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处理技术(1)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无删减范文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概述污水处理是将污染源排放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的过程,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污水处理工艺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工艺流程。
物理处理阶段预处理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砂沉淀池和沉砂池等。
其中,格栅用于去除大颗粒物质,砂沉淀池用于去除重颗粒物质,沉砂池用于去除细颗粒物质。
沉淀沉淀是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到底部,从而削减水中的浊度。
常用的沉淀工艺有沉砂池、沉淀池和沉淀沟等。
在这些工艺中,通过重力作用,悬浮物质会由于沉降速度不同而逐渐沉淀。
调节调节是为了调整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以便更好地适应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常见的调节工艺有中和、稀释和浓缩等。
其中,中和用于调节污水的酸碱度,稀释用于降低污水的浓度,浓缩用于提高污水的浓度。
气浮气浮是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污水中的浮游物质从水中脱除的工艺。
通过给污水注入气体,形成大量微小气泡,使悬浮物质附着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到水面进行集中和脱水。
化学处理阶段混凝混凝是将污水中的杂质聚集为较大的絮凝物,以便于后续处理。
常见的混凝剂有铁盐和铝盐等。
在混凝作用下,杂质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物,便于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沉降沉降是将经过混凝后的污水中的絮凝物沉淀到底部的工艺。
常用的沉降设备有沉淀池、沉降池和离心沉降机等。
在这些设备中,通过重力作用和沉降时间的控制,将絮凝物沉降到底部。
吸附吸附是利用吸附材料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吸附到表面的工艺。
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和陶瓷颗粒等。
通过将污水与吸附材料接触,有机物质会被吸附到材料表面,从而实现净化目的。
生物处理阶段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工艺。
常用的好氧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等。
在这些设备中,通过给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合适的温度条件,使其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
顶级专家解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技术与设备(1)

例:某污水处理厂设计生污泥含有机固体量:约为 100吨/日
如果有机物降解率只提高 1%,则每日能多降解有机物 1吨
增加沼气产量:约800m³/日
增加发电量:约1800度/日
减少絮凝剂用量:约8kg/日
减少运泥量:约4吨/日
减少污泥干燥时水蒸发量:约3吨/日(减少耗热量:约2850度/日)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厌氧消化的工艺环节
—污泥进料和排出 —混合搅拌 —加热 —原污泥接种 —消除浮渣 —消化气收集和利用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主要设备
• 热交换器 • 高效污泥混合器 • 消化罐辅助设备 • 采气设备 • 混合搅拌设备 • 沼气利用设备
WWTP Duisburg, 1964 Volume 2 x 5,000 m3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建筑形状
a)英—美形状 c)蛋形
b)传统的中欧形状 d)欧洲平底形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Dubai, VAE Saarbrücken
Bangkok, Thailand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Großostheim
München II
Köln
Duisburg Wiesbaden
Landshut
*阴影部分搅拌效果比较佳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沼气搅拌方式的优越性
1. 适合任何池型. 2. 不受泥位高度的限制. 3. 运行时便于维护. 4.拌死区.
污泥消化技术与设备
总处理费用(消化+脱水+焚烧+沼气发电或动力综合利用)
焚烧费用
无污泥消化 元/日 92131
污泥消化 (弱:35%)
76740
污泥消化 (中:45%)
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

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随着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合理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本文将介绍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其特点。
一、初级处理工艺初级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第一道工艺,主要目的是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常见的初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污水处理、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污水处理通过设置格栅,将大颗粒的悬浮物截留下来,避免对后续工艺设备的损坏。
沉砂池和沉淀池则利用沉降作用,将悬浮物和沉淀物沉积到底部,达到初步去除的效果。
初级处理工艺主要特点是简单、容易操作和维护,但对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有限。
二、中级处理工艺中级处理工艺是在初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中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和生物接触氧化法。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好氧条件下培养和悬浮微生物来降解有机污染物。
厌氧消化则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生物接触氧化法利用生物膜和床层来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中级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好,且处理效率较高,但设备投资较大。
三、高级处理工艺高级处理工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质,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常见的高级处理工艺包括深度处理、膜技术和氧化沟法等。
深度处理是对中级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采用吸附、絮凝和氧化等方法去除微量有机物和微生物。
膜技术通过膜过滤和逆渗透等方式实现对废水的过滤和浓缩,从而达到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和微生物的目的。
