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电统一理论

合集下载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

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在粒子物理学领域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这四种力量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并且控制着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而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理论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强相互作用是一种描述质子和中子结合在原子核内,形成稳定原子核的力量。

它是宇宙中最强的相互作用力,能够使质子和中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强相互作用的传递介子是一种被称为胶子的粒子,而这种介子传递力量的方式被称为胶子交换。

与此相对的是弱相互作用,它是一种使得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发生转变的相互作用力。

弱相互作用对一些放射性核变和粒子衰变等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弱相互作用的传递粒子为带电弱子,包括带电W玻色子和中性Z玻色子。

根据目前的理论,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被量子色动力学(QCD)和电弱统一理论所描述。

量子色动力学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而电弱统一理论是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的理论。

然而,科学家们仍然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的更加完善的理论,这被称为强弱统一理论。

强弱统一理论是当代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加简洁且完整的理论,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并能够预测和解释更多的实验现象。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种有望解决强弱相互作用统一的理论是超对称理论。

超对称理论认为,每一种粒子都存在一个超对称伴,这种超对称粒子被称为超对称粒子。

超对称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强弱相互作用力的差异,但是目前仍然需要更多的实验证据来验证这个理论。

除了超对称理论,弦理论也被认为是解决强弱相互作用统一的可能途径之一。

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维的弦所组成的,弦的振动模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然而,弦理论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未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证据。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1. 引言•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它的统一性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联系和统一性。

•本文将从浅到深,探讨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及其相关重要概念。

2. 原子学说的贡献•原子学说是物质统一原理的基础,它认为物质由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原子构成。

•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

3.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解释•元素周期表是物质统一原理的重要工具和成果之一。

通过整理了解到的各类元素,我们发现它们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排列规律。

•这种周期性表现归功于元素内部电子的排布方式,从而揭示了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似性。

4. 化学键与化合物•化学键是实现物质统一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时,形成了化合物。

•不同的化学键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使得物质在宏观上呈现多样化的性质和形态。

5. 物质状态的统一性•物质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也反映了物质的统一性。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改变其本质,如水可以在不同温度下转变为冰、水和水蒸气。

6. 能量与物质的关联•能量与物质密切相关,它们同样体现了物质的统一性。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能量与物质存在等价转换关系,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转化为物质。

7. 粒子物理学的发展•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为物质统一原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微观尺度上,粒子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相互作用,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统一性。

8. 统一场论的理念•统一场论是物质统一原理的最新发展,试图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起来。

•它认为这些相互作用都可由一个基本场描述,从而实现了物质世界的统一。

9. 结语•世界的物质统一是科学研究追求的目标,而原子学说、元素周期表、化学键、能量与物质关联、粒子物理学和统一场论等理论和概念的发展,不断拓展了我们对物质统一原理的认识。

电场和磁场的统一理论研究

电场和磁场的统一理论研究

电场和磁场的统一理论研究电场和磁场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统一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的热点话题。

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础上,爱因斯坦首先提出了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在他的创新理论中,电场和磁场不再被看作是两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相互耦合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他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电动力学,将电磁场描述为四维时空中的一个统一的对象。

相对论电动力学的提出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兴趣。

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观测,试图解释电磁场的本质和相互作用机制。

他们发现,电磁场的传播是通过场的波动进行的,这就引出了电磁辐射的概念。

辐射可以看作是电磁场的一种扰动,它以波的形式传播,并具有能量和动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场的性质,科学家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他们提出了电磁场量子化的理论,即量子电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将电磁场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是电磁波的量子。

这一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电磁场的研究和应用。

它不仅解释了电磁场的量子性质,还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观测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理论的准确性。

然而,尽管电磁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科学家们仍然面临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电磁场的量子重整化。

量子场论告诉我们,在电磁场的计算中,会出现无穷大的结果,这与实验观测不相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修正方案,例如引入截断和重正化等方法。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困惑。

