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动物过冬》的教学设计
动物过冬教案8篇

动物过冬教案8篇动物过冬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储存食物、冬眠、迁徙、换毛2、对探究动物过冬方式感爱好,知道关怀、爱惜动物。
活动预备课件、动物过冬方式的卡片、头饰“松鼠、大雁、蛇、狮子”等。
活动过程冬天你会怎么过?激发爱好,导入课题 "小伴侣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感觉怎样?我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引导】小伴侣们真会想办法,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裤子、鞋子和袜子,戴上帽子、手套、围巾等。
还可以呆在家里用空调、炉火、取温器取暖。
还可以通过做各种运动来增加热量,增加反抗力。
从而使自己更不会那么冷。
那小动物们是怎么来过冬的呢?动物怎么过冬?1、冬天快要来了,天气冷起来了。
森林里的动物要预备过冬。
你知道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老师叙述与提问时,要有一种即将面临天寒地冻境遇的紧迫感)幼儿自由猜猜各种小动物过冬的方法。
2、依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观看相应的幼儿活动材料。
大雁和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那里天气温和,有各种各样的食物。
松鼠、兔子、狐狸、狼长出很厚很密的毛,好象穿上了温和的外套。
蛇和青蛙钻进地洞里,熊躲进数洞里。
雪下不着,风吹不着,它们舒舒适服睡大觉。
蚂蚁、田鼠知道冬天要下雪,会找不着吃的东西,就早早地把食物搬进洞里。
这样,冬天它们就可以不到外面去找吃的了。
3、我们到森林里去,问问动物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预备,好吗?动物们确定会很兴奋地告知我们,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4、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松鼠、大雁、蛇、狮子”等,让幼儿分别说说它们的过冬方法。
仿照动物1、每个幼儿扮演一种动物,隐藏蜷缩在活动室的一个角落。
2、老师或一名幼儿扮演访问者“咚咚”敲门:“里面住着谁呀?”幼儿回答:“我是松鼠,冬天到了我要找好多食物存起来”“我是大雁,我要飞到南方去。
”“我是蛇,我住在洞里。
”“我是狮子,冬天到了我要换掉一皮毛”等等。
3、师幼一起评价,看看谁能学会所扮演的角色的口吻说得既详细又清楚。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活动:
1. 布置家庭作业,明确作业要求和提交时间。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展示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
评估方式:
1.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包括内容完整性、思考深度等。
第十二章:课堂小测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程度。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和适应策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如何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观察到的动物过冬方式。
第二章:鸟类过冬
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鸟类过冬的方式和适应策略。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鸟类的过冬行为。
教学内容:
1. 介绍鸟类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第十五章:课程反馈与改进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课程反馈,提出对《动物过冬》教学设计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内容:
1. 组织学生填写课程反馈表,了解他们对《动物过冬》教学设计的评价。
2. 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持续改进。
教学活动:
1. 分发课程反馈表,让学生匿名填写。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过冬的意义和生态价值。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动物过冬现象。
教学活动:
1. 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动物过冬的思考和问题。
《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年级:幼儿园中班学科:主题活动课时:25分钟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知道动物为了适应季节变化而采取的不同策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讲述等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尊重生命,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难点:让幼儿能够运用观察、讨论、讲述等方式,表达动物过冬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动物过冬的方式。
2. 讨论法: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对动物过冬的认识。
3. 讲述法: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动物过冬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 实践活动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动物过冬的手工制品。
五、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冬季的景象,引导幼儿思考冬季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2. 基本内容:a. 教师展示不同动物过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b. 教师讲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冬眠、换毛等。
c.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过冬的认识。
d.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关于动物过冬的故事。
3. 拓展内容:教师让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动物过冬的手工制品,如小鸟的房子、小熊的洞穴等。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动物过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看冬季景象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冬季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2. 主题活动(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动物过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教师讲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如迁徙、冬眠、换毛等。
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过冬的认识。
3.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动物过冬的手工制品,如小鸟的房子、小熊的洞穴等。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动物过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课《动物过冬》精品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课《动物过冬》精品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动物世界》的第六章《动物的生存智慧》,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动物过冬的方式,包括迁移、休眠、储食、换毛等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及其适应环境的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生存智慧的兴趣,激发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适应原理。
教学重点:掌握动物过冬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实物模型、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冬天雪景,引导学生思考:冬天来了,动物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呢?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结合挂图和实物模型展示。
式,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讲解迁移、休眠、储食、换毛等动物过冬方式的特点和适应原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过冬》2. 内容:迁移:鸟类南飞、鱼类洄游等;休眠:熊、蛇等;储食:松鼠、仓鼠等;换毛:兔子、狐狸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过冬方式,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动物过冬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适应原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过冬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究。
同时,开展“保护动物,关爱生态环境”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动物过冬方式的适应原理。
式,进行角色扮演。
3. 作业设计: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最喜欢的动物过冬方式,并说明原因。
中班《动物过冬》教案7篇

