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通脉汤;疗效

在心内科中,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是以冠状动脉硬化为基础,使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形成微血栓,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梗死等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出现[1]。该疾病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平均年龄(66.21±6.26)岁,包括男29例,女20例。对照组49例,平均年龄(67.05±6.12)岁,包括男28例,女21例。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近期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者;存在肿瘤、血液系统、脑肝肾等疾病者;对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重度心律失常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每次25 mg,每天两次;给予患者辛伐他汀口服,每次10 mg,每晚睡前服用;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 mg,每天一次;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口服,每次60 mg,每天一次。

观察组(西药+益气活血通脉汤):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炙甘草6 g,青皮12 g,全瓜蒌15 g,薤白12 g,当归12 g,川芎12 g,桃仁12 g,赤芍20 g,红花12 g,丹参20 g,桂枝12 g,黄芪30 g。采用自动煎药包装机对以上药物进行煎煮,每袋藥物150 ml,患者每次服用1袋,每天服用2次,均为饭后口服。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心绞痛发作,则可以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出现,则要对其进行降压治疗;如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29T11:19:20.0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0期作者:刘多虎[导读] 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甘肃省武威市妇女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目的:探究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是观察组,择常规西药治疗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的LDL—C、TC、TG水平,在治疗1个月之后显 著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TC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无显著差异的是HDL—C水平(P >0.05);相较于对照72.22%,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更加优异(P<0.05);较对照组患者,在经15、30d时间的治疗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较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69.44%,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总有效率91.67%较为优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冠心病;西医;益气活血通脉汤;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90-02 此次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两组各3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是观察组,择常规西药治疗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1]。排除伴有重度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年龄≥75岁患者;资料不全或无法判断疗效,按规定用药等影响安全性判断或疗效的患者;胃及食管反流、重度神经官能症、肝肾功能不全、年期症候群致胸痛者;药物过敏不能耐受者。纳入标准:年龄<75岁;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观察组年龄为(40~73)岁之间,男20例,女16例,病程3个月~7年;(41~72)岁之间是对照组患者年龄,男23例,女13例,病程2个月~8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择常规西药治疗。患者每晚睡前口服辛伐他汀10mg,1次/d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2次/d的倍他乐克25mg,1次/d的拜阿司匹林100mg[4]。1个疗程时间是15d,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通过2个疗程时间之后。 1.2.2观察组 取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选择的组方是:桃仁、川芎、当归各12g,黄芪30 g、桂枝12g、全瓜蒌15g、炙甘草6g、丹参20g、红花12g、薤白12g、赤芍20g、青皮12g[5]。一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每袋150mL,每次1袋。结合的西治疗方法等同于对照组。1个疗程时间是15d,对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通过2个疗程时间之后[2]。当患者发生心绞痛时,可临时含服0.3~0.6mg的硝酸甘油片。当给予降压治疗,针对的是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给予降糖治疗,针对的是合并糖尿病患者[6]。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缓解的总有效率、心电图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心绞痛疗效标准:加重: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次数及程度均有所加重;无效:患者相较于治疗之前,症状基本无变化;有效: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次数及程度显著减轻;显效:患者的状消失或基本消失[3]。心电图疗效标准:无效:患者相较于治疗之前,心电图基本相同;有效:患者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缺血性sT段回升>0.05mV,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显效:患者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大致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Epidata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观察、研究所用全部数据,0.05为检验标准,组间比较用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 两组的LDL—C、TC、TG水平,在治疗1个月之后显著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TC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无显著差异的是HDL—C水平(P>0.05),见表1。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x-±s,mmol/L)

