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切开引流术标准操作规程
脓肿切开引流术

6、标本处理:
记录脓液量与性质,将脓液送细菌培养及做细菌药敏试验
P11
⑴局麻
⑵切开小口
⑶挑开脓肿切口
⑷手指探查脓腔,分开间P1隔2
⑸脓肿壁全长挑开
⑹对口引流
⑺脓腔内放油纱布条
⑻油纱布条填满脓腔P13
六、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
脓肿壁渗血不应盲目止血,可以凡士林条填
消毒用品:1%碘伏 麻药:2%利多卡因10ml或1%普鲁卡因10ml 其他:注射器(2ml或5ml 2个,10ml 1个),胶布1卷,凡士林
纱布条1条;抢救车1个;无菌手套2副
P7
四、操作前准备
3、操作者准备
了解患者病情、操作目的等情况 掌握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操作相关知识,
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塞压迫以达止血目的 2、感染扩散:
局部引流调整,外加全身敏感抗生素使用
P14
七、相关知识
1、在波动最明显处做切口 2、切口做在脓腔的最低位,长度足够,以利引流 3、切口方向选择与大血管、神经干、皮纹平行,避免跨
越关节,以免瘢痕收缩,影响关节功能 4、切口不要穿过对侧脓腔壁达到正常组织,以免感染扩
术前协助患者体位摆放,操作者戴帽子
、口罩并刷手
P8
五、操作步骤
1、体位:
根据患者脓肿部位取患者舒适体位
2、消毒铺单
准备:术者刷手,戴好无菌手套,在两个消毒小杯内分别放入
数个棉球,助手协助,分别倒入少量1%碘伏
消毒:戴无菌手套,使用1%碘伏消毒手术区域2遍(切开周围区
域30cm,由外向内)
有不适及时报告)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清洗局部,剔去毛发,局部若涂有油质类药物时
眼睑脓肿切开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眼睑脓肿切开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眼睑脓肿已成熟,们之较软并有波动感时。
【禁忌证】
脓肿尚未形成时。
【术前准备】
无特殊准备。
【麻醉】
一般无需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2%碘酊及75%乙醇消毒或碘伏消毒手术野。
2.切口与皮纹一致,避免损伤眼轮匝肌。
3.切口应位于脓肿的低位,以利引流。
4.动作轻,切口大,引流充分。
5.当脓液粘稠不易排出时,可用小镊夹取脓头排出,忌挤压病灶,以防炎症扩散。
6.脓肿大时,可放置引流条。
7.术毕以眼垫遮盖。
【术后处理】
1.术后第2天去除眼垫,局部换药。
2.若全身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部位感染,应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注意事项】
1.眼睑脓肿未成熟时不能过早切开。
2.眼睑脓肿切开时不宜采用局部麻醉。
3.不论眼睑脓肿自然破溃或切开后,都严禁挤压排脓。
4.眼睑脓肿患者在切开排脓前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已经形成脓肿,即应切开。
[麻醉]
一般用局麻,如脓肿大而深者,应采用静脉麻醉。
[手术步骤]
1.切口在脓肿最低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口,避免损伤乳腺管以致发生乳瘘。
位于乳晕部位的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深在乳房后的脓肿,则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切口。
如脓肿较大而引流不畅者,须作对口引流[图1、2、3]。
2.排脓引流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用止血钳作钝性分离。
进入脓腔后撑开,使脓液流出[图4],然后用手指伸入脓腔探查,并分离纤维间隔[图5],必要时向低位扩大切口以防脓液残留;需要时作对口引流。
最后冲洗脓腔,放置软橡胶管或香烟引流。
如切口有出血,可和油纱布填塞止血,外加灭菌纱布包扎。
[术后处理]
1.术后用绷带托起乳房,避免下垂,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哺乳期应暂停吮吸哺乳。
改用吸乳器定时吸尽乳汁。
如有漏乳或自愿断乳者,可口服乙菧酚5mg每日3次,3~5日即可。
3.术后每1~2日更换敷料,保证有效引流,防止残留脓腔、经久不愈或切口闭合过早。
4.感染严重伴全身中毒症者,应积极控制感染,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腹腔脓肿主要系指两侧髂窝、肠间及肠管与腹壁间的脓肿。
[适应证]
腹腔内脓肿经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局部炎症范围有扩大趋势者,应作切开引流。
[麻醉]
参阅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手术步骤]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取脓肿所在部位局部炎症反应最为明显处,或炎性包块处选择腹部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开肌层。
这种病人的肠管可能与腹膜粘连,因此在切开腹膜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损伤肠管形成肠瘘。
3.引流切开腹膜,找到炎性包块,先用纱布垫在其周围填塞,隔离保护。
然后,用手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并分开纤维隔。
切忌用刀、剪等锐器分离脓腔壁,以免损伤附近的肠管。
吸尽脓液后,脓腔内放置1~2条香烟引流[图1]。
切口较大者,可作部分缝合。
香烟引流的周围置油纱布引流。
[术后处理]
参阅膈下脓肿切开引流术。
脓肿切开引流