除了量子重整化的问题之外,电磁场的统一理论研究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例如,如何将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与电磁相互作用统一起来。

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候选理论,如规范场论和弦理论,试图达到这一目标。

这些理论尝试将电磁场和其他场的相互作用描述为统一的数学框架,以便更好地解释物理现象。

总的来说,电场和磁场的统一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通过各种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科学家们不断推进我们对电磁场的认识,并不断扩展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其行为和相互作用是可以通过物理规律来解释和预测的。

换句话说,尽管通过人类的感官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物质形式,但在基本粒子层面上,它们是相同的。

首先,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微观粒子组成的。

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和弦等。

这些微观粒子具有不同的电荷、质量和自旋等特性,它们的行为是通过物理规律来解释的。

尽管它们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都作为物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并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

其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这些微观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整个宇宙中的物质结构和现象。

例如,通过电磁相互作用,电子可以与原子核结合形成原子,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分子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形成各种物质。

这种相互作用还可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如热力学、电磁学和力学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提出和发展为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的起源是一个非常高温高能量的事件,通过物质的重组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宇宙中的一切物质结构。

同时,它也促使我们探索更深入的微观世界,寻找更基本的物质粒子,如超对称粒子和引力子等。

除了在物理学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其他科学领域也有重要的意义。

在化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解释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在生物学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

在地球科学中,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演化,以及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和变化等。

统一原理包含的要点有哪些方面

统一原理包含的要点有哪些方面

统一原理包含的要点有哪些方面
统一原理是指在自然科学中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基本原理,这些
原理可以统一多个不同学科的现象和规律。

统一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1. 物质与能量的统一
统一原理认为物质与能量是相互关联、可以相互转换的,它们本质上是相互联
系的统一体。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方程E=mc^2揭示了物质和能量之间
的等价关系,暗示了宇宙中的统一性。

2. 因果关系的统一
统一原理认为自然界中的因果关系是统一的,任何事件都有其原因并会导致相
应的结果。

这种因果关系贯穿于所有学科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表明了自然界的有序和规律性。

3. 空间与时间的统一
统一原理认为空间与时间是相互关联的,构成了时空的统一整体。

爱因斯坦的
广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弯曲性,说明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纠缠的统一概念。

4. 相互作用的统一
统一原理认为不同物质和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统一的,它们以相似的方式影
响着物体的运动和变化。

例如,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统一关联在一起,构成了自然界中各种相互作用的基础。

5. 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
统一原理指出,自然界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源于统一原理的基础,各种现象
和规律之间呈现出辩证的关系。

通过探索这种辩证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和演化。

综上所述,统一原理包含的要点涉及了物质与能量、因果关系、空间与时间、
相互作用以及多样性与统一性等方面。

这些要点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基本规律和普适性原理,为科学研究和人类认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的研究现状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的研究现状
何 向 负 荷 提 供 高 质 量 电 能 的 问题 。

I !

目前 ,有 三种 新一代 电能质量 控制 装置 :串联 型 、并
联型 和 串 一并联 型。 串联 型补 偿装 置适合 解决 电压 质量 问
一 l . ~
题 ,而并联型 补偿 装置 适合解 决 电流 问题 。这 两种 类型 的 调 节装 置都 只针对 电能质 量 问题 的一个方 面进 行处 理 ,因
另外 ,关于单 相 UP QC的拓扑结 构 ,近年 来有 人提 出 于小波 变换 技术 、瞬时无 功功率 理论 的检测 方法 以及用于
了简 装结 构 ,【即用 4个 或 6个开 关器 件 代替 原来 串一 并 不平衡三相系统 的同步检 测法 等。 2 联变 流 器 的 8个开 关 器件 , 由原 来 的全 桥 ( 1l b ig ) Fl — r e l d 基 于神经元 的 自适应干扰对 消法对元件特性依 赖不大 , UP QC转 变 成 半 桥 ( l b ig )UP C 或 三 桥 臂 当 电源 电压 产生 畸变或 频率偏 移 时仍 然具有 较好 的 自适应 Haf r e — d Q ( h e —e ) QC,选 择适 当 的控制 策略 ,也 能达 到 比较 能力 , T re l UP g 但动态 响应速度慢 , 比较适合对 缓慢变化负荷 的检测 。
介绍 了 UP QC的理论 、拓扑结构 、控 制模式 以及测量等 ,并对 其各种控制模式 、方法进行 了分析 和 比较。
关 键 词 : 一 电能 质 量 调 节 器 ; Q ;电能 质 量 统 UP C
随着 非线性 电力 电子器 件 、装 置和 冲击性 、波 动性 负
荷在 现代工 业 中的广 泛应用 以及各 种复 杂 、精 密 、对 电能 质量敏感 的用 电设 备的不 断普及 , 人们对 电能质量 的要求 越来 越高 ,既要 防止非 线性负 荷对 电 网的污染 ,又 面临如

