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滨江新区总体规划研究(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和区域门户)
湖北小池滨江新区总体规划(汇报完整版)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本次规划的成果内容
(一)关于城市性质、规模与发展目标
4、城市规模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1年,小池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5.5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4.14平方米。 根据住建部制定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在港口、铁路等用地不纳入城镇建 设用地统计情况下,小池滨江新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属于第3级90.1—110平方米之间,考虑 到小池纳入省级发展战略范畴,取接近上限值109.5平方米/人,规划至2030年,小池滨江新 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43.8平方公里。
2001-2005
2006-2010
0.666
0.495
0.05
0.75
2011-2015 0.65 1.20
规划预测 2016-2020
0.6 1.40
2021-2030 0.55 1.55
综合运用联合国法、区域职能演进法、相关城市经验推算法、产业人口预测法,预测得:
预测至2030年,市域常住总人口达到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80%。
九江老城区
芳兰组园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沙河组园
庐山风景区
本次规划的成果内容
(二)关于区域发展协调 4、“小池-九江”发展协调规划
n 产业发展协调
第一产业,着力发展都市农业, ,打造九江的“菜篮子”;
中等城市是构建“中三角”城市集群的重要一环,是连接大城市和乡镇农村的中带,是发展地方 区域经济、带动农村发展的龙头,是转移制造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承接地,是大城市在区域的补充,具 有较强的规模化、专业化主导产业,人居环境品质较高。
杭州奥体滨江规划方案 (2)

杭州奥体滨江规划方案杭州奥体滨江是杭州市的一个重要的城市综合开发区,它坐落于钱塘江南岸,毗邻市中心。
该区域是国家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也是杭州市重点规划开发的地区之一。
随着金融、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杭州奥体滨江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
为保障该区域健康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政府起草了一份奥体滨江规划方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份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杭州奥体滨江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健康、文化、科技、绿色、开放、创新”的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这份规划方案将致力于保证杭州奥体滨江发展的可持续性,重点发展体育、文化、科技三大产业,建设独具特色的滨江公共空间,提升区域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划内容建设体育中心作为国家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杭州奥体滨江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规划方案将进一步完善该中心内的建筑设施和配套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同时,还将在体育中心周边建设运动员村、游泳馆、体育训练场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中心的体育活动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发展文化产业杭州奥体滨江作为一个综合开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备受重视。
规划方案将优先发展滨江区域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同时,还将建设滨江文化中心、艺术园区、文化广场、体育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为滨江区域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生活服务。
发展科技创新现代科技和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杭州奥体滨江也将积极发展这一领域。
规划方案将打造滨江科技创新园,吸引国际一流的科技公司和创业团队前来落户。
同时,还将建设大型的信息化中心、智慧城市中心、应用场所等,提高区域在数字化经济领域的竞争力。
建设绿色生态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杭州奥体滨江也不例外。
规划方案将加强滨江区域的绿色生态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公园、绿化带、自然保护区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此外,还将探索一些新型环保技术和策略,加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监管和管理。
XX滨江地标建筑规划设计说明

XX滨江地标建筑规划设计说明Preliminary Concept for the North ParcelDESIGN NARRATIVE design concept :The preliminary concept for the North Parcel continues the ideas put forth during the Master Plan study prepared by The Jerde Partnership in October of 2009. There are three main objectives: 1.Restore this location as being perceived to represent the veryheart of the city, commercially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2.The design benefits from and draws on its ideal waterfront location and views of the mountains beyond. 3.The density of program providesfor a new iconic complement to the skyline of the city. Planning Strategies :The master plan for the North Parcel imagined four goal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1.Connect the city to the waterfront 2.Extend Pozi Street to the River3.Create an iconic tower as a landmark for the city4.Enhance the waterfront The Preliminary ConceptDesign achieves these goals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Create a Family of Towers The high density of the project calls for the creation of a group of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towers that form a strong urban center. The design language is cohesive without being repetitive, and the forms of the towers are similar in shape. The iconic office/hotel tower sets the tone by introducing a curved face to the city and a straight wall to the river, thus anchoring the southwest corner of the site.Th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towers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to the views of the river and the mountains and to the requirement for daylight during the winter solstice. The curving form is inspired by the organic natural forms of the river edge, the mountains and the flow of the water. 华远金外滩北区地块概念规划设计说明规划理念:1.重建项目所在区位,使其呈现长沙市重要商业中心的繁华。
靖江滨江未来规划方案

靖江滨江未来规划方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靖江滨江地区成为了城市重要的发展区域。
为了构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在靖江滨江地区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本文将就靖江滨江未来规划方案展开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
