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递减率和年末水平标定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解释(1)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解释(1)

油水井常用开发指标计算一、采油和含水方面的开发指标计算1、采油速度(用核实产量算):年采油量除以油田地质储量,它表示每年有多大一部分地质储量被采到地面上来,它也是衡量油田开发速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量/地质储量×100%折算年产量=(月实际产量/该月日历天数)×365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油量/地质储量×100%采油(液)强度=日产油(液)量/油井油层有效厚度(m3/d.m)水油比=日产水量(t)/日产油量(t)无因次2、采出程度(用核实产量算):是指一个油田任何时间内累积产油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代表一个油田储量资源总的采出情况,用以检查各阶段采收率完成效果。

采出程度=截止到某一时间的累计产油量/地质储量×100%或采出程度=采油量/地质储量×100%3、产油(液)指数:指单位采油压差下油井的日产油(液)量,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果。

产油(液)指数=日产油量/生产压差4、产油(液)强度:指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它是衡量油层生产能力的一个指标。

产油(液)强度=日产油量/射开有效厚度5、含水率(综合含水):油井日产水量与日产液之比叫含水率,亦叫含水百分数含水率=日产水量/日产液量×100%综合(平均)含水=总日产水量/总日产液量×100%年(平均)含水=年产水量/年产液量×100%6、含水上升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油井含水率或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值。

可按月、季、年计算,分别叫月含水上升速度、季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含水上升速度=阶段末综合含水-阶段初综合含水。

某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

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12。

年含水上升速度=月平均含水上升速度×12。

或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值(%)/12(月)或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综合含水-上年12月综合含水。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公式1、采出程度=累积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阶段采出程度=(阶段内累计产油量/动用地质储量)*100%2、采油(液)速度=核实年产油(液)量/动用地质储量(可采储量)*100%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月平均日产油*当年日历天数/(当年可采储量-上年底累积产油量)4、综合递减率:老井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1)、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标定老井综合递减率=[A*T-(B-C)]/(A*T)*100%式中:A: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A*T: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B: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C: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2)、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同期老井综合递减率=(B - A)/B*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B:上年老井在去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3)、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对四季度老井综合递减率=(B/92-A/T)/(B/92)*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B:上年老井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产油量(t)(4)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对12月老井综合递减率=(B/31-A/T)/(B/31)*100%A: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累计产油量(t)T:上年老井在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B:上年老井在去年12月的产油量(t)5、自然递减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速度。

(1)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标定老井自然递减率=[A*T-(B-C-D)]/(A*T)*100%式中:A 上年末(12月)标定的日产油水平(t);T 当年1-n月的日历天数(d);A*T 老井当年1-n月的标定年累积产油量(t)B 当年1-n各月的年累积核实产油量(t)C 当年新井1-n月年累计产油量(t)D 老井当年1-n月的年累积措施增产油量(t)。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之递减法及水驱规律曲线法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之递减法及水驱规律曲线法
Q / N − Qi / N o Voi−1 − Voi V D = i −1 o = = 1 − oi Qi −1 / N o Voi−1 Voi−1
(7) )
V
式中N 为某油田或区块的动用地质储量, 为第i年的 式中 o为某油田或区块的动用地质储量,104t; oi −1 为第 年的 ; 前一年地质储量采油速度,f或%; Voi 第i年的地质储量采油 前一年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或 ; 年的地质储量采油 速度, 或 。 速度,f或%。 已知
月措施日产油量, ; 为第j月新井日产油量 t 月新井日产油量; 月措施日产油量,t/d;qoxj 为第 月新井日产油量; j
为第j 为第
月生产天数, ; 为第i年老井措施产油量 年老井措施产油量, 月生产天数,d;Qci 为第 年老井措施产油量,104t;Qxi 为第 ; 为第i 年新井日产油量, 年新井日产油量,104t。 。 虽然上述方程表示各异, 虽然上述方程表示各异,但都反映出单位产量和时间原油 产量递减大小。 产量递减大小。
λ w = (1 − f w ) i −1 /(1 − f w ) i
(23) )
以及表皮系数变化系数 λ s 。虽供给半径 Re 有变化及油井半径 R rw变化不大,但它们均在对数内,因此, 变化不大,但它们均在对数内,因此, 的变化与 (ln e + s) rw 影响主要表现在表皮系数s上 影响主要表现在表皮系数 上,因而
汇报人: 汇报人:周志军
在一个油田投入开发以后,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 在一个油田投入开发以后,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并运用 这些规律来调整和完善油田开发方案是极为重要的。 这些规律来调整和完善油田开发方案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油田 动态规律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物质平衡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等。 动态规律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物质平衡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等。 油田开发分析的经验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 油田开发分析的经验方法。 经验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油田的生产情况, 经验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油田的生产情况,收集足够的生 产数据,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来发现油田生产中的规律, 产数据,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来发现油田生产中的规律,其 中包括主要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中包括主要生产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由于经验方法本身来源于生产规律的直接分析和总结, 由于经验方法本身来源于生产规律的直接分析和总结, 所 以它的历史比较久远。然而人们在早期的油田开发中, 以它的历史比较久远。然而人们在早期的油田开发中,多半给 出定性的描述。只是在30年代以后 年代以后, 出定性的描述。只是在 年代以后,才出现了一些比较成熟并 能普遍使用的经验分析方法。 能普遍使用的经验分析方法。随着所开发油田类型的增多和研 究工作本身的不断完善, 究工作本身的不断完善,最近几十年来已经出现了许多具体的 分析方法和经验公式。 分析方法和经验公式。这些方法已经成了油田开发工作者不可 缺少的一种研究方法。 缺少的一种研究方法。

