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合集下载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教学课件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教学课件
其他费用的归集需要收集各种杂项费用,如差旅费、交通费、通讯费等数据,并按照生产批次或产品 进行分类和汇总,以便准确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扣除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后的剩余部分。
03
要素费用的分配
材料费用的分配
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 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间接材料费用
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费用, 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 成本。
其他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
为生产提供辅助服务的部门的费用,应按照服务量、工作量等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管理费用
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活动而发生的费用,应按照责任中心、部门等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
04
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实践应用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准确性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 免误差和遗漏。
及时性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避免因操作不 当导致的数据误差。
培训专业人员
对负责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和责任心。
优化归集和分配的流程
简化流程
对现有流程进行全面梳理 ,去除冗余环节,提高流 程的效率和灵活性。
标准化操作
将关键环节的操作标准化 ,降低人为因素对流程的 影响,提高流程的可重复 性。
直接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 人工等。这些费用与特定的产品直接相关,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间接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这些费用需要在不同的产品或批次之 间进行归集和分配。
要素费用的种类
01
02

3.1各要素费用的分配

3.1各要素费用的分配

医务福利人员的工资
注 提取的福利费 意
应付福利费用 管理费用
目的是增加应付福利的来源
⑵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 在计时工 资制下
基本生产车间
只生产一种产品
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直接计入费用 直接计入 “基本生产成本” 明细帐的“直接工资”成本项 目
基本生产车间
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为间接计入费用 应按各产品实际生产工 时或定额工时的比例 分配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 细帐的“直接工资”成本项 目。 同上
难 点
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 标准主要有三类:
①成果类
例如产品 的重量、体积、
产量、产值等;
例如生产工时、生产工人 的工资、机器工时、原材 料消耗量等; 例如定额消耗量、定额费 用等。
②消耗类
③定额类
2. 对于直接用于 辅助生产的费用
首先
“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总帐 然后
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
(2)分配方法 工时比例法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耗用外购动力费总额 外购动力 = 费分配率 各种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总数 某种产品应分配 该种产品耗用 外购动力 = 的生产工时数× 分配率 的外购动力费
3. 折旧费分配的核算
⑴ 分配程序 折旧费用不单独设成本项目 而是 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归集 计入 有关费用
采用定额耗用 量比例分配
当各种产品共同 消耗某一种原材 料的情况下:
材料费用 几种产品共耗材料费用总额 = 分 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 分配负担的 材料费用
该产品的材料 材料费用 = 定额耗用量 × 分配率
例如 某企业8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 品,其耗用原材料8000千克,每千 克5.4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 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 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 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引言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相关内容。

成本会计要素成本会计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不可分割的成本要素。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会计要素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计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

直接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成本要素之一。

在归集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通过材料购买、入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核算,确保直接材料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直接人工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成本要素。

在归集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通过员工薪资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直接人工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工时或产量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在归集阶段,制造费用需要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制造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预算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方法。

它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实际的成本情况。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完美版PPT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完美版PPT
18
表5-1 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用分配表 2021年8月
分配计入 分配对象 直接计入 分配标准 分配率 金

材料计划 材料成本 材料的 成本合计 差异额 实际成本
甲产品 85 600 450
1 338.75 86 938.75 869.39 87 808.14
乙产品 10 000 150
446.25 10 446.25 104.46 10 550.71
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一节 生产费用要素概述
要素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 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外 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支出、 税金及其他费用。
2
生产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
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 1、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目,
且能明确属于某种产品耗用的费用直接计入“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 所属的明细账中的 “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 ”。
6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1、材料费用分配的对象 2、材料费用的分配原则:直接计入
原则,重要性原则。
3、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方法 (2)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方法 (3)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方法 (4)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方法
(1)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该种产品的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实际耗用量
(4)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某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成本=该种产品实 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Σ(每种材料实 际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 定额成本之和
某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该产品材料费 用定额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 该种产品原材料 原材料费用 实际原材料费用 定额费用 分配率
10/50
• 例:A公司生产甲乙两产品,共耗用原材料60
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600 000元。生产甲产 品1200件,甲产品每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 生产乙产品800件,每件消耗定额为15千克。要 求计算每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
(1)甲产品定额耗用费用=1200×30×10=360 000
• 乙产品定额耗用费用=800×15×10=120 000
• (2)分配率=600 000/(360 000+120 000)=1.25
• (3)甲应分配材料费用= 360 000×1.25=450 000

