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Management Psychology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既要向学生传授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知识成果,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各种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提供条件。

课程的基本要求作为第一节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心理学教学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测验、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习、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与方法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相关学科;掌握管理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西方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体系;掌握不同的人性假设对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各种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第一节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第二节对西方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借鉴与思考第三章个性差异与管理建议学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个性差异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掌握霍兰德职业取向模型、大五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性格差异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第一节气质差异与管理第二节性格差异与管理第三节能力差异与管理第四章人员激励建议学时:6[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激励的常用有效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激励的第一节般概念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激励的有效方法第五章人际交往与心理保健建议学时:2,实践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含义、类型、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掌握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员工心理保健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授课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为辅。

3.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3.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管理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类别:专业任意选修(二)开课对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三)选定教材:范逢春:《管理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四)课程性质:《管理心理学》是结合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知识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是研究管理领域中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了解必要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

后续课程为组织行为学。

(五)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为今后的管理实践活动打下理论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一般知识、个体心理与个体激励、群体心理、领导心理与组织建设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八)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学生自学并结合案例进行讨论为辅的教学方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学习期间将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课程总成绩的计算方式如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的50%,出勤率占10%,平时作业、自学成绩占4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管理心理学导论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管理者角色论,掌握管理者的技能;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复习思考题管理和管理心理学考核要求: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2、管理者角色论(理解)3、管理者的技能(理解)(识记)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领会)第二章个体心理过程教学要点: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中管理心理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组织行为以及管理决策的学科。

它将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组织管理实践中,旨在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效能和满意度。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成为能够应对复杂管理环境的优秀管理者。

本教学大纲将详细介绍本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如下:1. 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熟悉管理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3. 培养分析和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4. 提高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管理心理学概述1.1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管理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 个体行为与决策2.1 人格与智力对管理的影响;2.2 感知与认知在管理中的作用;2.3 决策过程与决策风险。

3. 组织行为3.1 工作动机与激励;3.2 领导与权力;3.3 组织文化与变革;3.4 冲突解决与谈判。

4. 团队与团队管理4.1 团队建设与发展;4.2 团队动力与协作;4.3 团队决策与冲突管理;4.4 跨文化团队管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面对面授课,讲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2. 讨论:安排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管理心理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

4.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个人作业: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 课堂参与度:考核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2. 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参考教材1. Robbins, S. P., Judge, T. A., & Campbell, B. (201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7th ed.). Pearson.2. Greenberg, J., & Baron, R. A. (2016).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11th ed.). Pearson.七、教学日程安排本课程的教学日程安排如下:第一周:管理心理学概述- 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第二周:个体行为与决策- 人格与智力对管理的影响- 感知与认知在管理中的作用第三周:组织行为- 工作动机与激励- 领导与权力第四周:组织行为- 组织文化与变革- 冲突解决与谈判第五周:团队与团队管理- 团队建设与发展- 团队动力与协作第六周:团队与团队管理- 团队决策与冲突管理- 跨文化团队管理第七周:复习与总结- 温习重点内容- 进行期末考试八、备注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日程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管理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的目标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管理环境中的挑战,提高管理效能。

在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中,我们将探讨一系列与管理相关的主题,帮助学生建立起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概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学生将了解管理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并学习如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索管理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我们还将讨论管理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以及管理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部分:个体行为与管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我们将探讨个体的动机、人格特征、情绪和应激反应对管理行为的影响。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和提高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个体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第三部分:团队和领导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关注团队和领导力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习如何构建和管理高效的团队,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我们还将研究领导力的不同理论和风格,并探讨领导力对组织绩效和员工发展的影响。

第四部分: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组织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学生将了解如何评估和塑造组织文化,以及如何管理组织变革。

我们还将探讨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并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变革过程。

第五部分: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涯规划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关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涯规划。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并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我们还将讨论职业转型和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并提供实用的工具和资源来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

第六部分:管理心理学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管理心理学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处理伦理问题,并了解管理决策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还将研究管理心理学在推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具有社会意识的管理者。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英文名称:Managerial Psychology预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其他专业学分:2-3总课时:推荐教材: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管理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研究,注重以人为本,探索激励的技巧与方法,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群体绩效的提高方式。

本课程介绍管理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个体心理与个体激励、群体心理与群体互动、领导心理与组织建设等内容,突出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的应用。

通过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管理工作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为毕业后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知识和方法,培养提高相关职业能力。

1.掌握管理工作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2.学会自我激励和对别人的激励方法;3.学会运用目标管理原理和方法实施目标管理;4.具备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基本能力,学会心理健康管理方法;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群体心理现象;6.具备正确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的能力;7.理解和掌握有关领导行为理论及应用方法;8.提高文化融合意识,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的适应能力;9.学会参与团队管理、提高团队绩效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见下表:四、教学基本要求管理心理学重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方式研究,注重以人为本,探索激励的技巧与方法,研究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群体绩效的提高方式。

