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能力测试卷

一、字词乐园。(20分)

1.用“⁠”画出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3分)

(1)芦苇.(wěi)坠.落(duì)屹.立(yì)()

(2)谷穗.(suì)田埂.(ɡēnɡ)巢.穴(cháo)()

2.读拼音,写字词。(7分)

早晨,爷爷qiān zhe(牵着)我的手来到村外的hé dī(

河堤)上,笼罩在大地上的雾zhú jiàn(逐渐)散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guǎng kuò(广阔)的zhuāng jiɑ(庄稼)地和葱郁的pú tɑo(葡萄)园。哦,人们pàn wàng(盼望)的秋天来了!

3.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下面画“√”。(3分)

(1)(辽阔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马儿在(辽阔宽阔)的草原上奔跑。

(3)他这个人胸怀(宽阔宽广),目光长远。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分)

震耳欲()水天相()()无声息

若()若现山崩地()人声()沸

窃窃私()摇摇欲()

(1)春姑娘()地来到人间,不知何时迎春花已缀满枝头。

(2)丁零零,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真热闹!

(3)群山在云雾里(),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二、句子工厂。(11分)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比喻句)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4.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明终于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

5.从下面的图片中任选一幅,用上两三个给出的词语,写几句描绘它。(3分)

霎时一刹那忽然转眼间不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8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令人惊叹与震撼。学习了本单元课文,我知道了天下奇观,欣赏了巴金笔下,还跟着吴然在秋天的夜晚

(2)细细的溪水,流着,流着

,布满河床。

2.回顾课文知识,判断正(√)误(×)。(2分)

(1)“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奔腾东去的壮观景象。()

(2)《花牛歌》一诗作者是徐志摩,诗中的“花牛”是淘气可爱的。()

四、口语交际。(5分)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为了响应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众生的地球,学校正在大力开展“创建文明校园”主题活动,努力建设整洁、有序、宜人的美丽校园。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五、阅读训练

(一)观潮(节选)(11分)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辽阔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耸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yěn yǐn)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dītī)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或读音,画“√”。(2分)

2.请用“⁠”画出潮来之前钱塘江江面的景象;用“⁠”画出潮刚来时钱塘江江面的景象。这两处景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3分)

3.细读课文片段,填空。(4分)

“人山人海”一词说明⁠⁠;“

⁠⁠”这些词说明潮来前观潮人热情高涨;“

⁠⁠”又说明潮来时观潮人兴奋至极;“一条白线”形象地描绘出江潮从远处而来时的形态⁠。

4.作者是按照⁠顺序来写观潮的,表示这一顺序的词有:这一天早上、⁠⁠⁠、过了一会儿。(2分)

(二)走进丽江(15分)

丽江,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它位于云南西北部,距省会城市昆明六百余千米。它以⁠的山川、古老的城镇、⁠的民风著称。在它的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的峡谷、⁠的湖水、宽阔的坝子……

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形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整体形成网状布局。条条街道有小桥,小桥两边是人家,桥下有潺潺的流水,这是终年积雪的玉龙雪山之水渗透到黑龙潭而形成的。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城内共有大小桥三百五十四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景!

丽江最吸引人的,除了有“高原姑苏”风貌的古城外,就是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了。玉龙雪山在丽江古城西北十五千米处,由北向南绵延近五十千米,有十三座山峰。最前面的山峰昂然挺立。其后峰峰相连,远远望去云腾雾绕,好像一条银鳞闪烁的玉龙在蜿蜒飞腾。主

峰扇子陡,海拔五千五百九十六米,为长江南岸第一峰,被誉为“地球上最温暖的雪山”。

丽江还有许多迷人的景观:有惊心动魄的虎跳峡,有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三江并流奇观,还有母系氏族的最后乐园——泸沽湖及神秘的摩梭人。在北边更有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

月色溶溶的晚上,漫步在古城的小街,看着水中闪闪烁烁的灯光倒影,听着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纳西古乐,你难道不会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陶醉吗?

