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锐角三角函数复习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九年级数学下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

(完整版)九年级数学下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下 锐角三角函数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sin60sin30sin30︒-︒=︒ B .22sin 45cos 451︒+︒=C .sin 60cos60cos60︒︒=︒ D .cos30cos30sin 30︒︒=︒AD ECBF2、一人乘雪橇沿如上图1所示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间的关系式 为210S t t =+,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2秒,则此人下滑的高度为( ) A.24米B.12米C.123米D.6米3.如上图2,在ABC ∆中30A ∠=︒,3tan 2B =, 23AC =,则AB 的长是( ) A .33+ B .223+ C .5 D .924.如上图3,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8AB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 A.34B.43C.35D.455、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上图4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A.34B.43 C.35D.456.如右图5,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 沿OB 对折,使点A 落在1A 处,已知3OA =,1AB =,则点1A 的坐标是( )A.3322⎛⎫ ⎪⎪⎝⎭, B.332⎛⎫⎪ ⎪⎝⎭,C.3322⎛⎫⎪ ⎪⎝⎭,D.1322⎛⎫⎪ ⎪⎝⎭,7.已知正三角形ABC ,一边上的中线长为a ,则此三角形的边长为( )A . 23aB .233a C .3a D . 33a α图4图58. 点()sin60,cos60M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 31,22⎛⎫ ⎪⎪⎝⎭ B . 31,22⎛⎫-- ⎪ ⎪⎝⎭ C .31,22⎛⎫- ⎪ ⎪⎝⎭ D . 13,22⎛⎫- ⎪ ⎪⎝⎭9.在ABC ∆中,A ∠、B ∠都是锐角,且1sin 2A =,3cos 2B =,则ABC ∆的形状是 (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0.如图6,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D 为AC 上一点,若1tan 5DBA ∠= ,则AD 的长为( )A .2B .2C .1D .22 二、填空题11.如图7,在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6米,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________米.12.如图8,Rt ABC ∆中,90C ∠=︒,D 是直角边AC 上的点,且2AD DB a ==,15A ∠=︒ ,则BC 边的长为 .13.如图9,在ABC ∆中,90C ∠=,2BC =,1sin 3A =, 则AB =______..14.如图10,在矩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为AB 、BC 、CD 、DA 的中点,若4tan 3AEH ∠=,四边形EFGH 的周长为40,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______.图7图9图8图6图10图11图1215.如图11所示,在高2米、坡角为30︒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______米.(3 1.732≈,精确到0.1米)16.如图12所示,ABC ∆中,AB AC =,BD AC ⊥于D ,6BC =,12DC AD =,则cos C =____. 17.某山路的路面坡度1i =︰399,沿此山路向上前进了200m ,升高了______m . 18.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底边上的高为30,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19.某人沿着山脚到山顶共走了1000m ,他上升的高度为500m ,这个山坡的坡度i 为____. 三、解答题 20.计算:(1)22sin30cos60tan 60tan30cos 45+-⋅+︒. (2)22sin 45cos30tan 45+-21.如图所示,某学生在河东岸点A 处观测到河对岸水边有一点C ,测得C 在A 北偏西31︒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前行2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B 北偏西45︒的方向上,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该同学计算出这条河的宽度.(参考数值:tan31°≈53,sin31°≈21)22.在一次公路改造的工作中,工程计划由A 点出发沿正西方向进行,在A点的南偏西60︒方向上有一所学校B,如图14 ,占地是以B为中心方圆100m的圆形,当工程进行了200m后到达C处,此时B在C南偏西30︒的方向上,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并分析一下,工程若继续进行下去是否会穿越学校.23.如图15,在某建筑物AC上,挂着宣传条幅BC,小明站在点F处,看条幅顶端B,测的仰角为︒60,求宣传条幅BC 30,再往条幅方向前行20米到达点E处,看到条幅顶端B,测的仰角为︒的长,(小明的身高不计,结果精确到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全章知识点复习及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全章知识点复习及同步习题(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Rt△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有:sin cos a A B c ==,cos sin b A B c ==,tan aA b=,这就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再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探索出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三个特殊关系. 一、余角关系由上面的定义我们已得到sin A =cos B ,cos A =sin B ,而在直角三角形中,∠A +∠B =90°,即∠B =90°-∠A .因此有:sin A =cos (90°-A ),cos A =sin (90°-A ).应用这些关系式,可以很轻松地进行三角函数之间的转换.例1 如图,在Rt△ABC 中,∠C =90°,CD ⊥AB 于D ,已知1sin 2A =,BD =2,求BC 的长.解:由于∠A +∠B =90°,所以1cos sin(90)sin 2B B A =-==.在Rt△BCD 中,cos BD B BC =,所以212BC =.所以BC =4. 二、平方关系 由定义知sin a A c =,cos b A c=, 所以222222222sin cos a b a b A A c c c++=+=(sin 2A 、cos 2A 分别表示sin A 、cos A 的平方).又由勾股定理,知a 2+b 2=c 2,所以sin 2A +cos 2A =22c c=1.应用此关系式我们可以进行有关锐角三角函数平方的计算. 例2 计算:sin256°+sin245°+sin234°.解:由余角关系知sin56°=cos(90°-56°)=cos34°. 所以原式=sin245°+(sin234°+cos234°)223122⎛⎫=+= ⎪ ⎪⎝⎭. 三、相除关系 由定义中sin a A c =,cos bA c=, 得sin tan cos aA a c ac A b A c b bc==⨯==.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以使一些化简求值运算过程变得简单. 例3 已知α为锐角,tan α=2,求3sin cos 4cos 5sin αααα+-的值.解:因为sin tan 2cos ααα==,所以sin α=2cos α, 所以原式6cos cos 6174cos 10cos 4106αααα++===---.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较多,且方法灵活.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选用灵活的求解方法.四、设参数法例4 如图1, 在△ABC 中,∠C =90°,如果t a n A =125,那么sin B 等于( ) (A)135 (B) 1312 (C) 125 (D)51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因为tan A =125=b a ,所以可设a =5k ,b =12k (k >0),根据勾股定理得c =13k , 所以sin B =1312=c b .应选(B).五、等线段代换法例5 如图2,小明将一张矩形的纸片ABC D 沿C E 折叠,B 点恰好落在A D 边上,设此点为F ,若BA :BC =4:5,则c os∠DCF 的值是______.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E BC ≌△EF C ,所以C F=CB , 又C D=AB ,AB :BC =4:5, 所以C D :C F=4:5,图1 图2在Rt△D C F 中,c os∠D C F=54=CF DC . 六、等角代换法例6 如图3,C D 是平面镜,光线从A 点出发经C D 上点E 反射后照射到B 点,若入射角为α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 ⊥C D ,B D⊥C D ,垂足分别为C 、D ,且AC =3,B D =6,C D =11,则tan α的值为( ) (A )311 (B )113 (C )119 (D )911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α=∠CA E ,所以只需求出tan∠CA E .根据条件可知△AC E∽△B DE,所以ED CE BD AC =,即CECE-=1163, 所以C E=311,在Rt△A E C 中,tan∠CA E=9113311==AC CE .所以tan α=911.七、等比代换法例7 如图4, 在Rt△ABC 中,ACB =90,C D⊥AB 于点D ,BC =3,AC =4,设BC D=α,tan α的值为( )(A)43 (B)34 (C)53 (D)54分析:由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知tan α=DCDB, 由Rt△C D B ∽Rt△ACB , 所以43==AC BC DC DB ,所以tan α=43,选(A). ABCDEα 图3图4锐角三角函数测试1.比较大小:sin41°________sin42°.2.比较大小:cot30°_________cot22°.3.比较大小:sin25°___________cos25°.4.比较大小:tan52°___________cot52°.5.比较大小:tan48°____________cot41°.6.比较大小:sin36°____________cos55°.7、下列命题①sinα表示角α与符号sin的乘积;②在△ABC中,若∠C=90°,则c=αsinA成立;③任何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都是介于0和1之间实数.其正确的为()A、②③ B.①②③ C.② D. ③8、若Rt△ABC的各边都扩大4倍得到Rt△A′B′C′,那么锐角A和锐角A′正切值的关系为( )A.tanA′=4tanA B.4tanA′=tanA C.tanA′=tanA D.不确定.9(新疆中考题)(1)如图(1)、(2),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变化而变化.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变化的规律.(2)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比较18°,34°,50°,62°,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精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精练题(含答案)

锐角三角函数 第1课时 精练题1、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34B .43 C .35 D .45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锐角三角函数中,锐角α的正弦的定义即:=αsin α的对边斜边,在方格纸中,一格为1个单位长度。

从图象可知∠α的对边,邻边分别为3、4,由勾股定理求得斜边长为5,由正弦的定义得:sin α=35,正确答案:C2、在Rt △ABC 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k 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值( )A .扩大k 倍B .缩小k 倍C .没有变化D .不能确定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是锐角三角函数中,锐角α的正弦值不会因为边长改变而改变。