物理学的统一理论

物理学的统一理论

物理学的统一场理论云南曲靖曲煤焦化黄兆荣一、概述:统一场理论是将宇宙中四种基本力:即引力、电磁力、强力、弱核力统一成一种力,强力最早认识到的质子、中子间的核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力,是质子、中子结合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后来进一步认识到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强相互作用力是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强相互作用力最强,也是一种短程力。

强力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其作用范围在10-15m范围内。

强相互作用克服了电磁力产生的强大排斥力,把质子和中子紧紧粘合为原子核。

强力是强大的引力,是质子和中子之间强大的引力,质子和中子还有小的斥力,如果没有斥力作用,那么质子和中子就成为一体了,要么是质子,要么是中子。

质子和中子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有空隙,那么就有物质,这种物质与原子核和电子之间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与夸克之间的物质也是同一种物质,是电磁物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有电磁物质,当然已经知道的这些粒子都是电磁物质的集合(聚集)。

弱核力是造成放射性原子核或自由中子衰变的短程力,作用于所有物质粒子,而不作用于携带力的粒子。

1967年伦敦帝国学院的阿伯达斯·萨拉姆和哈佛的史蒂芬·温伯格提出了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弱核力(弱力)是电磁力。

是电子与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引力也有斥力,二者之间也是有空隙(空间),空间中就有物质,当然也是电磁物质。

电磁力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

引力,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这种吸引作用.物体之间的这种吸引作用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间,称为万有引力。

质量表示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

数值上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和它获得的加速度的比值,有时也指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

物质指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又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组成的原子按照一定的键合顺序和空间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整体。

物理学中的统一理论及其应用

物理学中的统一理论及其应用

物理学中的统一理论及其应用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一直追求把所有的物理现象解释和统一起来,这也是物理学的终极目标之一。

为此,物理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适用于所有物理现象的理论,即统一理论。

统一理论可以看作是把所有已知的基本力和物质粒子综合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

本文将探讨统一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

1. 统一理论的发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得到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如牛顿三定律、电磁学理论、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等等。

这些定律描述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现象,但它们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且它们中的一些因素是互相矛盾的。

例如,牛顿力学适用于质量很大的物体,而在描述微观粒子时却失效了;电磁力和弱力可以统一为电弱力,而强力却无法与之合并。

这些问题导致了科学家们一直寻求一种能够统一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理论。

在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个描述引力和重力的理论,但这只是物理现象的一部分。

因此,一些物理学家开始寻找另一种描述宇宙中所有物理现象的理论,这就是统一理论。

统一理论的目标是将所有基本力和物质粒子都综合到一个统一和简单的数学模型中。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统一理论的候选者,例如,弦理论、超对称理论、梯度理论等等。

这些理论都试图将所有基本粒子和力合并到一个单一的框架中。

虽然这些理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它们都存在着重要的缺陷,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完全解释所有物理现象,这也是物理学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2. 统一理论的应用虽然统一理论还没有被证明是完整和正确的,但它已经对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2.1 粒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是一个研究微观物理现象的领域,包括了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

