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
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种源试验方法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7 插条幼化的方法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杂种的测定和选择。
20分)五、计算题(共15分)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网教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2、育种资源3、生物多样性4、引种5、驯化6、种源7、种源试验8、种源选择9、种子区10、种子区区划11、优树12、杂种优势13、无性繁殖14、无性系选育15、采穗圃16、种子园17、实生种子园18、遗传测定19、一般配合力20特殊配合力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学。
2、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有、、。
3、在自然界,适合于环境条件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被淘汰,这就是。
4、从一个混杂的群体中,按一定标准挑选出彼此相似的优良个体,然后混合采种、混合繁殖的方法是选择。
5、按严格标准,从群体中挑选优异单株,分别采种、分别保存、分别繁殖,并进行比较鉴定而获得良种的方法是选择。
6、当性状遗传力低时,使用选择效果较好。
7、当性状遗传力较高时,可使用选择。
8、混合选择适用于性状遗传力较时。
9、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多样性。
10、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作用,使物种或种群遗传多样性减少的现象称为。
11、影响树种引种成败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的。
12、同一树种的南方种源一般较北方种源生长速度较,抗寒性较。
13、造林用种的基本原则是。
14、用材树种要求优树树冠为型。
15、对遗传基础不同的种或品种、类型进行人工交配,获得杂种,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育种。
16、单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7、双杂交有个亲本参与杂交。
18、能在杂种后代中加强亲本一方优良性状的杂交方式是。
19、对于两性花的树种,在杂交前必须。
20、为防止非父本花粉侵入,人工杂交前应进行。
21、多倍体是指细胞内染色体组为个以上的个体。
22、对植物染色体进行人工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23、用于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化学药剂只作用于细胞。
24、林业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和。
25、以优树无性繁殖材料建立的、提供优良种条的生产场地是。
26、针叶树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是。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木材产量B. 提高木材质量C. 提高抗逆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表型B. 基因型C. 环境因素D. 社会需求答案:A4. 林木杂交育种中,杂交亲本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表型B. 亲本的基因型C. 亲本的适应性D. 亲本的经济价值答案:B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改变林木的形态特征B. 改变林木的生理特性C. 改变林木的遗传特性D. 改变林木的生长环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林木育种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育种效果?A. 育种目标的明确性B. 育种材料的选择C. 育种技术的先进性D. 环境条件的适宜性答案:ABCD2. 林木育种中,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育种效率?A.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B.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D. 利用传统杂交技术答案:ABC三、判断题1. 林木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
(对)2. 林木育种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育种效果没有影响。
(错)3. 林木育种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错)4. 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对)5. 林木育种中,基因工程育种可以精确控制目标性状的表达。
(对)四、简答题1. 简述林木育种中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答: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林木的表型特征,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期在后代中保留和增强这些优良性状。
这一过程依赖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合,通过连续多代的选择,逐步提高整个群体的遗传品质。
2. 描述林木育种中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
答:杂交育种的主要步骤包括:(1)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2)进行亲本间的杂交;(3)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淘汰不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4)对选出的优良个体进行连续多代的自交或回交,以稳定和纯化优良性状;(5)最终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林木育种学复习题和答案

林木育种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遗传资源:也称基因资源或种质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总和。
