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介休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一)1.学校诗社开展“诗中寻美”活动。

下面是小华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0分)自然之美“,枳花明驿墙。

”俯仰之间,落叶繁华,野趣横生。

(温庭筠《商山早行》)(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自暗而明,暮自明而暗,变化生趣。

(欧阳修《醉翁亭记》)(3)“,。

”妙用对偶,鸟欢鱼跃,心旷神怡。

(范仲淹《岳阳楼记》)情志之美(4)“,肯将衰朽惜残年。

”坦陈心志,不惜残年,忠君弥坚。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沉舟侧畔千帆过,。

”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蕴含哲理。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汉文有道恩犹薄,。

”溯古思今,千古文人,命运相同。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7)“露从今夜白,。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

(杜甫《月夜忆舍弟》)(8)“,。

”坚定信念,自信昂扬,实现理想。

(李白《行路难》)古诗的美在大自然的草木间,在诗人流动的诗情里。

2.请赏读下面两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诗句填空。

(2分)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点评:月圆人未圆,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

以上两幅书法作品中“,”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韵”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第3-7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024届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2023.11)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文化自信源于中国文化的yuān远流长与根深dì固。

在“bó弈”成为常态且时有加码的今天,在世界格局与世界文化激荡联袂共生的今天,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这种刚健dūn厚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是中国道路行稳致远的文化底蕴。

文化的辐射与演进铸造着文明的构建与积累,要推进文化包容与兼收并蓄,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中华文化感召力再上新台阶。

中国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恪守天下为己任,展现了一个携手世界走向人类美好明天的中国。

1.语段中加点字的依次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juéfúxīkèB.mèi fújíkèC.juéfǔxīɡèD.mèi fǔjíɡè2.根据语段中拼音依次对应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源蒂搏墩B.渊缔搏敦C.源蒂博敦D.渊缔博墩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白石活到老画到老,他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B.拔河比赛激烈无比,选手拼尽全力,同学们的加油呐喊声如雷贯耳。

C.随着居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社区公共设施被破坏,公共配件不胫而走的现象大幅减少。

D.人类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目前当务之急是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榆次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题(卷)九年级语文【温馨提示】1.试题共8页,计17题;总分值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亲爱的同学们,语文如一杯滋味醇香的美酒,我们可以在阅读鉴赏中品味文字之美;语文又如一叶扬帆起航的船只,我们可以于实践活动中探寻意境之深。

在语文的浩瀚天地间,携文字以润泽心灵,悟理趣以厚重生命!一、读·书(12分)【掇菁撷华笔墨书香中的举国同庆】1.“诗文庆华诞,翰墨书真情”,在伟大祖国74华诞之际,学校书法社用笔墨写下对祖国的祝愿,祝国家繁荣昌盛。

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

(2分)A.草书,笔法苍劲,龙飞凤舞,一气呵成B.行书,疏密得体,干净利落,飘逸潇洒动C.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D.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美观典雅甲:()乙:()【含英咀华笔墨纵横间的志向情怀】2.诗以缘情,文以载道,古人常用诗文来表情达志。

同学们根据所学制作了“诗文达志”积累卡,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诗文达志主题诗文积累家国情怀毛泽东的“①,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发之势,展现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韩愈的“③,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坦诚心志,可谓忠君之心弥坚;张岱的“莫说相公痴,④”(《湖心亭看雪》)借舟子之口,道尽了故国之思;杜甫的“露从今夜白,⑤”(《月夜忆舍弟》)浸润着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温庭筠“因思杜陵梦,⑥”(《商山早行》)梦中重回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豁达胸襟李白沉郁中振起,高呼“⑦,⑧”(《行路难》(其一)),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苏轼政治失意,亲人离散,却能高唱“⑨,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美好祝愿尽显旷达乐观之精神。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23分)1.(8分)用诗文原句填空,第(1)题还需填写作者。

(1)露从今夜白,。

(《月夜忆舍弟》)(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寄语初三,面向未来,你想把“,”(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写)这两句诗送给同学们,激励大家积极进取。

2.(15分)班级开展“艾青诗会”语文综合活动,你参与其中,完成学习任务。

(1)阅读评论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艾青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太阳、土地、黎明等。

他以勃发的诗情给这些意象注入生命;他以深情的笔调对一切美好大加赞yù。

诗人的语言优美自然,既无夸饰也不造作。

阅读《艾青诗选》真是一种审美享受。

①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2分)勃发赞yù②与文中画线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1分)A.断章取义B.李代桃僵C.自欺欺人D.忸怩作态(2)班级宣传组选了下面这幅图与《我爱这土地》一诗相配,你和小文展开讨论。

