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系来源的异体移植肿瘤模型
裸鼠异种移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的建立

急性 T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Tcelllympho blasticleukemia,TALL)是一种来源于骨髓的侵袭 性恶性肿瘤[1]。近年来,我国 TALL发病率呈升高 趋势,部分患者出现耐药和复发等现象导致预后不 佳[2],因此 TALL的相关病理机制和药理学研究有 着重要意义。目前对 TALL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人体以及原代人 TALL细胞 的体外研究,在研发治疗 TALL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中,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建立至关重要。目前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 要 药 物、试 剂 与 仪 器 环 磷 酰 胺 粉 针 剂 (CTX,02g/支)购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BV421抗 人 CD3抗 体 购 自 美 国 BioLegend公 司; CD3抗体购自美国 SantaCruz公司;TritonX100购 自上海碧云天公司;EDTA抗原修复液、H2O2、DAB 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仪器 Olym pus显 微 成 像 系 统 购 自 日 本 Olympus公 司;Cyt oFLEX型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人白介 素2(interleukin2,IL2)ELISA试剂盒购自南京优 宜佳生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TecanInfiniteM1000酶 标 仪购自瑞士 TECAN公司。 1.2 细胞来源与培养 人 Jurkat细胞株购于美国 ATCC细胞库,将 Jurkat细胞置于 10%灭活胎牛血 清、1% 双 抗 的 RPMI1640培 养 液 中,然 后 放 入 37℃、5% 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 1.3 实验动物 40只雌性 BALB/c裸鼠,5周龄, 体质量 17~20g,购自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SPF级,合格证号:SCXK(苏)20180008]。 1.4 TALL白血病细胞移植 将 40只裸鼠随机 分为正常组(n=10)、尾静脉移植组 (n=15)和皮 下移植组(n=15)。粉针剂环磷酰胺用灭菌 09% 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浓度为 20mg/ml的溶液,腹腔注 射 CTX2mg/只,连续注射 2d;第 3天收集处于对 数生长 的 Jurkat细 胞,调 整 细 胞 密 度 至 25×107 个 /ml。尾静脉移植组裸鼠,尾静脉缓慢注射无菌 Jurkat细胞 5×106个 /只(02ml),连续注射2d;皮 下移植组裸鼠,于裸鼠颈背皮下注射无菌 Jurkat细 胞 5×106个 /只(02ml),连续注射 2d。 1.5 动物饲养 所有裸鼠饲养在层流架上无菌独 立送风隔离 IVC笼中,与其接触的物品、饲料和饮 用水均须灭菌处理。SPF条件下饲养 1周后正常组 裸鼠尾静脉注射 02ml无菌 PBS,其余两组分别采
食管鳞癌患者来源移植瘤模型B-NDG小鼠与BALBc裸鼠的比较

2015年中国新诊断食管癌47.8万人,37.5万人死于食管癌,分别占2015年癌症新诊断人数和死亡人数的11.1%和13.3%[1]。
对于食管癌的治疗,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2],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到20%[3]。
放、化疗仍是治疗食管鳞癌患者(ESCC )的主流方法,然而药物有效率低且并发症大[4-6]。
近年来,以分子为靶标的治疗已发展成为食管癌中一种有希望的有效治疗方法。
主要是抗EGFR 抑制剂[5],很多药物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对于ESCC 患者是否安全有效仍有待评估。
因此建立模拟患者来源的ESCC 特异性的模型对临床前研究、药物评估、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转化意义。
目前已知的研究食管癌的动物模型不少,许多已进入主流研究平台[7-9]。
患者来源的移植瘤(PDX )模型,PDX 模型是将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这不仅能够高度保留患者肿瘤组织的异质性、病理特征,还保存了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及肿瘤微环境[10]。
PDX 模型可以直接携带患者身上肿瘤靶标的模型,并且药效反应与临床结果一致[11],因此PDX 模型对于ESCC 患者精准用药的筛选具有很大的优势。