2、育种资源:是遗传资源的组成部分,指在选育优良品种中直接利用的繁殖材料。
3、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4、引种:把一个树种从原分布范围引入新地区栽培的过程。
5、驯化:通过人为干预使物种适应新环境或将动植物从野生状态改变为家养或栽培的过程。
6、种源: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即最初的原产地。
7、种源试验:不同种源在同一地区的栽培对比试验。
8、种源选择:通过种源试验,为某一造林生境筛选最佳种源的过程。
9、种子区:生态条件和林木遗传特性基本类似的地域单元,也是用种的基本单位。
10、种子区区划: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及行政区界,对林木种子供应范围进行的区划。
11、优树:在某一或某些性状上远远超过同等立地条件下,同种、同龄树木的单株。
12、杂种优势:指杂种后代可能综合双亲优良性状,或在生长、繁殖、抗性、品质等方面超过亲本的现象。
13、无性繁殖:采集植株的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条件下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14、无性系选育:选择优良个体,通过无性繁殖成无性系,从中选育出优良无性系并用于生产的过程。
15、采穗圃:是专门生产林木优良种条的场地,也是良种基地之一。
16、种子园:种子园是以优树无性系或家系为材料建立起来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园地。
17、实生种子园:从优树上采取种子,通过有性繁殖建立的种子园。
18、遗传测定:对入选植株后代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根据其性状表现进行评定的过程。
19、一般配合力:指某一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子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的差值。
20特殊配合力:指亲本在特定的杂交组合中,子代某一性状平均值与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差值。
二、填空题1、以遗传进化理论为指导,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原理和技术的学科叫林木育种学。
智慧树知到《林木育种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林木育种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林木育种学》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不是林木良种繁育主要途径的是()。
答案:《海国图志》2、经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林木栽培群体是()。
答案:第一空:天然地基3、林木育种根本任务是()。
答案: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犯罪对象的归属不同4、品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答案:A母本5、林木育种的主要策略是有性创造,无性利用。
答案:祠庙、公共风景区第2章单元测试1、()是有利于中间型的选择,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
答案:22、()是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选择个体。
答案:√3、()是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是把各家系平均表型值和所属家系内个体表型值结合起来考虑的选择方法。
答案:该问题答案暂未收录,请手动搜索。
4、根据是否进行遗传测定,分为表型选择和()。
答案:即兴发言、专题发言5、多性状选择主要有连续选择法、独立选择法和()。
答案:√第3章单元测试1、不是林木育种资源保存的主要方式有()。
答案:《海国图志》2、()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3、采取有效措施使外来植物种适应引入地点环境的过程叫()。
答案:上述三类主体4、“因此,引种要结合()”,这已成为引种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答案:No5、一般历史生态条件复杂,引种后表现()。
答案:错误第4章单元测试1、优树选择应尽可能在( )中选择。
答案:C2、未进行过种源试验或种源试验年限和规模尚不足以说明某地采用何地种子为宜时,应先遵循采用()原则。
答案:错误3、种源试验的作用包括()。
答案:对4、优树生长量相对标准评选方法包括()。
答案:C5、种源苗圃试验要求在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灌水、防寒及防病虫害等方面,采取当地最有效且一致的措施。
答案:对第5章单元测试1、回交可以在杂种后代中( )。
林木育种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林木育种学真题答案及解析林木育种学是林木遗传育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林木的遗传变异、杂交改良和优质新品种的培育。
在林业发展中,育种工作对于提高林木的生产力、适应能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林木育种学的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学科。
一、题目解析:在林木育种学中,经常会涉及到对某一品种的遗传改良措施,如杂交育种和选择育种。
这些措施在提高林木生产能力和抗病抗虫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而题目中的“真题答案及解析”则要求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杂交育种的意义及方法: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亲本之间的性状差异进行交配,通过产生杂种,并结合选择、回交和再生等技术手段,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杂交育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遗传变异增加:杂交可以增加遗传变异的程度,通过选择优良个体进行后代的选育,可以大大提高目标性状的遗传水平。
2. 合性优势提高:杂交可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或合性优势,如杂种的生长速度、抗病抗虫能力等均有可能明显优于亲本。