活血通脉汤

活血通脉汤之一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主治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中医属脱疽虚寒型)。 【处方组成】:当归15克、熟地15克、络石藤15克、黄芪15克、赤芍10克、川芎15克、苏木10克、地龙10克、牛膝10克、郁金10克、制川乌10克、干姜10克、桂枝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红花6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临床疗效】:治疗早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57例,痊愈16例(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占28.l%;好转40例(症状及体征部分或大部分消失),占70.l%;无效l例(治疗l一2月后症状元改变),占1.8%。57例在治疗后均作血流图检查,2-6个月为近期疗效观察者56例,7一39月为远期疗效观察39例,血流图单波幅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总有效率为98.3%。 【按语】: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肢端怕冷发凉,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肤色苍白或紫暗,肤温降低,足背动脉微弱或消失,年龄45岁以上,胆固醇、β脂蛋白、甘油三脂增高,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硬化等症,属早期缺血,中医属虚寒型证,用本方益气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治疗,取得较明显的疗效。以血流图检查症状及体征作为临床疗效的指标,所以本方的疗效是可靠的。而对有湿热症状的坏疽病例,需另行辨证治疗。 活血通脉汤之二 【组成】:当归15克,白芍、川芎、红花各12克,丹参15克,桃仁、牛膝各12克,鸡血藤15克,乌梢蛇10克,白花蛇6克,桂枝10克,黑栀子6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功用】: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证。症见: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舌质或红或紫暗,脉弦或弦滑虚细等。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DL-C、LDL-C、TG、TC等血脂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冠心病心绞痛;益气活血通脉汤;疗效 在心内科中,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是以冠状动脉硬化为基础,使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形成微血栓,进而引发心肌缺血、梗死等一系列心血管事件出现[1]。该疾病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研究显示,冠心病心绞痛利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的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平均年龄(66.21±6.26)岁,包括男29例,女20例。对照组49例,平均年龄(67.05±6.12)岁,包括男28例,女21例。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近期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不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者;存在肿瘤、血液系统、脑肝肾等疾病者;对药物存在禁忌症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重度心律失常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每次25 mg,每天两次;给予患者辛伐他汀口服,每次10 mg,每晚睡前服用;给予患者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 mg,每天一次;给予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口服,每次60 mg,每天一次。 观察组(西药+益气活血通脉汤):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炙甘草6 g,青皮12 g,全瓜蒌15 g,薤白12 g,当归12 g,川芎12 g,桃仁12 g,赤芍20 g,红花12 g,丹参20 g,桂枝12 g,黄芪30 g。采用自动煎药包装机对以上药物进行煎煮,每袋藥物150 ml,患者每次服用1袋,每天服用2次,均为饭后口服。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心绞痛发作,则可以给予患者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如果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出现,则要对其进行降压治疗;如

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5-18T15:57:27.0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2期作者:王震 [导读] 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150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5% 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均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益气通脉汤;老年;心肌梗死;心绞痛;LC 疗效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可以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心肌再梗死,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西药对该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流变学,解除动脉痉挛症状,预防心肌再梗死。但是由于长时间用药,导致不良反应较多。本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了55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的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胸痹的诊断标准,均属于气虚血瘀证。其中,联合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2±6.1)岁。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5±6.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之间经过比较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卧床休息、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吸氧、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溶栓前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益气通脉汤进行治疗,具体药方组成如下:当归20 g,黄芪、酸枣仁和丹参各30 g,红参15 g,炒白术、红花、砂仁、水蛭和桃仁各12 g,朱茯神和川芎各15 g,檀香10 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2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临床疗效标准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中医证候减分率>70%;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中医证候减分率30%~70%;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甚至增加。 1.5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5% 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比较如表2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均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比较 3 讨论 中医认为,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属于“真心痛”“胸痹”等范畴,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脏腑气血衰微,多以年老体衰、劳逸失调、脏腑功能衰减而致阴阳气血不足,气为阳,气虚则上焦阳虚,导致营血推动无力,运行滞缓,积久而成血瘀,导致气血不足[2]。益气通脉汤中黄芪能补中益气,配伍党参,具有增强补气扶正的作用;三七粉、赤芍、红花、当归、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桂枝温通心阳;丹参活血化瘀;桔梗、柴胡与牛膝、枳壳配伍可升降并济,从而调畅气机及活血行气;葛根能升阳举陷,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起到益气活血、祛瘀通脉之功效[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55% VS 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综上所述,益气通脉汤联用西药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治疗疗效;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标签:益气活血通脉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美国学者指出,糖尿病造成的人均医疗费用达1万美元/年~1.8万美元/年,平均住院费约为其他内科患者的4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食的多种选则性、人口的老龄化,造成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1]。面对我国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成為本次研究的重点。糖尿病为祖国医籍中可归属为“消渴”范畴[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与糖尿病的病程相关,主要表现为肢体的酸胀、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中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本文首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发现糖尿病病机主要是气虚血滞。因此,本文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200例,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入选标准: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符合《中医诊断学》《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标准;②性别不限;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研究组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7±12.5)岁,平均病程(5.8±1.4)年;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9.1±11.7)岁,平均病程(6.1±1.5)年。经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二甲双胍0.5 g/次,3次/d,餐时服用;拜糖平50 mg/次,3次/d,餐前即可服用。 1.2.2研究组西药降糖方法同对照组。加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方药组成:黄芪30 g,当归12 g,川芎12 g,白芥子6 g,瓜萎15 g,红景天12 g,丹参6 g,