目Comparison of B-NDG ®and BALB/c mouse models bearing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GUAN Liuliu 1,2,ZOU Qingqing 1,2,LIU Qian 2,3,CHEN Size 1,2,31Department of Oncology,3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Guangdong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Esophageal Cancer Precise Therapy,Guangzhou 510080,China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品系的小鼠对于食管鳞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ESCC PDX )成瘤率的影响,为ESCC 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建立更优势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全身多发性粒细胞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性, C D 3 、 C D 7 9 a 、 C D 2 0 、 d e s m i n 、 S y n 、 C K( A E 1 / A E 3 ) 均 阴性 , K i - 6 7增 殖 指 数 约 8 0 %。
移植 , 1 年前发现乳腺 肿块 , 逐渐 增大 , 全身 MR I 示乳 腺 、 肠
道均有肿块。手术切除乳腺及乙状结肠肿块并 送检。
2 . 2 病 理 检 查
2 . 2 . 1 眼观
例 1 上腹 部肿块 1 7 c m ×1 2 c m× 9 . 5 a m 大
常罕见 , 一旦 出现 提示 骨髓 移植 失败 , 其预后差 , 免疫组化 标
G S并复 习相关文献 , 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 学特征 、 诊断与 鉴
别诊 断 , 旨在提高对该病 的认识 。
1 材 料 与 方 法
等细胞 , 形态单一 , 弥漫分 布 , 呈 圆形或 卵圆形 , 细胞 质少 ~ 中等( 图1 ) , 核 圆形 、 深染, 部分 核不规 则 ( 图2 ) , 核 仁不 明
1 . 1 材 料 收 集 收 集 徐 州 医学 院 附 属淮 安 医 院病 理科 2 0 1 0— 2 0 1 1年收治的 2例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全身 多发 G S 病例 。包 括临床 、 影像学和 随访 资料 。 1 . 2 方法 2例标 本均 经 1 0 % 中性福 尔 马林 固定 , 常规石 蜡包埋 , 3 m厚切 片, H E染色 , 光镜 观察 。免疫组 化染色 采 用 E n V i s i o n两 步 法 , 所 用 抗 体 包 括 MP O、 C D 6 8 , C D 1 1 7 、
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的开题报告

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部分癌症具有高度的转移性。
目前,对于高淋巴转移肿瘤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CT26细胞系是一种分化程度低、高度转移的结直肠癌细胞系,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建立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以及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对于研究高淋巴转移肿瘤的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以及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并评价其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其中,移植瘤模型用于研究CT26细胞系在体内形成转移瘤的过程,而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则用于深入探究高淋巴转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研究内容1.建立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将CT26细胞根据细胞密度的需要,注射入小鼠皮下或肌肉内,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曲线,并测定体积和重量。
2.建立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将CT26细胞注射到小鼠尾静脉中,随后观察淋巴结转移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的情况。
通过对小鼠血清和淋巴液中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评估肿瘤转移的程度。
3.模型评价对模型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
同时,利用CT检查和病理学检测对模型进行确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四、研究意义建立CT26细胞系移植瘤模型以及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有利于研究高淋巴转移肿瘤的机制,探究转移及其发生机制,同时有助于筛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该研究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为结直肠癌及其他高淋巴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和治疗监测提供新的方法和参考依据。
这些肿瘤免疫小鼠模型,别说你不知道

这些肿瘤免疫小鼠模型,别说你不知道订阅号APExBIO要说当今社会哪种癌症治疗手段最火热,癌症免疫疗法(Cancer Immunotherapy)当之无愧。
科学家们热衷于从免疫系统着手消灭肿瘤细胞。
