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编八(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登勃朗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斯坦采访的种种经历和见闻。

作品一经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登勃朗峰》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篇。

(三)文体知识——游记三要素都有什么?(四)资料链接——勃朗峰:勃朗峰,又译为白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的交界处。

勃朗峰的最新高度为海拔4810.90米(2007年9月15日),它是西欧的最高峰。

勃朗峰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滑雪、登山等等,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消除文字隔膜。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雇()翌日()苍穹()逗留()缭绕()妩媚()浮躁()颠簸()旷野()打嗝()轻歌曼舞( )瞬息万变()纷至沓来()名副其实()灼热()俯瞰()巉峻()焦炙()拾阶()独踞()纤指()皑皑()沟壑()骡背()醺醺()辚辚()斑斓( )2.解释下列词语翌日:骤然:拾级:斑斓:缭绕:妩媚:穹顶:巍峨:巉峻:颠簸:美不胜收:2345678《登勃朗峰》学案答案第一课时【环节一】赏读入境、夯实基础二、预习与交流(一)美演说诙谐讽刺,“文学史上的林肯”批判现实主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二)《远处的青山》《天真汉在国外》(三)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2.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3.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见所想。

三、1 雇(ɡù)翌日(yì)苍穹(cānɡ qiónɡ)逗留(dòu)缭绕(liáo rào)妩媚(wǔ mèi)浮躁(fú zào)颠簸(diān bǒ)旷野(kuàng)打嗝(ɡé)轻歌曼舞( màn ) 瞬息万变(shùn)纷至沓来(tà)名副其实(fù)灼热(zhuó)俯瞰(kàn)巉峻(chán)焦炙(zhì)拾阶(shè)独踞(jù)纤指(xiān)皑皑(ái)沟壑(hè)骡背(luó)醺醺(xūn)辚辚(lín)斑斓(bān lán )2.翌日: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课教案+导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3、体会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寄托着作者自己理想的写作意图,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方法】:朗读、研讨、品味、领悟【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资料):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四十一岁辞官回家后,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师: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桃花源记。

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就出自这篇文章,那么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读课文。

1、读准字音:(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生听读并画读错的字。

(2)生点评,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老师明确正确读音。

2、读出长句节奏和文言语感:(1)播放课文朗读语音,学生听读,感受并画出长句节奏。

(2)请学生画出下列句子节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齐读课文,读出文言语感。

3、读懂课文(1)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小组讨论。

(2)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相互提问。

(内容是词、句、文意理解。

八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导学案

八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导学案

梁河九年制学校八年级英语导学案总第11课时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第一部分:预习案1.英汉互译下列形容词或副词。

高的_______ 矮的_______ 胖的________ 瘦的_______ 害羞的___滑稽的,有趣的___________ 大声地_________ 静静地____________Hard-working_______ high ________ serious_______ smart_______ early___2.在班里找到符合下面特征的同学,每个特征后面写出两位同学的名字。

tall _____ ________ heavy ______ ________ short _______ _________thin _______________long hair ______ ______ short hair _______ __________请用以下两种方式比较你写出的两位同学:…is taller than… … has longer hair than…3.萨姆和汤姆都会打鼓,但萨姆比汤姆打的要好一些。

Sam Tom can but Sam plays them Tom.4. 缇娜比塔娜高,并且她唱歌的声音也比塔娜要高。

Tina Tara ,and she also Tara.第二部分:探究案Before listening1. 交流,检测课前准备1,2。

2.小组活动:(1)完成1a,和同学们讨论并列出你们所学过的描述某人外貌和性格特点的形容词。

(2) 用这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的同伴,在小组里完成下面的讨论:A: My best friend Li Ming is short and shy. What about your friend?B: My best friend Xu Huan is tall and thin. (and she is smarter than I am.)C: Wang Hao has short hair and…While listening1. 听一遍录音,完成1b。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理财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法提示:实践法、观察法,问题分析法。

一、导入示标你见过品种繁多的购物票据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相比有多大变化吗?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社会,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质疑(一)预习检测:一、农村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取得突破性进展。

2.1978年初,、两省率先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大胆调整,强调准中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和支持农民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肯定了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在中央的肯定下,以、为主要形式的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中心环节:增强。

3各地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坚持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度龙井经济成分,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2.决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

3.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多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

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导学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导学案、教案

1社戏课题社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

2.了解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3.感知内容,感悟中心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妥善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乃至全文中心的作用。

3.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学习作者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2年10月。