(3分)小文:这个图片很眼熟啊。

你:是的,闻鸡起舞,跟祖逖有关的故事。

小文:你认为把这幅图和艾青的诗歌放在一起合适吗?你:我觉得,因为。

小文:嗯嗯,有道理。

(3)小清给大家朗诵《给太阳》的节选部分,你帮助解决了下面的问题。

(5分)给太阳(节选)艾青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

我爱你像人们爱他们的母亲,你用光热哺育我的观念和思想——使我热情地生活,为理想而痛苦,直到我的生命被死亡带走。

①小清朗诵诗歌时,把“即使”“也”说成了“虽然”“却”,你作了纠正并说明了理由。

(3分)②你认为以下朗诵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为了让情绪饱满,可以在开始朗诵诗歌时加入“啊”这个感叹词作为引导。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部分(1——2题 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5分)晴暖的午后,太行山山坳里的村庄一片明亮。

(y ǎn ɡ wàn ɡ)不远处的山坡,高高低低的树上,雏鸟绒毛般的新叶密密匝匝,闪烁着万千点阳光。

村里的水泥路不宽,却很平坦。

路两旁依着院落的袖珍菜园 ,或如正方的火烧,或如椭圆的饼子,或如半圆的盒子,或如糖三角,或如梯状枣糕,或如随意摊出的菜坨子……围着菜地的石头和用细竹竿或荆条编起的矮篱,如节日面食的精致花边,彰示着菜地主人的心灵手巧和对每寸土地的珍爱。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y ǎn ɡ wàn ɡ) ②闪烁 (2)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1分)(3)文段中的“彰”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部,再查 画。

(每空1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9分)从“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的中秋节,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教师节,这既是中华文明yuán ①远流长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 甲 的精神标识。

今年中秋节、教师节前,一群英雄凝固成历史,一些瞬间书写着永恒。

四川地震时,救援队伍紧握绳索攀爬过江、抬着老乡踏过树枝“桥梁”,重现了新时代的“飞夺泸定桥”;重庆山火中,上千名志愿者的头灯连成一条拦截火海的防线,逆火而行的“英雄气”筑起了“新的长城”。

正是在 丙 。

因为这片土地上,有一直憧 ②(A.ch ōn ɡ B.t ōn ɡ)憬的团圆,有值得 乙 的家园。

只要有你有我,有家有国,就一定有未来,就一定有希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每空1分)①yuán (A.渊 B.源) ②憧 (A.ch ōn ɡ B.t ōn ɡ)憬(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九年级语文试卷2023.11注意事项:1. 本次考试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 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生号,并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 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涂改液。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5 题 21 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两道小题。

(4分)近年来,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走红,汉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三春时节,草长莺飞,身着衣袂飘飘的汉服,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汉服社”的小语同学对汉服作了简短而精彩的介绍。

汉服采用平面裁剪礼服褒衣博带(意思指着宽袍,系阔带),常服短衣宽袖,使穿者无压迫束缚感,体现了道法自然、虚实相生、以古为尊等传统理念,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汉服形式重精神,雍容典雅,深隧灵动,体现了中国人追求随心所欲不逾距、蕴藉含蓄的审美理想,具有独特的中国气派。

汉服,徜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彰显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语同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纠正一下。

(2分)①“束缚”应读为: ②“徜徉”应读为:(2)在这篇手稿中,小语有两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他改正。

(2分)①“深隧”应写为: ②“逾距”应该为:2.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生活中我们难免身处困境,内心迷茫。

此时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激励自己。

(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

(3)李商隐的《无题》中,通过想象,推己及人,虚写对方相思情形的诗句是“ , ”。

3.刘禹锡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要表达的是(3分)A.对自己长时间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总分:90分考试时长:60分钟)一、古诗文(37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2.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用虚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像《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 题(24分)【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

(《欧阳论东坡》选自宋朱弁《曲洧田闻》)【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

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5.【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4分)⑴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⑵前后类如此( )7.【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千年的智慧,维系了文化的根脉,推进了文明的传承。

初三学生开展了“墨香字韵话古今”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1-7题。

专题一体悟汉字之美作为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方块字,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象意境美,还具有深层的意蕴美。

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派生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动作的关联。

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水声。

”宗先生的深刻,不仅在于揭示了象形字的形象,而且进一层显现了形声字(占汉字绝大比例)的形象意境美,那种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联觉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汉字有深层意蕴之美。

如在汉字的结构形状中,古代取象于天地间万物,蕴含着自然之美。

在甲骨文中,“虎”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及美,虎之斑纹,鹿之双角,鱼之乐水,鸟之丰羽,反应出各自的意蕴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汉字运用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在处理汉字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有人认为汉字与人工智能扞格难通。