靖江滨江地区应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引进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其次,社会发展方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最后,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河岸带和湿地资源,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确保滨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健康。
二、宜居社区规划打造宜居社区是靖江滨江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社区规划方面,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
同时,注重居住环境品质,选择环保材料建造建筑物,合理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小区,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社区规划也要考虑交通便捷性,合理划分车辆和非机动车道,便利居民出行。
三、文化旅游规划靖江滨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文化旅游规划。
在靖江滨江地区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例如河岸风情街、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中心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也应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文物遗址,加强文化传承。
此外,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活动,提升滨江地区的文化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四、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是促进靖江滨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交通规划方面,应合理规划道路网,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方便人们出行。
同时,也要加强公共交通发展,建设更多的公交车站、地铁站等,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另外,还要注重非机动车道和步行街的建设,鼓励居民绿色出行。
五、生态保护与绿化规划靖江滨江地区自然环境优美,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建设。
在生态规划方面,要加强湿地保护,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确保水体健康。
汉中滨江新区项目总体策划报告

【省际开放案例】
闽浙赣皖毗邻九方经济区:由福建南平,浙江金华、衢州、丽水,
王志纲先生曾被评为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推手人物,曾以唯一非地产商和富豪的身份入选胡润 “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榜,曾被评为建设部“中国房地产10佳产业推动人物”榜,曾荣获过 “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别贡献奖”等。
相关战略策划案例:
西安曲江新区战略策划; 上海新江湾城战略策划; 大成都发展战略策划; 成都高新区战略策划。
江西上饶、鹰潭、抚州、景德镇,安徽黄山等毗邻九市组成,创建于1986年。9市辖71个县 市区,2005年底总人口为2722万人。区域面积12.35万平方公里。 04年,4省9市又联手打 造华东地区长三角旅游经济合作圈外的第二个旅游经济合作圈——浙赣闽皖边际旅游合作 圈,共同打造边际旅游整体品牌,推进区域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 06年,在金华签署《闽 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游合作与发展行动纲要协议书》,决定共同合作开发旅游资源,联手 构建无障碍旅游圈。 根据此次签署的协议,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的旅行社在本区域内可异 地开办分支机构,实行跨城市连锁经营;取消国内旅游地陪制,旅行团和旅游车异地享受 “同城待遇”。同时,加强旅游产品整合,共同设计推出整个区域的旅游精品线路,统一 组织开展成员城市的联合宣传促销活动;成立旅游同业协会,健全旅游质量管理联动监督 机制,设立9市游客投诉和应急事件处理热线电话。
旅游城市卧城休闲城市内涵旅游产业发达旅游产业的发展决定城市定位的城市由若干居住区形成的大型城市居住地区休闲城市是旅游城市的升级内涵更丰富以休闲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目的为旅游者消费而建设并提供服务的城市为相邻大城市中心区提供居住等配套让外来人士与定居者在城市内融合生活消费和工作外来人口外来人口比重较大逗留时间较短以一次性消费为主而较少定居外来人口比重很低大量外来人口且本地定居较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复合型消费比重大城市繁荣程度城市较繁荣旅游功能较单一易受旅游周期性影响除生活性服务业外其他产业都不发达商务会展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等三产全面繁荣对外联系程度影响范围很广有很强的对外关影响范围很窄紧紧对主城有很强关联影响范围根据城市能级和交通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休闲度假与传统观光旅游的区别主要在于消费的产品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滨江区规划

滨江区规划滨江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东北部,是杭州市的一个城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
滨江区面积较小,但却是杭州市的新兴商业和科技中心。
滨江区规划的700字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滨江区作为杭州市的新兴商业中心,规划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打造高品质商业环境。
滨江将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区,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引进高端商业项目和国际品牌。
同时,要加强商业街区的规划和布局,提升步行街的商业氛围,打造具有浓厚商业氛围的商业街区。
其次,滨江区规划要注重科技产业发展,助力杭州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滨江将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加强高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技人才集聚区。
第三,滨江区规划要注重提升居住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滨江将积极推进居民区的改造和提升,改善住房条件,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设施。
同时,要加强居住区与商业区的联系,提供便捷的交通和便利的购物、休闲设施。
第四,滨江区规划要注重交通建设,提高区域的交通便捷性。
滨江将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提高地铁、公交、自行车等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运行效率。
同时,要优化道路系统,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滨江还将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务。
最后,滨江区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的绿色城区。
滨江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同时,滨江还将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提倡低碳生活方式,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滨江区的规划主要包括商业中心的发展、科技产业的培育、居住品质的提升、交通建设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通过这些规划,滨江区将成为杭州市的繁荣商业和科技中心,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XX滨江新城控规及城市设计

第二篇 现状概况
2
二 现状概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交通特征 • 2.3 产业特征 • 2.4 环境特征 • 2.5 现状用地
2.1 区位特征
濑 城北新区 江 主城片
新 城
本次规划的濑江新城位于溧阳市区西北部, 是城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昆仑片区、 城西片区、主城片区三个片区的结合部。该区 有利于综合利用各片区资源。
• 综上,濑江新城有可能打造成城北新区与主城片之间“区区联 动”的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交通便捷、设施先进的现代化产业支 撑服务平台。
• 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谋求最优发展?如何提升、如何打造?
