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

合集下载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哇哦,大家快看呀!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超级棒的地方——甘肃临洮岳麓山!那可真是太神奇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觉得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呢!早上,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

太阳刚刚从地平线跳出来,空气中还有点儿湿湿的雾气。

我们坐在车上,一路上都在兴奋地讨论:“岳麓山会不会有神秘的精灵呀?”,“是不是会有超大超美的花花草草?”“要是能看到巨大的彩虹就太好了!”当我们到达岳麓山脚下时,我的眼睛都瞪大了!哇哦,这里的山真的是高高的、宽宽的,像一座巨大的绿色城堡。

我对我的小伙伴小明说:“快看,山顶上好像有一个云朵城堡!”小明也瞪大了眼睛:“真的耶!好像一位山中的女王正在那里等我们呢!”我们开始爬山了。

爬山的路上,有好多好多的大石头,小石头,还有超级高大的树木。

树上的叶子绿得发光,就像是放大版的绿宝石。

小红说:“这些树好像是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山间的小路曲曲折折的,我们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些小花朵,五颜六色的,好像是小精灵洒下来的花瓣。

我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蹲下来看:“哇,这些花真的是太漂亮了!”我还差点儿被花丛里的小蝴蝶吓到,它们飞来飞去的,像是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在爬了一会儿山后,我们终于到了山顶!哇哦,那里的风景真的是太美了。

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像是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在地上,远处的河流像是一条银色的丝带。

我们都激动得跳了起来,小明大喊:“山顶真的太神奇了,感觉像是在天上呢!”我们还看到了一个超级大超级古老的石碑,上面刻着古老的字,像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我猜这是岳麓山的守护神留下来的呢!小红说:“这些字好像在告诉我们这里的秘密!”我们在山顶待了好久,玩得非常开心。

下山的时候,我们一路上都在讨论:“这次爬山真的是太有趣了,下次我们还要再来一次!”临洮岳麓山真的很美,像是一幅大自然的画卷,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特别开心。

如果你们也想要体验一次像童话般的冒险,一定要来岳麓山哦!它绝对会让你们的心情像飞翔的小鸟一样愉快!。

临洮岳麓山烈士陵园观后感

临洮岳麓山烈士陵园观后感

临洮岳麓山烈士陵园观后感前几天,我去了临洮岳麓山的烈士陵园,那一趟真的让我心里有好多感触。

刚走到岳麓山脚下,看着那通往烈士陵园的路,心里就莫名地庄重起来。

就好像这条路有魔力似的,让我一下子收起了平时嘻嘻哈哈的样子。

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整齐的墓碑。

那些墓碑静静地站在那儿,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虽然他们不会说话,但是每一块墓碑都好像在给我讲着过去的故事。

我在想,每一个墓碑下面都是一个英雄啊,他们以前也和我们一样,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有着自己的家庭、朋友,可是为了更大的事儿,为了咱们大家的幸福生活,就这么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去了。

我慢慢地在墓碑间走着,看着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有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显得特别伟大。

我突然觉得,名字也就是个代号,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们做过的事儿。

这里面也许有年轻的小伙子,本来应该在村子里谈着恋爱,憧憬着未来的小日子;也许有上了年纪的长辈,家里还有老小要照顾,但是战争来了,他们啥也没想,就冲上去了。

再往前走,有个纪念塔之类的建筑,高高地耸立着。

我站在塔下,抬头看着它,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这个塔就像是一座灯塔,它在告诉我们这些后人,不要忘记那些为了今天而牺牲的英雄们。

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我就想啊,这风是不是也在传颂着英雄们的事迹呢?我当时就琢磨,咱们现在的生活可太幸福了。

每天可以玩手机、吃各种美食、想去哪玩就去哪玩。

可是这一切都是这些烈士们用命换来的啊。

有时候我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儿就抱怨,比如说外卖送晚了就不开心,和朋友闹点小矛盾就觉得天要塌了。

跟这些烈士们比起来,我这都算啥呀。

他们面对的可是枪林弹雨,是生死抉择啊。

从烈士陵园出来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

以后可不能再那么不懂事儿了,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也得像这些英雄们学习,要有那种勇敢、无私的精神。

