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贵州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节能减排研讨会在贵阳召开

知》 ,山西 省正式启动 了煤 层气 ( 瓦斯 )补 贴工 作 ,对于抽采煤层气 用于 民用燃气 、锅炉燃 料、
汽 车燃料 、化 工 原 料 、非 上 网 自用 发 电等 方 面 的 企 业 ,在 中央财政 将按 02 / 方米 ( .元 立 折纯 )的 标 准对煤 层气 ( 矿 瓦斯 )开采 企 业 进 行 补 贴 的 煤
第 3期
中国煤层 气
4 7
监 总局 能源 研究 所 所 长 刘 文革 、贵州 省 环保 局 副 局 长翟春 宝 、贵州 煤 监 局 副 局 长 陈 富庆 和省 煤 管 局 总工程 师胡 世延 等 10余人 参加此 次研 讨会 。 4
研讨会 的主要 目标是了解 国内外煤矿瓦斯开
“ 煤层气开发 利用项 目技术
贵州煤矿瓦斯抽采利用 与节能减 排研讨会在 贵阳召开
7 1 月 6日,由贵州省环保局、贵州煤监 局联
合 主办 的 “ 贵州 煤 矿 瓦斯 抽 采 利 用 与 节 能 减 排 ”
研讨会在贵 阳召开。美国环保局芭芭拉 、国家安
神华宁煤 、松藻、抚顺、鹤 岗、乐平等地 的煤炭
企业 ,以及 阿 特拉 斯 、山特 维 克 、胜 动 等 设 备 公
司和其他 国际组织等 6 多名中外代表参加了本次 0 会议。 与会代表就当今 国内外煤层气抽采利用先进 技术、煤层气开发利 用项 目最新进 展及其经验 、 煤层气开发利用项 目的融资机会和合作潜力等方
宁夏银 川举 行 ,国家资及碳减排交易市场 的相关经验 ;推动与会单 位 的进 一步 合作 。
油气田及煤层气技术专项取得新进展

油气田及煤层气技术专项取得新进展
佚名
【摘要】日前,随着深煤层CO2注入设备设计的完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天脊集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取得新进展。
相关专家已完成对该技术的评审论证,目前正在对该设备进行设计完善。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
【年(卷),期】2012(031)004
【总页数】1页(P109-109)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大型油气田;技术;设备设计;天脊集团;CO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7
日前,随着深煤层CO2注入设备设计的完成,由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天脊集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取得新进展。
相关专家已完成对该技术的评审论证,目前正在对该设备进行设计完善。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项目,由国家煤层气开发骨干企业中联煤层气公司牵头,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信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十余家单位联合承担。
其中天脊集团承担了该项目CO2集输与井口混合气体分离技术研究专题。
据了解,该专题实施后,可以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和产量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
埋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将有力推动煤层气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转基因马铃薯
(三)新材料技术
1、结构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 型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等),新型非 金属材料(新型陶瓷等),复合材料。 2、功能材料:光、电、磁、热、 声、力、气等。
3.纳米材料
纳米:10亿分之一米。
纳米技术:在0.1—100纳米范围内,对物质 和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最终目标是用分 子、原子组装特殊性能的材料和产品。 纳米材料:用纳米级超微粒子构成的材料。 特性:强度、弹性、延塑性、顺磁性、导电 性、稳定性等。 应用:各种材料、所有领域。
(二)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
1、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 放在优先位置。 2、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 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 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3、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 迎头赶上的重点。 4、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 5、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
重大专项(16项)
(三)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
当代许多科技研究开发活动规模大、复 杂性增加,非一国之力所能承担;某些科技 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国际性、全球性。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跨国公司的 活动,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信 息的共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
(四)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源动力 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建立创新体系,提高创新 能力,成为各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首选。 (五)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当代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科学革 命引发技术革命,带来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
