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2019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

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

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医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人才,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和中医药的推广做出贡献。

一、培养目标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中医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诊断学、中医药学、中医方剂学等方面的知识;2. 具备临床实践能力,能够进行中医的基本诊疗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治疗;3. 具备中医药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进行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创新;4. 具备传统医学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能力,能够传播和弘扬中医文化。

二、培养内容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2. 中医诊断学:学习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3. 中医药学:学习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和药物相互作用;4. 中医方剂学:学习中医方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原则,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5. 中医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课程,学习中医的基本诊疗技能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6. 中医药科研:学习中医药科研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7. 中医文化传承:学习中医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医的传统医学文化,传播和弘扬中医文化。

三、培养方法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中医的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临床实习等形式,进行中医理论的实践应用;3. 科研训练:通过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写作等训练,培养中医药科研的能力;4. 文化传承:通过中医文化讲座、传统医学经典阅读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

四、评价标准卫校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掌握:考核学生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2.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能力;3. 科研能力:考核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的完成情况;4. 文化传承能力:考核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康复保健是一门致力于提供适应性康复服务,改善和维护个体身心健康的学科。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康复学和心理学等基础知识,具备系统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目标1.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了解常见康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具备康复评估和康复计划制定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康复干预。

3.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康复手段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

4.具备康复干预和康复指导的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导,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5.具备康复机构管理和康复项目策划的能力,了解康复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够为康复服务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支持。

6.具备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康复研究,不断改进康复实践。

三、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康复学基础、康复评估、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心理学等。

2.专业课程:包括康复治疗和训练技术、康复病学、康复指导与沟通技巧、康复器械使用与维护等。

3.实践教学:包括临床实习、康复实训等。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学术研究:包括康复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等。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康复研究和科学创新的能力。

四、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学科综合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和讨论实际病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实验教学:通过康复治疗和训练技术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习教学:通过康复临床实习和康复实训,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5.论文写作:通过科研项目的设计和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五、培养环节1.大一:基础课程学习。

学习解剖学、生理学、康复学基础等基础课程,了解康复保健专业的基本知识。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中医康复技术(二)专业代码 620503二、入学要求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专科上线的考生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参加“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考试上线的考生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四、就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坚定的意志、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健全的人格,愿意贡献社会及服务人群。

(2)具备依法行医的观念,有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与康复诊疗常规。

(3)具有正义感、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有爱心和耐心,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自尊自爱,谦虚正直,积极向上,有创新精神。

(5)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具有理智、乐观、豁达的气质。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康复工作。

(7)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运动能力,体魄健康。

2.专业知识要求(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中医基础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人体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残疾学等。

(2)具有中医康复和其他传统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内外科常见疾病、神经疾病、骨关节疾病等方面的临床诊治知识。

(4)具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5)具有一定的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康复医学相关政策法规与诊疗规范的基本知识。

(6)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7)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应用办公软件等。

3.职业技能要求(1)具有熟练运用毫针剌法、灸法等技术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以及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运用推拿技术对病、伤、残者进行康复,以及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的能力。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基本的中医康复保健理论和技术知识;2.培养具备独立开展中医康复保健工作的能力;3.培养具备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基础理论等;2.专业知识:包括中医康复保健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如针灸、推拿、理疗等;3.康复评估与干预:学习康复评估的方法与工具,掌握康复干预的技巧;4.临床实践:进行实际的康复治疗工作,包括病例观察、康复方案制定和康复效果评估;5.科学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中医康复保健领域的科学研究;6.专业实训:参与康复实践和康复工程的实训活动,提升专业技能。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开设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知识、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等;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康复治疗工作和康复工程实践,实际操作中医康复保健技术;3.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

四、培养要求1.理论水平:掌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具备运用中医康复保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技术能力:熟练掌握中医康复保健技术和方法,能够独立开展中医康复保健工作;3.实践能力:具备康复评估和干预的实践能力,能够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4.科研能力:具备从事中医康复保健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开展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5.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培养评价1.学业成绩评价:评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2.实践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康复治疗实践和康复工程实习中的表现;3.科研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和科研成果;4.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学生的职业操守、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康复保健理论和技术知识,能够独立开展中医康复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医康复保健事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一、引言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它致力于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医学的康复理论和技术,促进病患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二、中医康复学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诊断、治疗和康复技术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

2. 培养具备临床实践经验和独立开展康复治疗能力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

3. 培养能够深入了解现代医学康复理论和技术,并能够将其融入到中医康复实践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气血津液、中医诊断学等。

