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试卷我们从小学就可以学习语文了,大家知道学习语文的秘籍了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参考一下九年级语文,有时间的来收藏一下哦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秀颀(qí) 谩骂( màn ) 恹恹欲睡( yān )B、涸辙(hé) 诓骗(kuāng) 坦荡如砥( shì )C、狡黠(xiá) 校订( xiào) 惴惴不安(zhuì)D、希冀(jì ) 阔绰( chuò) 锲而不舍( 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玄虚挑剔彬彬有礼浮想联篇B、绰号荒诞不屑置辨不可思议C、皲裂熟稔眼花瞭乱未雨绸缪D、淅沥无稽死心塌地战战兢兢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综观中国的整个历史,每个朝代都不乏为民请命的人。

B、一提到新化城区近几年的变化,居委会的老杨就夸夸其谈,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C、暴雨不停,资江河水暴涨,村民们惴惴不安地守候在河堤上。

D、我们做事时不要揠苗助长,否则,会吃大亏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这次作文比赛,使同学们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夏日的大熊山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D、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

B、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短篇小说《孔乙己》通过描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囚绿记》中作者借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来表达自己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濡染(rú)迸溅(bèng)蹒跚(pán)B. 哽咽(yàn)踌躇(chú)踉跄(liàng)蹊跷(qī)C. 叱咤(chì)踟蹰(chí)蹉跎(cuō)喟然(kuì)D. 踽踽(jǔ)蹑手蹑脚(niè)喋喋不休(dié)咄咄逼人(du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这样的事故不再发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C.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D.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B. 《出师表》是宋代文学家诸葛亮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C.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D.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的“六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自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自测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自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迂腐(yū)恣睢(suī)栈桥(zhàn)缄默(jiān)B. 亵渎(xiè dú)阴晦(huì)颔首(hàn)锲而不舍(qiè)C. 猥琐(wěi)隐匿(yǐn)佝偻(gōu lóu)拮据(jié jū)D. 虔诚(qián)襁褓(qiǎng bǎo)扶掖(yè)恹恹欲睡(yān)答案:A解析:B项中“亵渎”应读为“xiè dú”,C项中“佝偻”应读为“gōu lóu”,D项中“襁褓”应读为“qiǎng bǎoo”,“恹恹欲睡”应读为“yān yān yù sh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B. 夏天的青岛,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答案:C解析:A项中“能否”是两面词,与后面的“是……的关键”不能对应,应删去“能否”。

B项中主语与宾语不搭配,“青岛”不是“季节”,应改为“青岛的夏天”。

D 项中成分残缺,应在“短缺”后加上“的问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 我们在学习上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就主动问老师。

C. 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做到认真仔细,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D. 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令人心旷神怡。

答案:B解析:A项中“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的意思,使用正确。

2023年九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3年九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3年九年上学期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买了八本书B. 他自己画了一幅画C. 他整日无所事事D. 她和他都去了北京2. “小南国”中的“南国”最初的意思是()A. 中国的南方地区B. 茶马古道上的南方地区C. 印度尼西亚D. 泰国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话的意思是()A. 床前的月光很亮,地上好像有霜B. 床前有明月当照,恍惚以为仙境C. 床前碧草如茵,明月如霜常伴君D. 半夜得些惊吓,余皆发自牢骚4.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的意思是()A. 虽然麻雀小,但它五脏俱全B. 麻雀是最小的鸟类,但是和其他鸟类一样有五脏C. 麻雀固然小,但也有五脏六腑D. 麻雀最重要的器官是五脏5. 古人说过:“九十老翁能耐疏,不画龙点睛难”的意思是()A. 九十岁的老人能够唠叨得很细致,一幅好画如果没有点睛,也不能获取观众的好评B. 九十岁的老人尽管事情听起来凌乱,仍然有广泛的智慧和生活经验C. 要想画好龙,除了基本功要扎实外,还要有心得的点缀D. 九十岁的老人并不需要点缀,他所说的话就足够明晰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70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理通了字音、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读明白一个单词的____________、写对一个单词的____________、用好一个单词的____________。

(适当选用“读音”“字形”“意义”“拼写”“运用”等词)2.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________时,我们应该不断改变才能摆脱困境,实现自我提升。