统一理论在粒子物理学领域中意义重大。

它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们了解更多的粒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预测新的基本粒子的存在。

例如,弦理论预测了一些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在现有的实验中还没有被探测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1

类电磁理论对天文学观察现象的解释
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是相对论不变性的, 这在电磁学理论里是很重要的。 因为电磁学一 切现象的解释所用到的理论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库仑定律,另一个是狭义相对论理论的。因 为磁现象的本质是电现象的狭义相对论效应。 同样如果质和电是同一的, 那么非电磁学的一 切现象其解释也只有两个,即一个是万有引力定律,另一个是狭义相对论。朝着这个思路我 们认为,运动的物质能产生类磁现象(也即有类磁场存在) ,而类磁场也是引力场的狭义相 对论效应引起的。这样,我们用类比的方法就可以对天文学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这里广
E/ G
M r 2
1 u2 / c2
1 u
2
sin 2 / c 2

3 2
(2.1) / r/和θ 为绝对惯性系测量的场源和场点的距离和角度。用电磁学高斯 CGS 单位制,引力场 和类磁场对质点 m/的合力,可简单地表示为
v B F mE m c
2Gms 的计算结果是 0.87,实际值为 1.75,所以系数 k=2。由于θ未知,所以太阳的绝对速 Rc 2
度不能直接求得。若θ=0,可得 u=0.866c;若θ=90,可得 u=0.454c。这说明当银河系小于 0.866 倍光速和大于 0.454 的光速运动时,太阳对光线的作用力都可能使光线在通过太阳时 发生了 1.75//的偏转。 实际上光线在通过太阳时发生的偏角, 是随银河系的运动方向和光运动的方向的夹角改变而 改变的。若光的方向不是正 y 方向的,则在不同时间里测量不同的星光,其偏转角可能是不 一样的。要精确得到银河系的运动速度,最好是用一般的方法,但其运算较为复杂。 (不过 大量的实验告诉我们,光线的偏转视乎没有较大的变化,在统计范围内应该是没有变,这意 味着太阳系的绝对速度方向应该和黄道平面垂直。如果这样,那θ=90, u=0.454c。 )本文 没有这样做, 是因为我们并非要得到银河系的运动速度, 只是为了要说明类电磁理论也能解 释光在引力场中的折弯现象,进而说明本理论也是有实验依据的。 2 类磁效应对水星进动的非广义相对论解释 人们对太阳黑子活动的仔细研究, 发现在太阳表面有较缓慢的自旋。 由于它是一个巨大 的流体球,内部的自旋可能是很快的,因此它可能会有明显的类磁效应,水星的进动正是这 种类磁效应的微扰结果。用以上的类似方法[4]我们能得到,太阳对水星产生的类磁力为
MmR 2 v k 2 F G 5 r 3c 2
(2.6) 式中 M 为太阳的质量,而ω和 R 分别为它的旋转角速度和半径, m 和 r 分别为水星的质量 和水星到太阳的距离,v 为水星的轨道(在 x-y 平面)速度, G 为万有引力恒量,c 为真空 中的光速, k 为 Z 轴方向的单位矢,如图 2 所示。那么,式(2.6)是如何来解释水星的进 动的呢?而水星的进动如果全是太阳的类磁力作用而产生的, 那么太阳的平均自旋角速度又 应该有多大呢?
,R 为太阳的半径,u 为太阳的绝对运动速度,tgθ=k,β=u/c。而力的变
化式为 Fx =Fx/、Fy =γFy/、Fz =γFz/ (2.4) 为了能说明光在引力场中的折弯现象,考察光的方向是为正 y 方向的即 v cj ,且距太阳为