科技与社会——推动力;科技与经济——生 产 力 ; 科 技 与 文 化 、 精 神 文 明 —— 支 撑 力 ; 科技与军事——战斗力;科技与政治——影响力
重庆松藻煤矿实施全球最大煤层气液化项目

沁水煤层气 田是 国内富含煤层气最多 的地 区 之一,整个地区资源储量达 到 68 . 5万亿 m ,占 3 到全 国煤层 气 资源 总量 的五分 之 一 。 中石 油 华北
油 田沁水数 字化 煤 层气 田示 范 工 程是 我 国第 一个
气集 团华北 油 田公司、华晋焦煤 有限责任公 司、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煤 炭科 学研究总 院等 l 4 家致力于煤层气产业技术进步 的企业 、高校和科
研 院所共 同发 起成 立 。
整装煤层气 田商业化运营项 目。该工程在 国内率 先采用低成本可规模化推广 的 自动化技术 ,实现 了煤层气生产全过程 自动化管控 ,达到 了全岗位
中国成 立 “ 煤层气产 业
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
中 国 “ 层 气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20 煤 09
煤层气勘探开发分公司成立庆典仪式在山西晋城
沁水县端 氏镇举 行 。
年 1月 1 2 9日在北京成立 ,该联盟将 以产学研结 合方式提升煤层气这一洁净能源在 中国的开发开 采能 力 。 联盟 由中联煤层气有 限责任公司牵头 ,与山
全球 最大 的煤矿 煤层气 液化 项 目将 于 2 1 00年
第一季度在渝开工。重 庆市能源投资集 团表示 , 项 目2 1 年竣工后 ,不仅将为重庆市提供新 的清 01 洁能源 ,每年还将减少 16 t0 排放 。 5 万 c2 项目 建设选址位于綦江松藻矿区,将应用 中 科院的 “ 含氧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 ,每年利用 松藻煤矿产出的 11 m 煤层气 ,经过提纯、冷 .亿 3 却、液化后 ,生产 出 90 万 m 液化煤层气 ,同 10 3 时减少 16 t0 排放 。 5万 c2
国能煤炭〔2015〕34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的通知国能煤炭〔2015〕34号有关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精神,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能源局2015年2月3日煤层气勘探开发行动计划煤层气也称煤矿瓦斯,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优质清洁能源。
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煤层气地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煤矿瓦斯抽采利用规模逐年快速增长,为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煤层气产业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利用率低,部分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
为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煤层气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坚持煤层气地面开发与煤矿瓦斯抽采并举,以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和煤矿瓦斯规模化矿区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攻关,创新体制机制,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推动煤层气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建成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输送利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建成36个年抽采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规模化矿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七大成果

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七大成果□ 齐艳平 关晓东 何治亮“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共牵头承担了油气开发重大专项12个项目、64个课题、4个示范工程,形成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和协同推进的油气开发重大专项科研模式。
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确定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为提升我国石油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2006年6月13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决定设立“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油气开发专项从2008年正式启动,10年来,陆续攻克陆上油气勘探、陆上油气开发、工程技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六大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油气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石油储产量稳定增长,天然气储中原石油工程钻井一公司70332钻井队完成焦页204-4HF井一开2165米施工任务。
图为焦页204-4HF井70332钻井队井架。
蒋晨峰 摄372019 / 07 中国石化产量快速发展,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化参与油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取得成效“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化在油气勘探、油气开发、工程技术、海外油气、煤层气等五大领域,先后牵头承担了9个项目、51个课题、4个示范工程,圆满完成了阶段设定的目标任务,一次性通过国家三部门组织的财务审计、财务验收和任务验收,也顺利通过了国家监督评估和验收抽查,整体实施效果位于油气开发专项前列。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共牵头承担了油气开发重大专项12个项目、64个课题、4个示范工程,共设置任务568项,经费预算总计170多亿元。
