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分类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

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

碳素(纤维, 粒料)
碳纤维增强 金属
增强陶瓷
陶瓷增玻 璃
增强水泥
碳纤维增强 碳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 塑料
碳纤炭黑增 强橡胶
玻璃(纤维, 粒料) 木材 有 机 材 料



增强水泥


玻璃纤维增 强塑料 纤维板
玻璃纤维增 强橡胶 无



水泥木板 丝 增强水泥 无


高聚物纤维 橡胶胶粒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比强度 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
比模量 材料的模量与其密度之比。 材料的比强度或比模量越高,构件的自重就小,或者体积会 越小。通常,复合材料的复合结果是密度大大减小,高的比强 度和比模量是复合材料的突出性能特点。
气瓶
质 量 轻
玻璃钢充气船
小飞守角制作
头盔
玻璃纤维的特点是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密度小,比强度、 比模量高;化学稳定性好;不吸水、不燃烧、尺寸稳定、隔热、 吸声、绝缘等。缺点是脆性较大,耐热性低,250℃以上开始软化。 由于价格便宜,制作方便,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增强纤维。
(2)碳纤维 碳纤维是人造纤维(粘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在200~300℃ 空气中加热并施加一定张力进行预氧化处理,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 在1000~1500℃的高温下进行碳化处理而制得。其含碳量可达 85%~95%。由于其具有高强度,因而称高强度碳纤维,也称Ⅱ型 碳纤维。 如果将碳纤维在2000~3000℃高温的氩气中进行石墨化处理, 就可获得含碳量为98%以上的碳纤维。这种碳纤维中的石墨晶体的 层面有规则地沿纤维方向排列,具有高的弹性模量,又称石墨纤维 或高模量碳纤维,也称Ⅰ型碳纤维。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类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类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类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纤维素纤维和基体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磨损、耐高温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根据纺织结构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为以下几类。

一、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三维编织纤维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承受力。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以及建筑结构等。

该类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编织、浸渍和固化等多个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编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二、二维织物复合材料二维织物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二维织物和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造需要弯曲和变形的零部件。

二维织物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手工编织、机器编织或者预浸料等方法制备。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织物的纤维类型、纤维密度以及编织结构的优化,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三、非编织纤维复合材料非编织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非编织纤维和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

非编织纤维包括无纺布、纳米纤维以及纤维毡等。

这类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吸湿性,适用于制造衣物、过滤材料以及隔音材料等。

非编织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可以通过热压、湿压和自粘等方法制备。

四、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材料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三维编织纤维和基体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多个方向上承受力。

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制造需要承受复杂载荷的零部件,如飞机机翼、汽车车身等。

该类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编织、浸渍和固化等多个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编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根据纺织结构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分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二维织物复合材料、非编织纤维复合材料以及三维编织纤维复合材料等几类。

复合材料工学

复合材料工学

复合材料工学摘要:一、复合材料工学简介1.复合材料的定义2.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3.复合材料的主要分类二、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1.力学性能2.热学性能3.电学性能4.化学性能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1.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3.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四、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1.航空航天领域2.汽车制造领域3.建筑行业4.能源行业5.其他领域五、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新型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2.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备工艺3.环境友好型复合材料4.跨学科研究与创新正文:复合材料工学是一门研究复合材料的组成、性能、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的学科。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和性质的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手段组合而成,以实现各种优异性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复合材料的主要分类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

每种复合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复合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耐磨、耐腐蚀、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

这些性能使得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取代了传统材料,成为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熔融法、溶液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聚合物固化法等。

这些制备工艺对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设备要求、工艺参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合适的制备工艺可以得到具有理想性能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能源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卫星等部件,以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车身、底盘等部件,以降低汽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在建筑行业,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建筑模板、建筑补强等;在能源行业,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太阳能电池板等。

尽管复合材料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发展趋势。

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1. 嘿,你知道吗?复合材料那可是有好多不同的类型啊!就像金属基复合材料,这就好比是一支强大的队伍,金属当老大,带着其他材料一起变强。