1.将下列四个词语分别填到短文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序号)(4分)

①清澈②雄伟③淳朴④险峻

2.第3自然段中画“⁠”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3分)

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玉龙雪山终年积雪,被誉为“地球上最寒冷的雪山”。

()

(2)画“⁠”的句子将山峰比作玉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龙雪山的美。()

(3)选文重点描绘了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除此之外,丽江还有虎跳峡、泸沽湖等。()

(4)本文通过对丽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赞美之情。()

4.由第2自然段中“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句子,你想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六、习作天地。(30分)

题目:⁠,真是个好地方

提示:可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可能是海边的游乐场,可能是街边的公园,也可能是乡村的小河边……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一个好地方,请你来写写吧!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出你喜欢的理由;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400字左右。

答案

一、1.(1)duì zhuì

(2)ɡēnɡɡěnɡ

2.牵着河堤逐渐广阔庄稼葡萄盼望

3.(1)宽阔(2)辽阔(3)宽广

4.聋接悄隐裂鼎语坠

(1)悄无声息(2)人声鼎沸(3)若隐若现

二、1.示例:满天闪烁的星星好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

2.示例:元宵节傍晚,花灯展区早已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3.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4.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明终于改正了错误。

5.午后,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转眼间倾盆大雨伴随而来。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天空又渐渐恢复了原样。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三、1.钱塘江大潮满天的繁星走月亮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

2.(1)×(2)√

四、我要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来。

五、(一)宽阔屹立 yǐn dī bēn

2. (辽阔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平静

3.观潮的人数之多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人声鼎沸从远处而来时的形态

4.时间午后一点左右

(二)1.②③④①

2.承上启下

3.×√√√

4.一座座小桥的下面是潺潺的溪水,水边杨柳依依,不远处便是一户户人家。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4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睡眠/棉花霸占/沾光 B.苇秆/伟大 C.河堤/提防 D.天鹅/饿晕 E.观潮/嘲笑 F.横贯江面/惯 G.人声鼎沸/头顶 H.风号浪吼/号叫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1)宽阔(kuānkuò)的河川(héchuāng)上一旧(yījiù)铺满了恶烂石(èluǎnshí)。 2)果园里果子橙树(chéngshú)了,我飞奔过去,农民伯伯拿出新鲜(xīnxiān)的葡萄(pútɑo)招待(zhāo dài)我们。 3.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8分) XXX相接若隐若现山(shān)地裂齐头并进 窃窃私语人声鼎沸(dǐngfèi)无声息响彻云霄 1)仿照画“水天相接”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山峰相连、云雾缭绕。 2)写一个与画“齐头并进”结构一样的词语:步伐一致。 3)窃窃私语与画“人声鼎沸”词语的词义相近。 4.在下面句子中,填写含有“观”字的词语。(4分) 1)今晚大家要去观看学校的歌舞演出。 2)钱塘江大潮真是伟大的自然景观。 3)星期天,我们要去观光三峡大坝。 4)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

5.判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画“√”,有语病的画“×”。(4分) 1)《走月亮》这篇课文的作者是XXX写的。(×) 2)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3)大潮过后,钱塘江面立即出现了平静。(√) 4)那次春游,大家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 6.按要求完成句子。(15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A.秋天,柿子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果实,犹如火红的珠子串成的项链。 B.雨越下越大,犹如千万只小手指敲打着窗户。 2)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那嘈杂的声音如同一群鸟儿在争吵一样,让人感到十分不安。 3)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小河水流汩汩,清脆的声音像是在歌唱。 4)多么奇怪的夜晚啊,我和阿妈一起散步看月亮!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能力测试卷 一、字词乐园。(20分) 1.用“⁠”画出加点字错误的读音,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3分) (1)芦苇.(wěi)坠.落(duì)屹.立(yì)() (2)谷穗.(suì)田埂.(ɡēnɡ)巢.穴(cháo)() 2.读拼音,写字词。(7分) 早晨,爷爷qiān zhe(牵着)我的手来到村外的hé dī( 河堤)上,笼罩在大地上的雾zhú jiàn(逐渐)散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guǎng kuò(广阔)的zhuāng jiɑ(庄稼)地和葱郁的pú tɑo(葡萄)园。哦,人们pàn wàng(盼望)的秋天来了! 3.选择正确的词语,在下面画“√”。(3分) (1)(辽阔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马儿在(辽阔宽阔)的草原上奔跑。 (3)他这个人胸怀(宽阔宽广),目光长远。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7分) 震耳欲()水天相()()无声息 若()若现山崩地()人声()沸 窃窃私()摇摇欲() (1)春姑娘()地来到人间,不知何时迎春花已缀满枝头。

