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认识

合集下载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一、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一项关于医学专业的教育标准,旨在规范和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满足社会对医疗和保健服务的需求。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其中护理学专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护理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护理学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专业,既需要深度的医学知识,也需要广泛的人文关怀和沟通技能。

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学科知识,同时也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

这种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护理学专业的价值护理学专业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护士作为医护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照顾和照料患者的重要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技能,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他们能够胜任各类医疗机构和护理机构的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护理学专业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又需要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护理学专业的要求非常高,这也促使护理学专业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方向发展。

我认为,护理学专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对患者健康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保障上。

五、总结和回顾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对护理学专业的要求体现了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护理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医疗服务和护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护理学专业本科认证解读

护理学专业本科认证解读
(2)发言要紧紧围绕护理学本科教学工作, 不要离题。
3、注意客观性
陈述的内容有事实依据,尽可能用具体事例来 回答专家提问。
--认证专家组不但关心你对所提问题的评价, 更关心形成这些看法的依据。
4、注意完整性
要回答认证专家提出的所有问题,不要躲避问 题
--要有专人负责判断专家组的每一个问题是 否得到了明确回答。
9、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标准和指标是什么? 2009年我国护理学专业教指委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
标准——护理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包 括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及本科护 理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两大部分。
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分类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 态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
源上的保证?
(6)你认为本校的护理专任教师与临床结合的情况如何? (7)你参与实习计划的制定吗?你用哪些方法确保实习计划的落
实?
(8)当学生实习计划的完成与就业找工作发生矛盾时,你们如何 处理的?
(9)学生对实习效果满意吗?有什么依据?
5、教学管理人员 (1)教学计划是由谁制定的,根据是什么? (2)教师的资格认定标准如何,怎样进行? (3)教师有无成长方面的帮助? (4)教学质量是如何监控的?谁来判断是否达到目标的? (5)最近一次学生集中反映教师问题的情况是什么?怎样得到处
4、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帮助学校建立某种规范,或为学校提供某种参 照,帮助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办学理 念和发展远景,以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和充分利用,保证受 教育者的权益得到更好地体现。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 量,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信誉度。
--认证的目的是帮助学校改进教学工作,由教育界 内行专家发现问题是必然的。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护理学专业是一门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护理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护理人才,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为了保证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教育部专家组对护理学专业进行了认证。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评估工作,旨在评估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符合国家标准和社会需求。

该认证工作由教育部主管的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负责组织实施,认证周期一般为3-5年。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质量。

评估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主要考察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二、师资力量。

评估护理学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考察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三、教学设施。

评估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设施,主要考察教学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图书馆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四、教学管理。

评估护理学专业的教学管理,主要考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

如果评估结果不合格,学校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直到达到国家标准和社会需求。

如果评估结果合格,学校将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护理学专业认证证书,证明该学校的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符合国家标准和社会需求。

教育部专家组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实施,对于提高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认证,可以促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业认证视角下护理本科在校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效的影响

专业认证视角下护理本科在校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效的影响

专业认证视角下护理本科在校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效的影响作者:张娜孙松李跞鑫赵梦凡陈蕊林之菡皇甫新月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20期摘要:为了培养新时代高级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了解我校本科生专业认同及其学业成效情况,对其基本情况、学习成效和自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调查。

采用指标分析法对回收的495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构建我校本科生专业认同模型指标与学业成效联系体系进行相关问题分析,探究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成效与专业认证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为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及专业认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证随着我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普遍开展,各高校对护理专业本科生的教育也逐步展开,社会对于护理专业学生需求的增大也为护理学本科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办学契机,所以注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本科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专业认同感能够影响其学习心理和专业发展,所以专业认同教育是大学生学习教育的必需环节,也是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和特点可以帮助高校有效发挥资源优势,调整教育方案和倾斜重心,提高学习成效和职业规划认同的有效性。