自美国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其开创性的癌症治疗方法获得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后,更是为癌症的免疫治疗增添了热度。
虽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症疫苗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建立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免疫活性小鼠模型仍是一个重大挑战。
免疫疗法的临床前研究需要具有完整功能免疫系统的体内模型。
当前的临床前免疫治疗小鼠模型包括同源肿瘤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和人源化肿瘤模型,本文将浅谈这几种模型。
一、同源肿瘤模型▲同源肿瘤模型(Syngeneic tumor models)。
利用在体外生长和扩增的鼠肿瘤细胞系,将其注射(通常皮下或原位)到免疫活性(Immune-competent)宿主中。
这是最早出现和最常使用的临床前模型。
同源肿瘤模型是将永生化的小鼠肿瘤细胞系接种到近交品系小鼠中形成的同种移植模型。
肿瘤细胞系可以是自发性的、致癌物诱导的或转基因的。
受体小鼠拥有完整的鼠源免疫系统,具有完全的免疫活性(immuno-competent),且该免疫系统与同种移植肿瘤组织相容。
▲常见的同源肿瘤小鼠模型整理(包括鼠肿瘤细胞系、癌症类型、鼠宿主和使用的药物)同源模型易于建立,且有良好的免疫应答。
可以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抗PDL-1,抗PD-1,抗-CTLA-4)等药物来评估荷瘤小鼠中肿瘤免疫疗法的效果。
同源细胞系可以在实验室中轻松培养和大量扩增,这种模型价格低廉,操作起来相当简单且重复性强。
同系模型的另一个优点是宿主的免疫系统是正常的,这可能最大化模拟肿瘤微环境的真实生活情况。
缺点是移植的小鼠组织可能无法完全代表临床情况下人类肿瘤的复杂性。
免疫疗法相关肿瘤模型介绍

免疫疗法相关肿瘤模型介绍导读前两期我们介绍了常见的肿瘤动物模型,考虑到肿瘤免疫疗法不同于普通抗癌药物的作用方式和评价体系,有必要在此单独介绍一下肿瘤免疫疗法研究领域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
为此,笔者专门搜集和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以当前较为成熟的CAR-T/TCR-T以及免疫检查点阻断技术为例,对免疫疗法肿瘤模型的特点、常用实验动物及细胞株、建立方法以及药物评价方式等关键点做个简要介绍,以期为有志于从事肿瘤免疫疗法研究的同行们提供些许参考。
背景在当今众多的癌症治疗手段中,免疫疗法无疑是近年来最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明星”治疗手段,普遍引起学术界及医学界的强烈关注和研究兴趣。
随着以T细胞受体T细胞技术(TC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技术(CAR-T)以及免疫检查点阻断技术(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为代表的新兴肿瘤免疫疗法不断取得临床上的突破和成功,奇迹频现,捷报频传,持续更新着人们对机体免疫系统潜在的强大肿瘤杀伤能力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人们战胜恶性肿瘤的信心,当然也持续激发着科研人员对“肿瘤免疫疗法”这一强大抗癌利器的研究和开发热情。
而对于肿瘤免疫疗法的研究,离不开相关动物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事实上,目前已经取得临床成功的肿瘤免疫疗法中,无一例外都已经过大量严格的临床前动物实验进行验证、评估和预测。
可见,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发和应用是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免疫疗法相关肿瘤模型一、以CAR-T/TCR-T为代表的细胞过继性疗法(Adoptive Transfer)常用肿瘤动物模型细胞过继性疗法是指将供体(donor)细胞(此处主要是T淋巴细胞)经体外刺激活化或者基因修饰后再次回输入受者(Recipient)体内,从而达到相关治疗目的的治疗方式。
供体细胞可以是来源于受者自身,也可以来自于其他个体,前者称为自体移植(Autograft),后者则有两种情况,如果受者与供者属于相同种属,称为同种异体移植(Allograft),反之则为异种移植(Heterograft)。
肿瘤小鼠造模方法

肿瘤小鼠造模方法肿瘤小鼠模型是研究肿瘤发展、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工具。
通过模拟人类肿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病理生理特征,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肿瘤小鼠造模方法。
1. 异种移植模型异种移植模型是最常用的肿瘤小鼠模型。
它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移植到小鼠体内形成肿瘤。
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肿瘤的生长、转移、侵袭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
在异种移植模型中,首先需要获取人类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样本。
常用的来源包括人类肿瘤细胞株、肿瘤切片、肿瘤移植瘤等。
然后,将这些样本注射到小鼠体内,通常是通过皮下注射、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式。