如果有一天我也面临什么困难,可不能轻易就退缩。

而且我还要把这些英雄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不能让大家把他们给忘了。

临洮岳麓山公园的简介

临洮岳麓山公园的简介

临洮岳麓山公园的简介临洮岳麓山公园位于中国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境内,是一座集自然风景、人文历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总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的大型公园。

公园内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山岳植被、森林植被和湿地植被等。

其中,山岳植被主要分布在山脚和山谷,森林植被则分布在山腰和山顶。

公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松树、柏树、柳树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

在岳麓山公园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岳麓山。

岳麓山位于公园的中心位置,海拔约为2000米。

山势险峻,山脊呈弯曲状,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公园的美景,还可以远眺周边的山峦和田野,景色十分壮观。

除了岳麓山外,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

例如,青鱼潭是一个位于山谷中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有茂密的树林环绕,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在青鱼潭边还有一个小瀑布,水流从山上倾泻而下,激起一片片水花,非常壮观。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些文化古迹和纪念碑,如明代的岳麓庙和纪念抗日战争的烈士陵园等,这些景点展示了公园丰富的历史文化。

公园内设有多条游览线路,方便游客参观。

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观光车游览公园,还可以选择攀岩或徒步旅行等户外活动。

公园内还设有餐馆、休闲区和儿童游乐区,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设施和娱乐项目。

临洮岳麓山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众多游客。

无论是喜欢自然风光的人,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景点和活动。

无论是远足登山,还是欣赏风景,临洮岳麓山公园都是一个理想的去处。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领略人文历史的厚重。

临洮岳麓山研究背景

临洮岳麓山研究背景

临洮岳麓山研究背景
临洮岳麓山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境内的一座山,海拔约 1,600 米。

该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临洮的“祖山”和“文笔山”,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临洮岳麓山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临洮岳麓山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研究:临洮岳麓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该山就是中国文人墨客眼中的胜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因此,对临洮岳麓山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 自然风光研究:临洮岳麓山自然风光优美,是中国自然风光的代表之一。

通过对该山的自然风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旅游业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临洮岳麓山逐渐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通过对该山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4. 环境保护研究:临洮岳麓山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中国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山环境保护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当地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临洮岳麓山的研究背景涵盖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
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保护和开发该山的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临洮岳麓山的作文

临洮岳麓山的作文

临洮岳麓山的作文
我的家乡临洮,有着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比如洮州八景、临洮文庙、洮河第一桥、龙藏寺……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座美丽的岳麓山。

岳麓山是临洮着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县城南约十公里处。

我站在山脚下,抬头一望,只见山上郁郁葱葱,绿树成荫。

它虽然没有泰山那样雄伟壮观,也没有华山那样险峻陡峭,但是它却有自己独特的美。

沿着石阶往上走,路边有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和各种各样的小草。

小草绿绿的、嫩嫩的、黄黄的。

花儿们也不甘示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粉的……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得如霞……美丽极了!
我沿着小路往上爬,突然发现山腰处有一块石头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地。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小石头被风吹到了对面的山上去了。

它就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跟我们捉迷藏。

我心想:这石头是不是因为被风吹到了对面山上才会这样呢?
再往上走,我们来到了岳麓山最高处——麓山寺。

在麓山寺里,我看到了一个石碑上刻着“文昌阁”三个字。

—— 1 —1 —。

我的家乡临洮

我的家乡临洮

美丽的岳麓山•岳麓山森林公园位于临洮县城东,是全省AA 级森林公园.园内峰峦叠嶂,树木葱茏,以宋代建有东岳庙而得名.现存有超然书院(杨继盛办学处),凤台(李耳飞升处),蜀汉姜维点将台,东岳庙等名胜.八十年代以后建有惠风长廊,超然阁,荣乡碑,戎疆亭等数十座亭台楼阁,已形成《琴台飞瀑》,《文峰夕照》,《书院晨钟》,《岳麓黄花》等新岳麓八景.每年春节灯会和三月二十八传统庙会闻名远近,成为陇中地区浏览胜地. 岳麓山公园位于临洮县城东一里处,因宋代在山上修建东岳庙而得名。

山上亭台阁榭遍布,花草林木繁茂,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岳麓山山门巍然矗立在古柳浓荫之中,翘角飞檐,画栋碧瓦、引人入胜。