中国石化下属6个研究院、19个油田企业牵头承担341项任务,形成了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和协同推进的油气开发重大专项科研模式。
中国石化国家油气开发重大专项的实施进展顺利,研发成果丰硕,组织管理规范有序。
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十三五”中期检查。
单一来源采购单位内部会商意见表(一)

单一来源采购单位内部会商意见表(一)中央预算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采购项目名称 用于地震检波器的MEMS芯片采购项目预算(万元) 100拟采用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采购项目概况、拟采用采购方式的理由、供应商(制造商及相关代理商)名称及地址我所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装备的科学研究项目,该项目跨国家十一五及十二五两个五年计划。
地震检波器是该项目的重要仪器组成,其中的MEMS芯片用来检测微弱的人工地震信号,对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此项技术与产品目前在我国仍属空白。
拟采购的MEMS芯片将用于地震检波器的研发,其主要性能指标要求120db的动态范围,带宽DC-200Hz,且该MEMS芯片的关键制造工艺须要求多层、多次硅-硅键合工艺。
目前国内尚无此类应用于油气勘探领域的高端MEMS芯片,因此采购进口产品。
本次MEMS芯片拟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在前期市场调研中,我们先后考察了美国ITC代工厂、芬兰VTT公司、台湾台积电公司、新加坡南洋理工生产线以及法国Tronics公司等,最终既能满足低温硅—硅键合等MEMS 专有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要求,同时又提供生产线为项目加工MEMS芯片的只有芬兰的VTT公司。
因此申请单一来源采购用于地震检波器的MEMS芯片。
供应商:芬兰VTT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地址:Vuorimiehentie 5, Espoo, FI-02044 VTT, Finland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 俞度立联系电话 82998353说明:1.对采购限额以上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需要直接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需在采购前填写此表。
2.此表除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外,其他内容均用计算机打印。
单一来源采购单位内部会商意见表(二)中央预算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采购项目名称 用于地震检波器的MEMS芯片采购项目预算(万元) 100拟采用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单位内部会商意见2015年6月9日研究所对用于地震检波器的MEMS芯片采购项目进行了单一来源的内部会商,部门有:资产行政处、财务处、科技处、油气资源研究室。
煤层气公司科技管理实践与创新

煤层气公司科技管理实践与创新张亮;赵培华;廖黔渝;郑世琪【摘要】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依托中国石油集团整体优势,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开拓探索煤层气特色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为核心,两级重大专项与公司级科技项目一体化实施,加强专项实施过程管理,严控经费执行;持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管理架构,深度融合研发力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强调政策导向鼓励创新,重视成果凝练,积极申报科技奖励,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提升科技影响力.通过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集成配套,完善了中低煤阶煤层气富集理论,创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七大技术系列,建成了国内一流实验室,有力支撑了我国煤层气业务的发展.公司成立10年来,科技管理能力、创新创效、生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内煤层气领域业务技术主导者、标准规范制定者、业务发展领跑者.【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煤层气;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技术创新;科技创效;经费管理【作者】张亮;赵培华;廖黔渝;郑世琪【作者单位】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1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煤层气公司)自2008年9月成立以来,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划转的煤层气矿权(除沁水盆地)为基础,立足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从零起步、从小做大,技术实力由弱到强,标准规范从无到有,专业队伍逐步壮大,现已建成了国家级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非常规能源公司。
煤层气公司自2009年以来,科技经费总投入超7亿元,主要包括政府投入(约占60%)、集团和股份公司总部投入(约占30%)、煤层气公司投入(约占10%),这对于员工不到900人、专职科研人员不到150人的年轻企业来说,是一笔巨额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7年度课题申报指南2016年11月课题1、低渗、特低渗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方法与关键技术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程度两大技术瓶颈,创建体积改造条件下渗吸驱油理论和功能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新方法;攻克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水平井重复体积改造和有效补充能量等关键技术;发展完善堵水调剖和精细注水等关键工艺技术和复杂油藏水平井穿层压裂等关键技术。