注射后,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并进行影像学检测以评估肿瘤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2. 转基因小鼠模型转基因小鼠模型是通过改变小鼠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使其表达或缺失某种特定基因,从而模拟人类特定基因异常引起的肿瘤。
这种模型常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基因敲除和基因敲入。
基因敲除是指将目标基因从小鼠基因组中彻底删除,而基因敲入是指将目标基因导入小鼠基因组中,使其表达或缺失。
基因敲除通常采用胚胎干细胞技术。
首先,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获得小鼠胚胎干细胞,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目标基因从胚胎干细胞基因组中删除。
最后,将这些基因敲除的胚胎干细胞注入到小鼠的早期胚胎中,使其发育成为具有目标基因敲除的小鼠。
基因敲入通常采用质粒转染、病毒载体转染或基因修复等方法。
通过以上方法,将目标基因导入小鼠的基因组中,使其表达或缺失。
这种模型的制备过程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
3. 化学诱导模型化学诱导模型是通过给予小鼠特定的诱癌物,如化学物质或药物,来诱发肿瘤的形成。
这种模型可以模拟某些环境因素或生理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在化学诱导模型中,首先选择合适的诱癌物,如DMBA(二甲基苯并[a]芘)、DEN(二乙胺)等。
移植性人骨肉瘤OS_732裸鼠模型的建立_刘巍峰

染,两组实验过程均未出现裸鼠死亡。两组裸鼠 像及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坏死灶;符合骨肉瘤的病
生长状况均良好,体重在接种初与实验终点均无 理组织学特征。两组肺组织压片均未发现转移灶。
明显差异。A 组接种当天局部皮下有液泡形成, 2~ 3 天 后 液 泡 吸收,1 周左右局部小包块明 显 ,接
讨 论
种 2 周后可见明显局部肿瘤形成,无自然消退现
【摘要】 目的 建立移植性人骨肉瘤裸鼠模型,为骨肉瘤的提供研究实验模型。方法 采取皮下细胞悬 液注射法与组织块植入接种法,建立人骨肉瘤裸鼠模型。人成骨肉瘤 OS-732 细胞株体外传代培养后,将 1 × 107 细胞悬液注入裸鼠腋后皮下(10 只裸鼠),或将已成瘤的瘤组织块接种于裸鼠腋后皮下(10 只裸鼠),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 4 周处死裸鼠,剥瘤称重,行病理鉴定。比较两种方法的成瘤率、终末瘤体积及 瘤重、肿瘤相对增长率;大体观及病理组织学。结果 两组裸鼠接种 2 周后均有局部肿瘤形成,细胞悬液 组成瘤率 70%,组织块组成瘤率 100%,两组成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 > 0.05);两组终末瘤体积及瘤重差异 具有显著性(均 P < 0.05)。细胞悬液组相对增长率高于组织块组,接种后第 16 天开始两组肿瘤增长率具有 显著性差异(P < 0.05)。病理组织学鉴定符合骨肉瘤镜下特点。结论 成功建立了移植性人骨肉瘤裸鼠模 型,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方法。
·204·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年8月第7卷第4期 Chin J Bone Tumor & Bone Disease, August 2008, Vol 7, No.4
·论著·
移植性人骨肉瘤 OS-732 裸鼠模型的建立
刘巍峰 郭卫 牛晓辉 袁润英 张清 徐海荣 陈大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ses of inoculated fluorescent cells
R a d a n c
e ×105 (p /s e c /c m 2/s r )
A
C
B
D
B12-Luc 皮下接种实体瘤模型B16-Luc 肿瘤转移模型
Bright
B r i g h t
L u c i f e r a s e
V e n t r a l
D o r s a l
12d
15d
18d
12d
15d
18d
The days after
tumor inoculation 12
1234567246810121415
18
V e n t r a l l u c i f e r a s e a c t i v i t y (×108)
D o r s a l l u c i f e r a s e a c t i v i t y (×108)
R e l a t i v e l u c i f e r a s e a c t i v i t y (×108)
Days after operation
NS
0.04U Bleomycin
52图1. A–B.基于人结肠癌细胞系的颅内转移瘤模型。
向裸鼠颈动脉注
射不同接种量的,带有Luciferase 荧光标记的人结肠癌细胞,并选取多个时间点通过活体成像术检测Luciferase 在颅内的表达水平。
C.基于
A549Luc 细胞的原位CDX 肿瘤模型。
Balb/C 裸鼠提前经气管插管注射生理盐水(NS)或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状损伤以促使外源细胞成瘤)处理,饲养两周后再经气管插管注射1×106个A549Luc 细胞,继续饲养一周后进行活体成像,检查肺部成瘤情况。
D.基于荧光标记B16Luc 黑色素瘤细胞的皮下/转移瘤模型。
细胞系来源的异体移植肿瘤模型
细胞系来源的异体移植肿瘤模型(Cell●line-derived●xenograft,●CDX)是将体外培养的人源或鼠源的肿瘤细胞系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
体内而构建的肿瘤模型,其具有建模时间短,重复性好,成本低等特点。