氧化沟法则是将氧气通入废水中,利用氧化反应去除污染物。
高级处理工艺具有去除特殊污染物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但设备操作难度较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和高级处理。
不同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
城市污水处理的目标是实现废水的合理利用和净化,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工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分支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整体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落后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
近些年来,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备和工艺,但总体上主要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经验和设备。
以前运用较多和正在开发、研究的城市化工厂污水通常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为1)物理方法:格栅过滤、沉淀法、浮选法、离心分离、膜分离法等2)化学方法:混凝、化学沉淀、中和、萃取、氧化还原、电解等3)生物方法:好氧、厌氧法二、按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可分为: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2)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3)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的一级处理1.格栅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工作原理:由一种独特的耙齿厂装配成一组回转格栅链。
在电机减速器的驱动下,耙齿链进行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耙齿链运转到设备的上部时,由于槽轮和弯轨的导向,使每组耙齿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靠重力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清扫器的反向运动把粘在耙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这样的原理。
2.沉砂池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种类:平流式(重力式)沉砂池、曝气式沉砂池3.调节池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4.沉淀池常见的几种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几种沉淀池比较:(1)平流式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2)竖流式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3)辐流式池:最适宜于大型水处理厂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4)斜流式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一)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一)引言概述: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有效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磁性材料的添加和磁场作用,能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快速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磁性材料的选择和添加、磁场的施加、悬浮物的混凝机理、溶解物的去除方式以及技术的优缺点等。
正文内容:一、磁性材料的选择和添加1. 选择适合的磁性材料,如铁氧体、硫化铁等。
2. 调试不同比例的磁性材料添加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3. 注意添加磁性材料对水中其他成分的影响,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二、磁场的施加1. 选择适当的磁场形式,如周期性磁场、恒定磁场等。
2. 确定磁场强度和作用时间,以促进磁性材料的混凝效果。
3. 考虑磁场对设备和管道的要求,确保磁场施加的稳定性。
三、悬浮物的混凝机理1. 磁性材料通过磁力吸附和磁相互作用,促使悬浮物颗粒聚集形成大颗粒。
2. 混凝剂的添加可增加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和聚集性。
3. 通过混凝机理的研究,优化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处理效果。
四、溶解物的去除方式1. 采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去除水中的溶解物。
2. 利用磁性材料和磁场的作用,将溶解物转化为可沉淀的固体颗粒。
3. 结合其他处理技术,如膜过滤、生物降解等,提高溶解物的去除效率。
五、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处理效率高、沉淀速度快、易于操作和控制。
2. 缺点:设备和材料成本高、对水质要求较高、对工艺条件敏感。
总结:磁混凝沉淀技术是一种高效处理污水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磁性材料和施加适当的磁场,能够快速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混凝机理的研究和溶解物的去除方式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处理效果。
尽管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但磁混凝沉淀技术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在污水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A2 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1)

设计工艺流程图附件1:课程设计2O法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题目A设计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班级2010级环境二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2 年11 月30 日目录课程设计 (1)第一章设计概论 (2)1.1 设计依据和任务 (2)1.2 设计目的 (3)第二章工艺流程的确定 (3)2.1 A2O工艺流程的优点 (3)2.2 工艺流程的选择 (3)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4)3.1 原始设计参数 (4)3.2 格栅 (5)3.3提升泵 (8)3.4沉砂池 (8)3.5初次沉淀池 (11)3.6 A2/O 生化反应池 (14)3.7 二沉池 (22)3.8 触池和加氯间 (25)3.9 污泥贮泥池的设计 (27)3.10 脱水间 (28)第四章平面布置 (28)4.1平面布置原则 (29)4.2具体平面布置 (30)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环境工程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A2O 法处理某城市生活污水工艺方案设计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1.设计水量: 100000 m3/d2.设计水质(mg/L):CODCr :390 mg/L BOD5: 180 mg/L SS: 180 mg/LNH3-N: 40 mg/L3:设计出水水质: CODCr :60 mg/L BOD5:20 mg/L SS: 20 mg/LNH3-N: 8 mg/L4.厂址:厂区设计地坪绝对标高采用 15 m,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自设。
