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功率》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3. 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

2. 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引入电功率的学习。

2. 电功率的概念: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解释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3. 电功率的计算:介绍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示例讲解。

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功率: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

6.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

7. 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讨论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8.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综合练习题,提高电功率公式的应用能力。

9.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讲解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掌握P=UI 的公式。

2. 电功率的单位:介绍电功率的单位,如瓦特(W)、千瓦(kW)等。

七、课堂互动1.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功率计算和应用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

八、案例分析1.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功率问题:如家用电器的功率、电动车行驶的功率等。

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电功率应用案例,分享解题过程。

九、复习巩固1. 复习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课堂测试:进行一次电功率知识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十、总结与展望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功率的重要性。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的内容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的内容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3. 能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的单位。

2.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何计算用电器的功率。

3. 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练习串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3.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电路中某个用电器的功率。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电功率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在理解上的难点,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以此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示例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电功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有关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的PPT 课件。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电路模型,用于展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练习题库:收集和整理一些关于电功率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知同学,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需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争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留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十八章:电功率》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十八章:电功率》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中考复习第十八章:电功率》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关系。

2.科学思维: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比较不同用电器的能耗等,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回顾实验过程,理解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认识电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的意识,培养科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P=W/t, P=UI)。

•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区分电功率与电能、电压、电流的关系。

•解决涉及多个用电器的复杂电路中的电功率计算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电功率概念解析、计算公式推导、实验演示等)。

•实验器材(如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用于回顾测量电功率的实验)。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中考真题集。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梳理电功率的基础知识,解释概念,推导公式。

•演示法:利用实验器材或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直观展示电功率的测量方法。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电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促进学生思考。

•练习法:通过习题练习巩固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导入:展示几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灯泡、电冰箱、空调等),提问:“这些电器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速度一样吗?如何衡量它们消耗电能的快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2. 新课教学2.1 电功率的概念•定义:介绍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

•单位:强调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并解释其与千瓦(kW)、千瓦时(kWh)等单位的关系。

2.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公式推导:从电能的定义(W=UIt)出发,推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和P=UI,解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

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有关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6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电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二节内容,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

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学习深化和具体化,又为本章第三节实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学习作理论上准备,而且它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指标,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应用,对学生今后体验生活意义重大。

本节具有承前启后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部分电学知识,电流和电路,电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一些解决电学问题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具有一定电学基础,学生感性思维能力较强,同时通过对前面功率学习,也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但单本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较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定义、公式、单位,会用电功率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电功率问题。

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关心日常生活中各种用电器功率大小,形成节约用电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准备电风扇(有铭牌),电吹风,学校用电子计时器,空调机铭牌图片、灯泡。

五、教法分析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例题讲解,巩固体验→学生总结,体验心得→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教法学法教法:谈话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六、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本环节教学大约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电能表转动快慢情况,发现电能表上铝盘转动有时急匆匆,有时慢悠悠。

细心同学可能会发现,在使用一只普通灯泡时,铝盘转慢,而使用大功率灯泡时,铝盘转得快!让学生交流,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

《电功率》教案优秀7篇《电功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

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

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电功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了解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公式计算电功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1)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P:电功率,U:电压,I:电流)。

2.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1)根据电压和电流计算电功率;(2)根据电功和时间计算电功率;(3)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电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2)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电流、电压的概念;(2)引入电功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通过演示实验或实例,展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与讨论:(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经验。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提出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探索兴趣。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3. 思考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否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能否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3)能否将电功率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的内容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的内容

电功率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掌握电功率的单位,了解电功率的换算关系。

3. 能够运用电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三、教学难点1. 电功率的单位换算。

2. 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a. 复习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提问:电功和电功率有什么关系?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a. 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

b.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

3. 讲解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a. 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

b. 电功率的换算关系:1kW = 1000W。

4. 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a. 举例说明电功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b. 练习题:计算给定时间内用电器的电功率。

5. 课堂小结a.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强调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a. 完成练习题。

b. 思考题:探讨电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电功率的物理意义a. 电功率反映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

b.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2. 讲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a. 针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I^2R,其中P表示电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b. 针对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I^2R + (U^2/R),其中P表示电功率,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功率。

2. 思考题:分析实际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八、知识点讲解1. 电功率的测量工具a. 电能表:测量消耗的电能。

b. 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

2. 电功率的节能意义a. 提高电器的电功率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功率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更好地掌握电功和电功率概念、单位、公式及意义
(2)能灵活运用知识解有关问题,特别是电功率公式的正确选用;
(3)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
(4)测定电功率的方法——P=UI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

(3)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电功率的计算;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

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知识梳理
⎪⎪⎪⎪⎪⎪⎪⎪⎪⎪⎪⎪

⎪⎧⎪

⎪⎪

⎪⎩⎪⎪⎪⎪⎪⎪⎨⎧⎪⎩⎪⎨⎧<<>>======
⎪⎪⎪⎪⎪⎪⎩⎪⎪⎪⎪⎪⎪⎨⎧⨯=⋅⋅====,用电器不能发挥正常,当,用电器易被烧坏,当,用电器正常工作,当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
、单位:公式:做功的多少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功的快慢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电功率(测量仪表:电能表或单位:公式:形式能的过程实质:电能转化为其它
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发光、发声等现象动、发热、种用电器使之产生的转表现形式:电流通过各)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额实P P U U P P U U P P U U kW W R U R I UI t W P P J h kW h kW J t R
U Rt I Pt UIt W W 2
2622)106.31(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出示问题:
将一个标有“220V ,40W ”的灯泡接入220V 的电路中,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将它分别接在220V 与110V 的电路中,哪种情况下灯比较亮?为什么?
若把“220V 、100W ”与“110V ,100W ”的两灯泡分别接在110V 的电器中,哪个灯亮?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涉及到电功、电功率的知识? 二、复习内容及过程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
乘积。

4、计算公式:W=UIt=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 2
Rt= U 2
t/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