像飞机上好多部件不就是用它嘛,厉害吧!碳纤维复合材料呢,那简直就是轻量级冠军呀,又轻又结实,赛车用它可多了呢,这不就是速度与激情的完美结合嘛!
2. 哇塞,还有陶瓷基复合材料呢,这就像是一个坚强的卫士,耐高温、耐腐蚀。

你想想看,那些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设备,要是没有它可怎么办呀!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就像是个多面手,用途广泛得很嘞,从日常用品到高科技领域都有它的身影,是不是很神奇呀?
3. 你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怎么样?它呀,就如同一位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在很多地方发挥着重要作用呢。

比如一些船艇呀,有了它会更坚固耐用呢!那热固性复合材料呢,是不是就像一块顽固的石头,一旦成型就很难改变呀,可它的性能稳定呀,这就是它的特点哟!
4. 再看看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吧,嘿,这可是高端材料呀,就如同一位优雅的贵族。

在军事领域它可出了不少力呢,保护着咱们的安全呢!那纳米复合材料呢,那可是材料世界里的未来之星呀,有着无穷的潜力等待着被挖掘,是不是超级让人期待呀?
5. 说到这里,咱不能不提提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呀,它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

环保又好用,多棒呀!合成纤维复合材料也不落后呀,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它活跃的身影,这就是实力呀!
6. 这么多种复合材料,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是不是超级有趣呀?它们就像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小伙伴,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真的很让人惊叹不已呀!我觉得呀,复合材料就是未来的希望,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呢!。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式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式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式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多种优点,如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耐磨损、耐腐蚀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复合材料分为多个类别,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增强材料的类型分类:按照增强材料的类型,复合材料可分为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片材增强复合材料三类。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将金属、陶瓷、塑料等颗粒加入到金属基体、陶瓷基体或塑料基体中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纤维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加入到金属基体、陶瓷基体或塑料基体中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的优点。

-片材增强复合材料:是将片状增强材料(如钢片、铝片、陶瓷片等)加入到金属基体、陶瓷基体或塑料基体中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耐磨性能。

2.按增强材料的形状分类:根据增强材料的形状,可以将复合材料分为颗粒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和薄膜复合材料三类。

-颗粒复合材料:是将颗粒状的增强材料分散在基体中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能。

-纤维复合材料:是将纤维状的增强材料与基体结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轻质的优点。

-薄膜复合材料:是将薄膜状的增强材料叠加在基体上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耐磨性能。

3.按基体材料的类型分类:按照基体材料的类型,复合材料可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三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高导热性能。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损的优点。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通常具有高韧性、轻质和耐腐蚀性能。

4.按阶次和结构分类:按照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复合方式,可以将复合材料分为单向复合材料、层状复合材料和异向复合材料三类。

(完整版)复合材料期末复习

(完整版)复合材料期末复习

复合材料复习资料1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后的产物为固体时才称为复合材料,若为气体或液体,就不能成为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分类:1)按基体材料类型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始终有基字)2)按增强材料分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金属纤维复合材料;陶瓷纤维复合材料(始终有纤维二字)3)按用途分为: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

(两种的区别)结构复合材料主要用做承载力和此承载力结构,要求它质量轻、强度和刚度高,且能承受一定温度。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基体:金属基---对于航天与航空领域的飞机、卫星、火箭等壳体和内部结构,要求材料的质量小、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选用镁、铝合金等轻金属合金做基体。

对于高性能发动机,要求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同时能在高温、氧化环境中正常工作,可以选择钛基镍基合金以及金属间化合物作为基体材料;对于汽车发动机,选用铝合金基体材料;对于电子集成电路,选用银铜铝等金属为基体。

轻金属基体—铝基、镁基,使用温度在450℃左右或以下使用,用于航天及汽车零部件。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采用纯铝或单相铝合金,颗粒、晶须增强…采用高强度铝合金。

钛基,使用温度在650℃(450-700),用作高性能航天发动机镍基、铁基钴基及金属间化合物,使用温度在1200℃(1000℃以上),耐高温4聚合物基体一)简答题(各自优缺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聚合物基主要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

各自优缺点:二)聚合物基体的作用选择题:a . 将纤维黏在一起;b.分配纤维间的载荷;c .保护纤维不受环境的影响5陶瓷基特点:比金属更高的熔点和硬度,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耐热性、抗老化性好,但脆性大,韧性差。