名医名方:益气活血通络汤

名医名方:益气活血通络汤 卢永兵,男,1942年3月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原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名中医。曾获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家庭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揭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是广东省八、九届人大代表、揭阳市第二届政协常委、揭阳市科协主席。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上世纪70 年代起致力于老年医学研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潜心钻研,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尤有心得。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03篇。主编、协编《老年医学新进展》等医学专著8部。 益气活血通络汤 组成:黄芪100g,丹参15g,田七15g,川芎8g,红花8g,鸡血藤20g,血风藤15g,桂枝5g,路路通20g,水蛭10g,全蝎10g,蚯蚓15g,蜈蚣10g。 功能:益气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 主治:脑中风后遗症口眼喎斜,肢体瘫痪,也治风湿日久肢体关节痹痛。 方解:黄芪为君,益气通脉,大剂量能升陷启痿。《医林改错》曰“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元气一亏,经络自然亏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归并于右侧,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用重量黄芪立意在此。桂枝温通肢体经脉。田七、丹参、红花、川芎活血化瘀止痛,田七化瘀止血,对血瘀与出血有双向作用。路路通、鸡血藤、血风藤祛风通络利关节。《本草纲目》曰路路通能“舒筋络拘挛”。《饮片新参》曰鸡血藤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络”。《常用中草药手册》谓血风藤能“舒筋活络,治四肢麻木,筋骨痛”。水蛭、全蝎、蚯蚓、蜈蚣化瘀祛风通络。《本草经百种录》曰水蛭“性迟缓而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本草求真》谓全蝎治“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手足搐掣”。《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滇南本草》曰蚯蚓能“祛风,治口眼歪斜,强筋治痿”。叶天士很重视应用虫类药物治疼痛痿废,他说:“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不论是缺血性脑中风,还是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后均以瘀为主,因而脑中风后遗症可益气活血通络论治。 临床加减:血压偏高、头胀痛加葛根20g、杭白菊15g;腰膝酸软加熟地15g、怀牛膝15g、杜仲10g;血糖偏高加葛根15g、熟地15g、花粉15g、萆薢15g;合并冠心病心绞病加栝楼仁20g、薤白10g;有出血倾向去红花、川芎减半,加仙鹤草20g;健忘加石菖蒲15g、远志10g;痰多加法半夏10g、胆南星10g;大便秘结加大黄(后下)15g。 病例:黄某,男,55岁。2004年8月13日初诊。病者昏睡,家属诉其2天来常头痛头晕,大便5天未解。晨起发现口眼喎斜,身不能动,小便失禁。诊见面色、唇色晦暗,口眼向左侧喎斜,左半身瘫痪。舌尖边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弦。血压138/70mmHg。嘱送医院进行CT增强扫描,示大脑右侧梗塞。家属强烈要求在家治疗,遂处方:(1)益气活血通络汤加葛根20g,法半夏10g,郁金10g,石菖蒲20g,大黄(后下)15g,日煎1剂,乘温化开苏合香丸一粒,鼻饲。(2)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25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中静滴。(3)插导尿管。第3天,病者基本清醒,不能对答,能用健侧手指示意,二便自解。上方去苏合香丸、大黄,余药同。第6天病者能对答,口眼喎斜明显改善,诉头微晕、乏力,患侧麻痹。上肢肌力仍0,下肢能缓慢屈伸。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全方,加服维脑路通片,日3次,每次2片。第18天口眼喎斜消失,患侧下肢能随意活动,上肢能握拳,肌力IV。上方不变,再服10天,患侧上下肢活动自如,生