2、课题攻关目标突破低渗、特低渗油藏应力场和动态裂缝的有效预测与定量表征,创新发展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新方法,定量评价裂缝和基质非均质双重作用下的剩余油分布及水驱潜力,形成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与精细注采调控技术,建立不同类型低渗透油藏水驱扩大波及体积的开发模式。
3、课题考核指标形成低渗、特低渗油藏裂缝网络和应力场表征技术,发展三维动态离散裂缝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类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形成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技术、利用裂缝的精细注采调控技术、基于缝控开发单元的注水技术,提出水驱扩大波及体积模式。
通过现场试验,在试验区裂缝与剩余油认识与监测资料符合率90%以上,采收率在“十二五”末基础上提高3-5%。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12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 1 —课题2、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方法与关键技术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低渗-超低渗油藏有效开发关键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低渗-超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程度两大技术瓶颈,创建体积改造条件下渗吸驱油理论和功能水驱提高采收率等新方法;攻克缝网匹配立体井网加密调整、水平井重复体积改造和有效补充能量等关键技术;发展完善堵水调剖和精细注水等关键工艺技术和复杂油藏水平井穿层压裂等关键技术。
2、课题攻关目标针对我国低渗透油田地质特点、开发形势和重大技术瓶颈,研发特低渗透油藏功能性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水气分散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研制适合低渗-超低渗油藏的新型化学驱油剂体系,为典型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课题考核指标形成适合典型低渗油藏的功能性水驱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5~10%;形成针对典型油藏条件的气水分散驱油体系,完成现场注入工艺设计,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5~8%;研制适合特低渗油藏新型驱油用化学剂体系,室内评价提高采收率指标较水驱提高5~10%。
申报发明专利8-10项。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11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3:1。
—2 —课题3、多级高效压裂关键工具及配套技术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储层改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页岩气、致密油气非常规储层改造的瓶颈问题,紧密结合长宁-威远和昭通页岩气,鄂尔多斯致密油气等示范工程,研发水平井压裂设计优化系统,突破多井联合监测采集处理解释等4项关键技术,研发7000米深层连续管作业装备等3套关键装备、大通径免钻桥塞等4种工具和低吸附耐盐滑溜水压裂液等4类压裂液产品,为页岩气、致密油气等提产、提效、环保开发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撑。
2、课题攻关目标围绕多级分段压裂工具技术瓶颈,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为核心,开展新材料研发和试验,新结构的设计与创新,研制可溶解桥塞、可溶解压裂工具、无限级固井滑套、大通径桥塞等压裂工具,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井试验和现场试验与应用,形成多级高效压裂关键工具及配套技术。
3、课题考核指标研发4-1/2"、5"、5-1/2"套管用可溶解系列桥塞、通径>40mm;耐压≥80MPa、耐温>150℃、解封时间≥96小时、完全溶解时间≤20天,现场试验20口井以上;无限级压裂滑套适合5-1/2″套管、滑套内径≥115mm;承压≥80MPa,耐温≥160℃;现场试验3井次以上;可溶解压裂工具耐压70MPa、耐温120℃、压裂施工后溶解时间<10个月;自解封时间8-10天;现场试验5口井以上;大通径免钻桥塞适用5-1/2″套管,耐温150℃,耐压70MPa,内通径≥70mm;现场应用5口井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上。
— 3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56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4、储层改造关键流体研发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储层改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页岩气、致密油气非常规储层改造的瓶颈问题,紧密结合长宁-威远和昭通页岩气,鄂尔多斯致密油气等示范工程,研发水平井压裂设计优化系统,突破多井联合监测采集处理解释等4项关键技术,研发7000米深层连续管作业装备等3套关键装备、大通径免钻桥塞等4种工具和低吸附耐盐滑溜水压裂液等4类压裂液产品,为页岩气、致密油气等提产、提效、环保开发提供强有利的技术支撑。
2、课题攻关目标围绕我国低渗、致密及非常规油气藏经济有效开发的储层改造瓶颈技术问题,以非常规油气藏和储层改造流体流变过程控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储层改造压裂液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揭示超分子结构缔合与热稳定性、滑溜水低吸附作用机理,研发耐高温超分子缔合稠化剂、高效驱油剂、液态CO2增稠剂与交联剂、耐盐低吸附减阻剂等4种新材料,形成超分子缔合高温压裂液、具有驱油功能压裂液、CO2无水压裂液、抗盐低吸附可回收滑溜水压裂液4种新体系。
