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合集下载

2011安徽卷高考作文

2011安徽卷高考作文

2011安徽卷高考作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1安徽卷高考作文导读:2011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相关考试作文范文分享给各位同学学习。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作文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作文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作文题目小调查2011江苏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拒绝平庸2011广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回到原点2011山东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行走2011四川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总有一种期待2011重庆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情有独钟2011安徽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2011江西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拥抱2011湖南卷1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谢谢大家,你们来了;2011上海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与大自然的悄悄话2011辽宁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醉驾案2011福建I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期待长大2011全国II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关于微博2011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旧书历年高考作文盘点“话题”渐少“热点”增多今年高考作文慎用网络热词或将当错网络词汇可以出现在生活中,但不允许出现在高考作文卷上,即使是“给力”、“神马”、“伤不起”、“有木有”等“耳熟能详”的网络热词都会被当作错别字扣分,笑脸、哭脸等网络符号在阅卷老师手下也将“一视同仁”。

笑脸哭脸等符号也禁用高考作文如何能拿高分呢?周宏表示,首先,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文体;其次,在作文立意上要高于作文题本身。

考生在分析出作文题本身的道理后,继而分析个人因素和时代原因,这样文章就有了深度,既平稳,又有发挥。

考生认为写一篇针砭时弊的作文可吸引眼球,但又怕批评社会负面会引起阅卷老师反感,所以有些畏手畏脚,最后影响了发挥。

对此,周宏表示,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考生可以批评各类负面社会现象,只要有底线,不偏激就行。

周宏指出,好作文通常符合“三趣”,也就是有“理趣”,有“情趣”,还有“意趣”,就是说,既有理性,又有感情,还有一定的情调。

巧选文体推陈出新高考作文满分10种方法一、正话反说,讽刺鞭挞“正话反说,讽刺鞭挞”即运用反语、夸张等手法,故意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使读者在幽默、讽刺中领会到作者的真正意图。

《独眼龙的求职信》堪称采用此方法的成功之作,作者巧借“求职信”的格式,运用杂文式的反讽手法,塑造、鞭挞了“任人唯亲,唯亲是信”的独眼龙形象,机智、幽默而又辛辣地抨击了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认知事物的社会流弊。

安徽省2011年高考语文 时间引我们走向哲理思考素材

安徽省2011年高考语文 时间引我们走向哲理思考素材

时间引我们走向哲理思考——2011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评析[金题回放]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目点评]20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是道命题作文题。

很明显,命题者是想引导青年思考时间、人生、成长、生命、理想等等。

考生可以反思过;可以进行科学哲理的思考;可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可以表达某件人命关天的事,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生命的价值等。

时间在流逝,请让记忆的洪流为那些伟大的心灵作证,让真正的伟大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依旧记着邰丽华那无双的舞姿,于胳膊间勾勒出生命的华美,那一刻她的倔强与坚定写满了脸颊,她的意志与不屈,被写进了关于人坚强意志与不屈信心的记忆中去;依旧记得越战时美国士兵汤普森面对战友对无辜平民即将进行的屠杀所做出的感人壮举——他将自己的枪口指向战友,大声宣读他会让后人铭记的一句:“谁敢杀死他们,我就杀死谁!〞记忆在那一刻被放进所有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真正的伟大。

记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老去。

秋风萧瑟,卷起枫林的片片生灵,每一片枫叶“都会有其最终之归宿〞,正如乔伊斯所说。

每拣起一片叶子,细细观察它的脉络,你都会发现它与其他叶子的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各有各记忆深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它的伟大,每一片叶子都有其撩人心弦的地方,也许这便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最本质所在呢。

时间像远方暴虐的风,吹倒树木,吹散尘沙,但却永远吹不断人心与记忆之间那根永恒的线。

正如一个孩童身上的胎记,一旦印上,便将随你永生。

“人会老,心不老〞,徜徉在人世久了,总会感到一丝空虚,这时,请翻开你的记忆,品尝往事艰辛,给心灵放个假,也是对即将前往的地方作一番展望,将自己的人生用记忆串连起来,会让人生更有目标,充满真诚的喜悦。

