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敬畏生命》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理解生命至上的理念,认同党和国家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坚定维护国家在生命安全保障方面政策的正确性。

2.深刻领会敬畏生命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观,积极传播和践行这一理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在生命关怀方面的认同感。

健全人格:1.通过对生命的敬畏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观,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能够珍视生命、坚强乐观,不轻易放弃。

2.引导学生在尊重和敬畏生命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包容差异,形成善良、正直、有责任感的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1.让学生明确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对生命负有责任,无论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人生命予以保护和关爱,增强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

2.培养学生在面对危及生命的突发情况时,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救助他人、保护生命的社会责任,激发学生主动关心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和担当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

2.掌握敬畏生命的做法。

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判断并践行敬畏生命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系列关于生命诞生和成长的精美图片或短视频,如婴儿的诞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然后提问学生:“观看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命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生命的奇妙与美好,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展开奠定情感基础。

2.讲述一个真实发生的生命救援故事,如某地发生地震后,救援人员不顾危险,在废墟中争分夺秒地寻找幸存者,许多被困者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等待救援。

讲述完毕后,提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生命的哪些特质?为什么救援人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挽救生命?”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敬畏生命,激发学生探究敬畏生命原因和做法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展示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后的废墟场景、洪水淹没的城市街道)、人为灾难(如战争中的受伤平民、交通事故现场)和意外事件(如突然倒塌的建筑物、突发疾病的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些事件对生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在这些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是如此的脆弱和艰难,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易逝性和珍贵性,进而理解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敬畏生命》教案《敬畏生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及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107小时生死营救》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生命至上思考: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寻找男童,值得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值得。

因为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不能用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来计算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师生共同总结: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1)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材P94探究与分享: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

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投影:张华救老农牺牲讨论:一边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边是掏粪的老农,大学生为救老农而死值不值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2、敬畏生命的要求: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已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 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 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  教案

8.2 敬畏生命教案【课题】8.2 敬畏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让出一条生命的通道》的视频。

2.学生思考:(1)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2)从中你得到什么启发?3.师生互动,交流,导入新课师:生命至上,我们要对生命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框《敬畏生命》。

二、展示学习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并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2.能珍爱生命并关怀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三、体验活动,学习新知(一)生命至上活动一:PPT呈现洪灾、地震和车祸的图片1.学生思考并讨论: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2. 教师总结,导出新知: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活动二:PPT呈现齐心协力挽救生命和面对生命中的挫折自强不息的图片1.学生思考并讨论:从图片中我们知道了什么?2. 教师总结,导出新知: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1.多媒体播放相关寻找MH370客机相关视频资料。

2.学生思考材料后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3.教师总结,导出新知: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敬畏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 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能力目标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 学会珍爱自我生命, 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3.知识目标理解对生命的敬畏, 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结合社会热点观察与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 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同时深入理解生命至上不仅指珍爱自己的生命, 还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 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 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这一目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最伟大的逆行”思考: 你认为在此次救援中付出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热点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引出主题。

【板书】生命至上、休戚与共过渡: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我们万众一心, 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为守护生命而拼搏, 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板书】1.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学生活动: “徐玉玉事件引发的思考”思考: 徐玉玉这么做值不值得?徐玉玉这么做带来了什么后果?如果徐玉玉可以重来, 她还可以有什么样的选择?后果又是什么?面对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当事人你准备说什么?【设计意图】引用“社会热点事件”, 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

【板书】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3.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学生活动: 寻找身边“最美的人”过渡: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交警”“最美妈妈”……一系列“最美”的事件或人物后面, 折射出的是人性的伟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敬畏生命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word
敬畏生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

知识目标
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课标要求】
“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中“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的目标要求。

【资源分析】
【学生分析】
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

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1 / 1。

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敬畏生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3.关爱生命的行为如:在学校或社区中,有人帮助受伤的同学或老人,或者有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4.小华的行为体现了关爱生命和尊重生命的理念。他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他及时伸出援手,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5.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生命的行为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他人的健康、保护动物等。这些行为不仅对他人有益,也能让自己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和成就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形成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关爱他人生命的情怀,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养成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人际沟通技巧。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敬畏生命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基本概念和原则;讨论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的意识;案例研究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提高道德素养;角色扮演则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并践行敬畏生命的理念。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案例中的人物,模拟案例情境,亲身实践敬畏生命的理念。
(5)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角色扮演经历,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6)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8.2 敬畏生命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2 敬畏生命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命休戚与共的关系。

作业巩固练习: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自己却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听从党和政府的指挥,全国十几亿人“宅”在家里而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却不计生死逆行出征疫情引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思考。

(10分)请你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
教师寄语: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生命。

但是在我们个人生命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这才是对生命更高的敬畏,对生命最大的善。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敬畏生命》公开课教案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生面的珍贵。

本框有两目,“生命至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上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巨大考验。

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
明确声明的价值高于一切;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2、能力目标
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同等重要。

【教学难点】
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1、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生命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作业布置】做课后习题(印成卷子下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认识自我”中的“自尊自强”,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生面的珍贵。

本框有两目,“生命至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脆弱和坚强,认识到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用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休戚与共”引导学生体会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帮助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再到道德层面的逐层升华。

【学情分析】
面对复杂的社会上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巨大考验。

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选择过上积极健康的道德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坚强的;
明确声明的价值高于一切;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等重要。

2、能力目标
学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在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生命的美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他人同等重要。

【教学难点】
培养敬畏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敬畏生命
一、生命至上
1、要对生命有敬畏的情怀
2、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二、休戚与共
1、每个人的生命都与他人休戚与共
2、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生命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作业布置】做课后习题(印成卷子下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