(完整版)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完整版)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点

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特点用塑性材料将另一种高强度的纤维按受力方向粘接在一起,以获得一定的综合性能,这种材料则被称为复合材料。

但是在近年来复合材料的定义又有了更广泛的含义。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在一起,并获得了新性能的材料都可以称其为复合材料。

基体一般为一种连续相的材料,它把纤维或者是粒子等等的增强材料固结成为一个整体,所以在不同的基体和不同的增强材料下可以组成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四种:第一种则是利用构成材料进行分类;第二种则是按照复合性质进行分类; 第三种则是利用复合效果进行分类;第四种则是按照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通过这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制备成型的复合材料进行有规律的分类。

在我国复合材料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其首要的原因则是由于能源的短缺,不少陆地资源陆续出现枯竭的现象,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带来的工业化发展和人口急剧增加都会造成环境恶化等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将步入高度的信息化社会,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最后是我国国防事业的大力发展,在这些方面上都提供了复合材料发展的机遇。

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由高比强度、比模量的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体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被称为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它一直是发达国家对复合材料应用和研究的主体。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可设计性强,抗疲劳断裂性能好,耐腐蚀,结构尺寸稳定性好以及便于大面积整体成形的独特优点,充分体现了集结构承载和功能于一身的鲜明特点。

所以在研究领域发展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成为至关重要的一项课题。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包含有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其中热固性树脂基体在制备过程中产生交联反应,在理想的交联反应中不但能形成体型交联结构,而且在交联反应中能形成附加的刚性环结构,大大提高了热固性复合材料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使用,所以在大多数己经成型的研究中热固性树脂己经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在航空航天领域、能源工业方面、电子工业方面、体育日用品方面、建筑结构工程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复合材料的发展阶段
20世纪初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 玻璃纤维和有机树脂制造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被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20世纪中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种类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使用 碳纤维、硼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制造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和耐高 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复合材料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运动 器材,如碳纤维自行车、高尔夫 球杆等,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表
现。
轻量化体育器材
复合材料能够实现体育器材的轻 量化,如羽毛球拍、网球拍等, 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安全防护器材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和抗 碰撞性能,能够提供安全防护器 材,如头盔、护具等,保护运动
员的安全。
用等方面。
提高性能与功能
未来复合材料将朝着更高性能、更多功能 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更加严苛的工程要求。
智能化与多功能化
随着智能化和多功能化需求的增加,复合 材料将进一步融合传感器、功能器件等, 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疲劳性能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 能够承受反复的载荷变化,适用于 飞机和航天器的关键结构部件。
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
汽车轻量化
定制化设计
复合材料能够显著减轻汽车重量,提 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降低排放。
复合材料具有Βιβλιοθήκη 好的可塑性和可设计 性,能够实现汽车定制化设计和制造。
安全性能
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和抗碰撞 性能,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增强机制
(一)纤维增强

