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系统分析各章学习重点

合集下载

交通安全分析方法

交通安全分析方法

事故次数 累计频率(%)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
* b
* *
c
d
* e
110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f
A类
B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类
三、因果分析图法
将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分层(枝)加以分 析,分层(枝)的多少取决于安全分析的广 度和深度要求,分析结果可供编制安全检查 表和事故树用。
在事件发生的顺序上,存在着因果的逻辑关系。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
2、功能
(1)ETA可以事前预测事故及不安全因素,估 计事故的可能后果,寻求最经济的预防手 段和方法;
(2)事后用ETA分析事故原因,十分方便明确; (3)ETA的分析资料既可作为直观的安全教育
资料,也有助于推测类似事故的预防对策; (4)当积累了大量事故资料时,可采用计算机
(1)各发展途径的概率
各发展途径的概率等于自初始事件开始的各事件发生概 率的乘积。 例如,下图所示事件树中发展途径的概率计算如下:
P ( S 1 ) P ( A ) P ( B ) P ( C ) P ( D 1 ) P ( S 2 ) P ( A ) P ( B ) P ( C ) P ( D 1 ) P ( S 3 ) P ( A ) P ( B ) P ( C ) P ( S 4 ) P ( A ) P ( B ) P ( D 2 ) P ( S 5 ) P ( A ) P ( B ) P ( D 2 )
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单元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还可以对导致系统事故的特殊原因如人为因素、 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交通工程学复习纲要

交通工程学复习纲要

交通工程学复习纲要交通工程学复习纲要———— ZK0第一章:1:交通工程学的学科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复合性)超前性社会性动态性*2:设计车速: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今后如何发展?如何认识及实现我国交通工程学科的近期任务和发展?第二章:1:驾驶人的视觉特性:视力;速度越大,年纪越大,动视力越小。

视野;色感;2:车辆的动力性能:最高车速,加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能力。

3:车辆的制动性能:v2制动距离L:L=)254φ(i±i:道路纵坡度(%),上坡正,下坡负。

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

4:道路交通特性:a:道路网体系:内涵包括道路等级、功能、布局、密度等要素及道路线型、断面、结构及配套设施和管理等围观技术。

b:公路网的等级划分: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行政等级:国道、省道、县道、镇村道路。

c:城市道路划分:根据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典型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6: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道路总长。

指标。

路网密度=区域总面积7:交通量:指 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 数。

是一个随机数。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通常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作为该时间段的代表交通量。

∑=n1i i n 1=Q 平均交通量 Qi :个规定时间段内的日交通量(辆/d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 是极其重要的控制性指标。

作为依据。

∑==3651i iQ 3651A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本月的天数一个月的日交通量总和=M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71i i 71Q WADT交通量的月变化系数(月不平衡系数,月换算系数) 以月K 表示。

交通工程学 第五章 5-1 通行能力分析

交通工程学 第五章 5-1 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道路 的性质与功能,通行能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 能力的大小,服务水平主要反映了道路服务质量或服务的 满意程度。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道路通行能力概述
(一)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道路服务水平概述
由于实际确定服务等级时,难以全面考虑和综合上述请 因素,往往仅以其中的某几项指标作为代表。如行车速度及 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作为路段评定服务等级的主要 影响因素。同时,由于这几项指标比较易于观测,而且车速 和服务交通量也同其它因素有关,所以取此二者作为评价服 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有一定根据的。
、货车、大车、小车、长途、短途等交通组成和分布,车道 中交通密度、流量,流向及方向分布,横向干扰等。
3)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 层次,交通信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 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 禁限等措施。
4)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因素等。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道路服务水平概述 目前服务水平大体按下列指标划分: 1) 行车速度和运行时间; 2) 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 3) 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以及行车延误和每公里停
车次数等; 4) 行车的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等); 5) 行车的舒适性和乘客满意的程度; 6) 最大密度,每车道每公里范围内车辆的最大密度; 7) 经济性(行驶费用)。
第五章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 基本参数,其具体数值的变化随道路等级、线形、路况、 交通管理与交通状况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变化。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习重点梳理与分析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习重点梳理与分析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复习重点梳理与分析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该学科研究的是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体系的设计、规划、建设和管理。

为便于复习,本文将对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基础理论知识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交通流理论、交通运输规划理论等。

在复习中,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利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整理相关理论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概念框架,方便复习和记忆。

