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一)

合集下载

明代女性文学发展概览与柳如是、薛素素等女作家研究

明代女性文学发展概览与柳如是、薛素素等女作家研究

明代女性文学发展概览与柳如是、薛素素等女作家研究一、明代女性文学的背景与特点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女性文学在这个时期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相对于前代,明代女性文学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人情味,展现出女性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女性文学作品多以家庭、爱情、友情等为主题,以感情抒发和情感表达为主要形式,表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处境和心理状态。

二、明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介绍1. 柳如是柳如是是明代女性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以清新淡雅、含蓄温婉著称。

柳如是的作品多以诗歌、散文形式呈现,题材涵盖了家庭生活、人情世故等方面。

她的作品不仅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还体现了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柳如是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后世女性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薛素素薛素素是另一位明代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也以细腻的情感、独特的视角闻名。

薛素素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女性对爱情、家庭、命运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薛素素的作品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后人誉为“女史家巨流”。

三、明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与影响明代女性文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明代女性文学的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明代女性文学也为当代女性作家提供了参考和启迪,激励更多女性投身文学创作并展现自己的声音。

明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概览以及著名女作家柳如是、薛素素等的研究,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中国文学历史的认识,也为理解当今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明代女性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更好地感知女性作家的文学魅力和思想深度。

四、结语明代女性文学的发展概览与柳如是、薛素素等女作家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工作,它不仅拓展了我们对明代文学史的认识,也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深入探讨明代女性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时期女性的文学表达,进一步探寻女性在文学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2)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2)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2)二、晚明女诗人的时代文化心理在阳明心学、三教合一、市民思潮流行之下,晚明形成张扬个性的社会思潮,给女性解脱历史的束缚带来新的机遇。

总体而言,晚明女诗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相较明初、中叶,变化显著。

其一,女性自立意识高扬。

晚明人文思潮催动下,女作者不甘寂寞,亲操文柄选政。

沈宜修,不满旧闺阁诗选,欲扬当代女子之气,并担心一代才人湮没,而选《伊人思》,录诗46家,《伊人思自序》云:“世选名媛诗文多矣,大都习于沿古,未广罗今。

太史公传管晏云:“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余窍仿斯意,既登碗淡者,弗更采撷。

中郎帐秘,乃称美谭。

然或有已行世矣,而日月湮焉,山川阻之,又可叹也。

若夫片玉流闻,并及他书散见,俱为汇集,无敢弃云。

容埃博搜,庶期灿备尔。

”方维仪编《宫闺诗史》,评古论今,志在争衡文坛,《静志居诗话》称:“龙眠闺阁多才,方、吴二门称盛。

夫人才尤杰出。

其诗一洗铅华,归于质直,以文史当织妊,尚论古今女士之作,编为《宫闺诗史》,分正、邪二集,主于《昭明》、《彤管》,刊落淫哇,览者尚其志焉。

”无疑,《伊人思》、《宫闺诗史》等集的出现昭示着晚明女诗人已不满足女性文学作为风雅的小点缀、小摆设地位,自立自为意识正逐步增强。

其二,追求名士风度。

叶小莺怀志高远,沈宜修《季女琼章传》载云:“性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自恃颖姿,尝言欲博尽古今。

作诗不喜作艳语,集中或有艳句,是咏物之兴,填词之体,如秦少游、晏小山代闺人为之耳。

……其爱清幽恬寂有过人者,又最不喜拘检,能饮酒,善言笑,潇洒多致,高情旷达,夷然不屑也。

如此高情旷达,的青春少女诚是难为常人所理解,难怪其逸事广为流传,并衍生一些奇闻异谈,如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载:“雨东顾鉴沙,读书伴梅草堂,梦一严妆女子来见,曰:‘妾月府侍书女,与生有缘。

