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教案

合集下载

我的舞台教案怎么写

我的舞台教案怎么写

我的舞台教案怎么写我的舞台教案怎么写(精选6篇)我的舞台教案怎么写1教学目标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读课文,积累“不解之缘、兴味盎然”等四字词语,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2、通过填写表格,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及结构特点。

3、通过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本课有趣、幽默的语言表达特色。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1、课前播放新凤霞评剧选段视频,揭示课题:我的舞台。

2、检查预习,认读文中的四字词语。

3、提出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2、引导归纳,相机板书:娘胎“唱戏”,小床仿戏,台上看戏,院子学戏,家中演戏。

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以时间为序将五个故事串联在一起。

时间不同,舞台不同,故事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围绕“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来写。

3、齐读首尾句,小结“首尾照应”的结构特点。

三、品读课文1、学戏是一件艰辛的事情,从吴霜学戏的经历中,你却感受到什么?2、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看一看,作者哪几个句子的描写特别有趣,划下来,多读几遍,写出你的感受。

3、交流。

预设1: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肚子里暗无天日,又无观众,没情绪,不过瘾,我便“大闹天宫”——那天,我母亲唱完戏,来不及卸妆,就被送到医院迎接我的降生。

为了能够早日尽情演唱,我等不及十月怀胎期满,提早来到人间。

一出世,我就亮开了嗓门,憋了七个月,这会总算过足了瘾,全病房的观众都为我喝彩。

(从“登台唱戏”“大闹天宫”“亮开了嗓门”“过足了瘾”等词语体会作者语言的有趣、幽默。

)预设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

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抓住“蹿”“倒栽葱”“眼冒金星”体会)预设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大汗,也兴味盎然。

(从“满头大汗”“兴味盎然”来体会)预设4: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扌周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一些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进行简单的概括。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舞台表演的精彩瞬间,引起学生对舞台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舞台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发音和理解词义。

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词和短语:学生自学生词和短语,组内交流分享。

教师选取重点生词和短语进行讲解和运用。

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

5. 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生词和短语。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舞台艺术形式,进行观察和分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我的舞台》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分享了6篇《我的舞台》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我的舞台教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不解之缘、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抓重点句,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难点】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1.板书:舞台畅谈对“舞台”的感受2.揭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吴霜,一起走进她的舞台。

齐读:我的舞台3、质疑舞台是怎样的?舞台在哪儿?吴霜对舞台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感知过渡: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碰到难读的或不认识的字也可做上记号,如果又产生新的疑问,也可记录下来。

1、快速默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模仿兴起喝彩憋闷倒栽葱绷着脸指名读→说发现(多音字)→用不同的读音组词→开火车读重点:兴:兴趣、兴致(读第四声)闷:心情不舒畅;密闭,不透气(第四声)“憋闷”中的“闷”读轻声绷:四声:绷直绷硬三声:绷脸绷劲一声:竹绷绷架绷带3、解疑,质疑(1)随即板书(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舞台为何有这么神奇的吸引力?为什么说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三、感受舞台的“神奇”及舞台带给我的勇气和力量(一)研读舞台的“神奇”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1、舞台对作者到底有何神奇的吸引力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在一旁写写体会。

2、交流预设:(1)抓“不解之缘”学第二自然段。

小学课文我的舞台教案

小学课文我的舞台教案

小学课文《我的舞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舞台场景,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舞台的想象力。

(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找出舞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追求梦想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描绘舞台场景,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描绘舞台场景,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舞台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舞台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找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与示范。

4. 分析课文:(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舞台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舞台”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2. 拓展作业:(1)观看舞台表演,如戏剧、舞蹈等,分享观后感。

(2)了解舞台背后的故事,如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与同学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3)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2. 作业评价:(1)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3)学生拓展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我的舞台教案

我的舞台教案

我的舞台教案我的舞台教案15篇我的舞台教案1学习目标1、熟记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其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3、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在艺术之路上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作者的勇气和毅力。

2、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文艺节目表演吗?看过春晚吗?那么——1、“舞台”是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舞台就是演员表演的场地,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的舞台好吗?(板书课题:我的舞台)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作者从小在舞台上偷学戏到拜师学艺,不怕吃苦,练就了勇气和毅力的事。

)3、作者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句子。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4、再从课文中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二、交流平台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概括:五个方面,(1)在娘胎里便登台唱戏,提早出世;(2)在床上模仿母亲“演戏”;(3)跟随母亲演出,挤在幕布里学戏;(4)在院子里拜师学艺,练就一身过硬基本功;(5)在家里为客人一板一眼表演。

2、引导学生从上述的五个方面找出相对应的句子,随机讨论。

3、找出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4、教师小结:这些都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的“我”的母亲是谁吗?(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三、引入之路1、介绍新凤霞。