二、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与设计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复习相关规划和设计标准、技术规范,了解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还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也是交通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技术熟练度。

三、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交通工程施工管理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复习时,需要重点掌握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合同管理、进度控制和质量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案例,了解实际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同时,还可以模拟一些施工管理流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中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关注交通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需要了解运输管理中的调度、配送和运输成本控制等关键要素。

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文献、参观相关企业等方式,深入了解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的实际运作。

五、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习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在复习时,可以重点关注交通法规、运输政策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通过研读相关法律法规,参与相关政策的讨论和研究,加深对法规与政策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复习重点主要涵盖基础理论、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交通设备与运输管理以及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等方面。

交通工程学1-8

交通工程学1-8

交通工程学1-8一、介绍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

在交通工程学中,我们将学习关于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等内容。

二、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理论是交通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交通流的特性,主要包括交通流的密度、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为交通规划和交通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道路设计道路设计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问题。

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改善交通环境。

四、交通控制交通控制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等控制措施。

通过合理的交通控制,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优化交通网络的运行。

五、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研究交通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通过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交通模拟交通模拟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评估不同方案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通过交通模拟,可以进行交通方案的预测和优化,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交通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研究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道路设计和交通控制,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保护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八、交通工程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交通工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交通工程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更加人性化和环保。

另外,交通工程还将与其他学科如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进行深度交叉,共同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

总结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设计、规划、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学科,包括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交通规划、交通模拟、交通安全等内容。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

《交通工程学》课程笔记第一章:交通工程学概述一、交通工程学概念1. 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与维护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环保、经济和舒适。

2. 目的: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加快通行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减小环境影响、节约能源等。

3. 研究内容:- 交通流的特性、规律和控制方法- 道路的设计、建设与维护- 交通规划与组织- 交通信号控制与智能化管理- 交通安全分析与事故预防- 交通环境与能源消耗二、交通工程学发展历程1. 起源:交通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网的扩展,逐渐从道路工程中分离出来。

2. 发展阶段:-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主要关注道路建设与维护,解决马车与早期汽车的交通问题。

-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工程学开始关注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等。

- 现代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交通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

第二章:交通系统的特性一、引言交通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包括人、车辆、道路和环境等。

二、驾驶人的交通特性1.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视觉特性:- 视野范围:驾驶员在不转动头部的情况下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 视力:驾驶员对物体细节的辨识能力,包括远视力和夜视力。

- 色觉:驾驶员对颜色的辨识能力,尤其是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 暗适应:驾驶员在光线暗淡条件下的视力适应能力。

- 视觉疲劳:长时间驾驶导致的视觉疲劳现象及其影响。

- 听觉特性:- 听力范围:驾驶员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敏感度。

- 声音识别:驾驶员对各种声音来源的辨识能力。

- 噪声影响:交通噪声对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力的影响。

- 反应特性:- 反应时间:从驾驶员感知到刺激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

自考《交通工程学》各章节知识重点

自考《交通工程学》各章节知识重点

XX年自考《交通工程学》各章节知识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开展,我国的汽车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由此带来了交通拥挤、车速降低、运距增加、停车困难、事故频繁、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这促使了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开展和应用实践。

因此本课程是从事道路交通建立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很好学习和掌握应用的专业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试者应了解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以及开展概况,理解车辆、驾驶员以及交通流的根本特征,掌握交通调查和分析、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平安、交通环境保护和停车场等方面的根本知识、根本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为从事交通工程设计实践和科研打下根底。

汽车化、城市化带来了诸多交通问题,促使了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开展和应用实践。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交通工程学在国内外的开展概况,理解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目的。

为学习后面各章的内容打下良好的根底。

第一节交通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及内容第二节交通工程的开展第三节我国交通工程学业的回忆与展望1、识记:交通工程学的相关学科;交通工程学的开展概况;交通工程学与车辆、道路、城市开展的关系。

2、领会:汽车化、城市化带来的交通问题;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目的。

人、车、车流的交通特性研究是交通工程学的根底,特别是交通流特征,是学习后面各章内容的根底。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车辆特性,理解和掌握驾驶员特征,深刻理解交通流特征参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进行计算。

第一节车辆特征第二节驾驶员特性第三节交通流特性1、识记:车辆特征、驾驶员特性、交通流特性参数。

2、领会:驾驶员视觉特性和反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交通流特征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简单应用:交通流特征参数的计算和相互换算。