(适当选用“窘境”“机遇”“压力”等词)3. 有的人在失败面前退缩、自怨自艾,而有的人在失败面前黯然神伤却不放弃,乃是因为他们懂得了“____________”的真正含义。

(请补充完整引言和作者姓名)4. 她勤奋好学,____________在音乐比赛上面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终于获得了金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④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解答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A.①④②③⑤B.①⑤④②③C.④①②③⑤D.④②③①⑤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千鹤湾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还解锁了许多生活小技能。

”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去掉“通过”。

B.“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C.“他家里有不少名人字画。

他其实并不懂艺术,收藏那些不过是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是褒义词,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D.《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出自明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3.名著阅读。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A.他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

——郑振铎C.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二、基础知识综合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

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jīng jí lì jié)B.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C.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D. 妙手回春(miào shǒu huí ch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原因,我们的活动被迫取消了。

B. 他学习十分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使他非常高兴。

D.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否则地球将会变成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

3.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繁星点点B. 繁忙碌碌C. 繁荣昌盛D. 繁华喧嚣4.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他的讲解生动形象,让人如痴如醉。

B. 他勇敢地跳入水中,救起了落水的孩子。

C. 她每天起早贪黑,终于完成了学业。

D. 这本书内容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A.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7.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 欺哄B. 欺哄C. 欺哄D. 欺哄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知道吗?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一个流星。

B. 她问我:“你去哪儿?”我说:“我去图书馆。

”C. 他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放风筝。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两颗星星。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佝偻..作态(niúní)..(gōu lóu)瞥.见(piě)自惭形秽.(huì)忸怩B亵渎.(dú)矫.揉造作(jiāo)箴.言(zhēn)给予..(jǐyǔ)C强.聒不舍(qiǎng)矗.立(chù)惊骇.(hài)泥泞.(nìng)D箱箧.(qiè)恪.守(kè)自吹自擂.(lěi)游弋.(y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断章取意形销骨立剪影李代桃僵B理致易明间不容发宽佑彬彬有礼C 旁骛不可名状濡养俯拾即是D秘诀治裁眼花缭乱可望而不可及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022年5月4日凌晨,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挺进。

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的....。

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

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C.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D. 锲而不舍(qiè érbù sh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D. 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认真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今天没有来,是因为他生病了吗?C.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明显吗?D. 你难道不知道明天是周末吗?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花飞了。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还很有创造力。

D.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分享,学会奉献。

答案:1. B 2. B 3. C 4. A 5. B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7.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________的诗句。

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________的作品。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作者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前务必在试卷的规定位置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2.本试题共8页,四个大题,24个小题。

3.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者给汉字注音。

(2分)ji é难( ) bi àn 伪去妄( ) 鸢.飞( ) 吹毛求疵.()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用横线画出并改正。

(2分) 格物致知 伛偻 袖手旁观 缈茫 默守成规 聆听 悄怆幽邃 招徕3.按要求写成语。

(2分)请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二个: 4.下面是一乒乓球馆印发的广告,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本市五环乒乓球馆是经市体育局、市民政局批准的专门从事乒乓球运动推广的团体。

②在开馆以来,云集了本市社会各界乒乓球高手,吸引了众多乒乓球爱好者,目前拥有会员近百人。

③球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各种档次的球拍、球衣、球鞋、衣柜等乒乓器材。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5.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

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雨打芭蕉”、“隔水樵夫”等。

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

(4分)示例:网名:一江春水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6.默写填空(从下列8个题目中选做6个题)(6分)①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②,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④问君何能尔?。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⑥《行路难》中反映李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名句是,。

⑦,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

(课内外不限)二、古诗文阅读(15分)(一)对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台然不动; 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甲文作者为。

(1分)8.(甲)(乙)两文中从侧面写潭水清洌的句子分别是(1分)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①蒙络摇缀.②斗折..蛇行③窥谷忘反.10.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甲)(乙)两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分别寓含了自己怎样的情感或志趣?(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5分)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选自《明史·张溥传》)注:溥,即张溥,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活动家。

12.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日沃.汤数次②后名.读书之斋曰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如是者六七始已14.用一句话,说说你在张溥身上获得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5~18题。