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第20卷第2期西南石油学院学报Vol. 20No. 21998年5月Journal of Sout 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 May1998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张宗达邓维佳胡海燕(华北石油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摘要各种方法计算的递减率值,虽然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但含义有所不同,不能当作相同指标来引用和对比。

根据递减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不同递减率表达式基本含义的认识,研究了不同递减规律下递减率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推导出了年产量递减率、产能递减率、递减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上述关系式及其递减规律,能够快速而简捷地进行递减率指标预测,从而确定年度分月产量运行安排或开发生产规划安排,能有效地指导油田开发生产管理。

主题词产量;递减率;产能预测;计算方法;分析中图分类号TE357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配产配注和开发生产规A—阶段递减率,小数。

划中,常用递减率来分析油区、油田、区块以及注采在有的油田,是用下述方法计算递减率的井组或单井的开发变化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D′= ( Q 0 - Q 1) / Q 0(3)势。

因此,递减率的概念运用极为广泛。

就计算方式中法来讲,上级部门虽然有规定,但各油田在实际应用Q 0—上年度的年产油量, t ;时又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各种方法计算的递减率值,虽然都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产量的递减,但含义有所不同。

如果把不同方法计算的递减值当作相同指标来引用和对比,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的递减率是统计单元在时间阶段末的生产能力比阶末D = ( q0 - q1) / q0(1)式中量相对于起点生产能力(或称为“理想产油量”)的递q1—递减后第t月的日产量, t/ d ;减,它与阶段内每个时间点的生产能力变化密切相D—到t月的阶段递减率,小数。