增强机制
① 纤维是具有强结合键的物质或硬质 材料; ② 纤维处于基体中,表面受到基体的 保护不易损伤,也不易在受载过程 中产生裂纹,承载能力增大;
③ 当材料受到较大应力时,一些有裂纹的纤维 可能断裂,但基体能阻碍裂纹扩展并改变裂 纹扩展方向。
裂纹扩展方向
纤维断裂
(二)颗粒增强
5. 碳化硅纤维 是以钨丝或碳纤维作纤芯,通过气相 沉积法而制得;或用聚碳硅烷纺纱, 经烧结而得; 是一种高熔点、高强度、高模量的陶 瓷纤维,主要用于增强金属和陶瓷; 优良的高温强度,在1100℃时强度仍 高达2100MPa。
(二)颗粒增强材料
主要增强颗粒为陶瓷颗粒,如Al 2 O 3 、SiC、 Si3N4、WC、TiC、B4C及石墨等; 陶瓷颗粒性能好、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 在聚合物中添加不同的填料,构成以填料 为分散相、聚合物为连续相的复合材料, 可改善制品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耐热 性能、导电性能、导磁性能、耐老化性能 等。
三、橡胶基复合材料
橡胶具有弹性高,减振性好,热导率低,绝缘等优点,但 强度和弹性模量低,耐磨性差。 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可以用增强纤维或粒子与其复 合。制备纤维增强橡胶和粒子增强橡胶制品。 纤维增强橡胶—主要用于轮胎,皮带,橡胶管,橡胶布等。 粒子增强橡胶—利用补强剂提高橡胶的抗拉强度,撕裂强 度,耐磨性等。
具有高强度和高冲击韧性,良好的低
温性能及低的热胀系数。
2、热固性玻璃钢
由体积分数为 60~70%的玻璃纤维与
30~40%的热固性树脂组成。
主要特点:密度小、强度高、比强度超
过一般的高强钢,耐腐蚀、绝缘、绝热等。但 弹性模量低,在300℃以下使用。 主要用于制造自重轻的受力构件和要求 无磁性、绝缘、耐腐蚀的零件。
颗粒增强复合是将增强颗粒高度弥散地分 布在基体中,基体承受载荷,而增强颗粒 阻碍导致基体塑性变形的位错运动(金属 基体)或分子链运动(高聚物基体)。 增强颗粒大小会直接影响增强效果: d过大(>0.1μm)易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 强度; d过小(<0.01μm)则接近于固溶体结构, 不起颗粒增强作用。 一般颗粒直径为d=0.01~0.1 μm。
特点
复合材料既保持组成 材料各自的最佳特性, 又具有组合后的新特性 。
例1:
热固性玻璃钢=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 材料 玻璃纤维 断裂能/ J 7.5×10-4
常用树脂
热固性玻璃钢
2.26×1脂 脆性低于玻璃纤维
例2: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的应 用)

3. 硼纤维 将元素B用蒸汽沉积的方法沉积到耐热金属 丝-纤芯(钨丝)上制得的一种复合纤维; 熔点高(2300℃); 强度、弹性模量高; 良好的耐蚀性; 缺点:密度较大,直径较粗,生产工艺复 杂,成本高; 不及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应用广泛。
4. 芳纶纤维 亦称Kevlar纤维,是一种将聚合物溶解在 溶剂中,再经纺丝制成的芳香族聚酰胺类 纤维; 密度小,比强度、比弹性模量高; 抗拉强度比玻璃纤维高45%,韧性好; 耐热性好,能在290℃下长期作用; 优良的抗疲劳性、耐蚀性、绝缘性和加工 性,且价格便宜。
第三节 常用复合材料
塑料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橡胶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一、塑料基复合材料 作为机械工程材料,塑料的最大优点是密度小、耐 腐蚀、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 缺点:强度低、弹性模量低、耐热性差。 改善的方法:复合材料,主要是增强。
使用最广泛的是纤维增强塑料。按纤维的性质可 以把塑料基复合材料分为:
中制作飞机机身,螺旋浆,发电机的护环材料等。
(三)硼纤维增强塑料
组成
由硼纤维与环氧、聚酰亚胺等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特点
高比强度和比模量;
良好的耐热性;
缺点是各向异性严重
应用
主要用于航天和航空工业中要求高刚 度的构件,如飞机机身,机翼等。
(四)碳化硅纤维增强塑料 组成 由碳化硅纤维与环氧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塑料基复合材料 橡胶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按 增 强 相 的 形 态 分
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 纤维增强橡胶(轮胎) 纤维增强陶瓷 纤维增强金属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金属陶瓷 弥散强化金属
叠层复合材料
双层金属复合材料 三层复合材料
纤 维 增 强 复 合 材 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叠层 复合 材料
复合材料的分类
1121416028 1121416007
复合材料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分类 性能特点 第二节 增强材料及其增强机制 增强材料 增强机制 第三节 常用复合材料
第一节
概述
复合材料 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的材料,通
过不同的工艺方法人工合成的多相材料。
在现代工程中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特别是在航天、航海及交通运输领域。
泥土+稻草 水泥+钢筋
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古至今沿用的稻 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 合而成。
一、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种类繁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 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按 基 体 相 的 性 质 分 铝基复合材料 钛基复合材料 铜基复合材料 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二节 增强材料及其增强机制
复合材料是一种由基体matrix 和增强相 reinforced phase 组成的多相材料,通常基体 为连续相,而增强相为分散相。
复 合 材 料
基体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陶瓷材料
增强相
颗粒增强材料、纤维增强材料、 片状增强材料
一、增强材料
(一)纤维增强材料 增强效果最明显、应用最广。 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 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和氧化铝 纤维等
四、陶瓷基复合材料
陶瓷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弹性 摩量高,抗压强度大等优点。 但陶瓷脆性大,不能承受剧烈的机械冲击 和热冲击。