在 Rt △ABC 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k 倍,所以,其各边长分别为:ka,kb,kc,由正弦函数的定义,可得:=A sin ∠A 的对边斜边=cakc ka = 正确答案:C3、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线,已知∠ACD 的正弦值 是32,则ABAC的值是( ) A .52B .53B .C .25 D .32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象,因此,首先考查的是学生的结合题意,画图的能力。

其次,由于CD 是斜边AB 上的高线,故∠ACD=∠B ,而在Rt △ABC 中,sinB=AB AC ,所以AB AC =32正确答案:D4、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32,2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23 B .32 C 。

34 D .43α AO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要求出sinB 值,就务必要构建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决。

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因此,我们可以将DC 连接起来,根据在同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知:∠B=∠D ;而在Rt △ADC 中,sinD=23,故:sinB=23正确答案:A28.1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精练题1、在△ABC 中,∠C =90°,AC =5,AB =13,则tanA 等于( )A .512 B .125 C .513 D .135分析:本题是一道概念题,要求学生结合题目要求,正确做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12,根据锐角正切值的定义,得出:tanA=512=AC BC正确答案:B 2、如图(3)AD ⊥CD ,AB =13,BC =12,CD =3,AD =4,则sinB=( ) A 、B 、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25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含答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25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综合复习—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ABC中,∠C=90°,cosA=,则tan A等于( )A.B.C.D.2.在Rt△ABC中,∠C=90°,把∠A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的余切,记作cotA=.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成立的是( )A.tanA•cotA=1 B.sinA=tanA•cosA C.cosA=cotA•sinA D.tan2A+cot2A=1第2题第3题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 )A.B.C.D.4.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为DE,则tan∠CBE的值是( )A.B.C.D.5.如图所示,已知∠α的终边OP⊥AB,直线AB的方程为y=-x+,则cosα等于( )A.B.C.D.第5题第6题6.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x的范围是( )A. B.C. D.;二、填空题7.设θ为锐角,且x2+3x+2sinθ=0的两根之差为.则θ=.8.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沿CE折叠矩形ABCD,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AB=4,BC=5,则tan∠AFE的值为.9.已知△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AC=4,则sinB= .第8题第9题第11题10.当0°<α<90°时,求的值为.11.如图,点E(0,4),O(0,0),C(5,0)在⊙A上,BE是⊙A上的一条弦.则tan∠OBE=.1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P是直线CD上一点,若DP=1,则tan∠BPC的值是 .三、解答题13.如图所示,某拦河坝截面的原设计方案为AH∥BC,坡角∠ABC=74°,坝顶到坝脚的距离AB=6m 为了提高拦河坝的安全性,现将坡角改为55°,由此,点A需向右平移至点D,请你计算AD的长.(精确到0.1m)14. 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某单位拟建造地下停车库,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该地下停车库的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按规定,地下停车库坡道1:3上方要张贴限高标志,以便告知停车人车辆能否安全驶入,为标明限高,请你根据该图计算CE(精确到0.1 m)(sin18°≈0.3090,cos18°≈0.9511,tan18°≈0.3249)15.如图所示,某中学九年级一班数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周末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他们要在某公园人工湖旁的小山AB上,测量湖中两个小岛C、D间的距离.从山顶A处测得湖中小岛C的俯角为60°,测得湖中小岛D的俯角为45°.已知小山AB的高为180米,求小岛C、D间的距离.(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不取近似值)16. 在△ABC中,AB=AC,CG⊥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G.一等腰直角三角尺按如图①所示的位置摆放,该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为F,一条直角边与AC边在一条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恰好经过点B.(1)在图①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B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BF与CG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2)当三角尺沿AC方向平移到图②所示的位置时,一条直角边仍与AC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条直角边交BC边于点D,过点D作DE⊥BA于点E.此时请你通过观察、测量DE、DF与CG的长度,猜想并写出DE+DF与CG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然后证明你的猜想;(3)当三角尺在②的基础上沿AC方向继续平移到图③所示的位置(点F在线段AC上,且点F与点C不重合)时,(2)中的猜想是否仍然成立?(不用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在Rt△ABC中,设AC=3k,AB=5k,则BC=4k,由定义可知tan A=.故选D.2.【答案】D;【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A、tanA•cotA==1,关系式成立;B、sinA=,tanA•cosA=,关系式成立;C、cosA=,cotA•sinA=,关系式成立;D、tan2A+cot2A=()2+()2≠1,关系式不成立.故选D.3.【答案】B;【解析】连接BD.∵E、F分別是AB、AD的中点.∴BD=2EF=4∵BC=5,CD=3∴△BCD是直角三角形.∴tanC=故选B.4.【答案】C;【解析】设CE=x,则AE=8-x.由折叠性质知AE=BE=8-x.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2=CE2+BC2,即(8-x)2=x2+62,解得,∴tan∠CBE.5.【答案】A;【解析】∵y=-x+,∴当x=0时,y=,当y=0时,x=1,∴A(1,0),B,∴OB=,OA=1,∴AB==,∴cos∠OBA=.∴OP⊥AB,∴∠α+∠OAB=90°,又∵∠OBA+∠OAB=90°,∴∠α=∠OBA.∴cosα=cos∠OBA=.故选A.6.【答案】D;【解析】由数轴上A点的位置可知,<A<2.A、由sin30°<x<sin60°可知,×<x<,即<x<,故本选项错误;B、由cos30°<x<cos45°可知,<x<×,即<x<,故本选项错误;C、由tan30°<x<tan45°可知,×<x<1,即<x<1,故本选项错误;D、由cot45°<x<cot30°可知,×1<x<,即<x<,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7.【答案】30°;【解析】x1·x2=2sinθ,x1+x2=-3,则(x1-x2)2=(x1+x2)2-4x1x2=9-8sinθ=()2,∴sinθ=,∴θ=30°.8.【答案】;【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90°,CD=AB=4,AD=BC=5,由题意得:∠EFC=∠B=90°,CF=BC=5,∴∠AFE+∠DFC=90°,∠DFC+∠FCD=90°,∴∠DCF=∠AFE,∵在Rt△DCF中,CF=5,CD=4,∴DF=3,∴tan∠AFE=tan∠DCF==.9.【答案】;【解析】连接AO并延长交圆于E,连CE.∴∠ACE=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在直角三角形ACE中,AC=4,AE=6,∴sin∠E=;又∵∠B=∠E(同弧所对的的圆周角相等),∴sinB=.10.【答案】1;【解析】由sin2α+cos2α=1,可得1-sin2α=cos2α∵sin2α+cos2α=1,∴cos2α=1-sin2α.∴.∵0°<α<90°,∴cosα>0.∴原式==1.11.【答案】;【解析】连接EC.根据圆周角定理∠ECO=∠OBE.在Rt△EOC中,OE=4,OC=5,则tan∠ECO=.故tan∠OBE=.12.【答案】2或;【解析】此题有两种可能:(1)当点P在线段CD上时,∵BC=2,DP=1,CP=1,∠C=90°,∴tan∠BPC==2;(2)当点P在CD延长线上时,∵DP=1,DC=2,∴PC=3,又∵BC=2,∠C=90°,∴tan∠BPC=.故答案为:2或.三、解答题13.【答案与解析】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E⊥BC于点E,过点D作DF⊥BC于点F.在Rt△ABE中,,∴AE=ABsin∠ABE=6sin 74°≈5.77(cm);,∴BE=ABcos∠ABE=6cos 74°≈1.65(m).∵AH∥BC,∴DF=AE≈5.77m.在Rt△BDF中,,∴(m).∴AD=EF=BF-BE=4.04-1.65≈2.4(m).14.【答案与解析】解:在Rt△ABD中,∠ABD=90°,∠BAD=18°,∴,BD=tan∠BAD·AB=tan 18°×9,∴CD=tan 18°×9-0.5.在Rt△DCE中,∠DEC=90°,∠CDE=72°,∴,=sin 72°×(tan 18°×9-0.5)≈2.3(m).即该图中CE的长约为2.3m.15.【答案与解析】解: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ACB=60°,∠ADB=45°.∴在Rt△ABD中,BD=AB.又在Rt△ABC中,∵,∴,即.∵BD=BC+CD,∴.∴CD=AB-AB=180-180×=(180-60)米.答:小岛C、D间的距离为(180-)米.16.【答案与解析】解:(1)BF=CG.证明:在△ABF和△ACG中,∵∠F=∠G=90°,∠FAB=∠GAC,AB=AC,∴△ABF≌△ACG(AAS),∴BF=CG.(2)DE+DF=CG.证明:过点D作DH⊥CG于点H(如图所示).∵DE⊥BA于点E,∠G=90°,DH⊥CG,∴四边形EDHG为矩形,∴DE=HG.DH∥BG.∴∠GBC=∠HDC∴AB=AC.∴∠FCD=∠GBC=∠HDC.又∵∠F=∠DHC=90°,CD=DC,∴△FDC≌△HCD(AAS),∴DF=CH.∴GH+CH=DE+DF=CG,即DE+DF=CG.(3)仍然成立.(注:本题还可以利用面积来进行证明,比如(2)中连结AD)。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实际应用》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实际应用》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实际应用》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命题点分类集训命题点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主要考查 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识记、正余弦的转换及由三角函数值求出角度. 2.考查形式:①三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识记;②与非负性结合,通过三角函数值求角度;③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之间的相互转化,判断关系式是否成立;④在实数运算中涉及三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运算(具体试题见实数的运算部分).【命题预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作为识记内容在实数运算中考查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单独考查也会出现.1. sin 60°的值等于( ) A . 12B .22 C . 32D . 3 1. C2. 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 cos 40°=sin 50° B . tan 15°·tan 75°=1 C . sin 225°+cos 225°=1 D . sin 60°=2sin 30°2. D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选项 逐项分析正误 A cos40°=sin(90°-40°)=sin50° √ B tan15°·tan75°=1tan75°×tan75°=1√ C sin 2A +cos 2A =1√ D∵sin60°=32,2sin30°=2×12=1,∴sin60°≠2sin30° ×3. 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满足|sin α-12|+(tan β-1)2=0,则α+β=________.3. 