乙分配材料费用=120 000 ×1.25=150 000
12/50
• (1)甲产品定额费用: A材料定额=150*6*10=9000 B材料定额=150*8*8=9600 合计18 600 乙产品定额费用: A=120*9*10=10800 B=120*5*8=4800 合计15600 (2)分配率=37620/(18600+15600)=1.1 (3)甲产品应分配=1.1=17160
7/50
任务一 归集和分配材料费用
(3)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 该种产品的 原材料消耗量 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分配率
(4)计算出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费用。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 原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 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材料价格
材料定额是指在节约和合理使用材料的前提下,生产产
项目三 要素费用的分配和归集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 差异额
第二章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三)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
材料费用的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发生的材 料费用计入各个受益对象的成本费用之中。费用是用账户 来归集的,所以,费用分配最终归属到有关账户里面去。
1、分配的一般原则:
根据原始凭证,按照要素费用的用途和发生地点,将 各种要素费用区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对于 直接计入费用则就直接计入有关账户,对于间接计入费用, 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特别地,对于低值易耗品和 包装物则采用摊销的方法分配计入。
教学内容: ➢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 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章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概述
要素费用的构成及分配去向 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 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
计算分配率: 分配率=
计算分配额:
共同耗费的材料费用 各受益对象分配标准之和
该受益对象分配额=该受益对象分配标准x分配率
第二章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举例说明: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 料2000公斤,该种材料发出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期 初结存金额是3800元,结存数量是1000公斤,本月购进 2500公斤,采购成本为1005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500件, 乙产品300件,丙产品200件。产品重量分别是1.2公斤/件, 1.5公斤/件,1.8公斤/件。另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定额耗 用量分别是0.8公斤/件,0.9公斤/件,1公斤/件;定额耗用 额分别是10元/件,12元/件,15元/件。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课件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课件

4.代数分配法(例3-6)
每度电成本 = (x)
待分配 费用
+
耗用 水费
供电总量
x=
13 500元 + 9 000y 67 500度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4.代数分配法(例3-6)
每m3水成本 = (y)
y=
待分配 费用
+
耗用 电费
供水总量
7 500元 + 7 500x 15 000 m3
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
首先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各辅助生产车间 的费用,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与 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转入“管理费用”账户。
分配顺序是:
①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
②后转出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五)计划成本分配法(例3-6)
按计划成本分配电费如下: 0.25元× 7 500度= 1 875元(供电) 0.25元×45000度 = 11250元(基本) 0.25元×15000度= 3 750元(厂部)
分配顺序是:
①先进行交互分配
②后对外分配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 和分配课件
(三)交互分配法(例3-6)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电)
13 500 1 500 4 500 16 500
①②
制造费用
12 375 1 12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水)

7 500 4 500 1 500 4 500

13 500 18 000 4 500
制造费用

13 500
7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 (供水)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下

成本管理会计第三章下

材料进项税额=731+6.8=737.8(元)
借:材料采购
4,425
应交税费
737.8
贷:银行存款
5,162.8
计划成本法: (4)本月购进的甲材料300千克已经验收入库,月末
时结算凭证仍未到。先按计划成本入账,下月初用 红字冲回。
材料计划成本=300*25=7,500(元)
本月末:
借:原材料
7,500
5、账户设置: (1)如果企业低值易耗品业务比较多,可设置“低值
易耗品”一级会计科目; (2)如果低值易耗品业务不多,可在“周转材料”一
级会计科目下设置“低值易耗品”二级科目。 6、不同用途下低值易耗品摊销的处理: (1)对于生产领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低值易耗品摊销
额作为间接费用先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2)对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领用的低值易耗
借:原材料
3,300
贷:材料采购
3,300
计划成本法:
(3)采购甲材料180千克,结算凭证到达并办理付款手 续。付款总额为5,166元,其中货款额5,031元(其 中,价款4,300元,增值税731元);进货运费96.8 元(其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6.8元);装卸费35元。材 料未到。
材料实际成本=4,300+(96.8-6.8)+35=4,425(元)
(1)甲、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甲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50*6*10=90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50*8*8=9600(元)
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8600(元)
乙产品:A材料定额费用=120*9*10=10800(元)
B材料定额费用=120*5*8=4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156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项目三任务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学情分析
本课程适用于中职三年级的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了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对产品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许多疑问。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掌握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掌握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处理,解决已有的学习疑问,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掌握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掌握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会讣处理。

