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东山(禾埕岗)水利枢纽工程水闸设计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的设计分析陈健明1林伟鹏2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的设计分析陈健明1 林伟鹏2发布时间:2021-07-28T10:52:16.85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作者:陈健明1 林伟鹏2[导读]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水闸设计过程之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受到多种问题和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1身份证号码:35080219870123XXXX;2身份证号码:35062319950718XXXX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水闸设计过程之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受到多种问题和因素的影响导致设计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这也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能够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水闸设计的重点与要点,认真对待排水和止水等水闸工程之中的主要问题,提升思维的全面性和完善性,使多种问题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解决,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
本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重点与要点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究,同时讨论了当前水闸设计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相应的设计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闸;设计一、水利水电工程水闸选址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言,水闸选址阶段是较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对于水闸选址而言,应该尽可能有限选择地址条件较好的天然地基作为优先选址条件,同时在选址的过程之中还要加以全方面的考虑,一般来说,管理与使用的要求必须能够与水闸的建设标准相符,并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加以全面的分析,对岩石地基进行优化选取。
这里要注意的是,岩石地基要有着一定的完整性,如果在选址过程之中没有找到相符的岩石地基,那么可以选择透水性较小、抗剪强度高、抗渗稳定性与压缩性能良好的土质地基作为水闸的建设地址。
二、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在当前条件下来看,工况设计方案是水闸消能设计之中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水闸消能防冲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水跃发生在闸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通过表面水滚消能,避免造成下游河床冲刷。
东山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选择

21 导 流 标 准 .
( )导 流 时 段 划 分 2
等, 主要 建筑 物 级 别 为 2级 。 枢 纽 由右 岸 发 电厂 房 、 中 1 拦 河 水 闸 、 岸船 闸 、 河 9孔 左
左右 岸连 接土 坝及 变电站等组成 。电站装机 6台。 总装 机容 量 为 7 W , 机额定 容量 1 . MW, 5M 单 2 5 主厂房 尺寸为 180 0. mx 1 长× )拦河水 闸每孔净 宽 1 泄流前缘 总宽 2 . m( 宽 ; 9 4 m,
枯 水 期 的施 工 导 流时 段 , 应 的 导 流 流 量 为 5 4 0 / 。 相 4 s 22 施 工 导 流方 案 选 择 .
根据水 工建筑物 的布置形式 、河床宽 度及导 流设计 流 量, 本工程宜采用 河床内分期围堰导流方式 。分期 围堰 导流
方 案 可 分 为 二期 二段 及 二 期 三 段 。本 工 程 就 分 期 围堰 导 流 拟
施工导流流量 。 以分 期 导 流 方式 进行 比较 , 满 足过 流 能 力 、 从
堰前水位 壅高不太 大、 围堰工程量适 中 、 基坑 的有效施工 期
电 站 多采 用 W h 9 %。 0 厂用 电率为 1 线损率按 3 %, %计 , 多年平均销售电量为