75° 【解析】由于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都是非负数,而这两个数的和又为零,于是它们都为零.根据题意,得|sin α-12|=0,(tan β-1)2=0,则sin α =12,tan β =1,又因为α、β均为锐角,则α=30°,β=45°,所以α+β=30°+45°=75°. 命题点2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与两个锐角之间关系的互化.2.考查形式:已知一边及某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他量,或结合直角坐标系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命题预测】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的基础,值得关注.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3),那么cos α的值是( ) A . 34B . 43C . 35D . 454. D 【解析】如解图,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A (4,3),∴OB =4,AB =3,∴OA =32+42=5,∴cos α=OB OA =45.5. 在Rt △ABC 中,∠C =90°,sin A =45,AC =6 cm .则BC 的长度为( )A . 6 cmB . 7 cmC . 8 cmD . 9 cm5. C 【解析】∵sin A =BC AB =45,∴设BC =4a ,则AB =5a ,AC =(5a )2-(4a )2=3a ,∴3a =6,即a =2,故BC =4a =8 cm.6. 已知:如图,在锐角△ABC 中,AB =c ,BC =a ,AC =b ,AD ⊥BC 于D. 在Rt △ABD 中,sin ∠B =ADc ,则AD =c sin ∠B ;在Rt △ACD 中,sin ∠C =________,则AD =________. 所以c sin ∠B =b sin ∠C ,即bsin B =csin C , 进一步即得正弦定理:asin A =b sin B =c sin C.(此定理适合任意锐角三角形) 参照利用正弦定理解答下题:在△ABC 中,∠B =75°,∠C =45°,BC =2,求AB 的长.6. 解:∵sin C =AD AC =ADb ,∴AD =b sin C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A =ABsin C ,∵∠B =75°, ∠C =45°, ∴∠A =60°, ∴2sin 60°=ABsin 45°,∴AB =2×22÷32=263.命题点3 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主要考查利用几何建模思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几何中的直角三角形的有关问题,并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考查形式:①仰角、俯角问题;②方位角问题;③坡度、坡角问题;④测量问题等.【命题预测】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数学建模题型,是全国命题的趋势.7. 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 的高度与拉绳PB 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 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α(B′C 为水平线),测角仪B′D 的高度为1米,则旗杆PA 的高度为( )A .11-sin α B . 11+sin α C . 11-cos α D . 11+cos α7. A 【解析】在Rt △PCB ′中,sin α=PCPB ′,∴PC =PB ′·sin α,又∵B ′D =AC =1,则PB ′·sin α+1=P A ,而PB ′=P A ,∴P A =11-sin α.8. 如图①是小志同学书桌上的一个电子相框,将其侧面抽象为如图②所示的几何图形,已知BC =BD =15 cm ,∠CBD =40°,则点B 到CD 的距离为________cm (参考数据:sin 20°≈0.342,cos 20°≈0.940,sin 40°≈0.643,cos 40°≈0.766.结果精确到0.1 cm ,可用科学计算器).8. 14.1 【解析】如解图 ,过点B 作BE ⊥CD 于点E ,∵BC =BD =15 cm ,∠CBD =40°,∴∠CBE =20°,在Rt △CBE 中,BE =BC ·cos ∠CBE ≈15×0.940=14.1(cm).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9. 如图,一艘渔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18海里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55°方向上的B 处,此时渔船与灯塔P 的距离约为________海里.(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 55°≈0.8,cos 55°≈0.6,tan 55°≈1.4)9. 11 【解析】∵∠A =30°,∴PM =12PA =9海里.∵∠B =55°, sin B =PM PB ,∴0.8=9PB ,∴PB ≈11海里.10. 如图,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聪在距离旗杆10 m 的A 处测得旗杆顶端B 的仰角为60°,测角仪高AD 为1 m ,则旗杆高BC 为__________m .(结果保留根号)10. 103+1 【解析】如解图,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则AE =CD =10 m ,在Rt △AEB 中,BE =AE·tan 60°=10×3=10 3 m ,∴BC =BE +EC =BE +AD =(103+1)m . 11. 如图,大楼AB 右侧有一障碍物,在障碍物的旁边有一幢小楼DE ,在小楼的顶端D 处测得障碍物边缘点C 的俯角为30°,测得大楼顶端A 的仰角为45°(点B 、C 、E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已知AB =80 m ,DE =10 m ,求障碍物B 、C 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 m ,参考数据:2≈1.414,3≈1.732)11. 解:如解图,过点D 作DF ⊥AB ,垂足为点F ,则四边形FBED 为矩形,∴FD =BE ,BF =DE =10,FD ∥BE ,由题意得:∠FDC =30°,∠ADF =45°,∵FD ∥BE , ∴∠DCE =∠FDC =30°, 在Rt △DEC 中,∠DEC =90°,DE =10,∠DCE =30°, ∵tan ∠DCE =DE CE ,∴CE =10tan 30°=103,在Rt △AFD 中,∠AFD =90°,∠ADF =∠FAD =45°, ∴FD =AF ,又∵AB =80,BF =10,∴FD =AF =AB -BF =80-10=70,∴BC =BE -CE =FD -CE =70-103≈52.7(m ). 答:障碍物B 、C 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2.7 m .12.某地的一座人行天桥如图所示,天桥高为6米,坡面BC 的坡度为1∶1,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有关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AC 的坡度为1∶ 3. (1)求新坡面的坡角α;(2)天桥底部的正前方8米处(PB 的长)的文化墙PM 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12. 解:(1)∵新坡面AC 的坡度为1∶3,∴tan α=13=33, ∴α=30°.答:新坡面的坡角α的度数为30°.(2)原天桥底部正前方8米处的文化墙PM 不需要拆除. 理由如下:如解图所示,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点D , ∵坡面BC 的坡度为1∶1, ∴BD =CD =6米,∵新坡面AC 的坡度为1∶3, ∴CD ∶AD =1∶3, ∴AD =63米,∴AB =AD -BD =(63-6)米<8米,故正前方的文化墙PM 不需拆除. 答:原天桥底部正前方8米处的文化墙PM 不需要拆除.13.如图,某无人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B ,D ,从无人机A 上看目标B ,D 的俯角分别为30°,60°,此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AC 为 60 m ,随后无人机从A 处继续水平飞行30 3 m 到达A′处. (1)求A ,B 之间的距离;(2)求从无人机A′上看目标D 的俯角的正切值.13. 解:(1)如解图,过点D 作DE ⊥AA′于点E ,由题意得,AA ′∥BC ,∴∠B =∠FAB =30°, 又∵AC =60 m ,在Rt △ABC 中,sin B =AC AB ,即12=60AB,∴AB =120 m .答:A ,B 之间的距离为120 m .(2)如解图,连接A′D ,作A′E ⊥BC 交BC 延长线于E , ∵AA ′∥BC ,∠ACB =90°, ∴∠A ′AC =90°,∴四边形AA′EC 为矩形, ∴A ′E =AC =60 m , 又∵∠ADC =∠FAD =60°, 在Rt △ADC 中,tan ∠ADC =AC CD ,即5=60CD,∴CD =20 3 m ,∴DE =DC +CE =AA′+DC =303+203=50 3 m , ∴tan ∠AA ′D =tan ∠A ′DE =A′E DE =60503=235,答:从无人机A′上看目标D 的俯角的正切值为235.中考冲刺集训一、选择题1.一个公共房门前的台阶高出地面1.2米,台阶拆除后,换成供轮椅行走的斜坡,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A . 斜坡AB 的坡度是10° B . 斜坡AB 的坡度是tan 10°C . AC =1.2tan 10° 米D . AB = 1.2cos 10°米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2.如图,以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P 是AB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连接OP ,设∠POB=α,则点P 的坐标是( )A . (sin α,sin α)B . (cos α,cos α)C . (cos α,sin α)D . (sin α,cos α)3.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BC 是铅垂线,CA 是水平线,BA 与CA 的夹角为θ.现要在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CA =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 )A . 4sin θ 米2B . 4cos θ 米2C . (4+4tan θ) 米2 D . (4+4tan θ) 米24.如图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A ,B ,P ,Q 四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线段AB ,PQ 相交于点M ,则图中∠QMB 的正切值是( )A . 12B . 1C . 3D . 2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如图所示,某办公大楼正前方有一根高度是15米的旗杆ED ,从办公大楼顶端A 测得旗杆顶端E 的俯角α是45°,旗杆底端D 到大楼前梯坎底边的距离DC 是20米,梯坎坡长BC 是12米,梯坎坡度i =1∶3,则大楼AB 的高度约为(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6≈2.45)( )A . 30.6B . 32.1C . 37.9D . 39.46. 如图,钓鱼竿AC 长6 m ,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C 长3 2 m ,某钓鱼者想看看鱼钩上的情况,把鱼竿AC 转到AC′的位置,此时露在水面上的鱼线B ′C ′为3 3 m ,则鱼竿转过的角度是( )A . 60°B . 45°C . 15°D . 90°二、填空题7. 如图,点A(3,t)在第一象限,射线OA 与x 轴所夹的锐角为α,tan α=32,则t 的值是________.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8. 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边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 =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为______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 9. 如图,航拍无人机从A处测得一幢建筑物顶部B的仰角为30°,测得底部C的俯角为60°,此时航拍无人机与该建筑物的水平距离AD为90米,那么该建筑物的高度BC约为________米.(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3≈1.73)三、解答题10. 如图,在数学活动课中,小敏为了测量校园内旗杆CD的高度,先在教学楼的底端A点处,观测到旗杆顶端C的仰角∠CAD=60°,然后爬到教学楼上的B处,观测到旗杆底端D的俯角是30°. 已知教学楼AB高4米.(1)求教学楼与旗杆的水平距离AD;(结果保留根号......)(2)求旗杆CD的高度.11. 图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平面示意图,灯臂AO长为40 cm,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AM为75°,由光源O射出的边缘光线OC,OB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CA,∠OBA分别为90°和30°,求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不考虑其他因素,结果精确到0.1 cm.温馨提示:sin75°≈0.97,cos75°≈0.26,3≈1.73).12. 阅读材料:关于三角函数还有如下的公式:sin (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 tan β利用这些公式可以将一些不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来求值,例如:tan 75°=tan (45°+30°)=tan 45°+tan 30°1-tan 45°tan 30°=1+331-1×33=2+ 3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请选择适当的公式计算下列问题: (1)计算sin 15°;(2)某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和纪念为国捐躯的红军战士.