2、学习新凤霞的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

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3、引导学生谈感受。

四、教师小结1、同学们,你们看,“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正是她对艺术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

但“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请同学们用笔勾画出“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的句子。

六年级《我的舞台》语文教案

六年级《我的舞台》语文教案

六年级《我的舞台》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词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等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课堂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舞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舞台有什么了解?舞台对你们有什么吸引力?”2.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解析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逐段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渴望”、“执着”、“奋斗”等,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们觉得作者为什么会对舞台如此热爱?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的舞台》,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课文复述教师挑选学生进行课文复述,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复述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你们觉得舞台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课文回顾教师提问:“经过两节课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我的舞台》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课堂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如:“我的舞台”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舞台故事。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

六年级语文教案-《我的舞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增强语文词汇量。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舞台,热爱表演的热情。

(2)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舞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舞台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舞台对自己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舞台对自己的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感受。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舞台对自己的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热爱融入生活中。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舞台的作文。

(2)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正确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我的舞台》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我的舞台》

《我的舞台》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舞台与人生的相似之处,更好地发现自己的舞台2. 学习如何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时间和机会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二、教学重点1. 观察生活中的舞台,了解各个方面的表现形式2. 探究自己的舞台,展现自我和自信3. 发挥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共同完成舞台演出三、教学方法1. 包括互动演示、小组合作、语言表述和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地组织教学过程2. 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3. 培养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四、课程内容1. 生动的故事讲解,体验舞台上的表演和创作过程2. 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展示学生的才能3. 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命中的每个时刻,珍惜时间和机会五、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教师和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从平凡的教室和舞台中转换,切换到不同的心态和表现形式。

2. 舞台创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舞台创作,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展示各种形式的表演。

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主题,例如音乐、舞蹈或戏剧。

3. 舞台展示让每个小组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个人和团队的能力与特长。

学生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和演出效果。

4. 排演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总结出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以及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

5.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给予积极肯定和中肯建议,带领学生崭露头角。

六、教学效果该教案以孩子为中心,培养了孩子的情感和表达能力,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和勇气,在创作和表演中展现自己独有的特长和才能。

通过学习该教案,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生命中每个时刻都值得珍惜和把握。

七、教学评价该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切实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赞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东南洋小学教师献课《我的舞台》教案
上课时间:2012年12月19日
上课地点:双东南洋小学
上课教师:刘莉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上课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4 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3、情感目标
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

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板书28 我的舞台
2、解释课题理解“舞台”
二、简介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吴霜,吴祖光。

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

剧作家。

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 年学习西乐。

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

《女人漂亮》。

《父女惊魂》。

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

《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艺术家们那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吧!
三、扫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学生扫读课文,画出句子。

2、指名读句子,出示句子,齐读一遍。

过度: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同学们心中也有一个大舞台吧!作者吴霜姐姐围绕心中神奇的舞台,写了一些什么事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四、自由读课文
1、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围绕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作者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的成长故事,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

五、再次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边读边思考:作者的舞台在哪里?都有哪些经历?(出示空表格,发带空表格的小黑板给学生填写):
2、学生边读边填写
3、交流归纳填写表格,弄清课文内容
小结过渡:是啊!作者的舞台无处不在,正如人所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体现出我对艺术的指着追求和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也不难看出她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她的的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她,想听一听她的母亲新凤霞唱的《花为媒》吗?
1、播放评剧《花为媒》音乐。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具有北方地方特色的评剧,感受到了我国戏剧艺术的魅力。

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在这美妙的音乐和成功之后,艺术家们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吗?请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我学艺艰辛、吃苦耐劳的句子,批画感悟
六、品析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批画。

(2)交流感悟。

出示句子:
A:“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前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常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兴味盎然”,课文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

“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教。

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

不难看出,“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B: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抻”,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

“抻”,拉;扯。

课文指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

“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

“黑脸大汉”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身体的柔弱。

“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求。

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

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厚望。

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过渡:作者在舞台上慢慢长大,凭着他的执着坚定,吃苦耐劳,师傅严格要求,母亲的一反娇宠的常态和奶奶无情地躲进里屋,炼就了她的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一起读最后的一句话。

C:出示句子: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

(1):拓展训练(仿造句子),结合课文的学习,想象舞
台,。

如: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盏航标灯,指引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颗启明星,赶走黎明前的黑暗。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杯多味茶,让我品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把锋利的剑,斩断我的软弱与娇气。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场雨,洗净我身上的污点。

……
(2):学生造句交流。

七、情感升华
通过学习这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收获?(可以运用艺术家的名言,与此有关的名言名句或俗语、谚语,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八、总结全文
28 我的舞台
神奇的吸引力浓厚的兴趣
吃苦耐劳炼就勇气和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