为了解我校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的专业认同情况,探究建立专业认同与学业成效的联系机制,对我校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在校生的基本情况、职业认同和学业成效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护理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教育的发展,为护理专业通过护理学专业认证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遵循自愿及知情同意原则,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答卷495份。

调查的495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中,来自农村(含乡镇的)的学生有276名,占55.7%,来自城市的学生219名,占44.3%。

调查对象分别是护理专业大四、大三、大二、大一四个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为23:77,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比例为6:94,年龄在18-20岁之间的有244人,21-25岁之间的有245人,调查对象年龄均在21±4岁。

护理学本科教育标准及专业认证

护理学本科教育标准及专业认证

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的现状
目前,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考核方 式等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课程 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在培养目标方面,各高校 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较高的护理技能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养的护理人才。在考核方式方面,多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育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 划,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二、标准实施:将标准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2、编写教材:根据教学计划,组织教师编写适用的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相关知识。
二、标准实施:将标准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3、专业认证标准和周期
3、专业认证标准和周期
目前,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的标准和周期尚未统一。各地区和各高校根 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认证标准和周期。一般来说,认证周期为3-5年,认证标 准主要包括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
三、影响因素
1、政策
1、政策
政策是推动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教育部、卫健委 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医学教育质量的文件,为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提供 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四、问题与挑战
1、提高认证质量
1、提高认证质量
尽管我国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认证质量还有待提高。 一些高校在认证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问题,导致认证效果不理想。提高 认证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应对地区差异
2、应对地区差异
我国各地区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认证工作的公平性和效果。如何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各地区均衡发 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1. 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一直是国家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包括医学教育的目标、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实习实践、评估考核等方面。

通过对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护理学专业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护理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实习实践和评估考核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保障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 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通过对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护理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护理学专业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学计划中,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覆盖了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在实习实践中,学生是否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全面掌握护理技能和实践能力;在评估考核中,学校是否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等。

4. 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度评估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问题。

护理学专业是否能够与国际接轨,是否能够适应新时代医学发展的需求;护理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否能够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是否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护理学专业的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是否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求,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条件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护理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对护理学专业的规定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护理学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但我们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强与国际接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对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护理学专业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护理学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推动护理学专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护理学专业的护理专业认证研究

护理学专业的护理专业认证研究

护理学专业的护理专业认证研究在当代医学领域中,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对于优质的护理教育和实践至关重要。

护理专业认证作为提供高质量护理教育和培训的标准,对于保障护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培养出一流的护士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专业的护理专业认证研究,旨在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和护理实践水平,为护理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1. 护理专业认证的定义和重要性护理专业认证是指护理学专业的相关机构对护理教育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和认可的过程。

通过认证的护理学专业意味着其教育质量和培养的护士具备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专业认证不仅能够提升护理学专业的声誉和竞争力,还能够促进护理教育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2. 护理专业认证的标准和程序护理专业认证的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护理学会或者护理教育机构制定。

这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培养目标、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

护理学专业进行认证需要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并接受专业认证委员会的评估和现场考察。

认证机构会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认证等级或者认证结果,并定期进行复评和监督。

3. 护理专业认证的益处和影响护理专业认证对于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益处和影响。

首先,认证可以促使护理学专业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护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其次,认证可以提升护理学专业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护理专业。

此外,认证还可以为毕业的护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其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护理专业认证的挑战和改进护理专业认证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例如,认证标准和程序的制定需要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前沿理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领域。

此外,认证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更加科学化和客观化,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认证结果的公示和信息透明度也需要加强,以提高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度。

5. 护理专业认证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护理专业认证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试点的工作总结与思考