进入公园,迎面山脚下,假山玲珑,古树修竹,小桥飞瀑,水池里碧波荡洋,神鹿雕塑,展蹄腾空,栩栩如生,是岳麓山的标志性建筑。

十数间长廊顺洮惠渠而建,坐在廊下,即可以饱览倒映在清清渠水中的青山绿树,也可以品味镌刻在长廊周围的匾额楹联,于小憩间享受这里的自然美景和文化气息。

过惠桥,拾阶而上,这里是岳麓山主要的建筑群,东岩寺、太平观、惠丰榭等,这里画阁回廊,树木成荫,晨钟暮鼓,鸟语花香,再往上,山回路转、曲径通幽,超然书院坐落在半山之中,其建筑共有五间,向北为新建悬楼,向南为吊脚悬楼,这是明代嘉靖年间曾任南京兵部右侍郎的杨继盛被贬为临洮典史后为发展临洮教育事业而兴建的,现经维修,面貌焕然一新。

母亲河——洮河•洮河,流经县内15个乡镇115公里,年径流量53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无污染,属国家一级保护水系,水能资源可开发蕴藏量达16万千瓦。

总装机容量2.6万千瓦、年发电量1.29亿度的三甲水电站便屹立在洮河主子道上;总装机5.2万千瓦、年发电量2.3亿度的海甸峡水电站即将开工建设,正在论证建设的杨家店等10个中、小型水电站开发潜力巨大,已经建成的110千伏变电站和即将上马的330KV变电站,将使临洮发展成为甘肃南部的电力枢纽。

幽静的貂蝉湖临洮牡丹•临洮栽植牡丹、芍药、菊花、大丽花等花卉的历史十分悠久。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游记】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游记】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游记】岳麓山雄峙县城之东,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是陇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古城临洮最亮丽的一处名胜古迹,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岳麓山因宋代在山上修建东岳庙而得名,山上亭台楼阁遍布,花草林木繁茂。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查,岳麓山被确定为国家AA 级旅游景区。

“岳麓山岗下,相传有玉泉。

流来波影动,涌出月光圆。

水面蟾晖满,溪头桂魄鲜。

听是常倚树,石蹬泻涓涓”。

读清代临洮诗人魏椿《洮阳八景·玉泉涌月》一诗,更是让人对岳麓秀色浮想联翩、神往不已。

岳麓山山门巍然矗立在古柳浓荫之中,翘角飞檐、画栋碧瓦、宏伟壮观。

进入公园,迎面山脚下,玲珑的假山、古树修竹、小桥飞瀑,引人入胜。

水池里碧波荡漾,一组神鹿雕塑展蹄腾飞,栩栩如生。

拾级而上、“一溪清流榭前过,满贯假山胜蓬莱”,洮惠渠清波微漾,山光云彩倒映水中,数10间长廊顺洮惠渠岸而建,坐在廊下,即可饱览倒映水中的青山绿树,也可品味镌刻在长廊周围的匾额楹联,于小憩之间享受自然美景、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过惠桥,向山上攀登,十步一楼、五步一阁,风雅亭、优龙阁、畅怀亭、悬亭、一览厅等颇具特色的建筑飞檐流丹、画廊回阁掩映在绿树花草之中,晨钟暮鼓、鸟语花香。

再往上行,山回路转,曲径通幽,超然书院便坐落在半山之中。

超然书院建在超然台上,是贬官临洮的一代名臣杨继盛为兴办临洮教育而建,现经维修,面貌焕然一新。

他在书院讲学时所写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至今脍灸人口。

还有刻于清代德宗光绪年间的杨继盛手书的“赏心况有樽前客,忍负春风寂寞还”对联碑石至今保存完好。

清代临洮籍诗人吴镇在《重修超然书院碑》中说:“东去狄道城,二里许为岳麓山,山之麓有台,三面壁立,而其上如砥,登之则临川百里了如指掌,洮水萦洄在足下,故谓之超然台。

”为纪念杨继盛、邹应龙、张万纪等同严嵩进行无畏斗争的仁人志士,临洮人民在书院内建了“杨公愍公祠”、“双忠祠”,至今还传诵着“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千古名句。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四年级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四年级

甘肃临洮岳麓山全景作文四年级在我去过的众多地方中,甘肃临洮的岳麓山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从远处眺望,岳麓山宛如一位慈祥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临洮这片土地。

