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6套)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6套)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第I卷(共24 分)一、基础知识检阅(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穿凿(záo)氛围(fân)呱呱坠地(gū)插科打诨(hún)B.症结(zhēng)脖颈(gěng)卷帙浩繁(zhì)日削月割(xuē)C.倾圮(pǐ)馥郁(fù)奴颜婢膝(bēi)逸兴遄飞(tuān)D.狩猎(shòu)宝藏(zàng)忧心忡忡(zhǒng)繁文缛节(rú)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积腋成裘猝不及防曲突徙薪群贤必至B.瓦釜雷鸣歪风邪气目光如聚铤而走险C.优柔寡断源远流长钟灵毓秀常年累月D.自立更生遗笑大方弱不经风气势凶凶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

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C.记者坦言:“内地政府越来越透明,很多场合下,官员应对记者游刃有余....,不抗拒。

”D.从《小山回家》开始,那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在我看来,贾樟柯更像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每次都精心地选择视角,拍出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局部。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20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颇高评价。

B.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C.广东国投破产事件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隐患,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提供了教训,向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调顿。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6套)

(审核版)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6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卷2018年1月20日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就是一种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

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从艺术的角度看民间剪纸艺术是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它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出来,反映了我们民族的集体表象的一种文化模式。

民间剪纸的作者们在创造时,从来没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识潜入在其中。

他们在创造时,往往让人(包括创造者自己)从中感受到一种审美情趣。

这是由于它们适合于人的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所以,自中国民间产生剪纸以来,人们一直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装饰物,尽管历代在造型样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可民间大众所赋予它的造型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深层寓意内涵,却一直不变地流传至今。

因此,可以说民间剪纸是一种大众艺术。

从客观上说,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

它不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传承,而且还有着它自身深层独有的特定内涵。

从中国民间剪纸的纹饰寓意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反映出来的中国民间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传承,以及当地民众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审美情趣。

它是我们探寻本民族的民族渊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证。

例如“蛙”这一形象在民间剪纸中屡见不鲜,民间常将它视为一种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护神,并将“蛙”这一自然中丑陋的动物形态,运用民间美术中的互渗造型手法,将其变为神圣、稚拙、亲切、动人、给人美感的剪纸花样,缝绣在孩童的枕头、围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护下,茁壮成长,美满幸福。

需要指出的是,“蛙”这一图腾物产生以来,因为囿于民间文化而没有上升到中国的上层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龙凤那样由皇权所推崇的中华文化象征的地位。

2018.2高二语文期末题(A)参考答案

2018.2高二语文期末题(A)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2018.21.B(3分)(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立不迁”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2.A(3分)(“屈原认为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作者的观点。

)3.C(3分)(“根本目的是证明渔父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错,文中引相关材料的根本目的是阐释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

)4.D(3分)(A.从第①段内容看,作者思乡是因为眼前的草木带着东方的色彩,眼前的一切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不是因为冬季的阴冷。

B.从第②段内容看作者肯定从时间的角度来认识思乡,指出仅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思乡是狭隘的,而并没有比较东西方两种思乡观,引述海德格尔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从空间角度理解思乡的狭隘。

C.“只用来”错误。

)5.(8分)“天道”指人一定会走向死亡的自然规律或者指人的一生注定是一个悲剧。

(4分)“人道”指人对现实世界(包括对人生、对故乡)的留恋。

(4分)(其他说法符合情理的亦酌情给分)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将句子放在段落中分析。

由“悲号”“命运”“凡胎的肉身”“人生代代无穷已”“宿命”“感伤”等可知,“天道”是指自然规律,指人最终都得死去;“人道”是指人的愿望,即人对世界的留恋。

6.(9分)“旅人”既指旅行在外的人,也象征着每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

(3分)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行越远,其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就会越来越强烈。

(3分)而每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曾经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且无法回头,但他会释然,会坚定地继续前行直至走完自己的人生路。

(3分)7. D(3分)(A项,“倒叙“错误,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插叙”。

B 项,“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表述不严密。

村民起初不大乐意举家返乡,“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推四找各种理由”,最终是他“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8最新高二语文上期末试卷有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独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的复杂关联。

除了自然界种种物象变化对人心的影响之外,人的现实处境和主体心态也会导致其对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现。

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影独坐,促织鸣壁,枫时绕船,则有余悲。

”在不同的人眼中,自然的面貌原本就是不同的,给人的感触也不一样。

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方面,自然摇荡着人的性灵;使人产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将悲喜之情转移、投射到本无情感知觉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备了与人同一的感情色彩,从而在自然施与人巨大影响的同时,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变着自然物在人们心中的面貌。