(2)中医康复专业知识课程:包括中医康复基础、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器械使用等。

(3)现代医学康复理论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康复评估与康复方案设计、康复医学研究方法等。

(4)实习与临床培训课程:包括中医康复实践、康复临床实习、临床技能训练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环节:设置在临床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病例观察与治疗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的能力。

(2)毕业设计:结合临床实际,设计符合中医康复治疗要求的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导师制度建设构建导师团队,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和中医康复专家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系统指导和专业培养。

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与临床医疗机构、康复医疗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

6. 实施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包括学业成绩、实习表现、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评估内容,确保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七、总结中医康复学的培养方案需充分考虑中医康复专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导师制度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出具备中医康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能够在康复医学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学人才;2. 培养具备独立从事康复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3. 培养具备康复医学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4. 培养具备康复医学教学能力的医学人才;5. 培养具备跨学科合作能力的医学人才。

培养内容:1.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包括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技术等;2.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在实际康复医学工作中的能力,如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管理等;3. 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进行康复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科研设计、数据分析和研究成果的撰写等;4. 教学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康复医学教学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5. 跨学科合作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合作的能力,如与康复工程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进行合作。

培养模式: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方式,学习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2. 临床实践:通过实习和临床培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康复医学的实际工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3. 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积累科研经验;4. 教学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康复医学相关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5. 跨学科交流:学生需要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培养跨学科合作能力。

培养时间: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制一般为本科4年、硕士硕士3年、博士3-5年,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而定。

培养机构:康复医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可以在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等相关学院进行培养,也可以在康复医学研究所和康复医院等机构进行培养。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康复保健专业人才是指从事康复治疗、保健普及、康复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深和人口健康意识的提高,康复保健专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康复保健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份关于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供参考。

一、培养目标1.掌握康复保健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和康复科学基础。

2.掌握康复保健的基本技能,包括康复体育、康复训练、康复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3.了解康复保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具备关注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

4.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参与康复保健实践和科学研究。

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养内容1.基础学科: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和教育,包括康复医学、康复科学、康复心理学、康复发展学等。

2.专业知识:传授康复保健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康复体育、康复训练、康复技术、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3.实践能力培养:设置康复保健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教学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康复保健技能。

4.科研能力培养:开设科研方法学、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

5.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培养模式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实习实训: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亲身参与康复保健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3.导师制: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个学生指定一名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培养,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

4.与医疗机构合作: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实践教学场所和实践岗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环境。

5.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学术论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鼓励他们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康复方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从事中医康复相关工作,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中医康复常用的理论与技术;-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能够进行中医诊断与评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并实施;- 具备中医康复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队中开展协同工作;- 具备监测和评估中医康复效果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2. 培养内容2.1 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 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脏腑理论等- 中医康复常用的理论与技术2.2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中医康复基本功,包括推拿、针灸、理疗等技能-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评估、功能锻炼、辅助器具使用等2.3 临床实践与实- 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熟悉中医康复实践工作流程- 完成规定的实任务,积累临床经验2.4 课外拓展与科研能力培养- 参与中医康复相关的学术交流和课外培训活动- 培养科研能力,开展小型课题研究3.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过程中,将设置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 毕业要求经过培养,学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具备中医康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中医康复工作;- 具备进行中医诊断与评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并实施的能力;- 具备中医康复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中医康复团队中开展协同工作;- 具备监测和评估中医康复效果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5. 实施方案本专业实施方案包括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任务的安排等。