当你一步步靠近它,便能感受到它那独特的魅力。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走,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郁郁葱葱的树木。

各种各样的树木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绿色画卷。

有高大挺拔的松树,它们的枝干就像巨人的手臂,伸向天空;有婀娜多姿的柳树,那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像是在跟人们打招呼;还有那不知名的小树,它们挨挨挤挤的,像是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嬉戏玩耍。

树叶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的是嫩绿的,有的是深绿的,还有的已经变成了金黄,仿佛是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地上形成了一片片光斑,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继续往上走,便能看到路边盛开的野花。

这些野花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芬芳。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则在忙碌地采着花蜜。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观察起一朵小花来。

它的花瓣是淡紫色的,上面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

花蕊是金黄色的,像是一颗小小的宝石镶嵌在中间。

我轻轻地抚摸着花瓣,感觉它是那么的柔软,那么的娇嫩,仿佛一用力就会把它弄坏。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半山腰的一个亭子。

这个亭子古色古香,飞檐斗拱,十分精致。

我走进亭子,坐在长椅上,稍作休息。

从这里向远处望去,整个临洮城的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就像一个个小甲壳虫在爬行。

而近处的农田里,农民伯伯们正在辛勤地劳作,他们弯着腰,播种着希望的种子。

再往上走,山路变得越来越陡峭,我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但是,一想到山顶的美景,我就又充满了力量。

终于,我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我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

远处的云彩仿佛就在我的脚下,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岳麓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系国家等级风景区(点),岳麓山位于临洮县城东,当地人称“东山”,以宋时所建东岳泰山庙于山麓而得名,山上亭台阁榭遍布,花草林木繁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查,岳麓山被确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位于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由黄土丘陵低山、河、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全区对外开。

景区概况岳麓山位于临洮县城东,“洮河”流经岳麓山下,形成独特的风景气候区2003年,经国家旅游局审查,被评审为国家AA(2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景名胜区。

主峰海拔2200米,位于临洮县城东。

古城新廓尽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中。

沿绿树成荫的石阶而上,十步一楼,五步一阁,水榭、风雅亭、伏龙阁、畅怀亭、一览亭等独具特色的建筑飞檐流丹、画阁回廊,典雅别致。

再往上走,山回路转,曲径通幽。

岳麓山荟萃了老子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战国秦长城起首、老子飞升地、汉代古墓群、昭君出塞等。

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且植物资源丰富。

超然书院是老子讲道的场所。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杨继盛贬官狄道,为继承老子讲学精神,弘扬道德,教化人们,惠及后世,在此地建书院,“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就刻在笔峰塔塔壁上,至今脍灸人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临洮儿女。

使当地和附近汉、回、藏族生员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历史沿革临洮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

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

战国秦长城起首、老子飞升地、汉代古墓群、昭君出塞之地。

自周安王18年(公元前384年)建置狄道县,秦昭王27年(公元前280年)始设陇西郡以来,临洮就长期是郡、府、州、县治所在地,作为中央政权连接西域少数民族的桥头堡,发挥了西部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甘南农民起义纪念碑”巍然耸立,豪气镇山,南向呼应的则是纪念1949年临洮儿女踊跃参军,进疆戌边的“戎疆亭”。

岳麓之颠,则是蜀汉大将姜维点兵之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人。

在古陇西邑临洮传道时相传是老子飞升之地,缘“有凤来仪”而得名。

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据史料记载,老子见周之衰,离周京洛邑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碧水流域传道,访圣,寻根,最后于临洮岳麓山凤台“飞升”。

自然景观岳麓山众多风景建筑、神庙古迹在建国初期保存尚好,在文革中残遭破坏,文物古迹几乎损失殆尽。

1986年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岳麓山进行了整修和重建,恢复建筑物20项31座,栽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卉,每逢节假日、庙会节,旅游观光者数以万计,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因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本地植被茂盛,形成了“岳麓山八景”,即琴台飞瀑、惠桥映月、文峰夕照、戎疆风雪、雾沟伏冰、凤台春晓、三月黄花、古柳隐罩。

烈士墓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在坚持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的同时,对人民群众采取了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1943年,甘肃南部广大地区的汉、回、藏、东乡等民族10万群众,不堪忍受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揭竿而起,爆发了长达一年的大起义。

