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汤

合集下载

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益气活血汤治疗大脑后循环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1 治疗效果对 比: 观察组临床治愈 l 5 例, 治愈率 5 0 %( 1 5 / 3 0 ) 和 总 有效 率 9 6 . 7 %( 2 9 / 3 0 )明 显 高 于 对 照组 治 愈 率 3 6 . 7 %( 1 1 / 3 0 ) 和 总有效率 8 0 %( 2 4 / 3 0 ) ; 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 。 差 异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 0 5 ) , 见表 1 。
大脑 后循 环缺 血性 眩晕是 由于椎动脉血流受阻 ,血管痉 挛导致脑组 织供血不 足引起的 , 患者多突感 眩晕 , 甚 至 昏倒 , 多发于中老年 患者 。临床使用多种西药增加脑血流量 , 改善脑 部血液循 环 , 但 根治效果不理想f l _ 。近几年来 , 中西 医结合的方 法逐渐受到临床重视 ,临床研究益气 活血汤对 大脑 后循 环供 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流动力 的影 响 ,为进 步研究其疗效 , 本文作 出以下分析。
表 1两组间临床疗效 比较[ n ( %) 1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般资料 : 6 0例 眩晕患者 2 0 1 2年 6月 2 0 1 3年 4月 于本 院神经科 门诊就诊 , 患者均伴 有恶心呕吐 、 耳鸣 、 肢体麻 木等 注: 与 对 照组 治疗 后 比较 , 0 . 0 5 。 表现, 年龄 4 5 ~ 7 5岁 , 平均年 龄( 5 3 . 6 4  ̄ 2 . 1 7 ) 岁, 其 中男性 3 4 . 2治 疗 后 患 者 血流 动 力 学 变 化 : 观 察 组 患者 的 伞 血 高 、 低 切 例 ,女性 2 6例 ,治疗前 自觉眩晕病程 6月一 1 2 年 ,平均病程 2 红细胞聚集指数 以及 血浆黏度均 显著下降 , 椎一 基底动 ( 7 . 5 3 + 2 . 0 6 ) 年, 患者平均体重 ( 5 7 . 2 3 + 1 . 4 5 ) 千克。经诊断均符 黏度 , 均优于对 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O . 0 5 ) , 见 合大脑后循环供血不 足性眩晕。患者同时伴有多种并发症 , 如 脉血流加快 , . 脑动脉硬化 、 高血压病 、 颈椎病 , 分别为 2 2例 、 l 4例 、 2 6例。患 表 2 表 2 治 疗 后 两 组 间血 流 动 力 学 变化 比较 [ n ( %) ] 者无颅 内肿瘤病变 , 排除其他原 因引发的眩晕病症 。 患者无严 重合并症 , 其他器官功能正常 , 无药物过敏史 。所有患者均 自 愿接受本次 临床研究 ,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 为两 组 ,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患者病情 、并发症 以及眩晕病程等均经统计 学处理 , 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尸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治疗方法 1 . 2 . 1 对 照组 : 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 静脉滴注 2 0 mg 盐酸倍他 司 注: 与对 照 组 治 疗 后 比较 , # P < O . 0 5 。 汀注射液+ 2 5 0 m1 0 . 9 %氯化钠 , 每天滴注一次 。 3 讨 论 1 . 2 . 2观察组 : 滴注倍他 司汀 同时服用益气活血汤 : 中药 配伍选 大脑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由于颈椎病或者 动脉 粥样 硬化 择 扶正益气 的黄芪 3 0 g , 补益肝 肾的熟 地黄 2 0 g 、 枸杞 1 2 g 、 山 引起 , 椎 动脉血流障碍 , 产生 多种 血管活性物 质 , 脑组织 血流 茱萸 1 2 g , 活血 化瘀 的桃 仁 1 0 g 、 红花 6 g 、 丹参 2 0 g 、 川 I 芎 1 2 g , 患者出现视物模糊 , 眩晕 , 影 响正常_ T 理 气化 痰的半夏 1 0 g 、 竹茹 1 0 g 、 陈皮 1 0 g , 健脾燥湿的茯苓 、 白 量因血管痉挛而减少 , 引 。中老年患者常伴有血脂高 、 高血压等并发症 , 影响 术各 1 2 g , 通 经活络的地龙 1 2 g 、 全蝎 6 g 、 水蛭 8 g , 醒脑安神 的 作 和生活l 导致血流循 环障碍 , 大脑供血不 足 , 更 容易 出现 石菖蒲 8 g 。