今奉救贵书南海,生当偕行。

’顾惊醒,不解所谓。

后作官广东,于市上买得叶小莺小照,宛如梦中人,为画《横影图》,索题,钱相人方伯有句云:怪他才解吟诗句,便是江城笛里声。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研究晚明清初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才子佳人文学类型,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类型,探讨其基本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形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现象。

才子佳人文学主要描写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才情和美貌,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一文学类型具有以下特点:它以才情和美貌作为衡量人物价值的主要标准,强调男女主人公的才华和容貌;它以爱情为主题,注重表现主人公们追求自由、真实、纯洁的爱情;它多以诗词作为表现形式,强调文学性和审美性。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始阶段:晚明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城市文化的兴起,才子佳人文学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以艳情为主,描写男女之间的情爱和欲望。

兴盛阶段:清代初期,才子佳人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作品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更加成熟,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

衰落阶段:清代中后期,由于封建社会的逐渐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才子佳人文学开始走向衰落。

这一阶段的作品逐渐失去了创新和活力,变得保守和陈旧。

进入现代社会,才子佳人文学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

一方面,一些现代作家尝试将传统的才子佳人元素融入到现代文学中,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这些作品在保留传统文学魅力的同时,注入了现代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随着影视媒体的兴起,不少才子佳人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这些影视作品在大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才子佳人文学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学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学语言:才子佳人文学作品的语言优美、华丽,富有诗意。

作者们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等,使文字既具有韵律感又富有感染力。

晚明江南女性词人的书写

晚明江南女性词人的书写

晚明江南女性词人的书写作者:蔡青青来源:《青年时代》2020年第23期摘要:随着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江南女性词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有成就。

身处江南,情动江南,女性词人们在词作中对江南的书写存在普遍共性。

本文以名门闺秀和名城名妓两大词人群体为代表,分析晚明江南女性词人对本地风土的情感寄托。

关键词:《全明词》;女性词人;江南;闺秀;名妓一、引言江南历来都是古代文人向往与唱和之地。

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荣,使得江南地区的女性词人的文学地位逐步上升,并远高于前代。

本文以《全明词》为参考底本,以两大江南女性词人群体为线索,感受和体会晚明江南女词人的书写。

二、晚明女性词人概述随着中晚明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以江浙沪为主的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经济的蓬勃推动文化的开放,江南一带文化家族的兴盛,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闺秀词人和歌妓词人。

根据《全明词》统计,晚明女性词人150余人,且几乎都隶属于江南地区。

现根据其社会身份,将江南女性词人分为名门闺秀和名城名妓两大群体。

(一)名门闺秀晚明闺秀词人这一群体主要以江南地区的文化家族为典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吴江叶氏、嘉兴黄氏、钱塘祁氏等。

这些女性词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门当户对的婚姻也为其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相对于名妓来说,其拥有更为纯厚的文学功底。

叶氏家族的女词人以沈宜修为首,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等继之。

沈宜修,字宛君,江苏吴江人,生于明万历十八年,幼擅文翰,好吟咏。

其江南词有《望江南·湖上曲十二阙》《忆王孙》、《浣溪沙》35首、《如梦令》7首、《菩萨蛮》31首等,存词繁富;叶纨纨,吴江人,沈宜修与叶绍袁之长女,《浣溪沙·春恨》《玉蝴蝶·感春四首》等都是借江南抒己怀;叶小纨,沈与叶之次女,著有《浣溪沙·春日忆象》《菩萨蛮·暮春·回文》《踏莎行·暮春感旧》《水龙吟·秋思》等江南词;叶小鸾,叶氏夫妇之季女,有《生查子·送春》《点绛唇》4首、《浣溪沙》13首等,最富才情;沈宁英,吴江人,沈自炳女,叶绍袁第三子世傛之妻,有《点绛唇·早春》《水龙吟·胥江竞渡》《虞美人·别兰妹》。