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试点的工作总结与思考
学生
教育 评价
教育 资源
教师
中医护理模块
护理学专业国家标准的研制
“国家标准”的定位是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 本要求
研制国家标准
医学相关专业是将“教育标准”转化成“国家标准”
“教育标准”中,要求或难度适中的部分:可将现有的教育标 准作为“基本标准”,在“基本标准”基础上,补充“发展性 标准”;
专业认证的基本原则
认证将在学校自评基础上,依据《教育标准》由 业内同行对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举办的教育计划进 行评估,评判其是否达到《标准》。
认证原则
保证认证过程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尊重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
性; 重点考察护理 专业教育目标、办学标准和质
量保障体系的实现状况,并确认呈报材料的有 效性; 确保认证标准的稳定性和认证程序的严肃性, 在广泛收集客观证据和信息的基础上得出认证 结论的建议。
落实“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认证工作还强调必须重视护理学专业教育规律,各 个院校均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结合作为培养 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普遍制定了教师临床工作管理规定,担任护理学基 础理论的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已经成为考核教师教学 能力的组成部分。
“双师型”的教师资格已成为各试点院校对老师培 养的要求。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在《标准》中,从总体目标到办学标准(如 教育计划、教学方法等)各项要求中,均体 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被认证院校依据标准与认证工作的要求, “以学生能力和发展为指向,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已经深入到了教学和 管理的多个环节。
全程育人的理念
提高了本科生的适应能力和全面素质,形成了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教育理论中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认识安力彬,李文涛,彭歆,尹惠茹,李闺臣(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专业认证是保证并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护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吉林大学护理学专业首家试认证的实践,阐述了关于专业认证的目的与作用、国内外护理学专业认证的发展及对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认识。

[关键词]高等教育;护理;专业认证[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701(2010)12-0001-022007年教育部5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6中提出要开展专业认证,重点推进工程技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2009年教育部与卫生部5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6中明确将/实施认证,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0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2010年3月21日-24日教育部高教司委托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护理教指委)对吉林大学护理学专业开展了全国首家护理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作为被认证单位,通过迎接专业认证工作,全面提高了对护理学专业认证的认识。

一、专业认证目的与作用专业认证(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programmatic accredi ta-ti on)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组织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1],其目的是保证与提高专业教育质量。

一方面通过建立普遍接受的专业教育最低标准,规范专业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持续认证,督促和鼓励被认证专业不断建设、改进与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认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基本标准、改进与发展方向。

第二,为被认证专业及其学校在同行业领域、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建立了比较客观公正的教育质量信誉度。

第三,促进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为在校学生实现对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了基本保障,为即将离校毕业生就业并获得执业资格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为未来报考求学的考生提供了择校的参考依据。

二、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发达国家的高等护理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较早,已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与执业注册紧密联系,设有专门的专业认证机构,认证流程一般分为5个步骤:办学单位提出申请;开展自评并向国家专业认证机构提交自评报告;专业认证机构审核自评报告并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专家组形成认证意见并向专业认证机构提交报告;最后向办学单位反馈认证结果。

专业认证结果一般分为认证合格(通过)、认证基本合格(基本通过)、延期认证、考查与认证不合格(未通过)。

办学单位对专业认证结果有异议,可提请申诉、复议。

高等护理专业认证范围以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为主,澳大利亚与英国还包括助产学专业,美国扩展至护理学专业硕士及博士教育的认证。

专业认证周期一般为5年。

各国家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略有不同,美国护理专业本科认证标准包括办学目标与管理、教职员工、学生、课程、资源与教学效果6项[2];英国提出专业年限、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学术标准、课程内容、支撑条件、专业类型、专业实践、巩固专业实践的知识基础、学生成绩评定及学生状况等12项[3];加拿大提出关联性(办学及教育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内在关系)、责任感(办学单位与合作伙伴及所有参与者培养并促进学生内在的职业价值观与责任感)、一致性(办学单位及专业教育的各要素目标内在协调一致)及办学特色4项[4];澳大利亚提出教育机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管理、教职工、教学方法、学生、学生评价、专业实践与科学研究10项[5]。

2009年我国护理教指委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订了5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试行)6(以下简称5标准6),包括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及本科教育办学标准两部分,后者包含: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及改革与发展。