1943年1月10日前后,马福善、马继祖、吕百元、吕百林、边永祥和马木个等人,率领回、汉农民数百人,在临洮卧龙寺,喊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若要不反,免粮免款"的口号,打响了甘南农民起义的第一枪。

每逢清明节都有络绎不绝的洮河儿女去敬畏先烈,送献花圈。

因此甘南农民起义烈士陵园和临洮县烈士陵园都被公认为国防教育基地,感染和影响着临洮县城的一代代人,并鼓舞他们前进着。

区内景点洮惠渠又名民生渠初期工程始于民国22年,由邑绅刘笠天、杨明堂策划施工,民国24年完成测量设计书。

从临洮南乡大户李家村引洮河水,于城北二十铺尾水入洮,全长28.3公里。

民国31年(1942年),省府委派李祖英工程师,负责整修,新建塌沟,贾家沟,阳洼沟,里连沟,上夸沟,白塔沟渡槽6座,整修泄水闸1座,泄水闸跌水3座。

至民国36年灌溉面积达2.2万余亩。

1952年,渠尾二十铺河沿沟延长至三十墩,越大碧河至上磨,共4.8公里。

1967年9月,定西地区农林水牧局派人重新设计。

1965年9月,省水利局批准复建,设计引水量8.2秒立方米,从1996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对黄家滩等22处险工险段进行了衬砌,总长度为12037米。

现干渠有多类建筑物341座,全长78.4公里,担负着全县12个乡镇68个村,500社的10万余亩农田灌溉。

岳麓山亭台简介毓秀亭老子出关在岳麓山讲道,一日,在此处仰观巍巍岳麓山,俯视滚滚洮河水,对随行的弟子情不自禁地赞叹说:“此地山灵水秀,真胜景也!”后人建毓秀亭纪念老子,毓秀二字含钟灵毓秀之意。

伏龙阁《史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后,对弟子们称赞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意思是说:我今天见到了老子,觉得老子好象龙一样。

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和弟子们在此处对奕谈说,修身养性。

老子飞升之后,后人建伏龙阁纪念老子。

“伏龙”二字,典出《史记》,含有隐藏之龙的意思。

畅怀亭老子隐居临洮时,常带领随行的弟子以及前来问道的朋友,来到此处,一边观赏风景、一边畅怀交流悟道修德的经验和体会,后来,便建畅怀亭纪念老子悬亭老子当时登上此处时,曾对随行的弟子们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后来,此处便成为老子和弟子谈道的地点之一。

老子飞升后,人们便建悬亭以纪念。

“悬亭”二字,即言此亭悬空建起,又含《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之意。

站在悬亭可以看到临洮二中的全景,俯瞰临洮,洮河径流,绿树郁郁葱葱,虽然没有长沙湿润的气候,但是也风景别致。

凤台凤台又称超然台,“超然”之名,语出《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相传是老子飞升之地,缘“有凤来仪”而得名。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期楚国人。

其祖为古陇西狄道人,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据史料记载,老子见周之衰,离周京洛邑出散关后,在渭水,洮水,碧水流域传道,访圣,寻根,最后于临洮岳麓山凤台“飞升”。

至今,当地群众中仍然流传着老子提笔点太极的传说,传说在今临洮城北约五公里的洮河西岸,有座无名小山,老子在古陇西邑临洮传道时,每日登东山,在神庙大院讲经。

早上登山时,晨辉中回顾城北山川,见河西面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山,早晨一片光明,傍晚回来时看到夕阳下,这座山一片阴暗,不像别的山那样有明有暗。

后来,老子的讲经活动结束了,便站在东山半腰的台地上,对学徒们说:“我要使城北河西岸的那座山变得早晚都像太极图一样”,言毕,挥起笔来,朝那座山点画了几下,并把笔朝天插在了地上,接着就“飞升”了。

第二天早上,人们一看,那座山换了一个景象,早上明的部分变暗了,晚上暗的部分变明了,就是早上的那幅太极图转了个身一样,成了明暗相反的一幅太极图。

以后人们便把这座山叫成了太极山。

讲经台也叫讲道台,是老子出关后在狄道(今临洮)传道讲学的地方。

他所传的《道德经》是一本哲学著作,不是宗教经典。

全文分“道可、道非、常道”等81章。

“道”即宇宙本体,“德”指人们从万物中领悟宇宙本体而获得的真理。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道孕生阴阳双方混沌之体(道生一),混沌之体变化产生阴阳双方(一生二)阴阳双方配合产生新个体(二生三),新个体结合产生万物(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人类依法大地,大地依法天空,天空依法宇宙,宇宙依法自身。