R 所以由式(2.2)式(2.3)式(2.4)可得
质电统一理论 上海市宝山中学严正岗
[内容提要]:1、将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看成是同一定律,原理上就导致了电量和质量 的同一性,类电磁理论证明了它的可能性。2、用虚拟实验导出了质电统一理论的内容:质 量和电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电是超光速运动的产物; 质和电是存在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速度 世界的;质量和电量是静质在不超光速和超光速运动中的表象。3、将本理论应用到基本粒 子的研究上, 得到基本粒子的结构构造。 由此得到以下结论: (1) 微观粒子一定是量子化的, 基本粒子确实服从泡利原理或色量子原理。 (2) 量子力学波函数所描述的基本粒子在空间出 现的几率,本质是电磁波的运动和快子在宇宙中丰度的一个概率值的综合结果。 (3)物质世 界的本原是光子和快子。 [关键词]:宇宙斥力 质电统一理论 类电磁理论 构 快子 物质世界的本原 虚拟实验 超光速运动 基本粒子的结
(2.2) 由于实际的测量点是在黄道平面上的地球,所以直接用式(2.1)计算是较为困难的,简便 的方法是将式(2.2)转换为太阳系的关系式。因此我们必须将引力场和类磁场及合力在太 阳系和绝对惯性系进行两次变换。 y 黄道平面 设黄道平面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 x=kz 平面上,太阳在原点, 太阳的绝对运动方向为 x 方向。我们来考察在第一卦限距离为 rp 2 r 的点 p,如图 1 所示。又设 Ex、Ey、Ez 为太阳引力场 E=GM/r 的三个分量,类似电场和磁变场的变化关系,在绝对惯性系中,太阳 u


(2.5) m/为光子绝对系的动质量,它和太阳系光子的关系是由多普勒横向效应 m/=γm 决定的。因 为实际测量出光线偏转角很小, 所以可以用冲量近似方法计算。 求得的光线的偏转角度其结 果[3]为 φ= k
2Gms 2 2 2 , 其中 k cos sin 2 Rc
将各常数代入,可得水星运动一周的进动量为θ=1.211×10-5ω(rad) 。若太阳的平均角速 -2 度为 4.135×10 rad/s,则每世纪的进动量为θ=43(角秒) ,这就和实验的测量值相吻合。 -2 这里我们所假设的太阳的平均角速度为 4.135×10 rad/s 是有合理的因素的。 因为太阳 3 3 的平均密度为 1.409×10 kg/m 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这说明其表面是密度并不大的大气,因 此, 它受到太阳内核旋转牵引作用并不大。 这样我们可以认为, 虽然太阳内部有巨大的自旋, 但其表面的可测值就可能为 2.865×10-6rad/s。 另外太阳内核的高速旋转正好能说明太阳核 燃烧的稳定性。因为太阳内由于离心力和类磁力的存在,部分抵消了太阳的引力作用,所以 太阳的核心的压强并不大。 我们知道太高的温度和压强可使核燃烧是爆炸型的, 这样太阳就 不可能稳定地燃烧了 50 亿年了。这正是太阳能够稳定存在的根本原因。 3 宇宙的膨胀现象的原因说明 类磁效应更为体现在宇宙的膨胀方面。 这和本人在水星进动的非广义相对论解释的道理 一样,都是同向转动物体具有的排斥力(并非惯性力)的缘故。可以证明[5]膨胀的宇宙总体必 然是在旋转的,且宇宙在膨胀之初径向速度为零,横向速度接近光速。所以我们认为正是因 为宇宙膨胀之初的极大的横向速度, 才是产生宇宙斥力及使宇宙膨胀的主要原因。 那么宇宙 斥力理论有没有实验的佐证呢?有两个,一个就是水星的进动事实反过来对本理论的证实; 第二个是 1997 年发现的超新星“1997ff”的亮度是大爆炸理论的两倍的实验事实。要解释 这个现象,只有认为宇宙膨胀之初径向速度很小时,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就可能比较小,星系 跑的距离也就不会大,因此才有目前它的亮度的测量值。 以上所述, 不仅说明了广义相对论并非是唯一能解释天文观察现象的正确的理论; 更是 为了说明运动物质有类磁效应, 它和运动电荷的磁效应是一样的。 后者告诉我们一个可能存 在的事实——质量和电量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
x
太阳的电场和磁变场[2]为 Ex/=Ex=GMRcosθ/r3、Ey/ =γEy =γGMy/r3、 Ez/ =γEz =γGMRsinθ/r3 B/x=0、B/y=βEz/ =γβGMRsinθ/r3、 B/z=-βEy/ =-γβGMy /r3 γ=
0
θ
z (2.3) 图1
1 1 u2 / c2