论清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为例

论清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为例

论清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
诗人为例
付琼;曾献飞
【期刊名称】《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6)001
【摘要】通过对<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的分析,认为:清代女诗人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特别是由苏南和浙北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从总体格局来看,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从南方向北方递减的特征;从各省中心分布点来看,则可分为首府中心型和名府中心型两种.地域分布的南北失衡是宋代以来中国经济、文化和教育重心南移的必然结果;出身并生长于官宦之家是女诗人生成的重要条件,因而清代女诗人群体的分布大致与进士群体的分布成正比.
【总页数】7页(P69-75)
【作者】付琼;曾献飞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意"的重构与误读:论沈德潜对东北流人诗的改写——以《国朝诗别裁集》方拱乾的作品为中心 [J], 周乔木
2.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两个版本《国朝诗别裁集》比较中的清代诗史案研究 [J], 刘靖渊
3.《国朝闺秀诗柳絮集》的地位和特色 [J], 付琼
4.《滇诗嗣音集》目录订误*--兼论《嗣音集》收方外、闺秀诗 [J], 茶志高
5.《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存录嘉兴女诗人研究 [J], 李枝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清时期家族女性词人群体的文学创作特点

明清时期家族女性词人群体的文学创作特点
都 是对 弟妇 屠 范佩 的悼念 之作 。 沈纫兰 , 字 闲静 , 黄承昊室 , 与黄淑德 、 黄 双
塘顾之琼次女钱凤纶有 《 菩萨蛮 ・ 早春湖头扫墓》

首, 是对 家 庭成 员扫 墓之 事 的记 录 。 在 平 时生活
中也有娱乐活动 , 如钱凤纶 《 清平乐 ・ 与柔嘉姊宿 河渚看梅》 《 踏莎行 ・ 秋暮雨霁 , 偕柔嘉姊游河渚》 , 其 《 忆王 孙 ・ 与顾 仲楣 对 弈》 《 眉 峰碧 ・ 春 日与亚清
代兴 ,彤管之诒交作矣。” 山阴祁氏商景兰 ,
“ 夫人 有二媳 四女 , 咸 工诗 。 每暇 日登 临 , 则 令媳 女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0 — 2 5
孙蕙媛之母 , 母女姐妹互有诗词赠答 。 如黄媛贞有
《 丁卯 留别妹皆令》 《 临江仙 ・ 新夏怀妹》 两首 , 为送
《 满庭 芳 ・ 中秋 同六 婶及 素 嘉甥 女坐 月》 为佐证 。 钱
之西泠》 《 踏歌辞 ・ 送皆令北游》 《 花娇女 ・ 送皆令之
西泠》 三首 , 亦是送别从妹黄媛介之作 ; 黄媛介则 有《 捣 练子 ・ 送姊 皆德》 二首和《 忆秦娥 ・ 秋夜忆姊 月辉》 《 金菊对芙蓉 ・ 答姊月辉见怀》 ,分别是写给 黄媛贞、 黄德贞二人的作品 ; 孙兰媛《 绮罗香 ・ 读弟 姒屠瑶芳遗稿》 、 孙蕙媛《 春云怨 ・ 悼弟姒屠瑶芳》 ,
对弈 》 二 首分 别是 与表 姐顾 长 任 、 弟妇 林 以 宁对弈
之作 。还有钟筠《 乌夜啼 ・ 春 日同六嫂游西 园》 、 张 学典《 蝶恋花 ・ 六妹放纸碟戏作》 等。
( 二) 送 别 怀人
蕙、 项兰贞 、 》分别是对黄淑
弃 组 纫而工 子 墨 。松 陵之 士 , 汾湖 之滨 , 闺房之 秀

