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共47页
心理学心理应激

五、生活压力(yālì)与健康
(二) 生活压力的来源
1、生活变故(巨砾模式) :
个人日常生活秩序上发生的重要改变.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Holmes及 Rahe对5000余人进行社会(shèhuì)调 查后,将日常生活的变故(life crisis) 编制成著名的社会(shèhuì)再适应量表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e LCU)定量。
13.改换专业
39
14.和父母的冲突
39
15.你的女友和男友 38
16.学校工作负担的加重 37
17.出众的个人成就 36
18.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季度 35
19.生活条件的改变
31
20.和教师激烈的争论
30
21.低于期望的分数
29
22.睡眠习惯的改变
29
23.社会活动的改变
29
24.饮食习惯的改变
28
生理(shēnglǐ)中介
1、心理神经中介(zhōngjiè):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n2、心理(xīnlǐ)-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
n
下丘脑-垂体腺-靶腺轴
n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第二十页,共49页。
四、生活(shēnghuó)压力下的身 心反应
(-) 生活(shēnghuó)压力下的生理反应
第十七页,共49页。
3、影响认知评价(píngjià)的因素
n应激源的预期(yùqī)
性n应激源的可控性
n如何(rúhé)解释应 激源
第十八页,共49页。
常见(chánɡ jiàn)生活中不合理的 观念
2疾病概论【47页】

Nutritional excess
4.遗传性因素
◆ 直接致病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Down syndrome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
◆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
Nutritional imbalanc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Criteria for brain death)
◆不可逆性昏迷(irreversible coma) 大脑无反应性(cerebral unresponsibility)
◆自主呼吸停止(absenc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 颅神经反射消失(absence of cephalic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慌、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 的发生。
教育综合知识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18页,共47页。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19页,共47页。
脊髓的功能: (1)反射中枢:躯体反射(腱反射、曲肌反射等) 和内脏反射(排尿、排便反射等) (2)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20页,共47页。
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情绪等均有密切关系。
奥尔兹的“快乐中枢”试验 边缘系统与情绪的产生、内分泌活动有关。 边缘系统的海马对于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过渡中发挥重
要作用。
H.M的顺行性遗忘症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22页,共47页。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23页,共47页。
位于椎管内,脊髓和脑的各部有广泛的联系, 来自躯干、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脑才 能产生感觉,脑也要通过脊髓来完成复杂的功能。
脊髓灰质:中间呈蝴蝶状的部分。
脊髓白质:灰质周围的部分。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16页,共47页。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17页,共47页。
识增强与心理
上、道德上准
备不足的矛盾
3.新的独立性 需要与社会地
位矛的盾矛动盾4荡.新 的 心独 理立 成性性 熟需 水要 平与 的
矛盾
在认识方面、情 绪情感方面、个 性上都由于青少 年活动社会性的 增强以及社会地 位的变化,出现 了与儿童期不同
社会的新性特点
心理学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与青少年心理发展
第32页,共47页。
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组织行为学基础组织行为学概念与性质概念1、组织:组织原意是将丝、麻织成布帛,即组合编织。
如今,组织的含义已经:从物到人;从静到动;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个到系统。
(动)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名)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2、行为: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狭义:人受其心理、胜利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外显的活动和内隐的心理人的行为的特点:适应性:适应环境和本身的需要多样性:千人千面动态性:个体自身也会发生变化可控性:可以通过制度、培训、教育等诱导和激发互动性: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相互作用3、组织行为: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
组织行为同个人行为相比:是整体行为(代表组织)与组织宗旨有关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组织的社会责任)成员共同互动的结果通过个体行为实现组织行为包括:管理行为、群体行为和个人行为(三项研究内容)影响组织行为的因素:感觉、经验、学习、动机、认知、个性和社会影响。
4、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及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的科学。
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规律性研究范围:个体、群体、组织、社会研究方法:心理、社会、经济、人类、生理、伦理、政治等(P6图)5、为什么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案例:斯P4管理者的成功之道:管理者成功地实现其目标需要具备的技能:技术技能(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的能力)、人际技能(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判断复杂情况的能力)管理者从事四类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协调、控制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传统的管理沟通网络活动人力资源管理一般的管理者: 32% 29% 19% 20%有效的管理者(绩效) 19% 44% 11% 26%成功的管理者(晋升) 13% 28% 48% 11%结论:社交和政治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升迁起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人格演示文稿

• 28.喜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作品。
•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第24页,共89页。
•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第25页,共89页。
•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 42.喜欢运动量大的体育活动,或参加各种文娱活动。
• 43.不能很快把注意力从一件事情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
•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决。
•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物。 •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使我高兴起来。 • 48.爱看情节曲折,激动人心的小说。 • 49.对工作抱认真严谨,始终一贯的态度。
• 认为生活无意义,无价值,无乐趣。
第35页,共89页。
3. 正确认识性格
(1)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联系: ① 性格是在先天的气质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 ② 气质可以以其独特的动力方式来渲染性格特征。
③ 气质会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改变的速度。
第36页,共89页。
区别:
① 从起源上看,气质源于先天的神经类型的不同。而 性格是后天社会化的过程中养成。
气质类型的人在遇到愉快的事情时都会开心)
第18页,共89页。
多血质:职业: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 监督员等居多。 胆汁质:职业:服装纺织业、餐饮服务业、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军人、 公安干警等居多。 黏液质:职业: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会计、播音员、话务员、调解员、教师、 人力人事管理主管等居多。
日内瓦学派PPT课件

