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COM+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总体规划2008最终稿
重庆市两江四岸风貌建设试验段方案设计

商业店铺选址兼顾城市腹地规划与野猫溪码头选址
L:约600M
L:800M
L:1050M
架空平台,平台上设置 临时商业
商业店面位置
重庆游轮母港选址之一 野猫溪港址全长345米
L:650M
弹子石公园段
弹子石码头段
阳光100段
滨江商业及临时商业的设置紧邻野猫溪港址; 一、商铺及临时商业点能更好的为码头提供配套服务 二、利用码头的人流带动码头周边商业的人气
37 重 庆 两 江 四 岸 滨 江 景 观 设 计
剖面分析——标准立面分析
防水青砖贴面 防水红砖贴面 深灰花岗岩贴面
防水红砖贴面 防水混凝土火炬形花钵
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
17500
9000
1700
10500
7000
4000
2300
1000
6000
6000
30000
6000
6000
6000
6000
平面设计分析
标段1
节点1
标段2
节点2
标段3
节点3
标段4
设计后沿江平面图
标段一
节点一
标段二
节点二
标段三
节点三
标段四 设计后沿江立面图
32 重 庆 两 江 四 岸 滨 江 景 观 设 计
标段设计
标段一
坐凳树池 临时商业
188m标高观景步道
180标高服务设施 观景挑台
标段二 坐凳树池 临时商业
188m标高观景步道
标段2设计
188.00 180.00 172.00 162.50
B
•
1.观景散步道
•
2.观景挑台
•
江城水岸,重组复兴——重庆嘉陵江两岸滨水景观设计