指导教师签名: 2012年 11月 30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2年 11 月30 日第一章 设计概论1.1 设计依据和任务(1)原始数据: Q=100000m 3/d 进水水质()l mg :出水水质()l mg :(2)设计内容和要求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 文献获取:充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获取充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
2) 工艺方案比选:对文献认真阅读后,就课题内容进行酝酿和思考,确定设计方案。
水处理行业城市污水处理方案

水处理行业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第一章绪论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4)2.1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4)2.2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2.3 发展趋势 (4)第三章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5)3.1 物理处理方法 (5)3.2 化学处理方法 (5)3.3 生物处理方法 (6)第四章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6)4.1 常规处理工艺 (6)4.2 先进处理工艺 (7)4.3 工艺比较与选择 (7)第五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7)5.1 处理设施设计原则 (8)5.2 处理设施建设规模 (8)5.3 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估算 (8)第六章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施与管理 (8)6.1 工程实施步骤 (8)6.1.1 前期准备 (8)6.1.2 施工准备 (9)6.1.3 施工实施 (9)6.2 工程项目管理 (9)6.2.1 项目管理组织 (9)6.2.2 项目管理内容 (10)6.3 运营管理与维护 (10)6.3.1 运营管理 (10)6.3.2 维护保养 (10)第七章城市污水处理效果评估与监测 (10)7.1 处理效果评价指标 (10)7.2 处理效果监测方法 (11)7.3 处理效果评估体系 (11)第八章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分析 (12)8.1 案例一: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12)8.1.1 项目背景 (12)8.1.2 项目规模及工艺 (12)8.1.3 项目实施过程 (12)8.1.4 项目成果 (12)8.2 案例二: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12)8.2.1 项目背景 (12)8.2.2 项目规模及工艺 (12)8.2.3 项目实施过程 (13)8.2.4 项目成果 (13)8.3 案例分析 (13)第九章城市污水处理行业政策与法规 (13)9.1 政策法规概述 (13)9.2 政策法规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影响 (13)9.2.1 技术标准的影响 (13)9.2.2 设施建设的影响 (14)9.2.3 运营管理的影响 (14)9.2.4 资金投入的影响 (14)9.2.5 监管体系的影响 (14)9.3 政策法规发展趋势 (14)9.3.1 强化环保法规 (14)9.3.2 推动技术创新 (14)9.3.3 优化资金投入 (14)9.3.4 完善监管体系 (14)9.3.5 推进区域协同治理 (15)第十章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前景展望 (15)10.1 市场前景分析 (15)10.1.1 政策支持 (15)10.1.2 市场需求 (15)10.1.3 行业竞争 (15)10.2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1 生物处理技术 (15)10.2.2 膜分离技术 (15)10.2.3 智能化技术 (15)10.3 行业发展建议 (15)10.3.1 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15)10.3.2 优化产业布局 (16)10.3.3 加强政策引导 (16)10.3.4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16)10.3.5 拓展国际合作 (16)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

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1·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将城市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到水体或进一步利用的过程。
2·原水处理2·1 原水预处理●气体脱除:利用气体分离器或曝气装置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气体。
●粗格栅处理:通过过滤网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如纸张、布料等。
●中网处理:使用中网过滤系统去除废水中的中等颗粒物质,如细颗粒物、悬浮物等。
●砂滤处理:利用砂滤器去除废水中的细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2 化学处理●中和反应:添加化学药剂将废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使其达到中性或接近中性。
●沉淀反应: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形成沉淀,便于后续处理。
3·生物处理3·1 好氧处理●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氧气充分接触,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化粪池法:将废水在化粪池中进行生物分解,降解有机物质。
3·2 厌氧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将废水通入模拟湿地中,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厌氧消化池法:将废水与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降解有机物质。
4·混凝沉淀●混凝剂投加:添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形成较大的团聚体。
●沉淀处理:通过重力作用使团聚体沉下,形成污泥。
5·后处理●滤料过滤:将废水通过滤料层,去除废水中的残余悬浮物质。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部分重金属离子。
●臭氧处理:利用臭氧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其他难以去除的化合物。
6·出水处理●出水消毒: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
