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两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两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

两个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

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

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

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

”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才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

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

今天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

再说,今天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相信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

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 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

既然答应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

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

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

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

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战国时,秦国发兵攻取赵国。

赵王派遣相国平原君回去楚国寻求联手抗秦。

平原君在门客中选上了文武兼备的十九名随员,距原订的二十名还差一员。

平日并不受到注重的门客毛遂经过毛遂自荐,被平原君核准随行。

起先,随行的另外十九人都很看不起毛遂,暗中嘲笑他。

但至了楚国,在相互攀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真的毛遂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对他都很敬佩。

平原君回去和楚王商讨联手抗秦之事,毛遂等随行人员便都在台下等候。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

100个经典成语故事1. 鸟语花香故事:古代有个聪明的小孩,他喜欢在花园里观察鸟儿。

一天,他发现每当鸟儿唱歌时,花园里的花朵都会绽放出美丽的花香。

于是,他说出了“鸟语花香”的成语。

2. 杯弓蛇影故事:有个人在喝酒时,看到水中的杯子和弓形的倒影,以为是蛇,吓得立刻跳起来。

他的朋友告诉他,这只是因为错觉,就像是“杯弓蛇影”一样,警告他不要被自己的想象吓倒。

3. 画龙点睛故事:古代有位画家画了一幅精美的龙图,但觉得还差点什么。

最后,他在画龙的眼睛上加上了一点,顿时画龙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从此,人们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中加上一个关键的细节,使其更加完美。

4. 纸上谈兵故事:古代有个人只会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很了解战争策略。

有一天,他被派去指挥一场真正的战斗,结果却一败涂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光靠理论而没有实践是无法取得真正成果的。

5. 亡羊补牢故事:有个农夫发现自己的羊丢了一只,但他没有及时修理围栏,导致后来还丢了更多的羊。

最后,他明白了“亡羊补牢”的道理,意识到及时采取措施可以防止更大的损失。

6. 掩耳盗铃故事:有个人偷了一口钟,但害怕别人发现,于是把钟放在耳朵旁边,然后用手捂住耳朵。

当有人问他是否听到了钟声时,他回答说没有听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掩耳盗铃是没有用的,问题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消失。

7. 守株待兔故事:古代有个农夫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种的树旁边。

他惊讶地发现这只兔子正好和他种的树的高度一样,于是他决定再次种植同样高度的树,希望能够等到更多的兔子自己撞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守株待兔是不切实际的,依靠运气和机会是不可靠的。

8. 路遥知马力故事:古代有个人在路上看到一匹马,他通过观察马在跑时的姿势和速度来推测出马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通过观察和判断可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9. 一箭双雕故事:古代有位神射手,他在打猎时一箭射中了两只飞鸟。

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一次行动可以达到两个目标。

10. 守株待兔故事:古代有个农夫发现一只兔子撞死在他种的树旁边。

两个成语故事

两个成语故事

两个成语故事
以下是两个成语故事:
1. 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源于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一只兔子在树上觅食时不小心掉了下来,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兔子在陷阱里感到非常害怕,但很快就发现了一只老农夫正在旁边观察。

兔子认为老农夫会救它,于是决定等待他的到来。

兔子在陷阱里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老农夫并没有出现。

兔子开始感到不耐烦,认为它必须要想办法脱离陷阱。

于是,兔子开始四处寻找食物,希望能够尽快吃饱离开陷阱。

在这个过程中,兔子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它成功地逃脱了陷阱。

老农夫在看到兔子逃脱后,意识到他曾经在陷阱里等待兔子,这让他非常后悔。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有些人会放弃实际行动,而是选择坐视不管,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这种态度往往会让人错失良机,而如果我们能够采取积极行动并克服困难,我们也可能会获得成功。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成语讲述的是一个千里迢迢的旅程,需要从最基本的步骤开始。

这个成语告诫我们,要想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逐步推进。

这个故事的情境是一个旅行家要去一个遥远的国家,但他并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具体地址。

于是他开始寻找线索,询问当地人,最终终于
找到了要去的地方。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想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逐步推进。

如果我们没有耐心和毅力,我们可能会放弃,而如果我们能够坚持并采取必要的步骤,我们最终也可能会取得成功。

50个成语故事

50个成语故事

50个成语故事1、颐指气使成语故事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温不放心,派李振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及百官。

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就训斥。

【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2、舟中敌国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吴起听说魏文侯很聪明贤能,就去投靠魏国,被任命魏军的统领,对付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乘船时说江山多美好。