东山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选择
钟 雄 柱
( 东省 水 利 电力 勘测 设 计研 究 院 。 东 广州 广 广 507 ) 110
摘要 : 阐述 了韩 江 东山 水 利枢 纽 工程 施 工 导 流 方 案 的 设 计 , 通过 技 术 经 济 比较 , 择 先 围船 闸后 围 厂 房 作 为 施 工 导 流 选
( )导 流 流 量 3 根 据 上 述 导 流 标 准 及 导 流 时 段 的 划 分 。 房 围堰 全 年 挡 厂 水 ,0年 一 遇 洪 水 流 量 为 l 8 / ;拦 河 水 闸 及 船 闸 的 1 l3 1 s
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及河口五闸供水体系工程 自动化监控系统专题规划

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及河口五闸供水体系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专题规划研究陈亮雄,黄本胜,欧阳显良,林时君,吴文彬(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摘要:供水体系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实现韩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的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有效统一调度的关键工程之一。
本文探讨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体系、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和方法,为开展监控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监控系统;韩江;供水体系1 概述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及河口水闸供水体系范围为韩江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包括12个灌区、城市引水、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涉及潮州、汕头和揭阳三市。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是大(一)型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韩江下游潮州市湘子桥下游东、西溪两溪口附近,坝址控制集水面积为29084km2;枢纽由东、西溪两座拦河闸坝,东、西溪发电厂房,船闸,综合调度楼,连接土坝等建筑物组成,设计水库库容达4900万m3,船闸为300吨级通航能力,机组总装机容量4.6万kw;枢纽工程等别为Ⅰ等,其主要水工建筑物为2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2007年1月枢纽全面投入运行。
河口五闸是指韩江的五条入海水道上的水闸,即北溪上的东里桥闸、东溪上的莲阳桥闸、外砂河上的外砂桥闸、新津河上的下埔桥闸和梅溪上的梅溪桥闸。
韩江下游的东溪和西溪在江东围下有蓬洞河沟通,北溪和东溪在隆都下由南溪沟通,五条入海水道与蓬洞河、南溪共同构成了一个水力联系紧密的三角洲网河区。
除上述五座闸门外,韩江三角洲还有南溪桥闸、北溪桥闸、官塘水闸、炮台水闸、后壁桥闸、西港桥闸等。
图1 韩江供水枢纽及河口五闸位置图潮州供水枢纽建成后,供水体系范围内灌区、城乡供水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充分发挥枢纽的供水作用,保障韩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的城乡、灌溉用水,必须联合河口五闸进行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建立韩江潮州供水枢纽及河口五闸供水体系工程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有效统一调度的关键工程之一。
高压旋喷技术在东山水利枢纽工程中的应用

尚
2 2 2 旋喷 灌 浆施 工方 法 .. ( ) 钻 孔 l ] 采 用 X 1 0 型 钻 机 , 径 1 4 : Y-0 孔 1 0mm, 5 泥浆 护壁 , 循环 钻进 , 正 孔深 按设 计要 求 控
制 , 工 时分 二序 孔 进行 , 孔 过 程 中应 注意 控 制 泥 施 钻 浆 的 比重 , 免 出现 塌孔 及 埋 钻 现 象 , 制 孑 斜 率 ≤ 避 控 L 05 , . % 当第一 孔 取芯 后 , 工 前按 2 一段 做 超 前 施 0m
1 工 程 概 况
东 山水利 枢 纽工 程 位 于 韩 江 流 域 干 流段 丰顺 县
旋 喷 固结 体 半 径 为 6 0mm, 距 10 0mm, 4 0 孔 0 共 1 孔 , 次为 B ~B 1孔顶 高程 为 1. 5m, 底 高程 依 1 4, 0 5 孔
为全 风 化层 以下 2mE 。
图 1 船闸高压旋喷桩防渗墙施工示意图
钻, 了解 地 质情 况 , 人全 风 化 2m 确定 各 段 防渗 墙 按
2 2 施 工程序 和 方法 .
