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机》学案教案.doc
九年级物理全册141《热机》教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41《热机》教案教案:九年级物理全册 141《热机》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41章《热机》2. 详细内容: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循环热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热机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热机的原理和结构,理解热机的工作循环。
2. 使学生掌握热机的效率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热机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热机模型,PPT,黑板。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让学生观察汽车发动机,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 知识点讲解:a. 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b.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c. 热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 例题讲解:分析一辆汽车的热机效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
5. 知识拓展:介绍热机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
六、板书设计1. 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2.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3. 热机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4. 热机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热机的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
2.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热机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热机的效率计算方法: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所做的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计算热机效率的公式为:效率 = 有用功/ 输入热量。
这个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具体问题中。
7.3 热机 学案

热机【学习目标】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学习重点】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难点】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一、知新★知识点(一)热值(5分钟)问题探讨:你知道家庭使用哪些燃料?有什么区别?自学: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_________叫热值。
2.热值的单位有_______和__________3.热值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4.燃料的放热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反馈:(09 柳州)柳州鑫能生物发电项目是广西第一个新型环保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物发电示范项目,以热值为l.2 x103J/㎏的秸杆作燃料。
完全燃烧__________㎏的秸杆得到8.4×10 3J 的热量★知识点(二)热机(15分钟)自学:1.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画出以下问题答案。
(1)什么叫热机,什么叫内燃机?(2)内燃机分为几类?(3)什么叫冲程?2.认识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思考,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四个冲程的气门关闭情况;活塞的运动方向;曲轴转动几圈;如果有能量转化,说出具体的转化过程;点火方式是什么。
小反馈:第一冲程:进气门________,排气门________,活塞由汽缸最_____向________运动,_______和_________的混合物从_________被吸入汽缸。
当活塞运动到汽缸的最下端,_______关闭,曲轴转动______圈。
第二冲程:进气门________,排气门________,活塞由汽缸最_____向________运动,燃料的混合物被_______,汽缸内温度_________,气压_________。
曲轴转动______圈。
在此过程中,________转化_______。
第三冲程: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式),燃料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__________的燃气,推动活塞由汽缸向__________运动,并通过连杆驱使曲轴转动,曲轴转动_________圈。
九年级物理下册《热机》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让学生分组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享。
2.各小组针对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问题展开讨论,探讨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设计一个简易的热机模型,并制作出实物或图纸,阐述其工作原理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撰写一篇关于热机在新型能源领域应用的小论文,探讨热机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思考题:
-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为什么能量转化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能量损失?
-从环保和能源节约的角度,谈谈你对提高热机效率的看法。
作业要求:
-结合教材,系统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定律。
-采用图示和动画,直观展示内燃机、蒸汽机等热机的工作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2.教学方法的运用:
-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自主发现热力学定律和热机工作原理。
-利用问题导向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生动的例子,解释能量守恒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接着,讲解内能、热量和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图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定律的应用。
2.热力学第二定律: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如空调、冰箱等,引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通过对比第一定律,使学生理解熵增和能量转化效率的关系,进而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如何将热机原理应用于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八年级《热机》教案、教学设计

1.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热力学基本定律,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2.热机效率的计算:热机效率的计算涉及到多个物理量的关系,学生需要掌握相关公式及其应用,对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有一定要求。
3.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热机知识的掌握。
-例如:计算热机效率、分析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计算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设想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动画展示热机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2.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热机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4.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热机应用,如汽车、空调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讲解热力学基本定律,特别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热机工作过程中的体现。
3.实践活动:
(1)分组进行热机实验,让学生观察热机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2)讨论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热机工作原理、效率计算及影响因素。
5.课后作业: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热机》教案