(2)丁零零,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真热闹! (3)群山在云雾里(),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二、句子工厂。(11分) 1.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比喻句)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4.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明终于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 5.从下面的图片中任选一幅,用上两三个给出的词语,写几句描绘它。(3分) 霎时一刹那忽然转眼间不一会儿过了一会儿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8分)

统编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素养测评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语文素养测评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1.一声巨响,shà shí()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yóu rú()万颗星点洒落。 2.看,zhuānɡ jiɑ()地里一片片金黄的稻谷,果园里一串串紫盈盈的pú tɑo(),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二、多音字组词。(6分) háo()zǎi()mó()号载模 hào()zài()mú()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声()语窃窃()()()()鼎沸锣鼓()()()无()息鸦雀()()()()欲聋响彻()() 四、选词填空。(6分) 寂静平静安静 1.钱塘江渐渐恢复了(),江堤上的人群也慢慢()下来。 2.一颗闪光的流星划破()的夜空。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写比喻句) 2.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 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流着。 七、古诗词填空。(4分)

1.站在山脚,看不到一个人影,只隐约听见有人在说话,真是“ ,”啊!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这景象不禁让 我想起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 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说话没礼貌,请你帮他们修改下面的话。(6分) 1.喂,把水龙头关上。 2.去去去,把你扔的垃圾捡起来。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松树的风格 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情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树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画“”的句子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6分) 2.第2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5分)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字词小天地(25分) 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观潮(cháo)√。霎时(sàshí)√ 冒昧(mèimèi)×。芦苇(lúwěi)√ 屹立(yìlì)√。剪秋罗(luōluó)×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uĭdào 水道。zhújiàn 竹箭 pútao。葡萄。pàn wàng 盼望 zhuāng jia 壮假。XXX 风俗活跃千古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12分)

①摇摇(晃)晃。②横贯(贯)贯。③人(山)人(海) ④(号)吼号。⑤若(即)若(离)。⑥(人)人云亦云,鼎沸 1) 词语②中“贯”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G”,再 查音节“uan”;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贝”部,再查第二画,第二笔的名称 是“钅”。 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连贯;B.穿,贯通;C.旧时的 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在词语②中“贯”的意思 是B.穿,贯通。 2) 词语⑥的近义词是“随大流”,反义词是“独善其身”。 3)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4.选词填空。(2分) 沸腾奔腾 1)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奔 腾起来。

2) 霎时,潮头沸腾西去,可是XXX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二、句子训练营(12分) 1.按要求写句子。(8分) 1) 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缩句:我爱看星星。 2)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改为“被”字句:蒲公英被我吹得飞啊飞… 3)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改变词序,不改变句意:果子的XXX从果园那边飘来。 4) 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 修改病句: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听到了它的声音。 秋天的钱塘江,水天一色,江面波光粼粼。我们来到了欢乐谷,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可爱的小水塘,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我和妈妈来到溪边,看着水塘里的月亮,还去看了我曾经采过野花的地方。这里的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非常美丽。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屹.立(yìqǐ) 霎.时(shuàshà) 镀.亮( dùduó) 霸.占(bàdà) 剪秋罗.( nuóluó) 下坠.(zhuìzuì) 二、读拼音,写词语。( 7 分) 周末,我和爸爸来到乡村游玩,这里的小路不再kēng kēng wāwā( ),而是铺满了éluǎn shí( )。小路两旁开满了紫色的 qiān niúhuā( ),zhuāng jia( )chéng shú( ) 了,金灿灿的dào zi( )yóu rú( )铺了一地的金子。 三、选字组词。( 4 分) 潮嘲( )笑浪( ) 熟热( )心成( )淘掏( )气( )空期盼日( ) ( )望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2分) 震耳( )() 鸦雀( )( ) ( )( )私语 人( )人() ( )( )欲坠悄无( )( ) 人声( )( ) 响彻( )( ) 1.看到画线词语,我眼前仿佛出现的画面。 2.上面的词语中,形容人多的是,形容人声嘈杂的 是。我还能再写一个形容人多的词语:. 五、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E. 反问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