浅谈晚明两大才女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浅谈晚明两大才女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浅谈晚明两大才女创作的成就与不足作者:吴冯豆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0期摘要:沈宜修与柳如是都是晚明著名的才女,沈宜修是晚明江南地区闺秀词人的代表,柳如是是晚明名妓的代表之一,两人在文学上都有一定的成就与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人处于同一时代,本文作者通过对两人成为才女原因,文学成就进行对比分析,认识到晚明女性作家的文学成就与不足,分析造成其不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才女;沈宜修;柳如是;对比作者简介:吴冯豆(1995-),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明朝后期,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天灾人祸,农民起义铺天盖地,明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覆灭。

但是晚明江南地区经济一派繁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阳明兴学的兴起,思想家李贽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的攻击,程朱理学思想松动,风气渐渐开放,社会女性观念局部改变。

一、两大才女创作成因探析。

(一)相同点:天之聪颖,后天接受良好的教育,主观上个人的努力,客观上“家庭”的支持。

沈宜修(1590-1635),字宛君,吴江人。

山东副史沈珫之女,工部叶绍袁之妻。

诗文俱佳,育有三女,皆有文采。

所著有《鹂吹集》等[1]。

沈宜修自幼丧母,幼年颖慧,无所师承,于女辈间问字,一而知十,四五岁即“过目成诵,瞻对如成人[2]”,“经史词赋,过目即终身不忘[3]”。

与叶绍袁成婚,琴瑟和谐,叶绍袁思想开放,支持沈宜修在家中写作,后将其妻女和自己的作品编辑为《午梦堂集》。

柳如是(1618- 1664),原姓杨,名爱,字影怜,一字蘼芜。

后改姓柳,名隐,字如是,又号我闻居士。

柳如是幼时被拐,卖入娼家,因其聪慧可爱,徐佛特邀松江名师陈继儒教导柳如是。

后为大学士周道登所收养,如是聪慧绝伦,且又虚心好学,周道登教其诗书,之后,再度堕入妓院,曾与著名文人陈子龙相恋,两人与众多吴中名士作诗酬唱、抨击时政、抒发抱负,最后嫁给著名学者、东林党的领袖钱谦益,随之在乱世中沉浮漂泊,相守相依。

明清女性创作群体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明清女性创作群体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明清女性创作群体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
王萌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女性创作者在明清时期第一次形成了群体.从全国的宏观范围、州府的中观范围和家族的微观范围三个视角来看,她们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且多出身于官宦人家、书香门第.这种分布特色与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密切相关,并影响到了现当代女性创作群体的分布.
【总页数】5页(P216-220)
【作者】王萌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论明清时期女性创作群体逃避婚姻的心态 [J], 王萌
2.空间视域下明清女性作家地理分布及其成因——以松江府为例 [J], 彭霞;刘敏;杨莉;樊姗
3.空间视域下明清女性作家地理分布及其成因——以松江府为例 [J], 彭霞;刘敏;杨莉;樊姗
4.空间视域下明清女性作家地理分布及其成因——以松江府为例 [J], 彭霞;刘敏;杨
莉;樊姗
5.明清时期陕西作家地理分布研究
——以明清陕西方志为考察对象 [J], 许勇强;李蕊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一)论文关键词:明清诗文研究晚明女性诗歌群落分布论文摘要:晚明女性诗坛崛兴,女诗人不仅振兴闺秀诗坛,而且争衡大家,以其卓绝的诗歌才华,创造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

本文考察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与构成、时代文化心理、诗歌创作艺术,揭现了晚明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创作特征。

创作特征明万历朝以迄崇祯末涌现的女诗人达数百家之多,女性诗坛崛兴,令士林瞩目。

晚明女性诗歌一直是明清文学研究较薄弱的领域之一。

近人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论明代女诗人,仅摘录诗句,粗陈梗概。

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关注一些明代女性曲家,未免轻视了女性诗歌的艺术和精神。

20世纪90年代后,学界始较多地关注活跃在晚明文坛的一批女作家,有关研究呈现兴盛之势。

本文择论晚明女诗人的群落分布和诗歌创作的时代特征,意在初步显现这一时期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艺术特色。