关于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
• 一是反省抽象(reflective abstraction ),指对先行阶段的动作结构或运算结构 在高一层次上进行新的组合,从而把它们整合到更高水平上的较丰富的新结构 之中。
• 二是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指有机体改变其自身的潜在能量。
第36页/共47页
第37页/共47页
• 被试的任务是,通过检验与钟摆摆动有关的四种因素(重物的重 量、摆绳被提起的高度、推动摆绳的力量、摆绳的长度),来确 定哪一种因素决定钟摆摆动速度(在每一种因素中又有不同级别 的划分:如摆绳的长度有三个级别、重物的重量有四个级别等)。 被试有较充分的时间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检验。正确的答案是, 摆绳的长度决定钟摆摆动的速度,摆绳越短,其摆动的速度越 快。
第5页/共47页
• 1921年经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 1924年任教授,此后先后执教于纳沙特尔、日内 瓦和巴黎等大学。
• 1922-1932年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进行研究,提出 思维发展阶段说。
•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还 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和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
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程(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 相互作用)。
第24页/共47页
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可分为几个具有质的差 异的连续阶段。 • 阶段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各阶 段和特定的年龄相联系,但不是由年 龄所决定。
第25页/共47页
•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 程。 • 发展的阶段不是阶梯式,具有一定程 度的交叉重叠。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准 备期和完成期。
第32页/共47页
神经康复PPT课件

掌握原则 对低水平神经状态病人的治疗首先应无害 在治疗措施上切忌有碍于进行中的神经恢 复的行为存在 例如,在抗癫痫的治疗中,苯妥英钠类及 抗痉挛药物均应慎用或忌用
第54页/共61页
高压氧为目前较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 机理:改善脑细胞的供氧 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通过轴索发生新的侧枝,建立新的突触联系 加快毛细血管再生和微循环建立 激活上行网状激活系统 高压氧治疗开始越早、疗程越长,效果就越好
第18页/共61页
中枢觉醒水平与功能恢复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能影响中枢的觉醒水平 中枢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脑损伤后 功能恢复有关
第19页/共61页
γ-氨基丁酸(GABA)通过抑制促进 学习、记忆和功能恢复的神经递质传递而 抑制恢复过程
苯妥英钠也是通过激活GABA机制而影 响功能恢复
第20页/共61页
第47页/共61页
(8)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法 局部注射,提高干扰神经末梢的钙离子
代谢 在突触前阻断乙酰胆碱在神经肌肉接头的
释放 造成肌肉的化学性失神经支配,达到降低
肌张力
第48页/共61页
肉毒杆菌毒素仅作用局部周围神经 对中枢神经无影响 临床已经证明该方法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第49页/共61页
6.植物状态 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障碍状态 可由各种病因引起,如颅脑外伤、脑血管 病、各种中毒和缺氧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及慢性代谢性疾病等
第55页/共61页
其它 如深部脑刺激、脊髓硬膜外刺激 周围神经刺激等疗法亦有一定效果 基因治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但其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第56页/共61页
已证实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神经生长因子 可以调控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 可塑性 可促迸损伤后的皮质功能恢复 基因治疗对植物状态患者及其它神经系统 疾病的皮质功能恢复应该非常有效
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神经机制记忆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从过去经历中学习和适应的关键能力。
然而,记忆形成的神经机制并非完全清楚,科学家们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介绍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神经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素。
记忆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和神经信号的相互作用。
主要可以分为记忆编码、记忆存储和记忆检索三个阶段。
在记忆编码阶段,我们的大脑首先接收到来自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神经系统中被转化为神经电活动。
神经电活动通过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传递,形成网络活动模式,并进一步传递到大脑中的不同脑区。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起着关键的作用。
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它们之间的平衡调节能够决定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兴奋性突触的活动会增加神经元的兴奋性,而抑制性突触的活动则会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
这种突触之间的平衡调节是记忆编码和存储的基础。
在记忆存储阶段,大脑将编码的信息转化为持久的神经连接和突触强度的改变。
这个过程被称为突触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是记忆形成中的关键机制。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突触可塑性,即长时程依赖性突触可塑性(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性突触可塑性(Long-Term Depression,LTD)。
LTP指的是在兴奋性突触上的神经激活能够引起持久性增强的效应,而LTD则是抑制性突触上的神经激活导致持久性减弱。
长时程依赖性突触可塑性的发现使得科学家们得以理解记忆存储的生物学基础。
在LTP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的反复刺激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强。
这种兴奋性增强被认为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加和突触后神经元的钙离子内流增加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促使了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加强相应记忆的编码和存储。
同时要注意的是,记忆存储并不是局限在单个脑区,而是分布在整个大脑网络中。
不同脑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在记忆的存储和检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