守住你的记忆,让人生在记忆的海洋中体味伟大,体味永恒的精神。

2011安徽高考作文

2011安徽高考作文

2011安徽高考作文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人生的选择》。

范文:人生的选择。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充满了各种选择。

有些选择是轻而易举的,而有些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做出选择,而这些选择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人生中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两个看似同等重要的选择之间做出决定。

比如,当我们面临着选择工作和家庭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牺牲自己的事业来照顾家庭呢?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需要我们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安逸和挑战之间做出选择。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自己的梦想和现实之间做出选择。

这些选择,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决定。

而有些选择,却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比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和家庭背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体和智力条件。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些不可控的因素。

我们可以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可以选择不让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而是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人生的选择,有时候是需要勇气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放下过去的包袱,勇敢地面对未来。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弃眼前的利益,勇敢地选择正确的道路。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迈出舒适区,勇敢地迎接挑战。

这些选择,需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畏艰难,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人生的选择,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每一个选择,都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节点,都将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选择的机会,不要轻率地做出决定。

我们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应该拥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畏艰难,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

有的选择是艰难的,有的选择是无法控制的,有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正确地面对这些选择,做出正确的决定,不畏艰难,不惧困难,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高考语文]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语文]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微卷)语文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种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无比在答题卡上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铅笔字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开拓的都是的空间说到的空间于实现空间,但又是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

二是说,想象空间之做一是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

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的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

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

想象空调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别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合理,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时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奇异。

二是是的另一类空间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的美感。

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

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例文5篇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例文5篇

2011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时间在流逝》例文5篇(2011-06-15 19:00:18)文/我是在劫难逃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圣经时间是一种永恒。

和时间同样永恒的还有飞逝,因为只要有时间存在,一定会有流逝.时间和流逝是一对母子,但我们却不知道到底是时间带来了流逝,还是流逝产生了时间。

时间和流逝好比人和影,有人的存在才有影子,而有了影子我们才确信人的存在。

正如我们不知道是风吹动了树,还是树动产生了风。

就算我们知道了是气压的变化产生了风,但,聪明的你告诉我,时间是如何的呢,为什么会有流逝呢?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陷入了这个“鸡生蛋,蛋生鸡”似的困惑之中。

到底是时间产生了流逝,还是因为要流逝,出现了今天和明天?时间在我的面前,静静的带走了一些人的生命,我束手无策。

我毛骨悚然,为什么要有死亡,为什么要有流逝?想明白这个困惑是在一个夏季的午后,知了扯破了嗓子喊,它们和我与物都爱静静的流逝!“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圣经》上这一行金色的小字映入脑海。

我终于明白了,一个太过简单但却很有哲思的一句话--时间仍在,我们在飞逝!时间是永恒的,知了死了,时间没有跟着它逝去,没有消失,它依然静静的流失着我们的生命。

流逝也是一种永恒,知了死了,我们还在流逝,我们走了,还有下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我们象是被时间给利用了!时间成了一种攻不可破的顽世木马,它死死的缠上了我们这些不健全的程序,而我们却毫不知情,直到有天我们全然崩溃!但时间还是在的,飞逝的只是我们!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可没人能给我们答案,尽管我们知道了进化。

但思考往往使人更加困惑,我们又回到了那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中!每年的高三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但高三却永远长存!变化的只是不同的人罢了。

时间利用我们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重复同一个故事!或许时间本身也有自己的等待吧,或许它也在期待有个人能创造奇迹,或许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奇迹出现的那一刻,而我们却因为这样而在上演一个“时间内”的故事,终于时间也没了耐心再等下去,因为它忘了人的平凡,我们就再也摆脱不了时间了,时间在沉睡了。

2011年高考安徽卷优秀作文8篇

2011年高考安徽卷优秀作文8篇

2011年高考安徽卷优秀作文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导引】可能很多考生会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只不过是一个规劝大家珍惜时间、积极上进的老套题目,毫无新奇之处。

但细细揣摩,审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有三个词语构成,可能考生只抓住了“时间流逝”来写,即便如此,还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

“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

而“流失”有三个义项: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消失”是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就是“消失”的意思。

可能有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些词语的差别,将“流逝”等同于“散失”、“消失”或“消逝”。