具体实施方案将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专业需求进行制定,确保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2019 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营养与膳食
主要内容为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础营养知识、医院膳食管理和临床常 见疾病的营养,旨在使学生掌握营养膳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主要内容为常见急症的急救。旨在使学生掌握现场急救的原则、程序步
3
急救技术
骤及操作方法,理解心肺复苏等救护技术*
主要内容讲授推拿基本理论和手法、保健推拿手法,旨在使学生掌握常 见病和慢性病的推拿治疗
主要内容讲授中医养生的基础知识,以及食疗学的基础知识、常用食疗
17
中医养生与食疗
处方的组成、功效、调配,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医传统方法及食疗在养生
中的具体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病,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 业发展密切结合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 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 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跟岗实习在第四、第五学期共 20 周,全部安排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医
医院、疗养院及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理疗科、针灸科和推拿科等科室进行轮转,
由尚未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在医院实习指导
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
毕业实习在第五、第六学期共 24 周,全部安排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医
项急救操作
3.实习
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学
校“三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形式。
认识实习在第一、二、三、四学期各安排二周,主要由学校组织到各类基层
医药卫生服务机构和康复保健机构参观、观摩和体验职业环境,感受职业氛围,
认识工作任务,熟悉职业岗位,培养职业的认同感。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2019 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诊八纲、理、法、方药等中医辨证施治技能,并学会中医常见医疗文件的书写。
(6)中药房:通过实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识别常用
的中药饮片,掌握常用中药加工炮制过程,了解有毒中药的管理办法。
(7)放射科: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观察 X 片或 CT、MRI 影像资料,
能掌握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和应用,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分类,以
4
中药方剂学
及康复保健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加减变化基本规律,并介绍部分中
成药的应用,能进行简单的处方分析,对最常见的简单病证能开出对证
方剂并恰当加减
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
5
生理基础
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 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英语、计算机基础、应用写作、体育等人文基础知识,具有为未
来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所需的通识能力。
-1-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2019 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西医基础及临床知识、康复医学知识,针灸推 拿技术,保健功法以及营养、药膳等康复保健知识和基本技术。
18
临床疾病康复
以及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 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技术。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上述常见疾病的
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技术,以及康复治疗技术中的急症处理能力
2.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1
足部按摩技术
主要讲授足底常用穴区、常用足部按摩手法及常用按摩操作规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训。旨在使学生能掌握中医学基本特 点、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理解阴阳五行、四诊、八 1 中医基础学(中基中诊) 纲、辩证的基本内容;了解中医学简史、经络学说和中医学学习方法。 能用中医理论说明常见生理病理现象;能用中医方法诊断最常见的简单 病证;养成自学本课程的基本能力
医院、疗养院及康复医疗机构的康复理疗科、针灸科和推拿科等科室进行轮转,
由已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在相应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
工作。实习的内容与要求如下:
(1)康复理疗科:通过实习,学会中西医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的应用,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独立的从事康复科常见伤病员功
(3)熟悉中医保健企业、康复保健机构以及医院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 基本常识。
(4)熟悉中医治未病,亚健康,心理学以及养生等基本知识。 (5)了解国家卫生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6)具有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辩证论治的基本观念进行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7)能熟练运用中西医康复综合技能进行临床各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工作。 (8)具有运用传统针灸推拿疗法与现代常用针灸仪器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 能力。 (9)具有从事中医康复保健企业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 (10)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适应职业调整的能力。 (11)具有考取康复治疗师和中、高级保健按摩师证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学校引入优质公共基础网络课程,由学生利用第一 至第四学期的课余时间集中进行学习、考核,课程包括历史、艺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职业素养等必修课和限定必修课,具体的学习计划及内容由教务科另行 制订。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 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选修课主要包括各类人文素养、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各种证书考前培训课程, 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具体安排详见附表 3:任选课安排表。 (一)公共基础课
能功能障碍的康复功能评估和康复治疗。
(2)推拿科: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掌握各种推拿手法,并能针对各种不同的康复病人合理运用各种康复技术,能对
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推拿康复治疗。
(3)针灸科: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掌握临
床常见针灸穴位主治和正确取穴的方法,熟练运用针刺手法,能运用针灸处理常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推拿按摩师、保健按摩师、保健刮 痧师
专业(技能)方向 推拿按摩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社区医疗机构、疗养院、康复保健中心及社会福
利机构等,培养从事中医康复治疗、保健调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
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身心健康,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热爱医学工作,尊重生命,热爱康复保健的工作;
(3)注重人际沟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4)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备接受继续教育和职场自学能力;
(5)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能继承,又能创新,具备探索创新的进
取精神;
(6)有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良反应及其防治。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学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包括作业治疗的概念、目的、特点、分类、对象、评估方法及
10
作业治疗技术
感知技能训练、运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工作与职业技能训练、 工艺与园艺疗法、压力治疗、认知技能训练、作业治疗用具及辅助设备
的使用等,旨在培养学生作业功能评定和实施作业治疗的能力
7
康复评定技术
代谢能力、认知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职业能力
评定;疼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以及骨关节系
统疾病综合评定、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评定、心肺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等。
-3-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2019 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康复评定理论和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声、光、热、电、磁等人工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适应征、
12
物理治疗技术
禁忌证及应用方法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低、中、高频电疗、红 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温热疗法等物理因子治
疗的操作技术
13
中医康复治疗
主要内容讲授中医康复治疗的基础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等 中医传统方法在康复中的具体运用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 发展密切结合
-2-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2019 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
语文
6
数学
7
英语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体育与健康
10
化学
11
公共艺术
12
历史
(二)专业技能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 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 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 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 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 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 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 展密切结合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 切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