李三同学想用所学知识来测量如图纪念碑的高度,已知李三站在离纪念碑底7米的C 处,在D 点测得纪念碑碑顶的仰角为75°,DC 为 3 米,请你帮助李三求出纪念碑的高度.答案与解析:1. B第2题解图2. C 【解析】如解图,过点P 作PC ⊥OB 于点C ,则在Rt △OPC 中,OC =OP ·cos ∠POB =1×cos α=cos α,PC =OP ·sin ∠POB =1×sin α=sin α,即点P 的坐标为(cos α,sin α).3. D 【解析】在Rt △ABC 中,∠BAC =θ,CA =4米,∴BC =CA ·tan θ=4tan θ.地毯长为(4+4tan θ)米,宽为1米,其面积为(4+4tan θ)×1=(4+4tan θ)米2.4. D 【解析】如解图,将AB 平移到PE 位置,连接QE, 则PQ =210,PE =22,QE =42,∵△PEQ 中,PE 2+QE 2=PQ 2,则∠PEQ =90°,∴tan ∠QMB =tan ∠P =QEPE=2.第4题解图第5题解图5. D 【解析】如解图,设AB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过点E 作EF ⊥AB 于点F ,过点B 作BH ⊥ED 于点H ,则可得四边形GDEF 为矩形.在Rt △BCG 中,∵BC =12,i BC =BG CG =33,∴∠BCG =30°,∴BG =6,CG =63,∴BF =FG -BG =DE -BG =15-6=9,∵∠AEF =α=45°,∴AF =EF =DG =CG +CD =63+20,∴AB =BF +AF =9+20+63≈39.4(米).6. C 【解析】∵sin ∠CAB =BC AC =326=22,∴∠CAB ′=45°,∵sin ∠C ′AB ′=B ′C ′AC ′=336=32,∴∠C ′AB ′=60°,∴∠CAC ′=60°-45°=15°,即鱼竿转过的角度是15°.第7题解图7. 92【解析】如解图,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点A(3,t)在第一象限,∴OB =3,AB =t ,在11 Rt △ABO 中,tan α=AB OB =t 3=32,解得t =92. 8. 2.9 【解析】在Rt △AMD 中,DM =tan ∠DAM ×AM =tan 45°×4=4米,在Rt △BMC 中,CM =tan ∠MBC ×BM =tan 30°×12=4 3 米,故CD =CM -DM =43-4≈2.9米.9. 208 【解析】在Rt △ABD 中,BD =AD·tan ∠BAD =90×tan 30°=303,在Rt △ACD 中,CD =AD·tan ∠CAD =90×tan 60°=903,BC =BD +CD =303+903=1203≈208(米).10. 解:(1)∵在教学楼B 点处观测旗杆底端D 处的俯角是30°,∴∠ADB =30°,在Rt △ABD 中,∠BAD =90°,∠ADB =30°,AB =4(米),∴AD =AB tan ∠ADB =4tan 30°=43(米). 答:教学楼与旗杆的水平距离是4 3 米.(也可先求∠ABD =60°,利用tan 60°去计算得到结论)(2)∵在Rt △ACD 中,∠ADC =90°,∠CAD =60°,AD =4 3 米,∴CD =AD·tan 60°=43×3=12(米).答:旗杆CD 的高度是12米.11. 解:∵tan ∠OBC =tan 30°=OC BC =33, ∴OC =33BC , ∵sin ∠OAC =sin 75°=OC OA≈0.97, ∴33BC 40≈0.97, ∴BC ≈67.1(cm ).12. 解:(1)sin 15°=sin (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 =22×32-22×12 =6-24. (2)在Rt △BDE 中,∠BDE =75°,DE =CA =7,tan ∠BDE =BE DE ,即tan 75°=BE 7=2+3, ∴ BE =14+73,又∵AE =DC =3,∴AB =BE +AE =14+73+3=14+83(米),答:纪念碑的高度是(14+83)米.。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锐角三角函数(共20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锐角三角函数(共20题)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之锐角三角函数(共20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一个长方体木箱沿斜面滑至如图位置时,AB=2m,木箱高BE=1m,斜面坡角为α,则木箱端点E距地面AC的高度表示为()m.A.+2sinαB.2cosα+sinαC.cosα+2sinαD.tanα+2sinα2.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某学校在学校门口的大门上方安装了一个人体体外测温摄像头,学校大门高ME=7.5米,学生身高BD=1.5米,当学生准备进入识别区域时,在点B时测得摄像头M的仰角为30°,当学生刚好离开识别区域时,在点A时测得摄像头M 的仰角为60°,则体温监测有效识别区域AB的长()A.米B.米C.5米D.6米3.某网红地惊现震撼的裸眼3D超清LED巨幕,成功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打卡.小丽想了解该LED屏AB的高度,进行了实地测量,她从大楼底部C点沿水平直线步行30米到达台阶底端D点,在D点测得屏幕下端点B的仰角为27°,然后她再沿着i=4:3长度为35米的自动扶梯到达扶梯顶端E点,又沿水平直线行走了45米到达F点,在F点测得屏幕上端点A的仰角为50°(A,B,C,D,E,F,G在同一个平面内,且E、F和C、D、G分别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该LED屏AB的高度约为()(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sin27°≈0.45,cos27°≈0.89,tan27°≈0.51,sin50°≈0.77,tan50°≈1.19)A.86.2米B.114.2米C.126.9米D.142.2米4.如图,旗杆AB竖立在斜坡CB的顶端,斜坡CB长为65米,坡度为i=.小明从与点C相距115米的点D处向上爬12米到达建筑物DE的顶端点E,在此测得旗杆顶端点A的仰角为39°,则旗杆的高度AB约为()米.(参考数据:sin39°≈0.63,cos39°≈0.78,tan39°≈0.81)A.12.9B.22.2C.24.9D.63.15.我校小伟同学酷爱健身,一天去爬山锻炼,在出发点C处测得山顶部A的仰角为30度,在爬山过程中,每一段平路(CD、EF、GH)与水平线平行,每一段上坡路(DE、FG、HA)与水平线的夹角都是45度,在山的另一边有一点B(B、C、D同一水平线上),斜坡AB的坡度为2:1,且AB长为900,其中小伟走平路的速度为65.7米/分,走上坡路的速度为42.3米/分.则小伟从C出发到坡顶A的时间为()(图中所有点在同一平面内≈1.41,≈1.73)A.60分钟B.70分钟C.80分钟D.90分钟6.李白笔下“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了在喷薄而出的红日映衬下,远远望见一叶帆船驶来的壮美河山之境.聪明的小芬同学利用几何图形,构造出了此意境!如图,半径为5的⊙O在线段AB上方,且圆心O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到AB的距离为,AB=20,线段PQ在边AB上(AP<AQ),PQ=6,以PQ中点C为顶点向上作Rt△CDE,其中∠D=90°,CD=3,sin∠DCE=sin∠DCQ=,设AP=m,当边DE与⊙O有交点时,m的取值范围是()A.B.C.D.7.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英国佩里加(H.Perigal,1801﹣1898)用“水车翼轮法”(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该证法是用线段QX,ST,将正方形BIJC分割成四个全等的四边形,再将这四个四边形和正方形ACYZ拼成大正方形AEFB (图2).若AD=,tan∠AON=,则正方形MNUV的周长为()A.B.18C.16D.8.如图,在Rt△ABC中,∠ACB=90°,CE是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E作EF⊥AB交AC于点F.若BC=4,△AEF的面积为5,则sin∠CEF的值为()A.B.C.D.9.已知α,β均为锐角,若tanα=,tanβ=,则α+β=()A.45°B.30°C.60°D.90°10.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8,0)、(0,8),点C、F分别是直线x=﹣5和x轴上的动点,CF=10,点D是线段CF的中点,连接AD交y轴于点E,当△ABE面积取得最小值时,tan∠BAD的值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1是一张双挡位可调节靠背椅,挡位调节示意图如图2.两脚AB,AC以及靠背DE,座位FG,其中D,F分别为AC,DE上固定连接点,GF在点A上移动实现靠背的调节,DC=4AD,EF=4DF,已知AB=AC=DE=50分米,tan∠ABC=2.(1)当GF∥BC时,点E离水平地面BC的高度为分米.(2)当靠背DE′⊥AC时,有G′E′∥BC,则GF的长为分米.12.如图1为温州乐园的游乐设施一摩天轮与飞天梭.当摩天轮一座舱A与飞天梭高度相同时(如图2),另一座舱B恰好位于摩天轮最低点;当座舱A顺时针旋转至与飞天梭相同高度的A′点时,座舱B旋转至点B'.此时地面某观测点P与点A',圆心O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sin∠A'PC=,已知摩天轮的半径为32米,则点B,B'间的距离为米;现又测得∠APC=∠B'PC,则点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米.13.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8,0)、(0,8),点C、F分别是直线x=5和x轴上的动点,CF=10,点D是线段CF的中点,连接AD交y轴于点E,当△ABE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tan∠BAD=.14.如图是一款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平衡灯,灯管AB与支架AD,砝码杆AC均成120°角,且AB=40cm,AC=18cm,AD=6cm,底座是半径为2cm的圆柱体,点P是杠杆的支点.如图1,若砝码E在端点C时,当杠杆平衡时,支架AD垂直于桌面,则此时垂直光线照射到最远点M到支点P的距离PM为cm.由于特殊设计,灯管的重力集中在端点B,砝码杆重力集中在砝码E上,支架AD的重力忽略不计,由杠杆原理可知,平衡时重力保持垂直水平桌面向下,且G1•h2=G2•h1,如图2.为了使得平衡时砝码杆与桌面平行,则砝码E到离A点的距离为cm.15.小君家购入如图1的划船机一台,如图2是划船机的部分示意图.阻尼轮⊙O由支架AD和AC支撑,点A处于点O的正下方,AD与⊙O相切,脚踏板点E和圆心O在连杆CE上,CD部分隐藏在阻尼轮内部,测量发现点E到地面的高度EF为35cm,E、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AF为72cm,tan∠DAC=,则CD的长为cm.三.解答题(共5小题)16.某海域有一小岛P,在以P为圆心,半径r为10(3+)海里的圆形海域内有暗礁.一海监船自西向东航行,它在A处测得小岛P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上,当海监船行驶20海里后到达B处,此时观测小岛P位于B处北偏东45°方向上.(1)求A,P之间的距离AP;(2)若海监船由B处继续向东航行是否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如果有触礁危险,那么海监船由B处开始沿南偏东至多多少度的方向航行能安全通过这一海域?17.如图,一艘货船在灯塔C的正南方向,距离灯塔257海里的A处遇险,发出求救信号.一艘救生船位于灯塔C的南偏东40°方向上,同时位于A处的北偏东60°方向上的B处,救生船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前往救援.求AB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tan40°≈0.84,取1.73.18.脱贫攻坚工作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图①是政府给贫困户新建的房屋,如图②是房屋的侧面示意图,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房屋的高AB所在的直线,为了测量房屋的高度,在地面上C点测得屋顶A的仰角为35°,此时地面上C点、屋檐上E 点、屋顶上A点三点恰好共线,继续向房屋方向走8m到达点D时,又测得屋檐E点的仰角为60°,房屋的顶层横梁EF=12m,EF∥CB,AB交EF于点G(点C,D,B在同一水平线上).(参考数据:sin35°≈0.6,cos35°≈0.8,tan35°≈0.7,≈1.7)(1)求屋顶到横梁的距离AG;(2)求房屋的高AB(结果精确到1m).19.【材料阅读】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将用中国科技“定义”世界新高度.其基本原理之一是三角高程测量法,在山顶上立一个觇标,找到2个以上测量点,分段测量山的高度,再进行累加.因为地球面并不是水平的,光线在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所以当两个测量点的水平距离大于300m时,还要考虑球气差,球气差计算公式为f=(其中d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R为地球的半径,R取6400000m),即:山的海拔高度=测量点测得山的高度+测量点的海拔高度+球气差.【问题解决】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参加了一项野外测量某座山的海拔高度活动.如图,点A,B的水平距离d=800m,测量仪AC=1.5m,觇标DE=2m,点E,D,B在垂直于地面的一条直线上,在测量点A处用测量仪测得山顶觇标顶端E的仰角为37°,测量点A处的海拔高度为1800m.(1)数据6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请你计算该山的海拔高度.(要计算球气差,结果精确到0.01m)(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20.筒车是我国古代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如图,半径为3m的筒车⊙O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圈,筒车与水面分别交于点A、B,筒车的轴心O距离水面的高度OC长为2.2m,筒车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盛水筒.若以某个盛水筒P刚浮出水面时开始计算时间.(1)经过多长时间,盛水筒P首次到达最高点?(2)浮出水面3.4秒后,盛水筒P距离水面多高?(3)若接水槽MN所在直线是⊙O的切线,且与直线AB交于点M,MO=8m.求盛水筒P从最高点开始,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恰好在直线MN上.(参考数据:cos43°=sin47°≈,sin16°=cos74°≈,sin22°=cos68°≈)。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

