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共18张PPT)

(3)影响: ①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 发了一场变革。 ②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 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新的交通工具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13年,美国的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 的革命。 (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 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飞机,美国人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
3.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中最显著的成就是( A )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内燃机的发明
C.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4.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是在( B )
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后
B.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后
C.第一台实用电动机发明后
D.电力的广泛应用后
5.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改变人类传统照明方式的是( C )
D.奥托
10.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的是( C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三角贸易
11.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其中化学领域的重
大发明是( A )
A.发明了现代炸药
B.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C.发明了人造纤维
D.发明了合成橡胶
二、列举题 12.列举内燃机的发明者及贡献。 答: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3.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发明的交通工具名称及发明者。 答:(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 (2)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德国人本茨;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3、“100年前,号称“不沉之舟”的泰坦 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最后沉没。泰坦 尼克号采用多项先进技术:蒸汽机提供 动力,4台发电机可供船上一万多个电灯 及其它设备用电”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B • ①都发明于18~19世纪 ②都由英国人 创造发明 ③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发 明 ④都是电气时代的发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技和生产真正结合,科学在 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 为重要的作用。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 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 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 发展迅速。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意义:
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 代”。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无线电报
你能把它们归类吗?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பைடு நூலகம்
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 一、电力与电讯的兴起 •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原因?
19世纪70年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 2、标志意义:
19世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 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
石 油 广 泛 开 采
1896福特:四轮汽车
1903莱特兄弟:飞机
你能认出哪几个公司的商标?
卡尔· 本茨:奔驰汽车
亨利· 福特:福特汽车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前身):贝尔
通用电气:爱迪生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验,科学和技术尚为真正 结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 国家的工业革命发展进 程相对缓慢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_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_PPT课件
材料一: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所有生产力还要多,还 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年-1900年间,世 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成为工业化强国。
材料二 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 美国钢铁公司。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 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 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出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请学 生概括 第二次 工业革 命时间 、表现 、特点 和影响 ,培养 提高学 生阅读 材料的 能力)

1、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表现:新技术、新发明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 合。

4、影响:促进工业蓬勃发展。

(过渡)我们今天来一次时空穿越, 来到191 5美国 世界博 览会, 如果你 是博览 会的策 划者, 你会设 计几个 展区, 展出哪 些产品 ?
俄国农奴制改革(建立资本 主义制度)
治在世 界范围
内政得治到

巩前固提和

日本明治维新(建立资本主 义制度)
发展
电磁感应原理
第不的穷发二1,展次9世并,工纪被这业六迅就革七速是命十应 第年用 二代于 次技支,工 工术持各业 业种生 革新产 命技, 。术大、大新促发进经基明了济础层工出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_第二次工业革命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_第二次工业革命_优秀课件

数累计超过1500项。他拥有
2000余项发明,除了在留声机、 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以重工业为主
电灯、电报、电影、电话等方 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
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掠取了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 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 汽车。
亨利·福特-汽车大王
1913年,亨利·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 汽车的流水线
福特先生被尊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 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的飞 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中国人冯如制造飞机,被誉为“中国 航空之父”“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科技带给人类启迪
187材6年,料德国,:奥托伴制造随煤气内着燃机汽车数量的迅速膨胀,一方面为人们的
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它在生产使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爱发迪明用生 了的赛中所璐说珞所,所做现,代产对塑你料生有工何业启诞的迪生?尾气、噪音和废弃物也直接造成了环境
美国
德国 美国 美国 意大利
阿瓦 ·J·菲舍
西门子 贝尔 爱迪生 马可尼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先国家是美国和德国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石油的应用跟哪种 动力机器有关?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 重大成就。
内燃机
1876 年 , 德 国 , 奥 托 制 造 煤气内燃机 1883年,德国,戴姆勒研制 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狄赛尔发明 柴油内燃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 爆发。
(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 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历史事件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的发展阶段
雏形 拓展 基本形成
进一步发展
当堂反馈
1.标准石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垄断企业,它拥有从采油、 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它 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该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课后作业: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推动了传统工业的进步,
也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集中在
A.轻纺工业
B.重化工业
C.信息产业
D.光伏产业
2.材料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 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 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 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 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 增多。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 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 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 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 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 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之父”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 Karl Friedrich Benz 1844.11.25~1929.4.4
德国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
奔驰车标 卡尔·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本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 了第一台轻内燃机。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 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 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 使用的汽车。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 为“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电灯灯座→
“发明大王”爱迪生
“世界发明大王”
天才就是98%的汗水加2%
的灵感。——爱迪生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2.11~1931.10.18
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
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全 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格拉蒂奥特堡定居。 不久,爱迪生患上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 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
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 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 演。
1888年爱迪生在唱筒型留声机旁打盹
为改进这架留声机 一连五天没睡觉
三、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发明了汽油 内燃机,1892年,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 燃机,实现了动力机器的小型化,为汽车 飞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Daimler 1834~
一、自主学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是 19世纪下半叶 。 2. 1831年,英国著名科学家 法拉第 提出电磁学理论, 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电力 的广泛应用。标志 着人类从 蒸汽 时代跨入了电气 时代。 4. 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是近代电讯技术的重大 成就。发明者分别是定居美国的英国人 贝尔 和意大利 工程师 马可尼。

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马法友)

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马法友)