《热机》教案
热机教案:
一、引言
热机是众所周知的机械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主要研究如何在物理上利用热能以得到机械动力。
这个教案将介绍热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描述热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学生能够创建一个热机模型,该模型应显示传统的热机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
老师将会介绍热机的基本原理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学生将会分组创造一个热机模型以展示其工作原理。
四、课程安排
第一步:概述热机
1.向学生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并就热机的具体部分进行研究。
3.组内成员彼此交流并汇总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二步:制作热机模型
1.学生使用组内已有的知识和素材构建一个热机模型。
该模型应体现热量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2.学生对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3.测试结果的反馈:讨论测试结果,分析每个热机部件的性能和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第三步:学习更多
1.学生学习热机的一些基本概念,并与每个部件的设计相结合。
2.老师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在热机设计中的应用和选择中会出现的问题。
3.学生反思和修改他们自己的模型。
五、教学总结
1.学生将会掌握基本的热机概念,在实际教学中熟练运用它们。
2.学生将会熟悉各个部分的设计和功能,从而为将来的机械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小组论证和修改模型中,学生掌握了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技巧,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第1节 热机》教案(附导学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知识目标【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的内能,如何使这些内能为人类做功服务呢?如图所示中,a图和b图是常用的交通工具轿车和飞机,c图是军事上用的坦克,d图是把卫星发送上天的火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w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热机演示: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让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出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根据学生的交流讨论总结:燃料在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当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时将水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
展示问题:这个实验虽然简单,却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那么蒸汽机的具体工作过程是怎样的?自学课本18页的热机部分,分析出热机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课件展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热机种类很多,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
探究点二汽油机活动1:展示内燃机剖面图,让学生明确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活动2:观察汽油机模型,自己试着找出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归纳总结:(1)汽油机的构造汽缸、进气门、排气门、活塞、连杆、曲轴、火花塞等;(2)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作一个冲程。
:活动3:利用汽油机活动模型,操作并观察汽油机工作中每一个冲程的工作情况,并试着完成下表:活动4:让每一组学生根据手中的模型上台扮演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边扮演边讲解)归纳总结:(1)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2)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柄转动两周,燃气对外做功一次。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在这个四个冲程中,利用曲轴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
典例剖析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点拨】热机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自主解答】A探究点三柴油机活动1:出示柴油机的结构图,自学课本19页到20页的内容,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分析出汽油机与柴油机有哪些不同点?总结: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点。
《热机》教案范文

《热机》教案范文教案名称:《热机》教案教案编写人:xxx教学对象:高中物理学生教学内容:热机教学目标:1.了解热机的概念;2.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3.掌握热机的效率计算方法;4.了解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热机的工作原理;2.热机效率的计算。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设备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演示汽车、火车等热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热机;2.引发学生对热机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概念讲解(2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热机的定义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热机的初步认识;2.介绍热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热、放热和转化能量的过程;3.解释热机的效率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热机效率的意义。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实验装置放在黑板和投影仪前,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2.阐述实验目的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设计思路;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4.引导学生推导出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计算。
四、教师归纳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效率计算公式;2.强调热机效率对于能源利用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热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
五、实例分析(15分钟)1.通过举例讲解汽车、火车、发电厂等实际生活中的热机应用;2.让学生思考其他热机应用的可能性。
六、课堂练习(2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2.对错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小结与展望(10分钟)1.强调热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黑板设计:1.热机的定义和分类;2.热机的工作原理;3.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于热机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整体上理解较好,但在效率的计算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热机效率计算的讲解,并设计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实践。
另外,我还会引导学生思考热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培养他们对热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热机》教案(精选