关,是油田产能递减过程的综合表现,因此本文把它若计算阶段是一整年度, q0则表示上年12月份定义为产量递减率。

油田开发常用计算公式

油田开发常用计算公式

油田常用计算公式1、单层井组控制面积单层井组水淹面积扫油面积系数= 2、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采出水体积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积水驱油效率= 3、动用地质储量年产油量采油速度=4、动用地质储量天当月日产油水平折算采油速度365⨯= 5、()MPa 26.8,力为中浅层地层原油饱和压时用后为静压低于饱和压力生产压差日产油量=静压-流压日产油量采油指数=6、生产压差日产液采液指数=7、)/867.0183.1:(3cm g ,原油相对密度浅层原油体积系数+产出水体积原油相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采油量注入水体积注采比⨯= 8、月产油量月产水量月含水率= 9、⎪⎭⎫ ⎝⎛⨯=+累计产出水体积原油相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累计产油量累计注入水体积-累计亏空 10、周期采出程度差周期含水变化率含水上升率= 11、()()%100⨯=t t 油田月产液量油田月产水量综合含水 12、()()()%100⨯⨯+-⨯=某一阶段生产天数今年标定产量措施核实产量老井核实产量某一阶段生产天数今年标定日产量综合递减率 ()%100⨯⨯--⨯=T A C B T A D T 综合递减率 --------------指老井采取增产措施后的产量递减速度13、()%100⨯⨯--⨯=TA D CB T A D T -自然递减率自 --------------指老井在未采取增产措施下的自然递减速度 其中: A-----上年末标定日产油水平(t )B-----当年1-12月的累计核实产油量C-----当年新井1-12月的累计产量D-----老井当年1-12月的累积措施增产量T-----当年1-12月的日历天数14、量)原油密度(即累积产油原油体积系数累计采油量累计产水量累计注水量水驱指数÷⨯-= -----每采一吨原油在地下的存水量 15、累计注水量累计产水量累计注水量存水率-=16、()()()10ρ水密度油层中深静水柱压力⨯=m at 17、静水柱压力原始地层压力压力系数= 18、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油田总压差-=19、()()()MPa MPa m 注水井静压注水井流压日注水量吸水指数-=3 ()()MPa m 注水井井口压力井口日注水量视吸水指数3= 20、()()m d m 单层有效厚度单层绝对吸水量分层注水强度/3= -------------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21、压注水井流压-注水井静日注水量分层注水指数= ()()M p a d m ⋅/3------注水井在单位压差下的日注水量 22、()()()()s Pa um m s Pa m um ⋅⨯=⋅⋅----223223101010/10地层原油粘度油层有效渗透率油层有效厚度流动系数 23、()()()地层渗透率总和地层系数总和油井权衡渗透率射开层的最高渗透率值油井单井而言单层突进系数/10:23max um K -= 24、()()2310um m -⨯=射开层渗透率射开层有效厚度地层系数25、油层破裂压力经验公式(B.B 威廉斯):2307.0335.4)335.4(⨯⎥⎦⎤⎢⎣⎡⨯⨯-⨯+=H P C P 地梯αα 梯破P H P ⋅=H ——储油层中深,m 。

油田开发指标有关计算公式

油田开发指标有关计算公式

1、折算年采油速度=当月日产油水平*365/动用地质储量*100%2、含水上升速度是只与时间有关而与采油速度无关的含水上升数值。

如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速度。

年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年含水上升值(%)/12(月)某月含水上升速度=当月综合含水-上月综合含水年含水上升速度=当年12月末综合含水-上年12月末综合含水3、注采比=注入水体积/[(采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产出水体积] 累计亏空体积=累积注入水体积-[(累积产油量*原油体积系数/原油相对密度)+累积采出水体积]4、总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去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自然递减率=1-(当年产油量-措施增油量-新井产量)/去年产油量标定递减率=1-(当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去年标定产量5、水驱指数指每采1吨原油在地下的存水量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产水量)/累积产油量=(注入水侵+累积注入水-累积产水)/(累积产油量*体积系数/相对密度)注入水侵指如边入推进,底水锥进等。

6、储采比=剩余可采储量/年产油量*100%7、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年产油量/剩余可采储量*100% (储采比的倒数)8、总压差是目前地层压力减原始地层压力,为负值总压降是原始地层压力减目前地层压力,为正值水驱控制程度=水井厚度/油井厚度9、弹性产率为阶段累计产油量除以总压差,表示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的压降值。

等于总压差除以采出程度。

10、储量动用程度=油水井的油层有效厚度/油水井的油层厚度之和*10011、下泵深度的计算,实际上就是确定预定产量下的动液面深度及沉没度。

L泵=L动+H沉采液指数J1=Q/△P=Q/(P静-P流) 单位t/(d·MPa)采液指数J2=Q/△L=Q/(L动-L静) 单位t/(d·m)两者之间的单位换算t/(d·m)化成 t/(d·MPa)可用J2=J1*ρ液/10012、液面曲线计算L液=V*t/2 V为音速 t/2为时间(井口至液面时间)V=2L音/t音 L音为音标深度 t音为声波从井口到音标再返回到井口所用的时间L液=L2/L1 *L音 H液=L液/L音 *H音 t1=L ab/2V O t2=L ac/2VOt1为液面曲线,音标走纸时间 t2为液面曲线,液面走纸时间L ab为音标走纸距离 L ac为液面走纸距离 V O为记录纸走纸速度13、量油计算Q=86400*H水*ρ水*πD2/4t分离器有人孔时,公式为Q=(86400*H水*ρ水*πD2+V人孔)/4t14、抽油井的载荷计算P最大=P,L+P,r+P r*Sn2/1440 P最大=(P L+P r)*(1+Sn2/1790)P最小=P,r- P r*Sn2/1440 P最小= P r*(1-Sn2/1790)第一套公式把抽油机悬点运动看做曲柄滑块运动,并取曲柄旋转半径为连杆长度之比为1/4,它只考虑了液柱和抽油杆重量以及抽油杆柱的惯性载荷.第二套公式和第一套公式区别在于,把抽油机的悬点看作简谐运动,并考虑了液柱的惯性载荷,具体选用哪一套公式应该根据实测结果对比后确定.15、储量公式N=100A O HΦ(1-S Wi)ρO/B OiN为石油地质含量万吨 A O为含油面积Km2 H为油层有效厚度米Φ为油层有效孔隙度 S Wi为原始含油饱合度 B Oi为地层原油体积系数ρO为地面原油密度g/㎝3注采比计算时,累计产液为地下体积,等于累计产油体积加上累计产出水体积,累计产出油(吨)一定要乘以体积系数再除以密度。