底高 程 , 防渗 墙顶 高 程 严 格 按 照设 计 图纸 进 行 控 制 , 经验 收合 格后 方 能下 喷管 。① 孔 位 : 据施 工 图纸 根
数送 浆进 行驻 喷 3 i, ~5r n 待孔 口冒浆 后 , 按 设 计 a 再
参 数进行 定 喷 、 升施 工 l。 提 7 ]
高喷注浆 应 全孔 连续 作业 。每 当有停 喷时 , 保 应
46 《 0 工程与建设》 2 1 O 2年第 2 6卷第 3 期
在空 隙 地 段 增 大 注 浆 量 , 满 空 隙 后 再 继 续 正 常 填 喷浆 。
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

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400V柴油发电机组招标文件(招标编号: KYZB[2019]024)第二册:技术文件招标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广东省科源工程监理咨询公司二○一九年十二月工程设计甲级证书A144001909 SL1068EB-721-04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400V柴油发电机组招标文件第二册技术文件编制单位: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一九年十一月目录第1章一般规定与规范 (2)1.1 说明 (2)1.2 设备采购方式 (5)1.3 主要技术规范 (5)1.4 材料 (6)1.5 备品备件 (6)1.6 铭牌和标志 (7)1.7 基础埋设材料 (7)1.8 电厂提供的公用设施 (8)1.9 电缆及端子 (8)1.10 安装指导、培训服务 (8)1.11 工厂装配、试验及目睹验证 (9)1.12 试验 (9)1.13 包装与标志 (9)1.14 安装、运行和维护说明 (10)1.15 工厂图纸和资料 (10)第二章柴油发电机组及其环保治理工程 (12)2.1 范围及界限 (12)2.2 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13)2.3 环保治理工程 (16)2.4 铭牌 (16)第1章一般规定与规范1.1 说明1.1.1 工程概况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内,坝址距大埔县城约30km,是韩江下游及三角洲的防洪关键性控制工程。
该工程是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航运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由拦河闸坝、发电厂房、通航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采用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25MW。
1.1.2 电站自然条件1.1.2.1 气象条件(1) 气温1) 多年平均气温21.2 ℃2) 极端最高气温39.6 ℃3) 极端最低气温-0.5 ℃(2) 湿度1)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2) 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90%(3) 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450~2000mm(4) 风速、风向1)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2.0m/s2) 最大风速22m/s1.1.2.2 环境条件(1) 地震地震烈度7度1.1.3 电站设计参数及条件1.1.3.1 电站装机容量和机组型式装机容量:电站共装设4台机组,额定总装机容量为4×25MW。
基于生态优先的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水量调度分析与探讨

粤东地区最大的韩江流域,位于粤东、闽西南地 区,流域范围包括广东、福建、江西3省。韩江干流 长为470km, 流 域 面 积 为 30112km2, 其 中 汀 江 为 11802km2, 梅 江 为13929km2, 韩 江 干 流 (三 河 坝 — 潮 安 )为 3346km2, 韩 江 三 角 洲 (潮 安 以 下 )为 1035km2,韩 江 高 陂 水 利 枢 纽 坝 址—潮 安 站 区 间 为 2487km2 。
表2 采用多方法计算河道内生态流量
方法
河道内生态环境 需 水 量/(m3/s)
备注
排频法
128
按年最小月流量排频,取 P=90%
近 10a最 枯 月平均流量法
216.2
按年最枯月流量计算平均
蒙大拿法 (Tennant法)
77.7
采用 潮 安 站 多 年 平 均 流 量 的 10%
历时曲线法
173
按日平均流量保证率曲线成果 P=90%
· 37 ·
2021年6月 第6期
广东水利水电
No.6 Jun.2021
是考虑在日益严 格 的 水 资 源 管 理 制 度 下 , [9] 汀 江 闽 粤 交界断面按日最小下泄流量控制时对供水调节的改善。
2)各 类 用 水 的 设 计 保 证 率 及 优 先 序 : 生 活 、 工 业 用 水 保 证 率 按 P =97% , 农 业 用 水 保 证 率 按 P =90% 。 首先满足生活、工业用水,其次满足农业灌溉用水。
