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公开课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豹、娶、媳”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媳妇”等词语。

理解并运用“田地荒芜、提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通过朗读理解、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帮助老百姓破除迷信的巧妙方法。

改编课文,排演课本剧。

3.理清课文顺序,了解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简要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字词,初复述1.朗读题目,了解人物和事件。

(1)学生用关键词的方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西门豹”。

(2)师介绍:故事来自褚少孙补的《史记·滑稽列传》,作者评价西门豹: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3)再读课题“西门豹治邺”。

题目很简练,我们再来看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件事写清楚的。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明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字词,归类学习。

图片(3)学生认读字词,分行指读正音。

提示学生注意:“淹”与“掩”、“旱”与“早”的区别,注意“淹、浮、灌、溉”中右边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4)朗读第三行词语,把意思读出来。

读这些词语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引导学生将画面说细致。

(5)除了“田地荒芜”等,反映萧条场景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除了“提心吊胆”等,反映人惊恐不安的四字词语还有哪些?引导学生造句练习。

(6)指导写字,生练写,师巡视指导、点评。

3.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把“西门豹治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帮助学生推敲概括的语句。

4.尝试自己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根据课后练习第1题,对照课文尝试自己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读对话,明智慧1.学习第1~9自然段。

(1)自读第1~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①这部分产生了几次对话?先自己读对话,然后同桌合作练习朗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模板第【1】篇〗激趣导入,解析课题1. 教师以说书的方式导入新课。

话说战国时期,魏国有一官员。

此人姓西门,名豹,据说此人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眉宇之间透着一身正气。

一日,他接到魏王调令,命他前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

西门豹接到任务后,快马加鞭,迅速上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西门豹到了邺县后,他会做哪些事情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书中寻找答案。

2. 板书课题,介绍复姓。

提示“豹”字写法。

西门是复姓,你的邻居、伙伴,有复姓吗?(屏幕出示《百家姓》中的复姓)《百家姓》中有60个复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记载,《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司马也是复姓。

3. 根据提示读课题,要注意重音和停顿。

谁治邺?西门豹干什么?西门豹治哪里的水?根据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不同,同一个课题朗读重音和停顿也会有所不同。

板块二初读课文,识记词语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屏幕出示三组词语。

第一组:西门豹巫婆官绅徒弟第二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开凿渠道灌溉庄稼第三组: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学生读后交流,指导学生联系影视剧等,理解“巫婆(是指装神弄鬼替人祈祷的女人)、官绅(古代有权有势的官吏)”等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词语是故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第二组词语是写邺县这个地方情况的。

第三组词语写的是官绅神情。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等词语的意思。

3. 借助三组词语,简述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三默读课文,梳理情节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写了西门豹治邺过程中的几件事?2. 学生交流汇报。

(1)三件事。

一是西门豹深入民间,调查邺县人烟荒芜的原因;二是惩治揭穿“为河神娶媳妇”的骗局;三是引漳水溉邺,兴修水利。

(2)可以用哪三个词语来概括这三件事?(板书:调查原因——惩治恶人——兴修水利)3. 梳理故事情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

26《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路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歌颂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3.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门豹是如何破除迷信的?通过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办法的巧妙。

难点:根据提醒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6课《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姓西门,名豹。

豹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看这是它古代的样子,左边部念豸,古书上说它的意思是张着大口的猛兽,右边的勺是形容猛兽的爪子,豹字的撇画较多写的时候应注意长短的不同。

(板书豹)好,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学生对人物介绍已有了解,所以直接导入课题。

教搜豹的字意及写法,让学生能够感受字的演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会读吗?(1)两字词语。

排火车领读,全班跟读。

(2)两个字的会读了,再来看这两个四字词语会读吗?(出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2.通过预习单的调研,找出存疑的词语。

(灌溉)(1)借助图片理解词义(2)教写灌溉在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3)生字归类本课还有两个跟水有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在本子上各写一个【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单调研生字词读音上难度不大,就做简单的处理。