引言
传统的基本粒子理论认为,电量和质量是物质粒子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不相关的。 因为惯性质量反映的是物质粒子惯性大小的物质因素; 引力质量反映的是物质粒子间万有引 力大小的物质因素; 而电量反映的是物质粒子库仑力大小的物质因素。 虽然前两者已被实验 证明是同等的,但电量和质量却被认为是无关系的。可我们认为后两者也是有紧密关系的, 理由有以下三点:1、如果电量和质量是无关系的,那么自然界里应该存在等质量而不等电 量的基本粒子,即有 2 e 和 2 H 的存在,但从来就没有发现它们的踪影;2、万有引力定律 和库仑定律的数学一致性, 我们猜测引力和电力可能是统一的, 因而电量和质量是有关系的, 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 (其实我们更认为, 所有的描述基本粒子基本属性的物理量都是有关 系的,包括自旋量和量子量) ;3、虽然没有实验能直接证明理由 2 的猜测,但由质电统一理 论的推论——类电磁理论能解释天文学的观察现象, 这就间接地证明了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 的。同时不用广义相对论,类电磁理论还能说明宇宙膨胀的动力原因。另外如果质电统一理 是正确的话,那它将进而解决基本粒子的结构、量子理论(波函数)的决定论本质及物质世 界的本原是什么等诸问题。 本文将对上述理由的第三点进行说明, 在这基础上引入质电统一 理论。
A r 2 GM r
是一个很小的量,在式 2.7 中 (2.9)A 为积分常数。考虑到水星的进动是微小的量(α
可忽略) ,将θ表示为θ1+θ2,θ1 为椭圆轨道的量,θ2 为进动的量,式(2.7)和式(2.9) 又可分为三式,即
GM r r 12 r2
( 2 . 10 )
我们注意到水星椭圆轨道方程为
因为 J =I(1-e )GMm ,因此
2 2 2
1 ,I 为半长轴。所以式(2.13)在 0--2π的积分 (1 e 2 )

GM 2GMR 2 1 2 2 B 2 2 A 5c I (1 e 2 )
1 I (1 e 2 )GM
义相对论的四大经典实验就是最好的例子。 广义相对论认为,在引力场中的物体,在不受其它力作用时,总是沿着四维时空的短程 线运动的;从三维空间来看,物体是沿着弯曲的途径作惯性运动的。它的结论是,三维空间 由于质量的存在而弯曲, 由此它解释了四大经典实验现象和宇宙的膨胀。 我们认为宇宙空间 并非弯曲,宇宙的运动应该由所有宇宙物质的引力场和由它们的运动产生的类磁场来支配。 下面就几个典型的天文学现象及宇宙的膨胀进行解释说明。 1 光在引力场中的折弯现象 银河系和其它星系一样,由于宇宙的膨胀而在高速地运动着。在地球上已观察到其它星 系的高速退行, 证明了银河系也应该有能和真空中光速相比拟的运动速度, 处在银河系内的 太阳的速度是和银河系基本一样的。将宇宙的中心看成是一绝对惯性系的原点,u 为运动的 银河系相对于该原点的速度, 我们来研究运动的太阳所产生的引力场和类磁场及它们对其它 质点的力。将质量为 M 的太阳看成质点,和电现象类似,则恒定运动的质点的场 [1]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