1.要突出基本原理与基本技术的应用,在进行理论讲解中结合案例开展教学,重视对个体、群体、组织等客观对象的认识与理解。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适应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课程地位:专业主要课程5、总学时:36学时6、总学分:2学分7、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对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方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学会用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方法去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现象。

(2)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人和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3)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管理心理学概念、理论、掌握人和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2.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体系结构。

3.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理解管理心理学的任务与意义。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心理学的含义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管理心理研究的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二.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工作效率三.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工业心理学的兴起。

2.掌握“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产生。

3.了解群体动力理论、社会测量学对管理心理学形成的作用。

4.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萌芽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工业心理学兴起三.人事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的出现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形成一.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理论二.勒温创建的群体动力理论三.莫雷诺创建的社会测量学四.马斯洛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及现状一.美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二.中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第三章社会知觉、归因与管理(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知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和管理中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掌握其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有效地应对组织中的各种挑战。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管理心理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人际关系管理技巧。

三、课程大纲及内容安排1.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基础1.1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1.2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 第二部分: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2.1 人格与个体差异2.1.1 人格理论概述2.1.2 人格特质与管理2.2 情绪与情绪智商2.2.1 情绪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2.2 情绪智商的重要性和培养 2.3 动机与激励2.3.1 基本动机理论2.3.2 激励理论及其应用2.4 感知与认知2.4.1 感知与注意力2.4.2 认知风格与决策3. 第三部分:团队与领导3.1 团队建设与发展3.1.1 团队建设的原则与技巧 3.1.2 团队中的冲突管理3.2 领导理论与风格3.2.1 领导理论综述3.2.2 领导风格与管理效能3.3 有效的团队沟通3.3.1 沟通的基本原理与技巧3.3.2 跨文化沟通与管理4. 第四部分:组织行为与管理4.1 组织结构与设计4.1.1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1.2 组织设计的原则与模型4.2 组织文化与变革4.2.1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与特点4.2.2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策略4.3 决策与问题解决4.3.1 决策理论与模型4.3.2 问题解决技巧与方法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 授课讲解:讲授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在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方面的提升。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门课程旨在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使学生对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实践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课程将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以及当前管理心理学的应用实践和研究方向。

学生将通过本门课程掌握基本的管理心理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中。

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

•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方向。

•提高管理决策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具备的领导力和沟通能力。

•能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和概念•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第二部分: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导力和领导理论的进化•组织结构和文化的应用•管理心理学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第三部分:管理心理学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创新和创造力的应用•激励和激励理论的应用•决策和决策理论的应用第四部分:管理心理学在沟通中的应用•沟通和沟通理论的应用•团队和团队建设的应用•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的应用第五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分析本部分将通过对具体实践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管理心理学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方法本门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介绍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研讨,讨论理论问题和实际案例。

•实践,进行个人和小组实践活动。

•个人作业,完成相关的个人作业任务。

•小组项目,完成小组项目任务。

课程评估本门课程的评估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表现,包括参加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活动等。

•个人作业,完成指定的个人作业任务。

•小组项目,完成小组项目任务。

•期末考试,检验对本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刘一宁. 管理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菲尔莫,约瑟夫,汉娜. 组织行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中文名称: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英文名称:Management 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教学目的: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以企业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该科学是西方管理方式改革的积极成果,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管理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掌握激励人的方法。

授课形式:
理论部分:课堂内授课(32学时)
实践部分:企业见习(16学时)
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32学时)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2学时)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西方管理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及其管理(安排自学)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管理(4学时)
第一节社会知觉
第二节个性差异
第三章激励与管理(6学时)
第一节需要动机理论
第二节激励理论
企业见习:激励与薪酬管理(8学时)
第四章群体心理与管理(8学时)
第一节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群体动力
第三节人际关系(重点)
第五章领导心理与管理(8学时)
第一节领导心理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领导的影响力
第三节领导的有效性理论
第六章组织心理与管理(4课时)
第一节组织结构与管理
第二节组织的发展与变革
企业见习:组织文化(8学时)
四、教材:
参考书目:
《心理学原理》车文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组织行为学精要》[美]斯蒂芬〃P〃罗宾斯,第6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五、课外作业
1、结合第二章第三节安排一次职业生涯规划的作业。

2、结合第四章第二节“群体动力”的教学内容,开展相关的团队训练活动。

3、结合第四章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人际关系测量。

4、结合第三章“激励理论”和第五章“领导心理与管理”的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六、考核方式
作业20%,中期论文20%,期末考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