3. 育种时间缩短:通过杂交,可以加快品种的育成速度,减少繁殖、选择的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对于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根据亲本的遗传差异性和特征选择适当的交配方案。
常见的交配模式有自交、异交、亲本交替和终辈杂交。
三、选择育种的原则和方法:选择育种以亲本自身的遗传差异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个体,不断固定和积累有利性状,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选择育种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可继承性:所选择的性状必须是可以遗传的,且该性状遗传稳定。
2. 快速性:所选择的性状必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鉴定出来,以提高育种效率。
3. 综合性:选择时应针对多个重要性状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育种的全面性。
选择育种的方法包括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两种。
直接选择是根据所关心性状的表现来选取个体,如选取生长速度快、木材质量好、抗病虫能力强等。
间接选择则是通过选择与目标性状有相关性的间接性状进行选育,如通过树高和胸径进行选育快速生长的品种。
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5-20XX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 易地保存:将需要的生物资源保存在原生存地点之外的做法2 引种: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3 种源试验: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4 遗传增益: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5 无性系种子园:由优良无性系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6 家系:由一个植株通过有性繁殖方法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7 精选树:通过遗传测定证明遗传品质优良的优树8 子代测定: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总计20分)1 遗传测定2 设备保存3 不需特殊保护能正常生长发与繁殖4 分布区内环境复杂程度,或者不连续5 个体变异。
6 生态型变异7 块。
8 抗性指标9 评分法。
10异。
11狭义遗传力12 0.813 3.5米14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15 三杂交16 早17 单位面积种子产量18 遗传测定区19 无性系测定20 28三、简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总计40分)1反复修剪法;扦插或者嫁接法组织培养法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4)适当的繁殖方式5)农业技术措施3 种源试验的主要作用生产上,为当地选择最适合种源造林,划分种子调拨区理论上,研究该树种地理变异模式与规律,生态因素对变异的影响4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小标准地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0株树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
5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增益的大小与遗传力的平方根、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的乘积有关。
智慧树知道网课《林木育种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被称为()。
A.变异B.培育C.遗传D.选择参考袴宰C2【单选题】(20分)林木育种的主要目标是()。
A.造林用种的生产B.良种的使用C.良种的获得D.造林苗木的培育rX€3【单选题】(20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依据是()。
A.变异_3 B.改良C.遗传D.育种-1^., /JA*C4【单选题】(20分)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理论依据是()。
A.育种B.改良C.变异D.遗传畚考答案C5【多选题】(20分)目前,改良和丰富造林树种的主要途径和研究内容包括()。
A.改造B.引种C.育种D.选种診考答案BCD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林木育种研究的对象是()。
A.良种B.变异C.个体D.群体畚考答案D2【单选题】(10分)生态型通常是由分布面积较小、不连续的群体组成,通常由()来鉴定。
A.地理分布差异B.形态特征差异C.个体差异D.生理特性差异参考答案D3【单选题】(10分)在同一片试验林中,遗传力随()的变化会有明显的差异。
A.年龄间伐措施C.人工管理气候变化■4rS -klKA4【单选题】(10分)相比较而言,()方法在林木育种生产中历时时间较短,见效较快。
A.选择育种_3 B.倍性育种C.杂交育种D.航天育种畚考答案A5【多选题】(20分)对于理想群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子没有选择作用,雌雄株数比相同B.个体间随机交配C.每个个体对下一代的基因贡献机率不相等D.组成的个体数多,没有亲缘关系畚考答案ABD6【多选题】(20分)下列属于直接选择的有()。
A.根据病害情况挑选抗病的个体B.根据化合物组成挑选抗虫的个体C.根据生长性状挑选高大、粗壮的个体D.根据萌发晚等表现挑选耐寒的个体畚考答案AC7【判断题】(10分)突变是某些等位基因没有被取样”而从后代中消失。
A.对B.错_ 鼻七./J A*替勺备案B8【判断题】(10分)奠基者效应是指由于新群体的遗传组成是由原来被保留的个体的遗传特性决定,新群体不能完整地代表其原有群体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2004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根据遗传学原理,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殖的原理和技术的科学。
2 所研究的林木群体包括的全部基因或者他们的载体
3将植物栽培到其分布区之外成为引种
4将树种分布区不同中原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材料栽培在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实验