此方每天一剂 , 采用全 自动入药煎药机煎煮 , 每剂 血液 黏稠度 , 2袋 , 每袋 2 5 0 m l , 每次 1 袋, 早 晚餐后半小时温服 。治疗 1 个 大 脑 后循 环 缺 血 陛眩晕 。 中医理论 中本病为 眩晕范畴 , 患者脏腑功能衰退 , 引发气 月, 治疗期间停用 其他抗眩晕药 物 , 患 者注意饮食清 淡 , 禁食 血不足 , 气血运行障碍 。血液运行无力 , 血液黏滞 , 必然存在大 辛辣 、 生冷 、 肥甘厚味之品 , 禁烟酒 。 出现眩晕 。针对其病 因, 基 于治病求本的治疗原 1 . 3评定疗效标 准 : 以《 中医病证诊疗常规》 中治疗 眩晕 的效 果 脑脉络瘀 阻。 则 , 服用益气活血汤 , 祛瘀 同时不伤正气 , 起 到根本治疗作 用。 为标准[ 2 1 。 1 . 3 . 1 临床治愈 : 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消失 , 不影响 日常生活和 经研究黄芪可有效 清除血管 内氧 自由基 ,其活血化瘀药物成 分可有效抑 制血小板凝集 , 降低 血脂 , 共 同起到溶栓 、 改善 血 1 _ = 作, 且 1 年以上未复发 。 理气化痰药可纠正恶心呕吐症状 , 与天麻等药物一 1 . 3 . 2显效 : 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 明显改善 , 偶有 眩晕 感 , 但 不 循环作用 ; 起促进脑组织血流I 5 1 。本研究 中, 观察 组临床治愈 l 5例 , 治愈 影响工作 , 复发次数 明显降低 。 0 %( 1 5 / 3 0 ) 和总有效 率 9 6 . 7 %( 2 9 / 3 0 ) 明显 高 于对 照组 治 1 . 3 . 3有效 : 患者眩晕等相关症状好转 , 但短时间内仍易 复发 。 率 5 愈率 3 6 . 7 %( 1 1 / 3 0 ) 和总有 效率 8 0 %( 2 4 / 3 0 ) ; 前者治疗效果显 1 . 3 . 4无效 : 患者眩晕等症状未改善。 著 优 于 后 者 ;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全 血 高 、 低 切 黏 度 , 红 细 胞 聚 集 指 1 . 4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学 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 计 数 以及血浆黏度 均显著下 降 , 椎一 基 底动脉血流加快 , 均优 于 数资料用%表示 , 采刖 x 检验; 计 量资料用 ( x ± s ) 表示 , 采用 t 对照组 , 差 异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 . 0 5 ) 。 益气 活 血汤 有 效 纠 上 E 检 测 。P < 0 . 0 5为 差 异 具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受阻 血流 , 明显降低血脂 , 对大脑后循环缺血性 眩晕 治疗效果 2 结 果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疗 效标 准 制 定 : 床 控 制 : 临 咳嗽 及 临 床 体 征 消 失 , 2
周 以上未 发作 ; 显效 : 嗽减轻 , 间及晨 起 无症状 , 咳 夜 停 药后 症状 不加 重 ; 有效 : 嗽减 轻 , 间 及 晨 起 仍有 轻 咳 夜 咳 , 药后 症状 加 重 ; 效 : 状无 明显 改善 。显效 率 停 无 症
范畴 。我们 根 据 C A病 因病 机 特 点 , 为 C A 临床 V 认 V 既 有先 天禀 赋不 足 , 有 宿痰 内伏 于 肺 , 风 寒 外邪 , 又 遇 过敏 原 、 情 、 七 疲劳 等 诱 因而触 发 , 使痰 浊与 外 邪 搏 致
击 于气道 , 气机 不 畅 , 气 不 降 , 失 清肃 而 咳 嗽 胸 使 肺 肺
具备 可 比性 。 13 治疗 方 法 : 疗组 : . 治 采用 过敏 煎合 二 陈汤 组方 : 防 风 1g 银 柴胡 1g 五 味子 6 , 梅 1g 茯苓 1g 陈 皮 0, 0, g乌 0, 0, 1g半 夏 1g 甘草 6 。本 方 一 般不 作 加 减 , 兼 症 明 0, 0, g 如
显, 则酌 情加 味 。每 日 1剂加 水 至 5 0 l煎 至 20 l 0m , 0m , 10 l 晚 分 服 , 个 月 为 1个 疗 程药 , 间 暂停 西 药 0m 早 1 期 治疗 。对 照组 i 氨 茶碱 0 1 , 服 .g 3次/ ; 喘灵 雾 化 吸 d舒 入 每次 2喷 , 日2次 ; 替利 嗪每 次 1 g 每 日 1 口 西 0m , 次 服 。疗程 同上 。 14 观察 指标 : 所 有 患 者 分别 于用 药 前 、 测定 血 . 对 后 清 IE值 , 测 采 用 酶 免 疫 分 析 法 , 盒 采 用 意 大 利 g 检 药