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

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治下的北京。

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地战斗着。

《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

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读准字音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ɡ)行.辈(hánɡ)凫.水(fú)橹.(lǔ)旺相.(xiànɡ)撮.(cuō)桕.树(jiù)怠.慢(dài)篙.(ɡāo)磕.(kē)潺潺..(chán)弥.散(mí)蕴.藻(yùn)家眷.(juàn)蹿.(cuān)撺掇..(cuān duo)辨清字形理解词语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6.3 国家行政机关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6.3 国家行政机关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国务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B.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互监督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国务院产生并对其负责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提出质询案
6.3 国家行政机关
随堂检测
3.有关政府与人大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①人大是立法机关,政府是行政
②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6.国务院,即__中__央__人__民__政__府__,是我国最高行 政机关,统一领导__地__方__各__级___人民政府。
6.3 国家行政机关
课前学案
7.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 不可为,勇于负责、__敢__于___担__当___,坚决纠 正___不__作__为_____、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 ___怠__政___。
本课小结
6.3 国家行政机关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2019·武汉)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负责
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
决议和决定的国家机关是( B )
A.人民法院
B.人民政府
C.人大常委会 D.人民检察院
6.3 国家行政机关
随堂检测
2.关于全国人民代表机关大会与国务院的关系,下
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在我国,关于政府的
观点正确的是( A )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④政府要按照领导人的意志运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3 国家行政机关
课后练案
2.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于( B )
A.公民的授予 B.人民的授予 C.政府的授予 D.国务院的授予

2018年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导学案(无答案)

2018年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导学案(无答案)
3.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材料,说说看与中共十九大在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上有什么差异。
中共八大是说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而中共十九大提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请同学们仔细想想,这二者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1.请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党的十九大的基本情况。
提示(1):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
提示(2):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提示(3):大会还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提示(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展示史料:
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有。中共八大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
五、检查反馈:
1.中国梦是中华人民的梦,依靠人民来实现,为人民造福。下列属于中国梦的内容的是()
①国家富强②科技领先③民族振兴④人民幸福
六、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生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五课 第3框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五课 第3框 第2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什么叫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的民族国情(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举例:青藏铁路连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 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加强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对青藏高原的开发、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有重要影响,被人们誉为发展路、团结路、幸福路.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国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职权: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举例:小玉:你好!我们成为“手拉手”的朋友已经快半年啦!最近好吗?我们拉萨这几天可热闹了,又到了藏族的传统节日——藏历新年,我可是期盼了很久.按照规定,西藏自治区除了全国性节假日外,还可以享受民族传统的节假日.我特别开心能和家人一起过节,可以看表演、游园、看藏戏等.如果有机会,欢迎你过来参加我们的节日盛会!你的朋友:卓玛2016年2月12日(3)民族自治机关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3.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的意义主要有:(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含义(性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政治制度.(2)地位: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名称: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产生: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3)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工作开展居民委员会: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举例: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办法.镜头三:某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委员会: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举例:通知各位村民议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拟于3月28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1.议决双桥村2016年财务预算、2015年未报账情况.2.议决新打一口机井.3.议决聘请一名法律顾问,议决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议决法律顾问报酬.请各位议事会成员就上述议题深入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按时与会.双桥村村民议事会2016年3月10日(4)组织机构及职责: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3.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的意义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判断改错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与其他地方的国家机关行使一样的职权.4.我国基层群众性组织主要指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二、选择题5.某区委书记如是说:“遇到大事,听不到政协的声音,心里就很不踏实.”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A.政协是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国家机构B.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C.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D.我国党与政协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6.下列对于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③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各党派之间多党合作,相互监督,荣辱与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主要是指( ) A.一国两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改革开放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③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④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9.(2017·杭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关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 )①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完全实现现代化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落实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下列材料反映( )通知各位村民议事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拟于3月28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1.议决双桥村2016年财务预算、2015年未报账情况.2.议决新打一口机井.3.议决聘请一名法律顾问,议决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议决法律顾问报酬.请各位议事会成员就上述议题深入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按时与会.双桥村村民议事会2016年3月10日①我国农村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有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村民可以通过村民议事会参与本村的决策与管理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适合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本政治制度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三、非选择题11.(1)图1反映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坚持这一制度有何积极的政治意义?(2)图2反映的是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下的自治组织主要有哪些?任选其中一个,谈谈它是如何保障群众利益的.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基于此信息,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二: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剪影(2)结合材料二,谈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第2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主学案】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堂巩固】一、1.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3.错.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4.错.我国基层群众性组织主要是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二、5.B 6.B 7.D 8.D 9.C 10.C三、1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或: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12.(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八(下)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默古诗文,识记实词注释。

2、增强古诗文语感,理解文章主旨。

【学习时间】一节课
【教学内容】
一、复习《桃花源记》
(一)朗读课文,背默课文。

(二)翻译课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三)识记涂红色的加点词意思。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主旨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四)背默理解性句子。

(详见:百度文库的文档)
(五)小测涂红色词语的意思。

1、落英()
2、缤纷()
3、异()
4、穷()
5、豁然
开朗()
6、俨然()
7、具()
8、要()
9、妻子()10、绝境()
11、无论()12、叹惋()13、延()14、语()15、不足()
扶()规()未果()寻()问津()
二、复习《小石潭记》
(一)朗读课文,背默课文,小测关键句子。

(“关键句”详见百度文库的文档)
(二)翻译课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三)识记涂红色重点实词的意思。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三、复习《核舟记》
(一)说明文
(二)识记常用实词。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精炼本》古诗词84首阅读八上八下部分(第27首到第56
首。


2、校对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3、完成《小题狂练》第305页至315页的习题。

4、小作文
什么是享受呢?有人认为吃美食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听音乐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享受,也有人认为经历失败是一种享受……其实摆正心态,仔细想想,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享受。

那么,你做的哪件事是享受呢?
请以“享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到600字的记叙文。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