2.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 3.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4. 我望着那许多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 ) 六、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多么 ..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用加点词语造句) . 2.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 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仿写排比句) 漫步在公园里,只见灿烂的阳光洒在,洒在. ,还洒在……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犹如。 4.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修改病句) . 5.花牛在草地里坐着。(改为拟人句) .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8 分) 1. 《观潮》一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壮观的景 象。( ) 2. 《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表达了家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爱。( ) 3. 《秋晚的江上》一诗的作者是徐志摩。( ) 4.巴金通过对星空和繁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31分) 1. 看拼音,写词语。(5分) dīàn ( ) pàn wàng ( ) yóu rú ( ) zhuāng jiɑ ( ) pú tɑo ( )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昂.首(áng) B.稻穗.(suì) C. 田埂.(gěng) D.长眠.(mín)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2分) A. 奇观宽阔B.剧说坑洼 C. 牵手淘洗D.逐渐滚动 4. “埴”的读音,最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2分) A. 堤B.土 C.堵D.植 5. 将下列成语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欢乐的歌声__________。 A. 悄无声息B.响彻云霄 C. 人声鼎沸D.低声细语 6. 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表达意思相同的诗句 是( )。(2分) A. 八月涛声吼地来B.头高数丈触山回 C. 须臾却入海门去D.卷起沙堆似雪堆 7. 句子“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应当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朗读?( )(2 分) A. 愉快B.迫切 C.失望D.生气

8.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C.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D.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观潮》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写的。 B. 《秋晚的江上》是徐志摩的作品,描写了秋江傍晚绚丽的美景。 C. 《走月亮》以“走”为线索,描写了“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的场景。 D. 《繁星》一文中,“我”在海上看繁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 10. 下列对句子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A. 卵石抱着月亮B.小水塘抱着月亮 C. 可爱的水塘D.一个月亮 1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8分) (1)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我们会想起《走月亮》中的句子“细细的溪水, 流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香味,流着______________”。有关月亮的诗歌,历代诗人写了很多,请你积累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柴》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昏时分,太阳的余晖映入森林又照在青苔上的清幽美景。 第2部分阅读与欣赏(39分) (一)(17分) 近几年,厦门新增加了许多既好看又好玩的地方。现在,就把这些地方推荐给大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3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 shuǐ kāi kuò pán wàng táo xǐ ()()()() xiū bǔ gǔn dòng dì zhèn bái é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把词语中加点字和它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半明半昧.极短的时间人声鼎沸.稀有、罕见霎.时看齐.头并进一齐、平排着观.潮暗天下奇.观沸腾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积累.牵累.累.积 B.重.新重.复重.要 C.差.错差.劲出差. D.风号.浪吼号.手逗号. 3.用“牵”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入括号里。(不能重复) (1)妈妈( )我的手去看月亮。 (2)我生病了,妈妈日夜( )。 (3)与这件坏事有( )的人都被找去谈话了。 4.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如果……就……因为……所以……既……又…… (1)飞机飞得( )快速,( )平稳。 (2)( )蜜蜂不辞辛苦地为人类造福,( )人们喜欢它。 三、读一读,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人( )人( ) ②窃窃( )( )③锣鼓( )( ) ④人声( )( ) ⑤悄无( )( ) ⑥鸦雀( )( )

1.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是( )和( )(填序号),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 )、( )等。 2.表示声音小的词语是( )(填序号),表示没有声音的词语是( )和( )。 四、仿写句子。 例: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1.那星星在闪动。 2.草地上有一群群羊儿。 五、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请写下来。 斜阳芦苇波光粼粼鸟儿 六、回忆课文填空,并完成练习。 1.“我们踮着脚,江面还是,看不出。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出现了,人群又沸腾起来。”最能体现这句话所描述景象的诗句是( )。(填序号)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头高数丈触山回 C.须臾却入海门去 2.“哦,阿妈,我们到,去看看,看看,看看”和这句话描述的景象 相符的一句诗是( )。(填序号)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露似真珠月似弓 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昂首(yáng) B.屹立(yì) C.田埂(gěng) D.睡眠(m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厉水稻风俗 B.鸟巢转说坑坑洼洼 C.庄稼修补人山人海 D.依旧招侍屹立 3.在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这样危险的遭遇面前,她的神色依然非常( )。 (2)一颗石子投进去,( )的湖面马上荡起了涟漪。 (3)广阔( )的草原上忽然响起了阵阵马的嘶鸣声。 (4)直到天色暗了,游人离去,才还了山林原来的( )。 A.镇静平静静寂清净 B.镇定安静寂静清静 C.镇静安静寂静清净 D.镇定平静静寂清静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潮》一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B.《繁星》以地点为线索,描绘了三个不同时段、不同地点的满天繁星 C.《走月亮》以“走”为线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一咏三叹让画面有了流动感 D.《花牛歌》描绘了一头悠然自得的花牛;《秋晚的江上》描写了秋江傍晚,余晖浸染的绚丽美景 5.|易错音| 用“\”画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昂首(yáng áng)镀亮(bùdù)闪烁(suòshu ò)