4. 用止血钳撑开切口,并向周围轻轻分离间隔,使脓液充分流出。
5. 以双氧水棉球浸润脓腔内壁,尽可能使附着于脓腔内壁的脓痂在浸润后剥脱,以利于创
面肉芽健康增生,浸润后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拭去多余的双氧水。
6. 拭去创面脓液后,将碘仿纱条或凡士林纱布由脓腔底部向开口部位顺序置入以做引流。
7. 检查无活动性渗血,用消毒纱布及棉垫覆盖伤口并包扎。
可不予麻醉,较大或较深的脓肿,必要时可采用静脉麻醉。 2. 酒精棉球作脓肿部位皮肤消毒后,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以
5ml 灭菌注射器连接
#
20
注
射针头穿刺,抽吸脓液注入无菌细菌培养管送检细菌培养,以备必要时选择敏感抗生素
使用。
3. 用尖头手术刀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刺入脓腔内,向前后挑开,使切口足够大,以利脓液 引流,如脓肿较大,可以做“十”字型切开。
流口;引流物尾部应留于切口外,引流物的种类和数量应作详细纪录。
【并发症及解决方法】
1. 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须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根据脓肿部位、脓液性质及临床病史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作经验治疗,待脓液细菌培养结果,根据具体病情可更换敏感抗生素应用。
2. 若发现外层敷料被渗液浸透,应立即予以更换,术后
48 小时,将引流条缓慢取出,洗必
脓肿切开引流
【目的】
对体表软组织感染范围局限、脓肿形成者,实施脓肿切开引流,以促进脓液排出、肉芽 生长、皮肤愈合。
【适应证】 浅表感染已形成脓肿,有明显波动感的患者。
【禁忌证】
1. 血友病等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为其相对禁忌证,按需补充凝血因子并由实验室检查达到 既定标准后,可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亦需谨防出凝血障碍以致创面出血及继发感 染等。
水棉球。 4. 消毒敷料:消毒纱布。 5. 麻醉药品: 2%利多卡因 5ml ×1 支,灭菌注射用水 5ml ×1 支。 6. 其他: 5ml 灭菌注射器× 2 支,细菌培养管× 1 支, 20#注射针头× 1。
医院口腔外科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规范

医院口腔外科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面颈淋巴结或颌周筋膜间隙感染后肿胀区域局限,或者皮肤发红、发亮、压痛明显并伴凹陷性水肿,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液。
2.发生于口底、舌体、咽侧、颈侧急性炎症,病情发展迅速,虽无典型脓肿形成指征,但可导致呼吸梗阻等严重并发症者。
3.外伤或手术后继发感染已有脓肿形成者。
4.化脓性炎症脓肿已破溃,但引流不畅者。
【操作步骤】
1.局部麻醉
2.切口应在脓腔的低位,一般应首选经口内引流,颜面部脓肿应顺皮纹方向切开
3.一般切开至粘膜下或皮下即可,按着脓肿的位置用血管钳直达脓腔后钝分离扩大创口,保证引流通畅
4.一般口内用碘仿纱条或橡皮片引流;口外可用盐水纱布或橡皮片、乳胶管。
每日更换敷料1-2次,同时选用双氧水、盐水或抗生素液冲洗。
5.结合全身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后清除病灶。
脓肿切开术操作流程考试