中医五脏通调益气活血通脉治疗心梗完胜西医

中医五脏通调益气活血通脉治疗心梗完胜西医 心肌梗死在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心梗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常可危及生命。而心肌梗死在治疗方面也是颇为困难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西医治疗心肌梗死也是有不同的,那么我们该怎样治疗心梗呢?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呢?下面通过王锺专家的解答,我们了解一下中西医对治疗心肌梗死的不同解读。 中医对心肌梗死的解读,心梗的治疗要对症 中医认为心梗的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七情内伤,寒凝热郁,年老体虚等因素导致心脏血脉的气血阴阳失调,心脉瘀滞。临证所见有虚有实,或虚实互见,其实者大多表现为气滞血瘀、痰浊水饮、寒凝热郁,其虚者轻则脏腑气血阴阳不足,重则气血升降失常,阴阳不相顺接,厥逆暴脱,甚则危及生命于顷刻之间。心梗证治主要以中医脏腑学说为指导,治疗原则为“不离乎心,不止于心”;“治本在补,治标在通”。 西医的治疗手段在心梗治疗上存在弊病 传统疗法(支架、搭桥等)只能暂时缓解心脑血管疾病,治标不治本,达不到彻底清除的效果。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的痛苦,金钱方面的压力,还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药物。传统的药物溶栓治疗有一些情况:1)仅有1/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适宜接受溶栓治疗。2)接受溶栓治疗者,血管通畅率只有50%一70%。3)溶栓治疗后由于残余狭窄的存在,大约1/3的患者会再发心肌缺血。所以治疗心肌梗死最好以中医的“益气活血、五脏同调”为理念,全面调节五脏的气血平衡,让气血在通道中畅通无阻。 五脏同调益气活血通脉疗法有效治疗心肌梗死 独有的经络给药治疗方式 疏通气血运行的通道,让药物快速沿经络直接到达到濒临坏死的心、脑细胞内部。就像在是心、脑中间修了一条直达高速,将药物畅通无阻的送到心脑细胞。所以说,“五脏同调益气活血通脉疗法”能够首先打通经络,迅速“唤醒”心脑细胞,然后再溶血栓。 改良后的经方药物中含有独特的活力因子,能够迅速沿经络以高于传统药物百倍的速度直接到达到濒临坏死的心、脑细胞内部,全面激活坏死的心脑细胞,将大量心脑细胞从频临死亡的边缘拉回来,并恢复功能,迅速改善症状。 中医中的有效分子能够直接进入血栓内部,快速裂解血栓,彻底给血管做一次大清洗;软化血管恢复其弹性,让血液血管变年轻,血液垃圾从此消失,五脏功能运转正常,自然脑好心更好。

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益气通脉汤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 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在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的用量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6min 步行距离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汤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心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益气通脉汤;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病基础是冠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导致。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的范围,多为心气(阳)不足,运血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心脉闭阻[1]。中草药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现