3、考核指标(1)瓜尔胶的清洁压裂液体系,耐温达240℃,残渣小于50mg/L,粘度80-150mPa.s,现场应用10井次以上;—4 —(2)具有驱油功能压裂液体系,无残渣,与水驱相比洗油效率提高10%,温度范围60-150℃,现场应用10井次以上;(3)套低吸附耐盐可回收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耐盐30万ppm,降阻率大于75%,重复利用率大于98%,现场规模应用20-40井次,用液量不少于80万方,成本降低10%以上;(4)CO2无水压裂液,耐温60-120℃,粘度大于15 mPa.s;现场试验4井次以上;(5)超分子缔合压裂液、驱油功能压裂液、无水CO2压裂液施工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形成超分子缔合与驱油功能压裂液施工技术,现场施工10井次以上,形成无水CO2压裂液施工工艺技术,现场试验4井次以上。
申请发明专利5件以上。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40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课题5、页岩气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研究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页岩气区带目标评价与勘探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中国主要页岩气层系发育特征开展研究,落实重点盆地页岩气的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揭示页岩气生成及赋存机理,明确富集规律,建立页岩气目标评价体系;形成适合中国复杂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评价技术和配套的工程技术;指出有利区带和目标,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到2020年,优选3~5个勘探有利区带,10~15个大中型有利勘探目标,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2、课题攻关目标— 5 —明确重点页岩气探区目标层系页岩气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建立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模型,形成高精度地震采集处理、“甜点”预测、压力预测、微地震监测等页岩气勘探地球物理核心技术,为页岩气勘探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3、课题考核指标确定重点探区目标层系页岩地球物理参数特征及其储层敏感参数,建立储层识别与预测模型,形成页岩气勘探地球物理关键技术;页岩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大于85%;每100 km2范围内井网密度1口以上评价区深度预测误差小于1%,TOC、孔隙度和压力系数预测实钻符合率大于80%;无井新区深度预测误差小于2%,TOC、孔隙度和压力系数预测实钻符合率大于60%;申报专利20-30项,软件著作权2-3项。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32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4:1。
课题6、页岩气探井钻完井与压裂技术研究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页岩气区带目标评价与勘探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围绕中国主要页岩气层系发育特征开展研究,落实重点盆地页岩气的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揭示页岩气生成及赋存机理,明确富集规律,建立页岩气目标评价体系;形成适合中国复杂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勘探评价技术和配套的工程技术;指出有利区带和目标,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到2020年,优选3~5个勘探有利区带,10~15个大中型有利勘探目标,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2、课题攻关目标—6 —建立页岩储层地质力学特征及可压性一体化评价技术和优化设计方法,研制开发出适合页岩气勘探需求的优快钻井、强抑制钻井液、长水平井段固井、水平井体积压裂和产能评价技术体系。
完善配套3500m以浅、攻关形成3500-4500m、突破4500m 以深页岩气探井关键技术,为页岩气区带目标评价与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3、课题考核指标深层页岩气探井钻井机械钻速提高20%以上,油基钻井液抗温170℃、密度2.30g/cm3,高韧性固井水泥浆体系弹性模量5-8GPa、单轴抗压强度20MPa以上;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施工成功率100%,设计符合率90%以上,页岩气井产能评价准确率大于80%。
现场试验10井次。
申请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2项。
4、经费预算及来源课题拟申请中央财政资助3300万元,配套经费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课题7、页岩气渗流规律与气藏工程方法1、所属项目攻关目标课题所属项目为“页岩气气藏工程及采气工艺技术”,项目“十三五”攻关目标为:建立页岩气复杂介质多场耦合渗流理论,研发页岩气藏工程方法软件与页岩气藏数值模拟平台,形成压裂后页岩储层精细描述技术、页岩气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技术、页岩气排采和地面工艺技术,研制页岩气排采和地面工艺关键装备。
2、课题攻关目标形成页岩储层微观特征及流动规律系列实验技术,明确气体赋存及运移机理;形成页岩储层可动性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质—7 —传质输运数学模型;建立页岩气藏SRV区域多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形成页岩储层综合评价、产能预测和试井解释方法;形成页岩气井产能预测和试井解释软件,在长宁-威远示范区实现示范应用。
3、课题考核指标建立储层温压条件下(50MPa,100℃)系列物理模拟实验技术、纳米尺度数字岩心模拟技术、多参数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及页岩SRV区域多尺度多机理耦合流动模型;在示范区开展储层分级评价,含气量计算与可动用性评价等应用,井次不少于50口,符合率不低于75%;页岩气井产能预测技术在示范区开展50井次的应用,符合率高于80%;页岩气试井解释技术在示范区开展20井次的应用,符合率高于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