水电站水利枢纽水闸初步设计报告(闸坝)

目录第一章白鹅水电站水利枢纽基本资料 (1)1.1 流域概况 (1)1.2 暴雨洪水特性 (1)1.3初设阶段设计洪水成果 (2)1.4 工程地质 (6)1.4.1区域地质概况与地震 (6)1.4.2 地层岩性 (6)1.4.3 地质构造 (7)1.4.4 水文地质条件 (8)1.4.5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8)1.5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9)1.5.1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9)1.5.2 发电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4)1.5.3 施工围堰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5)1.5.4天然建筑材料 (15)1.5.5论与建议 (17)1.6设计的主要参数 (19)1.7附图:坝址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地质渗透剖面图 (21)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及洪水调节 (22)2.1 水文资料 (22)2.1.1 白鹅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 (22)2.1.2 坝址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23)2.1.3 坝址高程~面积~容积关系曲线 (24)2.2水库调洪计算 (25)2.2.1 起调水位和水库洪水调节原则 (25)2.2.2 洪水调节原理 (26)2.2.3不同净宽Q-H关系曲线计算 (26)2.2.4 不同闸门净宽校核洪水位计算 (30)2.2.5设计洪水位计算 (35)第三章非溢流坝设计 (37)3.1枢纽等别及水工建筑物级别确定 (37)3.2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37)3.2.1基本公式 (37)3.2.2超高值Δh的计算 (38)3.2.3最大剖面尺寸拟定 (39)3.2.4坝顶宽度拟定 (39)3.3非溢流坝荷载计算 (39)3.3.1荷载计算及其组合 (39)3.4非溢流坝稳定计算 (45)3.4.1设计洪水位情况荷载统计 (45)3.4.2校核洪水位情况荷载统计 (46)3.4.3非溢流坝抗滑稳定性验算 (46)3.5非溢流坝应力分析 (46)3.5.1基本荷载情况 (46)3.5.2应力计算公式 (47)3.5.3应力计算 (48)3.5.4应力计算结果 (49)第四章溢流坝段设计 (50)4.1闸室基本尺寸拟定 (50)4.1.1闸形确定 (50)4.1.2闸室基本尺寸确定 (50)4.1.3闸门与启闭机 (50)4.1.4上部结构 (51)4.1.5闸室的分缝 (51)4.2过流能力校核 (51)4.3消能防冲设计 (54)4.4 消力池尺寸计算 (54)4.5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57)4.6闸室应力稳定计算 (58)4.6.1闸室基本资料 (58)4.6.2应力稳定计算公式 (58)4.6.3闸室稳定应力计算 (59)第五章细部构造设计 (64)5.1 坝顶构造 (64)5.2 分缝止水 (64)第六章地基处理 (65)6.1 请基开挖 (65)6.2 固结灌浆 (65)6.3 帷幕灌浆 (66)第一章白鹅水电站水利枢纽基本资料1.1 流域概况白鹅水电站地处贡水干流上游会昌县境内的白鹅至文武坝镇河段,坝址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附近,距县城约45km,地理位置东经115°35′30″,北纬25°50′50″,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685km2。
水利枢纽土坝帷幕灌浆设计研究

水利枢纽土坝帷幕灌浆设计研究摘要:帷幕灌浆是一门发展较早的技术,施工工艺成熟,施工质量可控性好,普遍应用于土坝的坝基防渗加固处理,文中介绍了帷幕灌浆设计及灌浆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
关键词:坝基;灌浆设计;灌浆压力1、韩江水利枢纽土坝防渗体系布置在坝轴线上游1.92m处全河道断面布置防渗线,形成完整的全河床防渗体系。
坝基冲积层主要是含卵石砾质粗砂,含卵石10%~50%,特别在河床中部卵石含量明显增多变大,卵石含量达到50%甚至更大,常见粒径大于12cm的卵石和漂石。
为取得较好的防渗效果,本工程防渗处理采用厚0.40m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底部伸入河床及河床两岸全风化粉质粘土层1m,拦河水闸、船闸上闸首下部的防渗墙顶通过止水与上部水工建筑物柔性连接,两岸连接土坝段防渗墙顶部插入坝体粘土中2m。
电站进水口、船闸与左、右岸接土坝之间设置钢筋砼刺墙截水,刺墙长度5m。
土坝及两岸山体如遇局部断层破碎带,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