多主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2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冠心病符合WHO临床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 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胸痹的诊断标准;②均志愿参与研究,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③年龄0.05)。 1.2方法①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抗栓+调脂治疗,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口服,75mg/d,1次/d;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d,1次/d,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1次/d; 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气通脉汤治疗,黄芪30g,丹参20g,党参15g,川芎10g,红花10g,三七粉6g,降香10g。痰浊者加陈皮10g,半夏10g;气滞重者加香附10g, 柴胡10g;阴虚加麦冬10g,生地黄10g。阳虚加桂枝10g,附片5g;水煎服。以上药水煎,1剂/d,早晚分服。两组均以8w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3观察指标①心绞痛: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5个因子,分别为心绞痛稳定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

活血通络汤

活血通脉汤 【方名】活血通脉汤 【组成】丹参30克,田七15克,赤芍10克,葛根30克,黄芪30克,何首乌20克,女贞子20克,法半夏6克。 【功能】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肾豁痰。 【主治】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之头晕、眼花、头痛、脑鸣、耳鸣、健忘、体倦乏力、腿膝酸软、语言不利、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嗜睡、肢体麻木、反应迟钝 【用法】每天煎服1剂,连煎2次,得药汁400毫升,分2次温服。【方解】 “老年多瘀”、“久病多瘀”。临床观察,老年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多呈痰、虚、瘀,虚实夹杂。上述三病除普遍存在血瘀证外,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度也普遍增高,呈“粘、凝、滞”状态。治疗主要应活血化瘀,改善血循环,软化血管,促进脂质代谢正常。方中丹参有调气化瘀养血功效,《本草汇言》曰其“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滇南本草》说其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仲,惊悸不寐。”田七有活血止痛功效,张锡纯谓其“化瘀血而不伤新血、为理血妙品”。赤芍《别录》曰其能“通顺血脉,散恶血”。三药结合,有活血化瘀、调气止痛、通脉定志功效,是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消除血瘀证主药。葛根升清阳解肌,协助扩张血管,并有解除血管痉挛作用,是治清阳不升之头晕、头痛良药。气为血帅,血瘀气虚,黄芪补气健脾,《本草逢源》谓其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本草

疏证》曰其“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大剂量黄芪与丹参、田七、赤芍配伍,能更好促进血运,改善大脑缺血缺氧,对消除血瘀证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脾主运化,为生痰之源,黄芪补气健脾,法半夏燥湿祛痰,脾健痰湿自化,促进体内脂质代谢正常。何首乌、女贞子养血滋肾,补髓海,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 临床应用:本方以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为主,加减变通以后,也可用于脑萎缩、脑痴呆、冠心病。用本方加减治疗脑动脉硬化症68例,显效42例,总有效率为95.6%。 【加减】肝阳上亢头痛头晕严重,酌加羚羊角、钩藤、杭菊;失眠严重酌加炒枣仁、龙齿、茯神;腰膝酸软酌加熟地、桑寄生、山萸肉;大便溏、小便多酌加白术、菟丝子、覆盆子;健忘严重酌加益智仁、石菖蒲、远志;体倦乏力严重酌加人参、白术、冬虫夏草。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09T11:33:27.8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邹葆珠 [导读] 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较为常见。 邹葆珠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 516211)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分另采取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和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长期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从临床疗效上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临床对照实验结果证实,益气活血通络法对于因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炎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讨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能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得到迅速缓解,疗效确切且预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益气活血通络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75-02 在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较为常见。该病通常以周围对称感觉、运动神经病变等为主。其发生与微血管病变、低血糖及脂、蛋、糖的紊乱有关,其临床发病率已超过40%,病情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多采用中医治疗手段,主要因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不能发挥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笔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络治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范围39~68(56±2.5)岁,病程2~14(9.5±0.3)a。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均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疼痛及膝腱反射等,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基础治疗,采用综合降血糖措施,包括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确保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注射10mg维生素 B1(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12020168),500μg 甲钴胺片(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H20050997),3次/d。7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 观察组:本组病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给予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赤芍药12克、鸡血藤30克、白芍药20克、红花9克、怀牛膝15克、生黄芪30克、地龙15克、桑枝30克、玄参15克、当归12克、木瓜15克、路路通20克、沙参15克、桃仁10克。针对有合并湿热者,加黄柏10g、苍术12g及薏苡仁30g;有合并阳虚者,加桂枝6g、制附子10g。水煎二十分钟后,取200ml药液口服,2次/d,7d为一个疗程,所以患者连续服用2~3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基本消失,膝腱反射实验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完全恢复或者明显好转;有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膝腱反射实验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述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更严重,膝腱反射无任何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 44 26(59.09) 14(31.82) 4(9.09) 40(90.91)* 对照组 40 21(52.50) 8(20.00) 11(27.50) 29(72.50) 3.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范畴,其发病主要与嗜食肥甘厚味、运动及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或因体内积热、湿热、燥热、郁热而导致气阴两伤。阴阳俱损,则导致血脉失于温通,进而发生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等临床症状[3]。因此,临床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为主,则益气活血通络法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主要治疗方案。在本中药方中,生黄芪、沙参、玄参具有益气养阴之功效;怀牛膝、桑枝、鸡血藤、木瓜、路路通及地龙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当归、红花、赤芍药、白芍药及桃仁属于活血化瘀之良药。诸药合用,可起到标本兼治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气阴、疏通脉络、活血化瘀,以此达到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的效用。在益气活血通络汤处方中,桃仁、赤芍药、红花、当归等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现代药理学表明上述药物可起到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及血液凝固性、增加患处的血流量,另外对改善胰岛素分泌、缓解炎症反应等也可起到良好效果。黄芪可有效降低血糖,并能调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经过长期的临床对照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从临床疗效上来看,观察