一、晚明女诗人的群落分布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女诗人集中在江南一带,北方籍的作家较少。

江南区域人文发达,经济兴盛,文学世家林立,由此构成女诗人的渊致,涌现吴江叶氏、嘉兴黄氏、绍兴祁氏、嘉定侯氏、桐城方氏等女诗人群体,南京青楼女诗人构成的秦淮诗群也格外引人注目。

下面分别予以简述:吴江叶氏女诗群。

明末吴江叶、沈两大文化世家拥有沈憬、叶绍袁、沈自征、沈宜修、叶小莺、叶执执、叶小纵等数十位享誉文坛的作者,两家联姻,以沈宜修和叶氏三姐妹为中心形成叶氏女诗群,聚结着两大家族近20位女诗人,可谓群星璀灿。

沈宜修,字宛君,适叶绍袁,率五女八子淡泊自守,诗词赓和,着有《鹏吹集》。

宜修长女执执,字昭齐,工书法,有晋人风范,有《愁言集》一卷。

次女小纵,字蕙绸,擅作杂剧、诗词,晚年自定诗集《存余草》。

三女小驾,字琼章,十七而卒,有《返生香》一卷。

以上四人外,叶氏女诗群还包括叶小繁、沈智瑶、沉静专、沈蕙端、张倩倩、李玉照、沈宪英、沈华贫、沈树荣、颜绣琴、红于等。

崇祯九年(1636),叶绍袁编刻家集《午梦堂全集》。

曹学侄读后惊叹不已,《午梦堂集序》中说:“余潜选明诗,如获拱璧。

诅惟闺秀,足当大家。

嘉兴黄氏女诗群。

黄居中增辑徐兴公《笔精》卷五《诗文评·宫间》:“先师携李黄学士,家富青箱,人标黄绢,不独子姓为然也。

女有闺秀林风,妇有郝法钟礼,玄心夙悟禅机,彤管并标女史。

”黄学士指嘉兴名士黄洪宪。

黄氏诗群可分作两支:一是黄洪宪子媳沈纫兰为首,黄淑德、黄双蕙、项兰贞、周慧贞等人组成。

沈纫兰,字闲靓,有《效擎集》。

纫兰仲女双蕙,字柔嘉,髻年喜禅,年十六而逝,诗词才华可比叶小莺,有《禅悦剩稿》。

纫兰从妹黄淑德,字柔卿,通文史、音律,早寡,礼佛隐居。

项兰贞,字孟碗,嫁黄卯锡,与姑母黄淑德相倡和,有《裁云草》、《月露吟》、《咏雪斋遗稿》。

周慧贞,字艳芬,适黄婷,有《剩玉篇》。

二是黄洪宪族女黄媛介为首,由黄媛贞、黄德贞等组成。

媛介,字皆令,为闺塾师,甘于清贫,娴于诗画,意境简远,着《湖上草》。

钱谦益《士女黄皆令集序》:“今天下诗文衰婚,奎璧间光气黯然。

草衣道人(王微)与吾家河东君(柳如是),清文丽句,秀出西怜六桥之间。

马膛之西,鸳湖之畔,舒月波而绘烟雨,则有黄媛介皆令。

吕和叔有言:不服丈夫胜妇人。

岂其然哉?媛介字皆德,有《卧云斋诗集》。

媛介从妹德贞,字德辉,曾与归素英共辑《名闺诗选》,诗有《冰玉》、《雪椒》、《避叶》、《蕉梦》等集,二女兰媛、蕙媛,亦工诗词。

绍兴祁氏女诗群。

祁彪佳家族为绍兴文化世家,彪佳之妻商景兰,女德渊、德琼、德菌,子妇张德蕙、朱德蓉,率工诗词。

黄运泰、毛奇龄《越郡诗选·凡例》:“闺秀则梅市一门,甲于海内。

忠敏擅太傅之声,夫人孕京陵之德。

闺中顾妇,博学高才,庭下谢家,寻章摘句。

……闺阁风流,莫此为盛。

”商景兰,字媚生,吏部尚书商周柞之女,着《香囊集》。

在闺阁时与姊景徽倡和,及嫁祁彪佳,乡人目之金童玉女,《静志居诗话》:“祁公美风采,夫人商亦有令仪,闺门唱随,乡党有金童玉女之目。

”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彪佳投水殉国,景兰率祁氏妇孺“拈题分韵,推敲风雅,或尚溯古昔,衡论当世”。