江城水岸,重组复兴——重庆嘉陵江两岸滨水景观设计作者:邹倩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0年第05期【摘要】如同世界上所有著名城市的发展历程,重庆因水而兴,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发展逐渐回归滨水城市中心区。
然而与许多欧洲城市不同,重庆的城市中心区活力从未衰落,衰弱的是城市山水之根。
城市与水割裂,山城长而水市消。
因此嘉陵江水岸的重组与复兴必然是修复自然生态与提升城市生活并驾齐驱。
【关键词】景观设计;规划;生态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主城几何中心位置,长江交汇口以西的嘉陵江两岸,是重庆“山水之城”核心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质量发展要素的核心聚集地,更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载体,是重庆“江城、山城”的自然本底和城市特色的生命力所在。
图1 景观规划总平面图1、定义城市发展之轴1.1回归两江四岸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主城区“两江四岸”是城市发展的主轴,是重庆“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带,也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载体。
将“两江四岸”建设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典范,使“山、水、城、桥”互相辉映的美景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1.2丰富城市生活嘉陵江作为重庆主城区城市发展主轴,补充和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带、立体城市的景观带、便捷共享的游憩带、人文荟萃的风貌带”,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彰显山魂之雄、水韵之灵的国际一流滨水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美好的滨水体验。
1.3绘制山水底图嘉陵江改造提升提出绿洲金湾、耦合发展整体策略,形成了“靓五湾、展四带、强主轴”的整体空间格局。
嘉陵江以生态、景观、游憩、文化风貌四带为串联各个单元的共同维度,四带贯通,以人流导入为先导,功能补充为后续,以水定城,山水融城,将嘉陵江水岸真正打造成为重庆生命主轴。
2、水岸解析与认知2.1生态环境较差、植被覆盖不均匀嘉陵江两岸生态脆弱、环境差,部分区域为块石生境,滩涂、裸露土壤与碎石较多,蓄水功能较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功能规模及布局 (2)第三章土地利用控制 (3)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第五章城市交通规划 (4)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4)第七章城市设计导则 (7)第八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8)第九章防灾减灾规划 (9)第十章附则 (9)附表一土地利用汇总表 (10)附表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使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进行,特编制《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沙坪坝区滨江地带双碑-井口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重庆市城乡规划导则)》、《重庆市加油(气)站布点规划(2005-2020)》、《重庆市都市区邮政设施专项规划(2008-2020)》、《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重庆市双碑组团A、B、C、D、E、F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市沙坪坝组团A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规划综合改革试验方案(纲要)》意见的函》(建规函[2008]261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三条规划范围为:东至嘉陵江,西以遂渝铁路为界,南起磁器口古镇,北至规划井口水厂。
第四条在规划范围内开展的与城市规划有关的设计、管理及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五条文本中第十、十二条、十三条、十五条、十六条、三十九至四十五条及分图图则中确定的土地用途、容积率、公共绿地面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为强制性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城市形象思考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城市形象思考作者:李勇来源:《当代党员》2008年第06期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
在现代社会,城市滨江带是最能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城市独特文化内涵的重要区域,因而城市滨水景观带通常也是最能引人入胜的地方。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非常重视滨江(或河、海)地段的规划建设。
如巴黎(塞纳河)、伦敦(泰晤士河)、阿姆斯特丹(沿河、沿海)、意大利威尼斯及莱茵河沿岸的众多城市;国内的武汉、青岛、三亚等滨水城市,都是因其滨水特征成为人们最向往的居住和旅游城市。
杭州、大连、上海、宁波、广州、桂林更是因对城市滨江滨湖滨海带的重新开发和建设,使城市形象大放光彩。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长江、嘉陵江)滨江区域,是重庆的“门”、“脸”,“两江四岸”区域的发展,要放在提升重庆城市品牌形象、增大重庆城市吸引力的高度来看待。
重庆城市总体形象的典型——滨江路区域形象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嘉陵江上游为北碚,下游为渝中区朝天门;长江上游为九龙坡区西彭,下游为江北区五宝镇。
“四岸”的岸线共长321公里,沿江腹地面积近200平方公里。
重庆主城区的“两江四岸”是具有人文气息的地方,从嘉陵江的缙云山到长江南岸,山势逶迤群峰突兀的涂山、黄山、南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观奇特壮丽,两江秀美、深邃、庄重,像两条玉带缠绕主城。
长江自西南入境,流经数十公里至五宝镇出主城,横穿南山—铜锣山脉,形成铜锣峡和明月峡雄奇险秀的峡谷风光。
拥有数万亩森林的南山被誉为山城的“绿色屏障”和“气候调节库”。
“两江四岸”还孕育出大禹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开埠文化、抗战陪都文化、饮食文化及以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沙坪坝商圈、南坪商圈、杨家坪商圈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等,赋予了重庆都市圈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城市形象美誉度。
重庆已建成的南滨路、北滨路、嘉滨路、长滨路、沙滨路、九滨路是重庆城市形象的缩影。
重庆两江四岸江北片区城市设计--ECO

Contents 目录:
1..0 政策与规划背景解读 Project Background
2.0 分析 Site Analysis
3.0 案例分析 Cases Study
4.0 定位规划思路 Site Positioning and Strategy
5.0 组团功能 Site Blowups
产业联动 注重效率
资源开发 提升服务
滨江带开发
产业联动——加强区域产业联动,配套CBD和观农贸、协同观音桥 注重效率——因地制宜、补充设置功能业态,促进组团式发展 资源开发——注重沿江滨水空间分段式综合开发与利用,形成滨江体验带 提升服务——提升江北片区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能级
3.0 国内外滨水区发展模式借鉴 Case Studies
重庆、江北商圈发展特征及其对北滨带的影响 小结
商贸流通规模需要提升
现
定位重复,竞争态势明显
实
问
区域聚合辐射能力集聚辐射不足
题
滨江资源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矛盾
以完善城市组团功能为导向
构筑服务要素、功能完整(
发
消费集聚、商务支持、公共服
展
务、城市生态)的业态
诉 求
生态化、可持续型滨江城区
宜居 重庆
畅通 重庆
健康 重庆
重庆总体 发展定位
平安 重庆
森林 重庆
“五个重庆”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重 庆未来发展总体框架 两江四岸尤其是建设宜居重庆的重要 载体。江北滨江带迎来了城市文化、生 活、休闲综合服务提升的机遇,有条件 打造重庆综合配套服务与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
杨家坪片区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中规院课件

