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九年级上语文部编版期中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劝君更尽—杯酒,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
(4)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按要求完成试题。
这世上没有______的事情,______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
一个生命,伟大也好,渺.小也罢,要将自身的能量释放到极限,往往是在一种逆境的磨难中,脚踩遍地jīng jí(),身迎枪林弹雨,搭一支忘我的利箭,把______的弓弯到满月的弧度,一射而出,才能超越束缚,______迷雾,令人夺目。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填汉字。
渺.小( )jīng jí( )(2)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蹴而就更坚韧冲破B.一步登天还坚强走出C.一蹴而就更坚强走出D.一步登天还坚韧冲破2.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从小到大,虽不能说博览群书....,影响深刻的是毕....,但我读过的书也不少,让我耳目一新淑敏的作品。
在前一段时间,我学习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
这篇文章令我的内心大受冲.击.,是啊.!相对这个世界,我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不重要。
看了《我很重要》之后,我否定了内心的想法。
其实我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也都很重要。
但有时候我们只有通过自我努力和改变,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价值和实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增强自信,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A.“博览群书”“耳目一新”都是动宾短语,“冲击”是名词:“啊”是叹词。
B.“看了《我很重要》之后,我否定了内心的想法”这个句子中的“看了”作句子的谓语。
C.“我们只有通过自我努力和改变,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价值和实力”是条件关系复句。
D.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增强”改为“加强”。
3. 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下面是晓嘉同学做的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乐府笺》,水调歌头,词牌名,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记承天寺夜游》。
B.《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明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淮阴中学初中集团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读书,可以遇见更好的世界。
读书让你朝着梦想步步靠近,悄然前行,抵达彼岸;读书让你的心境不再烦躁,看云卷云舒,安xiánɡ惬意;读书让你的视野变得▲(宽敞开阔),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读书带你抵达。
宠辱不惊,闲阅书卷奥密;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
愿你手中有书,眼里有光,成为更好的自己。
①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分)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悄然(▲)安xiánɡ▲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1分)▲改为▲④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分)▲2.为了纪念美好的初中生活,班级打算制作一本纪念册,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①小安同学想给纪念册拟一个有诗意的名字,请帮他完成任务(不超过6个字)。
(2分)②小淮同学设计了纪念册以下板块内容,请帮他再设计一个板块,并说明具体内容。
(3分)板块名称具体内容班级留影选取若干张反映初中生活的照片,配上精彩的文字解说,呈现本班每位同学的风采。
班级记事按时间顺序,如实记录三年来班级发生的重大事件。
提纲挈领,不展开叙述。
▲▲③班级安排你去邀请赵校长为纪念册题写序言,你会怎么说?(3分)3.诗、文名句填空。
(6分)①▲,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③▲,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⑤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边塞奇丽雪景的诗句是:▲,▲。
二(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①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②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③不见使人愁。
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上海市松江区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卖炭翁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岳阳楼记》(节选)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A.纵马疾驰;奔驰B.驰射;田猎C.奔竞;追逐D.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
6.【甲】诗和【乙】文都运用了描写,甲诗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引出“□”和“□”两种览物之情。
7.【丙】文中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具体表现在:(1);(2)派兵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万人的准备,不扰民;。
他和甲诗、乙文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阳楼记》中“ ”的仁人品格。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小议“慎独”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个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第一部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6分)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去世。
余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①_____(A pàn B bàn)。
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zhì②_____(A灸B炙)人口的《乡愁》。
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
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甲】(A刻骨铭心B入木三分)的思念。
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来,思念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
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乙】(A苍凉B 凄凉)与顽强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2分)①处②处(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处乙处(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2分)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
修改句:2.为方便中考复习,小金想制作一本“错别字消灭集”,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3分)错别字消灭集(1)利用汉字偏旁消灭错别字如:转朱阁,低琦户。
解析:“琦”的偏旁“王”表示美玉,而此处“qǐ户”意为雕绘着花纹的门窗,与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有关,故应写作“”。
(2)利用成语消灭错别字如:何事常向别时圆。