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在ABC 中, 45B ∠=︒ , 30C ∠=︒ ,分别以 A 、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D 、 E .作直线 DE ,交 BC 于点 M ;同理作直线 FG 交 BC 于点 N ,若 6AB = ,则 MN 的长为( )A .1B 3C .3D .232.如图,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点M 、N 分别为OB 、OC 的中点,则sin∠OMN 的值为( )A .12B .1C .2 D 33.如图,在 Rt ABC 中, 9053C AB BC ∠=︒==,, ,则 sin B 的值为( )A .45B .34C .35D .43二、填空题4.cos60︒ = .5.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 AOB 和 COD 按图1所示放置,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 处,210AB = , 4CD = .保持纸片 AOB 不动,将纸片 C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 α()090α<<︒ .当BD 与 CD 在同一直线上(如图2)时, α 的正切值等于 .6.在 ABC ∆ 中, 903016ACB A AB ︒︒∠=∠==,, ,点 P 是斜边 AB 上一点,过点 P 作PQ AB ⊥ ,垂足为 P ,交边 AC (或边 CB )于点 Q ,设 AP x = ,当 APQ ∆ 的面积为 3时, x 的值为 .三、综合题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A =30°,AC =4,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使点B 落在点E 处,点C 落在点D 处.P 、Q 分别为线段AC 、AD 上的两个动点,且AQ =2PC ,连接PQ 交线段AE 于点M .(1)AQ = ,∠APQ 为等边三角形;(2)是否存在点Q ,使得∠AQM 、∠APQ 和∠APM 这三个三角形中一定有两个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A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AQ = ,B 、P 、Q 三点共线.8.(1)计算:3tan30°-(cos60°)-1+8 cos45°+()1tan 60-︒(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 221(1)122x x x --÷++ 的值,其中x=4cos30°-tan45° 9.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O 上,且PA =PB ,点M 是∠O 外一点,MB 与∠O 相切于点B ,连接OM ,过点A 作AC OM 交∠O 于点C ,连接BC 交OM 于点D .(1)求证:MC是∠O的切线;(2)若152OB=,12BC=,连接PC,求PC的长.10.如图,在∠ABC中,过点C作CD//AB,E是A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于点F,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FCD是平行四边形;(2)若AB=6,∠BAC=60°,∠DCB=135°,求AC的长.11.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O的切线AP与O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P=∠BCO.(1)求证:AC=PC;(2)若AB=6 3,求AP的长.12.(12744 sin603233-︒-(2)先化简,再求值:342111xxx x-⎛⎫+-÷⎪--⎝⎭,其中22x=.13.如图,以AB为直径作O,过点A作O的切线AC,连接BC,交O于点D,点E是BC边的中点,连结AE.(1)求证: 2AEB C ∠=∠ ; (2)若 5AB = , 3cos 5B =,求 DE 的长. 14.(1)计算: 2cos 45sin 30tan 45︒︒︒+⋅ . (2)求二次函数 21212y x x =++ 图象的顶点坐标. 15. 如图,直线y =-x +b 与反比例函数 3y x=-的图象相交于点A (a ,3),且与x 轴相交于点B .(1) 求a 、b 的值;(2) 若点P 在x 轴上,且∠AOP 的面积是∠AOB 的面积的12,求点P 的坐标. 16.如图, PA 、 PB 为O 的切线,A 、B 为切点,点C 为半圆弧的中点,连 AC 交 PO于E 点.(1)求证: PB PE = ; (2)若 3tan 5CPO ∠=,求 sin PAC ∠ 的值. 17.(120313213(202248)64---⨯--().(2)先化简,再求值:2243()22ab a ba b a b b a a b---⨯÷+-+,代入你喜欢的a ,b 值求结果. 18.矩形AOBC 中,OB =4,OA =3,分别以OB ,OA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 是BC 边上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F 的反比例函数 ky x= (k >0)的图象与边AC 交于点E.(1)当点F 为边BC 的中点时,求点E 的坐标; (2)连接EF ,求∠EFC 的正切值.19.如图1,已知矩形ABCD 中,AB=6,BC=8,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点E 从A 点沿AB 向点B运动,运动过程中连接OE ,过O 作OF∠OE 交BC 于F ,连接EF ,(1)当点E 与点A 重合时,如图2,求 tan OEF ∠ 的值;(2)运动过程中, tan OEF ∠ 的值是否与(1)中所求的值保持不变,并说明理由; (3)当EF 平分∠OEB 时,求AE 的长.20.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10A -,、()20B ,,与y 轴交于点C ,且2tan OAC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C 作CD x 轴交二次函数图象于点D ,P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异于点D 的一个动点,连接PB 、PC ,若PBCBCDSS=,求点P 的坐标;(3)如图3,若点P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位于BC 下方的一个动点,连接OP 交BC 于点Q.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试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Q OQ 的值,并求PQOQ的最大值. 21.如图1,四边形 ABCD 内接于O , BD 为直径, AD 上存在点E ,满足AE CD = ,连结 BE 并延长交 CD 的延长线于点F , BE 与 AD 交于点G.(1)若 DBC α∠= ,请用含 α 的代数式表列 AGB ∠ . (2)如图2,连结 ,CE CE BG = .求证; EF DG = .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结 CG , 2AG = . ①若 3tan 2ADB ∠=,求 FGD 的周长. ②求 CG 的最小值.22.如图,直线364y x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点C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以C 为顶点作OCD OAB ∠=∠,射线CD 交线段OB 于点D ,将射线O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交射线CD 于点E ,连接BE .(1)证明:CD ODDB DE=;(用图1) (2)当BDE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DE 的长度;(用图2) (3)点A 关于射线OC 的对称点为F ,求BF 的最小值.(用图3)23.如图,在二次函数 2221y x mx m =-+++ (m 是常数,且 0m >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顶点为D.其对称轴与线段BC 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F.连接AC ,BD.(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用数字或含m 的式子表示),并求 OBC ∠ 的度数; (2)若 ACO CBD ∠=∠ ,求m 的值;(3)若在第四象限内二次函数 2221y x mx m =-+++ (m 是常数,且 0m > )的图象上,始终存在一点P ,使得 75ACP ∠=︒ ,请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 AB 是O 的直径,点 E 是O 上异于 A , B 的点,点 F 是 EB 的中点,连接 AE , AF , BF ,过点 F 作 FC AE ⊥ 交 AE 的延长线于点 C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D , ADC ∠ 的平分线 DG 交 AF 于点 G ,交 FB 于点 H .(1)求证: CD 是 O 的切线;(2)求 sin FHG ∠ 的值; (3)若 GH 42=, HB 2= ,求 O 的直径.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 ()240y ax bx a =++≠ 的图象经过 ()3,0A - ,()4,0B 两点,且与 y 轴交于点 C .点 D 为 x 轴负半轴上一点,且 BC BD = ,点 P ,Q 分别在线段 AB 和 CA 上.(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线段 PQ 被 CD 垂直平分,求 AP 的长. (3)在第一象限的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取一点 G ,使得 GCBGCASS= ,再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取一点 E (不与点 A , B , C 重合),使得 45GBE ∠=︒ ,求点 E 的坐标.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解答】如解图,连接AM、AN,由作法可知,DE、FG分别为线段AB、AC的垂直平分线,∴AM=BM,AN=CN.∵∠B=45°,∠C=30°,∴∠BAM=45°,∠CAN=30°.∴∠AMB=∠AMC=90°.∴∠MAN=90°−∠C−∠CAN=30°.∵AB= 6,∴AM= 3,∴MN=AM·tan30°=1,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M=BM,AN=CN,∠BAM=45°,∠CAN=30°.求得∠MAN=90°−∠C−∠CAN=30°,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达标训练基础•巩固1.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A.都没有变化B.都扩大2倍C.都缩小2倍D.不能确定 思路解析:当Rt △ABC 的各边长度都扩大二倍,所得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故锐角A 大小不变. 答案:A2.已知α是锐角,且cosα=54,则sinα=( )A.259 B.54 C.53 D.2516 思路解析:由cosα=54,可以设α的邻边为4k ,斜边为5k ,根据勾股定理,α的对边为3k ,则sinα=53. 答案:C 3.Rt △ABC 中,∠C=90°,AC ∶BC=1∶3,则cosA=_______,tanA=_________.思路解析:画出图形,设AC=x ,则BC=x 3,由勾股定理求出AB=2x ,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 答案:21,34.设α、β为锐角,若sinα=23,则α=________;若tanβ=33,则β=_________.思路解析:要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答案:60°,30°5.用计算器计算:sin51°30′+ cos49°50′-tan46°10′的值是_________. 思路解析:用计算器算三角函数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答案:0.386 06.△ABC 中,∠BAC=90°,AD 是高,BD=9,tanB=34,求AD 、AC 、BC.思路解析:由条件可知△ABC 、△ABD 、△ADC 是相似的直角三角形,∠B=∠CAD ,于是有tan ∠CAD=tanB=34,所以可以在△ABD 、△ADC 中反复地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来求解.解:根据题意,设AD=4k ,BD=3k ,则AB=5k.在Rt △ABC 中,∵tanB=34,∴AC=34AB=320k.