第三篇 项目策划
3
三 项目策划
• 3.1 • 3.2 • 3.3 • 3.4 • 3.5
项目策划研究思路 区域宏观背景研究 城市房地产市场研究 工业园区发展经验研究 新城整体定位与功能定量
1.4 项目操作思路
从“研究策划、城市设计、控制引导”三个层面逐步对项目解析并最终落实于用地布局及空
间形态中。
研究 策划层
“总体研究”层面主要从区域、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案例的比对借鉴,
提升项目定位;通过对规划用地及其周边情况的分析,细化各功能开发模式及 开发量。
城市 设计层
“城市设计”层面则落实定位,落实各业态的空间布局,对各支撑系统 作深入合理的安排;对建筑开发、开放空间与绿化系统、道路与交通、街区环
溧阳濑江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THE CONCEPTUAL URBAN DESIGN AND REGULATORY PLAN FOR LAIJIANG NEW CITY IN LIYANG
杭州市滨江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杭州市滨江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滨江城中心区简况(1)中心区是滨江未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杭州市南部副中心,同时又是未来滨江区城市发展的重点地区。
(2)中心区位于滨江城的东北部,东与杭州市远景中央商务区接壤,南为远景文教居住用地和文教区、高新产业区,西面隔长江路是长江路西居住区,北为钱塘江南岸,距杭州市区中心7公里,离萧山市中心11公里,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20公里,对外交通方便。
(3)中心区用地6.52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577万平方米,总居住人口9.91万人。
(4)中心区是塑造滨江城城市形象以及钱塘江景观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的高要求地区,并且具备良好的城市交通网络。
规划范围滨江城中心区位于滨江城的东北部,复兴大桥南岸东侧,北至钱塘江南岸,东南西三面分别由十甲路、长兴路和长江路所围合,总面积约6.52平方公里。
规划结构和功能布局(1)滨江城是杭州都市圈的内圈层。
(2)杭州未来城市空间采取“跨江发展、组团布局”的模式,滨江城与杭州主城、下沙城共同构成杭州未来的新城区。
(3)滨江城是杭州南部新城,重点安排高科技工业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相应的居住用地和旅游设施,形成产、学、研、居、游相结合的高标准的现代化新城。
在复兴大桥南岸东侧地区建设城市南部副中心、滨江城区级中心,通过钱江大桥、西兴大桥、复兴大桥与主城进行交通联系。
(4)在原滨江2、3号地块及西兴大桥南岸西侧、滨江城中心区东侧建设杭州市中央商务区。
该地区是杭州市新的高层次第三产业发展区,是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体现,承担区域性金融、贸易、信息、商业和旅游等中央商务功能。
(5)在滨江城公共中心内分别建设文化中心、大型影剧院、图书馆、青少年和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
在公园、广场附近建设区级体育中心。
在区中心设置市级400床位医院一座。
在钱塘江南岸现在的中波发射台附近建设集广播电视采编、制作、办公和培训中心为一体的杭州市“21世纪广播影视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 14.26
11
17
欧盟 18.39
21
46
日本 4.9
2
1
中国 4.4
2
4
全球权威:GaWC世界城市体系(1998-2008) 5
CAUPD
1.1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内陆开放、高端切入、模式创新
伴随知识经济发展,世 界城市功能正在从产品 输出向资本输出及知识 与文化输出转变。
中国城市正在依据各自 优势全力培育自身的科 技生产力、文化影响力 和消费吸引力。
规划用地 520KM2
569KM2
规划人口 430万人
390万人
滨海新区 2270KM2
510KM2 290万人
北碚区
常住人口13万
渝北区
常住人口79万
江北区
常住人口68万
3
CAUPD
五大定位:三个职能两个模式
功能和模式的双重要求
在2005年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热潮中,国家特区都展开了 “二次改革”。 特区的作用不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而是引领模式转型。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核心节点 芝加哥
东京
伦敦
纽约
硅谷
巴黎 洛杉矶
次中心节点 休斯顿 斯图加特 鹿特丹 上海 香港 迪拜 台北 北京 布达佩斯 米兰
专业节点 苏州 东莞 丹戎帕拉斯 孟菲斯 班加罗尔 昆山 都柏林 威尼斯
惠灵顿
6
CAUPD
1.1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内陆开放、高端切入、模式创新
历史 工商社会以后
资源 大宗物流的能力
动力 依靠国家资本植入
方向
冲 击科技创新和 金 融贸易网络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大飞机\金融航运中心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大飞机\大火箭
珠三角 广州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亚运会\广州知识城 深圳
悦来西部会展中心 思科物联网城市 中新生态智慧城
2
CAUPD
规划范围
总面积1200KM2,包括 北碚、江北和渝北。