然而,随着研究逐渐增强和技术不断进步,这些困难正在被逐渐克服。

相信汉字的高度表意性,在未来的智能系统中能够发挥巨大优势。

1.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潜”指“隐藏,不露在表面”,应读为“qián”。

B.“汩汩”指“水流动的声音”,应读为“mì”。

C.“蕴含”指“内里含有”,所以“蕴含”一词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示“把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所以“反应”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扦”有“金属、竹子等制成的针状物”的意思,“格”有“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期中(八年级)第三次水平测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煞.( )白zhàn( )桥2.读下面文字。

改正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

(4分)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

惠普尔说,书藉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

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但是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收获却不多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没有用心去感悟。

(1)错别字: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2)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4分)A 想了想,走到树前,把直褂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沉,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在名著中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至少两个词语概括)是;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关于A 的另一个故事:。

4.填空。

(5分)①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②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

③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④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武陵春》中把“愁”写得更有分量,想像新奇而生动的句子是⑤词中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意思相同的句子是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分)①历史已雄辩地,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挑起岛屿争端、参拜战争罪犯、扩张军事实力,充分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贪婪野蛮的军国主义本性。

③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我市为“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追求优质教育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A. 证实表露践行B. 证明暴露践行C. 证明暴露实现D. 证实表露实现(1)概括从表格中获取的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50分)(一)欣赏古诗(4分)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7.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 分)8.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二)对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1分)(甲)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谡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乙)唐睢说信陵君①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日,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日:“何谓也?”对日:“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

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日:“无忌③谨受教。

”注: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②卒然:突然。

“卒”,通“猝”。

③无忌:信陵君的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3)破秦军,存.赵国(4)事有不可.知者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11.(甲)秦王对唐睢说“灭韩亡魏”的事实目的是什么?唐睢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2分)。

12.(甲)第二段是课文故事情节的()(1分)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既是发展也是高潮13. (甲)第二段中的一组对话表现秦王的性格,又表现了唐睢的精神。

(2分)(三)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1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会.天大雨(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念.鬼(4)楚人怜.之16.下列句中“亡”的意思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亡魂丧胆 B.亡故 C.亡国奴 D.亡命徒17.翻译下列句子。

(1分)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8.回答下面问题。

(1)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陈胜分析当时形势和起义前途时,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

他的主要根据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9.用文中的词语组成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陈胜、吴广利用鬼神来“威众”的两件事。

(1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我的叔叔于勒 (14分)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A.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

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B.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五)科技说明文阅读 中国河流警钟长鸣(10分)①我国河流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指出,我国700多条主要河流中,水质为Ⅰ~Ⅱ类(适于饮用)的约占29%,水质为Ⅲ类(适于游泳)的约占30%,水质为Ⅳ类(人体不可触摸)的约占16%,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丧失了使用价值)的约占25%。

②中国河流近些年来一直在污染的厄运中挣扎。

③淮河被国外学者称为“死亡之河”!河南省有一首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这首民谣真实地反映了淮河由生而死的痛苦历程。

④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储存了中国2.4%的水资源,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哺育着12%的中国人。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三门峡水库就变得黑漆漆的,水质已经相当恶化。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显示,黄河水系中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已占38.7%。

⑤相同或相似的事情也已经在长江发生,有些问题甚至更严重。

以长江流域的江苏省为例,全省用于灌溉的河流中,绝大多数河流水质低于Ⅳ类,56.8%的河流水质为Ⅴ类及其以下。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教授在考察长江以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长江已陷入深的危机,若不及时拯救,10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

”⑥我国的河流污染,不仅限于淮河、黄河、长江。

海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68.2%。

辽河的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54.1%,已无Ⅰ类水质。

可以说,中国河流污染十分严重,已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⑦河流污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中受害程度最为严重的当属农业。

⑧早在1993年,中国农村的污水灌溉面积就达157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和总灌溉面积的36.6%。

其中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达 395万公顷,到了1999年,污水排放量达401亿立方米,污水的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中污染物浓度增高,有毒有害成分增加,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⑨中国河流,警钟长鸣。

⑩为了河流更清澈,为了生活更幸福,为了子孙后代更健康,让我们共同防止我们的生命之河再受到污染!(节选自《科技文萃》196期)24.选文第⑥段中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5.选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2分)(不少于2点)。

(2分)27.保护河流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请为保护河流写一条公益广告。

要求语言简明,有创意,不得照抄原文语句,不超过30字。

(2分)三、作文(共50分)28.捧读一本心爱的书,我们常有走进书中的感觉:书里的故事好像就是自己的故事,书里的情感似乎就是自己的情感,书里的思考也仿佛就是自己的思考……请以“书里有个‘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