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164例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A组)和常规剂量(B组)各82例。
A组服吲达帕胺1.25mg,B组服2.5mg,均1次/日,疗程为8周。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测血压、血电解质、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并进行比较。
结果:A组和B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89.6%(P>0.05)。
两组的血钾、血钙、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相近,但小剂量治疗更经济、不良反应少、更安全。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吲达帕胺疗效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164例病例均为我院2007年7月~2008年6月确诊为1、2级高血压的住院病人,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无明显心、脑、肾功能障碍及糖尿病。
受试前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以上。
随机分为小剂量(A组)和常规剂量(B 组)各82例。
A组:男50例,女32例;年龄62~81岁,平均67.5±7.5岁;高血压病1级46例,2级36例;病程5.53±0.93年。
B组:男42例,女34例;年龄64~82岁,平均66.8±8.2岁;高血压病1级42例,2级34例;病程5.42±0.95年。
两组年龄、性别、疾病分级、病程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方法: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每天监测血压2~3次,治疗最后1周后监测血压3次,取其均值作为受试后血压,并观察不良反应。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
治疗方法:口服吲达帕胺治疗,A组1.25mg,B组2.5mg,均1次/日,疗程8周。
治疗期间生活方式不变。
疗效评定:①显效:舒张压(DBP)降至正常范围,且下降幅度≥10mmHg或DBP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20mmHg。
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

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高血压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除了可能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之外,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控制高血压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降压药,但是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在治疗效果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分析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
1.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性,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等。
研究发现,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轻至中度高血压的患者有着较好的降压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利尿剂利尿剂是通过排水利尿,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的一种药物。
目前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研究发现,利尿剂对于肥胖、糖尿病等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降压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但是,利尿剂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例如电解质紊乱、脱水等,需患者警惕。
3. ACEI和ARBACEI和ARB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的一类药物。
ACEI是抗酶剂,主要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而ARB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阻止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影响。
研究表明,ACEI和ARB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显著的作用。
4.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是通过抑制β受体来降低心率和收缩压的一类药物。
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
研究发现,β受体阻断剂对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高风险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在降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作用差异较大。
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要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药物副作用而影响生活质量。
有效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分析

有效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老年人尤其容易患上。
长期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导致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
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寻求有效降压药物的长期疗效至关重要。
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选用有效的降压药物非常关键。
研究表明,降压药物对老年人可能具有不同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疗效的分析。
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降低平均动脉压,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钙离子拮抗剂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降压效果。
它们具有较少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能够降低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β受体阻滞剂也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
β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阻断β受体,降低心脏搏动力和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然而,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存在争议。
一些研究表明,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更多的心脏事件。
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也是常用的降压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血管舒张,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ACEI和ARBs被广泛应用,并且已被证实能够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利尿剂也常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降低体液量,从而降低血压水平。
尽管利尿剂在降压方面表现良好,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伤。
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其他健康状况。
老年患者往往有多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等,降压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可能已经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分析中,除了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外,还需要注意药物的长期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临床对照研究

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临床对照研究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及对血钾、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沙坦组和吲达帕胺组,对比分析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超声心动图表现、血钾及肾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氯沙坦组治疗后LVDd、LVST、PWT、LVM及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吲达帕胺组LVST、PWT、LVM及LVMI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LVDd改善不明显,且氯沙坦组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5)。
氯沙坦组血UA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Scr略有降低,血钾略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吲达帕胺组血U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钾明显降低(P<0.01),Scr较治疗前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氯沙坦组eGFR平均值明显高于吲达帕胺组,且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吲达帕胺组(P<0.05)。
另外,氯沙坦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吲达帕胺组有37.8%的患者出现低血钾,明显高于氯沙坦组(P<0.01)。
结论:氯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能更好地起到缓解左室肥厚和保护肾脏的作用,同时能有效避免或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氯沙坦;吲达帕胺;钙离子拮抗剂;高血压;左室肥厚左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出现症状之前的靶器官损害,是高血压患者的独立高危因素。
其主要危害是以心脏形态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心脏功能的改变,所以逆转左室肥厚的抗高血压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1]。
现对本院分别采用氯沙坦、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降压效果、心脏功能改善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尤淑君

吲达帕胺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尤淑君【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吲达帕胺和钙通道阻滞剂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
方法:选取我中心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7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甲组和乙组,给予甲组患者吲达帕胺治疗,给予乙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8.84%,乙组总有效率为93.48%,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9%,乙组不良反应11.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血压以及心率变化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其比硝苯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吲达帕胺;钙通道阻滞剂;高血压;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168-01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其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在临床治疗中,利尿剂是最常用的基础性高血压治疗药物[1],其中:吲达帕胺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是一种长效降压药。
钙通道阻滞剂则是当前临床治疗中运用最多的一种的高血压药物,无论是在单药治疗还是在联合用药治疗上,其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2]。
目前临床上对于吲达帕胺和钙通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差异上还没有形成定论,本次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两种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中心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排除标准: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无法停用正在服用的降压药物者;对研究药物存在不耐受者;妊娠高血压患者。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疗效分析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疗效。
方法:择取于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疾病治疗的102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2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厄贝沙坦治疗(参照组,共有51 例)以及吲达帕胺治疗(研究组,共有51 例)。
结果:研究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钾、尿酸较参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
两组血糖、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吲达帕胺相较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要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吲达帕胺;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1]。
本研究主要分析探究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内容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于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疾病治疗的102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对这102 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1 例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
其中,参照组中,有51 例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7:24,年龄在71 岁至9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0.34±5.65)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时间为1 年至25 年,平均患病时间是(8.33±3.15)年。
研究组中,有51 例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其男、女性别比例为29:22,年龄在72 岁至9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1.43±5.76)岁。
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时间为2 年至26 年,平均患病时间是(8.87±3.09)年。
入选标准:(1)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时,其收缩压在140mmHg 及其以上,舒张压在90mmHg 及其以上[2]。
(2)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患者;(3)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自愿原则。
排除标准:(1)研究将患有严重的心脏、肾、肝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2)排除患有恶性肿瘤、高尿酸血症的患者;(3)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4)排除患有意识障碍的患者。
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68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68例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明显降低,P<0.01,A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B组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要优于吲达帕胺。
【关键词】吲达帕胺;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高血压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心、脑疾病的发生[1]。
随着老龄化水平的加剧,老年人口增加,高血压已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高血压的发生与习惯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2]。
本研究比较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舒张压≥90mmHg和(或)收缩压≥140mmHg收缩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9-76岁,平均(56.8±1.4)岁,病程2-23年;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75岁,平均(56.4±1.6)岁,病程2-2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070)5mg口服,每日1次;B组给予吲达帕胺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19)2.5mg,每日1次。
两种方案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