吴起说如不施行仁政,那么共乘的小船上也会有敌国的存在,魏武侯赞同他的观点。

【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

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3、问牛知马成语故事汉宣帝时期,颍川太守赵广汉十分聪明能干,治理地方军政事务很有一套办法,他叫家仆到牲口市场去买马,并告诉他先问狗、羊、牛价,然后再问马价,把价格进行比较就能够以合适的价钱购买了。

家仆十分佩服。

【释义】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4、醇酒美人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于秦国的压力,晋鄙不敢行动。

魏公子信陵君盗取兵符,杀了晋鄙,亲自率军救赵。

他中了秦王的反间计被魏王免职,他只好纵情于醇酒美人之中。

【释义】指酒色。

5、米珠薪桂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擅长辩论,凭一张嘴到处游说。

他去楚国要求见楚王,把守宫门的谒者索贿不成,故意陷害他,让他先住三天,卖给他的东西特别贵。

楚王见苏秦后,谈得非常投机。

苏秦说楚国的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样贵。

【释义】珠:珍珠。

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

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6、好谋善断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

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

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成语故事50个简短

成语故事50个简短

成语故事50个简短(一)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二)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三)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四)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五)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六)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七)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

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

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

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

成语故事大全简短

成语故事大全简短

成语故事大全简短
1. 画龙点睛:张僧繇在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

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

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龙还留在寺壁上。

这个故事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2.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吓唬人。

3. 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

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魂飞魄散。

这个故事比喻口头上说喜欢某个东西,实际上并不是真喜欢。

4.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5. 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故事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小学经典成语故事80篇

小学经典成语故事80篇

小学经典成语故事80篇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经典成语故事8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提示]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7、水滴石穿从前,有个廉洁的县官,他审问一个拿了公家一枚铜钱的仓库管理人。

那人说:“不就是一枚铜钱吗?”他提笔写下一行批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一天偷一枚铜钱,一千日就是一千枚;天天用绳锯木头,木头也会断;水珠天天滴在石头上,石头也会被滴穿。

关于成语故事(15篇)

关于成语故事(15篇)

关于成语故事(15篇)关于成语故事(15篇)关于成语故事11、志在四方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

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

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

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

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

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2、退避三舍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

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队伍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成语故事
时间:2019-10-07 13:29:07 | 作者:陈诗婷
在这个假期里学了两个成语,是守株待兔和塞翁失马这两个成语。

守株待兔的意思就是守着树桩等兔子自己撞上来。

形容不努力,只想不劳而获,也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有一个故事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非常懒的农夫,但是他一直很快乐。

有好几天在偷懒,正好有一天他正坐在一棵又高又大的树下,树旁边还有一筐苹果。

这个农夫一边吃苹果一边休息。

突然,一只小白兔看见苹果就想吃苹果了,可是兔子没看路,所以一不小心撞到了树桩上。

农夫转过头看见了一只兔子,兔子的脖子都撞断了,蹬了两下腿就死翘翘的了。

农夫看到这一幕,高兴极了,他马上冲上去捡起兔子心里美滋滋的“哈哈,没费一点劲儿就捡到一只肥美的兔子,看来是我交了好运啊!还种什么田呢?我以后就坐在这个树桩旁,等兔子撞上来好了!”
第二天,农夫没心思干活了。

他把锄头和没耕好的田搁在一边,一心守着那个树桩,等着兔子撞上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可他还是不罢休,心想“也许明天就有兔子撞上来了!”
就这样,农夫在树桩旁等了一天又一天,田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他也不关心。

不过,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兔子撞上那个树桩了。

这个故事讲完了,还有塞翁失马的故事,意思是:比喻虽然一时收到挫折,也许以后会因此得到好处。

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故事是:在古时候,边塞地区住着一位老翁,他见多识广,遇事沉着冷静,而且很有远见。

有一天,塞翁养的一匹马无缘无故跑到了塞外去了。

左邻右舍听说了这间事,纷纷跑来安慰他,劝他不要伤心。

塞翁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对大家说:“丢了匹马未必是坏事啊,为什么大家断定这件事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过了几个月,好事果然发生了。

那匹逃跑的马居然从塞外跑回来了,还带回来几匹胡人的骏马。

于是,大家又纷纷跑来祝贺塞翁,夸他有远见。

看着大家,塞翁却摇了摇头,忧虑地说:“不能高兴得太早,这件事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祸呀!”
家中添了几匹骏马之后,塞翁的儿子很好奇。

他骑上骏马,试着跑了跑。

骏马看见新主人,便不听话,就把塞翁的儿子的脚摔伤了。

大家听说后纷纷来安慰他,塞翁又一次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对大家说:“我儿子的脚摔伤了,也未必是坏事,或许是好事呢?”
又过了几天,战争来了。

好多人为了国家牺牲了性命,可是塞翁的儿子脚伤了所以在家里没去充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