归巢(cháo cáo)剪秋罗(luólóu)蒙昧(mèi wèi) 坠落(zuìzhuì)霸占(zhàn zàn)鼎沸(dǐn dǐng )薄雾(bóbáo)薄饼(bóbáo)薄荷(bóbò) 6.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黄河的壮观令人惊叹,你看它gǔn dòng( )身躯,使劲儿拍打着岩石,dùn shí( )溅起朵朵浪花,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巨响。小溪的恬静也令人着迷,你看它潺潺地流过zhuāng jiɑ( )地,浇灌着快要chéng shú( )的shuǐdào( ),带给人丰收的希望。 7.选词填空。 忽然顿时不一会儿紧接着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天空暗了下来,像是谁把墨水瓶打翻了似的。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一阵阵雷声掠过耳边,大雨倾盆而下。一颗颗豆大的雨点打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溅出了一朵朵很大很大的水花。雨越下越大,_____________,地上的雨水就汇成了一条条小溪。 8.看完大潮,楠楠在日记上写下了如下词句,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①人( )鼎( ) ②( )平( )静 ③( )( )荡荡④( )( )相接 ⑤( )号( )吼⑥( )崩( )裂 农历八月十八,爸爸妈妈带我去海宁观潮。潮来前,江面上_________________。潮来时,江面上_____________,潮水声如_________________。海堤上_____________,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①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是从“"这个词语看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 ②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5分) 1. 读拼音,写词语。(7分) 周末,我和爸爸来到乡村游玩,这里的小路不再kēnɡ kēnɡ wā wā( ),而是铺满了é luǎn shí( )。小路两旁开满了qiān niú huā( ),zhuānɡ jiɑ ( ) chénɡ shú( )了,田野里到处是金灿灿的dào zi ( ),yóu rú( )铺了一地的金子。 2.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屹.立(yì) 霎.时(chà) B. 田埂.(gěng) 芦苇.(wěi) C. 麦穗.(suì) 崩.溃(bēn) D. 昂.扬(áng) 愚昧.(wèi)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中“观”的意思是 ( ) A. 看。 B. 看到的景象。 C. 对事物的认识,看法。 D. 道教的庙宇。 (3)依次填在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汽车在______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②______的月光照在水面上,清风徐徐,荷香阵阵,令人心旷神怡。 A. 宽阔柔软 B. 广阔柔和 C. 宽阔柔和 D. 广阔柔软 (4)读句子,想象画面,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联系听雷 声的生活经验,想象潮来时的声音。) B.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由“霸占”一词联想到天气 晴朗、白云满天的景象。)

C.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读 句子,我能想象到夕阳下鸟儿捕鱼时敏捷的身影。) D.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读句子,我能感受到星光闪烁的美好画面。)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14分) 若隐( )( ) 鸦雀(____)(____) ( )( )私语 人( )人( ) ( )( )欲坠悄无( )( ) 人声( )( ) 响彻( )( ) 低声( )( ) (1)看到画线的词语,我眼前仿佛出现了____________的画面。 (2)以上词语中,形容人多的是____________,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的是 ____________。我也能写一个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胜利会师了!”大家激动不已,欢呼的声音 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 4. 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 (1)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 和菜地……(照样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图,用下面任意两个词语描写一下放烟花时的情景。 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9分) 5. 【立德树人】四(1)班举办了一次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 极参与。 (1)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的一项是( )(2分)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书写2分总分 得分 基础训练营。(共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àdīkuān kuòzhújiàn rén shān rén hǎi xīn xiān pútɑo zhuānɡjiɑshān bēnɡdìliè 2.读一读,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3分) 霎时(shàchà) 芦苇(wéi wěi) 闷雷(mēn m èn) 笼罩(lónɡlǒnɡ) 归巢(cáo cháo) 闪烁(shùshuò) 3.补充词语。(4分) 若()若()齐头()() 响()云()人声()() 4.选词填空。(6分) 恢复康复平复 (1)听了报告,他的心久久不能( )。 (2)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了平静。 (3)大家都希望刘明同学能早日( ),回到校园。 只有……才……不但……而且……如果……就…… (4)这个苹果(_)个大,(_)格外香甜。 (5)(_)不下雨,我们(_ )去郊游。 (6)(_ )大自然,(_)有这样的力量。 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来飞去。。(把萤火虫当作人来写。)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

