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出品】《万历十五年》阅读题

合集下载

《万历十五年》有奖知识竞答 题目

《万历十五年》有奖知识竞答 题目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34、下列不是李贽作品的是? A 《藏书》 B.《焚书》 C《观音问》D 《文抄录》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35、李贽著作的内容有? A 儒家经典的阐释 B.历史资料的观察 C文学作品的评论 D 伦理哲学的发挥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第二轮 判断题 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10、李贽是在狱中上吊身亡的。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28、戚继光所著军事著作名为( )? A 《纪效新书》 B.《续武经总要》 C《筹海图编》 D《阵纪》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29、下列人物中不是戚继光下属的是? A 胡守仁 B.王如龙 C 金科 D刘显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30、一般来说秉笔太监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10 岁之前就会被送入宫内的( )学习。 A 司礼监 B文渊阁 C 内书堂 D 文华殿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23、万历皇帝死后被安葬在( )? A孝陵 B.定陵 C 长陵 D 昭陵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24、下列那项是申时行的行政功绩( )? A颁布考成法 B.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 C任用戚继光为蓟州总兵 D 重新丈量全国土地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25、申时行于( )年出任首辅? A 1582 B.1583 C 1584 D 1585
万历十五年
有奖知识竞答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第一轮 不定项选择题 答对一题得10分
万历十五年
上 页 下 页
1、万历十五年换成公元纪年是哪一年? A、1368年 B、1638年 C、1578年 D、1587年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一、基础积累1.下列选项中注音与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险衅(xìn)扃(jiōng)牖如丧考妣(bǐ)门衰祚(zu ó)薄B.垣(yuán)墙栏楯(shǔn)清流激湍(tuān)木寿且孳(zī)C.先妣(pǐ)陨(yǔn)首呱呱(gū)而泣桴(fú)止响滕D.出岫(xiù)异爨(cuàn)宠命优渥(wó)流觞(sh āng)曲水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矜:怜惜)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即使;鸣:使……发出响声,使动用法)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垣墙:砌上垣墙,名词用作动词;当:通“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用作状语;适:恰好)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咸:都)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茕茕:孤单的样子;吊:安慰)驼业种树,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业:以……为业,意动用法;观游:观赏游玩)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随便看看;怡:使愉快,使动用法)3.与“复驾言兮焉求”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石之铿然有声者B.而刘夙婴疾病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D.故不我若也4.下边有关文体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传”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我国古代传记简称“史传”,《种树郭橐驼传》就属于中国古代典型的“史传”。

B.“序”是一篇文章的序言,属实用性文体;“辞”是一种抒情赋体,一般要押韵,有的还可以歌唱。

C.“志”或“记”是古代的一种笔记式文体,属于“杂记类”,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或兼而有之,往往寓意深长。

D.“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它是臣吏在朝廷上用来表示承受赏赐或表明自己曲折心情的文书,陈述政事是它的主要功用。

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51

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51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二零二零—二零二壹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阐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好、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是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HY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说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好、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比拟的。

孔子世家谱聚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开展和影响等,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稳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成为拥有局部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

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的一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入的反映。

明清帝王或者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者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者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者优免差徭,或者置官封爵,或者赐土赐民。

这固然说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是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

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究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

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程度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凸显,它不仅保存了作为道德标准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至情至性 第3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后习题 第3单元 至情至性 第3单元检测

第三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海南琼海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隐士活动的政治内涵,突出表现在他们与皇权的关系上。

隐士形成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士人的独立意识,即“道”优于“势”的信念;二是皇权所希望的隐士担负的社会使命,即在皇权与社会的矛盾中起到协调的作用。

这就决定了隐士与皇权间无所不在的紧密关系:尽管“道”优于“势”,可又不得不服从“势”的绝对统治;皇权一方在隐士不抗拒其统治的前提下,尽量予以优容,甚至亲密无间。

于是,双方如同一对命里注定的冤家,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吸引。

经过前代的教训,魏晋时期的皇权与士人都开展了对双方关系相处方式的思考。

其活的标本,便是“竹林七贤”。

在不断选择和扬弃中,他们逐渐找到了双方不得不接受的相处方式。

第一种为对抗式,唯嵇康一人。

嵇康继承了东汉以来逸民隐者的疑君和无君思想,他不仅公开唱出“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论调,还在行为上付诸实施,傲视王侯。