4、综合应用:由流量、速度、密度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和推求最大流量、最正确车速、最正确密度。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科中重要的组成局部。

它是道路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规划、交通平安及交通流理论的根底工作。

2024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分析学习计划(交通方向)

2024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分析学习计划(交通方向)

监理工程师考试分析+学习计划交通方向1.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1)具有各工程大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或高等职业教育),从事工程施工、监理、设计等业务工作满4年;(2)具有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施工、监理、设计等业务工作满3年;(3)具有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或专业学位,从事工程施工、监理、设计等业务工作满2年;(4)具有工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一种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报名参加其它专业科目考试的,可免考基础科目。

3.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参加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可免考基础科目:(1)已取得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2)已取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申请免考部分科目的考生在报名时应提供相应材料。

(二)专业类别监理工程师考试分3个专业类别,分别为: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

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由交通运输部负责,水利工程专业由水利部负责。

(三)考试科目、时间及题型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合格分数线9:00—11:00建设工程合同管理6614:00—17:00建设工程目标控制(3个专业)969:00—12:00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和相关法规6614:00—18:00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3个专业)72序科目名称题型题量满分号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单选题多选题单选题50多选题30110 2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单选题多选题单选题80多选题40160(四)成绩查询及管理监理工程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于考后3个月公布。

请大家密切关注各地人事考试中心或资格考试网。

考试成绩实行4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参加全部4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4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系统分析各章学习重点
1章
交通系统分析的意义
2章
交通流基本参数概念(8页)?
车流到达的统计规律描述方法有:离散型分布、连续型分布。

不同分布基本公式、适用条件、具体应用(例题)。

交通流三个基本参数Q、K、V基本关系式,参数之间关系模型、适用条件?
通行能力概念,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的区别?
延误概念?延误的构成?(停车延误、加减速延误)
稳态延误模型的基本假定、计算延误的基本思路?
3章
什么是交通需求?交通需求是本源需求?派生需求?
如何理解交通需求的结构特征?
交通需求按出行目的分为基本需求、弹性需求,概念?
交通需求总量与什么有关?基本需求、弹性需求相对比重与什么有关?
交通需求发展三阶段?特点?
按城市交通的起讫点空间位置的不同,城市客货运交通需求可分为哪三种?概念?
交通需求函数(交通需求量与什么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需求函数变化特征分析?实际交通需求、潜在交通需求含义?
什么是交通供给?包含哪四个方面内容?理解交通供给的特性。

生产量、供给量的区别?交通系统供求分析中采用生产量还是供给量?
交通供给函数影响因素有哪些?供给函数变化特征分析?
交通供需平衡包含哪四个层面上的平衡内容(理解)
理解66、67页交通系统供需平衡的市场机制,供需变动下运输市场的平衡。

交通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交通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概念;交通供给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概念。

4章
排队系统组成。

排队模型表示方法。

排队系统指标概念。

常用排队模型M/M/1、M/M/C 具体应用(例题、习题)
跟驰理论研究非自由行驶状态下车队的特性,非自由行驶状态下车队的特性有哪些?
、T 含义的理解。

根据线性跟驰模型,什么情线性跟驰模型公式,定性含义,式中
况下达局部稳定(概念)、什么情况下能达渐进稳定(概念)?
某一时刻道路上2种不同状态交通流相遇产生交通波的现象,波速公式?波速=0>0<0分别表示什么?106-107页分析各种交通流状态下交通波运动情况,说明交通流状态转变特点。

停车波、起动波概念。

交通波模型的应用(习题)
车队离散理论主要研究什么?
交通流量时间相关系数、空间相关系数分析计算。

相关系数是描述什么的指标。

5章
实际问题——〉线性规划模型
非标准型线性规划模型——〉标准型
5.1.2有关概念
单纯形法基本思想
单纯形表求解过程(习题、例题)
什么是(产销平衡、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表上作业法基本步骤。

什么是资源分配问题(指派问题)?匈牙利法的基本思想、基本依据?具体求解。

什么是动态规划?
什么是最小树问题?求解方法?
什么是最短路问题?求解方法有哪些(主要掌握标号法)?
什么是网络最大流问题?求解方法及依据定理是什么?161-163页基本概念。

什么是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
6章
什么是系统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应考虑从哪些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系统评价的分类?
系统客观效用、主观效用?
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如何理解交通系统评价中费用的含义?
什么是费用-有效度分析?
关联矩阵评价法的基本思想?
层次分析评价法的应用(例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