认证流程与国外相同。

三、护理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一)专业认证不同于教育工作水平评估。

专业认证与教育水平评估存在着一定区别。

第一,专业认证针对与公众健康、安全、人民生命财产等问题密切相关的某一具体专业;而教育评估针对一所高校的所有专业[6]。

第二,专业认证是对达到或超过专业认证机构制定的教育质量标准的专业给予认可,是对专业符合教育标准的资质证明;而教育评估是对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及综合能力的评估。

第三,专业认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证专业具有强烈的积极主动性;而教育评估是被评估高校以行政指令为导向,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第四,专业认证专家组由(下转第8页)[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5-306.[6][美]唐纳德#A#诺曼.好用型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55-60.[收稿日期]2010-05[作者简介]代晓青,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远程网络教育研究与应用。

Analysis on roles of virtual experiment to improve medical students.ability of rule-based behaviorDAI Xiao-qing,YANG Xue,HUANG Ha-i lin(Institute o f Higher Educ ation,Jilin Unive rsit y,Changc hun130012,Jilin,China)Abstract:Rule-based behavior is one of three kinds of behavior which is proposed by Rasmussen from America.It means controlling behavi or by usi ng the stored rules or approach when they encounter the si milar si tuations.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experiments can enhance medical stu-dents.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ules,promote the acquisi tion of motor skills,help s tudents to develop ability of accurate operation and better avoid risks of practice in their future career.Key Words:virtual experiment;medical students;rule-based behavior;role(上接第1页)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构成,少有行政参与,专家们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趋势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等情况,对专业性教育评估更具权威性;而教育评估专家组由多学科专家及政府官员组成。

第五,专业认证标准内容比较宏观灵活,质性描述显著多于量性指标[7];而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设有具体观测点,量性指标较多。

第六,专业认证比教育评估更注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护理学专业认证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及全员参与。

护理学专业在单一的医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都不是强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基本设施建设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

同时,护理学专业教育既需要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及临床医学相关专业的支撑,又需要充足并可及的公共教育资源与条件,护理学院(系)自身无法协调解决,因此,学校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非常关键,各职能部门给予护理学专业一定的倾斜政策,组织并协调相关学院给予大力支持。

护理学专业认证需要护理学院(系)师生员工、学校职能处室、相关学院(中心)、临床教学医院(基地)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及教师的积极参与。

应调动全员积极性,深入学习并正确理解专业认证标准及内涵,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证的准备、自评完善及实地考察认证工作。

(三)护理学专业认证急需逐步完善并加以尽快推广。

刚刚出台的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6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0的工作方针,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0。

护理学专业人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证护理学专业教育质量至关重要,而专业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护理教指委应尽快组织专家完善5标准6与认证制度,开展对5标准6的解读,提高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及专业人员对专业认证的认识,加快开展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专业认证的步伐;积极探索与国际间护理教育质量标准互认体系,搭建更广阔的中外护理教育交流平台。

同时建议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密切护理专业教育认证与执业资格准入之间联系,保障护理行业准入人员的质量。

[参考文献][1]夏天阳.各国高等教育评估[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76-77.[2]The National League of Nursing Accrediting Commis sion.Standards andcriteri a baccalaureate.2008./manuals/SC2008.BACCALAUREA TE.pdf.[3]The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 l.Standards of profici ency for pre-regis-trati on nursing education.2004./aDisplayDocu-ment.aspx?documentID=328.[4]Canadi an Ass ociation of Schools of Nursing.Accredi tation progra m.http://www.cas n.ca/en/21.[5]The Australian Nursing and M idwifery Council Incorporated.Nationalframe work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rses leading to regis tration,enrol ment,endors ement and authoriz ation in Australia.2009..au/Accreditation-Standards.[6]范爱华.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之辨析[J].黑龙江教育,2007,11:90-92.[7]胡韵,姜安丽.两套医学教育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2(26):68-70.[收稿日期]2010-05[作者简介]安力彬,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