解析:成语“天cháng地久”指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久远,形容永久不变(多指感情)。
“cháng向”中的“cháng”有长时间、长期的意思,引申为“总是”,故应写作“”。
(3)利用文化常识消灭错别字如:千里共蝉娟。
解析:“chán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故“chán娟”应写作“”娟。
3.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在岳阳楼上,范仲淹震撼于洞庭湖水势浩大、宽阔无边,写下了“①,②。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d无答案)

天津市红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d无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折.腰(shé)劫掠.(lüè)根深蒂.固(dì)不言而喻.(yù)B.冠冕.(miǎn)恪.守(gè)强聒.不舍(guō)矫.揉造作(jiǎo)C.忧戚.(qī)箴.言(zhēn)心无旁骛.(wù)间不容发.(fā)D.濡.养(rú)瞥.见(piē)前仆.后继(pū)丰功伟绩.(jì)(★★★) 2. 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一段话。
依次填入其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
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_________,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叹为观止。
穿过风云_________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不期而遇,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_________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A.采撷变幻思索B.采撷变换思考C.采摘变幻思考D.采摘变换思索(★★★) 3.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①近年,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②但日常生活中,只有少数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会自觉佩戴安全头盔。
③据不完全统计,在电动自行车驾人员死亡事故中,大约80%左右为颅脑损伤致死。
④有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至70%。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天,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A.”!;。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二中学等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联考测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吉和宝塔雄(jù)于东乡区佛岭山巅罗汉岭,左立宝塔峰,右靠莲花山,俯瞰山麓西隐禅寺,既是佛教胜地,又是“立体区志”,是东乡区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有文化品位( )地方特色的风景名胜。
通往山顶的路由2008个阶梯组成,阶梯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盘旋而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黑体字注音。
(2分)(1)(jù)____________(2)瞰______________2.(1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罗汉灯源自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经历代风雨,至今只流传于东乡区小璜镇一带,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该镇孙家墩村的罗汉灯。
农闲之时,自练自演,农历正月外出演出,受到各地群众欢迎。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之一,东乡罗汉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它糅傩舞、民间耍杂、民间武术于一身,配以吹、打、弹唱,整个表演需23人,其中底层6人,二层5人,三层2人,四层1人,罗汉头1人,罗汉崽4人,乐队4人,表演项目有力拔千金、观音座莲、阿佛神仙、喜鹊搭桥、牵象进城、金童拜佛等。
以力与美的叠加造型,用来表达当地人们丰收的喜悦,还有向神灵祈福及辟邪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艺术上的享受。
2008年6月,东乡“罗汉灯”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东乡罗汉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B.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东乡罗汉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之一。
C.作为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东乡罗汉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部编版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一、基础(27分)初三准备开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7题。
(共17分)【追本溯源明“自强”】下面是一位同季为此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的开场白,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很多人视它为自己一生的箴.言。
这句话出自《周易》中的“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与坚毅的个性品质。
①以天与人对应,不仅是一种思想方法②人也应该是刚毅坚卓、力求进步的③这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民族特性④更是一种顺天而动、法天而行的世界观念⑤独立自主、自尊自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⑥如同天的刚强劲健。
几百年来,这种自强的精神和勤芳的品质【甲】(相得益彰/理至易明),让外国人不救轻qù我们。
伟大的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发扬和继承着这种精神和品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清华校训是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做题为《君子》的演讲时提出来的。
他以“自强不息”为中心,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扬名天下,遂成清华校训。
1.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箴.言(2)看拼音写汉字:轻qù(3)结合语境,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入【甲】处。
2. 上述标序号文字的顺序被打乱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A. ①④③⑤②⑥B. ①④⑥②⑤③C. ⑤③①④⑥②D. ⑥②⑤③④①3.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 选择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A. “自强不息”中的“息”是停止的意思。
B. “深沉”“宝贵”“坚毅”,这三个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 “独立自主”“坚忍不拔”都是并列短语。
D. “‘自强不息、厚德裁物’,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扬名天下,遂成清华校训”是因果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无答案)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禁锢.(gù) 拮据.(jù)恣.睢(zī)恪.尽职守(kè)B. 炽.热(zhì)栈.桥(zhàn) 阴晦.(huì)强聒.不舍(guō)C. 滞.留(zhì) 征.引(zhēng)扶掖.( yē ) 一抔.黄土(póu)D.煞.白(shà)抽噎.(yē)褴.褛(lán)成吉思汗.(h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 分)A.脚踝骈进歇斯底里窸窸窣窣B.谀词旁鹜与日俱增怒不可遏C.枘凿陨落舐犊之情一代天娇D.糟蹋箫索重蹈覆辙仓皇逃窜3. 请从每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 2 分)①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修改修正修撰)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xx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