对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奇妙的生命共感现象,西方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自然变化、草木荣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觉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联想到万物与人的生死。

因此,在古人的诗文中,纯粹的自然现象是没有的,流动的水,吹过的风,开落的花,都与人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

生命的共感帮助我们理解了自然物与人的生理心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则引起人的悲感。

这就需要探讨自然与人之间异构与同质的问题。

异构,指二者之间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同质,指两种物质之问本质的相同。

前者将两种物体区别开来,后者则将两种物体联系在一起。

人类和自然,无论形式差异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规律,如生老病死、兴表荣枯。

只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具有更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内涵,都是人赋予它的。

但久而久之,这种内涵脱离了人的主观赋予而内化为物的客观属性了。

比如,人愤怒的时候就像江海中翻滚的波涛,于是有人便赋予波以愤怒的含义;在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赋予雨以悲伤的含义。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 版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期末考试试题 版含解析

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本套试卷共22小题,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9分)错误!几个世纪以来,文字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问题一直都是美学的关注点.在中国,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看起来不像西方那样疏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处于同一个艺术领域里。

对于汉字的书写、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高建平曾在他的书中做出很有洞见性的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了书法的影响,而不是书写,但我们同时必须牢记,这两者之间并无实质的差别。

”在很大程度上,书法和绘画都依赖于创新和表达,这与象征性符号不同,象征符号的主要目的在于图示化以实用。

书法和绘画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环境,比如说中国画匠的作品与来自更高社会地位的文人画家的作品有着不同的功能。

据此而言,在中国书法与绘画语境中所呈现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要比西方语境中的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更近。

这是由中国的书画传统所决定的。

西方文化中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讨论,常围绕着争论绘画和诗歌哪个更具重要性.莱辛的《拉奥孔》探讨了诗歌和绘画的相对优点,充分地显示了它们各自对于认知理解的贡献。

莱辛意在凸出诗歌的优越性,能够比绘画达到更广泛的境地。

绘画受限于视线,需要将焦点固定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所得为视线所过滤.即便被理解的物体已经发生变化,从焦点出发也还是有诸多局限。

莱辛认为诗歌能够运用所有语言能动用的更大范围的资源,同时也包括直觉和想象,能够提供一个关于对象的更为整体的观念。

随着当代诗歌理论和包括绘画在内的视觉艺术的发展,关于文字和图像关系的论点持续地发生转变。

比如,20世纪40年代,格林伯格的写作是在寻求一种纯粹的、互不混杂的艺术介质,强调每门艺术的相对彼此的独立性.也因此,他攻击文人化的绘画,辨析诗歌在视觉艺术上的局限,以及叙事与绘画的不同.他想维护的是绘画的纯粹性,反对诗歌(文学)对于绘画的入侵。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2018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含答案)5c东省济宁市-狗黑子,蛇--长虫,好--不孬。

第三,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济宁话中为多音节词,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如磁铁--吸铁石,上午--头晌午,清晨--清起,树枝——树枝子,睫毛--眼子毛,故意--耽稳地,忙--不得闲。

构词方式上的特点。

济宁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

表现在数量上,济宁话除了“老、子、儿、头、巴”等词缀,还有普通话所没有的“拉、二、登、么、乎、棱”等词缀。

表现在适用范围上,济宁话中词缀的适用范围较广,如“老”,普通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时只有“老虎、老鹰”等少数几个;而在济宁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还有“老鸹、老鳖、老疥”等。

表现在功能上,普通话中“子”缀一般只用于构词,而济宁话中“子”缀还常常用构形,如“树枝子、面条子”等。

重叠构词。

济宁话中的重叠词也很丰富,既有普通话中有的,又有普通话中不重叠的,甚至还有普通话中没有对应词的,如AA式亲戚--亲亲,围嘴儿--兜兜,馒头--馍馍,抽屉--抽抽,冰块--冬冬。

AABB式拼拼瓜瓜(莽撞)、意意思思(犹豫)、芋芋头头(缺心眼)、吱吱歪歪(讨人嫌)、咋咋呼呼(故意说话大声)。

词义方面的特点。

词义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

济宁话中有些词与普通话理性意义完全不同,有些词则在色彩义方面与普通话有差异。

理性义。

济宁话中有一些词在形式上和普通话一样,但其意义却有很大差别。

如“姑娘”,普通话指年轻女子,在济宁话中则是“姑姑”的意思,年轻女子则用“大闺女”表示。

“林”普通话是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竹林),而在济宁话中则指“坟地”,“老林”指自家的祖坟。