∵BD=9,∴k=3. 所以AD=4×3=12,AC=320×3=20. 根据勾股定理25152022=+=BC .综合•应用7.已知α是锐角,且sinα=54,则cos(90°-α)=( )A.54B.43C.53D.51 思路解析:方法1.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把α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看待,从而对边、邻边、斜边之比为4∶3∶5,(90°-α)是三角形中的另一个锐角,邻边与斜边之比为4∶5,cos(90°-α)=54.方法2.利用三角函数中互余角关系“sinα=cos(90°-α)”. 答案:A8.若α为锐角,tana=3,求ααααsin cos sin cos +-的值. 思路解析:方法1.运用正切函数的定义,把α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看待,从而直角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1∶10,sinα=103,cosα=101,分别代入所求式子中.方法2.利用tanα=ααcos sin 计算,因为cos α≠0,分子、分母同除以cosα,化简计算. 答案:原式=213131tan 1tan 1cos sin cos cos cos sin cos cos =+-=+-=+-αααααααααα. 9.已知方程x 2-5x·sinα+1=0的一个根为32+,且α为锐角,求tanα. 思路解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先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32-,进而可求出sinα=54,然后利用前面介绍过的方法求tanα.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 2,则(32+)x 2=1 ∴x 2=32-∴5sinα=(32+)+(32-),解得sinα=54.设锐角α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为4k ,则斜边为5k ,邻边为3k , ∴tanα=3434=k k . 10.同学们对公园的滑梯很熟悉吧!如图28.1-13是某公园(六·一)前新增设的一台滑梯,该滑梯高度AC=2 m ,滑梯着地点B 与梯架之间的距离BC=4 m.图28.1-13(1)求滑梯AB 的长(精确到0.1 m);(2)若规定滑梯的倾斜角(∠ABC)不超过45°属于安全范围,请通过计算说明这架滑梯的倾斜角是否要求?思路解析: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出AB 的长,其倾斜角∠ABC 可以用三角函数定义求出,看是否在45°范围内.解:(1)在Rt △ABC 中,2242+=AB ≈4.5. 答:滑梯的长约为4.5 m.(2)∵tanB=5.0=BCAC ,∴∠ABC≈27°, ∠ABC≈27°<45°.所以这架滑梯的倾斜角符合要求. 11.四边形是不稳定的.如图28.1-14,一矩形的木架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当其面积变为原矩形的一半时,你能求出∠α的值吗?图28.1-14思路解析:面积的改变实际上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在改变,结合图形,可以知道h=b 21,再在高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中由三角函数求出α的度数.解:设原矩形边长分别为a ,b ,则面积为ab , 由题意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21ab.又因为S=ah=a(bsinα),所以21ab=absinα,即sinα=21.所以α=30°.回顾•展望12.(2010海南模拟) 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28.3-15所示,则sinα的值是( )图28.1-15A.43B.34C.53D.54思路解析:观察格点中的直角三角形,用三角函数的定义. 答案:C13.(2010陕西模拟) 如图28.1-17,⊙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的直径,连接CD ,若⊙O 的半径23 r ,AC=2,则cosB 的值是( )图28.1-17A.23B.35C.25D.32 思路解析:利用∠BCD=∠A 计算. 答案:D14.(浙江模拟) 在△ABC 中,∠C=90°,AB=15,sinA=31,则BC=( )A.45B.5C.51D.451 思路解析:根据定义sinA=ABBC ,BC=AB·sinA. 答案:B 15.(广西南宁课改模拟) 如图28.3-16,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AC=4,BC=3,则cos ∠BCD=( )图28.1-16A.53B.43C.34D.54思路解析: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设法把∠B 转移到Rt △ADC 中,由“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ADC=∠B. 答案:B16.(浙江舟山模拟) 课本中,是这样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如图28.1-18,在锐角α的终边OB 上,任意取两点P 和P 1,分别过点P和P 1做始边OA 的垂线PM 和P 1M 1,M 和M 1为垂足.我们规定,比值________叫做角α的正弦,比值________叫做角α的余弦.这是因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得关于这些比值得两个等式:________,________.说明这些比值都是由________唯一确定的,而与P 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所以,这些比值都是自变量α的函数.图28.1-18思路解析: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答案:11111,,,OP OM OP OM OP M P OP PM OP OM OP PM ==,锐角α 17.(2010重庆模拟) 计算:2-1-tan60°+(5-1)0+|3|;思路解析:特殊角的三角函数,零指数次幂的意义,负指数次幂的意义. 解:2-1-tan60°+(5-1)0+|3|=21-3+1+3=23.18.(2010北京模拟) 已知:如图28.1-19,△ABC 内接于⊙O ,点D 在OC 的延长线上,sinB=21,∠CAD=30°.图28.1-19(1)求证:AD 是⊙O 的切线; (2)若OD ⊥AB ,BC=5,求AD 的长. 思路解析:圆的切线问题跟过切点的半径有关,连接OA ,证∠OAD=90°.由sinB=21可以得到∠B=30°,由此得到圆心角∠AOD=60°,从而得到△ACO 是等边三角形,由此∠OAD=90°.AD 是Rt △OAD 的边,有三角函数可以求出其长度.(1)证明:如图,连接OA.∵sinB=21,∴∠B=30°.∴∠AOD=60°.∵OA=OC ,∴△ACO 是等边三角形. ∴∠OAD=60°.∴∠OAD=90°.∴AD 是⊙O 的切线.(2)解:∵OD ⊥AB ∴ OC 垂直平分AB. ∴ AC=BC=5.∴OA=5. 在Rt △OAD 中,由正切定义,有tan ∠AOD=OA AD . ∴ AD=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学校 教师一对一 龙文学校个性化辅导资料 启迪思维,点拨方法,开发潜能,直线提分!王老师 数学(一)精心选一选1、在直角三角形中,各边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值与余弦值都( )A 、缩小2倍B 、扩大2倍C 、不变D 、不能确定 12、在Rt △ABC 中,∠C=90,BC=4,sinA=54,则AC=( )A 、3B 、4C 、5D 、6 3、若∠A 是锐角,且sinA=31,则( )A 、00<∠A<300B 、300<∠A<450C 、450<∠A<600D 、600<∠A<9004、若cosA=31,则A A AA tan 2sin 4tan sin 3+-=( )A 、74B 、31C 、21D 、05、在△ABC 中,∠A :∠B :∠C=1:1:2,则a :b :c=( )A 、1:1:2B 、1:1:2C 、1:1:3D 、1:1:226、在Rt △ABC 中,∠C=900,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 、sinA=sinB B 、sinA=cosBC 、tanA=tanBD 、cosA=tanB 7.已知Rt △ABC 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sinB=23B .cosB=23C .tanB=23D .tanB=328.点(-sin60°,cos60°)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2,12)B .(-32,12)C .(-32,-12)D .(-12,-32) 9.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国旗的神圣.•某同学站在离旗杆12米远的地方,当国旗升起到旗杆顶时,他测得视线的仰角为30°,•若这位同学的目高1.6米,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A .6.9米B .8.5米C .10.3米D .12.0米10.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º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 ( )(A )350m (B )100 m (C )150m (D )3100m图145︒30︒BAD C11、如图1,在高楼前D 点测得楼顶的仰角为30︒,向高楼前进60米到C 点,又测得仰角为45︒,则该高楼的高度大约为( )A.82米B.163米C.52米D.70米12、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A 地出发向南偏西40º的方向行驶40海里到达B 地,再由B 地向北偏西10º的方向行驶40海里到达C 地,则A 、C 两地相距( ).(A )30海里 (B )40海里 (C )50海里 (D )60海里 (二)细心填一填1.在Rt △ABC 中,∠C=90°,AB=5,AC=3,则sinB=_____. 2.在△ABC 中,若BC=2,AB=7,AC=3,则cosA=________. 3.在△ABC 中,AB=2,AC=2,∠B=30°,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4.如图,如果△APB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A 'P 'B ,且BP=2,那么PP '的长为____________. (不取近似值. 以下数据供解题使用:sin15°=624-,cos15°=624+)5.如图,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48°.甲、乙两地间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___________度.6.如图,机器人从A 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个42单位,到达B 点后观察到原点O 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 的坐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7.求值:sin 260°+cos 260°=___________.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090,BC=13,AB=12,那么tan B =___________.9.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求得避雷针CD 的长约为_______m (结果精确的到0.01m ).(可用计算器求,也可用下列参考数据求:sin43°≈0.6802,sin40°≈0.6428,cos43°≈0.7341,cos40°≈0.7660,tan43°≈0.9325,tan40°≈0.8391)第6题图xOAyB北甲北乙第5题图αBA40°52mCD 第9题图B 43°第4题图10.如图,自动扶梯AB 段的长度为20米,倾斜角A 为α,高度BC 为___________米(结果用含α的三角比表示).(1) (2)11.如图2所示,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一棵倾斜的大树与地面成30°角,•这时测得大树在地面上的影子约为10米,则大树的高约为________米.(•保留两个有效数字,2≈1.41,3≈1.73) 三、认真答一答1,计算:sin cos cot tan tan 3060456030︒+︒-︒-︒⋅︒ 分析:可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直接计算;2计算:22459044211(cos sin )()()︒-︒+-︒+--π分析: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零指数及负整数次幂的知识求解。