(瞠目结舌骇人听闻触目惊心 )4. 经典诗文默写(6 分)( l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 3 )槲叶落山路,。
(李商隐《商山早行》)( 4 ),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 5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 3 分)相比于“舌尖体”,近几年来,网上还有不少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
例如,肉麻台词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①凡此种种,( )不缺调侃戏谑,( )每句话里流淌着的更多是矫揉造作、野蛮无趣以及匪夷所思。
(1)请给第①处画线句空白处补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第②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3)第③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3 分)(1)请补全《水浒传》中的下列回目名称。
(2)请选择主要与上面所填人物相关的情节。
( )①大闹飞云浦②大闹清风寨③浔阳楼吟反诗④威震平安寨⑤斗杀西门庆A、①②④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⑤二、综合性学习(7 分)7. 2012年11月9日是第22个全国消防宣传日,今年“119”消防日宣传主题是:“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
北京市开展了“百个中队开放,千个社区设站,万场主题活动,百万群众互动,千万群众参与”活动。
你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中学校要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作“消防安全”宣传。
为了做好准备工作,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当前全国火灾情况的两个特点..。
(4分)..;再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消防事故多发的原因【材料一】xx年与xx年全国火灾事故情况统计【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将进一步普及,用电、用火、用气现象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也大量使用,火灾危险性增大。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开放,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火灾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会迅速增多。
【材料三】群众到商场购物,到宾馆住宿,到餐饮场所消费,多数是不看安全通道,不看出口。
1985年4月8日,哈尔滨白天鹅饭店火灾中,5名朝鲜人4名中国服务员跳楼身亡,1 名美籍华人烟熏致死,同一楼层的日本客人自救逃生。
另外,据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消防站的保护面积未达到国家规定的4—7平方公里的标准,消火栓更是没有达到城市主次干道120米设置一个。
(1)特点:原因:(2)活动中学校组织了“消防安全逃生”知识竞赛,请你根据描述的情景,至少说出三种逃生的办法。
(3分)7月22日晚上9时55分,某市区花园小区22幢 201室发生火灾,由于是晚上,3楼至6楼都有居民,而且部分居民已经入睡。
火势迅速蔓延,高温、浓烟封住了3楼通往2楼的道路,2楼以上的居民都被困在里面。
三、阅读(共15 小题,计45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 题。
(12 分)从“雾都”到“霾都”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
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
而xx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
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
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
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
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8.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2分)9.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10.阅读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4分)(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
(2分)(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11.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 题。
(17 分)一起去看刘心武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③儿子十六岁了。
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
”儿子不吱声。
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
母亲跟父亲说:“还记我们的仇呢,那回不让他去电影院看《望乡》。
”父亲说:“演日本妓女的故事,他看合适吗?”母亲说:“后来他不还是跟同学一起去看了。
谁让中国看电影不分级呢。
能买上票他就能看。
”停了停又说:“后来我问他,他说,妈,我能看懂。
他白我一眼,说,爸跟你就以为我要看那几个黄镜头。
他后来不是又去看了《沙器》?”父亲说:“他了得了!《沙器》讲的是儿子杀老子的故事!”停了停又说:“都是你惯的!”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
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④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
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
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生气。
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
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
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
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⑤儿子上大学了。
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
”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
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
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
母亲心里有点紧张。
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
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
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
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⑥儿子工作了。
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⑦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
那天儿子回来看望。
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
”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
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
”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⑧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