5在同一林分中,相同环境条件下,在生长量、木材质量等性状上远远超过在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树木。
6 选择响应除以被选择群体的平均数
7 由优树建立的以生产高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
8通常指不同树种、或者同一树种不同小种、品种或者类型间的交配
9对选育出来的表现型通过有性繁殖成子代后,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对亲本的遗传品质作出评价,此过程称为表现性的子代测定
10 将试验地划分成若干内部环境条件一致的小地块,将试验处理在每个小区内都做一次试验,在每个区组内各个处理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总计30分)
1 良种培育
2 设备保存
3 不需特殊保护措施,能在引种地正常生长
4 分布区内环境的复杂程度
5 地理种源变异
6 生态型变异
7 快
8 定向性选择
9 抗性指标
10 评分法
11 通直
12 异岭林
13狭义遗传力
14 0.8
15 选择差
16 0.0005
17 3.5
18 混合选择是表型选择,单株选择是遗传型的选择
19 配合选择。
20 二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21 三杂交。
22 远缘杂交
23 将花粉直接放在雌蕊的柱头上的测定方法
24 早
25 种子园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
26 子代测定区
27 顺序错位法
28 无性系测定
29 28。
30 代表性
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
优点:选育潜力大;容易无性繁殖。
2分
缺点:树体高大;生命周期长。
2分
2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引种要结合种源和优树的选择
2)要选多种立地条件类型作试验
3)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4)适当的繁殖方式
5)农业技术措施
3 种源试验的主要步骤,
1)采种点(种源)的确定
2)选择采种林分和采种母树、进行采种
3)苗圃试验
4)造林试验
5)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4 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的概念和类型(详细解释)
优势木比树法:将候选树与其周围生长的同种同龄的3-5株优势木对比而选择优树的方法,适用于同龄林。
5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
增益的大小与遗传力的平方根、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变异系数的乘积有关。
这三个因素的值愈大,改良效果愈好。
遗传力的大小取决于试验条件,更受选择性状所决定;选择强度可通过增大选择差,或减小入选率来提高,性状的变异幅度只有通过扩大选择面,创造遗传变异等办法来达到。
6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内容
土壤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花粉管理,去劣疏伐
7 在树木交配设计中,用文字和图形来说明测交系交配、双列交配和巢式交配的区别。
测交系交配:一组亲本与另一组亲本进行交配,每组亲本内不交配;
双列交配:一组亲本内进行所有可能的交配,包括自交
巢式交配:一组亲本作父本,一组亲本作母本,一个母本与若干父本交配,一个父本只能与一个母本交配。
8 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重复:一个处理在实验中作2次以上试验
随机化:处理在全部试验过程中排列的次序是随机的。
局部控制:将试验地划分成若干内部条件一致的地块,从而达到减小试验误差的目的。
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本题10分)
1)杂交目的(2分)
获得杂种优势,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2)亲本选择(6)
杂交组合的选择(4)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如果育种目标是速生,应选择速生树林为亲本。
同样,如目标是抗病则应挑选抗病树种。
亲本双方的优缺点能互补,亲本的优良性状要突出。
选择亲本的双方应优点多.缺点少,优缺点能相互补充,较容易达到育种目标
亲本的地理起源和生态适应性要有一定差异。
亲本的生态性不相同,后代的适应范围就较广,从中可能挑选出能适应当地生长期的后代
根据亲本性状遗传力的大小进行选配,分析已知,各种遗传参数已知性状将会有助干有目的的选配亲本组合。
杂交植株的选择(2)
杂交组合确定山后要在适宜的地区选择具有优良特性的植株作为亲本。
植株选择的好坏对育种效果的影响很大。
相同的杂交组合.往往因选用的植株不同而使结果显著不同。
挑选植株类似于优树选择。
3)花粉技术(4)
花粉采集:上树采,摘下花序采集,培养花枝采集。
花粉储藏:花粉采集后阴干,装入试管等玻璃容器中,体积不超过容器体积的1/5,瓶口用棉花等透气物塞住。
防入干燥器中,将干燥器防入冰箱中保存。
生命力测定:有间接和直接测定两种方法。
间接法又包括培养基和染色法,直接法也有两种方法。
说出每种方法的大致定义。
4)杂交技术(4)
有两种,树上杂交和室内切枝杂交
树上杂交的步骤包括去雄、套袋隔离、受粉、去袋、采集种子等过程。
切枝杂交包括枝条采集于修建、枝条的培养、枝条的去雄、套袋、受粉、培养、采集种子等过程。
5)杂种的测定和选择(4)
包括杂种苗的培育、杂种的选择和测定等。
要求,每项中答对2/3以上就计算满分。
五、计算题(本题8分)
某树种进行多点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参试家系f=20个,在s=4个地点同时进行随机完全区组的造林试验,区组数b=6。
对每个小区的平均树高的方差分析结果见下表,
1计算方差
令期望均方等于相应的均方,得到:
2 )计算遗传力
222222222222222222.5(1)4.8(2)8.2
(3)42.3(4)28.4
(5)
(2)(1) 4.8 2.5 4.8 2.5)/20=0.115(3)(1)8.2 2.58.2 2.5)/60.950(4)(3)42.38.242.b fs fs s fs f b b fs fs s s f b b fb b sb f b fb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得,(得,(得
,(2238.2)/1200.284
(5)(3)28.48.228.48.2)/240.842f f sb σσ-=-=-=
-=得,(222222
11110.711
3.46440.8420.7852.50.9500.842
f
fs f h
F h σσσσ=-=-=⨯===++++家系
单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