编号:__________ 《热机》教案(精选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热机》教案(精选目录一、教学内容1.1 热机的定义与分类1.2 热机的工作原理1.3 热机的性能指标1.4 热机的优缺点对比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合作探究5.4 课堂讲解5.5 实践操作5.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6.2 板书结构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内容7.3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意见九、拓展及延伸9.1 拓展阅读材料9.2 相关实验活动9.3 课后讨论话题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热机的定义与分类 1.1.1 内燃机1.1.2 外燃机1.1.3 蒸汽机1.2 热机的工作原理1.2.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1.2.2 外燃机的工作原理1.2.3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1.3 热机的性能指标1.3.1 热效率1.3.2 功率1.3.3 扭矩1.4 热机的优缺点对比1.4.1 内燃机的优缺点1.4.2 外燃机的优缺点1.4.3 蒸汽机的优缺点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1.1 能够理解热机的定义与分类2.1.2 能够描述热机的工作原理2.1.3 能够计算热机的性能指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2.1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分析热机的工作过程 2.2.2 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热机的优缺点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 能够认识到热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3.2 能够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1.1 热机工作原理的理解3.1.2 热机性能指标的计算3.2 教学重点3.2.1 热机的定义与分类3.2.2 热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指标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1.1 热机模型4.1.2 实验仪器4.1.3 教学课件4.2 学具准备4.2.1 笔记本4.2.2 笔4.2.3 实验报告表格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案如下:教案如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热机图片,引发学生对热机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的利用和热机》学案1.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B.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 .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下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A B C D4.我们知道: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连续工作的.关于压缩冲程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废气排出缸外B.完成对外做功C.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压缩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5.图4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6.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7.一壶水加热至沸腾,并顶起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壶盖被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壶嘴冒出是“白气”,是水的蒸发现象D.旁边玻璃上布满了水珠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8.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下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各冲程的示意图,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为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甲、丁、乙、丙10.右图是内燃机工作循环中的一个冲程,它是A.压缩冲程,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11.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12.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1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吸气冲程(③)(④)(①)(②)排气冲程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9个小学生教育案例个案一: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
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评析: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小毛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方法: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竞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个案三:小平有事没事老爱说谎,考试没考好,回家怕挨打,只好编些谎话搪塞,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带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伙伴有美丽的风筝,为争点面子,免不了说谎:“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
”其实家里并没有风筝。
评析: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和大人恶意的谎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应查明孩子说谎的原因,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手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为了在各方面超过别人,为了争得面子,孩子也经常下意识地编些谎话欺骗同伴,孩子多少都会说谎,如果在说谎之后完全不觉羞耻,那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方法:1、父母试着与孩子多沟通,经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过于严格稍有过失就被严厉处罚现象。
2开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动,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相互猜猜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更多的学生将会体验到新视野,新境界,新心情,新思维,新收获。
个案四:小李,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评析:多动症的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小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小李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方法: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3、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个案五:小冬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在许多技能上,表现得超出11岁孩子的水平,不但会骑自行车,还学会驾驶“小木兰”,讲起故事来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动画片过目不忘,就是这样一个样样行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这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是怕上学,怕上课,怕看书,怕做作业。
评析:小冬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称为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学校教育因素,如:学风、学业负担,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损家庭,严厉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期望值;交往伙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究小冬厌学之原因来看他骑小木兰摔伤腿,在家休养一个月,爸爸怕他寂寞,给他买了两台手掌机,于是小冬每日乐此不疲,越玩越有劲,上学后,连续三次单元测验均是倒数第一,父亲一气之下摔坏了手掌机,妈妈买了一本又一本练习册,除了做还是做,几个月的变化太大了,小冬把一切都归罪于“学习”,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学业的不良;学业不良的后果,强化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如此恶性循环,聪明的小冬成了有名的“后进生”。
方法:1教师采用亮点诱导,就是肯定小冬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小冬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2、利用十分钟队会或午间俱乐部请小冬在班级活动时进行技能表演,如“故事会”等,渐渐地对搞好学习产生了需求,再也不那么害怕学习了。
3、逐步提要求。
要求孩子一点一点进步,切忌操之过急,切忌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行比较。
个案六:小俪,女,十二岁,白白净净,爱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长这么大从不会自己洗头洗澡,铺床,什么家务也不会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平时看着满头大汗的父母却无动于衷。
评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改善,孩子有了比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究小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对小俪过分溺爱,许多孩子的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宝贝”,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就是爱,这样导致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着伸手”的生活,养成了懒惰习惯。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忽视劳动教育,只要求孩子写好字、念好书,学习成绩好,而对孩子参加劳动则认为是浪费时间,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干活,凡事不让孩子动手,不让实践,结果不仅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得不到锻炼。
方法与途径:1教育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不但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要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果实,使孩子懂得每天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而使孩子们确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2、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孩子参加劳动是具有选择的,往往以兴趣作为主导,他们经常对大人的劳动显得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劳动的启发教育,首先,教师在劳动中应多作示范,用以感染、影响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要保护孩子们的劳动兴趣,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劳动,对劳动中取得的成绩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假如劳动结果不令人满意,也不能随便否定,而应当肯定成绩,并善意地帮助孩子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使孩子获得劳动成功的快乐,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劳动兴趣,再次,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劳动强度,否则,孩子会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失去劳动兴趣,产生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