(3)读了这本书很受启发。(修改病句) ___ (4)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 6.默写古诗《鹿柴》。(4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5分) 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同学们,你认为你的校园内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_ ___ ___ 三、阅读风景线。(28分) (一)观潮(节选)(11分)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找出片段中与“犹如”意思相近的词语写下来。(2分) 2.片段中描写大潮的声音的词语是:___ 。(2分) 3.这段话中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分) 4.这段话从___和___两方面来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2分) 5.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用“”在片段中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二)险峻的黄山(17分) 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多少人想去那儿一游啊!没想到,我居然有机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啊! 一进黄山,我简直不知道看什么好了。最先(应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泄泻)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遥远的天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卷(有答案)

第一单元素养测评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得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6分) 风俗.(súshú) 霎.时(shàchà) 山崩.地裂(bēnɡbēn) 鸟巢.(kēcháo) 霸.占(bàpà) 半明半昧. (mèi wèi)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3.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8分) 锣鼓( )天震耳欲( ) 响( )云霄 人山人( ) ( )无声息 ( )雀无声 (1)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2)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4.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返景入深林”的下一句是( )。 A.但闻人语响 B.复照青苔上 C.空山不见人 D.人来鸟不惊 (2)我们能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如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 )、奔腾而来的样子。 A.由近及远 B.由远及近 (3)下面的诗句中与《观潮》内容相关的一项是( )。 A.八月涛声吼地来 B.春江潮水连海平