基于细胞系的肿瘤模型作为经典的体内实验方法,在肿瘤学研究和抗肿瘤药物研发过程中有着极大的需求。
依托超过120种经过验证的具有完善遗传背景的细胞系(部分常用细胞系见表1),南模生物可根据客户的研发需要提供各类基于细胞系的肿瘤模型服务。
我们可以构建各类皮下,原位或者转移瘤模型,并针对相应的模型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体内药效学服务。
可提供的服务类型:
●●肿瘤细胞系的基因修饰,包括过表达,基因敲除
●●肿瘤细胞表型分析,包括增殖,凋亡,迁移,分化等
●
●成瘤后的表型分析,包括肿瘤生长,转移,血管形成等
Case study 1:活体成像CDX 肿瘤模型
带有Luciferase 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系可用于构建各类皮下,原位或转移型的CDX 肿瘤模型。
Luciferase 报告基因系统以荧光素
(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luciferase)的活性,其优点是可以在小鼠存活的情况下反复测量,分析不同时
间点的荧光变化,以此来示踪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Case study 2: 裸鼠HepG2细胞皮下成瘤模型
实验室中常用的移植型肝癌模型根据其移植瘤所在部位可以分为原位型和异位型。
异位型常通过在实验动物的皮下注射肝癌细胞形成肿瘤。
皮下成瘤实验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肿瘤体积变化易于测量,方便给予局部干预。
图2. 裸鼠皮下注射HepG2细胞4周后肿瘤形成图。
图3. HepG2皮下成瘤的组织学分析。
正常的小鼠肝脏组织细胞(左)呈放射状排列,细胞轮廓清晰,胞核圆形居中,肝小叶结构清晰,
组织结构形态正常;HepG2皮下接种形成的肿瘤组织中,细胞排列无序,胞核不清,可见空泡样变性结构,肝小叶结构消失组织结构呈不规则细胞团,符合肿瘤组织结构特征。
画图
Case study 3: 基于M-NSG®重度免疫缺陷小鼠的CDX 模型构建
南模生物自主研发的M-NSG 小鼠,在NOD-scid 品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敲除了Il2rg 基因。
该小鼠表现为严重免疫缺陷,同时缺失成熟的B,T 和NK 细胞,可高效地植入人CD34+造血干细胞(HSC),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或成体干细胞和组织。
M-NSG 小鼠是异种移植和免疫重建的完美载体,对于构建同种或异种肿瘤移植模型具有重大意义。
图4. A549细胞皮下成瘤实验。
3×106●A549细胞以皮下注射的形
式接种到野生型C57BL/6,●Balb/c●Nude,NOD-scid 和M-NSG 小鼠
中,在不同的时间点测量成瘤体积。
20001500
1000
500
Days after injection
T u m o r v o l u m e f o r A 549 (m m 3)
Normal liver tissue
Liver cancer
H &E s t a i n i n g
K i 67 s t a i n i n g
400-728-0660 2 细胞系来源的异体移植肿瘤模型
Case study 4:人源细胞系A549 和MSTO-211H 介导的皮下成瘤模型及后续的药效学研究
向裸鼠体内以皮下注射的方式接种2×106●A549细胞(A&B)或者MSTO-211H 细胞(C&D),并随后注射抗肿瘤药物D1或D2。
在不同的时间点测量成瘤体积(A&C)及小鼠体重(B&D)。
结果显示,抗肿瘤药物D1和D2具有明显的抗癌协同功效。
(E)免疫组化检测MSTO-211H 细胞形成的肿瘤组织中VEGF 蛋白的表达水平。
抗肿瘤药物治疗显著降低了肿瘤组
织中标记物VEGF 的表达。
(F)利用稳定表达GFP 蛋白的人A549细胞A549GFP 细胞追踪肿瘤皮下生长。
8 d a y
16 d a y
23 d a y
31 d a y Saline
400 μm
D1D2
D1&D2
Time (days)
Time (days)
T u m o r v o l u m e (m m 3)
T u m o r v o l u m e (m m 3)
A
C
E
F
B
D
100 μm
Time (days)
B o d y w e i g h t (
g )
Time (days)
B o d y w e i g h t (g )
细胞系来源的异体移植肿瘤模型
3
400-728-0660
模型定制、成品模型、饲养繁育、表型分析、药物筛选及评价
●●专业研发团队为你度身打造模型定制方案,所想即所得●●上百种成品模型,有效缩短实验周期
●●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实验效率,节省宝贵时间,避免实验延期●●饲养繁育交给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动物房没笼位和病原体污染●
●小鼠、大鼠、斑马鱼、线虫,更多选择满足不同实验所需
全方位模式生物服务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北京・天津・济南・武汉・杭州・广州・重庆・成都・长沙・旧金山 上海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号楼
400-728-0660・・info@
本资料中提到的基因编辑服务及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已得到Broad研究所,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授权许可。
© 2019 -2020 南模生物版权所有。
商标: 南模生物®,M-NSG®SMOC19002-C 03/2019
类型细胞系细胞来源鼠源
Neuro-2a Renca 4T1B16F10LLC
脑神经瘤细胞肾癌细胞乳腺癌细胞黑色素瘤细胞
肺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