(15分)幸福的底线陈鲁民①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原以为这只是一种幽默的调侃戏谑,后来才发现,其实这也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且为许多贤达俊杰所膺服。

②一次,曾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

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

感谢上帝。

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③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④他们实际上都是在为幸福画底线,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底线也就各有不同。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一个总是觉得很痛苦的人,往往就是把幸福的底线画得太高的人,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结果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临了。

譬如说,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得诺贝尔奖上的作家,志向固然远大可敬,但他这一辈子都很难有幸福感,因为这种机会太渺茫了;而一个经常发表小豆腐块文章的业余作家,却常常志得意满,感觉良好,因为他的底线是:文章能发表就是幸福,不拘长短。

一个把幸福底线画在富可敌国上的大款,很难心想事成,自然也就无法快乐,哪怕他已经富甲一方;反倒不如那些出大力挣小钱的民工心情愉快,了无挂碍。

所以,腰缠万贯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小康的农夫幸福,身居高位的显贵不见得就比街头的小摊贩幸福,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不一定就比幼儿园阿姨幸福,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幸福底线不同,一个画得太高,很难实现,一个画得较低,很容易达到。

⑤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老太太说得好:“啥叫幸福?医院里没咱的病人,监狱里没咱的犯人,门口没有讨债的,这就是幸福!”退一步说,即便你遇到灾难和不幸,这时候,适度地降低一下幸福的底线,也有助于调整心情,渡过难关,坦然面对生活。

总之,倘若我们能学会把幸福底线画得低一点,实在一点,离自己近一点,稍许努力便可实现,这样,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就在身旁。

(《解放日报》2005年08月01日)15.结合全文内容,请谈一谈“幸福的底线”这一短语的含义。

(2分)16.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作家史铁生他们三个人分别为幸福画了什么底线?阅读前三段内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6分)17.仔细阅读第④段,回答两个问题。

(5分)作者阐述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阐述观点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18.第⑤段中张老太太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的幸福观。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仿照这段话的写法,也谈一谈自己对幸福的期望。

语言要形象,精彩。

(2分)啥叫幸福?医院里没咱的病人,监狱里没咱的犯人,门口没有讨债的,这就是幸福!(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3题。

(20分)长衫老者冯骥才①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懼莫测。

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

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堵得死死的墙踹倒!②怎么办?只有认倒霉,掉头走出来。

开始这么一往亦返,不但没抄了近道,反而白跑了长长一段冤枉路。

正像俗话说的:贪便宜者必吃亏。

那时,只要看见一个人满脸丧气从胡同里走出来,哈,一准知道是撞上死胡同了!③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

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拖车挑担串进来,这就热闹了。

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叫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

没人打扫它,打扫也没有用,整天土尘蓬蓬。

人们气急时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

就这样,乱哄哄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④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咯吱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

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多久就返回来。

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⑤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

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然后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盒。

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做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离去。

⑥咦,谁料到这张纸一出,立刻出现奇迹。

过路人刚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转身就走,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

胡同陡然清静多了。

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依照这四个字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⑦胡同自此大变样了。

⑧它出现了从没有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鸟雀也赶在地面上站站。

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

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⑨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举,为什么许多年里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肯思索、肯动手来做的长衫老者了‥‥‥19.依据上下文说说文中两个划线语句所反映出的人们当时的心态。

(2分)20.阅读第⑤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简要概括长衫老者“不同常人”的地方。

(6分)21.文章题目是“长衫老者”,文章却用了更多的篇幅写胡同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试作分析。

(6分)22.文章记叙了长衫老者的令人敬重,同时胡同里人的形象也隐含其中。

综观全文,请有理有据的评价一下你所感受到的胡同里人。

(2分)23.老者写了四个字,却改变了一条胡同的环境,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习惯。

从这一点,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四、作文(50分)24.题目:我心中的歌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诘难,辨伪去妄,yuān,cī2.墨守成规渺茫3.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筹交错,水落石出,峰回路转4.第一句:把“团体”改为“场所”。

第三句:去掉“乒乓器材”四字。

5.由来(2分),含义(2分)6.①月有阴晴圆缺②东风不与周郎便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心远地自偏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⑦野花发而幽香⑧略7.柳宗元8.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