原油产量指标

原油产量指标

一、原油产量指标1、日产油量(生产水平):油田实际日产油量可用月产油量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通常是指井口产量,它表示油田日产水平,单位是或。

2、日产油量:油田实际日产液量的大小,单位是或。

3、年产量:油田全年实际采出的原油量,通常指核实年产量,单位是或。

4、折算年产量:根据朋实际产量所计算的年产量。

它并不等于实际年产量,而是一个统计折算指标,用来预计下一年产量。

计谋公式为:5、采油速度: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它是表示油田开发快慢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为:用此采油速度公式可计算油田、开始区、井组、单井的采油速度。

6、折算采油速度:折算年产量与地质储量之比。

用百分数表示。

它表示目前的生产水平所能达到的采油速度。

7、综合含水率:油田朋产水量与月产液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它是表示油田原油含水高低(出水或水淹的程度)的重要指标。

8、综合生产气油比:是指每采1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数值上等于油田月产气量()与月产油量()之比值,单位为。

注意:月产气量中不包含气井单独生产的产气量。

9、采出程度(目前采收率):指油田到目前的累积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表示投入开发以来,已经从地下采出的地质储量,是衡量油田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10、稳产年限:指油田达到要求或规定的采油速度后,能维持此水平的年限,也称为稳产时间(稳产期)。

它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11、采油指数:是指生产压差每增加1所增加的日产量,也称单位生产压差的日产量。

它表示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单位是。

12、开发年限:指油田从投产到开发终了所经历的时间()。

二、油田注水指标1、日注水量:油田实际日注入油层的水量,是是量油田实际注水能力的重要指标,单位为。

2、年注水量:油田实际年注入油层的水量,单位为。

3、注采比:指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的地下体积之比值,注采比分月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

4、注采平衡:注入油藏水量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相等(注采比为1)叫注采平衡。

经典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经典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

经典油田现行的产量递减率计算方法及分析经典油田是指传统石油开采领域的油田,其产量递减率是指油田产量每年递减的百分比。

计算经典油田的产量递减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经典油田产量递减率的计算方法常用的计算经典油田产量递减率的方法是通过历史产量数据进行分析。

下面是具体的计算步骤:1.收集油田的历史产量数据,包括每年的产量和开采年限。

2.计算每年产量的递减量。

递减量等于当前年产量减去前一年产量。

3.计算每年产量的递减率。

递减率等于递减量除以前一年产量,并乘以100%。

公式如下所示:递减率=(递减量/前一年产量)×100%4.将计算得到的递减率按照年份进行平均计算,得到经典油田的平均产量递减率。

二、经典油田产量递减率的分析经典油田的产量递减率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下面将对其中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1.油田开采程度:随着油田的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油井的产量递减率也会不断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地下原油的渗透性会降低,使得采油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油井的产量递减率增加。

2.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可以延缓油井的产量递减率。

例如,使用水驱、气驱等增产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油效果,减缓产量递减速度。

3.油田地质条件:油田地质条件对产量递减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地质结构复杂的油田往往容易出现废井、堵井等问题,从而导致产量递减较快。

而地质结构简单、储层性质良好的油田则可以延缓产量递减速度。

4.油价变动:油价的变动也会对产量递减率产生影响。

当油价较高时,油田运营方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延缓产量递减的速度,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而当油价较低时,油田运营方可能会减少投资,导致产量递减率加速。

综上所述,经典油田的产量递减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油田的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开采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减缓产量递减率的速度,延长油田的生命周期,并实现可持续的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篇油气田开发递减率和年末水平标定计算方法目录一、意义和作用 (116)二、递减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116)(一)递减率的概念 (116)(二)递减规律分析及递减率预测 (119)三、年末日产油水平的标定 (120)(一)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 (120)(二)对分公司和采油厂日产油水平的标定方法 (121)(三)分开发单元标定日产油水平 (121)四、产量构成法预测年产油量 (122)一、意义和作用递减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是根据油田开发生产分析和开发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对递减率计算方法及递减理论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集递减分析、递减率计算、产量和产能建设工作规划及规划方案经济评价于一体的一种油藏工程方法。