活血通脉的食物

活血通脉的食物 1、活血通脉的食物 葡萄: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非常类似阿斯匹灵的溶栓、抗凝血和溶纤维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类黄酮物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所以说葡萄是活血化瘀的水果之一。 山楂: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山楂除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外,还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竟是食用点山楂。 桃子:桃子大家都有吃过吧。它也是活血化瘀的水果哦。除此外它还可以消积,补气生津。适合瘀血胃腹痛,津亏便秘者们食用。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虚寒证应禁用桃子。 柠檬: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与钙离子,这两种物质结相合可形成可溶性化合物,能够有效缓解钙离子,因此可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防治高血压和心肌梗塞。 凤梨:凤梨中所含的生物与凤梨蛋白,不仅能够使血凝块消退,还可及早制止血凝块形成,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血栓作用。而且经常食用凤梨还有助为肌肤补充大量的水分哦,让你的肌肤变得水润有光泽。 2、活血通脉的中药 2.1、当归 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 2.2、丹参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2.3、丹皮 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2.4、川穹 服用川穹之后能够很好的疏通静脉,并且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情况。另外川穹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血栓的形成,抑制身体出现血栓素A2。除此之外还具有镇静作用,另外降低血脂的作用也是非常的不错。 2.5、三七 三七,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效。主治: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等疾病。理气止痛、化淤止血。 3、活血通脉的中药方 3.1、散寒活血化淤