用纤维或粒子与陶瓷制成复合材料,其韧性明 显提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有: 纤维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粒子增强陶瓷复合材料
1. 玻璃纤维 由熔融玻璃经拉丝制成纤维; 密度2.4~2.7,与铝相近,弹性模量低 于金属,但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耐热性好,软化温度550~580℃; 耐蚀性好,除氢氟酸、浓碱、浓磷酸外, 对其它溶剂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不吸水、不燃烧、尺寸稳定、隔热、吸 声、绝缘、透过电磁波等; 制取方便,价格便宜,是应用最广的增 强纤维。
例如,要求飞机结构材料既有低的密度, 又具有高的强度、刚度、韧性、耐磨及耐蚀 性。
通常高强度材料的密度也高,增大强度 或刚度则会降低材料的韧性。
这种材料优异性能的组合 是单一材料无法满足的。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风机叶片 玻璃纤维增强尼龙车轮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自行车
复合材料制小船
复合材料制防弹衣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碳纤维增强塑料


硼纤维增强塑料
碳化硅纤维增强塑料

Kevlar 纤维增强塑料
基体材料: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
(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俗称玻璃钢。按照塑料的性质可以分为: 热塑性玻璃钢 热固性玻璃钢
1、热塑性玻璃钢
由体积分数为20~40%的玻璃纤维与 60~80%的热塑性树脂组成。
(二)碳纤维增强塑料

组成 由碳纤维与聚脂、酚醛、环氧、聚四 氟乙烯等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 优点
低密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比 强度和比模量。 优良的抗疲劳性能、耐冲击性能、自 润滑性、减摩耐磨性、耐腐蚀和耐热性。

缺点
碳纤维和基体结合强度低,各向异性严重。

应用
性能优于玻璃钢,主要用于航天和航空工业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 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纤维增加材料的比强度及比模量远高于 金属材料,特别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 料比强度是钢的8倍,比模量是钢的4倍。 2. 抗疲劳和破断安全性好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缺口及应力集中的 敏感性小,纤维与基体界面能阻止疲劳裂纹 的扩展,改变裂纹扩展的方向。
3. 高温性能优良 大多数增强纤维在高温下仍保持高的强 度,如铝合金在400℃时弹性模量已降至近于 0,而碳纤维增强后,在此温度下强度和弹性 模量基本未变。 4. 减振性能好 复合材料的比模量大,故自振频率也高, 可避免构件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共振。 纤维与基体界面有吸收振动能量的作用, 所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减振性能。
2. 碳纤维 将有机纤维(如粘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 沥青纤维等)在惰性气氛中经高温碳化而 制成wC>90%以上的纤维; 密度低、强度和模量高; 高、低温性能好(1500℃,-180℃); 化学稳定性高,能耐浓盐酸、硫酸、磷酸、 苯、丙酮等;热胀系数小,热导率高,导 电性、自润滑性好; 缺点:脆性大,易氧化,与基体结合力差。
特点
高比强度和比模量; 抗拉强度接近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但抗 压强度是其两倍; 碳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一种很具有发展前 途的新型材料。
应用
主要用于宇航器上的结构,比金属轻 30%。还可以制作飞机的门、降落传动装
置、机翼等等。
(五) Kevlar纤维增强塑料
组成 由Kevlar纤维与环氧、聚乙烯、聚碳酸脂、聚脂等树脂组成的 复合材料。 特点 最常用的是Kevlar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抗拉强度高于玻璃钢,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近; 延性好,与金属相似; 具有优良的疲劳抗力和减振性。
应用
主要用于制作飞机机身、雷达天线罩、 火箭发动机外壳、快艇等。
复合材料在波音飞机上的应用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