2.能力LI标:通过重点讲解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会汁处理,巩固前面章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严谨、认真、细致的学习、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处理。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
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讲授,练习共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复习费用要素和产品成本项U的内容,将前面所学到的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综合运用起来,引出本章节学习内容,即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讲授新课
项目三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任务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之为要素费用。

要素费用有: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工资费、福利费及其它生产费用。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配,以核算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一、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为了正确核算各成本讣算对象的成本,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靠性原则
可鼎性原则要求以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为依据来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既不得以虚构的或者尚未发主的各种耗费人为虚增要素费用,也不得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人为虚减要素费用。

(二)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的方法应当保持一贯性,使前后各期的成本资料相互可比,即不得通过随意变更会计政策来人为调节各期费用水平。

(三)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对于重大成本费用应单列项U重点核算,而对于相对较小的成本费用可以合并核算。

例如,如果某种产品耗用的燃料费用较多,管理上需要单独进行核算,就应单独设置“燃料”成本项LI;如果实际工作中燃料费用很少,可以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

(四)受益性原则
受益性原则要求按受益对象和受益程度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即何者受益, 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二、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
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各种要素费用,应采用一定的方法计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费用中。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
直接费用乂称直接计入费用,指费用的发生与产品的生产有直接关系。

凡是为某受益对象所消耗并能确认其负担数额的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讣入该受益对象的成本、费用中。

如生产某种产品直接领用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该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等。

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全部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均可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

(二)间接费用分配计入
间接费用乂称间接计入费用,指费用的发生与多种产品的生产有关。

凡是为儿个受益对象共同消耗或者无法确定为哪个受益对象所消耗的间接费用,则需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费用中。

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车间的制造费用等。

具体做法:
第一,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来分配某种生产费用,计算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二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第二,根据各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额和分配率,计算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费用二该受益对象的分配标准额X费用分配率
选择分配标准应注意:
1.根据因果关系选择分配标准。

2.根据受益原则选择分配标准。

常用的分配标准主要有三类:
1.成果类,如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产值等。

2.消耗类,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供电度数、原材料消耗量等。

3.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定额工时、定额费用等。

费用分配率如果为四舍五入的近似数,则费用分配数与待分配费用总额将产生尾差,一般将尾差计入最后一个受益对象的分配额中,即在计算最后一个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时应采用减法,其数额等于待分配费用总额减去其他受益对象分配的费用之和。

三、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会计处理
各种要素费用应根据有关原始凭证,按费用的用途和受益对象进行逐笔登记或定期
汇总登记,并编制相应的费用分配表,据以编制会计分录,然后登记各种成本、费用等明细账和总账有关账户。

其常用会讣处理可以分类归纳为:
(-)计入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
1.计入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
(1)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完成主要生产U的进行的产品生产而直接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账户。

(2)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服务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而直接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X车间)”账户。

(3)凡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专门设有成本项口,但为儿种产品共同耗用的费用,需要采用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成本一一基本生产成本(X产品)” 和“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X车间)”账户。

(4)企业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间接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2.计入期间费用的要素费用
(1)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而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2)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

(3)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 账户。

(二)不计入成本、费用的要素费用
1.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而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讣入“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账户。

2.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而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研发支出”账户。

3.企业发生与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而耗用的要素费用,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实战与巩固
课堂练习,分项练习课后习题,与讲授进度保持一致。

及时处理练习过程中的生成
问题,展示习题处理结果。

单选题:
1.厂部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应记入()。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财务费用
2.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判断题:
1.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照明用电不计入产品成本,应计入管理费用。

()
2.“生产成本”账户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
3.—般情况下,负担费用的多少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
♦总结与巩固
在整个讲练过程中,密切联系前面章节的所有内容,及时归纳总结。

本章节主要内容,比如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等,要注意熟练掌握。

♦思考与拓展
1.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2.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包括哪些?
【教学评价】
课堂评比,小组打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