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汤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MMJC ,Dec 2012,Vol 14,No.1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冠状动脉动力性阻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发作性胸痛。

中医上,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1]。

本研究就我院利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20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血瘀证诊断标准》和《中医虚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学会)。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方法1.2.1对照组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mg ,2次/d ,15d 为1个疗程;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外,加服异搏定5mg ,2次/d ,15d 为1个疗程。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口服益气活血汤,处方如下:人参10g ,丹参20g ,降香15g ,炒枣仁15g ,郁金10g ,葛根20g ,红花8g ,炙甘草5g ,山楂15g 。

对于胸痛明显的患者加瓜蒌15g ,桂枝10g 。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每次200ml 。

15d 为1个疗程。

1.3疗效标准[2]1.3.1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对于重度心绞痛患者,症状转为轻度标准;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有显著的减轻,对于重度心绞痛患者,症状转为中度标准,对于中度心绞痛患者,症状转为轻度;无效:心绞痛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以及持续时间比治疗前严重。

1.3.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心电图S-T 段回升0.05mV ,但还未达到正常水平,T 波在以R 波为主的导联上T 波倒置变浅达25%以上,或由平坦转为直立,房室或者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无效: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加重:S-T 端降低0.05mV 以上,T 波加深25%以上或者直立T 波变平坦,平坦T 波变倒置。

补气活血汤有哪些_补气活血汤的做法

补气活血汤有哪些_补气活血汤的做法

补气活血汤有哪些_补气活血汤的做法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女人出现贫血的情况,补气活血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补气活血汤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将由店铺告诉大家补气活血汤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补气活血汤的做法第一:木瓜银耳汤材料:银耳、红枣、木瓜、冰糖做法:首先需要将银耳提早一个晚上用清水泡发,第二天取出后放入锅中,水开后加入红枣,随后小火继续熬煮半个小时,最后放入冰糖以及木瓜,煮开后就可以起锅了。

第二:黄豆雪梨猪脚汤材料:黄豆、雪梨、猪脚、生姜片、食盐做法:首先猪脚洗干净后应该放入开水中焯一遍,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异味,然后切块备用。

将雪梨去核,然后和黄豆、猪脚、生姜、清水一起煮开,大火熬煮十五分钟后转为慢火继续煲汤一个小时,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食盐调味就可以了。

功效:经常服用这道食谱对于女性来说非常的有好处,首先雪梨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用来做汤更是能够发挥出清心美肤以及祛咳润肺的作用。

这道雪梨大豆猪脚汤服用后能够令肌肤变得更加的光滑,同时也可以缓解声音、喉咙沙哑、口干舌燥等毛病,同时降血压的作用也非常的不错。

第三:五红补血养颜汤材料:红芸豆、红枣、红皮花生米、红小豆、红糖做法:首先我们需要将红芸豆以及红小豆用清水洗干净,并且提前一晚用温水浸泡两个小时,沥干水分后放入保鲜袋中扎口再放入冷藏室内。