注意分母有理化,3 如图1,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tan cos B DAC =∠。

(1)求证:AC =BD(2)若sinC BC ==121312,,求AD 的长。

图1分析:由于AD 是BC 边上的高,则有Rt ADB ∆和Rt ADC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使问题求解。

4如图2,已知∆ABC 中∠=∠C Rt ,AC m BAC =∠=,α,求∆ABC 的面积(用α的三角函数及m 表示)图2分析:要求∆ABC 的面积,由图只需求出BC 。

解应用题,要先看条件,将图形抽象出直角三角形来解.5. 甲、乙两楼相距45米,从甲楼顶部观测乙楼顶部的俯角为30°,观测乙楼的底部的俯角为45°,试求两楼的高.6. 从A 处观测铁塔顶部的仰角是30°,向前走100米到达B 处,观测铁塔的顶部的仰角是 45°,求铁塔高.分析:求CD,可解Rt ΔBCD 或Rt ΔACD.但由条件Rt ΔBCD 和Rt ΔACD 不可解,但AB=100若设CD 为x,我们将AC 和BC 都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再解方程即可.7、如图,一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斜坡BC 的坡度为3:2=ι,路基高AE 为3m ,底CD 宽12m ,求路基顶AB 的宽B ADCE8.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3m CD =,标杆与旗杆的水平C 300450ArE DBCAH距离15m BD =,人的眼睛与地面的高度 1.6m EF =,人与标杆CD 的水平距离2m DF =,求旗杆AB 的高度.9.如图3,沿AC 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速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