本文结合韩江东山(禾埕岗)水利枢纽土坝帷幕灌浆布置设计进行了探讨。
2、帷幕灌浆设计及施工帷幕灌浆设计要求:与土石坝的土质防渗体共同组成大坝的防渗帷幕,具有连续、完整、渗透性低。
帷幕灌浆的施工主要工序:钻孔一钻孔冲洗一预埋灌浆管一压水试验—灌浆一封孔一检查孔压水试验一数据分析。
2.1 帷幕灌浆布置设计灌浆孔通常为1排~3排,按梅花形分布,孔排距1 m~3 m,采用分序灌浆,第一序较稀,再逐渐加密,压力也逐渐加大。
如果是在已建成的坝体上对坝基进行灌浆,为了便于机械设备的架设,帷幕线一般首选在坝顶。
帷幕深度一般要求伸人不透水岩层3 m~5 m,《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1级,2级坝及高坝灌浆后基岩的透水率宜为3lu~5lu,3级及其以下的坝透水率为5lu~l0lu。
如相对不透水层埋藏太深可按渗流控制,一般采用l/3h~2/3h(h 为上下游水头差)控制。
帷幕向两岸伸入相对不透水层或以库水位与建库前的地下水位交接处,以形成封闭的防渗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江东山(禾埕岗)水利枢纽工程水闸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以韩江东山(禾埕岗)水利枢纽工程为例,就水闸的选址,水闸
的地基设计,水闸的消能放冲,闸下游水流衔接等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闸;地基;消能防冲
水闸一般由闸室、防渗排水设施、消能防冲设施及两岸连接建筑物四个部分组成,闸室是水闸挡水和控制过闸水流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和工作桥。
防渗排水设施是为了使闸基渗流处于安全工况而设置的,防渗设施通常多在水闸的高水位一侧,用透水性小的材料如粘土、钢筋混凝土等筑成水平防渗铺盖,或用板桩形成垂直防渗幕,借以增长闸基的渗流途径,减小作用于闸底的渗透压力,消除闸基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在靠近闸室低水位一侧,设置排水设备,使进入闸基的渗水迅速排走,减小闸基的渗透压力,防止渗水逸出处地基发生渗透变形。
水闸的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受力条件及其重要性等与其它建筑物相比有其特殊性。
首先平原地区的水闸一般建于河道、堤防或江河入海口处,其所处位置决定了水闸地基多为松散或软弱的冲积覆盖层,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因受到河流的冲积,水闸基本是建造在第四纪松散的覆盖层上,覆盖层多为松散的砂层或软弱的粘性土层,松散的砂层孔隙比大、压缩性大、透水性强及易液化,软弱的粘土层抗剪强度较低、含水量较高、压缩性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且土层常常分布不均匀。
其次是水闸前后存在较大的水头差,闸室及地基长期承受巨大的水平推力,闸室边墩又承受强大的侧向土压力作用,导致闸基底应力分布比较复杂,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渗透变形,同时闸门又经常启闭,如水闸变形过大,将影响闸门的启闭及闸门的止水。
1、水闸的选址原则
在水闸建设过程中,水闸的选址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分析已建水闸工程的失事,其主要原因往往是闸址地质条件不好,或虽然经过人工处理但仍未处理好,属于不良人工地基,导致水闸失稳、渗透破坏或者冲刷破坏。
水闸选址的原则是水闸稳定安全、能够较好地满足水闸的使用要求、水流流态稳定、水闸便于管理、造价经济。
针对上述情况,在满足水闸使用要求和管理的情况下,水闸在选址时应根据水闸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选择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地基,最好是选用新鲜完整的岩石地基,或者是承载能力大、抗剪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小、抗渗稳定好的土质地基,如果在规划选址的范围内实在找不到地质良好的天然地基,只能对天然地基进行技术处理。
对地基进行技术处理的造价是较高的,一般占总造价的20%~40%。
经过技术处理的水闸地基如在施工或管理等方面不规范,容易导致地基破坏,最后致使水闸失事,所以在水闸选址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各种情况,选择良好的天然地基。
2、水闸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水闸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它们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②消除或减少地基的有害沉降;③防止地基渗透变形。
2.1木桩加固法。
木桩加固法属于桩基法中的一种,此方法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地基加固方法。