有的词则是词义范围大于普通话中的词,如“鼻子”,在济宁话中除了表示五官之一的“鼻子”,还有“鼻。

【最新2018】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最新2018】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二的语文考试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这让部分学生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不如试着找些语文试题来写写,提前适应考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46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8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庖丁为文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①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末未尝微碍,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②。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①砉然:骨肉相离的声音。

②硎:磨刀石。

(选自《庄子•养生主》)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乃中《经首》之会会:韵律,节奏。

B.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进:进入。

C .刀刃若新发于硎发:生,出,引申为“磨”。

D.善刀而藏之善:擦拭,揩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庖丁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2分)①合于《桑林》之舞②手之所触,肩之所倚③牛不知其死也④未尝见全牛也⑤所见无非全牛者⑥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庄子这个寓言于后世形成了如下成语: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目无全牛等。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最新试题资料-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二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高二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5 c 高二下期末语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完成第1—5题(15分)(1)“您认为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我认为是幸运。

”美国西部时间24题(12分)①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

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

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

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

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所言信矣。

……②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

考之于今,其风渐坠。

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

何以言之?汉晋武俱非上哲。

汉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

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

……③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

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

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

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

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

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④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兰芷鲍鱼,与之俱化。

慎乎所习,不可不思。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惟善是与。

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莫知其是,则不闲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

昵近小人,非致理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菜肴熟稔(rěn)孤苦伶仃风流蕴藉(jiè)B.流苏蓬蒿(hāo)锱铢必较白云出岫(yòu)C.峨眉岑寂(cén)萍水相逢陨首以报(yǔn)D.婵娟庇佑(pì)食不裹腹穷乡僻壤(pì)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媒体评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此前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为“以国家治理机制、治理能力为中心”。

②面对数据搜索能力强大的互联网,任何人都无法保证自身信息的绝对安全,更不要说隐私观念的中国用户了。

③DNA考古在学界已基本得到。

早在1981年,科学家就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并发表了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A.基调淡漠认可B.论调淡薄认定C.论调淡漠认定D.基调淡薄认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随着国力增强,中国正在重构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

有人目无全牛,仅从周边的局部争端就得出中国外交陷入困境的结论,这是不客观的。

B.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用浅近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是一部普及传统文化的优秀着作。

C.最近,央视推出了原创公益音乐节目“梦想星搭档”,主持人曾宝仪身材娇小,谈吐伶俐,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D.12月28日,云南省大理发生森林火灾。

虽然地方政府及时组织扑救,但大面积森林被毁,过火区域赤地千里,损失惨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安山寺景区内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有“植物大熊猫之称”的千年银杏树两棵(雌雄异株),优质天然地下喷泉两处。

B.当地村民描述说,伤人的动物全身棕黄色,有一米多长,七八十厘米高,细腿、走路弓着腰,许多特征都与狼相似。

C.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祖父总会找来的”。

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

D.“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迷失时,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我是谁”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对于奥运明星孙杨无证驾驶的行为,杭州交警给予了与同类违规行为相同的处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月平均雾霾日数为4.7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13个省份为同期之最。

C.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一些预言家经常为他们明显的失败找借口解释。

D.德化位于福建中部,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瓷都;宋代开始,德化瓷就源源不断销往世界各地。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济宁方言特点浅析宋胜如关于济宁方言,比较早的研究文章是民国时期的《济宁县志》中的《方言篇》,文中对济宁地区的一些常用词语进行了解释。

其中大部分词语沿用至今,如“清起来、绛、打闪、口头语、月老娘、奏、母量、出气、打扮、半吊子、抬杠、调三和四、兄弟、两乔”等词现在在济宁话中还使用。

济宁方言的词汇非常丰富,其内在特点也很突出。

词语音节构成上的特点。

第一,部分普通话中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在济宁话中为单音节词。

如:普通话中的“彩虹”在济宁话中叫“绛”(音降),该词来源于古汉语,在民国《济宁县志》中也有记载:“绛,虹也,冬韵转入江韵也。

”《说文解字》:“绛,大赤也”。

至今,该词仍保留下来,但年轻人已开始使用“彩虹”,“绛”有消失的趋势。

第二,普通话中的单音节词在济宁话中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例子:熊--狗黑子,蛇--长虫,好--不孬。

第三,普通话中的双音节词在济宁话中为多音节词,在我们的调查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如:磁铁--吸铁石,上午--头晌午,清晨--清起来,树枝——树枝子,睫毛--眼子毛,故意--耽稳地,忙--不得闲。

构词方式上的特点。

济宁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

表现在数量上,济宁话除了“老、子、儿、头、巴”等词缀,还有普通话所没有的“拉、二、登、么、乎、棱”等词缀。

表现在适用范围上,济宁话中词缀的适用范围较广,如“老”,普通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时只有“老虎、老鹰”等少数几个;而在济宁话中“老”缀构成动物名词还有“老鸹、老鳖、老疥”等。