这种处世方式的危险性被山林中真正的隐者看得清清楚楚。

《文士传》记载了孙登用火与光的关系来开导嵇康的话:“子识火乎?生而有光,而不用其光,果然在于用光。

人生有才,而不用其才,果然在于用才。

故用光在乎得薪,所以保其曜;用才在乎识物,所以全其年。

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多求!”但嵇康并没有听进这些话,继续公开与司马氏政权对抗。

当好友吕安被诬陷入狱时,嵇康不惜以卵击石,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为之辩护,就此落入了一个等了他很久的陷阱。

直到被捕入狱,嵇康才意识到孙登的先见之明,写诗自责:“昔惭下惠,今愧孙登!”与此相反的方式是投靠式。

山涛明白得最早。

他四十岁时任赵之国相,入晋后又历任要职。

山涛的投靠是隐士与皇权关系中的一种适应,目的是全身,而不是出卖灵魂。

尽管被嵇康骂得难堪,但嵇康遇难后,山涛仍举荐其子嵇绍担任秘书丞。

嵇康被杀后,向秀拿着本郡的文书簿册来到洛阳,司马昭问他:“听说你有隐居的志向,为何又来这里?”向秀说:“巢父、许由这些拘谨自守的人是不值得效法称羡的。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03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03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0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选择题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朱笔,就是‘矫诏’,依律应判处死刑。

”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明代( )A.君权至上B.法律严酷C.等级森严D.伦理治国2.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

这种状况( )A.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B.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C.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D.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3.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D.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4.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与大臣们前后斗争了十几年,终因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而作罢,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明朝时常发生。

这反映了明朝( )A.官僚政治运行机制成熟B.皇权专制不断削弱C.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D.皇帝昏庸懒于朝政5.《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新的权力机构出现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6.甲午战争“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最终丧失殆尽”。

这说明( )A.“中体西用”无法挽救清朝的颓废B.革新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主题C.政治体制开始成为近代化障碍D.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唤醒民众7.清末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外,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是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明朝建立于( )A.1366年B.1367年C.1368年D.1369年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的是( )A.设立锦衣卫B.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C.设立特务机构——东厂D.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3.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秦在中央实行郡县制B.唐在地方推行三省六部制C.元在中央设行中书省D.明在各省设“三司”4.下列有关科举制度的词语中,在明朝时才可能出现的是( )A.武状元B.进士科C.殿试D.八股文5.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A.汉朝B.唐朝C.明朝D.隋朝6.明朝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主要原因是《水浒传》( )A.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思想B.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无能C.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D.在民间广为流传7.下列哪一文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A.《三国志通俗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8.“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

这是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本草纲目》的介绍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C.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9.下列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深入民间实践调查的著作B.都是明代的科学著作C.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D.都是农学著作10.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存在有着诸多的因素。

下列内容符合史实的是( )①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扰而修建的 ②保护了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 ④是中华民族智慧、勤劳和充满凝聚力的象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有关清朝前期发生的事件,排序正确的是:()①荷兰侵占台湾②设置台湾府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 ②①③④12.“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第18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三)【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明朝的灭亡1.黄仁宇写过一本书《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在位48年,竟然有20多年不上朝。

这说明了(B)A.万历皇帝的昏庸B.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C.明朝实现君主立宪制D.官员结党营私2.明朝中后期,有钱的士兵可以“买闲”,只要交钱就可以免于训练。

这反映了(C) A.军队战斗力低下B.军纪松弛C.腐败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D.军队管理松懈3.(2019·河南新乡期末)明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不同于唐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包括(C)A.政治腐败B.出现宦官专权C.出现藩镇割据D.爆发自然灾害4.(2019·四川广安期末)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领袖都曾提出过自己的主张,其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C)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C.均田免赋D.等贵贱,均贫富5.(2019·北京期末)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灭亡。