项目 开始国家
时间
人物 发明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瓦特 改良蒸汽机 蒸汽火车 史蒂芬孙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爱迪生 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美国、德国
电灯 汽车 飞机
标志
影响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①.改变了世界面貌,使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②.近代两大对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极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使人 类由“蒸汽时代”进入到“电 气时代”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对 自然的破坏显而易见。我们就以汽车的发明给我们 造成的利弊为话题,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美国B-2隐形轰炸机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开始国家: 美国、德国 标志: 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与广泛使用 表现、 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造、 第 领域:新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发明; 二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 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1876年德国人 奥托发明了 第一台新式的 煤气内燃机。
汽车时代
福 特
1913年美国人福特首 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制造 先使用了汽车流水线装配工 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 艺,大大提高了汽车产量,汽 机的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 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美国 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 因此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 因此本茨被后人称为“汽车之 国家”。
飞机的发明者——美国莱特兄弟 汽车、飞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1号飞机飞离地面1米,以 12秒留穸时间、36米飞行距离,但它是人类创造的第一 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共90张PPT)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共90张PPT)

【考点】工业革命 【解析】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 解体,因此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的 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所占份额减 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 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故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 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 的原因,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 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欧洲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 业革命,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5· 海南单科· 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 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 34.1 53.6 62 63 中国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③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和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a.原因:19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b.标 志: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4-1871年 德意志统一;1859-1871年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本开始的 明治维新。 ④可能性条件: a.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相对稳定。 b.技术: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开始与技术相结 合(主要原因)——例如: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 第证明电磁感应现象,奠定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9世纪 60年代俄国人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奠定无机化 学基础。
大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尔纳·冯·西门子 1816~1892
德国工程学家 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 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 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1847.2.11~1931.10.18 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
1879.10.21发明高阻力 白炽灯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
小 白 兔 图 案
福 特 汽 车 标

亨利·福特 1896年坐亨在利汽·福车特上发的明福的特四轮汽车
1905年福特公司在底特律的第一个汽车工厂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更加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 车工业很快在一些国家建立起来。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将装配线概念实际应用而获得巨大成功 者,并且以这种方式让让汽车在美国真正普及化。
汽油机是用汽油作燃料的一种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由本
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等部分组成。汽油机比柴油 机轻巧,制造成本低,噪声较小,低温起动性较好,但热效率较低且燃料消耗率大。
“柴油机之父”
1893







狄塞尔
1893狄塞尔获得
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 ,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 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 间的交流。大大促进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 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电是如何发现的?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电力是怎样进行应用的?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钻、 远距离传输电力
摩擦生电
雷电存在
斯蒂芬·格雷
英国
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 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 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本杰明·富兰克林
1706.1.17~1790.4.17 美国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曾进行“风筝实验”
“电气时代奠基人”
迈克尔·法拉第
1791.9.22~1867.8.25 英国萨里郡纽因顿
“电话之父”
1876年贝尔在演示使用电话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1847.3.3~1922.8.2 英国苏格兰爱丁堡
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
1907年的急救服务广告 电话首先被用到处理紧急事件中
19世纪末,电讯技术兴起。美国成为最早进入“电讯时代”的国家。
“无线电之父”
伽利尔摩·马可尼
1874.4.25~1937.7.20 意大利博洛尼亚市


电 车 (
电 钻
西
门 子 )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世界电动工具的诞生是从电钻产品开始。1895 年,德国Fe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
标志着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重量14公斤,外壳用铸铁制成,只能在钢板上钻4 毫米的孔。
1882

无 轨 电 车
明 远年 距法 离国 输德
电普
法尔
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并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以后,人 类进入蒸汽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 气时代。
比较项目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
改良蒸汽机(煤炭)
纺织、采矿和冶金等 生产部门的机器
轮船、火车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发电机、电动机(电) 内燃机(石油)
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 电话、电报等新型通讯工具 电灯等家用电器
电车、汽车、飞机等
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 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 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 口的增长。英、法、美等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 大的工业国。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电磁学理论
1821年9月3日,30岁的法拉第设计了一个 实验,实现了以电转动磁。1822年,法拉第希 望把磁转变成电。1831年,40岁的法拉第设计 一种装置获得了恒定电流,把磁转变成电的伟大 理想终于实现。
现代发电电动机
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电气产品先 后问世。19世纪60、70年代(下半叶)电力 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在电力技术的发展 方面,美国、德国走在世界前面。

德国工程师
内燃机设计专利证书

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发 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内燃机 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他为 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提供了条件。
“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
卡尔·本茨发明的奔世驰界车上标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本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出了 第一台轻内燃机。1885年,本茨制成用内燃机驱动 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 为燃料,时速13千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 的汽车。后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 奔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1908年福特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
莱 特 兄 弟
威尔伯·莱特
Wilbur Wright 1867.4.16~1912.5.12 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密切维
奥维尔·莱特
Orville Wright 1871.8.19~1948.1.30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
早期的电报机,一次只能传递一个讯息,而 且不能同时交换信号。爱迪生着手改良传统发报 机,制造出二重发报机,1874年又研发出四重发 报机,也就是同步发报机。
电讯技术的兴起 为远距离传递和交流信息提供了条件
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 图中的收报员正在接收、翻译纸带上的数码信息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内燃机 汽车 飞机
1883年 戴姆勒 汽油机 1892年 狄塞尔 柴油机 1885年 卡尔·本茨 第一辆汽车 1896年 亨利·福特 四轮汽车 莱特兄弟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扩大了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能力。
往复式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Daimler 1834~1900) 创制成功第一台轻型和高速的立式汽油机,转速由200转/分 一跃到800转/分。1885~1886年,汽油机作为汽车的动力 运行成功,大大推动了汽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