表现在功能上,普通话中“子”缀一般只用于构词,而济宁话中“子”缀还常常用来构形,如“树枝子、面条子”等。

重叠构词。

济宁话中的重叠词也很丰富,既有普通话中有的,又有普通话中不重叠的,甚至还有普通话中没有对应词的,如:AA式:亲戚--亲亲,围嘴儿--兜兜,馒头--馍馍,抽屉--抽抽,冰块--冬冬。

AABB式:拼拼瓜瓜(莽撞)、意意思思(犹豫)、芋芋头头(缺心眼)、吱吱歪歪(讨人嫌)、咋咋呼呼(故意说话大声)。

词义方面的特点。

词义包括理性义和色彩义两方面。

济宁话中有些词与普通话理性意义完全不同,有些词则在色彩义方面与普通话有差异。

理性义。

济宁话中有一些词在形式上和普通话一样,但其意义却有很大差别。

如“姑娘”,普通话指年轻女子,在济宁话中则是“姑姑”的意思,年轻女子则用“大闺女”表示。

“林”普通话是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竹林),而在济宁话中则指“坟地”,“老林”指自家的祖坟。

有的词则是词义范围大于普通话中的词,如“鼻子”,在济宁话中除了表示五官之一的“鼻子”,还有“鼻涕”的意思。

此外,还有“着”,在济宁话中,除了有“着火”、“着落”等义项外,还有“传染”的意思:这病着人(意思是这病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除了理性义上的区别,济宁话和普通话在词语色彩义上也有很大不同。

有些词普通话中没有,济宁话则具有非常强的感情色彩。

贬义的:左撇拉子、王八羔子、瘸巴子、憨巴子、结巴子、哑巴子、拖巴子、败坏头(败家子)、绝户头(无子女的人,骂人的话)、甲鱼头(吝啬的人)、拐孤头(爱拨弄是非的人)、死拧紧头(非常固执的人)。

褒义的:恶(厉害)、廉力(表示做事干净、利索)、勤力(勤快)。

有些济宁话中的词语则有很强的形象色彩:长虫(蛇)、小小虫(小麻雀)、狗黑子(熊)、夜猫子(猫头鹰)、青皮(鸭蛋)济宁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还有很多,以上我们只是简单列举了一些,要想真正了解济宁方言词汇的全貌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选自《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有删改)6.下列表达中不属于济宁方言特点的一项是A.普通话中有些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在济宁话中变成了单音节词。

B.普通话中少量的单音节词在济宁话中变成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C.词语的意义比较丰富,大体可分为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大的方面。

D.在理性义方面,有一些词语在意义范围上要大于普通话的的词。

7.下列对济宁方言构词方式特点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缀数量多,除常见词缀外,还有些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

B.有一些词缀在济宁话中要远比在普通话中的适用的范围广。

C.在表现功能上济宁话中的有些词缀除用于构词外还可以构形。

D.重叠词丰富,除普通话中有的都有外,还有些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济宁县志》中的《方言篇》是较早研究济宁方言的文章,其中提到的大部分词语至今还在沿用。

B.济宁话在音节构成上与普通话有很多的不同,普通话中的双音词在济宁方言中均为多音节词。

C.济宁话与普通话在词语色彩义上有很大不同,济宁话中有些词语不仅感情色彩强,形象色彩也很强。

D.济宁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有不少差异,文中只列举了一些简单的,更复杂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

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

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

逾年而举森。

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

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

再迁江西按察使。

有进士嬖①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

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

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

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

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

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

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

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

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②诏书蠲③天下田租半。

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

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

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

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

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

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

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

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

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

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

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

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

”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

诏皆如所请。

帝尝命中官④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

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

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

三年,以母老乞终养。

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

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

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

乡人为立报功祠。

万历八年卒。

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有改动)[注]①嬖(bì):宠爱。

②登极:皇帝即位,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即位,在位6年,病死,终年36岁。

葬于昭陵(北京十三陵)。

蠲(juān):除去,清除。

③中官:宦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屡驳疑狱狱:案件B.不能副经费副:相符,相称C.视往岁有加视:比D.欲介之见言,谢不往谢:告别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B.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樊哙侧其盾以撞吾尝终日而思矣C.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D.乡人为立报功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1.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森为人耿直的一组是①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②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③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④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⑤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森在江西做按察使时,有位进士因宠幸别的女人而杀死妻子,马森不顾地方长官的反对,最终将那位进士绳之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