钱江新城CBD:占地约4平方公里
浐灞生态商务区:包含总部经济区、金融核心区、贸易会展中心和世园会服务配套
金融中心拓展:CBD东扩、金融街西拓 金融后台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区、丰台新兴金融区,海淀稻香湖
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 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空客A320中国总装厂 京粮集团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基地 中石油百万立方米商业原油储备库 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 中航直升机总装厂
商贸项目
创新项目
服务项目
产业项目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
于家堡商务区
空客组装基地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
北京
广州
杭州
西安
中关村扩区:向海淀山后地区教育基地和科技园区
兴建广州科学城 打造大学城和国际生物岛 中新知识城项目落地
迪斯尼
浦东机场
市中心
12km
世博会
20km
30km
空间结构的调整:工业职能从黄浦江一线向滨海的全面转移,滨江及纵深拓展带上高端服务、高端消费和研发创新功能的强化。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周康
惠南新市镇
临港产业城
空港城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5

5.3 非住宅 1.概述
154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
CHONGQING CHANGJIANG RIVER & JIALINGJIANG RIVER WATERFRONT URBAN DESIGN JIANGBAI DISTRICT
本城市设计对非住宅的控制主要通过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退让、建筑边界线控制实现。地标建筑应在建筑设计阶段进 行多方案比选。
功能单元划分图3.交通系统规划控制
3.1 道路系统 3.1.1 道路等级与宽度
快速路
道路等级 内环快速
快速路三横线 快速路三纵线 快速路四纵线
车道数
6 6 6 6
机动车道宽度 (米)
32 27 27 34
人行道/保护距离 (米) 50
13.5
13.5
10
146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城市设计 江北片区
20000
N10-1/03
②
2
三钢厂桥头广场
4500
N10-1/03
②
3
茶园一号广场
1000
O27-1/03
②
4
茶园二号广场
1000
O27-7/03
②
5
鸿恩寺街区一号滨江广场
4000
K19-4/02
②
6
鸿恩寺街区二号滨江广场
800
K18-2
②
7
鸿恩寺街区三号滨江广场
800
K19-5-1
②
8
国奥滨江广场
4
16
8
32
次干道
次干道II
4
16
5
26
次干道III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摘要]本文在充分调查主城区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国内外滨水城市建设经验,对主城区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最后提出了规划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两江四岸旅游发展规划研究1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资源现状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是指重庆主城区范围内约120公里长江河道两岸(西彭-五宝),以及约60公里嘉陵江河道两岸(北碚-朝天门)。
从本质上来看,旅游资源的特色,是由其发育环境决定的。
两江四岸滨水秀丽,胜迹众多,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滨水风光蕴含着无数大自然的杰作。
粗犷豪放、充满神奇色彩的滨水特色,独特纯真、景致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滨水文化和独居特色的巴蜀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长廊。
两江四岸的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向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借鉴和观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开发经验和管理方法,通过合理规划、认真开发、精心打造和跨越式发展,达到高起点、高水平和后来居上的目的。
2 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发展现状问题目前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旅游产品比较丰富,但“拳头”产品不多,开发不够精致,雷同性较普遍;(2)旅游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关联性较差,旅游线路设计不完善;(3)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可达性较差;(4)生态环境质量较差;(5)旅游发展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度较低;(6)旅游主题、景观形象不够清晰;(7)管理刚性不够,控制力度较弱;(8)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管理协调机制。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价值取向不合理,规划定位不科学,“短视”现象突出,未对生态-交通-旅游-景观-文化等功能进行有机整合;(2)规划建设系统性不强,缺少整体统筹考虑和发展大旅游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