在干净的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随后放入提前准备好的红小豆以及红芸豆,大火熬煮二十分钟,水开后加入一碗冷水反复三四次这样锅里面的材料就煮烂了。

将红枣以及红皮花生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熬煮二十分钟后软烂就可以关火,加入红糖搅拌后可以直接服用。

第四:当归红枣排骨材料:当归、红枣、排骨、葱段、姜片、食盐、鸡精做法:首先我们需要将排骨洗干净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去除血水,随后放入砂锅中,并且加入当归、红枣、葱段、姜片,大火烧开后小火炖煮直到排骨变得酥烂,最后加入食盐以及鸡精调味就可以了。

功效:这道补血养颜汤服用后具有滋阴润燥以及养颜护肤的功效。

益气活血汤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益气活血汤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液循环 ,加快代谢 产 物排 泄 ,促 进炎 性 致痛 因 子 吸收 ,
范畴 ,其病 因病机 多为 中老 年人肝 肾亏虚 ,筋 骨得不 到 濡养 ;脾失健 运 ,湿 邪 内停 ,风寒易 侵 ,加 之长 期慢 性
劳损致筋脉 受损 ,瘀 血 积 聚 ,湿瘀 互 结 阻滞 关 节筋 络 ,
促进功能恢复具有 积极 的作用 。本疗法使 用方便 ,药简 价廉 ,安全 无 创 ,疗效 显 著 ,避免 了药 物 的不 良反 应 , 易于患者接受 ,值得 临床推广 。
基 础 上 加 用益 气 活血 汤 颗粒 对 治 疗 组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结 果 治 疗 组 患 者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治 疗 效 果 明 显优 于 对 照 组 ;停 药 后 复 发 率
明 显低 于 对 照 组 。结 论 应 用 益 气 活 血 汤 颗 粒 剂 治 疗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 临 床 效 果 非 常 明显 。
关 键 词 :益 气 活 血 汤 颗 粒 ;糖 尿 病 ; 周 围神 经 病 变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r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0 3 . 0 1 2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3 ) 一 0 3 — 0 0 2 3 — 0 2
l n t e m Me d , 2 O O O, 1 3 2 ( 3 ) : 1 7 3 - 1 8 1 .
( 本文校对 : 张文娟
收稿 日期 : 2 0 1 2 _ 1 1 — 1 8 )
益气活 血 汤颗 粒治疗 糖尿病 周 围神 经病变 4 2 例
田亚敏
( 河 南省 商 丘 市 中心 医院 内科 , 商 丘 4 7 6 0 0 0 )

中医内科指导: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

中医内科指导: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

心气虚衰,心功能不全者,加温阳强心的制附片、黄芪、刺五加、万年青,去瓜蒌皮;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者,加强心助阳的制附片、麻黄、细辛、鹿角片;心气不匀,心律不齐者,加强心调心律的苦参、万年青、当归、珍珠母。

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介绍如下:
方剂名称:益气活血汤
组成:党参(人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蒌皮15克,桂枝8克,丹参15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莪术15克,红花10克。

功能:温阳益气,活血通脉。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
加减运用:心气虚衰,心功能不全者,加温阳强心的制附片、黄芪、刺五加、万年青,去瓜蒌皮;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者,加强心助阳的制附片、麻黄、细辛、鹿角片;心气不匀,心律不齐者,加强心调心律的苦参、万年青、当归、珍珠母;心肾两虚者,加补肾助阳的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杜仲;血瘀阳亢,血压偏高者,加化瘀降压的天麻、桑寄生、野菊花、葛根、益母草;气滞血瘀,心绞痛频作者,加活血止痛的玄胡、罂粟壳、乳香、没药;血瘀痰盛,血脂偏高者,加健脾降脂的决明子、荷叶、山楂、苦丁香、三七;血瘀脉涩,血粘稠度高者,加活血抗凝的水蛭、虻虫、海藻。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