两种方案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比较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口服,每日一次;对照组25例给予吲哒帕胺25 mg口服,每日一次;两组患者连续服药四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80%;两组患者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收缩压值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较平稳,吲达伯胺降低血压较快。
【关键词】收缩期高血压;吲哒帕胺;硝苯地平控释片;临床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符合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6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1±92)岁。
12 临床分组所收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高血压分级标准[2]:观察组25例中,1 级高血压11例,2级高血压9例,3级高血压5例;对照组25例中,1级高血压10例,2级高血压8例,3级高血压7例;上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诊断标准参考文献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收缩压(SBP)≥140 mm Hg,舒张压(DBP)<90 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
14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观察组给予吲伯达胺25 mg,每日一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四周为一疗程。
15 检测方法患者取坐位,静坐10~15 min,使用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右臂肱动脉,右臂肱动脉血压至少测3次,取其中相近2次平均值为血压值、取3次血压值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服药后每周测量一次。
16 疗效判断显效:血压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无明显靶器官损害;有效;收缩压下降30 mm Hg以上,但未达到正常,靶器官损害仍存在;无效: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5T09:51:44.2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1期作者:王静朱雪李伟
[导读] A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B组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要优于吲达帕胺。
王静朱雪李伟
永城市人民医院河南永城 476600
【摘要】目的:比较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 组68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B组68例采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明显降低,P<0.01,A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B组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要优于吲达帕胺。
【关键词】吲达帕胺;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高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高血压可导致严重的心、脑疾病的发生[1]。
随着老龄化水平的加剧,老年人口增加,高血压已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高血压的发生与习惯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2]。
本研究比较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舒张压≥90mmHg和(或)收缩压≥140mmHg收缩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9-76岁,平均(56.8±1.4)岁,病程2-23年;对照组68例,男39例,女29例,年龄28-75岁,平均(56.4±1.6)岁,病程2-2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A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070)5mg口服,每日1次;B组给予吲达帕胺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19)2.5mg,每日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与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结果
两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t=19.067,P<0.01),B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t=9.078,P<0.01),A组治疗后舒张压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A组治疗后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t=27.869,P<0.01),B组治疗后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t=14.874,P<0.01),A组治疗后收缩压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mmHg)
A组治疗后出现2例踝部水肿,3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
B组治疗后出现7例尿酸明显升高,9例血钾低于3.5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6.814,P<0.01)
3 讨论
高血压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出现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血压恢复正常[3]。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明显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有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夜尿增多、肢体麻木、胸闷、心悸、乏力等。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4]。
高血压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者的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也就表示冠心病的发生。
故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冠心病[5]。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患者死亡。
我国高血压的患者逐年上升,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吲哒帕胺为磺胺类利尿药,具体钙拮抗和利尿作用,是一种长效降压药。
对肾远曲小管再吸收纳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还可加快前列腺素E2和I2的合成,并有效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6]。
吲哒帕胺还可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内流,使血管对血管加压胺的敏感性降低,起到抑制血管收缩的目的。
但是吲哒帕胺易使患者体内尿酸升高,从而加重尿酸对心血管的损害,并是肾脏负担加重,导致肾功能损害。
吲哒帕胺还可导致体内血钾降低,患者易出现低血钾[7]。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该药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使冠脉血流量增加,并改善心肌供氧。
该药长期使用不会引起心动过快,能持久、平稳、强效的控制血压。
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8]。
高血压的形成与集体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密切相关,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可引起细胞收缩,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
该药与钙通道相互作用后,能有效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松弛血管,减小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本研究分别采用吲达帕胺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前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治疗后舒张压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治疗后收缩压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A组治疗后出现2例踝部水肿,3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B组治疗后出现7例尿酸明显升高,9例血钾低于3.5mmol/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由此可见,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吲达帕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玉霞,武刚.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6):640-644.
[2]刘政华.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21):12-13.
[3]王琪.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120例[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9-50.
[4]陈大为.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6):63-64.
[5]方海滨,梁慧,谭强,等.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9):675-676.
[6]宋军华.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2C):71-72.
[7]李新玲.氯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3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73-75.
[8]刘健,匡红英.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吲达帕胺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高龄患者的疗效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5(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