一方面用于油藏开发评价,另一方面运用于年末日产水平标定和产量预测。

年末日产油水平标定的主要作用是 1.标定上年度末的日产油水平以计算下一年度的递减率和其它开发指标,2.合理确定下年度的配产配注指标。

二、递减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一)递减率的概念1.自然递减率计算公式:%100⨯⨯---⨯=TT T T T 水平标定的上年老井日产油时间内的措施累油)当年时间内的新井累油当年时间内的实际总产油量(当年水平标定的上年老井日产油自然递减率 T :为1~n 月的日历天数。

概念及定义:自然递减率——指没有新井投产及各种增产措施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反映油气田产量自然递减状况。

——自然递减率的大小和变化趋势是油藏地质条件的表现,是最具规律性的指标。

2.综合递减率计算公式:TT T T ⨯--⨯=水平标定的上年老井日产油时间内的新井累油)当年时间内的实际总产油量(当年标定的上年日产油水平综合递减率T :为1~n 月的日历天数。

概念及定义:综合递减率是指没有新井投产情况下的产量递减率,反映了油气田产量的实际递减情况。

3、措施增油率计算公式:TT ⨯=-=上年标定的老井日产油时间内措施年累增油量综合递减率自然递减率措施增油率 T :为1~n 月的日历天数。

概念及定义:——为了分析措施增油量对油田生产的贡献和对产量递减率的影响,可以把老井的年产量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的差值定义为措施增油率。

——其变化主要受开发资金投入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历史分析或未来预测,并非要研究措施增油率最大或最小的问题,而是为了寻求合理、经济的措施增油率指标,即老井措施年产油量。

作为下年度配产的一个参考的依据。

4.总递减率:(1)%100⨯-=上年年产油当年年产油上年年产油产量总递减 (2)%100⨯-=上年末标定日产油当年末标定日产油上年末标定日产油产能总递减 (备注:在日产油水平标定与产能标定统一的情况下)——油田包含新井,措施产量后的年产油与上年产油量对比的增减情况,可以用年度产量总递减和产能总递减来衡量油田在投入开发工作量后的稳产状况。

——总递减指标是油区(开发单元)通过新井产能接替后稳产状况的体现,如果产量总递减和产能总递减在0值附近波动,表明油区稳产形式较好;如果其值一直大于0,表明油区稳产工作量不足,产量、产能处于总递减状态。

5、Arps 递减率(1) 递减阶段的划分不论哪种开发模式(图1),油田开发到一定程度都会进入递减阶段。

(2)递减规律的表达式 递减率是单位时间的产量变化率,其表达式为:t q d d q d 1-=通过积分推导,Arps 描述递减方程的通式就是双曲递减公式:n i t t nd q q /10)1(-+=图1 不同类型的递减 式中递减指数n 定义范围是:0≤n ≤1。

在部分油藏工程文献中,把递减指数n 扩大为-∞<n<∞,称为广义Arps 递减理论,但没有阐述这种广义Arps 递减理论的实际应用问题。

虽然-∞<n<∞时的函数关系成立,但其理论曲线在n 的不同取值范围形态不同,还可能出现递增或产量为负数的情况,所以这种对递减指数无限扩大是不科学的。

双曲递减:n i t t nd q q /10)1(-+= (0<n<1) 递减适中 指数递减:t d t i e q q -=0 (n=0) 递减最快 调和递减:10)1(-+=t d q q i t (n=1) 递减最慢 式中:0q ——稳产期末或开始递减时的产油量,mon t /; t q ——出现递减后t 时刻的产油量,mon t /;n ——递减指数,无量纲i d ——初始递减率,1-mon ; t ——时间,monq t qtq tqtArps 递减理论关系式表 表1 递减指数 递减类型 月递减率与时间关系式 产量与时间关系式 累积产量与产量关系式 n =0 指数 常数==i t d d t d t i e q q -=0 i t P d q q N -=0 0<n<1 双曲 1)1(-+=t nd d d i i t n i t t nd q q /10)1(-+= )()1(1100n t n i n P q q d n q N ----= n =1 调和 1)1(-+=t d d d i i t 10)1(-+=t d q q i t ti P q q d q N 00ln = (二)递减规律分析及递减率预测对于不同的n 值,分别求得无因次时间D t 与无因次累积产量PD N 的数据关系,并依此而绘制成双对数关系的类型曲线理论图版(图2)。