现状建设用地150KM2, 规划建设用地550KM2。
常住人口200万,其中城 市160万,农村40万。
深圳特区
浦东新区
总面积
395KM2 570KM2(1992年) 1948KM2 1395KM2(2008年)
以城市模式创新支撑功能转型是必然选择,回归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建 设低碳绿色智能的城市基础设施。
从2008年sassen世界城市排名来看,中国城市在经济、金融和商业上的指 数相对较高,但在创新、制度和宜居方面总体偏低。
制造物流指标 金融商务指标 科技创新指标 文化交往指标 生活宜居指标
1986
弗里德曼 “世界城市假说”
省会和首都
历史 自农耕时代起
长三的人文资源积淀
动力 依靠内生动力
方向
进 入文化和旅 游 服务网络
门户和直辖市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西溪湿地\青山湖科技城 上海
1990 1995 2000 2005 2008
奥运会\海淀\大山子 天津
1 重要的制造中心 2 主要的交通枢纽 3 主要金融中心 4 跨国公司总部 5 国际化组织 6 商务服务的高速增长 7 人口迁移目的地
2001
GaWC 世界城市排名
1 会计业公司总部 2 广告业公司总部 3 金融业公司总部 4 法律业公司总部
2008
GaWC排名 Sassen排名
1 人口流动的中心 2 物流转运的枢纽 3 金融及跨国公司总部 4 科技研究和教育中心 5 文化汇聚及赛事中心 6 重要旅游目的地 7 生活宜居指数
了两江新区五大定位。
2010年
2008~2010年
国家特区
2001~2007年
内陆高地
城市新区
交通项目
创新项目
服务项目 产业项目
国家创新基地 对日软件外包基地 “星系列”科技孵化楼 重庆爱立信配套采购中心 霍尼韦尔中国高技术工程中心
香港英联公司 保利生态体育公园 重庆国际学校园
长安福特轿车和轻型客车生产 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公司 海装风电项目 光电产业园 生物产业基地
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在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总量扩张而是将国家中 心城市和重要城市打造顶级世界城市.
浦东 新区
滨海 新区
深圳 特区
两江 新区
特区设立之初 (1980-1990)
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2005-2010)
功能要求
模式要求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重要现 代工业基地和金融、贸易、 科技、文化、信息中心
两江新区总体规划
(2010~2030)
CAUPD
十年酝酿:北部新区-内陆开放示范区-两江新区
2008年6月,50多个部委200多国家各部门到重庆进行了史上最大调查研究。
2008年底国务院出台3号文件,明确要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
2009年5月国务院印发两江新区的批准文件[国函(2010)36号],明确提出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保持全国前列 率先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 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 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商品出口基地和外贸基地
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兼营工、商、农、牧、住宅、 自主创新的领先区
龙头寺新客站建成运营 寸滩保税港区正式获批 T3航站楼扩建获批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思科全球创新中心 国际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平台 山顶总部基地 石油耐德系统工程公司
半导体照明产业园 国家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基地 上汽菲亚特红岩发动机 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线 格力电器重庆制冷产业园
苏宁电器集团物流基地项目 全国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人民银行结算中心
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 现代产业的集聚区
区和新型城市
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
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
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法制建设的模范区 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示范市
内陆重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
区的先行区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4
CAUPD
1.1 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内陆开放、高端切入、模式创新
世界体系10年变化:多 极化格局逐步形成,欧 美主导的局面扭转,新 兴经济体迅速上升。
中国已经拥有4个世界 城市,但数量较少、分 布失衡,内陆国际化程 度显著滞后。
2008年 1998年 2008年 GDP(万亿$) GaWC Ga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