景兰长女德渊,字强英,着《静好集》。

次女德琼,字修嫣,有《未焚集》。

小女德茵及儿媳张德蕙、朱德蓉,亦工诗词。

值得一提的是以祁氏家族为中心所聚结的一批越中女诗人:商景徽,字嗣音,有《咏雏堂集》;王静淑,字玉隐,有《清凉集》;王端淑,字玉映,辑《名媛诗纬》,着《吟红》、《留筐》、《恒心》等集。

祁氏女性诗群的影响延至清初诗坛,严迪昌先生《谁翻旧事作新闻》冈一文已揭示一斑,此不赘述。

嘉定侯氏女诗群。

侯炯曾家族为明末嘉定文化旺族,拥有夏淑吉、姚妨俞、章有渭、盛蕴真、侯蔡宜等女诗人。

淑吉,字美南,华亭人,夏允彝之女,嫁侯玄询,年二十一而寡,入佛门,更名神一,着《神一龙隐遗稿》。

有渭,字玉演,出身华亭闺门唱和之家,嫁侯掇,有《燕喜楼草》。

妨俞,字灵修,长洲人,嫁侯玄演,明亡,礼佛,法名再生,有《再生遗稿》。

蕴真,华亭人,适侯澈,自号笠道人,有《寄笠遗稿》。

蔡宜,字俪南,炯曾之女,有《宜春阁集》。

1645年,酮曾携子玄演、玄洁坚守嘉定抗清,城破遇害。

侯氏女诗人在明亡后共筑岁寒亭以唱和,并守节三十余年,先后卒。

桐城方氏女诗群。

明代桐城方以智家族,乃伐阅之家,一门清华,女性雅负诗文才能。

方以智姑母方如耀,字孟式,工书画,嫁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崇祯十二年(1639),清兵攻济南,张秉文率军抵抗,城陷,孟式投水而死。

有《纫兰阁集》八卷、《纫兰阁诗集》十四卷。

孟式之妹维仪,字仲贤,早寡,守志清芬阁,致力文史,有《清芬阁集》八卷、《楚江吟》一卷,编《宫闺文史》、《宫闺诗史》、《宫闺诗评》等。

方以智早年丧母,由维仪抚教,其《合山栗庐占·慕述》云:“惟我二姑,一节一烈,《纫兰》、《清芬》,世传双绝,不负家学,伟哉闺阁!”孟氏从妹方维则,有《茂松阁集》,与孟式、维仪共称“方氏三节”。