与此直接相关的是(C) 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B.皇太极改国号为清C.李自成攻入北京城D.吴三桂引清军入关6.(2018·江苏淮安期末)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③代表(D)A.明朝建立B.明成祖迁都北京C.戚继光抗倭D.明朝灭亡7.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再次崛起。

女真人建立了(A)A.后金B.辽C.蒙古D.西夏8.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

皇太极在位时有很多建树,其中最主要的是(A)A.改族名和国名B.统一中国C.率兵入主中原D.击败李自成9.(2019·安徽宣城期末)明朝灭亡以后,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的明军将领是(A)A.吴三桂B.努尔哈赤C.皇太极D.魏忠贤10.(2019·重庆期末)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

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①岳飞抗金②李自成起义③五代十国更替④文天祥抗元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①③②11.某历史读物中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锐奇提供: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
1、万历十五年指的是(1587)年
2、作者对万历十五年的评价
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3、海瑞死后,家中只剩不到(二十)两银子
4、万历年间,一位被称为和事佬的首辅是(申时行)
5、明朝政府判别是非的是以(善和恶)而不是(合法、不合法)
6、皇长子是(常洛)但万历皇帝想立(常洵)为太子
7
8、万历皇帝的陵墓是(定陵)
9、因与文官集团发生正面利益冲突而被逼下台,死后又被封为太师,最后又取消的首辅是(张居正)
10、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

11、万历皇帝刚上位时,当时的内阁首辅是(高拱)。

12、万历十五年有(海瑞)(戚继光)(李贽)3人死了。

13、海瑞死后,皇帝谥号(忠介),送葬时,全城的百姓都赶来送葬。

14、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

从此倭患终被荡平
15、戚继光创造独特的(鸳鸯阵),充分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力量,机动灵活打击敌人。

16、李贽著有(《焚书》)。

17、李贽反对(八股文)、歌颂(秦始皇)。

18、申时行死后,诏赠太师,谥(文定)。

19、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
尹思语提供:
1、《万历十五年》的作者是黄仁宇。

2、万历皇帝的皇后被谥为孝端皇后。

3、万历皇帝把“仁圣皇太后”的尊号上赠给他的嫡母隆庆的皇后陈氏,把“慈圣皇太后”的尊号上赠给他的生母隆庆的皇贵妃李氏。

4、《病榻遗言》的作者是高拱。

5、1584年,万历皇帝改变态度而籍没了张居正的家。

其原因有①郑氏的作用②慈圣太后的干预③高拱遗著的出现,在彻底解决张居正问题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6、1587年阳历11月13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海瑞在任所与世长辞。

7、戚继光的军事著作是《纪效新书》。

8、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抗击日本倭寇,保卫国家安全。

9、戚继光的功成名遂,在16世纪中叶的本朝可以算是特殊的例外。

他之能够一帆风顺,固然是由于本身的卓越才能,但是得到一位有力者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位有力者就是谭纶。

10、海瑞在书中被称为古怪的模范官僚。

11、书中介绍了一位自相冲突哲学家,他是李贽,他的作品有《焚书》和《藏书》。

肖倩尔提供:
1.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

2.万历皇帝刚上位时,当时的内阁首辅是(高拱)。

3.万历十五年有(海瑞)(戚继光)(李贽)3人死了。

4.海瑞死后,皇帝谥号(忠介),送葬时,全城的百姓都赶来送葬。

5.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创平海卫大捷。

从此倭患终被荡平
6.戚继光创造独特的(鸳鸯阵),充分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力量,机动灵活打
击敌人。

7.李贽著有(《焚书》)。

8.李贽反对(八股文)、歌颂(秦始皇)。

9.申时行死后,诏赠太师,谥(文定)。

10.万历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钧)
张以恒提供:
1万历十五年指的是(1587)年
2万历十五年有(海瑞)(戚继光)(李贽)3人死了
3 每章讲了哪些主要人物(第一章万历皇帝,第二章首辅申时行,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第四章活着的祖宗,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第七章李絷——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4(张居正)谥号“文忠”。