图2 产量递减分析的典型曲线理论从图2中我们还可看出指数递减最快、双曲递减次之、调和递减最慢。

具体拟合求解的步骤如下:根据油气藏的生产历史,计算出从产量递减开始算起的生产时间及累积产量。

在透明纸上用典型曲线图版比例尺完全相同的坐标,划出对数周期的纵、横方格,在透明纸图上点出油气藏实际的p N 与t 的关系数据点(图3)。

在保持透明纸上纵横坐标与典型图版坐标完全平行的条件下,沿上下线左右方向滑动透明纸图,直到透明纸图上的数据点与典型图版上某一条特定n 值的曲线拟合为止,从而可从最加拟合的曲线上直接求出n 值(图4)。

图3 Np 与t 关系图图4 生产数据与典型曲线的最佳拟合图当透明纸图与典型曲线图达到最佳拟合后,可在图上任取一拟合点M ,读出M 点对应于典型曲线图版上的(M D t )和M PD N )(数值以及对应于实际数据点透明图纸上的M t )(和M P N )(的数值。

然后得到:M M D i t t d )/()(=MPD M M P M D N t N t q ))(/()()(0= 求出i d 和0q 的数值。

三、年末日产油水平的标定为了客观评价油田开发效果,准确掌握油田产量自然和实际递减状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生产经营考核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年末日产油水平进行标定。

(一)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因管理层次不同而异,对股份公司而言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为各分公司,对分公司而言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为各采油厂或油田, Np采油厂标定的对象要到每一个开发单元。

日产油水平标定的级次越高,可靠性越大,级次越低,由于单井的因素对小开发单元影响大,数据波动较大,准确度相对较低,但分单元计算开发数据时,不可回避要对小开发单元日产油水平进行标定(图5)。

图5 各级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对象(二)对分公司和采油厂日产油水平的标定方法 对分公司和采油厂的日产油水平进行标定时,由于其日产油水平曲线一般比较平缓,因此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日产油水平取第四季度平均值2、按产量构成曲线进行标定。

老井自然产量回归计算(12个数据点);新井年末日产油水平取年末值或回归值;措施年末日产油水平取年末值或回归值 (三)分开发单元标定日产油水平分开发单元标定日产油水平:根据区块实际日产油水平曲线形态,分三种类型即上产型、稳产型、递减型来分别标定。

1、上产型总体来看区块日产油水平呈上升趋势。

根据上产型曲线形态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日产油水平总体上升,年末保持稳定,对于这一类型区块,取年末稳定段的日产油水平平均值作为年末标定日产油水平;第二种类型为日产油水平总体上升,产量达到最高峰开始出现递减,主要是由于产建工作或是措施工作已经完成,对于这一类型的区块取股分(子)公司 1 分(子)公司13采油厂n 采油厂 1 份公司.....开发单元n 开发单元 1 ..12月份日产油水平作为年末标定日产油水平。

2、稳产型总体来看区块日产油水平保持稳定,取年末稳定段的平均值作为年末标定日产油水平。

3、递减型总体来看区块日产油水平呈递减趋势,通过对区块递减段进行拟合,回归出年末日产油水平作为年末标定日产油水平。

日产油水平标定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分公司及各个采油厂的日产油水平进行标定,确定日产油水平标定宏观控制指标。

然后分开发单元进行标定后汇总,对比两者差异进行细微调整,达到数据闭合。

四、产量构成法预测年产油量产量构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历年老井自然产量、新井产量、措施产量的变化规律,结合区块年度部署工作量,分别预测老井自然产量、新井增油量、措施增油量,最终得到预测区块的年产油量。

这种方法对短期产量预测较为合理。

1、老井自然产量预测根据近两年老井自然产量的递减规律,预测下一年度油田老井递减指数,按照年末区块标定日产油水平,预测下一年度分月老井日产油水平,得到全年老井自然产量。

2、新井增油量预测根据近两年产建工作量安排、新井产油量的效果、产能产油量转化率及新井日产油水平的运行规律,预测下一年度油田的新井产量运行规律。

3、措施增油量预测根据近两年措施增油量的效果分析,结合下一年度油田的措施工作量安排,主要进行措施增油量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