重点放在难理解的字词上,这样做到难易区分,字词板块的学习层次就分明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生字词咱们都解决了,谁能来说说西门豹治邺是什么意思?2.请同学们快快读课文,看看西门豹为了治理邺县这个地方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最后又做了什么?这三部分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把三部分内容连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来说一说。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6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课时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了解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分析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西门豹是谁吗?他有什么特点?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是《西门豹治邺》,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来了解一下西门豹的故事。

二、阅读故事(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素材,学习课文的标题《西门豹治邺》。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鼓励学生尽量读得流畅。

3.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西门豹治邺的过程。

三、讲解故事(10分钟)1. 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分析故事(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西门豹治邺的过程中,西门豹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2. 学生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门豹的故事。

2. 谈论西门豹在治邺中所展示出的勇敢和智慧对学生的启示。

六、小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七、课后作业(3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再读一遍本节课的课文,并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2. 提醒学生记得及时完成作业,并将其带到下节课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西门豹的勇敢和智慧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后通过分析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门豹的故事,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解决问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3、领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和抓住人物言行来重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领悟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教学难点: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质疑,整体感知1、教师板书:西门豹治邺,(再次提醒学生注意豹的写法)导入: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了好几遍,用心读了就一定有收获。

“邺”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会这样?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3、引导学生抓关键句子:“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结合上下文相机理解两个“闹”的不同意思。

二、分角色朗读,自主探究1、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人物角色,读出感情。

人物说话时,课文都没有写他们的神态,请你想一想,该怎样读?为什么?2、请同学们自己默默地读1-9自然段,静静地想一想西门豹问的这四个问题及背后的意图。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弄清真相三、抓关键语句,深度感悟过渡:西门豹该怎么办?1、学生默读课文10-12,勾画出描写西门豹言行的语句,交流并反复朗读。

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请同学们透过西门豹的言、行,体会他当时真实的想法。

在勾画出的句子下面写上自己的理解。

3、学生先读描写西门豹语言行为的句子,再联系上下文说自己的理解,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句子背后的意思。

4、问题探讨A、思考:从西门豹表面的言行上看,他也相信有河伯,有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请用课文中的语句证明你的观点。

教师在学生的探讨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西门豹方法的巧妙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惩治首恶,又教育百姓B、你有什么其他好办法解决西门豹遇到的这个问题?5、造成“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还有一个原因,西门豹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西门豹治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西门豹治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西门豹治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解的是《西门豹治邺》这篇古文,该篇古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通过学习这篇篇古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战争中勇敢的事迹和历史上的一些知识,以及品尝古文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西门豹治邺》的内容2.能够读懂并朗读全文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向善的品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古文中的意思2.讲解古文中的语言结构难点1.学习古文的内容并反映出相应的历史背景2.分析古文中的词汇和句式,了解其用法和意义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等方式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2.将本课的主题和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步骤二:教学过程1.学生自主阅读《西门豹治邺》的全文,理解其中的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特点,并讲解其中比较复杂的内容3.教师可以设计相关辅助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步骤三:拓展巩固1.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根据古文内容编写剧本或朗诵比赛2.学生或教师根据古文内容创作相关的绘本或漫画,展示给全班同学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提问或课堂测验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通过观察学生的绘本或漫画作品等,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3.在课后可以设计相关作业,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六、教学体会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文,了解历史,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公开课教案第【1】篇〗《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西门豹治邺》是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破除迷信”。

课文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

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于是就进行调查并摸清底细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我发现课文的最大特点是对话它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生动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好品质刻画出一个为百姓做好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地方官形象赞扬他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品质。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西门豹非凡的智慧和管理才能,受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