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

5(鸳鸯阵)由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

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
6万历皇帝的陵墓是(定陵),明朝皇帝葬在(十三陵)
赵业提供:
1、万历皇帝的祖父是嘉靖皇帝
2、万历皇帝嫡母的封号是?慈圣皇太后
3分别是那两件事之后. 万历脱出了翰林学士的羁绊,不在受到慈圣干涉?
张居正去世:他成为父亲
4嘉靖对谁的情绪很矛盾,一会是忠臣,一会是畜物?海瑞
5、高拱的那部作品历数了张居正、冯保的罪状?《病榻遗言》
6、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兵源是在哪个省招募的志愿兵?浙江省
7、戚家军的著名军阵由于左右对称而称鸳鸯阵
8、申时行所赏识的一位提倡“河道紧缩说”的治河专家是谁?潘季驯
9、李贽的死法?狱中以剃刀自刎
10、万历一朝以什么作为立政的根本?诗书
潘政提供:
1 何为三司法?答: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2 如果说这本书旨在用黄先生的大历史观,从万历十五年,描述明朝失败的根源。

那在5,6,7三章却讲述三个历史人物,这是否与全书无关?答: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设计的是明朝当时的财政和土地问题。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说的实际是当时明朝廷当时重文轻武的风气,军队的给养,组织和后勤管理弊端丛生,实际上是从军事层面论述帝国的最终溃败,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以李贽为代表,探讨的是思想领域内的社会体制。

3 “役”在推行了近二百年之后,帝国政府感到窒碍难通而不得不改革改革方法是把各种赋役折合成银两,以附加税的的形式遍加与全境的土地上,不分贫穷,计亩征银。

这种新的税制叫:“一条鞭法”
4 戚继光的募兵原则为什么是只收农民不收城市居民?答:“他认为自市井的人都属于狡猾无赖之徒。


5 洪武皇帝所推行的农村政策及一整套的措施,对本朝今后的历史,影响至为深远。

其最显著的后果是,在全国的广大农村中遏制了法制的成长发育,而已抽象的道德取代法律。

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别是非的标准是“恶”和“善”,而不是“合法”或“非法”
6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C ) 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7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场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

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

其中的“年谊”是指 ( C )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种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8 李贽是怎么死的?答:“他要侍者为他剃头,在侍者离开的间隙,他用剃刀自刎。


9 宋代大儒朱熹,是孔孟以后儒家学派中最具影响的思想家,死后被尊为贤人。

他对儒家经典的论述具有权威性,他的《四书集注》,是明清两代人士的规定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10 开国之初,洪武皇帝下令发行的大明宝钞,既不能兑现,也不能用以缴纳田赋。

项缘宁提供:
1、目录中,5、6、7章节的题目都是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作者赋予他们的称号,问其中“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指哪位?李贽(zhi)
2、万历皇帝嫡母的封号
是?慈圣皇太后
3、皇帝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什么活动就是这种权威的体现? 春耕
4、被称为“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的万历皇帝第个十年,是年到
年?
1 157
2 1582
5、高拱的那部作品历数了张居正、冯保的罪状?《病榻遗言》
6、王世贞所作《内阁首辅传》中歌颂一名首辅“蕴藉不立岸异”,是谁?申时行
7、“在处理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犯了许多错误”,请问第一个是什么
册封郑氏为皇贵妃
8、申时行所赏识的一位提倡“河道紧缩说”的治河专家是谁/ 潘季驯
9、修筑定陵的主要负责人出了申时行还有?定国公徐文壁
10、海瑞著名的三十六款治县准则叫做?督抚条约
11、将把各种名目的赋役折合成银两,以附加税的形式遍加于全境的土地上,不分贫富,计亩征银作为新的税制的改革被称作什么?一条鞭法
12、戚继光被罢官后三年仍不能见谅于皇上,原因是?与张居正过从亲密
13、在李贽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致力于什么的研究?《易经》
14、从戚继光的那本军事著作中可以看到如何有条不紊地实施他的建军方案?《纪效新书》
15、万历一朝以什么作为立政的根本,远超于以往的时代。

诗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