笔峰塔相传是老子挥笔点太极后插笔的地方,最早建于何时,现无从考证。

三十年代所存砖结构塔身,为明朝所建。

抗日战争时期,迁临的兰州乡师因办学,怕塔倒塌危险,便拆除了笔峰塔。

后来在岳麓山重建过程中,新建了笔峰塔。

新建的塔高19米,占地50平方米,六角七层混凝土结构,筒瓦覆顶,墙壁装饰水泥浮雕,装角兽42个,是超然书院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

超然书院原为超然台,是老子讲道的场所。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杨继盛贬官狄道,为继承老子讲学精神,弘扬道德,教化人们,惠及后世,在此地建书院,仍然沿用超然二字作为书院之名。

当时修葺见堂3间,讲堂5间,道统祠5间,并置学田2000亩,供学生膏火之费。

杨继盛公余亲自讲学课子,广收生员悉心教诲,使临洮学风大盛,兴学助教蔚然成风。

他在讲学时所书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就刻在笔峰塔塔壁上,至今脍灸人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临洮儿女。

办学期间,为了书院正常运转,添补经费不足,他毅然卖掉所乘之马和妻子的首饰合并俸银交由书院使用。

正是杨椒山的鼎力支撑,超然书院名声雀起,不仅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学者来此讲学,使当地和附近汉、回、藏族生员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伯阳宫新修建的伯阳宫,据说是老子参道的地方,由于文革时期的破坏现在新修建了道统祠只有一个牌子而已,历史如果有时间一定追究到底!新建的道统祠该是严格按照当时的建筑风格建筑的,有的地方为了增加实用性,结合了现代的建筑风格,当文化被袭制或者说改变、破坏,就失去了从前的韵味。

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一直影响我们辈辈人。

曾经在这伯阳宫里面有位隐居的道士,也算是半路出家吧,也和他聊过,小时候的我说这里好啊,悠闲自如。

但是这次过去门也锁掉了,问说带孙子去了,所以隐居就得: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还是那句在优秀的人也要落于平淡,男耕女织的时代也不会穿越。

亭台阁榭,上次用这个词还是在小学作文里吧!!东岳泰山庙这也是后面重新修建的,文化感染人的作用不庸置疑。

所以任何教义都在教导人一心向善,皆大欢喜。

曾经还和阎斌准备在这门前画画呢,还好没画。

不然根本就不配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敬意。

姜维墩位于东山山顶,居高临下,可俯瞰县城全景及周围5公里左右的地方。

墩台系黄土夯筑,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约10米,夯层厚0.14米,夯层中夹有草绳痕迹,墩台顶部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

墩台下方暴露粗绳纹瓦片,曾出土秦汉砖瓦及铁戟、铁甲等遗物,墩台附近曾出土秦汉墓葬随葬明器彩绘云气纹灰陶奁等,墩台前建古汉阙门,并设有登墩踏步,垛口,栏杆等,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后主刘禅延熙十年(1247年)姜维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今临洮城东岳麓山,颠峰称为姜维墩。

实则系秦汉时所筑,后代沿用,为陇西郡治最高之“瞭望哨”。

姜维墩位于东山山顶,居高临下,可俯瞰小县城全景及周围5公里左右的地方。

墩台系黄土夯筑,南北长22米,东西宽14米,高约10米,夯层厚0.14米,夯层中夹有草绳痕迹,墩台顶部南北长13米,东西宽6米。

墩台下方暴露粗绳纹瓦片,曾出土秦汉砖瓦及铁戟、铁甲等遗物,墩台附近曾出土秦汉墓葬随葬明器彩绘云气纹灰陶奁等,墩台前建古汉阙门,并设有登墩踏步,垛口,栏杆等,据《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载:后主刘禅延熙十年(1247年)姜维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因姜维伐魏而数攻狄道,故民间将今临洮城东岳麓山,颠峰称为姜维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