中班《动物过冬》教案7篇通过写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动物过冬》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动物过冬》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过冬的方式,重点了解冬眠和换毛这两种过冬方式,并知道这两种过冬方式的代表性动物。
2、技能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的原因,并自主探索、讨论,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操作和观察,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自制过冬、换毛过冬小动物的房子、ppt课件、多种小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带领小朋友做手指游戏《悄悄话》,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悄悄话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田鼠田鼠住在大树下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喇叭花喇叭花变成小电话#,##小鸟和田鼠说着悄悄话#手指游戏结束后,教师紧接着询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鸟田鼠在说什么悄悄话吗?那你们想知道小鸟和田鼠在说什么悄悄话吗?"紧接着教师讲小鸟和田鼠说的悄悄话故事,作为导入。
二、基本部分1、重点掌握冬眠和换毛的过冬方式。
①下雪了,找动物宝宝出去玩儿,并且出示下雪天的ppt。
"哇,下雪啦!动物宝宝们,我们可以出去堆雪人啦!我们到小刺猬家叫小刺猬出来玩吧!"教师做敲门动作。
"#,请问小刺猬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出示小刺猬睡觉的ppt,"嘘,别吵,小刺猬在睡觉呢,他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儿呢!""哎,算了,小刺猬在睡觉呢,我们还是去小青蛙的家找小青蛙玩儿吧!"教师敲小青蛙的门:"#,请问小青蛙在家吗?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出示小青蛙的ppt:"谁啊,别吵,我在睡觉呢,我要睡到春天才出来玩呢!"。
《动物过冬》课教案范文

《动物过冬》优质课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好奇心。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学生讨论。
教学步骤:1. 展示冬季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冬季的寒冷。
2. 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在冬季是如何过冬的吗?”3. 播放动物过冬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二章:鸟类过冬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过冬方式,包括迁徙和留鸟。
教学内容:介绍鸟类的迁徙和留鸟过冬方式,以及其适应性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图片展示、学生观察。
教学步骤:1. 展示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特征。
2. 讲解鸟类的迁徙和留鸟过冬方式。
3. 让学生观察鸟类的适应性特征,如羽毛的颜色和厚度。
4.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适应性特征?”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三章:哺乳动物过冬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过冬方式,包括冬眠和改变饮食。
教学内容:介绍哺乳动物的冬眠和改变饮食过冬方式,以及其适应性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图片展示、学生观察。
教学步骤:1. 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的特征。
2. 讲解哺乳动物的冬眠和改变饮食过冬方式。
3. 让学生观察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如储存脂肪和改变食性。
4. 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适应性特征?”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第四章:爬行动物过冬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过冬方式,包括寻找温暖的地方和冬眠。
教学内容:介绍爬行动物的寻找温暖地方和冬眠过冬方式,以及其适应性特征。
教学方法:讲解、图片展示、学生观察。
教学步骤:1. 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征。
2. 讲解爬行动物的寻找温暖地方和冬眠过冬方式。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动物过冬》教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与自然》,详细内容为《动物过冬》。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并掌握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幼儿对动物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丰富幼儿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动物过冬的视频资料。
2. 学具:画纸、彩笔、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讨论冬天的特点。
(2)引导幼儿思考: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呢?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PPT、视频资料,向幼儿展示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熊、松鼠、鸟类等,讲解它们过冬的方式。
(2)通过互动提问,检验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过冬的场景。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作品,并分享自己的绘画思路。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过冬》2. 内容:(1)冬天的特点(2)动物过冬的方式:迁徙、冬眠、储存食物等(3)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察周围的环境,了解并记录一种动物过冬的方式。
2. 答案示例:鸟类在冬天会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幼儿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实地观察动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的过冬方式;(2)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分析动物过冬的特点和适应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动物过冬的特点和适应性;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各种动物过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总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动物过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哪种动物;1.2 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简要介绍这种动物的过冬方式;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2.2 学生结合PPT,观察各种动物过冬的图片,总结它们的适应特点。
3. 小组合作3.1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任务:讨论并总结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及其适应性;3.2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3.3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汇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4. 课堂拓展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要过冬?过冬对它们有什么意义;4.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动物过冬的重要性;4.3 教师出示一些人类干扰动物过冬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并提出保护建议。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动物过冬的方式及适应性;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5.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课《动物过冬》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活动课《动物过冬》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过冬》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指名)
1.黄莺飞到南方去过冬;
2.啄木鸟不怕冷,仍在森林里捉虫;
3.青蛙钻到泥洞里冬眠;
4.小蚂蚁准备好过冬的粮食,在家里过冬。
二.问题情境
除了刚才讲的,你们还想了解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吗?
1.我想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
2.我想知道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我想了解动物过冬的一些趣闻;
三.上网查询
1.看样子你们想了解的'东西还真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直接上INTERNET去搜索、去了解一下你最需要的动物过冬的资料。
不过网上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而我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地学习,谁能说说我们上网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要注意看得速度要快;2、要找你最需要、最感兴趣的资料;3、遇到不懂的生字和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
2.你们讲的很好,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打开桌面的INDEX文件,点击相应的网址,寻找你最需要的资料吧。
时间为五分钟。
3.学生上网查询。
4.反馈:都找到了吗?
(1、有没有你最需要的资料;2、你找到了关于什么动物过冬的资料;你的这个资料是在哪个网站里找到的。
)
四.下载整理
1.既然你们都找到了自己最需要的资料,现在
不妨把他们下载下来,并仔细地读读下载的内容,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互相帮助解决。
2.学生下载并出声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3.反馈。
4.学生互读。
5.加题目。
6.反馈:你加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加?
五.交流反馈
1.小朋友们学得不错,可是我们许多同学还不
知道你了解的动物到底是怎样过冬的,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交流准备。
3.全班交流。
六.规范美化
1.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真是大开眼界,不过,
如果我们把下载的资料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和整理或许会更好一些。
你们会做吗?
2.学生电脑操作。
3.全班反馈交流。
七.小节提高
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八.拓展延伸
实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还可以继续上网,了解更多的动物过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