2、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体会出西门豹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4、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表演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西门豹,姓“西门”是个复姓,名“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相机板书:查因惩恶开渠)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读中感悟,抓住西门豹的言行,领悟出他破除迷信方法的巧妙和过人的智慧,体会其非凡的治理才能和尊重科学破除迷信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之妙。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批注法、多媒体展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门豹治邺》(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①西门豹是谁? ②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③邺是什么地方?④为什么要治邺?【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下一步进行教学做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两遍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预设:西门豹惩治了巫婆、官绅,破除了迷信,最后率领老百姓开凿渠道,浇灌庄稼。

预设:西门豹最终使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过渡语:那么邺地最初是怎样一幅景象呢?“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出示表格)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默读(1——9)自然段,找出问题答案,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填写表格3、通过读来体会两个“闹”字的含义,体会老大爷的心情。

纵观表格,我们发现老大爷说了两句话都带有“闹”字(这都是给河伯娶媳妇闹的)(年年闹旱灾),联系上下文,你能说说这两个闹字含义有何不同?此时老大爷的心情如何?你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句话吗?师:由此可见,西门豹通过调查已经了解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是人为的——给河伯娶媳妇闹的;(二)是天灾——年年闹旱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6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豹、芜、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魏、派”等13个生字,理解“田地荒芜、担心吊胆、磕头求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破除迷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将计就计办法的巧妙。

授课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通读课文,掌握课文整体结构,理清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自我介绍:我姓×,名叫××。

你们也能用老师刚才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点名
叫几名学生自我介绍。

很高兴认识大家,原来我们的姓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姓都是一个字。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他的姓有两个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26 西门豹)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习生字。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2)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豹、芜、娶、媳、巫、绅、旱、徒、磕、淌、凿、溉”的读音,并组词语。

字音难点:“徒”读(tú)要读成(dǒu),“媳”读(xí)不要读成(x ī),“凿”为平舌音,“绅”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3)书写“豹、魏、派、娶、媳、妇、淹、硬、逼、浮、旱、徒、饶”
字形难点:“豹”的偏旁是豸旁,“派”的左半部窄,右半部宽。

“旱”的上半部是“日”不要错写成“目”。

“徒”的偏旁是双人旁。

“媳、妇”人女字旁横不出头。

2.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1)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2)汇报
理解词义。

面如土色:脸色呈灰白色。

形容惊恐之极。

担心吊胆:形容非常害怕。

磕头求饶:向别人磕头乞求饶恕自己。

开凿:挖掘、开垦。

旱灾:长时间不下雨,缺雨,缺水。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生: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生:西门豹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起来。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两千多年前,西门豹治邺时,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划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做主,为民除害的形象。

3.段落结构:全文共十四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9自然段)讲西门豹向老大爷了解当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摸清了“河神娶媳妇”的底细。

第二层(10—15自然段)讲西门豹怎样破除迷信。

第三层(第16自然段)讲西门豹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庄稼获得了好收成。

三层也可以这样分:
第一层(1—8自然段)写西门豹调查了解邺这个地方的情况。

第二层(9自然段)写西门豹决定对策。

第三层(10—16自然段)写西门豹采取行动。

这一层次再分两个层次,先详写除“神”害,后略写修水利,除旱灾。

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
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作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指名发表意见)
五、总结提升
西门豹他有没有立刻把巫婆、官绅抓起来处死或者跟他们同流合污呢?他会怎么做呢?你觉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西门豹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在这里面文中的意思,学习
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品读课文,了解西门豹是怎样调查原因、兴修水利的,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3.分析西门豹人物形象,了解西门豹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
面如土色担心吊胆旱灾
磕头求饶娶媳妇开凿
2. 复习,确定专题
师: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词语概括)你能给上面的词语分成两类吗?(巧妙为民除害)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西门豹是怎样巧妙(或机智)地为民除害的”。

二、理解课文
讲读课文第一段: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西门豹他刚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
1.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画出相关的重点词语。

2.指名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年年闹旱灾
3.理解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