从AC 上的一点B ,取∠=︒=ABD BD 145500,米,∠=︒D 55。

要使A 、C 、E 成一直S 线,那么开挖点E 离点D 的距离是多少?图3分析:在Rt BED ∆中可用三角函数求得DE 长。

10 如图8-5,一条渔船某时刻在位置A 观测灯塔B 、C(灯塔B 距离A 处较近),两个灯塔恰好在北偏东65°45′的方向上,渔船向正东方向航行l 小时45分钟之后到达D 点,观测到灯塔B 恰好在正北方向上,已知两个灯塔之间的距离是12海里,渔船的速度是16海里/时,又知在灯塔C 周围18.6海里内有暗礁,问这条渔船按原来的方向继续航行,有没有触礁的危险?分析: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在航海问题中的运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构造相关的直角三角形帮助解题.11、如图,A 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300千米处,以每小时107千米的速度向北偏东60º的BF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这次台风影响的区域。

问A 城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若A 城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那么A 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的时间有多长?图8-4EACBD北东12. 如图,山上有一座铁塔,山脚下有一矩形建筑物ABCD ,且建筑物周围没有开阔平整地带,该建筑物顶端宽度AD 和高度DC 都可直接测得,从A 、D 、C 三点可看到塔顶端H ,可供使用的测量工具有皮尺、测倾器。

(1)请你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矩形建筑物,设计一个测量塔顶端到地面高度HG 的方案。

具体要求如下:测量数据尽可能少,在所给图形上,画出你设计的测量平面图,并将应测数据标记在图形上(如果测A 、D 间距离,用m 表示;如果测D 、C 间距离,用n 表示;如果测角,用α、β、γ表示)。

(2)根据你测量的数据,计算塔顶端到地面的高度HG (用字母表示,测倾器高度忽略不计)。

13. 人民海关缉私巡逻艇在东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在其所处位置O 点的正北方向10海里处的A 点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4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

为迅速实验检查,巡逻艇调整好航向,以26海里/小时的速度追赶,在涉嫌船只不改变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问(1)需要几小时才能追上?(点B 为追上时的位置)(2)确定巡逻艇的追赶方向(精确到01.︒)(如图4)图4 参考数据: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6680919166803939674092316740384668409298684036817060943270603322︒≈︒≈︒≈︒≈︒≈︒≈︒≈︒≈,,,,分析:(1)由图可知∆ABO 是直角三角形,于是由勾股定理可求。

(2)利用三角函数的概念即求。

14. 公路MN 和公路PQ 在点P 处交汇,且∠=︒QPN 30,点A 处有一所中学,AP=160m ,一辆拖拉机以3.6km/h 的速度在公路MN 上沿PN 方向行驶,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 以内会受噪声影响,那么,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如果不受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会受影响几分钟?NP A Q M.15、如图,在某建筑物AC 上,挂着“多彩云南”的宣传条幅BC ,小明站在点F 处,看条幅顶端B ,测的仰角为︒30,再往条幅方向前行20米到达点E 处,看到条幅顶端B ,测的仰角为︒60,求宣传条幅BC 的长,(小明的身高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16、一艘轮船自西向东航行,在A 处测得东偏北21.3°方向有一座小岛C ,继续向东航行60海里到达B 处,测得小岛C 此时在轮船的东偏北63.5°方向上.之后,轮船继续向东航行多少海里,距离小岛C 最近?(参考数据:sin21.3°≈925,tan21.3°≈25, sin63.5°≈910,tan63.5°≈2)17、如图,一条小船从港口A 出发,沿北偏东40方向航行20海里后到达B 处,然后又沿北偏西30方向航行10海里后到达C 处.问此时小船距港口A 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1海里)友情提示:以下数据可以选用:sin 400.6428≈,cos 400.7660≈,tan 400.8391≈,3 1.732≈.ABC北东CQAP北403018、如图10,一枚运载火箭从地面O 处发射,当火箭到达A 点时,从地面C 处的雷达站测得AC 的距离是6km ,仰角是43.1s 后,火箭到达B 点,此时测得BC 的距离是6.13km ,仰角为45.54,解答下列问题:(1)火箭到达B 点时距离发射点有多远(精确到0.01km )? (2)火箭从A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1km/s )?19、经过江汉平原的沪蓉(上海—成都)高速铁路即将动工.工程需要测量汉江某一段的宽度.如图①,一测量员在江岸边的A 处测得对岸岸边的一根标杆B 在它的正北方向,测量员从A 点开始沿岸边向正东方向前进100米到达点C 处,测得68=∠ACB .(1)求所测之处江的宽度(.48.268tan ,37.068cos ,93.068sin ≈≈≈); (2)除(1)的测量方案外,请你再设计一种测量江宽的方案,并在图②中画出图形.20 某学校体育场看台的侧面如图阴影部分所示,看台有四级高度相等的小台阶.已知看台高为l.6米,现要做一个不锈钢的扶手AB 及两根与FG 垂直且长为l 米的不锈钢架杆AD 和BC(杆子的底端分别为D ,C),且∠DAB=66. 5°.(1)求点D 与点C 的高度差DH ;(2)求所用不锈钢材料的总长度l (即AD+AB+BC ,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66.5°≈0.92,cos66.5°≈0.40,tan66.5°≈2.30)答案一、选择题1——5、CAADB 6——12、BCABDAB 二、填空题1,35 2,73 3,30°(点拨:过点C 作AB 的垂线CE ,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CE )图10ABOCA CB图①图②4(点拨:连结PP ',过点B 作BD ⊥PP ',因为∠PBP '=30°,所以∠PBD=15°,利用sin15°=,先求出PD ,乘以2即得PP ')5.48(点拨: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判断)6.(0,4(点拨:过点B 作BC ⊥AO ,利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可分别求得AC 与OC的长)7.1(点拨:根据公式sin 2α+cos 2α=1)8.125(点拨: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5,再根据tan ACB AB =求出结果) 9.4.86(点拨:利用正切函数分别求了BD ,BC 的长) 10.20sin α(点拨:根据sin BCAB α=,求得sin BC AB =•α)11.35 三,解答题可求得 1. -1; 2. 43.解:(1)在Rt ABD ∆中,有tan B AD BD =, Rt ADC ∆中,有cos ∠=DAC ADACtan cos B DAC AD BD ADACAC BD =∠∴==,故 (2)由sinC AD AC ==1213;可设AD x AC BD x ===1213, 由勾股定理求得DC x =5, BC BD DC x =∴+==121812即x =23 ∴=⨯=AD 122384.解:由tan ∠=BAC BCAC∴=∠=∠=∴=∴=⋅=⋅=BC AC BAC AC m BAC BC m S AC BC m m m ABC tan tan tan tan ,αααα∆12121225解过D 做DE ⊥AB 于E ∵∠MAC=45° ∴∠ACB=45° BC=45300450A在Rt ΔACB 中,BCAB tgACB =)(4545米=⋅=∴ tg BC AB在Rt ΔADE 中,∠ADE=30°DEAEtgADE =315334530=⋅=⋅=∴ tg DE AE )(31545米-=-=∴AE AB CD答:甲楼高45米,乙楼高31545-米. 6 解:设CD=x在Rt ΔBCD 中,CD BCctgDBC =∴BC=x(用x 表示BC) 在Rt ΔACD 中,CD ACctgDAC = x ctgDAC CD AC 3=⋅=∴∵AC-BC=100 1003=-x x 100)13(=-x ∴)13(50+=x 答:铁塔高)13(50+米.7、解:过B 作BF ⊥CD ,垂足为F BF AE =∴ 在等腰梯形ABCD 中 AD=BC D C ∠=∠3:2=iBCAE=3m∴DE=4.5mAD=BC ,D C ∠=∠,︒=∠=∠90DEA CFB∴∆BCF ≅∆ADE ∴CF=DE=4.5m∴EF=3m︒=∠=∠90AEF BFE∴BF//CD∴四边形ABFE 为平行四边形∴AB=EF=3m8解:CD FB ⊥,AB FB ⊥,CD AB ∴∥CGE AHE ∴△∽△ CG EG AH EH ∴=,即:CD EF FD AH FD BD-=+AH3 1.62215AH -∴=+,11.9AH ∴= 11.9 1.613.5(m)AB AH HB AH EF ∴=+=+=+=9 解: A 、C 、E 成一直线∠=︒∠=︒∴∠=︒ABD D BED 1455590,,在Rt BED ∆中, cos cos D DEBDDE BD D =∴=⋅, BD =500米,∠=︒D 55︒=∴55cos 500DE 米,所以E 离点D 的距离是500cos55 o 10 解:在Rt△ABD 中,716284AD =⨯=(海里), ∠BAD=90°-65°45′=24°15′.∵cos24°15′=AD AB , ∴2830.71cos 24150.9118AD AB ==≈'︒(海里).AC=AB+BC=30.71+12=42.71(海里).在Rt△ACE 中,sin24°15′=CEAC,∴CE=AC·sin24°15′=42.71×0.4107=17.54(海里). ∵17.54<18.6,∴有触礁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