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8-06-05T10:00:09.270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1期作者:宾晓芳[导读]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选择化瘀通脉汤剂的治疗效果较好,该药物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药物治疗当中,患者服用化瘀通脉汤剂的具体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均匀分组方式均分成基础组与中医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而中医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化瘀通脉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基础组,且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更高,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基础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选择化瘀通脉汤剂的治疗效果较好,该药物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化瘀通脉汤剂;心绞痛;疗效;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而心绞痛则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者发病主要是因为冠脉功血严重不足而造成的心前区疼痛[1]。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为男性,且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的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多[2]。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愈加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等一系列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我院针对患有该病的患者选择化瘀通脉汤剂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反馈效果,现根据研究情况作如下分析: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2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中选择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内容,中医诊断则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胸痹诊断内容。我院在研究中,排除以下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急性心梗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患者、临床资料不完善患者、心律失常患者、意识丧失患者。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所有患者被均分成基础组及中医组,每组各49例对象。基础组男性29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45—72岁;中医组患者当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则为46—73岁,双方对象基础资料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基础组患者每日服用1次肠溶阿司匹林,每次需要服用1片,同时每日服用2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每次服用10—20mg。患者每日服用1次硝苯地平缓释片,剂量为20mg,患者需要连续服用一个月。中医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服用化瘀通脉汤剂,方剂组成为桃仁15g、益母草15g、穿山甲15g、地龙15g、红花15g、石菖蒲15g、瓜蒌15g、赤芍20g、丹参20g、当归20g。患者心血瘀阻严重加入郁金15g、延胡索15g、降香15g;肝肾阴虚证患者加入菟丝子10g、山萸肉10g、白芍15g、沙参15g;四肢厥冷患者需加入桂枝15g、附子15g;腰膝酸软患者加入菟丝子20g、山茱萸20g、熟地黄20g、女贞子20g;心悸、盗汗、气短的患者则需加入五味子15g、人参15g、黄芪30g。患者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1个月[4]。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的具体效果进行观察,根据患者主要症状的好转程度等将疗效分为无效、控制以及显效,患者治疗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各项症状无任何好转,患者病情甚至有加重倾向;控制:患者治疗后相关症状得到较好控制,患者的心电图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硝酸甘油药物的使用量减少超过80%。 利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对患者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患者的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就越高。与此同时,还要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之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针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我院利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患者计数资料表示为n(%),选择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接受t值验算。若显示P<0.05,则为存在意义。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益气通络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益气通络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关键词】益气通络活血汤;气虚血瘀;急性脑梗死 2008年1月-2009年6月,笔者对60例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益气通络活血汤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风病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和“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3]。 1.2 纳入标准 年龄40~80岁;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属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病程1周内;首次发病或过去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肢体肌力小于等于Ⅳ级;患者知情,同意参加临床研究并且能够口服汤药者。

1.3 排除标准 昏迷患者;典型脑栓塞者;合并急性脑出血或其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消化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接受溶栓、降纤治疗者。 1.4 一般资料 共纳入观察60例,为2008年1月-2009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5岁,平均(65.8±8.5)岁;合并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2例,内囊梗死8例,丘脑梗死2例,脑叶梗死5例,脑干梗死2例,小脑梗死1例;Fugl-Meryer 功能评分平均(21.70±4.03)分。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9岁,平均(66.5±8.7)岁;合并高血压病18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2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4例,内囊梗死6例,丘脑梗死3例,脑叶梗死4例,脑干梗死2例,小脑梗死1例;Fugl-Meryer功能评分平均(22.98±4.45)分。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分析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持续时间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标签:益气活血通脉汤;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部分患者还会有憋气、窒息感[1]。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此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扩张血管、舒张血管平滑肌;但其远期疗效不太理想,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2]。本文主要研究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1.52)岁;病程9个月~9年,平均病程(5±1.26)年。纳入标准: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均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本次研究均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无合并心功能衰竭及内分泌疾病者。 1.2 方法 (1)常规西医治疗:消心痛口服,5~10 mg/次,3~5次/d;拜阿司匹林口服,0.1 mg/次,1次/d;倍他乐克口服,12.5~25.0 mg/次,2次/d;对于急性期心绞痛患者,可舌下含服0.3~0.6 mg硝酸甘油;对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含服硝苯地平10~20 mg。 (2)益气活血通脉汤:具体中药药方为:黄芪30 g、党参20 g、丹参20 g、川芎15 g、当归12 g、葛根10 g、赤芍10 g、地龙10 g、红花10 g、三七粉3 g;对于阳虚寒凝者,加桂枝12 g,对于痰浊者,加瓜萎15 g,半夏、吃菖蒲、薤白各10 g;对于阴虚者加麦冬15 g,生地、熟地12 g;对于肝郁气滞者,加郁金、玄胡各10 g;均用水煎煮后分早晚2次口服,150 mL/次,1剂/d;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