C.海上明月共潮生 D.唯见长江天际流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缩句) (2)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3)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和声音。(修改病句) 6.依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观潮》一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是按、、的顺序写的。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是,据说观潮的最佳地点是。 (3)《走月亮》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的图,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4分) (1)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 (2)《走月亮》一文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情境,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 ) (3)《繁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热爱。( ) (4)《鹿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维。( ) 8.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14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文出自课文《》。(2分) (2)用“\”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4分)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海是变幻莫测的。夜晚,月光在海面上tiào yuè( )闪烁(shuòlè),几颗流星坠(zhuìduì)入海中,引得鱼儿小声交谈。清晨,海面薄雾升腾,yóu rú( )戴着面纱的神秘少女。暴雨天,风急浪高,cháo shuǐ( )浩(gào hào)浩荡荡地扑向dī( )岸,响声zhèn dòng( )天地。放晴后,风平浪静,shú( )悉水性的大人迫不及待地下海游泳,刚被海水táo xǐ( )过的沙滩则dùn shí( )被赶海的孩子霸占(zhàn zàn),欢声笑语把贝壳和海螺连成串。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注意把字写规范。(7分)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3.“薄雾升腾”中“薄"的读音和意思是(1分) () A.báo(土地)不肥沃。 B.bó跟“厚”相对。 C.bó迫近。___ D. báo(味道)淡。 4.画“"的部分可以替换为AABC式词语“___ ”。(1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句子中的“新鲜"与例句中的“新鲜”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超市里,各种新鲜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A.现在网上购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这蔬菜水灵灵的,看上去十分新鲜。 多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第一次探险,我感到既新鲜有恐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B.运动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班级加油助威。 C.这条柏油马路坑坑洼洼的,非常平整。 D.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统编版(教育部审定)】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素养形成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素养形成卷 一、请在方格里抄写下面的句子,注意字体工整,结构美观,文面干净。(4分)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二、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坏抱地震睡眠.(mián)人声鼎沸.(fú) B.依旧横惯风俗.(xú)半明半昧.(wèi) C.招侍庄家稻穗.(huì)摇摇欲坠.(duò) D.宽阔笼罩霎.时(shà)山崩.地裂(bēnɡ) 三、读拼音,写词语。(9分) 1.nónɡ lì()八月的乡村,田里的zhuānɡ jiɑ()、水果即将ch énɡ shú(),空气里混合着pú tɑo()的tián xiānɡ()。 2.jù shuō(),九寨沟是天下qíɡuān()。我一直pàn wànɡ()着去那里看一看。今天我来到这里,dùn shí()就沉醉在她的风姿里。 四、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11分) 1.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9分) 风()浪()风()()吼鸦雀()() ()()欲聋若()若()齐头()() (1)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2)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3)仿照画线词语,写出ABAC式词语:、、。 2.依次将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镇静平静静寂 B.平静镇静静寂 C.平静静寂镇静 (1)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的,是梦幻的。 (3)火灾到来时,消防队张指导员地指挥大家安全撤离。 五、句子集锦。(11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画“”的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______________ 。(3分) (2)画“”的部分与下面()项所用的修辞手法是相同的。(2分) A.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B.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C.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D.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读下面的词语,选择几个词语写一小段话。(2分) 逐渐风俗顿时流淌传说生机勃勃悄无声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2分) 秋天到了,。 4.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2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观潮》一文描写了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按照、、的顺序来描绘。江潮的声音在刘禹锡笔下是“八月涛声吼地来”,在本文中潮水在远处时是“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好像”。到近处,潮声则是“那声音如同,”。 2.《走月亮》中次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 3.傍晚,我和爷爷在村外的树林里散步,看到夕阳照入深林,青苔碧油油的,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在《鹿柴》中所写的诗句:“,。”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素养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3分) 1.平静的江面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báo bó)雾,前去观潮的人们没想到寒气如此重,穿得有些单薄.(bó báo)。 2.他在风号.(háo hào)浪吼的江面上,独站船头,唱着船号.(háo hào)子。 3.夏夜,屋里太闷.(mēn mèn)热了。突然,屋外闷.(mēn mèn)雷滚动,要下暴雨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9分) 1.nóng lì()八月的乡村,田里的zhuāng j iɑ()、水果即将chéng shú(),空气里混合着pú tɑo()的tián xiāng()。 2.jù shuō(),九寨沟是天下qí guān()。我一直pàn wàng ()着去那里看一看。今天我来到这里,dùn shí()就沉醉在她的风姿里。 三、查字典填空。(3分) 1.“贯”字的音序是,音节是。“横贯.”一词中“贯”的意思是。(①连贯;②原籍,出生地。)(填序号) 2.“笼zhào”的“zhào”字,应按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最后找到“罩”字。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人( )人( ) ( )耳( )聋( )鼓( )天 鸦( )无( ) 响( )云( ) 窃窃( )( ) 1.动物园内,大家都想一睹大熊猫的风采。 2.伴随着的轰鸣声,瀑布从百丈悬崖上飞奔而下。 五、选择题。(4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外灯光忽明忽暗、若隐若现 ....,还不时地反射到屋里来。 B.太阳在天边厚重的云层中慢慢地出现了,等待观看日出的人们皆昂首东望 ....。 C.早晨,我和妈妈浩浩荡荡 ....地驶过大桥,向学校进发。 D.密密麻麻的萤火虫,闪着半明半昧 ....的光。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4套)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1 一、基础知识(42分)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10分) zhú jiàn pàn wàng kuān kuò zhuāng jia fēng sú pú tao shà shí chéng shú gǔn dòng zhāo dài 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10分) 堤()犹()震()剧()坑() 提()优()振()据( ) 炕() 3.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8分) 风()浪()山()地()()天()地 水天()()人()人()若()若() (1)今天是个航海的好天气,海面上______________。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______________。 4. 按要求写句子。(7分) (1)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仿写排比句)(3分) 漫步在公园里,只见灿烂的阳光洒在_____________,洒在_____________,还洒在______________…… (2)霎时 ..,潮头奔腾西去。(用加点词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会查字典。(4分) “鼎”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第六笔笔画的名称是: ________。“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②锅; ③正当,正在。在“人声鼎沸”一词中选第______种解释。写出两个带“鼎”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闷.雷(mēn mèn)汩.汩(gǔ mì)踮.脚(diǎn diàn)悄.无声息(qiāo qiǎo)鹿柴.(chái zhài)田埂.(gēng gěng) 二、积累运用(8分) 1.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__,流着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布满河床。哟,卵石间___________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___________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 三、快乐阅读。(25分) (一)、阅读《观潮》片段,回答问题。(13分)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卧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