●出水测定: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排放标准: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对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总量以及排放方式提出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有氧的条件下,使污水与生物载体表面对流接 触,经过一段时间后,生物载体表面被一层膜状 活性污泥——生物膜所覆盖,这一过程工程上称 为生物挂膜。
a
14
2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 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处理对象:氮、磷、SS和有机物(BOD, COD) 处理方法:生物法,物化法 处理构筑物:
如果还不能满足排放标准,就必须借助化学法除磷。
a
23
生物除磷原理
厌 厌氧 氧环 环境 境 有 有机 机基 基质 质 产 产酸 酸菌 菌
乙 乙酸 酸 PP
聚 聚PP
聚 聚磷 磷菌 菌
PHB PHB
聚 聚磷 磷菌 菌
好 好氧 氧环 环境 境
PP
PHB PHB
聚 聚磷 磷菌 菌
聚 聚PP
聚 聚P P 聚 聚P P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a
1
主要内容
城市污水组成及性质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脱氮除磷原理 常用污水处理工艺 MBR技术概述
a
2
1 城市污水的组成及性质
✓ 城市污水的组成:
❖ 生活污水 ❖ 工业污(废)水 ❖ 初期雨水
✓ 城市污水的污染指标:
❖ 物理指标:水温、色度、嗅味(臭味)、固体含量 ❖ 化学指标:pH、BOD、COD、TOD、TOC ❖ 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病毒
在水温20℃,由于微生物的生化活动,将有机物氧 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来表示有机物的量。
有机物 (可生物降解)
异氧菌
呼吸
(氧化)
自养菌
Oa
CO2、H2O、能量、NH3
合成 新细胞 Od
Oc
自养菌 H2O、能量、NO2-
合成
残存物质
合成 新细胞
Ob
CO2、H2O、能量、NH3
能量、NO3新细胞
a
• 生物除磷脱氮系统,曝气生物滤池,MBR • 混凝+沉淀+过滤(CMF) • 活性炭吸附过滤 • 电渗析,反渗透
a
15
2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处理目的:减量,稳定,综合利用 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处理构筑物:
• 浓缩池 • 消化池 • 污泥脱水机械 • 沼气利用设备
a
16
城 市 污 水 处 理 厂 典 型 处 理 工 艺 流 程
a
17
太湖的富营养化
a
18
a
19
3 脱氮除磷原理
(一)氮的生物去除
废水中的氮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 氮四种形式存在。
*生物脱氮机理
生物脱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氮和氨 态氮转化为N2和NxO气体的过程。其中包括硝化和反 硝化两个反应过程。
5
——化学需氧量(COD):
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 所消耗的氧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常用的氧化剂包括重 铬酸钾和高锰酸钾。
Organic matter(CaHbOc)+Cr2O72-+H+→Cr3++CO2+H2O
a
6
2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 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物理处理)
a
3
1 城市污水的组成及性质
✓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1、固体污染物: 溶解态(颗粒直径<1nm)、胶体态(直径介于1~200nm)、 悬浮态(直径大于200nm)。
2、有机污染物: 具有可生物降解性;使水体发臭
3、富营养污染物 主要指氮、磷等元素
4、酸、碱、盐类污染物
a
4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处理对象:悬浮物(SS) 处理方法:筛滤截留,重力分离 处理构筑物:
格栅(粗格栅、细格栅、超细格栅) 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等) 沉淀池(平流式、辐流式等)
a
7
粗格栅
曝气沉砂池
辐流式沉淀池
a
8
2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 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处理对象: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BOD, COD) 处理方法: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 处理构筑物:
好氧环境中:
进入好氧状态后,聚磷菌将储存于体内的PHB进行好氧分 解并释出大量能量供聚磷菌增殖等生理活动,部分供其主动 吸收污水中的磷酸盐,以聚磷的形式积聚于体内,这就是好 氧吸磷。
活性污泥法(传统法,氧化沟,SBR) 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
a
9
活性污泥生物代谢过程模式图
污水中有机物 O2
(CxHyOz) 微生物
代谢产物 H2O,CO2,NH3
能量
合成细胞物质 C5H7NO2
O2
微生物
a
内源呼吸产物 H2O,CO2,NH3
能量
内源呼吸残留物
10
预处理后的污水
传统活性污泥法
细菌分解 RC2 C HO N O O 2H R HCO C C 2 O N O3H O
b 硝化反应:
N 4 2 H O 2 硝 化 N 细 3 2 O H 菌 H 2 O
c 反硝化反应:
63 N 5 C 3 O O H 反 H 硝 3 N 2 化 5 C 菌 2 7 O H 2 O 6- OH
聚 聚磷 磷菌 菌
a
24
厌氧环境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在厌氧发酵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苷; 而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将体内积聚的聚磷分解, 分解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供聚磷菌生存,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
吸收乙酸苷转化为PHB(聚β-羟基丁酸)的形态储藏于体内。聚
磷分解形成的无机磷释放回污水中,这就是厌氧释磷。
a
20
有机氮
生物脱氮过程
(蛋白质、尿素)
细菌分解和水解
氨氮 同化
有机氮
有机氮
(NH3-N)
(细菌细胞)
(净增长)
O2 硝化
自溶和自身氧化
亚硝态氮 缺氧 反硝化
(NO2-)
O2 硝化
有机碳
硝态氮
缺氧 反硝化
氮气
(NO3-)
有机碳
(N2)
a
21
a 氨化反应:
水解
RC2 H CN OH H O 2O HRCO H NC 3HOO
a
22
(二)污水中磷的去除
污水中磷的去除途径:
➢ 常规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同化和吸附;
➢ 生物强化除磷;
➢ 投加化学药剂除磷。
普通活性污泥法剩余污泥中磷含量约占微生物干重的 1.5%~2.0%,通过同化作用可去除磷12%~20%。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可以使得系统排除的剩余污泥中磷 含量占到干重5%~6%。
空气
曝气池
二沉池
处理水
回流污泥
回流污泥泵
剩余污泥
a
11
氧化沟法
预处理后的污水 转刷
氧化沟 回流污泥
二沉池
处理水
污泥 污泥泵房
剩余污泥
a
12
空气 进水
SBR法
空气
进水时段
曝气时段
沉淀时段
处理水
排水时段
闲置时段
a
13
生物膜法
➢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最大的区别在于生物载体 (填料)的引入。
生物载体(填料):固体表面(砾石,焦炭,石英砂,陶 粒,塑料板、管、环,化学纤维丝、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