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透镜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及解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及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答案】C【解析】【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可见ABD错、C正确.故选C.【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A不符合题意;当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像距大于物距u,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等于像距,即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 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 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答案】C【解析】【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可见ABD错、C正确.故选C.【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册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原理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完全相同B.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B【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物距u=50cm-10cm=40cm,v=80cm-50cm=30cm,物距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A不符合题意。

【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考点1 透镜1.(2023四川成都)如图甲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

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中虚线)。

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答案】【解析】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到焦点,所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先过入射点做法线垂直于平面镜,由光的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2.(2023重庆)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解析】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3.(2023重庆)请根据画出的光线,在答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答案】【解析】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4.(2023四川南充)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答案】【解析】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考点2 生活中的透镜5.(2023湖北随州)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身边处处有物理。

下列他观察到的现象或事例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忧秀作品展示投影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答案】B【解析】A.课堂上老师用投影仪将同学们的忧秀作品展示投影,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太阳高照时校园长廊下斑驳的树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符合题意;C.午后阳光通过课桌上透明水杯形成的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晚自习时教室窗户玻璃里出现的另一个“自己”,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 1.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2.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放大镜观察小物体时,小物体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 . 如果是远视眼,应当用凸透镜加以矫正C . 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所成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A .小于20cmB .大于20cm 小于40cmC .等 40cmD .大于40cm4.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为了校园安全,在学校大门及其它地方都安装上了“电子眼”,其光学原理与下列哪种相同( )A .平面镜 B . 投影仪 C . 照相机 D . 放大镜 5.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凸透镜D .近视眼 凹透镜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D .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 像距大于10cm 小于20cm8.如图3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等大的实像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倒立缩小的实像 9.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11.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的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B . 倒立等大的实像C . 倒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3A.烧制透明小玻璃球镶入薄板中的小孔中可制成放大镜B.透过玻璃杯看水中铅笔好像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C.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D.像和物在凸透镜同侧是正立的实像12.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13.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14.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B.老花镜C.幻灯机D.放大镜15.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16.图5 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5透镜及其应用20、(2017潍坊)(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固定不动。

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____的实像;遵从这一成像原理的是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0、倒立缩小照相机20.(2017东营)(8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20.(1)10.6(10.2~10.8均可得分)(2)照相机左变小(3)没有(4)发散前方(或前面、前边)13.(2017威海)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甲图,应配戴凹镜制成的眼镜矫正.【考点】BA: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乙是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甲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甲;凹.27.(2017枣庄)(2分)根据光的传播光路,在下图中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镜。

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透镜及其应用(精选课件)

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透镜及其应用(精选课件)

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6福州)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答案:A2. (2016济宁)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ﻩ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答案:C3。

(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

照相机 D.投影仪答案:C4.(2016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

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文档交流仅供参考...答案:B5. (2016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答案:B6. (2016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5 cmﻩB.10 cm C.15 cm D。

18 cm答案:D7. (2016临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A。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1期)(原卷版)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第01期)(原卷版)

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跨学科实践】1.(2024·山西)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

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中考新考法】2.(2024·山东烟台)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

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照相机①胶卷光圈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③【结合生活实际】3.(2024·湖北武汉)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

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仅将光屏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的凸透镜。

(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新科技新情境】4.(2024·江苏苏州)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考点1透镜1.(2024·安徽)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

”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中考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真题汇编(含答案)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明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据测得的数据获得了物距u 跟像距 v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下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该凸面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获得一个减小的像C. 把物体从距凸面镜15cm处挪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渐渐变小D.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答案】C【分析】【解答】A、 u=v=2f ,凸面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cm时,因此f=10cm, A 不吻合题意;B、当 u=15cm 时, 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不吻合题意;C、物体从距凸面镜15cm 处挪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凸面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C 吻合题意;D、当 u=25cm 时, u> 2f,成倒立、减小的实像,2f> v> f ,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D 不吻合题意.故答案为:C.【剖析】( 1)依据凸面镜成像的四种状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 2f,成倒立、减小的实像, 2f>v> f ,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一般用来求凸面镜的焦距;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面镜成实像.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面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获得清楚放大的像,如下图,图中凸面镜焦距用 f 表示,与图中标明的L1和 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L1>fB. 1L>2fC.1<f<L2D.【答案】A【分析】【解答】由题图知,u< 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 u< 2f,即 f < L1<2f, A 选项正确, B、 C 选项错误; L1> f, L2> L1> f ,因此 f <,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A【剖析】依据凸面镜成像的规律:当u< v 时, f< u< 2f, 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正中午 ,太阳光垂直照耀水平川面 ,取向来径是 15cm 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 ,在距透镜 12cm 的地面上获得一个光斑 ,其直径是 5cm,若将透镜向上挪动少量 ,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C【分析】【解答】在距透镜 15cm 的地面上获得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面镜未过焦点汇聚的,或已过焦点汇聚的光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 (2016 福州)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答案:A2.(2016 济宁)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答案:C3.(2016 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放大镜B. 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答案:C4.(2016 达州)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C.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答案:B5.(2016 泰安)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答案:B6.(2016 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 cm B.10 cm C.15 cm D.18 cm第1页(共23页)答案:D7.(2016 临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B.放映电影时,在幕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D.近视眼患者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视力答案:A8.(2016 淄博)烛焰通过焦距为10 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现用焦距为 5 cm 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答案:B9、(2016 嘉兴)如图所示为某软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答案:D10、(2016 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 .眼睛B .放大镜C .望远镜D .显微镜答案:A11 (2016 成都)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保付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蜡烛像答案:D12、(2016 益阳)如图所示,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虚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答案:B13.(2016 威海)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 cm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 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答案:D14.(2016 张掖)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甲乙答案:A15.(多选)(2016 天津)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答案:BC16.(2016 黔东南)小露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3 cm B.6 cm C.9 cm D.20 cm【答案】C17.(2016 三明)用手机自拍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时人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A.u<f B.f<u<2f C.u=2f D.u>2f【答案】D18.(2016 揭阳)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答案】C19.(2016 大连)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位置向焦点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大B、像和像距都逐渐变小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答案】A二、填空题1.(2016 自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______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如图所示的透镜是 ____ 透镜,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 _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2.(2016遂宁)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 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凸缩小变大3.(2016绵阳)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屏之间的距离为45 cm 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 cm 得到第二个像。

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答案】缩小104.(2016 重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可面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10 放大5.(2016 台州)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

答案】(1)倒立、缩小的实像(2)左6.(2016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 ___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答案】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7.(2016 威海)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 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选填“远离” 或“靠近”)屏幕,同时要(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答案】靠近增大8(2016 海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 10 cm ,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 10 cm ,则人应在 ________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答案】缩小光屏9(2016扬州)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成像与(选填“ 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选填“ 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些。

10(2016 龙东)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_________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 。

小华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缩小照相机变小11(2016 东营)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缩小照相机12.(2016 吉林)如图所示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

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_________ 的虚像。

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________ 侧。

【答案】放大右13.(2016大庆)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 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______ (选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____ (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____ (选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答案】(1)左缩小(2)近凹14.(2016 阜新)如图所示,用来观察墙壁上文字所使用的光学仪器是;图中的文字“关灯”表示将开关处于状态。

答案】放大镜断开三、作图题1.(2016 福州)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2.(2016 济宁)一束光经透镜折射后水平射出,小希通过作图提供了一种确定透镜位置的方案,答案】如图所示3.(2016河源)如图所示P是物体的像位置,“O”是透镜光心的位置,请在图中“O”位置画出所需要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