益气活血汤
【配方】
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20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刺五加15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鸡血藤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穿山甲(代)10克。

【主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用法用量】
1.上方加水煎成汤剂300毫升,待用;
2.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100毫升,同时外敷活血回龙散:当归30克,红花25克,姜黄25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川乌15克,草乌15克,白芷15克,血竭10克,共研细粉;
3.取大葱头50克,清水煮沸10分钟后,取汁凉后加入上药,调成糊状敷于温水洗净后之髋部。

每日换1次,60日为1个疗程。

【方解】
益气活血汤中黄芪、党参、刺五加等均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明显增加外周血管的血流量,可改善骺动脉的血流量。

益气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改善股骨缺血,有利于骨的修复作用,对消除肿胀、充血、水肿等有明显的作用。

同时配合外敷活血回龙散,以内外兼治,疏筋理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症状缓解,促进关节恢复。

【特别说明】
股骨头坏死多为骨质的血供障碍所致,故也称“缺血性坏死”。

常见病因有外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挤压性损伤等)、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大量饮酒、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治宜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禁忌】
治疗期间需制动,忌吸烟。

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

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罗彩文(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3017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一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成对比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比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中药益气活血汤 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c结果: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脑血栓,可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日常生活质量,还能够降 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脑血栓;中药治疗;益气活血汤;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21 )02-0009-02脑血拴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半是由于形成脑动脉粥 样硬化与斑块后,当发生脑部血液流动过慢或者低血压时,血 中有形成分黏附在脑中血管内膜,在老年群体中高发,发病时,会经常出现视线模糊.运动不灵、言语不利以及肢体发麻等现 象,并以突发性失语和偏瘫等神经功能缺失为主要临床表现U1。

该病在发病时,大多处于熟睡,人睡前不会发生任何征兆,但当 清醒后就会发生偏瘫或者失语等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 残率,对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21。

本院研讨在脑血栓临床治疗 中,加用中药益气活血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一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成对比 组和治疗组,各30例。

对比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8~78 岁,平均年龄(62.25±5.83)岁;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压25 例,合并冠心病3例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7~78 岁,平均年龄(62.27±5.81 )岁;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23 例,合并冠心病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J.05 ),可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气活血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
方法:1、二甲双胍0.25 口服3次/日(餐时)
2、益气活血汤:黄芪30 党参16 当归12 川芎10 生地16
丹参12 红花12 桃仁20 葛根12 甘草6
用法:1副/日水煎早晚各服200ml(12周为一疗程)理论基础: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至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气虚而血行无力而至血瘀,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木、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

既往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均取得很好疗效。

益气活血汤是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减,紧紧抓住糖尿病主要病机——气虚血瘀这一主要矛盾,方中重用黄芪,目的在于补气以活血祛瘀。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降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及加压素II、增加心肌收缩力,并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功能,还具有增强细胞生命力和抵抗力的作用。

葛根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及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党参除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外,还有调节血压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之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脂、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丹参、川芎、桃红及桃仁皆具有行气活血、祛瘀通经之功,还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其中红花还具有抗炎作用。

【处方组成】黄芪50g,赤芍、当归、甘草各20g,川芎、桃仁、红花、葛根各15g,地龙25g,丹参、白芍各30g,全蝎6g,蜈蚣2条。

加减变化:伴
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g,钩藤20g;气虚不甚者,黄芪用量为20g;瘀阻甚者,
加乳香、没药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
首乌、菟丝子各20g;小便失禁者,加益智15g,桑螵蛸20g;便秘者,加大黄
15g;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20g,远志15g。

方源: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

组成:黄芪生,四两[125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编辑本段方解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致。

半身不遂变称中风。

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中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

治宜补气活血为法。

气虚属脾,故方用黄芪120克补中益气为主;血瘀属肝,除风先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

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

编辑本段运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

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

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笔者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效,广泛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

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按语:
本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逐所致半身不遂的方剂,黄芪四两补气主药,以补为主,补活结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凡属由气虚为导致血瘀发为半身不遂者,用本方较为贴切。

如属血瘀实证,本方不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