“像流水一样消逝”,意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消逝是可见、可感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时光催人老”,“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诸如此类。

其实,该题目最为关键的词语应该是“在”,这里的“在”是个副词,作状语,是“正在”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就是“时间正在像流水一样从我们的面前消失了”,“正在”表示一种状态,是进行时态。

扣住“正在流逝”,大的方面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立意。

第一,从我们“怎样看待世间在流逝”的角度立意。

考生对“时间”类的命题应该是不陌生的,它往往可以转化成“生命”类命题,毕竟“时间”与“生命”是一对孪生兄弟,能结合命题,谈面对时间的流逝,表达哲理性的思考,这就将写作立意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

“时间”与“生命”关联类素材很多,《论语》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11安徽高考作文

2011安徽高考作文

2011安徽高考作文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新媒体时代的交流与学习”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飞逝的时代。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流和学习的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的兴起、微博的普及、搜索引擎的便捷等,都给我们的交流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交流平台。

从传统的信件、电话,到现在的微博、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微博、QQ、微信等社交媒体,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身处不同地方的朋友交流。

我们可以了解朋友的近况、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同行学习交流。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交流已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其次,新媒体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搜索引擎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

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做研究,我们无需费时费力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需轻轻一敲键盘,海量的知识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此同时,新媒体还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我们可以随时听取优秀老师的课程,通过网络论坛与其他学习者讨论问题,共同进步。

新媒体的普及使得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然而,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困扰。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价值,避免被虚假和低质量的信息所误导。

其次,新媒体时代的交流已经不再是面对面的真实沟通,这使得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虚拟化。

我们应该警惕网络世界中的虚假人际关系,尽量保持真实的交往,注重真正的沟通。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交流与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交流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新媒体,把握好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尺度,合理使用新媒体的平台,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自己的交流和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在流逝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导引】
可能很多考生会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只不过是一个规劝大家珍惜时间、积极上进的老套题目,毫无新奇之处。

但细细揣摩,审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型的标题,题目有三个词语构成,可能考生只抓住了“时间流逝”来写,即便如此,还要注意题目用的是“流逝”,而不是“流失”、“消失”、“消逝”。

“流逝”在词典中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像流水一样消逝”,一般都是用来形容时光,如“时光流逝”、“岁月流逝”等。

而“流失”有三个义项:①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②泛指有用的东西流散失去;③比喻人员离开本地或本单位。

“消失”是指“(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消逝”就是“消失”的意思。

可能有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些词语的差别,将“流逝”等同于“散失”、“消失”或“消逝”。

“像流水一样消逝”,意在告诉我们时间的消逝是可见、可感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时光催人老”,“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诸如此类。

其实,该题目最为关键的词语应该是“在”,这里的“在”是个副词,作状语,是“正在”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就是“时间正在像流水一样从我们的面前消失了”,“正在”表示一种状态,是进行时态。

扣住“正在流逝”,大的方面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立意。

第一,从我们“怎样看待世间在流逝”的角度立意。

考生对“时间”类的命题应该是不陌生的,它往往可以转化成“生命”类命题,毕竟“时间”与“生命”是一对孪生兄弟,能结合命题,谈面对时间的流逝,表达哲理性的思考,这就将写作立意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

“时间”与“生命”关联类素材很多,《论语》中的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苏轼《赤壁赋》的名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打开思路,如时间在流逝,什东西会改变?什么东西不会改变?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就是很好的借鉴。

顺着这样的思路,作文的立意思路就很容易打开了,但这也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做到的,毕竟要上升到一定的哲理的高度。

第二,从“面对时间在流逝,我们怎么办的”角度立意。

就这个题目,从“怎么办”的角度入手是最容易的,其实,怎么办的问题本身是明确的。

正面立意即时间在流逝,应当珍惜时间,积极有为——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能拓宽生命的宽度,以积极有为的方式对抗时光的流逝,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人生的意义。

反面立意自然是批判、否定浪费时间虚度人生的行为,当然通常是将正反两种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水到渠成。

从“惜时”角度展开,可以写一篇议论文,也可以叙述某件事,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写一篇记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