脓肿切开术操作流程考试
脓肿切开术是针对已经成熟的脓肿,行局部切开引流脓液的一项外科技术。
通过充分暴露脓腔、引流脓液以及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能够促进炎症消退及伤口愈合。
操作演示,脓肿切开术。
一、操作前准备:
1.物品准备:脓肿切开手术包(手术刀、止血钳、无菌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手术洞巾、治疗盘)、碘伏、无菌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镊子或卵圆钳、胶布、凡士林纱布(引流条)等。
2.操作者准备:戴好帽子、口罩,手术前常规刷手三遍。
二、操作演示:
1.确定切口的位置,应选择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进行。
2.竖着指甲修剪,戴帽子,口罩,刷手。
3.对切口引流部的皮肤区域常规消毒,持镊子或卵圆钳,夹取碘伏棉球或纱布,以切口为中心,由外向内,行常规消毒皮肤三遍,消毒范围距离脓肿周围5cm,消毒完成后,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
4.用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取2%利多卡因,沿拟定的手术切口一端进针,回抽无血后打一小皮丘,然后沿切口线进针,在皮下注射局麻药物,由远处向脓腔附近缓慢推进,
直至切口的另一端,避免针头接触感染区域)。
5.用5ml的注射器先穿刺抽脓,确定脓肿部位,并留作细菌培养。
6.安装刀片,于脓肿中央用尖刀做一适当的刺入,然后用刀向上反挑,切一小切口,即可排出脓液。
待脓液排出后,以手指伸入浓腔,探查其大小,位置以及形状,据此考虑,延长切口,扩开脓腔内的纤维隔膜以通畅引流。
7.引流干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止血钳填塞凡士林纱布,填塞纱布时不要过紧,由外向内消毒切口周围皮肤。
纱布覆盖切口,撤洞巾,胶布固定。
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规范

脓肿切开引流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
2.深部脓肿经穿刺证实有脓液。
3.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手术。
二、禁忌症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
三、准备工作1.洗净局部皮肤,需要时应剃毛。
2.器械准备:脓肿切开引流包、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局部麻醉药等)。
四、操作方珐1.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2.浅部脓肿:(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做局部麻醉。
(2)用尖刀刺入脓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达脓腔边缘。
(3)切开脓腔后,用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排脓。
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肿两侧处切开做对口引流。
(4)松松填入湿盐水纱布或碘仿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3.深部脓肿:(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
(2)切开之前首先用针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用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术后2日,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的敷料后,轻轻取出,改换烟卷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6)术后做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数量。
五、注意事项1.在脓腔最低部位切开口,且切口必须够大,以保证引流通畅。
2.切开时,注意不能损坏重要血管、神经。
3.选择切口部位时,应注意愈合的瘢痕不影响该处的功能。
4.引流物的选择必须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脓肿切开引流术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责任人 (2)
4. 依据 (2)
5. 内容 (2)
6. 附件 (2)
1. 目的
建立脓肿切开引流术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受试者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 范围
适用于II~IV 期所有临床试验中确诊为化脓性感染且已形成脓肿者。
3. 责任人
普通外科专业负责人。
4. 依据
《外科疾病诊疗指南》及科室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 内容
6.1 用品及用具准备
穿刺针筒,消毒手套,脓液培养管,消毒脓肿切开包。
6.2 操作步骤
6.2.1 局麻或静脉麻醉。
术前应行穿刺定位,并送脓液培养+药敏。
6.2.2 切口应在脓肿最低位(平卧位),一般与皮纹一致。
切口
长度应至少等于脓肿直径,必要时作“ +”或“++”型切口。
6.2.3 深部脓肿引流时要逐层切开组织,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6.2.4 脓腔内有纤维间隔,可用手指离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脓
腔;若引流仍欠通畅,可在适当位置作对位切口,便于引流。
6.2.5 表浅脓肿可用凡士林纱布,干纱布或皮片引流,深部脓肿或
脓腔较大时宜用引流管引流。
6.2.6 全身应用敏感抗菌素,伤口换药,对症治疗。
必要时加用支
持疗法。
6.3 注意事项
6.3.1 结核性冷脓肿而无混合感染时,一般不作切开引流。
6.3.2 切口应避免跨越关节,以免影响关节功能。
6.3.3 对乳腺、肛周等部位脓肿宜做放射状切口。
6.3.4 手术时忌挤压脓肿,以免感染扩散。
6. 附件
无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