由于木桩加固设计简单,施工方便,不受环境限制,取材方便,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受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国内水利行业对较深厚的软土闸基处理仍缺乏足够的手段和办法,采用木桩加固地基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
木
桩的设置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木桩桩头与闸底板浇注在一起,形成类似桩顶铰接的深基础,另一种则在木桩桩顶设碎石垫层,实际上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
近年来广东省在水闸安全鉴定中发现,无论采用哪种设桩方法,相当数量采用木桩基础的水闸都出现了险情,破坏主要表现在桩体腐朽导致水平和竖向承载力不足、闸基桩土变形不协调等。
2.2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属于置换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相当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加固原理比较清楚,施工简便,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是浅层地基处理的首选。
为避免工程造价过高以及增加基坑支护费用,一般换填深度小于3m。
如软弱土层小于3m,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将软弱土层完全挖除换填后,一般均可满足水闸对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如果软弱土层比较厚(层厚远大于3m),仅能换上层软弱土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闸基,因为换填后虽然可提高基底持力层的承载力,但水闸地基的受力层深度相当大,下卧软弱土层在荷载下的长期变形可能依然很大。
实践表明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的地基出现问题的相对比较少,故至今仍是水闸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3、水闸消能防冲方法设计研究
结合韩江东山(禾埕岗)水利枢纽拦河水闸泄洪时上下游水位差小,下游呈高淹没流,但闸下出流泄洪形成的水跃将对河床和两岸堤围形成较严重的冲刷,需要选择稳定可靠的消能方式,以保证拦河水闸的安全。
又因通航要求水面稳定,以采用消力池底流消能方式为宜。
按50年一遇(P=2%)洪水设计计算,并经闸门部分开启等工况复核,通过计算,选定的消力池尺寸为:池长35m,池深2.0m。
池底高程13.50m;海漫段长度为57m,其中30m为浆砌石平段,27m为干砌石斜坡段,坡度为1:10;为防止水流对海漫末端的冲刷,本工程考虑到河床下切的不定因素,在海漫末端设置长15m,深3.0m的防冲槽。
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成果分析,本工程拦河水闸消能建筑物,能满足工程运行要求。
3.1水文条件的变迁。
①河网区联围筑闸改变了原来河网分流条件,使主河道水位雍高。
②河道滩地的码头、工厂、道路以及众多的占用河道断面的桥墩,这些设施除了束窄了行洪断面外,还改变了河道原来的天然状况,改变了水流的边界条件,加大了糙率,因而雍高水位。
3.2河道地形的变迁。
天然河道随季节的变化其来水量在变化,其含砂量也在变化,河床总是时冲时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若河道上游筑水库,则拦截了洪水,削平了洪峰,亦拦截了泥砂。
洪峰值少,夹带泥砂少,改变了天然的动态平衡状态,河道筑闸后,加剧了这种不平衡状态。
由于水闸消能设计的控制工况是:保持闸上最高蓄水位,宣泄上游多余来水量,下游水位取下限值,水闸防冲设计的控制工况是:水闸泄放最大设计洪水量,相应下游水位最低,所以由于下游河床不断降低,下游水位低值也随之降低,随河道变迁出现的新低水位低于原设计工况的下限低值,原控制条件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河床,消能防冲效果必然差,很多水闸经常发生护坦或海漫被冲坏的情况。
4、闸下游水流衔接
本工程水闸属于节制闸,在渲泄设计洪水时,闸门全部提出水面,上下游落差上,过闸水流呈缓流状态,只要保证下游水流均匀扩散,不致产生危害,该情况不是消能设计的控制条件。
本工程的消能设计控制条件是在保持闸上游为正常蓄水位25.50m的情况下,由水闸来渲泄除发电流量以外上游多余的来水量,利用闸门控制泄水量。
为保证水闸在泄水过程中的消能防冲安全和提高消能效果,保证下游出池水流与下游尾水缓流衔接,在水闸管理运用中,闸门开启时,应由
中间孔向两侧隔孔对称均匀开启,关闭时与上述顺序相反。
水闸局部开启应遵循按均匀开启听方式运行,即在同一开度各孔连续开启或间隔开启,应避免闸孔大开度不均匀的集中开启方式泄流,在集中数孔大开度运行情况下,消力池的泄水消能效果降低,消力池内产生远驱式水跃,出池水流对海漫会产生破坏性的急流冲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