方以智生母吴令仪,字棣倩,琴棋书画,种种精妙,三十而卒,维仪搜其逸稿,刻传《献佩居遗稿》。

方以智妻潘翟,字副华,桐城人,有《宜阁诗文集》四卷。

此外,桐城方氏女诗群还包括吴令仪从兄吴道谦之女坤元,字璞玉,十岁能诗,与方维仪、章有湘齐名,有《愁添集》、《松声阁三集》。

章有湘,华亭人,字玉筐,章有渭之姊,嫁桐城进士孙中麟,有《澄心堂集》、《望云集》等集。

钱塘女诗群。

晚明钱塘女诗人辈出,其中田玉燕、梁孟昭、顾若璞称誉一时。

田玉燕,字双飞,田艺蕃女,与妹田飞燕俱能诗,有《玉树楼遗草》。

梁孟昭,字夷素,有《墨绣轩吟草》一卷、《山水吟》一卷。

《名媛诗纬》评曰:“夷素一代作手,为女士中之表表者。

其长短诗歌,皆清新幽异,大小墨妙,远过前人。

”虞净芳,虞淳熙之女,有《镜园遗咏》。

顾若璞与梁孟昭相齐名,字和知,嫁黄汝亨之子茂梧,茂梧病段,若璞自称未亡人,有《卧月轩集》六卷。

在顾若璞周围,又聚集着数位黄氏家族的女诗人:若璞子黄璨之妻丁玉如,字连璧,不仅能诗,且慷慨好大略;若璞弟顾若群之妻黄鸿,字鸿耀.有《广寒》、《闺晚吟》集。

除以上数人外,钱塘女诗群还包括翁桓、陆么凤、张琼如等人。

秦淮女诗群。

万历朝以后,南京青楼女子喜耽诗词,参与文人唱和,构成秦淮诗群,其中以秦马湘兰、赵彩姬、朱无瑕、郑如英、董白、顾媚、卞玉京为着。

马、赵、朱、郑四人号为“秦淮四美”。

马守贞,字月娇,善绘兰,人称湘兰,性喜轻侠,与吴中名士王稚登相知,稚登评其诗“字字风云”、“闻者神飞”。

有《湘兰子集》。

朱无瑕,字泰玉,歌舞、文史、诗文、绘事无不兼擅,才华倾人,而性格沉静,有《绣佛斋集》一卷,诗意清新情至。

赵彩姬,字今燕,有《青楼集》一卷,《笔精》卷二评其“五绝楚楚风流,音谐句适,亦平康之秀也”。

郑妥,又名如英,字无美,丰姿冶丽,有《寒玉斋集》一卷、《红豆词》,小诗婉而多风,颇具匠心。

吴门二大家。

长洲陆卿子和徐媛,出身名门,嫁与名士,并擅文辞,相互唱和,时称“吴门二大家”。

《列朝诗集小传》载:“小淑多读书,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唱和。

吴中士大夫望风附影,交口而誉之。

流传海内,称吴门二大家。

”陆卿子,名服常,陆师道女,嫁松江赵宦光,偕隐苏州寒山别业,着有《云卧阁集》、《考架集》四卷、《玄芝集》四卷。

徐媛,字小淑,徐时泰女,嫁范允临,着《络纬吟》十二卷。

董斯张(徐姊范夫人诗序)称:“相敬如宾,或回文唱和,扬论古今;或亮月半天,川岩在览;或名花照槛,节序关心。

每拈一题,夫子辄书之。

”此外,晚明还有一些较值得注意的女诗人群体,包括三水文氏:文翔凤之妹工诗能文,有《君子堂集》、《九骚》;翔凤之妻武氏,三水人,能诗,卒于崇祯初;翔凤继室邓氏,敬慕翔凤才名,伉俪唱随。

华亭张氏:王凤娴,字瑞卿,华亭人,嫁宜春知县张本嘉,有集《焚余草》、《续草》;凤娴长女引元,字文妹,又字蕙如,着《贯珠集》;引庆,字媚妹,与姊引元唱和,有《双燕遗音》一卷。

上元卞氏:吴山,字文名,当涂人,嫁上元卞琳,以诗闻名四十徐年,有《西湖》、《虎丘》、《广陵》等集,汇编《青山集》,魏禧作序;吴山长女卞梦任,字玄文,号篆生,工诗词,母女唱和,有《绣阁遗草》、《西怜闺咏》;吴山次女卞德基,上元人,诗词之外,兼善绘事。

二、晚明女诗人的时代文化心理在阳明心学、三教合一、市民思潮流行之下,晚明形成张扬个性的社会思潮,给女性解脱历史的束缚带来新的机遇。

总体而言,晚明女诗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相较明初、中叶,变化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