肾放射性低于对侧,提示放射性降低侧肾 脏功能减退:多见于肾结核,单侧肾动脉狭窄、 肿瘤等。
1、该患者膀胱占位性病变阻塞左输尿管开口,引起 左肾积水,肾动态显像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什么 信息?
2、该患者左侧尿路梗阻后,为什么没有做静脉肾盂 造影?
明确左肾功能情况(包括血流灌注、GFR以及排泄 情况),有无输尿管扩张、肾盂肾盏积水等 碘过敏
问题:
3、如果要考虑作左肾切除,手术前99Tcm-DTPA显 像对留存的右肾功能判断有什么意义?
问题: 1、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初步
诊断?
尿路感染: 清洁中段尿培养:大肠杆菌计数109/ml(2次)。 尿沉渣镜检:WBC 60~80/HP。 血培养:阴性。 病程<6个月,急性 全身症状为主,间断发热,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考虑上尿路感染可能 性大。(β2微球蛋白,上尿路感染可升高,下尿路感染不升高)
2、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定位和病因诊断)还可 以考虑做那些检查,为什么?
进一步寻找泌尿道感染原因:有无先天性尿路结构异 常或反流 :B超:显示肾脏大小,有无结石、积水、囊肿、输 尿管扩张等结构异常; :99Tcm-DMSA显像:肾皮质功能,有无瘢痕征形 成
一、原理和方法
静脉注射慢速通过肾脏的显像剂,如99TcmDMSA(99Tcm-二巯丁二酸)或99Tcm-GH (99Tcm-葡庚糖酸盐),它们能被选择性浓聚并 暂时停留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客观评价两侧肾脏的功能情况,对患侧肾残留的 肾功能以及健侧肾脏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价,有 助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确定适合的手术方 案和评价预后
左肾梗阻但还残留部分肾功能,右肾功能较好, GFR>30ml/min,手术切除左肾,术后肾功能 指标基本保持正常;若右肾功能较差 <30ml/min,应尽量保存残留左肾功能,同时 治疗和用药时注意保护盒改善右肾功能。
右输尿管下端结石伴右肾积水99mTc-DTPA肾显像
应用利尿剂(呋塞米0.5mg/Kg)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